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K

反腐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多篇)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一

8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制作。攝製組先後赴22個省(區、市),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採訪70餘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採訪10餘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該紀錄片昨日播出第二集《以上率下》。

反腐大片再度上映,其收視率也又一次讓我們看到了人們對反腐的關注、對清廉的期盼。這幾年來,紀檢監察部門一路拍蠅打虎、一路“直播戰況”,八項規定的落實和幹部作風的好轉已經有目共睹。而更令人高興的是,反幹部的力度並沒有因為已取得的輝煌戰果而有所衰減,作風建設並沒有像以往的一些整治、運動那樣一陣風就過去,而是一向在路上、一向在前進。

在這部專題片的第一集裏,提到了1945年黃炎培和幹部之間知名的“窯洞對”,也就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問題。

當時,黃炎培説歷朝歷代都是“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但是等到環境好轉了,就會“惰性發作,由少數演變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而幹部聽了這番話後回答説:“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

執政黨要跳出“歷史週期律”,而作風建設同樣如此。這幾年來,反幹部工作的確是“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但是當成績顯現、幹部環境好轉之後,可能也要應對“惰性發作”的“週期律”怪圈。從這個角度來説,“永遠在路上”的片名或許正是對這一問題的迴應:我們需要作風建設,更需要這樣的建設永不懈怠,一向堅持。

在紀錄片當中,周本順懺悔説,“我做夢都沒有想到我會落到這種結局,我從小吃過很多苦,是從貧寒之家出來的,從小就痛恨貪官,到最後自己成了貪官,我感覺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谷春立也説:“走到這天是我沒有想到的,走到這天我也十分痛悔。”最初,谷春立只是沒把吃請應酬當成大事兒,但最終從吃企業的飯、用企業的車,走到了收受幹部為企業辦事的境地。

這些絕沒想到自己淪為貪官的貪官,其實也是在用個人經歷證明着“週期律”--他們為官之初,也都曾聚精會神、一心做事,多以才能做出成績而身居高位,但是為官日久就往往會放鬆警惕,給幹部入侵以可乘之機。

根據力學定律,如果沒有反作用力,那麼一經啟動的作風建設要“永遠在路上”並不難,但現實中的阻力、摩擦力都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還需要持續有不斷的推力,而這股推力,就像毛主席所説的那樣,來自於民主與監督--只有民主和監督的力量不斷加強,才能真正做到“永遠在路上”。

舉一個現實的例子,在紀錄片中,提到某某在廣州白雲山峯摩星嶺一個以前拒絕普通百姓進入的餐廳裏吃吃喝喝,還提到杭州西湖、北京北海等地都曾出現過把公共資源圈起來為少數人服務的現象。那麼,如果所有被圈起來的公共資源都成為人民羣眾監督的焦點,都受到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追究,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推力,也就會持久而強勁。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二

很多網友開始了一場特殊的“追劇”。由中紀委和央視聯合制作的8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開播,多位因嚴重貪腐、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首次在鏡頭前講述他們的懺悔和反思。

反腐會不會或者什麼時候會降温這個“反腐之問”時時出現於網上,並伴隨着各種江湖版的猜測解讀。“永遠在路上”,這個片名也許是一種答案。第一集《人心向背》,所呈現的並不只是簡單的反腐決心,在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這些以前的幹部講述中,我們還看到了幹部之所以發生的內在邏輯。

比如人性弱點。白恩培説起他的幹部動因,個性提到商人“住豪華的房子,坐豪華的車,個人還買的私人飛機。我也追求像他們一樣的生活,這思想就變了。”眼熱攀比,人之本性,常人如此,官員也不例外。對於這樣的人之本性,教育固然有必須作用,但當權力和幹部都足夠大,單純的教育就會顯得蒼白。儘管人性弱點,絕不是貪官幹部的藉口,但從反腐的角度講,這是務必要正視的。人性共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有犯錯犯罪的“本能”。幹部永遠可能發生,反腐自然只能“永遠在路上”。

