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事蹟簡介觀後感心得【彙總】

欄目: 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1W

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事蹟簡介觀後感心得【彙總】由本站會員“斌沁茵”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事蹟簡介觀後感心得【彙總】

2020《時代楷模》“7.1”特別節目。山與海的“化學反應”還在繼續。悠悠閩江,必將見證新時代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新篇章;巍巍六盤,必將見證西海固全面脱貧的歷史性時刻。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2020《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2020《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觀後感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週年之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的衝刺階段,中央宣傳部3日以雲發佈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戰略決策,承載着總書記的殷切囑託。1996年以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遵循“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方針,主動扛起對口幫扶寧夏脱貧攻堅的歷史使命,11批180餘名福建掛職幹部接力攀登,2000餘名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專家院士、西部計劃志願者敢於犧牲,將單向扶貧拓展到兩省(區)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協作,與寧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縛住貧困蒼龍。黨的十八大以來,寧夏減少貧困人口93.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22.9%下降到2019年的0.47%;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4856元增長到2019年的10415元,寧夏各族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堅定不移跟黨走、攜手共圓小康夢的感人事蹟宣傳報道後,在社會上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羣眾認為,“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真情奉獻、久久為功,他們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開創的閩寧協作事業的堅定踐行者,是東西部扶貧協作接續奮鬥者,是社會扶貧的創新發展先行者,是全球減貧治理中國智慧的積極探索者。許多脱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幹部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為榜樣,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不畏艱苦、勇挑重擔,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為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脱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授予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先進事蹟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為先進羣體代表頒發了“時代楷模”獎牌和證書。福建、寧夏兩地有關部門和地方負責同志,在本地雲發佈現場參加發佈儀式。

2020《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觀後感2

到貧困的地方去,與當地幹部一起修築入村入户的道路,點亮一盞盞路燈;為給土豆找出路,揹着不同種類的西吉馬鈴薯樣品,向各地推銷;疫情防控期間,同孩子們相聚“空中課堂”,山海一“線”牽……24年來,福建援寧羣體接續奮鬥、久久為功,以鐵一般的意志與擔當,為閩寧協作事業寫下生動註腳。一個個傾盡全力、真誠奉獻的身影,在歲月中清晰定格,給人以感動,給人以力量。

扶真貧、真扶貧,想在難處、幫在急處、扶在點上。在這場跨越時空的守望相助中,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寧幹部、科技專家、醫生、教師、閩商等羣體,激揚“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英勇氣概和“敢拼會贏”的進取精神,攻堅克難、苦幹實幹,熱情揮灑智慧心血,以行動扛起了對口幫扶寧夏脱貧攻堅的使命。“看到福建幹部來,就知道又要有好事兒了”。來自基層羣眾的質樸話語,映照着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的卓越成效,更是對福建援寧羣體的認可和褒獎。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攜手共圓小康夢,仍需我們加勁衝刺。堅持人民至上,葆有初心恆心,激發不畏險阻、勇攀高峯的精氣神,堅決為困難羣眾拔除窮根、打贏脱貧攻堅戰,這是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先進事蹟帶來的深刻啟示,更是每一名黨員幹部應有的奮進姿態。

2020《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觀後感3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1996年9月,在黨中央東西部結對幫扶的戰略部署下,福建和寧夏建立起對口協作關係。同年10月,習近平同志擔任“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領導小組”組長。“要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邁氣概,同寧夏各族人民一起全力以赴、紮實有效地做好對口扶貧協作工作,為實現我們黨向全世界作出的20世紀末在全國消除絕對貧困的莊嚴承諾,為21世紀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強者之林,作出無愧於歷史的突出貢獻!”習近平同志在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閩寧協作,一幅改變無數人命運的壯麗歷史畫卷,由此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

竭盡全力,對口幫扶,錚錚誓言,山海為證。24年來,一批批堅定不移跟黨走、接續奮鬥勇擔當的福建省援寧羣體從八閩大地向寧夏彙集,用奮鬥定義時間,與寧夏各族幹部羣眾一起,大力弘揚“接力攀登”精神,攜手向貧困發起挑戰,守望相助奔小康,刻寫下濃墨重彩的共同記憶;用一個個奮進的身影,匯聚着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矢志不渝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的深情囑託,實現了對口幫扶由“輸血”到“造血”的歷史性轉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閩寧模式”,開創出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扶貧協作道路,集中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他們的事蹟鑄就感人至深的“閩寧情緣”。

