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篇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與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而每學期一次的家長開放日活動已成為我園的一項制度在我園形成,他是轉變家長觀念,提高家長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過去,開放的內容多是展示活動,近年來,隨着教育觀念的進一步更新,對活動價值的再思考,我們重新審視以往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為什麼家長關注的總是孩子學了多少知識,而對性格、習慣的培養卻沒有足夠的重視呢?我們常常抱怨家長觀念陳舊,不與時俱進,而很少考慮自身原因。如今,我們認識到我們是家園共育的主導者,我們應積極主動地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提高家教水平。教育經驗告訴我們,互動是家長參與的動力,互動是家長成長的源泉,因此,我們以家園互動為切入點,讓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能藴含教育價值。

一、優化環境

平日裏家長很少進入教室,對班內的區域設置以及牆面佈置瞭解不多,也不夠深入,為此在半日活動開放之前,教師把師幼平日的學習積累(包括活動區名稱、各區材料投放、活動區目標、活動區規則以及互動牆飾)一一做以系統的整理和梳理,目的是為了讓這些物化的東西也能發揮教育功能。此時教師的講解很重要,既能做到簡潔明瞭,又能把環境所要呈現的教育內涵告訴給家長,這是活動的開篇,所以教師應認真準備。另外為了迎接家長,我們還應在教室內做以簡單裝點,讓家長在寬鬆、舒適的環境中參與活動。

二、變換形式,豐富內容

以往家長開放日形式單一、內容較膚淺,主要以展示兒歌、故事、拼音、計算為主,給家長留下的只是短暫的視聽覺效果,很少有家長主動教育反思,而其中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家長也不能預見(如:幼兒哪方面發展得不錯,哪方面需要改進等等),家長開放日的教育價值不能很好體現

為此我們重新討論活動形式

(一)互動牆飾講解

(二)活動區講解

(三)集體活動展示

(四)活動區活動展示(或學期知識成果展示)

以上活動安排讓家長最大限度地瞭解了幼兒在園教育情況,其中,互動牆飾讓家長了解了幼兒在園學習的進程以及牆飾所藴含的教育價值;集體教育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在課堂上的直觀表現,同時也能讓家長領略教師在集體教學中的教學魅力;活動區活動能讓家長從另一個側面瞭解孩子是否認真、專注、堅持、手腦協調、動手操作等情感、態度、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幫助家長跳出只重知識,不重能力的舊圈套,促進家長快速成長。

三、讓反饋表發揮引導教育作用

讓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與管理是先進教育觀念所積極倡導的,如何讓家長愉快地參與幼兒園教育並且達到讓家長提高的目的,是我們家長工作的目標,為此我們做了如下嘗試。

研討並制訂“幼兒半日活動家長評價表”。表內設有多項評判標準,家長可依據幼兒當天各項活動表現進行現場評價,由於表內涉及的內容和標準都融入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觀點,所以家長評價過程就是家長提高的一個過程,只要評價就有收穫。附(幼兒半日活動評價表)再者,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因此我們要很好地運用反饋表,讓反饋表發揮教育引導功能。

四、提煉有效信息,繼續實行家園共育

反饋表反饋的信息很客觀、很真實,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印證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發展水平,另外還可以看出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是否有了新的認識,是否動搖了原有的只重知識,不重能力的觀念,對於幼兒園的先進教育理念家長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等等。基於此,我們在開放日結束後督促各班很好地整理反饋表,提煉有效信息,與家長一起發揚幼兒的閃光點,彌補幼兒不足並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家長開放日是家園溝通的一條綠色通道,是教師內在素質得以提高,家長觀念得以更新,達到雙向互贏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一溝通形式,使我們的孩子們在家園共育的合力下健康和諧地成長。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篇2

