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1500字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9W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1500字

高校教學團隊的生成條件屬於高等教育管理學研究領域,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是高校管理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舉足輕重。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等教育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1

康德曾説:“教育是一門很難的藝術…”,經過一年多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工作,我開始慢慢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分量。因為在自己工作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疑惑和問題開始記錄在自己的反思日誌裏:“如何能在課堂活躍的氣氛中有效地傳授知識?作為一名年輕老師,我總是兩者不能兼顧。”“教師在課堂中充當什麼角色才能更有效地實現學生的學習效能?”“現在很多大學的專業課程都用英語授課,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作用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在這樣的情形下,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在高校教育中到底起着一個什麼樣的作用?會不會有一天中國的高校不在需要我們這些大學英語教師,或者這些教師應該開始嘗試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如工商管理,法律,化學等呢?”“師生之間的情感和信任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是否可有可無?”等等。而我卻找不到一個合理的答案,我報名參加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網絡培訓的目的很簡單,想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找到某些問題的答案,受益頗多。

兩天裏,聽了王守仁,李宵翔,謝小苑、金豔、蔣學清等幾位教授的報告,我想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也就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特色,即“網絡資源”,“教師角色”,“個性化學習”,和“四六級改革”。下面我將簡單地陳述一下自己對這幾個關鍵詞的理解和體會。

一、網絡資源

20--年開始實施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是要修正原有教學大綱中的不足,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建立新型教學模式。新改革下的一個突出特色就是,採用先進信息技術,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計算機化的英語教學。剛聽到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我還想:換湯不換藥,只是把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換成電腦音響而已。聽了李教授的講解,我才認識到網絡教學的產生原來真是用心良苦,它是為了給學生創建一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平台和真實語境。因為對予中國學生而言,課堂學到的英語知識很難有機會在生活中得到運用。網絡卻能使學生們的交際活動多樣化,交際範圍得到延伸。這樣,在發揮傳統教學模式優勢的同時,真正地實現了“構建中文、英語、其他語種共存的和諧語言生態”的目標。另外,在其成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學習成就感,反過來增強其學習積極性,形成良性循環。

二、教師角色

教師在課堂中正確角色的塑造,對課堂的教學效能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區別於傳統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新改革下的大學英語教學開始把加強培養學生的聽説能力放到首位。教學任務的改變決定大學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絕不能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和課堂教學的主體。相反,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成為“語言知識的傳授者,語言技能的示範者,道德規範的施教者,和學習成效的評價者”。教師角色的改變註定大學教師改變其教學理念。然而,就這個方面,有一個問題我還有些困惑:在大學教師改變角色定位的同時,我們的學生們是否也應該重新定位和認識自己的老師呢?因為中國的學生總是把老師看成是無所不會的知識攜帶者。學生們認為,“老師不應該犯錯誤,老師的職責就是課堂教授知識”。

三、個性化學習

大學英語改革的理論基礎有二:一是Krashen提出的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 另一是Swain提出的輸出假設(OutputHypothesis)。根據輸入假設,學生只有在滿足三個條件的基礎下,才能有效地進行學習。這三個條件包括:充分的可理解性的知識輸入、相對低的焦慮感、大量有趣相關的語言學習材料;輸出假設認為,學生想要產生學習成就感,學以致用,也需具備以下幾個因素:有機會進行知識輸入和運用知識的親身體驗、有效高質量的教師反饋、輸出活動需要多樣性。學生們只有做到“學中做,做中學”(Learningbydoing),才能真正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當代的大學生都是具有個性化(customization)的個體,他們與信息技術同生共存,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更強力,更喜歡互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模式,90後大學生的自身特點決定改革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做到與網絡信息緊密結合,並且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對其進行個性化教學。

四、四六級網考

跨文化交際需求的加強,信息技術與語言教學的緊密結合,國際語言測試的歷史發展,都為我國實施四、六級網考提供了充分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的推廣,為了真正地體現考試的效度、公平和效率,更加全面、綜合地考核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四、六級網考的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網考能最大限度地預防考生考試作弊,特別是通訊手段作弊,真正作到成為考察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天平”。它也更具真實性,更具交互性。我認為,這些都是網考優越於傳統試卷考試的幾個方面。

總之,為了真正地實現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徵的新型教學方式,我認為改革後的大學英語教學會更具有針對性、具有時代性、具有科學性、和具有可行性。這是我對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正。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2