再如制度漏洞。周本順關於“站台”的説法令人印象深刻:“我出個面幫他站個台,一齊吃飯,我什麼話也沒有説,別人就明白這個人上面有人,這個事都會辦得通”。簡單一句話,道盡現實的複雜,反腐的困境。儘管權力的“籠子”在收緊,但永遠都可能有疏漏。

從這些貪官的講述來看,幹部並不需要多麼專業的技能,無非給商人站台、親朋“搭權力便車”等,這就意味着制度還不夠嚴密,反腐還極有必要“永遠在路上”。

那些以前位高權重、始終容光煥發的官員,如今鏡頭前一副塵滿面、鬢如霜的樣貌。這些貪官的本色出演,把幹部的風險和可能的落寞結局,演繹得十分到位。從教育的層面説,可能比發文件、開會宣講的千言萬語更有直接效果。《永遠在路上》還在繼續,也許從這些“鉅貪”的演繹中,能夠進一步反思過去的問題所在,探尋未來的期望所在。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三

10月18日晚,祁陽組織全縣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在六樓大會議室集中觀看大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制作,共八集,從10月17日至25日每晚20:00點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該片通過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深刻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歷程。片中彙集了40多個典型案例,通過採訪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以及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典型案例,講述懺悔與反思,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縣委書記周新輝在觀看前指出,要高度重視。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組織黨員幹部收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與抓好巡視整改工作結合起來,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以典型案例為鏡、為戒、為鑑、為訓,自覺把講政治、對黨絕對忠誠放在首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守黨章和各項黨內法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積極收看。要切實做好廣大黨員幹部收看《永遠在路上》的通知、宣傳工作,按照縣委的統一安排部署,於本月19日25日晚上組織黨員幹部及時收看。要寫好心得。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深刻領會《永遠在路上》的精神實質,把收看《永遠在路上》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中國共產黨章程、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結合起來,緊密聯繫本地本單位管黨治黨的實際,緊密聯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做好記錄,撰寫好觀後感心得體會

通過觀看專題片,全縣黨員幹部們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大家紛紛表示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時刻繃緊作風建設這根弦,牢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工作有效、有序開展,為建設美麗幸福新祁陽而努力奮鬥。

各鎮辦黨政一把手、紀(工)委書記,各農林場黨委書記、場長、紀委書記,縣直各單位、省市駐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及紀委書記,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全體班子成員等參加觀看。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充分運用第一批活動經驗,緊緊扭住反對“四風”,從羣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着力解決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羣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把改善作風成效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羣眾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羣眾滿意的實效。總書記強調,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羣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昭示了我們黨在作風建設上一鼓作氣、一抓到底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恆心,為鞏固和擴大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確保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永久“紮根”帶給了強有力的思想指引。

貫徹羣眾路線、加強作風建設,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執政之基是否牢固。只有把改善作風的成效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羣眾受益,“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才能打通我們黨執政為民理念聯繫羣眾、服務羣眾的“最後一公里”。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打通“最後一公里”的關鍵之役。在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收尾階段,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即將展開之際,總書記再次發出作風建設的動員令,進一步動員全黨從思想上擰緊螺絲、上緊發條,必將保證教育實踐活動“不歇腳”“不斷線”、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範文三

“治大國者先治吏”“吏治則國治”。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廣受讚譽。人們普遍感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釘釘子精神狠抓作風建設,立新規、動真格、求實效、防反彈,説到做到、有諾有踐、旗幟鮮明、斬釘截鐵,得到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廣泛擁戴。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對存在的問題不迴避、不掩飾,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民主生活會、座談會等不繞彎子、真刀真槍,真正起到了紅紅臉、出出汗、觸及思想、觸及靈魂的效果。作風方面的各種問題一項一項來抓、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來破,“四風”頑症被滌盪,幹羣關係融洽回暖,黨風政風煥然一新。