躬身為橋戰貧困

消除貧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

1996年,“八七”扶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黨中央、國務院從“共同富裕”“兩個大局”出發,將東南沿海10個較發達的省市與西部10個較貧困的省區“牽”在一起,實施東西扶貧協作,指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

歷史的節點,福建省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成立了由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為組長,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省農辦、計委、經貿委等19個省直機關為成員單位的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

1996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一次聯席會議上提出“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一項政治任務,我們要堅決完成。”

截至2019年底,共有11批184名援寧幹部到寧夏掛職幫扶。寧夏也先後選派了19批366名幹部到福建掛職鍛鍊學習,在長期的扶貧協作中,兩省區幹部增強了“為一個事業”的意識,強化了“盡同一種責任”的擔當。

“移民吊莊”“坡改梯”“井窖建設”“勞務輸出”“菌草推廣”“招商引資”……翻開閩寧協作“大事記”,福建省扶貧辦原主任林月嬋被反覆提及。

1997年,肩負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關於具體落實閩寧協作的任務,林月嬋第一次踏上寧夏的土地。西海固深入骨髓的窮,讓林月嬋內心刺痛萬分。

“回去向習近平同志彙報這邊的情況,他指示,光政府行為還不夠,只有把企業加進來,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林月嬋回憶,省裏開會時,習近平專門請來時任福建省省長的賀國強,一起觀看她拍回去的短片,當即決定每年無償幫扶寧夏1500萬元協助資金,各項工作加速推進:第一批福建赴寧夏山區8縣的掛職幹部抵達銀川;寧夏山區90多名農村女青年到莆田新威電子公司上班……

一次塞上行,一生閩寧情。從那一刻起,直到2007年退休,她先後到寧夏40多次。至今,林月嬋手機中儲存最多的號碼,歸屬地都在寧夏。

第二批援寧掛職幹部馬國林,志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他請來技術人員,在黃土溝奮戰了80天,在海原縣甘城鄉打出了第一口井,打開貧困之鎖。第七批援寧掛職幹部領隊陳永共,協調有關部門建起了閩寧產業園,結束了西吉縣沒有工業的歷史……

作為全面落實閩寧協作五項機制的踐行者,福建援寧掛職幹部躬身為橋,推進資源的互通,構築交流的紐帶,兩省區20多個省級部門、80多個縣級部門,101對鄉鎮、110對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係,在全國開創了先河。援建公路385公里,打井窖1.5萬眼,修建高標準梯田22.9萬畝,建設了160個閩寧示範村,資助貧困學生9萬多名……

久久為功接力攀登

24年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牢記習近平同志囑託,在寧夏砥礪前行,一任接着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不只是雪中送炭,更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從輸血走向造血。“閩寧模式”將眾多福建企業家引入寧夏。

2007年,福建籍僑商陳德啟來到寧夏,看上賀蘭山東麓這塊10萬畝的荒灘地。走時,他帶上一把土去法國鑑定。半個月後,陳德啟返回寧夏,一口氣簽下10萬畝荒地,立志要在這裏種出“世界上最好的釀酒葡萄”。他投資15億元平整5萬畝土地,栽種500萬株防護林,種植2萬畝有機釀酒葡萄,把戈壁變成了綠洲。並吸納兩三千名村民打工。

截至2019年底,已有5700家企業(商户)入駐寧夏,8萬多福建人在寧從業,閩商企業在福建省開闢了一批寧夏特色農產品展銷窗口,並幫助寧夏在福建建立7個勞務基地和3個勞務工作站,近5萬人在福建就業,年均勞務收入超過10億元。

24載風雨,留在時光印記裏的温暖回憶,當屬福建援寧支醫支教幹部與西海固羣眾血濃於水的故事。

2006年秋天,福州市十八中女教師李丹瞞着父母,告別剛剛工作了2年的學校,報名赴隆德縣第二中學支教,擔任國中歷史老師。她一年走訪學生家庭35人次,先後資助6名貧困學生,還積極奔走籌措,為學校募捐2萬多元。

2008年1月,支教期滿回到福州十八中的李丹,被確診患上了白血病。治療期間,她依然牽掛資助的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把剩餘的醫藥費捐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吧。”這是李丹在病牀上最後深情而永恆的饋贈。年僅27歲的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來了。24年來,1146名優秀教師和267名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支教團的優秀學子到寧夏中國小支教。山裏的孩子,從福建老師的身上,萌生了去看大海的心願。援寧教師帶來的,是比海更廣闊的世界。