10月20日,在學校操場上風輕輕地吹,拂過了我的心房。感恩中國,感恩學校,感恩老師,更要感恩父母!聽有聲音了,那便是“感恩我們在行動”開始了!是我們崔主任首先講了觀會的要求,並介紹了此次演講的人。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靜靜的傾聽。告訴我們,在她第一次上台演講時,心裏想的不是別的,是大家都需要“我”。

伴隨着美妙的音樂,吳迪老師深情講起了感恩。首先我們要感謝的是父母:懂得去孝敬父母,因為他們不僅賜予我們生命,更把我們養育成人,感激父母是最起碼的要求,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麼可能愛同學、愛社會。其次是感謝老師:懂得去尊敬師長,因為老師不僅賜予了知識,更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做人。正是老師們春風化雨式的教育解開了學生成長路上的心結。教師職業需要付出太多的愛心,這份工作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選擇教師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誰的記憶裏會沒有老師呢?再次,感謝關心、幫助過我們的同學和他人,因為他們不僅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陪伴着自己度過了多少個春夏秋冬,更與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互安慰、在交流中獲得歡樂和充實。

俗話説:“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是有責任把“感恩”這個傳統美德傳遞下去。讓我們把“感恩之心”化為行動吧。讓我們回報父母:多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聊聊天,主動做一些家務;讓我們回報社會: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為文明社會盡一份力,讓我們知恩、感恩、報恩吧;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才懂得去關心,幫助他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勤奮學習,真愛自己。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學會包容,贏得真愛,贏得友誼。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擁有快樂的擁有幸福。

人際和諧應從學會感恩開始,將感恩理念大膽引入學校德育,開展感恩教育和活動,讓學生常感父母養育之恩;感師長教導之恩,感同學幫助之恩;感黨和國家關懷之恩;常懷報效黨和國家之心,報效父母之心,報效師長和同學之心。有利於學生的思想轉化,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健康心理、人格的形成,有利於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有利於和諧班級和諧校園的建設。試想,一個懷着感恩理念的學生,感受到父母節衣縮食,含辛茹苦供養自己讀書學技術,為的是讓他成為有用的人過上幸福生活時,他能不努力學習,以優越的成績報效父母嗎?一個懷有感恩理念的學生,一旦感受到老師嘔心瀝血教育他成長時,能不刻苦鑽研,力求以最好的成績回報老師嗎?所以我們懂得感恩,我們擁有幸福。

記得有一首小詩寫得很好:“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態;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塑造了你的自尊;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是你成長的人。”

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們明白了許多,知恩者,幸福!感恩者,快樂!報恩者,成功!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於心,報恩於行,讓感恩的種子在每一顆心中紮根,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的旋律吧!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3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針對職業學校學生,結合自己在計算機教學上某些方面的理解,我簡單地談談針對職業學校學生計算機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上好第一堂課

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時,我主要讓學生了解兩點:

①計算機學習的重要性,對於剛進校的職業學校學生,他們還不能很清晰地瞭解計算機的真正概念及應用。他們只是無意識地感覺到現實生活中接觸計算機的機會多了,認為計算機是一種既實在又新奇的事物,還不能真正明白計算機的應用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還不能真正明白隨着計算機學科對其他各學科不斷滲透之後,在學習其他學科過程中,計算機這個輔助工具所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熟練計算機或者説不精通計算機。這門學科在現代科學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學科所無法替代的。

②計算機學習的目的性,很多學生開始對計算機課都懷着神密興奮的心情,非常想着學計算機,認為學電腦可打遊戲、好玩,但隨着計算機教學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需要大量去記憶或機械重複地訓練,內容枯燥無味,難度也增大,而學習的內容與社會上的計算機應用又有一定距離,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慢慢降下來,因此,我提前給學生打預防針,讓他們瞭解計算機學習的目的性,提早做好心理準備,有利於他們有始有終地學習。

二、計算機備課的特殊性

課前備課是一門學科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計算機學科教學也一樣,教師必須在課前作出詳盡、周密的備課。所不同的是,教師不但要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探索、歸納、總結,更重要的是他們還得在計算機上對這些知識點逐一進行推敲、驗證、演練,以使得這些空洞的知識具有可操作性,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準確性和完善性。因此,我要讓學生理解一個知識點,就必須構造一個小實例,並由此實例在計算機上的推演過程和結果來得出與之相關的結論,最後用一個大實例把很多個知識點歸納進行推演,我認為掌握了這一點,就可以消除學生產生一種似是而非的感性認識。另外,在對知識點進行實例構造時,我還特別強調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全面考慮。在備課過程中儘可能多地考慮到學生對某個知識點可能出現的各種理解、各個擊破,以加強教學環節的嚴密性。總結起來,可以説計算機學科教學的備課,我是對人、書、機三者有機結合的備課,是使書本知識向操作知識轉化的基石。

