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7W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多篇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1

近段時間我一直在認真地學習《勞動合同法》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辦法》,感到受益匪淺,增加了對這部法律的認識和理解,感覺一部好的法律,不僅是一種規則,它是國家進步的支撐點,也是社會前行的鋪路石。首先,關於《勞動合同法》在中國的勞動關係中,不籤勞務合同,勞動合同短期化,勞動者隨意離崗,勞資雙方衝突不斷加劇,勞動爭議數量近十幾年間上升20倍以上,羣體行爭議、上訪、信訪案件每年多達六千萬至八千萬以上,貧富差距大,社會安定程度呈下降趨勢,農民工的權益受剝奪、受侵犯。而《勞動合同法》恰恰是在總結了我國的立法經驗,借鑑國外的成熟做法,根據勞動關係中的突出問題,開門立法,所以,它是一部切合實際的好法。《勞動合同法》的主要亮點:

一是強化了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強資本,弱勞工是最最典型的勞動關係,《勞動合同法》保護的正是勞動者、弱者的權益,但也絕對不是但方面的保護和過度保護,而是通過恰當、適度調整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關係,在勞動關係雙方面都保護的同時,傾斜保護勞動者。

二是擴大了勞動合同的適用範圍。將民辦非企業納入,對事業單位做了靈活處理,規範了勞動合同的形式,強化了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定立中的責任,對事實勞動關係作了明確的處理。在勞動合同期限上遏制了勞動合同的短期化,進而解決了因勞動合同不穩定,造成勞動者心態不穩、素質低、質量低、用人單位不願培訓等弊端,從根本上解決了勞資雙方的矛盾關係,對於推動企業以及社會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都有着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的深遠的歷史意義。

然後,關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辦法》道德是由一系列法律和細節技術保證的。如果一個國家更依賴法律和專業機構來保護普通人,好心人才會越來越多。事實上輕易指責一個社會的道德滑坡過於武斷,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事在我們的社會每天都會發生,因為救助他人而犧牲的人更是不勝枚舉。尤其當時的心態,他們都會説這沒什麼,換了誰都會這樣做,這就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我們的法律規則中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行為有着明確的褒獎條例,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人員也有着詳細的保護措施,只有這樣,才會使得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事蹟越來越多地延續下去。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2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我們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我們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説,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脱節的現象。

對於本課程思想道德修養部分的學習,是幫助我們大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打下紮實的思想道德基礎,提高自我修養的過程,對於促進我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育我們大家怎樣處理好理想與現實、權利與義務、個人與集體、競爭與合作、自由與紀律、友誼與愛情、學習與工作等關係;怎樣做人,做什麼樣的人,怎樣的生活才有意義,怎樣的人生追求才有價值;幫助我們明確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的希望和要求,明確自身成長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明確自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前進目標以及成長和成才的途徑和方法,為今後創造出應有的業績作好準備。通過學習,明確了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這些都是做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所必備的條件。

其中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具體可以分為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提高修養、完善人格三個部分。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在適應轉變、健康成長部分,是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樹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在樹立理想、把握人生部分,是樹立崇高的理想、科學的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在提高修養、完善人格部分,是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提升 ——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我認為,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是在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和適應轉變、健康成長方面。生活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劃分成若干個階段,大學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人生的品質在於不斷地淨化 ——樹立理想、把握人生。在《思想道德修養》課裏,對樹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認為,要樹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學的信念;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樹立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好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

我相信每個大學生在初進大學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迷茫,因為我們發現自己突然變了一種身份,於是我們開始大量這個偌大的圈子,尋找着自己的人生座標和前進方向。我想這個時候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讓我們引咎發問,引導着我們去認識自己和正處處理周邊的事事。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是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學生成才的需要。思想道德修養課能幫助大學生從歷史和現實的大量素材和生動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養料,獲得真、善、美的心理啟迪,正確掌握思想道德修養的理論和方法,提高綜合素質,從而為社會培養有用的棟樑之才。

