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7W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多篇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1

讀了鄭傑的《首席教師》一書,感覺受益良多。鄭傑是一位見解獨特、思想前衞的教育者,他寫的《給教師的100條新建議》就很有見地。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陣地,教師顯得尤為重要。本書站在教師的立場和視角,從“教師的專業成長”、“團隊建設”、“校本研修”三個角度暢談了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素養,可以幫助大家梳理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點,重新建構教師培訓的課程框架。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在讀此本書時,我更關注於如何提高自身的專業成長以及在團隊建設中如何與同事協作分擔共贏,即使不能成為“首席”,至少也能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在這本書中提到,成為一個“首席教師”,包括專業成長中的“首席”、團隊建設中的“首席”、校本研修中的“首席”。專業成長中的“首席”,主要探討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原理,同時對大家的專業成長提出切實的建議,團隊建設中的“首席”,主要討論如何將一個教研組或年級組打造成高績效的團隊,以及在這個過程序中,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所應該扮演的角色;校本研修中的“首席”,主要討論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問題,即如何更好地使校本研修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式。

本書在“專業成長中的“首席”中有一篇《人生幸福》的文章,我特有感觸,因為30多年的教學生涯,確實讓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人生的幸福,從教這麼多年,教過許許多多的學生,如今,他們有的在部隊當師長,有的在縣裏當部長,有公司經理,有工廠廠長,也有個體老闆,當然還有一般的工人、農民,令我高興與欣慰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還記得我這個普普通通的國小教師。離我近的,每年的春節期間都到我家裏去玩,我便拿出他們國小畢業時與老師的合影,和他們共同回憶他們那美妙有趣的童年,我自己也彷彿年輕了許多;遠的,就通過qq和微信交流,述説師生情誼,分享彼此快樂,逢年過節還送上由衷地祝福。每當想起這些,一種莫名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我對教師的人生幸福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教師通過自己的勞動,為國家培養了有用的人才,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本身就是幸福的。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2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讀了鄭傑的《首席教師》一書。收穫非常大,這本書系統的與教師進行了面對面的知識分享。之前也曾拜讀過鄭傑的《給教室的一百條新建議》,那是一本站在學校管理者角度上寫的書,人文色彩濃於專業色彩,而本書正好彌補了它的不足和缺憾。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事業,關鍵在教師。鄭傑的《首席教師》一書,站在教師的立場和視角,從教師的專業成長、團隊建設、校本研修等三個角度暢談了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素養,可以幫助大家梳理教師專業發展的關注點,重新建構教師培訓的課程框架。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在讀此本書時,我更關注於如何提高自身的專業成長以及在團隊建設中如何與同事協作分擔共贏,希望有一天就會從一個普通教師成長為學校裏或本學科的“首席”。下面我結合自身談談心得體會。

一、專業成長中的首席

主要談談自己的自身發展,這個專題介紹的是教師發展的基本原理,同時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若干建議。其中有一篇《人生幸福》的文章,我特有感觸,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年教學生涯,但也確實讓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人生的幸福,我教過的學生也有上百人了,有的還與我同在一所學校,有的已經變成國中的學生,令我高興與欣慰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還記得我這個老師。教師節時,會有學生通過微信或qq向我發出問候,再見到我時,還能遠遠的向我打個招呼,説説最近的狀況。每當想起這些,看到當年的“小不點”如今長成了“參天大樹”,一種莫名的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我對教師的人生幸福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二、團隊建設中的首席

主要討論如何將一個教研組或年級組打造成高績效的團隊,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教研組長或年級組長所應該扮演的角色。作為教師如何在自己的教研組中學習,怎麼樣才能使這個團隊更加出色。教師集體要成為一個團隊,成員之間必須要善於溝通。溝通的前提是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能力,因為一般人思考的速度是説話速度的4倍。這往往導致大腦每分鐘有40秒的時間可以分心想其他事情,而不是聽別人在説什麼,所以傾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需要鍛鍊自己的這種能力。只有聽清楚別人觀點和意見了,在迴應的時候才會有的放矢,讓溝通成為可能。

