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集合5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7W

[編輯]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共含5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集合5篇)

第1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全國著名教育專家語文課改研討會。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了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規定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規定學生擴大知識面,規定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法又要轉變學的方法,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法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轉變,學的方法也隨之轉變。學的方法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法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與學方法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熱門思想彙報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成長的學習辦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現實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一樣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遇,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辦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辦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第2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這次我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20xx版《國小語文新課標標準》培訓,通過學習新課程標準,使我越來越感受到這次課改絕對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且還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意識到課改的設想最終要靠教學實踐去實現、去完善,不僅要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以下我就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和感受:

一、明確新課程標準的深遠意義。

聽取專家的講解,使我清晰地認識到國小語文新課程的大致內容。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國小語文新課程內容的增減與知識的分佈;怎樣把握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即專家們所提醒的在對學生講解時應該把握的尺度;新的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國小語文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國小語文新課程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新增的大部分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裏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對於一個國小教師,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成為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國小語文新課程的內容是由哪些模塊組成的,各模塊又是由哪些知識點組成的,以及各知識點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與區別。專家們所提供的知識框圖分析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對於必修課程必須講深講透,對於部分選學內容,應視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國小語文新課程的改革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而制定的。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二、新課程標準要求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着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一方面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隨着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三、結合新課程標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整體把握國小語文新課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我們只有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是把握語文中的主要脈絡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對待同一個問題的看法與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鬆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於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於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四、根據新課程標準化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第3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希望這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本次有幸聆聽了吳中豪教授關於語文課程改革方向的培訓,吳教授精彩的演講使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課堂教學面貌煥然一新。成長記錄、教學反思,引導我走上一條研究之路。課改實驗,帶動了教科研工作的開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識,養成了課後反思的習慣,不僅重視授課前的設計,而且重視課後的總結和反思,即對照新課程的理念,反思教學過程中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課程功能的落實等。研究方式的改變帶動了我工作方式的改變,我走出封閉的教室,打破學科壁壘,與其他學科教師相互溝通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之間更加緊密地合作。

一、實現思想觀念的更新

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

做為語文教師,要立足於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閲讀教學觀念。並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二、實現知識結構的更新。

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與此同時,一方面還進一步學習掌握相關學科的新知識,借鑑教育同行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新經驗,另一方面還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以此從全方位、多角度來使自己的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和實踐性知識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三、教學方法的更新。

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我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讓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我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所以在課堂上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豐富而有個性。學習方式還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在學習中我讓學生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和評價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學習。

總之,在課改浪潮中,構建“自主合作,主動探究、樂於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每個老師孜孜以求的境界。要使課改一路走好,並取得實效,就要認真研究課標,謹記學科特點,不忘學生的年齡特徵,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斷努力,不斷探索。

第4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在本站可以搜索到更多關於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的精選範文。

今年8月,我參加了高中語文課改遠程培訓,通過學習,有了新的認識。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社會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們教師必須依據新課程理念對每一堂課認真思考,精心準備,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我們要把學生的大腦看成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想方設法去點燃這把火把,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充分地活動起來,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每一堂課都充滿活力。

一:深鑽課程標準,領會課改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內涵十分豐富,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以上目標達到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

二:因材施教,注重學生髮展。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程活動設計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引導他們體驗情感,培養能力,構件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深入地瞭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學生好奇心強,有活力,情感單純而強烈,記憶力強,想象力豐富,處在形象思維強而抽象思維正在形成階段,由於學生們受到現代各種傳媒的影響,有較廣的知識面,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如果能根據學生們的情感和年齡特徵,找到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進行教學,再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一定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課程的改革,需要學校、家長評價觀念的轉變,需要每一個人思索我們用什麼樣的評價觀念才能有利於下一代更加健康地發展。新教材突出教學方法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一開始,就運用親身體驗與親身實踐的新型方式進行學習。在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的主角是教師,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而此次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題,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有了較自由的學習,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大膽,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地表現自我。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到知識。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現在的教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魚,最重要的是授之漁。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三、轉變觀念,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我最初的認識是主要有兩個轉變:一是轉變教的方式;二是轉變學的方式,即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發言的機會,構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老師既要學習先進的課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適當改革教學;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或情境。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這樣去做:

第一、在平時備課中吃透教材,蒐集、整合與教材相關的知識,並製作教具,研究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

第二、在教學中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合作,發揮想象思維來解決問題,並尊重和正確解讀這些合作體驗的結果。

培訓後,我們老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全面、深入地理解語文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體會並實踐課程理念的核心——“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第5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

這是一個互助平台,為您提供大量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送一篇給你。

實施“五步三查”教學模式的心得體會

遲營二中李學偉

本學期伊始,我校開始學習並運用 “五步三查”的教學模式。通過半學期的學習、實踐、探索,我感觸頗多。自參加工作以來,教育界提倡課堂教學改革的呼聲不絕於耳,從“六步式”教學模式、“三維”模式、永威教學到今天的“五步三查”模式,都曾讓我有過一些嘗試,一些激動,但也總有一些迷惘。

通過對“五步三查”模式理論的學習及初步實踐,我認識到了它與過去傳統教學有所不同。

我認為傳統教學方法過程過於統一化。在教學中,強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傳授以及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追求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因而特別講究向學生講授系統的知識,採用統一的方法,按統一的進度以及統一的要求來開展教學。往往造成優秀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香,學困生吃不了。還有些教師還在填鴨子,往往認為只要講得多,講得細,學生就可以學得多,往往是教師講得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種教學實在是談不上學生個性的發揮更不用説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實現了。而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則凸顯出其優勢,“獨學”使得各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並且“展示”環節更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評價”又能調動學習興趣。

其次,傳統教學評價過於單一化。雖説近些年來,我國對中國小考核制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教育行政部門對學校、校長和教師的評價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然而,測驗或考試還是考查學生對書本知識

的掌握情況唯一手段,並根據考試分數對學生進行評等和排隊,又根據學生成績的優劣對教師業績排隊排名。在這半學期的學習和嘗試中,專家們建議小組評價的問題,解決了我心中的困惑,如果沒有對小組的多種形式的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通過嘗試,我對小組建設,小組評價有了更深的認識。解決了小組建設,小組評價的問題,也為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次,傳統教學目標知識化。當前教學注重的主要是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把要考試的知識和內容灌輸給學生;學生通過學習雖然獲取了相應的書本知識,但在素質各方面沒有得到發展。而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是一種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當觀眾被動接受的單邊活動。由此可見,現在的教師不應是站在講台上滔滔不絕的講演者,而應是流動於學生之間的導演者、參與者。素質教育中的師生關係有如下特點:民主和諧、平等和作、互敬互愛。素質教育觀念中的優秀學生不是那些認真聽講、全盤接受、不假思考的學生,而是那些善於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敢於創新的學生,高效課堂“五步三查”模式在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

但是,理論和實際運用往往有一定差距,在教學中暴露出一些問題:

如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很慢,不能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因此,課堂目標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完成;落實“五步三查’環節時,也有一些困惑:“獨學”的檢查、控制;“對學、羣學”中的懶散、不積極;展示環節時的兩極分化,學習能力強的積極,性格內向及學困

生很少參與;展示時間的把握,及有無必要每個小組都要對學習結果進行展示,小組評價是否每一節都必須進行等等問題,這些問題造成的結果往往與教師備課時的美好構想大相徑庭。

當然,靜下心來之後,也會安慰自己不能急於求成,更不會立竿見影,要有耐心、恆心。我相信,在縣教體局、中心校和我校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面對困難和問題,冷靜思考,善於總結,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改革成功的,對此,我滿懷信心,非常期待。

2014年4月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5篇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語文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