我覺得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是生動而活波的,老師從我們的心理實際出發給我們傳經授道,為我們的大學生活增添了很多清新的氣息。當我看到很多同學那麼積極地舉手發問,當我看到我們不同院系的同學聚在一起高談闊論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到一股強烈的震撼,我意識到自己在學會融合和大膽。還記得老師把我們分成幾個小組,讓我們試驗哪個組在一張報紙上站的人最多。當時我像個指揮官一樣佈局我們組的計劃,最後我們組拿到了第一名。成功的喜悦和老師對我們成績的肯定是令我難以忘懷的。

此門課程的開設是貼近大學生心理實際的,它對大學生的心理塑造和自我認識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

首先,加強對思想道德與與法律基礎的學習有助於大學生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折,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完成大學期間的發展任務。從中學到大學的轉折,是大學生人生髮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將經受多方面的新考驗。它既是一種挑戰,同時也意味着發展的機遇。然而,由於當代社會背景以及個體特點及其經歷的原因,近年來大學生在這一轉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更為突出,嚴重地影響大學生教育任務的完成及個人的全面發展。

其次,加強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學習有助於青年學生積極探討人生的具體問題,從生活實際出發,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隨着大學生離開家庭並逐漸融入社會,他們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有關個體和社會發展的具體問題,並引發有關人生和社會問題的相應思索。思想道德修養課程針對大學生髮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從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面臨的具體問題出發,進而透過具體現象探討人生和社會發展的哲理問題,將有助於青年學子撥開市場經濟的迷霧,避免西方資本主義價值取向的干擾,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人生目的和人生價值,從而為自己的成才撥正航向。

最後,通過對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的學習,還將有利於青年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實現自我的新境界。修身養性向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重要境界,它既是青年人個體發展的目標,同時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保證。當代大學生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承擔了重要責任,黨和政府對此也寄託了殷切希望。通過課程的學習,將有助於青年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華,並在當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擺脱了低級趣味的人,無愧於時代與民族的重託,真正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思想道德修養課程是融教學與實踐於一爐的,通過選修學習的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養進行了一次洗禮。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接受了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程學習以後,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我深知自己的肩負的使命。我們生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應該感到慶幸,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繼續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做生生不息,自立於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問題,它就是價值觀問題。價值觀是指關於價值的特殊觀念系統。進一步説,它是人們在處理價值問題,特別是那些普遍性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態度的總和。價值觀特有的形式,是人們頭腦中有關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統。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社會的經濟、政治、道德和文化領域,還是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價值問題。人們如何理解和對待這些問題,內心深處究竟相信什麼、需要什麼、堅持和追求什麼,都是價值觀所特有的思想內容。社會意識歸根到底反映社會存在。人們有什麼樣的價值觀,是同他們有什麼樣的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和條件相聯繫的,是基於自身利益和需要的產物。正因為如此,作為人的有意識的選擇和追求,價值觀就有了自覺與盲目、真實與虛幻、先進與落後、正確與錯誤等性質和程度上的差別。一種價值觀是否科學、合理、先進,歸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麼樣的主體利益、條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發展的規律和人類歷史進步的趨勢相一致。

總之通過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我們不僅陶冶了思想道德情操,堅定了社會主義信念,增強了法律意識,為未來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懂得了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擺在與國家命運相關戚的高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做一名對人類對社會有益的建設之才。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3

我們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隨之的,我們的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滿懷希望與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裏確立,未來的發展將在這裏奠基,美好的生活將在這裏開始。所以我們要珍惜大學生活,在大學裏開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打下紮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提高自我修養的課程,對於我們大一學生而言,有着積極的導向作用。

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為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為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我認為,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提高這些修養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們做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為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奮鬥動力和行為座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着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鋭性和鑑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

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準。為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為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為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準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醜,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係,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係,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台,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鍊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鍊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

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在適應轉變、健康成長部分,是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樹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在她的引導下,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邁着堅定的步子,朝着心中的方向,沿着既定的道路奮勇向前。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4