三、重視計算機教學方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始自終愉快地學習,盡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慾,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我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實施的是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①懸念法:

上課時,我先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想想如何解決。如在教word文字處理時,我先給每人一份跟教學內容有關的稿子,然後讓學生想辦法如何實現稿中的格式。如果想改動稿子中的某種格式,又該如何操作?然後有針對性地講述稿子的實現方法和步驟,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完成教學內容的學習。

②比喻法:

計算機學科中有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在教學中,如果有方法化繁為簡,將深奧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這就比較理想。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比喻法,但首先必須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中適宜用比喻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數,然後,設法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實例,也可從學生學過的知識中找到實例。形象的比喻的方法最容易為學生接受,如我在講解系統軟件(windows98和-p)與應用軟件(word--或-p,e-cel--或-p等)之間的關係時,我就把系統軟件,如操作系統windows98和-p比喻為一個舞台,而把應用軟件比作一個個演員,他們是在舞台上進行表演;又如用外國人的名字來比喻文件名與擴展名。學生會感到所學的內容與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這種方法我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四、儘量讓學生多上機,多實踐:

人們常説“百聞不如一見”,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都是“百看不如一練”。當教師通過對知識的理解、演示而使學生對這一知識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理解的時候,能不能讓學生將這一還比較模糊的概念轉變成自己思維體系中固有的,較清晰的認識;能不能使學生對這一比較陌生的知識逐漸熟悉起來,關鍵的一步就是能否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去實踐,從實踐把握真知、在實踐中創造成果。有部分學生當老師講解時像霧裏看花,怎麼想也不清楚,但是自己一上機一操作,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鑑於這種情況,我在上課時,把教學內容儘量概括得簡明、精要,再把上機要掌握的內容列在講義上,儘量多花一些時間讓學生上機,而我在學生上機時,起引導作用,在學生上機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讓學生有足夠的機會自己去探索、去交流,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歸納和掌握各個知識點,真正把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繫起來。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4

作為一名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現在再次走進校園,走進那個無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動難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轉化,從坐在教室接受知識變成了站在講台之上傳授知識,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和驕傲的。為了使我們這些新教師們能儘快適應教學工作,學校特地將我們送到四川師範大學參加為期1個月的高校教師崗前培訓。這次新教師培訓內容豐富,包括對高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規概論和職業道德修養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

作為一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但在如何組織教學,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上,還感到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通過崗前培訓幾門課程的學習,收穫很大,以前一些認識模糊的問題,現在搞清楚了,從前的一些情感體驗,如今也找到了理論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我深深體會到,教育確是一門藝術,一門大學問,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鑽研。通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本次的崗前培訓最重要的是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全面的認識。

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業特點。就我從事的飛行教員最主要的工作任務是教授學員飛行實踐技術,讓他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民航飛行員。這也就是傳道、授業。

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説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

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這也就是解惑。

作為一名飛行教員,由於行業的特殊性,加上軍事化得管理,使得我們和學生可以説是朝夕相處,在飛行上又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所以隨時與學生保持者聯繫,只要學生有事,都應該及時在他們的身邊。瞭解學生、關心學生、引導學生,站在學生一生髮展的角度對學生負責。這個一名成功的飛行教員應該具備的。

其次,本次培訓讓我明白今後的教學除了技能以外,還應該講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訓中,幾位老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高校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老師們還提出瞭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培訓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繪聲繪色的課,通過這次課,我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並且高校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自身就應該走在學術的前沿,將最前沿的知識帶到課堂,傳授給自己的學生,讓他們在畢業後能很快的適應社會的發展。

最後,本次的培訓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

對於剛剛從大學校門踏出的我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訓中,培訓指導老師也十分注意我們的這種心理的變化,他們的講話,從頭到尾始終貫穿一箇中心,那就是充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學校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學生時期那種趨向感性或者説是浪漫的生活態度。鼓勵我們要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

