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黨支部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體會多篇_盧永根先進事蹟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黨支部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體會多篇_盧永根先進事蹟觀後感

新中國成立前夕,盧永根受黨組織派遣,離開香港,前去廣州領導地下學聯,迎接廣州解放。“我為什麼要拋棄安逸的生活而回內地呢?是中國共產黨指給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只有社會主義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盧永根説。小編整理了黨支部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體會3篇_盧永根先進事蹟觀後感,歡迎參考分享。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體會

此次《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海油劉鋭,黃大年,王鈺,黃大發等人,在此我就不一一例舉她們的偉大貢獻和令人深思的舉動了。還有一個特別的致敬團體---塞罕壩林場建築者。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呼,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鬥,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是的,前輩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來響應黨的建設,作為一名共青團員,我們更應該牢記並且積極響應團的建設: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的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頂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

二、堅持先進性和羣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繫。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團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吸引和凝聚青年。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把黨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團的建設之中,使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規劃。

六、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

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適合青年特點的獨立活動,關心青年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為青年服務,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開展社會監督,同各種危害青少年的現象作鬥爭,保護和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維護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友好平等合作相互學習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青年組織的交往和支好關係,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

對於此次團課內容對我記憂猶新吧!對這些為中國科研事業,教有事業,等等都做公巨大貢獻的前率們,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銘記於心,並且以他們為榜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忘記當初加入中國共青團時許下的諾言,要努力實現對黨,對團的承諾,這才是一名共青團員應有的態度。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體會二

盧永根,作物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祖籍廣東花都,1930年生於香港。

盧永根長期從事作物遺傳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研究領域包括稻的遺傳資源、稻的經濟性狀遺傳、稻的雄性不育遺傳和栽培稻的雜種不育性遺傳等方面。曾協助中國科學院院士丁穎開展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研究,主持總結該項工作並參加撰寫《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温生態》,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在水稻遺傳資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雜種不育性與親和性等方面的遺傳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特別是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業界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的新認識,在理論上有所創新,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盧永根今年已84歲高齡,身體硬朗,精神矍鑠。他每天仍行走在華南農業大學的高樹綠蔭之下,行走在家裏和辦公室之間。他的治校和治學理念已經融入華南農業大學的精神,而他本人,也成為華南農業大學最寶貴的財富。

40多歲的年齡差異,並沒能阻擋兩人互相學習的勁頭:在學術上,盧永根不停地向丁穎靠攏;在政治上,丁穎也經常向盧永根請教。

從“香港仔”到革命者

盧永根祖籍廣東花縣,即如今的廣州市花都區。其祖父幼年家貧,輾轉至香港謀生,先在一家海味店當夥計。因為為人誠實勤勞,在香港得以立足,並逐漸富裕。盧永根的父親盧國棉是一家英國律師行的高級職員,家境已頗為殷實。

1930年,盧永根出生於香港,在這個典型的中產家庭中排行第四。1936年開始入讀香港粵華中學附屬國小,接受到較好的香港教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香港仔”。1941年,在盧永根讀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被日軍佔領。盧國棉眼看局勢危急,便安排將盧永根等幾位兒女送回老家的鄉下避難。但廣東花都當時也屬於淪陷區,不僅三天兩頭有日軍到鄉下來騷擾、很不安寧,而且那裏的物質生活也非常貧乏。和之前在香港的生活相比,有着天壤之別。

盧永根自小接受香港殖民地教育,民族意識本來比較淡薄,但此時親眼目睹日軍兇殘,也體會到戰爭對人民生活的影響,體會到當亡國奴的苦楚,他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在鄉下待了將近兩年之後,盧永根返回香港,入港僑中學讀國中。不久,日軍宣佈投降,部分國民黨軍隊進駐香港。然而,媒體報道的“國軍”在香港的種種行為,讓年輕的盧永根日益失望。

國中時期,有兩種學校可供他選擇:一是上英文書院繼續接受英式教育,另一是上中文書院。民族意識已經覺醒的盧永根沒有遵照父親的意願繼續讀英文書院,而是自己選擇了嶺英中學。

在嶺英中學,盧永根碰到了思想進步的語文老師林莽中(蕭野),並經他介紹到香港培僑中學讀高中。在盧永根看來,培僑中學的三年時光,是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這裏他從一個無知的青少年成長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