交通事故時時刻刻都會發生,它就像顆威力十足的炸藥,一時大意,這顆埋伏在我們生活中的炸藥就會爆炸,炸得家庭破碎,炸得人心悲苦。所以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家附近有一個小女孩,她的爸爸就是因為一次交通事故而離開了她。小女孩家裏並不富裕,但是她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得很開心。每天早晨起來,媽媽都會給她和爸爸做上一頓美味的早餐,一家人很温馨。吃完早餐,爸爸騎車送她去上學。一路上,父女倆總是有説有笑。放學後,不管風雨多大,小女孩總是看見爸爸耐心地在等待着。回家的路上,小女孩總是開開心心地向爸爸訴説學校一天所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有一天,小女孩的爸爸像平常一樣到學校去接小女孩。然而,一輛迎面而來的大卡車由於違規行駛,把小女孩的爸爸撞倒在地,爸爸當場就死去了。一剎那間,死神就奪走了他的生命,他多麼希望自己還活着,他多麼希望陪在小女孩身邊,他多麼希望能夠看着女兒長大……小女孩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了,她還是像平常一樣在學校門口等她的爸爸來接,等了好久,還是沒人來接她,小女孩心裏想:為什麼到這時候爸爸還沒來接呢?是不是出事了?還是家裏有什麼事?小女孩心裏很着急。當小女孩得知自己的爸爸已經死去,她似乎傻了,她撲在爸爸的屍體上不斷哀求:“爸爸快醒醒!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她多麼希望這場交通事故沒有發生,多麼渴望爸爸能夠醒來,象平常一樣用自行車載着她上下學啊!

交通事故是那麼可怕,一剎那間,就奪走了人的生命。現在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馬路越來越擁擠,同時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每年,有多少的生命被奪走,有多少個家庭被破壞,有多少人要失去親人了。如果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交通規則,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我相信一定可以避免很多悲慘的交通事故。讓交通法規在我人們心中生根吧,讓我們牢牢記住:遵守交通規則就是珍愛生命 !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5

大學階段是人生髮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正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給我們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法律基礎,讓我正確的去認識世界和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加強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的學習能讓我們都自身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同時正確看待自己的人生,認清自己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我覺得此門課程給我們提供人生的指南,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覺悟和正確看待和分析事物都有着無可取代的意義。

這門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它以馬思主義為指導,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

開學伊始,是思修這門課程教給了我如何珍惜大學生活,如何開拓新的境界,告訴我如何適應大學新生活適應人生新階段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信念而奮鬥。但在奮鬥前,我先得知道該如何樹立理想信念,樹立怎樣的理想信念。思修課告訴我作為一名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應立足腳下、結合實際,將自己的理想與社會與國家的建設相聯繫,樹立起科學的理想信念。光有對美好理想信念的嚮往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實踐和行動。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大學生實現理想的必經之路。在學習中,我們要刻苦鑽研、不畏艱難,孜孜不倦地學習理論和專業知識;在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反對鋪張奢華的思想和生活作風;在工作上,奮發圖強,不怕困難,努力完成各項任務。雖然實現理想是一個長期、艱鉅且曲折的過程,但只要我們能堅持下來,必將收穫人生的喜悦,也必將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通過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我們對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擺在與國家命運相關戚的高度,努力學習科學文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和法律意識,做一名對人類對社會有益的建設之才,他教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用科學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人生,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大學時期是人生道德意識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一個知榮辱講道理的人,是大學生自身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而思修就是我們學習良好思想道德的引路人。是思修帶我們瞭解了法律的概念與歷史的發展,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提高了我們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的認識,讓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增強了我們維護法律尊嚴的自覺性和自豪感。

説到收穫,我覺得更應該感謝老師,是老師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動了我,交流大於説教,更多時候感受到的是老師言傳身教做人的道理,而非照本宣科。這個學期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如何做一個人,做一個好人。感謝老師的教學模式,課前演講讓我收穫了很多,不僅是從其他同學的演講中,還有那次屬於我的演講,當我鼓足勇氣站在講台上向同學展示我用心準備的東西的時候,我意識到原來我可以的,原來我只是少了自信,原來我只是少了勇氣。 總之,一學期的思修課學習帶給我的有很多很多。相信我能借課上學到的東西更透徹地看這個世界,更合理地規劃未來,更穩重地解決各種問題。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6

根據縣師培辦的工作安排於5月10日前往縣委人民大會堂參加了臨高縣教師教育法律法規暨師德師風培訓講座,主講人韓小魚博士,她詳細得我們分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等,我更加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工作中,嚴格規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時刻以教師的道德行為規範來要求自己,處處做到“身正為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時刻以這些法律法規來鞭策自己,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在德、智、體全面發展,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事業經久不息,使我們的教育對象健康成長。