正如鄭傑所説,我們這些人從小到大都是在鼓勵競爭的環境下長大的,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合作技能方面的訓練,因此要實現團隊合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作為教師,我們要明白,自己只有置身於團隊之中,成為團隊中的一員,才能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三、校本研修中的首席

主要討論校本研修的有效性問題,討論如何更好地使校本研修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方式而不是虛設的形式。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這塊內容,教學模式書上説了有很多種。比如“五階段”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等等很多。結合我們學校的汽修的自主合作學習模式。知道了這種教學模式只是對那些學校特定的,並不是每一所學校都存在。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四種:講授、討論、獨立學習和個別指導。四種教學方法各有千秋,也説了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教學方法,使我受益匪淺,要在我以後的課堂中一一結合展現,提高自己。

這三大部分前一個是後一個的基礎和前提條件,要成為真正的首席,就必須先通過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成為值得尊敬的專業楷模;在此基礎上,要設法將自己所在的教研組、年級組打造成成績高效的團隊,當一個組變成了一個團隊,才有可能提高校本研修的效益,使團隊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共同體,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場所。

總之,作為一名成長中的教師,要想成為“首席”,成為本學科甚至學校的楷模,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還要加強學科內學科外同事間的合作與學習,溝通與交流。點滴成長,專注認真,堅持不懈,為成長為“首席”。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3

本學期讀了鄭傑校長的著作《首席教師》感觸頗深,下面就自己學習的一些心得和自身的一些體會,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青年教師成長的五大要素

1、青年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成長的動力要素。

良好的教師職業理想的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的愛起着關鍵性的作用。許多青年教師剛進入學校時存在着“高理想”和“低現實”的矛盾,職業理想還有幻想的痕跡。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的磨練,職業的感情和認識得到了深化,多數青年教師已能正確處理個人職業理想和社會需要的矛盾,從事教育工作的理想逐漸確定、穩固。但還有些青年教師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職業理想和教育教學行為出現了分化,需經歷反覆的思想鬥爭和教育實踐鍛鍊,在工作幾年後才能確立教師的職業理想。研究表明,教師職業理想的形成是一個多因素交互作用的過程。主要因素有:主觀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

2、青年教師的教育理念是其成長的關鍵要素。

教師的職業知識和能力,只有在教育理念的統領下,才能充分發揮功效。教師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工作本質的理解,直接影響着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學行為,甚至還間接地影響着未來教育的發展。教師的教育理念位於教師專業結構中的較高層次,對其成長有重大影響。從我們接觸到的青年教師的成長情況來看,青年教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與摒棄舊的教育理念的週期越短,則其成長越快。

3、青年教師的知識水平是其成長的基本要素。

我們把教師知識分為三個方面,即學科知識、實踐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教師的學科知識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教師必須掌握一定量的學科知識;教師的實踐知識是指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師的教學不同於研究人員的科研活動,它具有明顯的情境性。在這些情境中,教師所採用的知識來自個人的教學實踐,具有明顯的經驗性;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是指教師所具有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它是一個教師取得成功教學的重要保障。我們把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具體化為三個方面,即學生身心發展的知識、教與學的知識和學生成績評價的知識。

4、教師的教學實施能力是其成長的核心要素。

教師教學實施能力是指教師為了保證教學的成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的能力。它是教師的思維在其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體現。這種能力主要可分為:教師對自己教學活動的事先計劃和安排;對自己實際教學活動進行有意識的監察、評價和反饋;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調節、校正和有意識進行的自我控制。教學活動極其複雜,包括的方面和涉及的因素多種多樣,因此,教師的教學實施能力的表現也是多樣化的。

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後,教學實施能力較強的教師會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回顧和評價,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5、環境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外部要素。

