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9W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1

紅旗渠上的太行花色

3月陽光透過窗子灑在我手中一盒叫"太行花色"的茶葉上,牛皮紙質的盒子上各色的花朵圖案勾勒的極具美感,"太行"的巍巍之勢與"花色"的柔美結合在一起,鐵血中有柔情,柔情又愈顯剛強,彷彿它來的那個地方——太行是永恆的山碑,紅旗渠是温柔的鐫刻,紅旗渠豐盈了太行的顏色。

梅紅——梅一樣的品質。

如果不是一個地方千年百年的缺水,大概洗臉這種事情不會只發生在出生與死亡之時,水居然成為生命的見證者;如果不是長久的對水的渴求,也許灑了一擔水不能夠讓一個人懸樑自盡,水竟然成了生命的終結者;如果不是一個地方每逢大旱就要絕收,人相食這種事情大概只會發生在歷史書裏,他們是如何克服吃掉死人的恐懼,又該將人之為人的底線置之何處……這些"如果"背後,是林縣一幕幕缺水的歷史。歷史有多慘痛,人的渴望就有多堅定。於是,半個世紀前,中國林縣的三十萬開山者,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山的地圖上,從此多了一條代表水的藍色曲線。

很多人把林縣人引水開山,比作盤古開天地。想當年的英雄們面對茫茫的太行山,一手執鑿,一手執斧,是多麼的豪氣沖天!然而,英雄的生活是苦的`,他們睡的是石洞,要頭朝裏腳朝外,免得半夜翻身翻下山;吃的是野菜湯泡窩頭,有時只能"天池撈月";冬天要對抗嚴寒,外面下大雪裏面下小雪;夏天要忍耐"身長一指半、嘴長一指半"的蚊子,咬了羊羊都疼得直叫喚……英雄的工作是險的,那張經典的懸在山崖盪來盪去除險的照片裏,看不見的是被繩子磨得血肉模糊的腰;那張經典的"鳳凰雙展翅"打釺的照片裏,看不見的是手背打針手心流藥的被震碎的手;那不經意被翻開的《紅旗渠志》裏,看不見的是多少個元金堂,為救工程救工友,被一箱炸藥炸的屍骨無存的生命……就像國歌裏那句血肉築長城一樣,所有的光榮與夢想,都是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這條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來的水渠,就是林縣人民勒緊褲帶也要創造的奇蹟,所謂"志之所趨,雖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畏艱難、堅韌不拔的精神像凌寒的紅梅永久的綻放在太行山上。

澄黃——火一樣的意志。

如果説在紅旗渠的開鑿過程中,人民羣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那麼黨的領導就是歷史的推動者。沒有黨的領導,"引漳入林"的壯舉不會出世;沒有黨的組織和動員,30多萬羣眾不會自發凝聚在一起;沒有黨的堅持,在遭遇找水源、難勘測、缺工具、少糧食、政治壓力任何一個波折的時候,紅旗渠都可能會夭折……在當時沒有可供借鑑的經驗、先例,缺乏充足的物資和技術條件,更面臨着質疑和反對聲音的情況下,林縣縣委班子以"頭可斷、血可流,不建好林縣不罷休"的堅強領導,帶領全縣人民毅然決然打響了這場硬仗。餘秋雨曾在《都江堰》裏説"實實在在為民造福的人升格為神,神的世界也會變得通情達理、平適可親".實實在在的他們本着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帶領人民羣眾為了圓夢而開展艱苦卓絕的奮鬥,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教材。

歷史的洪流裏,個人的小世界微不足道,黨員幹部的艱辛與不易也從不與人説。當年的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留下一封《與妻書》,一句"意映卿卿如晤",雖肝腸寸斷,仍決然而去,83歲高齡的楊貴書記説起當年的艱難,依舊激動的情難自已。烈士亦有情有家、壯士也有傷有痛。但共產黨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概,鋭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意志,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擔當,彷彿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2

