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46K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篇1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依法治國方略的根本依據,不但對公民的權利進行保障,同時也對國家權利行使進行了規範,是保持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與平衡的根本規範,每一個人都應該自己認真學習領會,增強憲法意識和法律觀念,為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做出自身貢獻。

通過認真學習,我們掌握了憲法的基本內容,知道了國家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我們領會到憲法和國家充分融合密不可分,國家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公民的人權,我們每一個人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也必需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每一個人在法律面前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時要履行應盡的義務,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憲法是至高無上的,有了法律社會才會有良好的秩序,沒有法律社會將混論不堪,古人説的好“國,無法則亂”,法是人類的行為準則,道德底線。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的約束。我們不需始終牢記憲法保護公民權利的精神,牢記權利是人民賦予的,擁護憲法,樹立社會服務精神。

憲法修訂,是國家發展與時俱進的前提,是指導國家前進的靈魂思想。國家要發展,就要不斷根據當前國情不斷探索新的方針政策,不斷尋求突破口。只有制定準確的方向,才能指引國家取得更加驕人的成果,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國力,實現強國富民的偉大勝利。

法律是國家和諧的基礎,有了法律社會才會進步,公民才能提高素養,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作為新時代的電力人,我們一起學法、懂法、知法、守法,增加法律觀念,讓憲法深入內心,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時時刻刻保障電力安全,為社會進步發展做出貢獻。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篇2

一、不同時期要有不同的師德師風教育目標。

師德師風建設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要讓教職工明白師德師風總要求外,還要注意分階段分步驟強化具體要求。如果我們不是分階段、分步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很容易犯“眉毛鬍子一齊抓”的錯誤;而且,標準固定死板如止水,沒有新的更高的切合當前工作的奮鬥目標,易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思想,到頭來永久停止在一個水平上。

因此,要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還要有長遠的目光和足夠的耐心,要善於根據不同時期,制訂不同的師德師風工作目標、任務,比如當前的形勢任務是什麼、幼兒園教職工思想動態是什麼、什麼時期最適合抓愛崗敬業的教育、什麼時期最適宜抓團結協作教育等。這就要求領導班子心中務必時刻掌握每個階段存在哪些問題、最迫切解決什麼問題,然後根據實際的狀況及時充實調整師風師德建設目標,確定具體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制定學習計劃,然後把各個時期的目標任務以“安民告示”的形式公之於眾,讓全體教職工心中有數,緊緊圍繞目標開展工作,使良好的師德師風建設與當前的形式任務和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並在其中得到全面的貫徹和體現。與此同時,在工作過程中,要堅持進行階段總結,對到達要求的給予表揚,不足之處加以正確引導,使之不斷提高,更好地促進下階段工作的開展。

二、結合工作實際,把師德師風建設資料具體化。

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就是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雖然有關的教育政策法規對各行業職業道德資料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但如何在工作中體現,有不少教職工還不能做到心中有數。實際上,教職工的思想問題往往都是從工作當中反映出來的,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執行制度的問題、同事之間的團結協助問題、工作態度與職責心問題、勤儉辦園問題等,因此,我們就很有必要把師德師風建設資料具體化,使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滲透到教職工日常工作當中去,讓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更好地發揮師德師風建設的功力。比如每學期初,結合幼兒剛離開父母和家庭,存在着怕生、不習慣幼兒園生活等狀況,我們就制訂了熱愛學生、愛生如子的師德師風教育,在工作上,要求教職工做到熱情接待幼兒、細心照顧幼兒的飲食起居、耐心對待哭鬧幼兒、關心幼兒的進步等。這樣使熱愛學生的師德要求轉成具體工作行動,真正使教師熱愛學生落到了實處。

三、重視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幼兒園教職工,由於她們的出身、經歷、文化水平、家庭狀況、社會地位、經濟寬緊以及年齡、性別的不同,以致於她們的思想和工作也存在差異。在一段時間內,教職工中會存在一些共同的思想問題,但表此刻各人身上又會有各自的特點,所以教職工的思想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呈千姿百態。因此,我們務必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及時掌握教職工中出現的各種思想動態,洞悉她們的內心世界,有的放矢地把思想工作做到教職工的心坎上,對症下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杜絕一刀切的做法,這樣教育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重視調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寶,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也不例外。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中,我們就應透過各種途徑,深入細緻地瞭解、分析、決定教職工的思想動態以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以便抓住問題的核心迎刃而解,要牢記“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的道理。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篇3