培僑中學是一所愛國的進步學校,愛國和民主思想非常活躍,學校裏經常有來自內地的進步人士,在這裏舉行讀書會、時事報告會等,盧永根深受感染,他自己也開始熱衷於投身各種進步活動,成為一名非常活躍的進步學生。他參加民主競選,當選為香港培僑中學學生自治會主席。他組織辯論會,號召同學們關注社會的未來。

1947年12月,盧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同志會”,並積極開展地下活動。1949年8月9日,年輕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黨。

在高中即將畢業的時候,黨組織通知盧永根,高中畢業後他可能有三種去向:一是直接投身解放事業,回內地打游擊;二是繼續留在香港升學或工作;三是回內地,繼續學習。經反覆研究,黨組織決定安排盧永根回內地,到嶺南大學讀書和從事革命工作,到廣州去迎接解放。

 學習時代楷模盧永根心得體會三

8月12日,剛剛過完入黨70週年的“生日”,89歲的他安詳離世,走得坦坦蕩蕩。

積蓄,全都捐了,880多萬元,一分不剩,捐給了華南農業大學;後事,如他所願,沒有告別儀式,遺體捐給國家;最後一筆黨費,老伴代交了,有1萬元之多……

這一生,他是那樣簡樸,簡樸到家裏連窗簾都不掛;可他又是那樣富足,一生家國情,桃李滿天下,身後澤被萬千學子, 留下了閃光的無字豐碑。他曾説,生活過得好,不是追求舒服,而是“無愧我心”。

他,就是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水稻遺傳學家盧永根,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布衣院士”。

“中國共產黨指給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

生命最後的時光,盧永根躺在病牀上,有些疲倦。可一説起當年入黨時的情形,他眼中立刻發出明亮的光。

“當時在香港,一個很小的房子,有面牆壁掛着黨旗。”老人的廣東口音有些顫抖:“舉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就在北方,延安就是我們心中的太陽。”

1930年,盧永根出生於香港的一箇中產家庭,家裏有電話、出門有汽車。11歲那年,日寇佔領了香港,他被父親送回廣東花都老家避難,誰料想,這裏也被鐵蹄踐踏。

“老盧看到日本鬼子檢查‘良民證’,一不順從就一巴掌打過來。”老伴徐雪賓説,這一幕讓老盧永世難忘。親歷了國土的淪喪,目睹了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盧永根陷入了迷茫。就在這時,一道“紅光”照進了他的人生……

1949年8月9日,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實,早在兩年前,17歲的他就瞞着家人,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加入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同志會”。“對祖國的命運自當不能袖手旁觀!”盧永根如是説。

“他把入黨那一天看成生日,新生命的開始。所以,每年這一天,我都為他過生日。”87歲的老伴徐雪賓顫巍巍地笑了,有點羞澀地透露了一個小祕密:“我想在這一天,一定幹一件最讓他喜歡的事,所以在1957年8月9日,答應與他結婚。”

新中國成立前夕,盧永根受黨組織派遣,離開香港,前去廣州領導地下學聯,迎接廣州解放。“我為什麼要拋棄安逸的生活而回內地呢?是中國共產黨指給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只有社會主義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盧永根説。

作為華南農業大學的校長,盧永根這樣定位自己的三重角色:先黨員,再校長,後教授。

“雖然我現在疾病纏身,無法自由地行走,但是,我的意識是清醒的,我的牽掛是不變的,我的信仰是堅定的!”歲月時光無法磨滅盧永根的初心。住院不久,盧永根和老伴向黨組織鄭重申請:“我倆大半輩子都沒有離開過黨。這個時候,也不能沒有組織生活。”對此,校黨委決定,由農學院黨委書記等幾名黨員參與,每月在病房開一次黨員學習會。

“我全程看了黨的十九大開幕直播,聽完總書記的報告,熱血沸騰,備受鼓舞……”十九大召開第三天,在病房黨員學習會上,盧永根笑得皺紋綻放,“彷彿回到剛入黨的那一刻”。

“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效力”

“這片野生稻太好了,我們沒白爬上來!”2001年10月的一天,廣東佛岡的一個山頂上,71歲的盧永根一手拄拐、一手扶樹,開心得像個孩子。

爬山不容易,盧永根拄着枴杖,感覺很吃力。“盧老師,您別上去了,我們上去採回來!”學生劉向東不忍。“要上去!野生稻的生長環境很重要,我想去看。”沒辦法,學生架着他,一步一挪,齊腿深的草打得褲管刷刷作響。