7月12日,隊黨委組織我隊30餘名黨員同志前往有中國水長城之稱的河南林州紅旗渠進行紅色教育。

“藍天白雲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50多年前,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着一錘,一鏟,兩隻手,用鮮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偉大的事業鑄就偉大的精神。“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縣人民自古以來的悲慘生活,但他們並沒有對貧困的生活環境低頭,更沒有向貧瘠的自然環境屈服。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他們將看似天馬行空的“引漳入林”方案付諸實施。他們住山洞,睡窩棚,吃鹹菜,啃窩頭,憑着不畏艱險、敢想敢幹的勁頭,奮戰在懸崖絕壁之上,拼搏於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壑搭橋。青年洞、神工鋪等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就是紅旗渠精神的現實體現,渠道上一塊塊有稜有角,裸露着道道鑿痕的青石就是紅旗渠精神的真實寫照。紅旗渠精神既充滿了炎黃子孫開天闢地、戰天鬥地的豪邁壯志,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羣眾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創造力量;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高尚品質,又展現了當代中國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學習紅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來自人民,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自古以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能吃上水、用上水成為了林縣人民的夢想。黨堅持把人民羣眾的需求放在首位,緊緊抓住吃水用水這一主要矛盾,領導開渠挖塘,劈山飲水,解百姓之疾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助於強化黨員幹部的擔當意識,提升為民情懷,摒棄“官本位”特權思想,摒棄不作為的消極觀念,破除束縛發展的陳規陋習、體制弊端,不斷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勝利。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3

幾天下來,感受到的紅旗渠精神真的就是人們總結的那16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説多一點就是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戰天鬥地、百折不撓的艱苦創業精神,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協作精神和不計得失、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雖然看起來紅旗渠精神不過是幾句話,可是當這幾句話和我們在紅旗渠紀念館裏看到的文物、照片聯繫到一起,和我們在青年洞、分水嶺看到的景色聯繫在一起,和我們看到的紀錄片聯繫在一起,那就是十萬林縣人民,用十年的時間,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它正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想用幾點來表達我的體會。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我想起前段時間黨員學習,我們收聽的一個水利廳組織的講座,是關於黨中央鼓勵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堅定信念、勇於創新、不怕犯錯、勇於擔當的精神去謀事創業。楊貴等林縣領導班子,面對物質資金的極度匱乏、紅旗渠修建的技術難題、撤職罷官的風險、百日修整的抉擇,更別提十年**的動盪和浩劫,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紅旗渠就會和千萬停工不前的工程一樣止步,就沒有現如今林縣的大好河山,也沒有如今林縣羣眾洗的上臉、做的了飯的美好生活。現如今,我們廣東水文在創建“五個一流”活動,雖然不像林縣那樣重新安排河山,我們也要朝着五個一流的目標邁進,要達到五個一流,我們就要面對很多各種難題、問題都層出不窮。我們作為水文的一分子,只有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堅守原則、信念,才能在各項困難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二是堅持同人民在一起。要做到,為了人民幹事創業,依靠羣眾幹事創業。這讓我有感於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是不論做什麼都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瞭解實情、培養感情、激發熱情、謀劃事業。不管是我們的五個一流的創建活動還是平時的各項工作,都需要我深入調査,通過調查瞭解實際情況,才能根據上級政策,落實為羣眾感謝、領導誇讚的惠民之舉,各方面都要身先士卒、勇作表率。紅旗渠修建時,修渠民工每日的工作量都是由領導幹部做過以後才定。紅旗渠投資近億卻未發生一起貪污事件,修渠10年,未曾因為飢餓死過一個修渠民工。林縣的領導幹部真正做到了心繫羣眾,不謀私利。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4

在參觀學習紅旗渠的過程中,我瞭解到林縣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歷十年九旱,水是這裏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林縣,走幾裏甚至幾十裏去取水,是每個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乾旱讓人民生活痛苦,經濟更是無從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1960年,以楊貴、李貴“二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用林縣人民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誓言,他們決定在太行山開鑿一條引水渠,從山西省平順縣把漳河水引入林縣,並給這條渠取名為“紅旗渠”。這項工程得到了黨中央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也獲得了當地人民的強烈響應。就這樣,大家克服千難萬險,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渠,將漳河的水引入林縣。紅旗渠修建歷時十年,總乾渠全長70.6公里,乾渠支渠總長1500多公里,分佈全市各鄉鎮。

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紅旗渠,被林州人稱為“生命渠”。在參觀學習的這幾天中,通過實地看和聽講解,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麼是“紅旗渠精神”,也為林州人民的這種精神所折服。

