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6W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多篇

《安妮日記》是猶太小女孩安妮寫的一篇篇日記,她寫的是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來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做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安妮日記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1

《安妮日記》是媽媽推薦給我讀的一本書,據媽媽説她小時候讀完這本書很受震撼。我在寒假期間也閲讀了這本書,讀了之後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還想把這本書介紹給更多的讀者。

《安妮日記》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這本書記敍了在荷蘭被德國納粹佔領的兩年中,13歲的猶太少女安妮一家躲進狹小的密室中,他們猶如坐在一個即將噴發的火山口上,腳下是滾燙的巖漿,火山隨時都有噴發的可能,憤怒、恐懼、絕望、悲傷、甚至瀕臨崩潰,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端與特殊的環境下,安妮從沒有絕望!堅持學習寫日記,記錄了周圍環境、人與事對自己的考驗、磨礪和成長的經歷。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她用她的堅強快樂去鼓舞身邊那些絕望到極點的大人們,使他們重燃信心和勇氣。

也許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輕言放棄,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困難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會給我們啟迪和激勵。她那種歷經磨難而樂觀向上的態度,身處絕境卻不放棄希望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讓我們學會在逆境中磨練自己,在困難面前知難而進,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努力!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2

看着醒目的書名、可愛的肖像,翻開嶄新的封面,品讀着裏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起初我以一顆平常心去閲讀這一本書,接着繼續讀下去我的心情是複雜的,同情、難過、憤怒、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錄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為了躲避納粹黨的追殺,一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本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用日記記錄生活,就這樣她度過了漫長的25個月,她在密室裏白天不可以拉開窗簾,晚上不可以開燈;可以説她的生活是暗無天日又痛苦,她是失去自由的,只能在密室裏活動,只能靠聊天、閲讀、寫日記打發時間。安妮,一位成長中的少女,花一樣的年紀,但她卻承受了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壓力,如果沒有殺戮,她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可以與同學朋友快樂地玩耍,可以享受生活的歡樂。然而現實沒有如果,她生活在恐怖的密室之中,整天提心吊膽活着;即使過着如此恐懼的生活,她也沒有放棄生活、放棄自己,做一個開朗樂觀、理性的女孩。比起安妮,我們非常幸運,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中國,不用擔驚受怕,物質豐裕,生活快樂。可是一些同學經常抱怨學習太累,不按時完成作業。因此我經常告誡學生:少年強則國強,祖國的富強就要靠你們這一代,要清楚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

從歷史我們知道《安妮日記》是希特勒領導的法西斯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種族滅絕政策的最有力的見證,納粹黨是冷血無情的,由於種族歧視,納粹黨硬生生殺害了600萬猶太人,這慘絕人寰的殺戮讓我想起了日本侵華的南京大屠殺,整整30萬人啊,我們的同胞成為日本人比賽的載體,取樂的對象,奪去同胞們寶貴的生命;這手段極其殘忍,極其野蠻,真是喪心病狂、令人髮指;這是對生命的踐踏、不尊重,日本人為何要瘋狂地屠殺?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清楚:落後就要捱打呀,只有中國富強,才不被欺負。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安妮,讓我們明白: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她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就像她所説:“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歷史不能被改變,但可以被牢記。我們要吸取教訓,友善待人,與人和諧、平等相處。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3

在學校組織的親子閲讀活動中,我和女兒將《安妮日記》重温了一遍,主人公安妮·弗蘭克是一位可愛的猶太少女,剛過了13歲生日的她為了躲避德國納粹的迫害和家人躲在了狹小的密室裏。在暗無天日的25個月裏,她用手中的筆在心愛的日記本上記錄了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宗教、人際關係等問題進行了反思。安妮在日記中寫到“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開端。當我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併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當我和孩子讀到這一段時深深地被安妮的樂觀和善良所打動,常年被黑暗和恐懼籠罩着的密室,依然阻擋不了少女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女兒紅着眼眶對我説:“安妮如果和我生活在一個時代多好啊!她一定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實現她的夢想。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像安妮一樣用樂觀向上的精神去面對困難。”我很欣慰孩子有一顆善良和感恩的心。

我覺得學校組織的親子閲讀活動很有意義,我身邊不少家長總抱怨孩子長大了反而跟父母關係疏遠了,我覺得陪孩子讀書是拉近親子關係很好的途徑,陪孩子讀完一本書後可以跟他就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及時的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加以正面的引導,陪伴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她的愛護和重視。書籍不僅僅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也是孩子認識世界最好的窗口,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給她講一些生動易懂的小故事,有時鼓勵她往下編,雖然只是簡單的三言兩語,但是我發現孩子的想象力真的讓我們這些家長自歎不如。等孩子上了國小後,除了讀學校推薦的經典書籍,我不強迫她必須讀什麼書,反而鼓勵她到書店買一些她感興趣的書籍。我會抽時間把她的書看一遍,我會和孩子講,一件事情的是非對錯不能一概而論,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做一個寬容的人。好的書籍不僅能讓我們豐富思想,開拓視野,還能從書中吸取人類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經驗,效果遠遠勝於父母苦口婆心的説教。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孩子從被動讀書到愛上讀書後,你會發現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再也不是苦思冥想的湊字數了,我在讀小孩作文時就經常會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成事在勤,謀事忌惰”讀書也是一樣貴在持之以恆,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繼續和書籍一起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4

小巷中,走過的人們相視一笑,互問你好;涼蔭底下,互相依偎着的老人嘴上掛着一絲笑意;和平廣場上,和平鴿擁攬着一縷金色的陽光……這些安然的場景卻不能讓我忘記了《安妮日記》……