關於此次學習的感受和體會,總結觀點如下:

在《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的相關條文中,明確指出了作為教師所不應去做的言行,以及對學生要平等對待的原則。品讀條文,對照自己,覺得自己能夠按照相關規定指導自己的實踐,規範自己的行為。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到為人師表,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營造了既寬鬆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快樂與幸福中得到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始終牢記法律法規的條文,充分做到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學生,對學習或平行存在問題的學生多方想辦法樹立其信心,但有時也有耐心不夠的時候,今後要學會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顯微鏡看其不足,我們彼此一定都會多得許多快樂。

人者德為先,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自己的言談舉止去感染別人,影響別人。教師就是這樣的職業,用德引領,以靈魂塑造靈魂。關於《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暫行辦法》中提出的相關要求,我都努力踐行,嚴格要求自己。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愛字當先,心中有愛,就會愛事業、愛崗位、愛學生,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教師就是一面鏡子,照不到自己,卻照着學生。在與學生相處中能夠站起來,也能夠蹲下去去,讓學生進而親之,素而敬之。在與家長的相處中,努力做到在溝通中相互瞭解,在交流中達成共識。

在我們教育行列之中,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楷模和先進為我們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感人的篇章。雖然許多楷模與先進的事蹟我並非熟知,比如我國著名教育專家支玉恆,他的那種執着與堅持,敢於挑戰與自信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我覺得自己缺少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神,去尋找這種精神,讓自己在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的環境中能夠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法律基礎的心得體會篇7

中共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預示着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後,將建立起來一個新的體系——“法治體系”。

自1997年的x大提出要在20x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來,我黨一直在不斷地推進法律體系的建設,時至今日這一目標已如期實現;此次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意味着中國未來要形成“法治體系”,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

“法治體系”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應包含多方面內容:排在第一位的是黨的依法執政,然後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會共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法治體系”的目標是實現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義在於充分保障公民權利、提升公共決策績效、建設和諧社會、維持國家長治久安。

中共報告確立科學發展觀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也意味着中國的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將從“國本”法律觀迴歸“人本”法律觀。這一法律觀將使中國法治在價值理念上發生重大變化。

自x大以來,我國的法治工作有兩項基本成就:一是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中國僅用三十幾年時間就走過了他國三百年走過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初“無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復存在。二是人權事業全面發展,其成就可與經濟相媲美。

雖然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也應當看到目前我們仍存在一些問題,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法律的實施特別是法律準確、有效、全面、統一的實施就成為法治建設新的主要矛盾。中國建設法治國家已進入攻堅時期,因此這些都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必須要解決的。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法治思維是以合法性為判斷起點而以公平正義為判斷重點的一種邏輯推理方式。其包含四方面內容並要相統一:“合法性思維”,即任何行政措施的採取、任何重大決策的作出都要合乎法律;“程序思維”,要求權力必須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權利義務思維”,即以權利義務作為設定人與人關係及人與公共權力關係的準則;“公平正義思維”,即公權力要以追求、維護公平與正義為價值尺度。

報告重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就是要用平等的憲法原則去“反人治”“反特權”“反腐敗”。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徵。

報告強調的就是要把領導幹部已習慣的行政思維、領導思維、管理思維轉變為法治思維。領導幹部要成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範。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運用法治方式應成為領導幹部“依法執政”和管理社會的基本功。

中共提出到20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其中法治又有新目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

中國法治建設有三個關鍵問題:一解決黨的依法執政問題,只要黨能夠依法執政,法治國家就有保證;二是建成法治政府的問題,只要能夠依法行政,法治國家就有希望;三是司法公正問題,只有公正司法,人們才會信賴法律。

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要注意兩個“權威”一是法律的權威,即憲法法律至上;另一個是司法的權威,它是維護法律權威的權威。沒有後一種權威,前一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司法是法治的“最後一道防波堤”。

報告就此提出:“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深化司法改革的關鍵,應繼續深化司法職權配置,把法治的重心建立在司法之上,黨和國家要逐步習慣通過司法實現長期執政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將憲法賦予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落到實處;通過提升司法機關的政治地位和落實其憲法地位來樹立司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