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幹部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欄目: 效能建設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W

自2021年11月份,新泰市教體局持續開展“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工作以來,我校確定了以思想建設為根本,以班子建設為重點,以制度建設為抓手;以教學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的指導思想,通過活動,改變了工作作風,增強了服務意識,提高了工作效率,我校面貌有了很大改進,好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形成,各項工作邁上了新台階。

幹部作風整頓心得體會

一、制定方案

我校以“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為主題,深入開展幹部作風整頓工作,在活動中,我校制定了幹部作風整頓工作方案。並召開了“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會議,會上全體領導幹部學習了《關於在全市教體系統開展“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通知》、中共新泰市石萊鎮教育委員會關於在全鎮教育系統開展“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的通知和我校的工作方案。

二、整改提升

我校多次召開“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專題會議,通過個人剖析、集體查找、徵求意見等程序,對照“六看六問”作風行為,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問題成因。每位領導幹部積極進行自我檢查、剖析,列出問題清單,並制定了整改措施和時限。通過工作證明清單中所列出的問題,已得到了整改,工作效能進一步提高。

二、取得成效

通過“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活動的開展,我校的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班主任隊伍建設。我校結合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方案不斷修改班主任評估細則。科學合理的評估細則,有效調動了班主任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學校的各項工作不論是通過班主任會、還是通過班主任微信羣安排的,班主任都能不折不扣的執行。本學期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關鍵期,班主任的工作更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每天的晨午檢、人員的摸排、教室內的消毒消殺、缺課追蹤、疫情常態化防控教育、核酸抽檢等各項工作每名班主任都能紮實認真的完成,築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2. 課程開設。為開全課程開足課時,我校改變以往音體美等課程都是由本班班主任或任課教師帶着的現象,通過調配,現音體美等課程都能開全開足,有效的杜絕了課程被語數英擠佔的現象。我校四年級人數多,學校微機室的電腦數量少,教室小,根本容納不下一個班上課,為了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四年級分成兩個組,一個組上信息技術,一個組上綜合實踐,下一節課兩組互換,這樣就有效的解決了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開設上足的問題。在課程開設上我校將開課情況也納入了教師專業發展評價,教導處也不定期通過深入班級抽查學生等方式瞭解課程開設情況。

3. 教育教學質量。上學期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下滑,本學期的期中測試成績也不理想。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我校期中測試後,對全校各年級的成績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總結,每名教師根據所教成績都制定的詳細的提升計劃、提升的措施。我校五年級共有59人,人數多,兩極分化嚴重。在常規管理上始終貫徹執行五年級校長包包制度,堅持每週聽五年級的課並進行交流,定期開展五年級教師座談會,讓每科教師做好培優輔差,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4. 學校安全、疫情常態化防控。我校共有教師13名,為了學校安全和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我校將所有教師都納入了安全與疫情防控工作專班,每天的值班值守、各功能室、校園公共區域的消毒消殺,每個崗位都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為了抓實抓細安全工作,還特設立一名專職安全管理員,負責日常安全工作。

三、存在不足。

在學校持續開展“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工作中,全體領導幹部、班主任、教師的工作作風有很大的提升,各項工作邁上了新台階,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 課程開設基本能開全上足,但個別科目上課質量不高。如:音樂教學,兼職音樂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缺乏樂理知識的指導。信息技術,教材編程部分難度大,學校計算機硬件達不到要求,編程系統運行不了。計算機數量少,達不到人手一機。設置的非考試科目,教師重視程度不足,上課質量不高。

2. 各項工作要求目標定位低,沒有誓爭第一的決心。 在各級各類檢查中,對檔案材料的準備不夠精細,對查出的問題有時不能立即整改。有些工作有時應付的成分較大,過程性的材料缺乏。

四、努力方向。

1. 持續開展“六看六問”幹部作風整頓工作,以幹部作風建設為抓手,輻射帶動班主任、教師隊伍作風建設。

2. 提高目標定位,樹立誓爭第一的信心。樹立各項工作誓爭第一的理念,做到跳出石萊,看新泰。放寬眼界,努力爭先,鍛造一支守正創新,敢為人先的教師團體。

3. 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樹立質量立樹的觀念,調動師生積極性,將辦學質量放在學校管理的核心位置,保持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領先石萊,走進新泰前列。

4. 統籌學校安全、疫情常態化防控等工作。在薄弱處施力,努力做到學校各項工作在走穩、走實的基礎上,創新、協調發展,打造和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