泉州市第一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割捨家中年幼的孩子以及年邁的父母,從東部沿海來到西部旱塬,紮根同心、傾囊相授,用智慧和愛心幫扶同心縣人民醫院建起了高標準重症監護室。根據他們的感人事蹟改編的微電影《同心》,在全國和寧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大賽”中分獲三等獎和一等獎。

苦水、風沙、遺傳和缺醫少藥導致西海固羣眾膽結石、眼部胬肉、先天性心臟病等地方病高發。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脱貧攻堅道路上的攔路石。24年來,福建省先後派出近千名醫療專家和青年志願者,援建婦幼保健院和各類醫療衞生院(所)323個,為數萬名羣眾開展義診和疑難雜症治療。

24年來,閩寧兩地不斷拓展扶貧協作領域,由單一的經濟合作發展為教育、醫療、文化等多領域合作,各項社會事業不斷推進。

有一組數字,寧夏人始終銘記於心:福建先後為寧夏新(擴)建學校236所,資助貧困學生9萬多名,援建婦幼保健院、醫護培訓中心等衞生項目323個,15名院士、36名高層次人才通過“福建院士寧夏行”活動,為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解決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等難題。

當我們的目光穿越歷史風雲,追尋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留在寧夏的閃光足跡時,我們深深地為六盤山高閩江水長的深厚情誼而感動,為寧夏大地翻天覆地變化而感慨。一批又一批福建援寧幹部將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思想觀念,將東部的經驗、模式、思路,將無私奉獻精神、責任和無垠大愛,將“愛拼才會贏”精神,播撒在寧夏大地,深刻影響並改變着這裏人們的命運。

“你從八閩大地走來,

帶着海風,

帶着温暖,

幾回迴夢裏回到六盤山,

閩寧情誼割不斷………”

這曲流傳在寧夏的新編花兒,道出了寧夏各族人民對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的樸實感激之情。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歷史不會忘記發生在閩寧兩省區跨越時空的攜手相伴。每個傾盡全力付出的身影,都在時空中清晰定格。

人們將永遠銘記漫長歲月裏兩省區幹部羣眾鍥而不捨、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

2020《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觀後感4

推進精準脱貧攻堅、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脱貧攻堅戰中,大多數貧困羣眾嚐到了勤勞脱貧的甜頭,真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扶貧政策帶來的實惠,他們走上了脱貧奔小康之路,越幹越有勁頭。但也有一部分貧困羣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甚至把黨的扶貧好政策錯誤地當成了養懶人的政策,爭着當貧困户、低保户。

扶貧解決辦法不是捐贈,重要的,是讓這個貧困家庭能有持續的收入,為什麼扶志太難?部分貧困户一邊在窮窩裏帶着孩子困苦生活,一邊又表示力出不得,風險承擔不得,辛苦受不得。這些貧困户認為,脱貧是幹部的政治任務,是幹部的事,需要幹部求着他們脱貧。扶志真的很重要,要讓貧困户和他們的後代看到並且能為之付出行動—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幫助,努力工作,努力學習,看似沒辦法選擇的人生是可以改變的。

作為扶貧幹部,個人認為,廣大幫扶幹部和“第一書記”要駐村入户,與貧困羣眾貼得近些更近些,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一對一融進去,真正走進他們內心,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把脈問診、對症下藥。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貧政策、扶貧物資送到家中,幫助貧困地區改善基礎設施,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增加收入,真正實現“一有、兩不愁、四保障”,心貼心地服務,為貧困户排憂解難,更要把志氣、信心送到農户心坎上,幫助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鉚足精氣神、擼起袖子幹、立志拔窮根。為此,我們要在羣眾中進一步樹立“戴窮帽可恥、摘窮帽光榮”的觀念。通過樹立脱貧標兵、致富能手等形式,激發貧困人口脱貧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從骨子裏挖掉“病根”,摒棄等、靠、要的消極思想,營造“勤勞致富光榮、自主脱貧可貴”的風尚,扶持有能力的貧困户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主脱貧能力。同時,還需突出智力扶貧,大力開展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幫助貧困家庭勞動力掌握生存致富技能,真正實現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實現從“輸血”向“造血”的根本轉變。

扶貧不僅僅是解決羣眾的富裕問題,更是解決羣眾的志向問題。只要“扶起精氣神,立起勤勇謀”,就沒有跨不過的火焰山、蹚不過的通天河。眾志成城打贏扶貧攻堅戰,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而奮鬥。