近日,參加了由市人大組織的考察團,赴雲、貴、桂、湘等地學習考察。這些地方發展旅遊產業許多特色性的做法很有啟迪意義,比照我們的旅遊業發展現狀,讓人生髮許多的思考。

一、制約旅遊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各自為陣,小打小鬧,沒有形成整體優勢,缺乏做“大旅遊”的氣度。

近年來,市、區旅遊部門提出了打旅遊精品牌、做崆峒大旅遊的口號,也做了大量的推介工作,比如市旅遊局策劃的平涼旅遊“大篷車”,走遍了鄰近的省市自治區;以崆峒山為主體的崆峒區旅遊推介會,幾乎每年在陝、甘、寧省會城市都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推介會宣傳。但較之雲南、湖南、廣西等地的做法,我們在做旅遊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畫地為牢,既拒絕了別人,又限制了自身,別説是省際市際之間的聯合,就是縣與縣之間、縣與區之間的聯合都沒有。你搞崆峒旅遊文化節,我搞西王母論壇,他搞成紀文化城。產生的直接惡果是各自守着自家的灶火門燒,小打小鬧,誰也成不了大氣候。客觀地講,我們的景區、景點體量都小,但大家閨秀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小家碧玉有小家碧玉的韻味。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把每個縣每個區的“小”加以整合(不是簡單的組合),那麼就可以由小變大;如果把我們全市的景點、景區整合起來,再與鄰近的寧夏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沙坡頭景區,與陝西的龍門洞景區、關山景區聯手,形成一種“勢”,再共同推出,聯手發展,實現多贏,就可以使我們的景區由小變大,由單調而豐富,大旅遊的概念由此形成。

2、經營粗放,絕少創意,缺乏科學運作、精細經營的理念。

到外地旅遊,最常見的例子,是人家能把一個小景點人為地做大;能把一個平淡的景點包裝成特色。遊覽温州的雁蕩山,我們白天買票看的是奇崛的山石峭壁,晚上再買票去同一個地方看人家的石影峯光,領略另一種奇妙。遊覽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本來汽車可以直達山腰,可人家硬是老遠就讓你下車,然後讓你掏腰包坐纜車;遊覽張家界,上天子山、袁家界,本來可以步行上山,可導遊再三動員你坐纜車、坐電梯(途中還有當地農民纏着要你坐滑竿),掏過了纜車費、電車費,導遊還讓你掏服務費(其實就是中轉站上短途的乘車費)。然後還要在山上景點的餐廳用餐,處處都是“掏腰包”的項目。他們會用永不倦怠的熱情讓你在他們的的景點多呆一點時間,多掏些錢來消費。但我們的景點卻恰好相反,即以5a級景區崆峒山為例:已然修成的纜車棄而不用,水庫上的遊船似有似無,本來可以讓遊客步行爬山,在景區多滯留幾個小時,可我們卻把車道修到了中台,修到了香山頂,一下子拉到了半山腰,然後領遊客上一趟隍城,一個多兩個小時就把遊客匆匆地打發走。本來25個平方公里的景區,至少可以游上一整天的時間,由於我們狹隘的經營理念,一兩個小時搞掂,打發人家走人了事,坐失賺錢機遇,還老感歎我們旅遊綜合收入少。我市的其他景區,也存在類似的“短視”現象,對景區很少作深度挖掘,精細經營,旅遊線路也不夠科學,一些細節不細,甚至被我們自己忽略,視而不見。