初涉《安妮日記》在上個學期,我花了很長時間在這本書上。好奇的我與一名猶太小女孩進行了一番心靈上的溝通。

正式這番不尋常的溝通是我的心靈受到很大的震撼與觸動……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出生在一個猶太家庭,安妮從小就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然而這個正值豆蔻年華的小女孩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有那麼悲慘的遭遇。二戰爆發後,布拉特便對波蘭突襲,便對猶太人進行大肆屠殺……安妮一家人躲到一個密室裏,但是這有用嗎?敵人發現他們後便把他們關進令人窒息的集中營。但小安妮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每天她都在發黃的牀榻上悄悄記錄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信念……我堅信,這麼一個對生活充滿嚮往的小女孩有理由活下去,並且活得更出色。無奈的她還是喊着熱淚倒在血泊中。但她的精神並沒有倒塌,直到法西斯倒台了,他們才獲得了重生……

讀完這本書,我心中漾起了莫名的感動、敬佩,有為安妮的不幸而感到悲傷,更多的是對黑暗獨裁統治的憎恨,不屑與鄙視。我悲憤,為什麼人要製造那麼多不必要的不幸,難道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戰爭是維護利益的僅有手段嗎?我百般不解、惆悵……

為什麼文明不能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就像桃花源一樣,像蒙大奇一樣,像烏托邦也罷,至少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男女老少其樂融融,生活在一個寧靜的世界裏,怎們就不能呢?是的,或許我覺得可能。因此,我希望,希望時間停止戰爭,希望白色和平鴿在這方樂土放下橄欖枝,希望我們的人生色彩斑斕!

知道今日,我仍不願去回想20世紀三四十年代那場全球性的惡戰,一場可怕的戰爭,一想起它,腦中便會浮現出遍野的屍首和撕心裂肺的痛苦呻吟,不要讓我想起那些人們不幸的眼淚,不要看到他們絕望無助的眼神,不要看到他們孤苦無依的身影。我要聽到全世界人們高聲朗誦和平的讚美詩,要看到渴望和平放飛和平鴿,而不是呻吟無助的詠歎調……

看看周圍人,一切都是多麼的祥和,盲童也不焦躁了,老人他們嘴上也洋溢着彩虹弧度的微笑。每一樣事物,每一個人,甚至每個微生物都是那麼自在,看起來是那麼幸福。

讓我們停止戰爭,愛護生命吧,讓和平永遠伴隨我們左右,讓世間沒有那麼多痛苦與不幸,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吧!

安妮日記讀書心得5

同一個安妮怎麼會有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呢?現實中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事情只有在文學作品創作中才會發生。我所讀到的安妮,恰巧就被安排進了兩種不同文學作品中,一個是日記體的《安妮日記》,一個是小説體的《樓上的房間》。

説來確實巧合,我竟然能在前後兩個毫無關聯的活動中,遇到描寫同一個人(安妮)的兩部作品,並同時引起了我閲讀的興趣。最先接觸到的是《安妮日記》,那是我幾周前在校園小蜜蜂讀書活動節上買到的一本書,封面上那個坐在窗前的女孩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大,一身淡藍典雅的長裙,一席烏黑光亮的長髮,單手託着腮,凝望着窗外,那憂鬱而期待的眼神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斷定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好書。可是,恰逢期會考試,我剛看了個開頭,還沒來得及仔細閲讀,就只好暫時將它束之高閣了。

近日,南京市國小生“找尋我愛的書”主題徵文活動如火如荼得開始了,瞭解完徵文信息後,就津津有味地收看起先鋒中國小生網上作文平台裏的“好書導讀微視頻”,在277集好書推薦的視頻短片中,我隨手點開了第P089集視頻,南京市致遠外國語國小姚鑫老師在短片中向我們推薦了小説《樓上的房間》。隨着她將故事梗概一層層鋪展開來,我眼前再次浮現出窗前那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安妮!故事情節如此相似,竟然有如此巧合的兩本書嗎?帶着這個疑問,我迅速跑進書房,從書架中翻出了那本剛買不久的《安妮日記》,我捧着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如飢似渴地閲讀起來,讀完這本書用去我整整三個下午的閒暇時光,我終於弄明白了。

《安妮日記》是安妮·弗蘭克13歲時所寫,採用日記體形式,詳細記錄了她在兩年多時間裏躲避德國納粹搜捕的生活經歷,她終日躲在狹小的密室中,充滿恐懼、痛苦和煎熬,就連最基本的温飽和自由都得不到保障,就連去窗口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變得那麼奢侈,一旦被納粹發現,如花的生命就隨時可能被終結,但她始終保持着一顆樂觀的心,她把密室的生活變成了一場有趣的探險,危險變成了浪漫,恐懼變成了新奇,這裏發生的一切都成為她筆下的日記素材。不幸地是,最終納粹還是發現並抓捕了她,這位猶太女孩16歲時死於納粹的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她的日記,後來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歷史證據。

看完《安妮日記》,我對安妮的結局感到萬分的悲傷,雖然這是歷史事實,但我還是不忍心相信這樣一個年輕少女的生命被敵人無情地扼殺。我立刻讓媽媽幫我從網上預訂了新書《樓上的房間》,作者約翰娜·賴斯根據《安妮日記》寫就了這部小説,大概是出於美好的願望吧,他為安妮重新塑造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由於長期困頓於狹小的空間,導致她肌肉萎縮,行動艱難,但在小説的最後,安妮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她終於等到了盼望已久的和平與自由。我很喜歡小説的這個結局,它讓我深刻地理解了戰爭的殘酷和自由的可貴。

能夠對照着閲讀同一個故事不同體裁的作品,這實在是個巧合,留給我更多的則是收穫。通過這樣的兩本書,我既讀出了真實的歷史,也讀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冀。閲讀,讓歷史上的人變得更顯得有血有肉,豐富感人,也讓現實中的我更懂得有情有義,珍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