孩子到了合適的年齡,每天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幼兒園裏度過的,由於孩子生來就具有活潑、頑皮的天性,所以當一羣孩子湊到一起時,追逐、打鬧總是令老師非常頭疼,一個班級的活動常規不好,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安全、成長和老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沒有建立好的活動常規,幼兒也就無法形成好的行為習慣。老師還要在活動中分散出很多精力去維持秩序,提醒幼兒遵守活動規則。因此幼兒園一日常規的活動在幼兒園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本月我認真學習了《幼兒園一日活動指引》,詳細地瞭解了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組織,細則中主要包含了幼兒從來園活動一直到離園活動的常規行為要求,教師的工作要求和對保育員的要求都非常的具體詳細,讓我們有了制定一日活動規範的依據與實施要求,在學習的同時也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自己在組織一日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以前我們注重集體活動的組織,忽略幼兒習慣的養成,生活環節隨意性大,工作缺乏規範性和科學性。

在一日活動常規實施細則學習中,我們深刻體會到:

1.生活活動中很多小的細節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視,但卻是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幼兒園一日活動得以順利開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此認真做好班級的生活常規管理活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如幼兒在午睡前自己整理衣物和鞋,午睡後整理被褥這些小事上,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讓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的生活習慣。

2.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就如我自己坐小板凳喜歡反着座,無形中就給孩子樹立了壞的榜樣。

3.合理的一日活動常規為幼兒園教師保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依據,保證了幼兒良好的作息規律,有利於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感、秩序感。

4.幼兒的自控能力比較弱,要讓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教師首先要幼兒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該怎樣做,進而提高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於幼兒的可塑性比較強,他們良好的常規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教育中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要將常規教育曉之以理,要講究培養的形式,要不怕反覆的練習,並不斷的改變形式,以此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常規意識。

5.每天早晨都有區角活動,學習活動中主要的形式是操作和遊戲,這樣對操作前的要求,操作中的提醒和操作後的常規培養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在活動中隨時教育幼兒活動所需物品,從哪裏拿,還要歸放到哪裏去、離開座位時應隨時將椅子放好、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時,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滲透對幼兒的常規教育。

通過一日活動常規的學習讓我們知道了幼兒園一日常規的具體要求,也體會到了一日活動常規的重要性。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會加強一日活動的整合,更加重視孩子的養成教育,日漸完善並持之以恆地做好幼兒一日活動常規工作。日常生活常規活動可以稱得上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將自始至終地伴隨一個人的成長,貫穿於一個人的終生教育之中。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要處處做個有心人,要學會根據孩子的特點,在一日活動開展有趣的教育教學活動,為幼兒創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條件與環境,讓幼兒能充分的自我服務,養成良好的常規習慣,常規培養是從點滴開始,要按照正確的方法。教師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們才會與教師拉近距離,並將教師作為榜樣,不斷的進步。這樣周而復始、循序漸進地進行,相信孩子們的常規一定會培養的很好。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篇3

暑期和即將到來的九月都是少兒英語培訓學校招生旺季。公開課是比較常規的招生方法之一,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很經典的方法。

這幾天外出路過華堂商場門前,偶遇一家知名教育機構在某商場前進行公開課招生活動,索性坐下來看可愛的小朋友們上課。沒有看完的時候便發現幾個問題。

一 老師基本發音不準確。比如字母“C”的發音、單詞“book”的發音(短音拖的太長)。

準確的英語發音是對少兒英語教師的最基本的要求。12歲之前的兒童模仿能力都很強,老師怎麼説,孩子就會怎麼學。每位老師都有可能是某個兒童的英語啟蒙老師,這對孩子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我相信每位少兒英語教師都有能力把自己的語音語調及語感調整地更好,為了我們的孩子。

二 老師控班能力有待於改進。當時上公開課的有七八個孩子,老師一直在照顧身邊的三四個孩子,其他的陸陸續續的就下台去了。

我們通常説,有了良好的課堂秩序,老師才可以把教學目標進行有效貫徹。如果沒有良好的秩序做保證,老師的專業能力再好,也沒有辦法保證教學質量。而作為3-12歲的小朋友,其實也是最難管理的。

我想,老師無論是在公開課的時候,還是在學校正常授課,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有清晰有效的課堂指令。