3、“裸態”景區,絕少包裝,守着“文化富礦”做着文化乞丐,景區文化元素嚴重缺失,極少文化品位。

新近成為國家5a級旅遊區的崆峒山,具有非常豐厚的道教文化藴藏,館藏的佛教、道教造像精美絕侖,崆峒武術名揚天下,文昌武俊,蔚為大觀;馳名中外的涇川西王母宮、南石窟寺,以及引起境內外有識之士廣泛關注的涇河兩岸的百里石窟長廊等,雖經一二有識之士吶喊,卻仍然悄無聲息,湮沒無聞;堪稱人類史前文化之一枝獨秀的成紀古城,在乾旱的靜寧大地上翹首以待,等待發現的目光和聯營的紅絲帶。平涼大地上如此豐厚的文化遺存,在旅遊產業中卻沒有得到一丁點的凸現。從雲南到廣西到湖南,幾乎所有的景點,都經過細心地打磨包裝,人家的景區自身就有特點,而文化元素的注入更使其錦上添花,亮點紛呈。許多文化大家的參與,明星人物的加盟,鉅額資金的投入,是這些景點成功包裝的共同點。去過雲南的人,肯定不會忘記麗江古城溪橋樓閣兩邊白族阿妹與遊客忘情對歌、歌聲如潮萬頭攢動的場景,不會忘記在洱海的遊船上品三道茶、看白族歌舞表演的場景,還有貴州的紅楓湖景區、湖南張家界寶峯湖景區因陋就簡、因地而設的露天舞台上的即興表演,都給景區添加了許多的活力與亮色。而這其中尤為人稱道的,是由張藝謀等人直接參與導演、創意的幾台大型文藝演出,如雲南麗江的《麗水金沙》,廣西桂林的《印象·劉三姐》等,由於巨擘運作,創意新穎,既給景區添加了特色地域文化的亮點,又拓寬了景區遊客的欣賞視角,演出本身就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個亮點,成為遊客必看不可的一個項目,具有十分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在我們的各旅遊景區,類似的文化投入幾乎沒有,上檔次的精品包裝幾乎為零,旅遊景點上文化元素的缺位,導致了我們的景點品位不高,魅力無存。

4、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人才嚴重匱乏。

近年來,我市及各縣區在發展旅遊業上都想了許多辦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旅遊產業的發展,較之改革開放之初,確實有較大的進步。但我們也應看到,全市的旅遊產業確實還存在許多問題。在抓旅遊產業上,雷聲大,雨點小,喊的多,做的少;在部分領導觀念中,多的是以行政的手段辦旅遊,少的是市場機制;行政干預多,商業運作少;沒有廣泛引進人才,旅遊產業管理低水平,包裝低層次,缺乏創意,“後天”的不努力越發凸現了“先天”的不足,不能促使全市旅遊產業儘快走出低谷,駛上快車道。

二、對做大做強旅遊產業的思考

1、廣泛聯合,在“大”字上做文章,儘快形成縣際、市際、甚至省際間的大旅遊利益共同體。

目下,做商貿、做文化,都強調全球一體化,尋求共贏。其實,做旅遊也是這樣。雖説各地的旅遊景點風格迥異,各具特色,但精心包裝,凸現特點,使之能被更多的遊客認可並喜歡,以求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這是所有景點的共同追求。總的説來,平涼市的所有景點,既有濃厚的人文特色,其中尤以崆峒山的道教建築、涇川的南石窟壁崖石刻、古靈台、古成紀遺址等著稱;又有顯著的自然景觀,其中尤以北雄南秀、丹霞地貌的崆峒山,林壑優美、溪流湍急的十萬溝,水秀山奇、頗負盛名的莊浪雲崖寺,精緻典雅的崇信龍泉寺為最。如果我們把這些景點科學整合,再與周邊的龍門洞景區、太白山景區、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涇河源景區、沙坡頭景區、北石窟寺等景區聯手,設計推出一些精品旅遊線路。依託312國道和寶中鐵路,做成以沙湖、沙波頭、崆峒山、太白山、成都諸景點為南北軸,以蘭州黃河、會寧會師樓,寧夏六盤山、涇河源、古成紀、崆峒山、王母宮、延伸至大佛寺、乾陵、西安諸景區為東西軸,兩兩交匯,形成以平涼崆峒山為圓心和原點的大十字旅遊架。巧借地利之便,加上崆峒山晉升5a級旅遊景區,西寶、銀武、平定高速建成的天時,再輔之以上下一心、大做旅遊文章的“人和”,平涼旅遊產業一定能做大做強。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具有跨地域、跨國界的崆峒文化論壇和西王母文化論壇,廣泛吸引了海內外華僑前來觀光旅遊,這對於平涼旅遊走出國門、面向世界去開疆拓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是做“大旅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科學策劃,精心設計,以創意取勝,在經營好現有景點線路的同時,開拓新線路。