二十多天的培訓,課程多、時間緊,研討和交流的機會很少,但是通過培訓,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認識。不過師培中心為我們安排了微格訓練和試講課程,我覺得很不錯,能讓我們在真正站上講台之前就有機會通過視頻的回放看到自己講課的全過程,讓富有經驗的老師為我們點評,很到的提升了自身的不足,而試講課程更讓我們有了提升的空間,加強了大家的交流,因為參加師培的學員中也有許多已經有教學經驗的老師。所以與他們的交流對我們這樣剛走出大學的年輕教師有很大的幫助。使我更加認識到教師應該在選材.備課.板書等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法貫穿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掌握更多的知識。

總之,經過本次崗前培訓使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多了許多教學方法和策略。最重要的是本次培訓讓我對未來的工作增添了許多信心。崗前培訓是我教師生涯的起點,為我打開了人生新舞台的大門,我會繼續提高自身素質,真真正正的站上人生的大舞台-----講台。

高等教育學習心得5

19世紀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裏,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承擔的一種功能和職責,並沒有被國家納入行政管理的範圍。直到19世紀末,教育的迅速發展與逐步普及,開始成為對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社會性事業,國家才越發深刻地意識到其調控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20世紀以來,特別是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教育在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各國政府普遍加強教育的責任,從財力、人力與物力等多方面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全面組織和發展教育事業,並且這種國家的教育行政職能正朝着擴大化的趨勢發展。在這種教育社會化、國家化逐漸增強的形勢下,教育理應被納入法律調整的界域,國家必須依法管理教育,教育管理活動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規範運行,這是現代教育發展與法治國家建設的內在要求。

依法治教是21世紀我國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法規建設是伴隨工業化社會的發展日益受到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經濟全球化為高等教育提供了動力和資源。我國高等教育能不能抓住給予,深化改革,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縮短與世界發達國家教育水平的差距,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依法行政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本體系框架的約定,因此必須建立規範的教育約束機制,一切教育行為必須納入法律的軌道,教育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定職責行使職權,依法辦學,既不能失職也不能越權,要充分保障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

教育法制即成為現代國家對教育進行有效調控的基本形式和運行平台,教育法作為一種社會規範不同於其他社會規範的特徵,首先教育法具有典型的國家意志性;內容上的穩定性和異變性的統一;形式上的集中性與分散性的統一。教育法充分而透徹地體現了國家對教育進行規範化有效管理的理念,從而通過法律的形式確立國家調控教育的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國家發展教育事業的綱領性文件,它頒佈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教育法要求我們做到: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方針,每位教師必須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這一方針。

21世紀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同在、發展與競爭並存的世紀,社會乃至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素質的競爭,誰擁有了人才佔據了優勢,誰就居於主動。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教育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這就需要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的新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適應這一發展需要。高校教師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有專業素質、基礎素質、心理素質和教育素質,通過這次高校教師崗前培訓,讓我們新教師把握了學與教的規律和技能,要求善於分析和調控教育過程,一方面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有助於青年教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要全面更新觀念。首先,要樹立面向社會需要的高等教育價值觀,這就要求高校在培養人的同時必須建設成為知識的物化系統,千方百計地將新知識、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創新傳播社會文化,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其次,質量觀創新,樹立知識和能力全面發展的高等教育質量觀。要將我國傳統單一的學術質量觀轉化為多樣化規格的報考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在內的全面發展的素質能力質量觀。再次,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高等教育科學發展觀。從全局出發,遵從系統性、理論性、合理性的原則,規劃可持續發展的前景,突出強調發展的主體性,強調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全面發展,強調當代人發展的時候也不忽略子孫後代的潛在需要。高等學校作為我國培養搞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搖籃和致力於學術研究、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提高強大理論支撐的重要基地,其地位是舉足輕重的。而這其中,高校教師作為教學任務的承擔者與科研創新的主體,則更是處於重中之重的地位,是高等學校建設與發展的一支新生主力軍。為此,加強有關高校教師的法律建設是重點。首先必須確認高校教師應有的法律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育隊伍則通過立法的形式來規範教師的培養、資格確認以及如何使用和管理教師。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為了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規範教育管理,國家建立了國家教師制度。由教師資格制度或許可制度、職務或職務制度、任用制度、培訓進修制度、獎懲制度、申訴制度等組成。其次順應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趨勢,再次要進一步配套建設有關教育體制改革中高校管理的法律制度,最後加強有關高校教師權益保障的法律救濟制度建設。教育法的貫徹、實施關係到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

教育事業作為一國居於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事務,理應被導入法治的宏大系統,。教育法保證了現代教育的和諧發展。通過這次的高等教育法規概論的學習,讓我明白自己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我一定加強自己的素質修養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