青年教師的成長一方面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機遇。另一方面,青年教師也離不開寬鬆、舒暢的學校環境,包括規章制度、領導風格、師資整體水平和圖書資料、儀器設備,以及領導、教師、學生三者關係等等,尤其是民主、寬鬆的學校氣氛,教研、科研和教師自覺學習的良好氛圍,對於青年教師的成長關係極大。

二、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有效途徑

在實踐中,我覺得校本教研、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正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有效路徑。

1、校本教研——為教師成長提供智力支持

校本教研是指以學校為重心、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實際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主體、有理論專業人員共同參與的研究活動。它擯棄了傳統的純理論的研究方法,注重學科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統一,注重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和提升。以校為本的教育科研為全體教師提供了有力的學習環境和智力背景,在實踐中我們發現,一個青年教師只有走“教、學、研”之路,開展切實有效的行動研究法,才能使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2、個人反思——梳理成敗得失的一面明鏡

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是呀,中國古代就素有“三耕”之説——“目耕”(讀書)、“舌耕”(教書)、“筆耕”(寫作)。作為教師,如只是讀書、教書,不寫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敗得失,又怎麼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呢?充其量只能當一輩子的教書匠而已。要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就要堅持反思。

3、同伴互助——在資源共享中前行

教學反思更多的是教師個體的思考。在信息社會中,同伴互助也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現代網絡是獲取信息的環境、學習交流的環境,也是資源共享的環境。我校在培養青年教師時,一方面採用導師制,結合備課、“一課三議”活動進行;另一方面,充分依託網絡的教育功能,利用同伴互助型的培養方式,進行專業培訓。

4、集體備課——智慧碰撞的搖籃

學期初,由備課組長與組員共同學習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科特點,明確學期教學要求,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然後,把備課任務進行合理分解。這樣,每個教師的教案中,有獨立備課的部分,也有共享的部分。對共享的部分,教師必須進行第二次備課,要求體現自己的教學思想,體現班級學生特點,可以修改部分章節,也可以重新備課。採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結合起來,有利於老師們進行思想碰撞,萌發出新的思維,最終孕育出“智慧的果實”。

5、“一課三議”——凸顯個性的陣地

教學活動中的合作是通過“一課三議”、“三課一評”的方式進行的。所謂的“一課三議”,是指一個教學內容,由備課組內的每位老師依次試教,每次上課後,由組長組織評課、議課,修改教案,再上課……在這樣一個教學流程中,對同一個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在某一環節上就會有創新點,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就會有亮點。課堂不是靜態的空間,而是動態的時間流,課堂演繹的是學生成長的故事,在這樣一個氣氛融洽的體現集體智慧的教研活動中,青年教師擁有了教育的熱情,課堂成了一個有魅力的地方。

6、專家引領——借力登高,登高而望遠

特級教師陳穎曾説:“僅僅擁有知識的人看到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而擁有智慧的人卻能在一塊石頭裏看到風景,從一粒沙子裏發現靈魂。”知識只是奠定教師課堂教學的底氣,而智慧卻給教師帶來靈氣,一個有底氣和靈氣的教師在課堂上才會大氣,才會表現出教育機智。對於年輕教師來説,通過校本教研、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可以使自己漸漸進入教學的真境界,但如果缺乏專家的引領,則很難提升其教育理念,做到“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每一位剛從教的青年教師,從一般意義上講,都是願意奮鬥、不甘寂寞、激情滿懷、創意無限的老師,但一部分老師會苦於無門,不知從何處着手不知從何處釋放激情。此時,學校所作的工作,就應為青年教師指路,讓其明確發展方向。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4

這個暑假,漂流到我手中的圖書是鄭傑著的《首席教師》。乍一看書名我就揣測大概是激勵一線教師如何提升並完善自我,成為一名如“首席ceo”的“首席教師”,既有能力又有名氣,風光無限。可是打開書細細閲讀,卻發現與我的預想相差甚遠。