簡單有力的課堂指令可以讓老師有一根控制課堂的小魔棒。比如説:one!two!three!或者Attention!這樣的指令用語,小朋友就會注意力集中。再輔以拍手或跺腳相應的動作,既有趣,又達到了整合課堂秩序的目的。

2、要儘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

這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比如説,老師的語氣及動作表情都要生動,誇張;組織簡單有趣的教學活動及遊戲。多教授和練習簡單明快的英文歌曲。可以很好地調動課堂氣氛。其實公開課現場大多數的家長,並不關注孩子當時具體學習了什麼,而是更關注他們的表現。只要孩子很積極樂於參與,家長就會很開心。

3、關注每個孩子。

在課堂上,老師眼睛裏有很多個孩子。可是,在公開課的現場,每個家長,一般只會關注自己孩子的表現。

我就看到過一次由於老師不重視某個孩子,家長當場決定帶孩子離開現場的事情。一位老師在教室裏做公開課,一個很安靜的小朋友被老師安排在一個角落,半節課都沒被老師提問過,家長衝到教師怒氣衝衝地帶孩子走了。

當時我在一家培訓機構任管理人員,這件事情給我上了記憶深刻的一課。我想,這種情形,對孩子和家長都造成了一種傷害,與此同時,學校的口碑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每個孩子都是需要關注的,尤其是那些內向,不愛表現的。

這篇短文不是想批判我見到的公開課老師,旨在希望通過我的經驗之談,對大家略有幫助。因為我相信,每位老師都想做個好老師,只是經驗還不足!

一起加油哦!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篇4

教育現象學是“一門成人(包括教師、父母和其他與兒童成長相關的人)與兒童如何相處的學問。”[1]在其中,成人肩負着與兒童一起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的“使命”,並不斷地反思自己對兒童的行動是否恰當。幼兒在園一日活動是幼兒生活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其中幾乎時時發生着幼兒與各種規則(以教師有意或無意制定的規則為主)的衝突或對抗。可以説,幼兒不同程度地違反規則的現象從未間斷過。本文擬採用教育現象學的視角與方法論,探尋幼兒違反規則的現象與體驗,並反思其背後的教育意義與啟示。

一、懸置:一日生活中幼兒違反規則的各種現象

所謂“懸置”,其原意為“加上括弧”,即把主觀成分以及一切不是發自純意識的知識放人括弧,然後將它們擱置起來。排除了主觀意識之後,客體會把自己原本的面目毫無阻礙地呈現出來,這種客體的自我呈現即是“現象”。我們採取懸置的方法,藉助在幼兒園的自然觀察,獲取了有關幼兒違反規則的6則案例,其“現象”呈現如下:

案例一:當研究者走進活動教室時,發現高高正坐在教室的角落裏,其他幼兒都在上課。研究者便悄悄走過去,問他為什麼坐這兒,高高回答説是老師讓他坐這兒的。研究者故意説那肯定是因為這兒是個好地方,高高答到不是的,是因為老師以為他調皮了,所以懲罰他坐這兒,而後説其實同學們都調皮了,但老師就讓他一個人坐到這兒來。説完,高高露出了愉快的表情。

案例二:吃飯前,老師要求洗好手,安靜坐好,高高還在玩玩具。老師問他洗了手沒有,高高回答洗了,於是老師説洗手再玩玩具,容易把手弄髒,不衞生。高高又説自己沒有洗手。老師便追問到底洗沒洗?高高回答説沒洗。老師接着就生氣了:“那你剛才撒謊了?”高高説:“沒有撒謊。”老師又問:“那你到底撒謊了嗎?那樣做對嗎?”“不對。”“撒謊時你想什麼了?”“我想不撒謊,可是我想玩,我就撒謊了。”説完高高安靜地去洗手了,回來後非常興奮。

