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8W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多篇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1

我有幸於20xx年8月27日—30日參加了在xx師校舉辦的高中歷史新課改培訓。本次培訓會由西藏教育廳主辦,在培訓期間邀請了人教社的專家和內地優秀教師分別從理論層面和實踐角度向我們解讀了新教材理念及應對方法。通過此培訓,我獲得很多啟示,現進行心得體會總結。

培訓課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xx教授做了《新課程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若干教學問題》的專題講座,海南xx中學xx老師還做課《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xx教授和xx老師也就課改相關問題和對策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專家們的熱情充分給了我們參與培訓的老師們解決困惑的信心和力量。

在講解中,專家對新舊教材進行了橫縱對比。高中歷史新教材是用專題形式組織教學內容,突出對歷史問題的探究。在內容上,新教材與通史體例的傳統教材顯然不同,相對減少了過程、線索、人物、事件,而以歷史狀況、現象、制度、格局、面貌等為主進行分析,與傳統教材相比加大了難度。另外,中外歷史內容按時間進行整合,跳躍性大,一些內容生僻,教學內容含量大、任務重,講解清楚不太容易等。面對這些新問題,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應注意細節:搞清歷史事實,尤其是把探究的專題放到歷史的實際進程中來考察,把握史實的本來面貌。

在專題基礎上,教師要感悟歷史的情境,要引導學生進入歷史情境中,使他們感受到歷史的.脈動,由此產生探究的慾望。只有感受到歷史的變化與發展進而探討歷史影響才有意義。除此之外,還應歸納歷史特點,因為教學模塊內容涉及多個領域的歷史發展,認識歷史發展特徵至關重要,這有益於我們把握教學重點。在關注教學重點上,我們要認真研究課標的內容表述並探索專題在歷史上的地位,然後努力構建歷史的聯繫,包括各模塊之間、主題之間和課題之間的聯繫。從構建歷史觀的角度來深掘歷史的意義,這需要探索課本內容之外的空白內容並以唯物主義的歷史視野來審視歷史事件的地位與影響。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特別在新的學習觀和習慣上下工夫,使他們儘快轉變思維,適應新課程教學。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習視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有意識的逐漸引導,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看作是變化的、獨特的,並且具有獨立思想的人,讓其在原有基礎上,可以獨立觀察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促成自己的自由發展。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懂得,在即將開始的新課程改革中:

(1)必須要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上轉變觀念,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

(2)必須身體力行,踐行課程標準,努力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精髓,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3)必須不斷反思,不斷進取,與學生一起成長等。

總之,經過四天的培訓,使我感悟到了專家與老師們的新教育理念,領會了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收穫頗多,感悟很深,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講,這次培訓來的很及時,培訓內容很深刻,培訓的效果很好。最後,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深深感到堅持學習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積極踐行新課改,鋪設好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之路,做創新型教師,為西藏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2

首先,內容編排呈現新的特點。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大多采用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作為引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日常的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實現《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應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

其次,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在教學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多動手、多操作。讓他們通過對學習資料,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三,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教”與“學”。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的普及,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方便。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在課堂上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數學幾何中的圖形變換,如對稱、平移、摺疊、旋轉等,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畫函數的圖象,以及函數的擬合等等。從而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走出傳統課堂,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通過培訓讓我更加了解了新課程,在今後將以實際行動來實踐新課程。

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着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3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有幸參加了__師範大學承辦的國小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研修班的學習。在培訓學習期間中,我克服了旅途的勞累和身體的不適,遵守培訓研修學習紀律,上課不遲到,不早退,認真聆聽專家學者們的專題講座及,同時還與各兄弟學校的一線教師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雖然培訓僅有短短的十天,可是感觸良多,收穫也不少。下頭是我的粗淺體會。