再美再好的景區,如果離開了科學而精巧的包裝和設計,也不能上水平上檔次。要充分利用我們旅遊資源的特色和優勢,把亮點成倍地放大,把特色誇張地做足。比如崆峒山景區,可以把票點和導遊服務社挪至現在新建的崆峒古鎮,讓遊客的遊覽起點和導遊員的講解從崆峒古鎮開始。取消普通遊客後山乘車上山遊覽路線,改由前山上山。上山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乘纜車上山,可以收取纜車費,二是坐遊船至問道宮,再步行上山(乘船費可以含在門票裏,也可另外收取)。步行上山下山,無疑可以讓乘客多在山上逗留2—4小時,從而拉動了餐飲、休閒娛樂業及相關交通業的發展。另外,要開闢由崆峒水庫至十萬溝的旅遊新幹線,以電瓶車或步行方式,延伸景區,延長遊客遊覽時間。要精心設計,推出崆峒山一日遊、二日遊線路圖。同時,也要推出以崆峒山為依託,崆峒山、六盤山、涇河源二日遊、三日遊;崆峒山、涇河源、龍泉寺二日遊、三日遊;崆峒山、南石窟、古靈台二日遊、三日遊等精品線路,以“量販”的方式推出供遊客選擇。同時,把崆峒山周圍的王子墳、龍隱寺、彈箏湖公園、太統山莊、柳湖公園市博物館聯動起來,以“套餐”的方式推介,整推不零賣,以求得龍頭龍身龍尾整個動起來,全身活起來。

3、注入文化元素,打造特色王牌,使崆峒文化與地域文化、旅遊文化全方位結合。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沒有文化參與的旅遊只能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式的“走讀”。要以豐富多彩且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大餐吸引遊客“坐”下來,“留”下來。要借鑑雲、桂等旅遊景點的做法,邀請著名文化人蔘與創意,邀請文化名人蔘與包裝,推出一台像《麗水金沙》、《印象.劉三姐》那樣的有崆峒文化特色的大型演出。在新建的崆峒古鎮建一個大型演出場;同時在崆峒水庫建一個水上舞台,在崆峒山中台建一個演出場。組建一支高素質文藝演出團體。同時,抽組一個班子,創作推介出一套有特色、有檔次的介紹平涼旅遊的圖書和音像資料。策劃、創作、拍攝、製作至少一部以崆峒山為背景的電影或電視劇,使文化的元素滲透在平涼旅遊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裏。

4、理順機制,市場化運作,以更加靈活且便於操作的方式經營旅遊。

旅遊作為一種事業,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作為”責任。而旅遊作為一種產業,抑或一種品牌,其經營和營銷毫無疑問應該是市場和商家的職份。近年來,在做旅遊上,我們的政府介入的太多,干預的多,致使企業不能自主地經營。企業運作有其自身的規律,商品或產品的營銷必須藉助市場手段。

參考雲、桂、貴、湘的辦旅遊思路,有幾點我們可以借鑑:

一是景點建設必須走出一説建設就搞建築的誤區。

外地的景點,大多都取法自然,很少人為的痕跡,特別是南方的景區,很少建築。當然東南一帶的景點,?

長的是自然景觀。而我們平涼乃至整個北方景點,所長的則是人文景觀,但人文景觀絕不是簡單的搞建築。即以崆峒山、莊浪的紫荊山等景點而言,建築修的太多太滿,已是為人詬病。作為基礎設施建設,路也應該修,但景點內部,汽車路修的太“到位”也似乎不妥。

二是景點景區應完全交由旅遊公司經營。

如果景點景區是商品是產品的話,就應該交由企業——旅遊公司經營。由企業去負責產品的包裝,推銷;由企業負責製作生產與本景點景區有關聯的旅遊產品;由企業自主選擇推介最佳的旅遊線路。

三是景點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企業員工隊伍,有一套科學規範的企業運作流程,有一個有一定檔次和人才儲備的文藝演出團體,有一個對外統一的、有一定影響力的定型的企業標識或標誌。

雲南的大理有一支上萬人的導遊員隊伍,每年接待700多萬人次的遊客,每年旅遊綜合收入達70多億元;廣西桂林有一支5000人的導遊員隊伍,每年接待400多萬人次的遊客,每年旅遊綜合收入達40多億元。我們的導遊員隊伍人手少,特別是優秀人才少。因此,必須儘快組建高素質且能作為平涼旅遊“形象大使”的導遊員隊伍,確立並推出有特色的旅遊標識和旅遊產品,組建一支有較高水準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積極創造條件,在3—5年內推出一個能叫響崆峒山的電視劇或電影作品,努力提升崆峒山的知名度。