案例三:老師安排亮亮在繪畫區,亮亮不同意,要去積木區。老師便將他關進了教師辦公室。研究者走進來,發現亮亮在牆角一邊抽泣一邊用手在牆角上畫畫。“我要爸爸買積木,我想回家,我不喜歡這裏”。“為什麼不喜歡這裏?”“老師不好。”“是因為沒讓你玩積木,所以説老師不好麼?"“是的。”“老師怎麼不好?”“老師心不在焉,不像個老師,整天生氣,挺不好的。”“真的?”“老師還無理取鬧,不關心人,總是批評人,從不批評自己。”亮亮説完就過去把門使勁一推,門鎖上了。“我不要她進來,老師真壞,壞老師。”[2]

案例四:户外活動下樓梯時,凱俊、達達、塵塵、壯壯4個小朋友邊下樓梯邊相互打鬧,被園長看到,她批評了帶班教師的粗心大意。到了活動場地,老師讓他們站到旁邊的一棵大樹前,並對所有幼兒説不許他們玩遊戲,因為他們下樓梯時打鬧太危險了。五分鐘後,塵塵跑到老師跟前問什麼時候可以玩了,老師説:“回去好好站着,哪來這麼多話!”十分鐘後,凱俊、壯壯被“解禁”,塵塵和達達因為罰站時偷偷説話依然不被允許去玩。幾分鐘後,塵塵又跑到老師跟前問可以去玩了嗎,老師依舊拒絕了他的請求。過一會,老師讓達達去玩,因為這期間達達都低着頭沒有説話。塵塵第三次跑到老師面前問可以玩了嗎,老師大聲説:“你回去好好反思!”塵塵看着小朋友都在高興地跑着叫着,便大聲地哭了起來。

案例五:孩子們都坐成U字形。丁丁淘氣地把坐在他旁邊的佳佳推了一把,佳佳馬上告訴老師。老師走過來,揪住丁丁的肩膀,把他從座位上拉了起來,拽着往外走。丁丁的頭快要縮進衣領裏了,其他兒童

幼兒園一日生活培訓心得體會篇5

一、科學的設置幼兒的活動

幼兒園要把一日生活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活動,一日生活的安排必須符合幼兒發展的規律,努力克服幼兒教育國小化。幼兒天生就是活潑好動的天性,所以户外活動的時間不得隨意縮短或減少,不能把一天的時間分為特定的上課時間和活動時間,不應該給幼兒留作業。一日生活中,教師可以採取集中活動、分組活動等多種教育手段,發揮一日生活的整體效益。要以幼兒為主,老師為輔,充分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設有利於幼兒身心發展的環境,不僅要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時間和遊戲材料等物質條件。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孩子,教師要以平等、親近的態度和真誠的愛心及責任感對待每個幼兒,使每一個幼兒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加強幼兒課程管理

目前,許多家長對幼兒的課程理解還存在很大的誤區,認為幼兒園教學主要是以讀、寫、算為主。而往往忽略了幼兒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針對這一現象,應開展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研究,通過開放日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課程的特點。同時通過活動幫助教師進一步領會《剛要》。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制定課程,選擇使用的教料,定期進行培訓,接受新的知識技能、更新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教育方法。

三、加強學習提升業務素質

1、鼓勵教師自主學習。積極創設學習氛圍,鼓勵教師向書本學、向有經驗的老師學、吸取網絡精華。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撰寫讀書心得,積累豐富的理論素養。

2、新教材培訓,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在幼兒園內組織教師研讀新教材,認真完成了教材培訓的各種作業,多途徑、多角度瞭解多元整合課程理念,熟悉教材編排體系、編排特點。教師們還在教學實踐中做到一課多磨、一課多研、一課多上,進行比較性研討,使教學更富實效。

四、加強反思型學習,促教師專業成長

組織教師開展反思型學習,讓教師在備課中反思教學活動,每月撰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及時提出教學困惑與質疑,在教研組內進行探討。教師們每學期要撰寫教學隨筆、反思、教育小故事。教師們以自己身邊最真實、最有感觸的事例生動地描述並進行深入地分析,審視、反思、分析並解決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真實反映了教師們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對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五、園本教研