鄭傑老師早年教學的經歷並不長,後來主要是從事教育管理工作,曾擔任過公辦、民辦學校的代理校長,目前進行教育研究工作。

本書並沒有直接對教師如何進行教學進行指導,但如鄭傑老師所説,學校裏任何教育與管理工作,甚至包括教師面臨的問題,都與教學有關,有割不斷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書中提到的關鍵詞“首席”並非“權威”,而是工作坊中能引領其他成員發展的一種力量。有“組長”的作用卻沒有任何權利傾向;是“骨幹”卻不能取代任何人;與其他成員完全平等,但最終能影響大家,讓團隊變得更強大。我們區近幾年也成立了不少工作室、工作坊,我個人也是“胡靜名師工作坊”的成員,它們的初衷就是這個,希望能以點帶面,以個人帶動團隊,教師個人得以發展,整個團隊教育水平勢必得到提升,對教育的發展將會起到巨大而深遠的作用。

鄭傑老師主要從三個領域進行闡述:專業成長中的首席、團隊建設中的首席、校本研修中的首席,全書分為上、中、下編。每編又分為若干個話題,每個話題下首先鄭傑老師先談理論,接着由成員就此話題提出問題、發表個人看法,或提出疑惑之處。我覺得這種紀錄式的編排非常新穎,且工作坊這種活動形式的安排非常合理,讓思維進行碰撞產生火花,既讓成員瞭解首席的研究理論,並結合實際進行思考,又可以讓首席拓寬思路,開闢更多的未知領域,從而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基礎,非常棒!

在閲讀中,我對教育及自身也有了更多的審視與瞭解。例如教師的原點即職業;我們要不斷讓自己“增值”,而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又有着非常微妙的關係;如何更好地提高職業滿足感;教師專業發展是個多維發展的過程及發展的具體策略;如何處理面臨的一些問題等。

同時,在閲讀中,我對“團隊”及其建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校本研修中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的“首席”引領作用也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我今後的教育工作一定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5

這學期,我開始閲讀了《首席教師》這一本書,讀完一部分後有了一些收穫,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1、專業成長中的首席,主要談談自己的自身發展,要多讀書,不管讀什麼書。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石,通過廣博的閲讀獲得知識有利於開展有效的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全面成長還是對教師專業發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學習、自我鍛鍊,同時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和比賽,要多培訓,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得到成長和發展,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團隊建設中的首席,作為教師如何在自己的教研組中學習,怎麼樣才能使這個團隊更加出色。我覺得書中有一句話説的特別好,團隊一定是“組”,而組不一定能成為“團隊”。

3、校本研修中的首席,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這塊內容,教學模式書上説了有很多種。比如“五階段”教學模式,“發現”教學模式等等很多。最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四種:講授、討論、獨立學習和個別指導。四種教學方法各有千秋,也説了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教學方法,使我受益匪淺,要在我以後的課堂中一一結合展現,提高自己。

通讀了此書,對我的教學真的有太大的幫助,真的是要多讀書,讀好書。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書是生命的源泉。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6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有好好看你,就要走了。”十幾天的培訓即將結束,要和信陽師範學院説“再見了,心中有留戀,有感恩,有感悟。這次培訓學習,我對語文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總結如下。

一、處處皆風景,事事是學習。

踏入信陽師範學院,猶如到了美麗的蘇州園林。這裏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這裏的地形屬於丘陵地帶,學校南邊有一條寬寬的河,河上有彩虹橋、樹葉橋,河兩岸的夜景是一道絢麗的風景線。城外面是連綿起伏翠綠的羣山,她像母親的臂膀呵護着這座城市。

進入校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筆直的水杉樹,他們枝枝向上,如同莊嚴肅穆的衞士守護着校門。看到挺拔的水杉樹我想到了西北高原上的白楊樹。由水杉樹圍成的廣場中間,有一個標誌,造型如同展翅飛翔的鳥。不管走大路、小路,眼前都會出現不同的風景。樓和樓之間依地形設計不同的花草樹木,像小花園,給人一種賞心悦目之感。路邊狹長的空地上依地形栽種一簇一簇高大的竹林。稍大的空間設計成一個牡丹園,牡丹園裏有不同顏色的牡丹,還有小橋、小河、假山、石子路,如同遊蘇州園林。