同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相比較,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範圍廣、領域寬、數量大,與羣眾貼得更近、聯繫更直接。因此,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被稱為“開在百姓家門口”的活動。人民羣眾對黨的感情最樸素,也最直接。“民之苦樂,皆繫於官之賢否。官賢幹部安,否幹部之困苦無所底止。”基層單位幹部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黨在羣眾心目中的分量,直接關聯人民羣眾的喜怒哀樂。應當説,絕大多數黨員、幹部是恪盡職守、真誠為民的,但確有一些害羣之馬在損害黨羣、幹羣關係,危害黨的執政之基。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範文四

“理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門則不言貨利”,這是古訓,但有的幹部將手中的權力當作了個人謀私的工具,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甚至毫無忌憚地公開斂財,羣眾敢怒不敢言。如去年以來曝光的多起“億元鉅貪”案中,絕大多數居然是市縣乃至鎮村幹部,這些人“靠山吃山”,瘋狂蛀蝕公家資產,教訓極其深刻。也有的幹部滿足於當撞鐘和尚,得過且過混日子,純屬“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尸位素餐,羣眾意見很大。還有的幹部在新的考驗面前出現“本領恐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服務羣眾的潛力和水平捉襟見肘,老百姓打心眼兒裏瞧不上。

“為政不在多言,須息息從省身克己而出;當官務存大體,思事事皆民生國計所關。”市縣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和基層單位同人民羣眾的聯繫更直接,其不良作風更直接損害羣眾利益、傷害羣眾感情。務必着力解決發生在羣眾身邊的幹部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羣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羣眾合法權益。我們要按照習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聚焦發生在羣眾身邊的幹部和損害羣眾利益這兩大問題,盯住作風問題不放,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勇於較真、敢於亮劍,讓羣眾的急難愁有人問、有人解,讓“四風”及其變種原形畢露、失去空間,讓黨員幹部在貫徹羣眾路線中堅定信念、提升潛力、增強本領。

習總書記強調,加強和改善作風建設是持續黨同人民羣眾血肉聯繫的有效途徑,務必聚焦解決羣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突出問題導向,就需要紅臉出汗,需要洗澡治病,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温良恭儉讓”。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堅持以問題整改開局亮相,以問題整改注入動力,以問題整改交出答卷,堅決不走過場。要透過教育和實踐兩手抓,讓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纖毫畢現、無處遁逃,使黨員幹部從靈魂深處受到洗滌和震撼。幹部作風好壞最直接和最終承受者是廣大羣眾,因此,第二批活動更要“開門”進行,讓基層羣眾對幹部作風有置喙的機會和權利。

天地悠悠懸秤桿,百姓芸芸秤砣心。嚴綱紀、正作風是一場大手術,唯有傷筋動骨,才能從根本上激濁揚清。作風建設是一場沒有結尾的鬥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變種又會冒出來,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因此,總書記告誡全黨: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羣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構成風氣不在一朝一夕,改變風氣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風要成為我們永恆的課題。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五

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高度,着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自10月17日起每晚8時,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綜合頻道連續播出。長沙市紀委下發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組織黨員幹部,認真收看電視專題片,並對照自身言行展開學習討論。該片在全市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深感震撼,深受教育。

“今晚8點請組織全體成員到會議室觀看《永遠在路上》,縣委辦作為常委部門要起帶頭示範作用。”10月17日下午,在外出差的寧鄉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彭韜特意給紀檢組長楊彭輝打電話佈置工作。不僅是縣委辦,寧鄉縣紀委通過短信通知全縣各級黨組織,把組織黨員幹部收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老公,你不要當白恩培,我也絕不會當張慧清!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在全家一起看完專題片後,東湖塘鎮黨委書記肖冠雄的愛人深有感觸地説。