我們逐步改革了傳統的教研活動模式,注重發揮各教研組、研習組的作用。開展了“集中培訓、自學反思、專業引領、課題研究、實踐活動、相約論壇”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動。

1、組織開展班級環境創設的觀摩、評比活動。活動中各班老師從幼兒身心特點出發,圍繞班級特色文化、主題教育內容、季節特徵等創設了相應的主題牆、活動區、家園欄、植物角等富有特色的班級環境,並在觀摩、評比活動中向老師們做了詳細介紹,充分體現了環境的功能性、美觀性、實用性,使教育教學與環境成為一個有效的整體。在此次過程中教師們通過看、聽、議、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升了教師在主題課程實施中運用環境的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2、開展各層次教師的新課程教學研討活動。針對不同層次的教師,有的放矢地開展了多元整合課程的教學研討活動。如新教師見面課、中青年教師教學觀摩交流課、骨幹教師展示課、高級教師示範課等,促進教師相互學習,形成你最我趕、互研互學的研討氛圍,激發老師教育熱情,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能。

3、各研習組活動繽彩紛層。充分發揮各研習組的功能,通過相約論壇、組內研討、踏青、茶話會等研習活動,使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難題及時得到解決,共享教學資源,分享教學成果與喜悦,促進了教師的共同成長。

六、常規管理

1、從細節入手狠抓過程管理。對幼兒園晨間活動、早操、集體教學、區域遊戲、户外體育活動和日常活動等一日活動的各環節的要求、流程與實施具體指導,細化幼兒園常規管理與評價。開展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學,注重教育活動的整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牢固樹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觀,以幼兒積極體驗為中心,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協調發展。課程內容為全面的、啟蒙的,課程結構以整合、開放的“主題教學”的形式出現,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讓幼兒在觀察、探索、發現中獲得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的體驗。

2、注重教師考核工作。根據本園實際情況修訂了教師月目標考核評價標準,重新完善了教師、班主任、中層幹部的月目標考核評價細則。針對教師們的業務考核細則經修改後更具體了,操作性也更強了。細則的確定和執行,從制度層面上規範了教師的一日工作,規範了師表、言行及教學的要求,也規範了詳細的獎懲細則,大家個個心中有標準,奮鬥有目標。

七、家園共育

1、教育理念的溝通。每學期分班召開兩、三次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教知識,瞭解幼兒園課程進度與孩子的發展,做到家園同步。

2、辦好家教專欄。聘請專家開展家教講座,每班根據主題活動及時更換家長園地內容,提高家園欄的質量,做到內容豐富,有創意,有較強的指導價值。

3、做好家訪工作。要求教師每期對每個幼兒至少1次家訪(或電訪),並及時把家訪的事由、教師和家長的意見或建議及達成的共識,做好詳細記錄。

4、利用網站宣傳。充分利用幼兒園網站,向家長傳授先進的教育理念,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幼兒在園情況,並參與幼兒園網站建設。

八、關注幼兒,促其健康成長

1、加強幼兒德育教育。良好的道德規範和文明行為的養成是幼兒德育的主要任務。節日主題教育、健康教育、環保教育等將養成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幼兒終身受益的良好行為習慣。同時教師們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於一日活動中,使每位幼兒都能成為有愛心、講文明、講禮貌、知禮儀的好孩子。

2、創設互動式環境。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們努力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充滿快樂、自由的“開放式”環境。主題牆面的創設與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和進程相結合,不僅給幼兒提供展示作品的機會,同時也成為了實施本班課程計劃的手段之一,使幼兒在主題實施的過程中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互動,獲得豐富而有益的體驗,幼兒的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凸顯和張揚。

總而言之,要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離不開科學的管理、優良的教育資源、優秀的保教質量,滿足不同層次家長需求。當然,面向未來,機遇和挑戰共存。在學前教育不斷更新發展的新時代,我們在實踐中從未停止過質疑和思考。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新思路、新策略,在與幼兒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實現幼兒園更加科學、健康、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