紅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為了改變惡劣的自然環境,林縣人民風餐露宿,開山劈路,跨壑架橋,憑着自己的雙手,靠那一錘一釺,歷經十年寒暑,硬是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和“_”的迷亂時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環境惡劣,技術裝備簡陋,資金和物資短缺,民工每天只有6兩糧食摻和着野菜充飢,但是大家從未放棄,沒有參考資料,土木專家就親自勘測、精心設計;沒有施工中所需劈山開洞的炸藥,就土法上馬,自己研製炸藥;沒有水泥就自己生產水泥……,20萬林縣民工克服種種困難在太行山上劈山開石,架起157個渡槽,打通211個隧道,終於修成寬8米,高6米,全長70.6公里的總乾渠。紅旗渠蜿蜒於太行山區崇山峻嶺之中的懸崖峭壁上,縱貫林縣全境,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紅旗渠”精神是率先垂範、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各級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幹部們掄錘打釺,黨員們專挑重擔。“幹部能搬石頭,羣眾就能搬山頭;幹部能流一滴汗,羣眾的汗水流成河”,這個感人至深的順口溜是林縣黨員羣眾齊心築夢的詮釋。其中特別讓人震撼的,是那幅當年縣委書記楊貴、縣長李貴帶領羣眾扛着鐵鎬走在修渠大軍前列的照片。縣鄉社三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與羣眾同甘共苦。從楊貴、任羊成、吳祖太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共產黨人與人民羣眾團結一心、同甘共苦的精神,看到了各級幹部無私奉獻、埋頭苦幹的作風。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短短十六字的紅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是林縣黨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氣、鮮血和汗水的結晶,是一面永恆的旗幟,“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走在紅旗渠乾渠的堤壩上,看着綿綿流淌的紅旗渠水,感受着紅旗渠的宏偉壯麗,不禁為當年建設者們的超凡智慧、卓越膽識和頑強毅力所驚歎和敬仰。

通過這次考察學習,學習了紅旗渠修建的歷史,也感受到了什麼是“紅旗渠”精神,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紅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幹、實事求是,是紅旗渠精神的靈魂;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紅旗渠精神的體現;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是紅旗渠精神的保證。紅旗渠絕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座豐碑,她與我們的“延安精神”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插在太行之巔的一面精神旗幟。

做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不僅要將紅旗渠精神內化於心,更要外化於行,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發揚者,更要堅定理想、錘鍊品格,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勇於擔當,跑在前列、爭當示範,更好地發揮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做一名優秀黨員!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5

2018年6月23日,我參加了華龍支行黨支部組織的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黨建活動。在華龍支行黨支部書記齊方山的帶領下,來到紅色教育基地—林州紅旗渠參觀學習。深刻感受了那段震撼人心的歷史,感悟了紅旗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一次次被“自力更生、艱苦創作、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撼動。

途中,華龍支行黨支部書記、行長齊方山通過桑林茂老漢的故事引出紅旗渠建設的背景,為我們簡單地介紹了紅旗渠的歷史和精神。

到了目的地,大家懷着崇敬的心情,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走在紅旗渠紀念館中,聆聽着導遊充滿激情的講解,看着一幅幅真實而又遙遠的照片,一件件陳舊的工具,紅旗渠的故事變得生動清晰起來。林州兒女一釺一錘幹革命的的質樸,領導幹部與人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厚意,懸崖峭壁之上不計個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險鑿山引渠的奉獻精神令人動容。

接着,大家參觀了"青年洞"。千仞峭壁的山洞,穿山而過的紅旗渠水,我再次感受到了"愚公奮起十春秋,引來漳河潤田禾"的艱辛,領略了當年共產黨員和青年人昂揚的革命鬥志和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

活動最後,在紅旗渠最險要的路段青年洞,我們全體黨員向着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重温入黨誓詞。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踏尋紅色足跡,我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紅旗渠紀念館"發揚自力更生、創新求實精神,用知識和智慧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叫天地換新顏的豪邁心聲,也應當是我作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應當學以致用的堅定信念。作為一名青年員工,追夢的腳步從未停止,我會無所畏懼,腳踏實地,堅定不移地鑄造我們的工行夢,與工行一起並肩作戰,邁向新徵程。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6

這個星期我有幸參加單位組織的“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強黨性修養”專題培訓班,整個過程下來,我的內心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一聲聲敲打山石的聲音彷彿還在我的耳朵迴盪,我知道那是林縣人有力的心跳,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勤勞和勇敢。

剛拿到學員手冊的時候,我就被滿滿當當的時間安排吸引了,於是,調整一下因坐了一天火車下來的困頓身心,立即用積極、開放的心態投入到課堂裏去,果然無論是課程還是到野外實踐體驗都讓人有非常多的收穫,當時在幹部學院,我連着兩天發了朋友圈,表達了我感動於紅旗渠精神,震驚於紅旗渠成果,動容於紅旗渠人民,感謝黨,感謝祖祖輩輩的中華人,讓我們能生活在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的新時代!朋友圈發出,評論紛紛點贊,我相信他們跟我的感情是一致的,即便沒有身處紅旗渠的感動,可依然感恩於先輩們的奮鬥帶給我們的好生活,感恩於國家的強盛帶給我們的民族自信心。