再往前走有一棵樹廣場,兩邊是自然形成的小山,小山上種了多種不同的花和樹。一座小山上種了好多的櫻花,有櫻花長廊小路,感覺進入了世外桃源。小山另一邊是如紅雲般的紅楓林,楓林下面是石頭組合的瀑布,瀑布幾經曲折流到下面的“半畝塘”湖水中。小山和湖水相連的地方是高低不平,曲折有趣的木橋。橋的一邊依據山勢栽種了不同的樹木花草。橋的另一邊是湖水,湖水裏有自由自在的魚兒,有悠閒自得的天鵝,有一簇簇的水草,有飄落的花瓣,有小山的倒影,湖水的中央有一個小小的“船”,那是天鵝的家,我多次看到天鵝在它家旁邊活動。來到半畝塘,我們會想到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半畝塘對面是高大雄偉到圖書館,我們看到很多學生在半畝塘和圖書館旁邊讀書學習。半畝塘的西邊是一個體育館,造型別致,如同一個巨大有帽沿的帽子。

不管走到哪裏,都覺得眼前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半畝塘的東面有一大片山坡,山坡上長滿了綠色的小草,沒有樹,草坡的盡頭立着一塊兒巨大的石頭,上面刻着:一棵樹廣場,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

來到這裏,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氣候濕潤,空氣清新,綠化設計精巧,如同進入仙境一般。看到賞心悦目的美景,心情愉悦。美景讓我們對美好生活充滿了信心。人在心情愉悦的情況下,學習效率高,更容易敞開心扉。

每天有兩位專家做報告,需要有兩位學員做主持,鍛鍊了學員們的膽量、口才和思維——這是學習。每天講座前有半個小時的微論壇,學員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經驗,交流聽課中的心得——這也是學習。每一場講座之後,有半小時師生互動,學員提問題,專家進行解答——這還是學習。培訓團隊把組建班委的任務交給大家,我們自己搞活動促認識,每個小組輪流制作簡報,組織文藝聯歡晚會,參觀信陽博物館和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這更是學習。我們瞭解了信陽發展的歷史,知道了它的歷史變遷,風俗文化,感受到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艱苦戰鬥,取得勝利的不易,對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充滿敬意。

我們這次培訓的名稱是農村首席教師素質提升,能被選拔出來的老師都比較厲害。每位老師都有一把“刷子”,都有豐富的教育經驗,教育特色。每位老師都是中學高級教師,有追求、引領農村教育的使命感。我要博採眾長,汲取他人的優點,就像蜜蜂釀蜜一樣,採不同的花粉,釀出多味的蜂蜜。我發現這個班大部分是業務主任或業務校長,他們有着較高的業務能力。我們這些學員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地方的教育特點不同,會汲取到不同的經驗。相比較而言,獲嘉的教育走在了前面,他們縣有名師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帶領下很多語文老師的素養比較高,他們勇於發言,有先進的教學理念,這次他們來的人較少,大部分學員跟着名師工作室到南方培訓去了。輝縣的教育也非同一般,從馮老師的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縣的教育氣息。相比較而言,封丘、延津、信陽的教育質量落後。應舉鄉的教育處在全縣的前列,我認為這得益於他們校長和業務校長有着教育情懷的追求。

封丘團隊里人才濟濟,有老師詩寫得好,有老師課講的精彩,有老師教研做得紮實,有老師朗讀的專業,有老師教學方法獨特,有老師指導寫作有妙招……我們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行也。我在成長的路上,也許成不了聖賢名士(這簡直是一定的),但一直走在成為聖賢的路上。