一、開拓視野,充實自我

知識是要不斷的更新的。異常是科學發展是很快的,知識更新很快,教材的知識總是具有滯後性,所以儘管教學多年,卻總會在教學中發現知識不夠用,迫切需要獲取相關的新的專業知識。這次的學習,__院安排的結合國小教學中各方塊知識的重點難點知識的拓展,以及在課堂內外的與教師們與同行的交流探討,對原先模糊不清的變得明晰了,為在以後的教學中能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們而欣喜。例如,聽了___教師的___課的拓展後,對動作電位的產生、變化等知識更加明瞭。聽了___教師的細胞生物學的課後,對不一樣類型的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輸過程更加清晰。___教師的關於種羣的增長及調節的授課,再加上課堂的討論,原先有爭議的問題達成了共識。每個教師的授課,都有讓我有所收穫的的地方,很感激這些的教師的認真負責。

二、促進思考,發現不足

每個人每一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多,為什麼別人能做得那麼好,取得那麼好的成績,而我就不能呢?鄒壽元教師也是一線教師,相信在華附的教學任務也不輕,為什麼能在教學之餘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並取得相當不俗的成績,比如單單是50多篇的論文這一數字就讓我們覺得怎樣可能做到?肖小亮教師也是一線教師,很年輕,可是你看他從帶學生做課外活動到做綜合實踐活動到做課題研究,並出書,所獲得的那麼多的各級的獎項等等豐碩的成果不得不令人佩服!也許,正如閆德明教師和肖小亮教師所説的那樣:我只是比別人多一點。對,比別人多一點,多一點思考,多一點的行動,多一點的付出!這就是成功的祕密!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教學的有心人,相信每個人都能做得更好!

三、激發信心和熱情

國小教師能做研究?在此之前,總覺得是不可能的,聆聽了專家們(如___教師)對教研的詮釋,理解到研究可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而國小教學研究應屬於應用型研究,應定位為解決當下的實際問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上所進行的研究。定位清晰之後,打消了我的懷疑,原先,中學教師也能做研究的。專家們又“手把手”地傳授地做研究的基本方法。黃牧航教授的“教師從職業化走向專門化”以及李娘輝教師的“生物學的研究方法”的專題講座,為我們打開了做教研的一扇窗,接下來當我們嘗試做課題研究時就可依樣畫葫蘆了。我的信心和熱情被激發出來,是的,要轉變觀念,不要只想當個教師匠,相信,當我們有了信念,堅持做教學的的有心人,我們也能夠做教研,也能夠把教師這一職業做得專業化。

一個人如果總是處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是很容易變成庸散的懶惰的。正如此前的狀態,每一天忙着日常的教學工作,忙着備課上課改作業做試題,周而復始,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的思考,沒有時間對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沒有總結沒有提煉。感激這次的培訓機會,讓我能重新回到母校,做回學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於自我的本職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進取實踐,促進師生不斷提高。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4

20xx年暑假,我們學校安排了四天的學習,在這四天裏,我們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新田縣教育系統作風建設“十不準”和永州市“六個一律處理”的通知》。進行了新課改培訓,總結了上期工作,校長傳達了中國小校長會議精神。

在這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中,大部分是每年都要學習的,等於是温故而知新吧。讓我感悟最深的還是《以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因為這一點,跟我內心深處的觀點一致,也跟我平時教育教學的實踐相差無幾。

很久以前,讀過一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就被裏面的意境感染,因為喜歡,就經常讀,一直讀到熟記於心。最喜歡詩裏的第一句,“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最嚮往詩裏的第四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因為欣賞,我還學着詩裏的語氣,自己寫了一首詩。

面對學生,微笑如花

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備課、上課、批改作業

從今天起,關心學生的冷暖和苦樂

我有一顆愛心,面對學生,微笑如花

從今天起,和每一個學生交流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學生

給每一道難題每一張圖畫取一個有趣的名字

同學們,我為你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願你做一個幸福的孩子

我只願面對學生,微笑如花

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幸福的老師。走進課堂,看着學生認真思考,聽着學生琅琅讀書聲,那是一種幸福。走進課堂,因材施教,發掘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的長處得到發揮,讓他們在不同的方面獲得不同層次的進步,讓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也是一種幸福。走進課堂,引導學生不斷超越自我,一點一點積累知識,勇於探索,讓他們在自由自在的教育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那還是一種幸福。