野生稻,攜帶栽培稻不具備的抗蟲、抗病基因,是改良水稻的重要種質資源。連續幾年,盧永根帶着學生們奔波在廣東高州、佛岡、遂溪、博羅、惠來等地,苦苦找尋……

盧永根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成為“中國稻作科學之父”丁穎教授的助手。“抗戰時,丁老師帶着水稻種、番薯種,一直逃難到雲南,把種質資源保護下來。”盧永根十分敬佩。丁老師去世後,盧永根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帶領團隊完成了恩師未竟的事業,保存了具有特色的野生水稻基因庫,首次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觀點……近些年,盧永根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在華南地區累計推廣面積1000多萬畝,新增產值15億多元。

這對師生,還有一段佳話。學術上,丁穎是盧永根的老師,是他的領路人,但在政治上,盧永根是先行者,是進步青年,他多次對丁老師説:“像您這樣先進的老科學家,應該儘早成為共產黨的一員。”終於,丁穎在68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上世紀80年代,高校論資排輩風氣嚴重,年輕科研工作者難以“出頭”。怎麼辦?時任華南農業大學校長的盧永根決心要捅破這層“天花板”。他衝破重重阻力,破格晉升了8名中青年學術骨幹,平均年齡40歲,最小的年僅29歲,其中5人直接由助教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如今的這8名骨幹中,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盧永根的日記扉頁上,抄寫着艾青的詩句。

曾幾何時,在美國的姐姐苦勸盧永根一家移民,可怎麼也説不動他。盧永根説:“我是炎黃子孫,要為自己的祖國效力。”他在給留學生的信中寫道:“外國的實驗室再先進,也不過是替人家幹活。”在他的勸導下,多名學生學成歸國。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祖國故,兩者皆可拋!”在一次對學生的演講中,盧永根化用著名詩句深情表白。晚年,又有人問他為什麼非要留在國內,他説:“你向黨、向人民作過許諾和宣誓,那自己要遵守了!”

“黨培養了我,這是做最後的貢獻”

“老盧啊,你身後,儲蓄怎麼處理?”2016年底,身患癌症的盧永根住院,老伴徐雪賓問道。

“捐!”盧永根脱口而出,只有一個字。

“好,我也是準備捐的。”沒有任何思想鬥爭,老兩口就做出了這個決定。

2017年3月14日下午,盧永根被人攙扶着,吃力地邁上銀行台階。他顫巍巍地打開黑色舊挎包,掏出了裏面的10多張存摺。周圍安靜極了,只見盧老吃力地在一張張憑證上簽字,一次次輸入密碼。不久後,他又在另一家銀行,捐出了其他剩餘積蓄。

8809446.44元!老兩口沒有留給唯一的女兒,而是成立了“盧永根·

徐雪賓教育基金”。徐雪賓説:“我們的生活樣樣都得到滿足了,這些錢就是多餘的。”

樣樣都得到滿足了?走進老人的家,彷彿回到上世紀。鐵架子牀鏽跡斑斑,掛蚊帳用的是竹竿,一頭綁着繩子,一頭用釘子固定在牆上;枱燈是幾十年前的款式,收音機壞了修了再修……

“這些東西沒有用光用爛,還能用,物還沒有盡其用。”盧永根説。“牀已經很好了,我們剛結婚時,4個條凳架上板子,就是牀。”徐雪賓很滿足。

出門,80多歲的老兩口揹着雙肩包、頭戴遮陽帽,擠公交、換地鐵;吃飯,叮叮噹噹拎着飯盒,和學生一起在食堂排隊打飯,吃得一粒米都不剩……看到有學生剩飯,盧永根總忍不住提醒:“多少株水稻才能出一碗米飯?”

這已經不是盧永根第一次捐贈。早在2015年,他就和老伴回到家鄉,把祖上留下的兩間價值100多萬元的商鋪,捐贈給當地的羅洞國小。

這些壯舉,大家説是“捐”,可盧永根卻説是“還”:“黨培養了我,這是做最後的貢獻。”老伴徐雪賓也説:“我們兩個年輕時就受到黨的教育,國家給了我們許多,我們用不完了,當然還回去。”

不僅“還”錢,他們覺得連自己的生命都是黨和國家的,也要“還”回去。於是,雙雙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

“布衣院士”盧永根走了,走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他不留財產、不留遺體、不留墓碑,但是,他卻留下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