這些天身浸在紅旗渠中,我無法掩蓋內心的震撼。紅旗渠宛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浮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見證。“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這是在紅旗渠紀念館剛進館不久的牆壁上寫的。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內山多水少,居民極苦,那裏土薄石厚,鑿井無泉。據林縣縣誌記載:從明正統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514年中,林縣曾發生自然災害104次,大旱絕收達38次,更出現人吃人現象,且達5次之多。一部林縣誌,滿卷荒旱史。舊中國的林縣人民面對乾旱缺水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縱然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夠深有體會。帶着對水的極度渴望,帶着寧願苦熬一代人,不願苦等幾輩子的殷切希望,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帶着誓把林縣河山重安排的氣勢,耗時10年,經歷三年自然災害,用一犒、一錘、兩隻手,硬生生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削平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個,挖砌土石2225萬立方米,修成了那綿延1525公里被稱為“水長城”的紅旗渠。真乃壯志震撼山嶽,膽略感動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當之無愧。

紅旗渠學習心得體會篇7

一是堅定理想信念。我想起前段時間黨員學習,我們收聽的一個水利廳組織的講座,是關於黨中央鼓勵黨員幹部要不忘初心、堅定信念、勇於創新、不怕犯錯、勇於擔當的精神去謀事創業。楊貴等林縣領導班子,面對物質資金的極度匱乏、紅旗渠修建的技術難題、撤職罷官的風險、百日修整的抉擇,更別提十年**的動盪和浩劫,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紅旗渠就會和千萬停工不前的工程一樣止步,就沒有現如今林縣的大好河山,也沒有如今林縣羣眾洗的上臉、做的了飯的美好生活。現如今,我們廣東水文在創建“五個一流”活動,雖然不像林縣那樣重新安排河山,我們也要朝着五個一流的目標邁進,要達到五個一流,我們就要面對很多各種難題、問題都層出不窮。我們作為水文的一分子,只有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工作中堅守原則、信念,才能在各項困難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二是堅持同人民在一起。要做到,為了人民幹事創業,依靠羣眾幹事創業。這讓我有感於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是不論做什麼都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瞭解實情、培養感情、激發熱情、謀劃事業。不管是我們的五個一流的創建活動還是平時的各項工作,都需要我深入調査,通過調查瞭解實際情況,才能根據上級政策,落實為羣眾感謝、領導誇讚的惠民之舉,各方面都要身先士卒、勇作表率。紅旗渠修建時,修渠民工每日的工作量都是由領導幹部做過以後才定。紅旗渠投資近億卻未發生一起貪污事件,修渠10年,未曾因為飢餓死過一個修渠民工。林縣的領導幹部真正做到了心繫羣眾,不謀私利。

我們在工作中,也經常看到領導幹部與我們一同深入一線,共吃工作餐,親自到各項生產去監督進度,深入基層走訪調查。這些正是心繫羣眾的真實體現,是我們水文人永遠都值得肯定和繼承的閃光點。一方面是共啟願景,號召羣眾。這裏説的不是畫餅,光看不能吃,而是帶給大家真正能受用的利益。毛澤東曾説過,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羣眾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就像我們工會組織,上下一心,一直在為職工謀福利,給職工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定時搞促進職工身心健康的活動,節日給職工發點慰問品等等,職工看的到,摸得着,就會有幹勁接着努力,得到了就會更有幹勁更加努力!

三是發揚釘釘子精神。這讓我聯想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第九講説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説:幹工作、抓落實,最終要見成效。堅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人民羣眾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使改革符合廣大人民羣眾意願、得到廣大人民羣眾擁護。紅旗渠修建時,有很多困難,諸備金只有300萬元,儲備糧只有3000萬斤,全縣水利技術人員只有28人,還面對着三年自然災害。可是經過調查,林縣人民渴望修渠,本着執政為民的原則,縣委決定,修!修渠中,面對前面的決定錯誤,縣委召開盤陽會議,勇於承認錯誤,訂正修渠方案;面對國家百日修整的指示,修渠民工組建青年團堅持修渠;面對調查組的質疑,楊貴堅定意見,不放棄。修成後,50年來,紅旗渠依然灌溉着林縣大地,離不開紅旗渠的領頭人楊貴,也離不開林縣各屆政府對紅旗渠的不斷維護。政貴有恆,一張好的藍圖就必須要一干到底。聯想到咱們的“五個一流”創建活動,那就是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要為其添磚加瓦貢獻力量,為廣東水文的現代化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