在教育教學中,愛是不變的主題,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簇繽紛。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裏,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陶行知先生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着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温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温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後的學生。滴水,可以穿頑石;清泉,可以潤心田;愛心,可以撥心絃。伸展在學生們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許不是那麼平坦,但是一個幸福的老師可以把愛的雨露灑進每個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鋪路石。

以真誠對待學生,必將收穫豐碩果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要成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在這裏,我想説的是,平日裏教師要給予學生適度的關愛,照顧,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視的,那麼,在孩子心裏就會很滿足,很滿足,他們也會特別感激你。

在我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愛是教育的基礎,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要以廣博的愛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靈塑造人,這樣才會有幸福的學生。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幸福的教育,就是要教會學生體會幸福。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幸福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帶着一顆純潔的愛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做一個幸福的老師,插上幸福的翅膀,飛向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做一個幸福的老師,昇華自己的教學藝術,寫意自己的教育夢想。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5

高中數學課程是普通高級中學的一門主要課程,高中數學課程力求將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與課程的框架設計、內容確定以及課程實施有機結合起來。它是對數學與自然界、數學與人類社會的關係,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提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維,發展智力和創新意識。它是學習高中物理、化學、技術等課程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通過這一年多的課堂實踐和反思,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認識。新課程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新課程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尤其是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點。在培養目標上,重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的形成,以及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轉變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更多地採取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主張把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作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上,主張改變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多進行探究式教學,倡導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提倡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差異,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情況,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通過這一年多的課堂實踐和反思,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認識,以下就是我在學習和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心得。

1、落實基本的數學思想

基本數學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符號與變換的思想”、“集全與對應的思想”和“公理化與結構的思想”,這三者構成了數學思想的最高層次。對中國小而言,大致可分為十個方面:即符號思想、映射思想、化歸思想、分解思想、轉換思想、參數思想、歸納思想、類比思想、演繹思想和模型思想。而所謂數學方法則與數學思想互為表裏、密切相關,兩者都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反過來又促進知識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實施思想的技術手段;而思想,則是對應方法的精神實質和理論根據。

2、重視數學思維方法

高中數學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數學思維的特性:概括性、問題性、相似性。數學思維的結構和形式:結構是一個多因素的動態關聯繫統,可分成四個方面:數學思維的內容(材料與結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維方法)以及個性品質(包括智力與非智力因互素等);其基本形式可分為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三種類型。

3、應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意識,結合當前課改的實際情況,可以理解為“理論聯繫實際”在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或者理解為新大綱理念的“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深化。結合實際重新編寫應用題只是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的一部分,而絕非全部;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主要是指在教與學觀念轉變的前提下,突出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有責任拓寬學生主動學習的時空,指導學生擷取現實生活中有助於數學學習的花朵、啟迪學生的應用意識,而學生則能自己主動探索,自己提問題、自己想、自己做,從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

4、注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

高中數學課程應提倡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則是有利於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在保證筆算訓練的全體細緻,儘可能的使用科學型計算器、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台,加強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計算器等進行探索和發現。

5、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更深層地體會到新課標的指導思想,深切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學生髮展為本,指導學生合理選擇課程、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的聯繫,注重數學的文化價值,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注意做到。

(1)、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課堂上經常能聽到教師説:“你想得真不錯,誰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同學們贊成他的想法嗎?”“你們組表現得很好!”“誰想給大家彙報一下?”“他還沒有想好,哪位同學能幫他一下?”“哪組希望老師和你們一起做呀?”這些話語的運用,既讓學生備感親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師在鼓勵學生、尊重學生,努力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預見,自信心與民主精神會在學生身上逐步得到體現。

(2)、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注重聯繫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也是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個可喜變化。在學習統計初步知識時,教師結合學校運動會,設計了一個統計參加不同運動項目人數的問題情境,從而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爭先恐後,獻計獻策。

(3)、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和處理。

隨着教材功能的轉變,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必然成為一種趨勢。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狀況對課程材料進行再加工處理時不但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並以此為設計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同時對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進行再審視,明確情境的優勢與不足。還要對教材的設計思路、表述方式、結論等進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為學生多樣的思考、表述、選擇策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考慮如何利用各類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容,設計有效的探究活動或增加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課題。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還需在實踐中逐步摸索,並通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增強反應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應系統,使得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許多新問題。為了儘快適應角色變化,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轉變觀念,致力於使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在實踐中善於發現問題,並進行專題研究,尋求有效的解決策略;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善於進行教學反思。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6