10月19日上午,芙蓉區韭菜園街道紀工委組織的“廉政大課堂”開講,街道80餘名黨員幹部集體觀看了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不少觸目驚心的案件細節在專題片中首次公開,在街道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當前,芙蓉區正在推進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及“兩個專項”整治工作,區紀委發出通知,要求全區各單位把組織黨員幹部收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與換屆選舉工作結合起來,定期召開嚴肅換屆紀律專題會,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以典型案例為鏡、為戒、為鑑、為訓;與“兩個專項”整治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四個意識”,以對黨的絕對忠誠推進專項整改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同日,開福區在全區作風建設推進會上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各村(社區)組織全體黨員幹部觀看學習,並把收看《永遠在路上》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問責條例等結合起來,認真做好記錄,寫好觀後感和心得體會。

“從專題片中不難看出,不少落馬‘大老虎’在腐敗之處也都是‘打擦邊球’,然後一步步走向深淵。”看完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前兩集之後,瀏陽市大圍山鎮紀委書記盧義陷入深深思考,他説無論領導幹部還是基層黨員幹部,都要清醒認識到,“擦邊球”擦的就是紀律紅線,就是觸碰底線,就是違紀,因此一定要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嚴守紀律,清白做人。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長沙市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全市黨員幹部掀起了觀看專題片的熱潮。接下來,長沙還將充分發揮專題片的警示教育作用,將觀影活動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換屆紀律教育等結合起來,引導黨員領導幹部進一步強化紀律規矩意識,自覺規範自身言行,切實做到嚴於律己、規範用權,努力打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六

記錄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捨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反腐懲惡,整治羣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着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構成。

看了《人心向背》,我直觀地感受到了黨中央的決心和信心,以及羣眾的擁護與期盼,同時感到肩上的職責沉甸甸的,我們必須不負羣眾的信任和重託,把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作風傳承好、發揚好。整體的印象就是‘實’,以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三人現身説法,對自身的違紀違法行為進行自我剖析和懺悔,令人震撼。

永遠在路上,貫徹要趁早。

我們要繼續全面推進從嚴治黨,毫不動搖轉變作風,高舉反腐的利劍,扎牢制度的籠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裏,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查處一個,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知之愈深,信之愈篤,行之愈實。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王立兵在收看完第一集後指出“只有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才能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麼管,憑什麼治就要靠嚴明紀律”;“我們這麼大一個政黨,靠什麼來管好自己的隊伍靠什麼來戰勝風險挑戰除了正確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外,務必靠嚴明規範和紀律”;“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要堅持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把紀律和規矩挺起來、立起來,嚴格按照紀律和法律的尺度,把執法和執紀貫通起來,使全面從嚴治黨的任務真正得到落實”……

《永遠在路上》觀看心得 篇七

這天,我們在陶書記的帶領下觀看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深有感觸。這部專題片向觀眾呈現出第一手材料,從各個方面展現了黨中央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

該片深刻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堅定決心,充分展示了“正風”“反腐”所取得的用心成效,以案為鑑、以案明紀,振聾發聵、警鐘長鳴,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好處。

“反腐倡廉關乎人心向背,務必永遠在路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高度,深入推進正風反腐,一大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深感黨中央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沒有變,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的目標沒有變。

在觀看專題片第一集《人心向背》後,我感覺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黨紀國法,宣示着中國共產黨敢於直面問題、捍衞黨紀、自我淨化、自我革新。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等人的腐敗案件讓我們深刻認識到,黨員幹部一旦思想上忽視廉潔從政的重要性,對腐敗的危害喪失了應有的警覺,走向違紀違法,就是一種必然。對於每個人,理想和信念的堅守,時刻都不能放鬆。而對於執政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

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同志嚴打腐敗,國外媒體稱我國老虎蒼蠅一齊打。反腐倡廉的旗幟在我國高舉起來,我看着我黨在一步步壯大。

同時,看到貪官們的懺悔時,我心裏卻堵的慌。他們大多過慣窮苦日子,在年輕時候勵志跟隨我黨,為國家做貢獻,最後卻在晚年,沒有禁住金錢物質的誘惑,思想境界為外界物質所困,他們已經無法脱身,直到被帶入監獄,沉思懺悔,才得以掙脱物質的束縛,膝下孩兒卻也成為晚年失節的原因之一,實在令人感動惋惜。

造更加風清氣正的廉潔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