只要留心,處處皆學問。所有的實踐、體驗、活動都是一種學習。

二、細讀文本,走進精彩語文世界。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想讓課堂精彩,引領學生走進精彩的語文世界,需要解讀文本的能力強。有多位老師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讀文本,讓我受益匪淺。文本是課堂的主要抓手,文本也是課堂精彩的生髮點。

做首席教師心得體會篇7

記得第一次知道首席教師培訓這個消息時,我的心情好激動,但激動的同時又想,如果是暑假就好了,不用耽誤課。當老師久了,多少都有一點軸,希望出去學習,但又害怕耽誤課,要出去又是百般不放心,其實,一切都挺好,學會放下,一切剛剛好。

本來是早就安排好的安徽省首席教師培訓,由於疫情延期了,在我們快要忘記還有這件事的時候,培訓來了,這確實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其實,人有時候有點懈怠,每天都很忙,很充實,都沒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腳踏實地很重要,但有時又需要仰望星空。

今天,我們一行三人從望江出發,平蘭是老朋友,李主任是久聞大名,於是,一路上交談甚歡,尤其是李主任見多識廣,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我覺得,每一次學習都能碰到許多優秀的人,他們有許多地方都值得我學習,感覺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我們大概10點多到報到地點——皖源國際大酒店,報到結束,放好行李,馬上參加開班典禮。首先是安慶師範大學的校長及分管負責人發言,聽到他們介紹安慶的歷史,我這個安慶人竟然有很多都不知道,真是汗顏,同時,作為安慶人,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對自己的家長又多一份熱愛之情。接着,學員代表發言,她們一個個那麼積極,那麼陽光,這讓有點頹廢的我,也開始熱起來,想着要好好學習,好好表現,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下午是來自安慶一中的蘇家友老師做報告,蘇老師是市級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他做了提升素養,贏在課堂——例談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的報告。蘇老師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既有鮮活的案例,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非常接地氣,來自一線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鑑。

蘇老師談到,有效教學前提:扣住文本,注重生成。有效教學前提必須吃透教材,注重生成。深以為然,教師上課之前,首先要對教材瞭如指掌,不是教教科書,而是用教科書教,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説過: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教師要研究教材、尊重教材、創新教材,教育的改革應該是來自課堂,只有一線教師吃透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堂改革才會落地生根。

有效教學原則,循序漸進,注重重構——蘇老師啟迪我們。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即:目中有人(學習對象)心中有本(教材與課文)什麼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適合學生的教育。學習是一個自主建構的過程,以已有的知識建構新的知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依賴於個人經驗。教師要善於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學生認知能力有差異,已知的背景存在差異。

有效教學方法,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教學當然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主張一課一得,各個擊破。一節課的目標不要太多,甚至這節課學生沒有掌握也沒關係,後面還會學習,學習不急在一朝一夕,要學會等待,靜待花開。有的老師特別着急,希望一節課就讓學生學會,一節課設計了很多內容,那樣學生學得累,效果也不好。

提高課堂效率,轉變方式強調由單一性轉向多樣性,突顯自主、合作、探究,把學習融入生活,把生活融入學習,倡導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遊戲中學、聽中學、思中學、合作中學。轉變學習方式,高效課堂突顯自主、合作、探究。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我們提倡小組推薦代表來交流,但代表交流時,不是説我們,而是説我,小組要討論,達成共識,交流時要説我們小組怎麼樣,這樣合作學習才開始發生。在小組合作時,任務指向性要明確,交流之後要展示成果,不讓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優化教學過程,創設情境李吉林老師提出“情境教學法”,可見創設情境多麼重要。導課時,我們經常會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學會共情。文本解讀時,我們還會進入情境,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與他一起同悲歡共命運,理解文本就水到渠成了。創設情境:要有感染力教師要充滿激情,情緒飽滿,把學生帶入那種情境中。創設情境:要有激情、真情只有發自內心情感的宣泄,才會打動學生,才會感染學生,才會達到情境創設的目的。

正如蘇老師説的那樣: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讓教與學靈動精彩,讓教與研和諧共生,讓充滿生命的課堂教學成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