旅遊是一個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對世界上的所有國家和地區而言,機遇是等同的,走勢也越來越看好。在共同的競爭中,如果誰先登台亮相,誰先做出特色,必將率先贏得巨大的商機。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篇4

交際禮儀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他不光只是口頭説詞的恰當得體,更是日常行為規範恰當與否的有效檢驗和深化以及完美形象的昇華。在工作中,交際禮儀成為備受歡迎和推崇的職業教育培養課題,在體制健全和機構完善的各大型企業以及對外服務的盈利或非盈利性機構,對商務禮儀的培訓和塑造幾乎成了一項較為重要的年度任務。因此,一個企業員工是否有禮儀修養對一個企業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幸能參加本次公司組織商務禮儀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具體主要體現在;

第一、個人形象的塑造方面,要語言表達優美,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利、言之有意、言之有體、言之有據。”要儀表搭配協調,做到“儀表整潔大方、色彩搭配和諧、着裝穿戴整齊、儀容化粧適當。”要儀態舉止得體,面帶微笑,坐立得當動作優雅。

第二、日常交往方面,握手、介紹、稱呼、電話等禮儀的培養及名片使用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的培養。要讓對方感覺到和藹可親賞心悦目。

第三、公共禮儀上,注重組織禮儀,宴請禮儀及中西餐座次排序、擺台禮儀的講究、上菜禮儀、吸煙禮儀和尊重不同用餐文化差異等,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商務活動禮儀,在會見客户時,要懂得和注重禮賓次序禮儀、會談禮儀、簽字禮儀等方面的禮節,給客户良好的企業印象。

商場如戰場,我們企業員工的精氣神代表了企業風貌,員工的整體業務能力的強弱體現了企業戰鬥力的盛衰。而良好的商務禮儀更是我們是否能取得勝利的“潤滑油”。因此,我認為企業定期例行組織員工進行商務禮儀的培訓很有必要的。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又重新審視自己,對本身行為和禮儀方面的塑造將更加嚴格。

學習以後的心得體會篇5

上週日,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組織了九年級的部分老師,去合肥參加“百師聯盟”舉辦的會考研討會,這些出去的老師回校後有一項任務是在各教研組內作交流。

今日週二中午,恰好有教研組例會,有幸聽到這些老師的交流內容,但聽後很是詫異:他們大都對主講人的.報告不屑一顧,如“沒聽到什麼”、“沒講到什麼名堂”、“他講的和我想的差不多”、“講的都是空話套話,不實用”、“説是會考研討會,都沒扯到會考上去”、“就把會考試題羅列再總結一下,我們都會”,如此等等。他們在這樣講的時候,我翻看了一下他們帶回來的資料(其中有的是電子檔,掛在校qq羣,我回到辦公室就及時下載查看),資料上很詳實,也與會考密切相關,有些分析的方法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我不知道聽會者想要什麼?難道是直接告訴你會考試題,才是有水平嗎?

這種現象很不正常,説明我們的老師在“學習”方面還存在着問題:

一是不好學和不會學。別人認真準備的報告或材料都會有可取之處,否則能在面向全省國中教師的大會上作報告嗎?作為舉辦者,一個商業機構,他們難道不想注重報告的質量而“招徠回頭客”嗎?能多次大規模地舉辦這種研討會,沒有一定的質量作保證,是難以維繫的,何況受聘作報告者大多是一線的教師和研究者。所以,聽到或沒有聽到“有用的內容”,完全在聽者是不是想聽、認真地聽和怎麼聽。有一句話:會學者,時時處處皆學問。

二是眼高手低。工作總結“看花容易繡花難”,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作的一場報告,看似輕巧,其實是要狠下一番功夫的,他們能説出和你平時感覺到的東西,就説明他們有水平,才能將普遍存在的東西總結出來,也許正是他説出來了,你才覺得你平時也想到過,但要讓你來系統總結,你又會覺得無從説起了。所以,我們要認識到:發現一個問題、提出一個新穎的觀點、總結一份系統的報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對別人的勞動給予應有的尊重,不管是高規格研討會上的報告人,還是平時我們自己教研組例會上的發言者,都不容易。

我感覺到,作為成人,有效學習的前提是自己要謙虛,對別人要尊重和欣賞。有時自己也來做一下類似的工作,再和別人比較一下,如果你的水平和他人差不多、甚至超過他人,你就有資本表示“對他人的不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