2020《時代楷模》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羣體觀後感5

如何貫徹落實好省委扶貧工作會議精神,我認為要把握好精、準、實三個字。

一是把握一個精字。所謂精,一要精確理解中央的重要精神。大家知道,2017年4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脱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二要精確理解省委的統一部署。4月28日至29日,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強調統一思想認識、把握目標任務、明確思路舉措,動員全省各方面力量,齊心協力打贏脱貧攻堅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庚茂,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會議強調,要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凝心聚力,精準發力,務必如期完成脱貧任務。三是要精確理解咱們農辦在扶貧工作中的職責要求。中央和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之後,申主任要求,我們一定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要求,咬定目標不放鬆,精準發力求實效,充分發揮農辦的參謀助手作用,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脱貧攻堅工作的新特點和要求,為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作出農辦新的更大的貢獻2017黨員幹部脱貧攻堅黨員先鋒心得體會2017黨員幹部脱貧攻堅黨員先鋒心得體會。我作為農辦一分子,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按照申主任的要求,深化認識,紮實行動,積極參與的,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是把握一個實字。所謂實,首先是扶貧對象要實。要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習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要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脱貧,首要的是打好基礎,要逐縣調研,逐鄉調查,逐村摸底,逐户走訪,逐人核對,澄清底子,建檔立卡,做實台賬,應扶盡扶。要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該扶持的人口請進來,把不該扶持的人口甄別出去,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建立健全縣、鄉、村、户脱貧檔案和貧困户脱貧認定機制,加強檢測督查,嚴格審核把關,認定一個、扶持一個、脱貧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返貧的要重新錄入,做到扶貧到人,脱貧到人,有進有出,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假扶貧、被脱貧、數字扶貧、宣佈脱貧現象的發生。其次是扶貧措施要實。要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最近中央、省裏都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貧政策措施,相關配套措施也會跟上,我們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準扶貧的新路子,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做到一户一本台賬,一户一個同計劃,一户一套幫扶措施,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底層突破,堅持走好轉、扶、搬、保、救五條路徑,轉,就是轉移就業一批。通過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信息化和生態化五化,特別是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和農業先導區,安排貧困人口就業實現穩定就業;扶持生產發展一批,通過發展種、養、加、休閒觀光等鄉村產業集羣,帶動農民脱貧致富;扶貧搬遷安置一批,科學選擇安置區和安置地點,讓農民儘量搬遷到縣城和交通便利的小城鎮,促進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讓農民變市民,享受公共服務;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加大農村低保省級統籌力度,將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納入低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急救助一批,對因病、因災、因禍、因難致貧的人口,建立扶危濟困機制,給予臨時救急和社會救濟幫助他們共度難關。同時,還要打好扶貧攻堅組合拳,強力實施完善脱貧攻堅舉措,實施知識技能扶貧、合作帶動扶貧、財政金融扶貧、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安居扶貧五措並舉,創造精準扶貧、精準脱貧的大環境,建立脱貧攻堅的支撐體系,使扶貧脱貧更加有效、更加持續。其三是工作作風要實2017黨員幹部脱貧攻堅黨員先鋒心得體會心得體會。要解決好誰來扶和扶好怎麼獎、扶不好怎麼罰的問題。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要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

要強化脱貧攻堅保障,落實黨委政府責任,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行業部門職能,動員社會力量,完善考核機制,對扶貧工作做的好的、要提拔重用,對扶貧工作做的差的、要責任倒查,嚴肅責任追究,確保現行國家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脱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三山一灘地區整體貧困,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咱們農辦,要積極作為,率先垂範,加強溝通協調,深入基層調研,抓好督查落實。在新農村建設優化村莊佈局上,對貧困村合理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努力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紮實推進對貧困地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貧困村生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和村莊亮化綠化美化。

作為我本人,我決心結合工作實際,下基層、訪貧困,投身扶貧開發一線,在我們確定的28個三農調查點和11個三農聯繫點中的選擇貧困户實施幫扶行動,搞好調查研究,抓好正反兩方面典型,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一手材料和依據。

各位主任,各位處長,扶貧攻堅、脱貧濟困,意義重大,任務艱鉅,使命光榮。相信,有黨中央的英明決策,有省委的堅強領導,有咱們農辦的合力奮進、精準發力,我們一定能夠為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作出新的、突出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