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注重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評價機制。這些都是音樂教學大綱中沒有闡述的,同時也是我們音樂教師必須更新的教育、教學觀念,和我們在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必須把握的依據和支撐。那麼在實際的音樂教學工作中,音樂教師應如何貫徹新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做新課程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呢?我想,我們可以嘗試着先從以下的幾點做起:

一、讓學生真正做主。

“一單元唱歌+樂理,一單元欣賞+音樂知識”的單一教學內容不再適應時代的要求。讓課堂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讓活動成為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我們的教學才能有生機,有活力。

有科學證明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5分鐘的時間。所以,我認為不妨利用這高效率的15分鐘,對課堂內容的引入、結尾總結、中間重點和難點做“蜻蜓點水、畫龍點睛”的精講。剩下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去演唱、演奏、創作、交流、教授和賞析等等。此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幫助學生思考,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指導。每節課留出10~15分鐘的時間,請學生進行教授活動和表演活動。教授活動就是由學生自選內容(比如某位音樂家,某件樂器,某個音樂知識等等),在課下像老師一樣備課(查出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像老師一樣把知識傳授給其他同學,其他同學有補充或者反駁都可以交流。表演活動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用才藝表演的方式向新同學介紹自己,我也通過表演活動對學生的藝術素質有了深入瞭解。剛開始幾節課,還有個別學生覺得不好意思或者其他原因放不開,隨着參與學生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主動走到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了,而且他們發現在教授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學習着,這樣,我的課堂開放時間逐漸增加到15~20分鐘。我很高興地看到了學生的進步,從最初的照本宣科,到使用版書和教具;從個人表演到集體合作;從扭捏不自信到大方自如,參與的過程本身就是個學習的過程。

二、給學生充分的權力。

讓出(一部分)權利。過去教師的權力是很大的,説話是絕對的權威,容不得學生有任何質疑。我認為教師的權力過大,對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很大的禁錮作用。我們是否可以將部分權利下放給學生?

1、表現權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思想和感情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人們對音樂的喜愛和追求不應該,也不可能會在“紀律優良,絕對安靜的音樂課”中被束縛的。“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感教育是審美教育中極為重要的因素,而音樂藝術本身就是一門情感藝術。學生在音樂的喜怒哀樂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通過情感的體驗,培養自身的審美情趣,是自己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能力。當學生陶醉於扣動心絃的旋律中時,很可能會禁不住有隨之哼唱、擊掌合拍等行為,我想此時的一句“樂感不錯”“節奏感很強啊”要比一句斥責引起的效果更顯而易見。

2、評價權

此次課程改革倡導發展性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發展性的評價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其核心是重視過程,評價是主客體之間的互動過程,評價作為一種活動,存在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中,只有強調評價雙方的溝通、協商,評價才能促進人的發展。另外,發展性評價強調評價給多次機會,重視評價對象在過程中的轉變,再形成終結性評價之前,評價主體會對評價對象進行指導幫助,並給予再次改正、修正的機會。在我們的音樂考試中,不妨加入平日成績的記錄,加入對學生在音樂學習態度和情感價值觀的評價,加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組評。實踐證明,如果重視了過程評價,就會發現終結性評價成績會更好。

三、總結

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對每一位教師而言,除了觀念上的改變,能力的提高外,在知識結構等多方面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新型的教師一是要學會選擇,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學方法、形式、手段有了許多改進和拓展,要判斷它是否符合學校的實際,符合教師本人的教學個性、風格、知識結構,符合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二是要學會加工,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是不能全盤照搬的,必須要經過教師的個性化、本土化的加工,才會適合於地區、學校、教師、學生,這實際是課程二度開發的能力。可以想見,要真正把新課程理念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來,沒有一番對比、思索和研究,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的。以上是我在教學中摸索出的幾個方面和一點心得體會,讓我們教師共同攜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與新課程改革同行,不斷探索前進!

新教師新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篇7

國中美術新課程教學的實施的執行,是我們每一名美術教師的責任。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最活躍、最基本的因素。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成了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學內容的研發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知識構建的促進者。我們教師不僅要有駕馭知識的能力,還要有駕馭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調動學生情感的能力。要想調動學生的情感,我們就要學會分析學生的情感心理,指導學生情感實踐,因為,情感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它是知識產生力量的橋樑的紐帶。

首先,教師自身要具備豐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上。因為情感人的最重要的素質。從現實來看,情感在人的事業及發展中往往起着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穩定的情感是認識活動的動力和調節器。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要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徵,指導學生情感實踐,自己必需要有豐富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許多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仍只注重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許多美術教師並未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謂的真教育。陶行之曾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教師在教學時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瞭解學生、瞭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瞭解學生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再根據這些情況制定相應的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時接受情感教育。由此可見,美術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你自己首先要具備真實、強烈、深刻、穩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術教學傳遞情感的能力。因此,提高個人的情感素質,豐富個人的情感是實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條件。那麼我們怎樣豐富自己的情感?這就要求美術教師要加強理論方面學習,加強智力、道德與情感的整合,樹立當代教育觀,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融洽師生之間的關係,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氣氛,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這樣在教學時,我們才能利用自己豐富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體會。

其次,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情感,真誠的對待學生

美術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教學中要多”想一想、談一談、看一看“等語言,與學生互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如教師在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情趣,自己要感情投入,教學時精力充沛,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生動形象的類比、深入淺出的解釋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索,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只有付出真實的情感,才能收穫真摯的感情,才能在師生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樑,以利於情感的溝通。但在國中美術教學中,由於美術學科不是考試科目,許多美術教師常對學科歧視有情緒,上課時不夠投入;又加上教師在社會上的角色也日益豐富和多元化,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調節自己的情感,把美術課上好,這也是我們美術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有許多美術教師做得很好,他們在上課時能忘卻自己的煩惱,關注自己的課堂,關注自己的學生;能以飽滿的激情面對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使學生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產生情感激勵。要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思考、鑑別、判斷來努力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能放得開,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在參與活動時發揮了“自我”,又通過比較、分析、思考、判斷等方式加深了對作品的認識,不但學到了知識,同時也提高了美術素養,豐富了情感。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不僅要具備很高的美術素養,還要有一定教學機智。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氛圍及學生學習情緒等因素,進行靈活多變教學:如巧設情境,激發情感;以知育情、深化情感;加強情感與品德、意志等其他因素結合,拓展情感閾限等。如在欣賞蔣兆和的《流民圖》時,我利用現代媒體技術,放映一些抗日畫面,巧設情境,讓學生體會當時國破家死亡感受,激發學生的護國情、愛國心,心靈受到震撼,深化了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真誠地對待全體學生

對於國中生來説,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2---15歲,處於潛能完善階段,學習目的、方法、性質、內容和途徑與國小相比有了很大變化,學習動機更加複雜,學習方法上靈活性增大,學習興趣更為強烈和廣泛。現代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強調了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如何在教學中應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新課標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活動中,要改變過去的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要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去主動學習,並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情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悦,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從而增強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樹立是培養學生美術學習情感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它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對那些對美術不感興趣,或在美術堂上常違紀的學生,教師要時時關心他們,要讓他們瞭解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不足,多表揚、鼓勵,增加其信心。由此可見:情感投入的核心就是關心人、體貼人,對學生滿腔熱忱是情感投入的前提。有首歌唱的好:“寬容讓眼睛笑了,關心讓心房暖了。”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標,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讓他們用審美的眼光去觀察自然、觀察生活、觀察社會,並把感情融入到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中,讓他們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審美能力,接受情感教育。

一個民族的振興,希望在教育,一個國家的振興,希望在教師。鄧小平曾説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主要還是集中在課堂上,當我們面對每一個有個性的孩子時,這時教師就應該發揮自己角色的作用,根據學生情感發展的需要,選擇恰當的方式,做到寓情於理、情理交融、以情動人。總之,國中美術教學不僅是美術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的活動,也是情感交流的重要活動,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美術教育背景下,我們更要重視情感教育。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