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9W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多篇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 篇一

因為我是搞書法研究工作的,所以對這次“央視漢字聽寫大會”十分感興趣。

當今時代是網絡時代,信息化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人們利用它上網、發微博、發微信等等。時間長了,我們就過度地依賴鍵盤而導致了提筆忘字。這並非聳人聽聞!我記得那時從上國小開始,老師就一筆一劃地教我們學習漢字,後來又學會了查字典,我們同學的作業本上經常是小紅花加5好的成績,每當看到這個成績,我們大家心裏都是美滋滋的。後來當佈置作文時,我們就很少查字典,因為學過的漢字都在我們腦海的“字庫”了呢。

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漢字的傳承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漢字的形、聲、義俱全,其信息量遠遠地超過了拼音文字,而漢字的結構整齊而又靈動,很美,是一幅幅抽象的圖畫。我們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就是從漢字開始的。

在我兒子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由於那時他還不會電腦,每天我們檢查他的語文作業時,作業本總是乾乾淨淨的,字跡也是工工整整的,但是後來學會了電腦,迷戀上了網絡,漢字書寫也就越來越差了,到了三年級,字跡簡直就凌亂不堪了,作為家長也想盡了各種辦法,但都無濟於事。再看看現在的大、中學生,書寫能力普遍很差:字跡潦草,語句不通,錯別字連篇。有時看到大學生裝訂得非常精美的畢業論文時,真感覺是一種諷刺。

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開了一個好頭,使我們真正意識到漢字的書寫危機已發展到十分嚴重的地步,改變這種現狀已是迫在眉睫。教育部門以及各類學校,如國小、中學、大學(理工類、文科類、藝術類等)都必須根據各自的文化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的制度和措施,因為漢字是文化的載體,是傳遞科學和藝術的基礎。那種將漢字書寫歸結為書法家的任務是極端錯誤的。漢字書寫是全民的任務和責任,必須人人行動起來,將我們祖先傳承下來的漢字從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轉變成最“親密的朋友”。節目的導演關正文在強調出題難度高是出於節目的文化需要時説:“我們不是希望做一個呼籲人們重新重視書寫漢字的節目,我們是希望能喚起現代人和漢字的聯繫,”漢字在當今信息化、科技化飛速發展的時期需要我們更加真誠地去維護她的尊嚴。

推廣漢字書寫是一項極為有意義的大工程,我們作為書法教育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 篇二

最近一段時間,一檔名叫《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節目頗受關注,據央視統計,《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播出後同時段收視率飆升4倍,微博話題登頂熱門榜,點擊突破18萬,百度搜索高達42萬。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可以選擇通過多種途徑觀看各類影視節目了。在休閒時間選擇看電視的人們,大多都是選擇了《好聲音》《快男》《快女》這類選秀節目,或是品質參差不齊的電視劇上。一檔以冷門的漢字聽寫為主題的節目,在播出不久就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這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當然,之前河南台也推出過形式類似的《漢字英雄》,但是因為難度和推廣度的問題,導致這檔節目的光芒有些微弱。

有人建議把漢字變成中國的第四大發明,因為漢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自發明的那天起,直到現在一直被中國人使用,它是世界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遍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人習慣用鍵盤打字,從而疏忽了手寫漢字的能力和重要性。越來越多人出現了“提筆忘字”的情況,癩蛤蟆,幾乎不會有人唸錯的動物名,誰會想到,只有三成成人在聽寫大會上寫對了。

像“分道揚鑣”,“妖孽”,“居心叵測”,“棒槌”等等,許多聽起來熟悉寫起來難的字都變成了漢字聽寫大會的試題。不少成年人在觀看了漢字聽寫大賽後,感歎自己居然不如一箇中學生。鍵盤固然方便,可是當鍵盤的敲擊聲越來越多,我們對美妙漢字的熟悉程度也就越來越少了。

我想《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對自身語文程度的檢測,更是提醒人們要重視母語教育的一個開端。前幾個星期聽家長説省裏頗有名氣的實驗高中招收學生不考語文,作為河南省師資和教學條件數一數二的高中,竟然不重視學生語文的學習,把評判學生學習好壞都放在了理科和英語上,實在令人無語。

作為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大國,國民學好母語是遠遠要比懂得求應用題,熟背上千個英語單詞重要得多,(並沒有讓大家和老師不學數學和英語的意思)學習外語必須先學習好自己的母語,練數學題也要有一定的語文功底,閲讀能力好,讀懂題目才是第一步。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如果只靠死記硬背是不能瞭解漢字的魅力。

語文老師講,毀滅一個國家必須先毀滅它的文明,強盛一個國家,必須先發揚它的傳統文化。

多拿起筆練練字體會方塊字的神韻,多讀紙質書感受墨香。今天的未雨綢繆,是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繼續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

《中國漢字聽寫大會》觀後感 篇三

中央電視台《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總決賽在廣大觀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這一檔節目,開始只是在科教頻道播出,隨着觀眾關注度持續攀高,改為一套週五晚8點黃金時間播出,進而在全國,乃至全球華人中掀起了一場聽寫漢字的熱潮。

大賽的帷幕雖然落下,但在鍵盤時代,深藏於中國人心中的漢字情結卻正在喚醒。而筆者則想到了另一面:漢語言文字的真正意義在哪裏?書寫固然重要,但書寫的根本目的是“以字成文”,表達思想,也就 是通常我們講的“寫”文章。於是,由字及文,思考起“現在還有多少文章是‘寫’出來的”。

電腦“作文”,鍵盤“寫字”,已成為信息化時代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無鍵不成文,更多的文章是“敲”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當然,習慣於用電腦寫文章的人可能不同意這種説法,認為筆和鍵只是不同的書寫工具,以鍵代筆是一種進步,怎麼用筆就是“寫”,而用鍵就是“打”呢?

筆者體味兩者還是有所不同。以前,我一直是用筆寫的,不用筆就硬是寫不出“自己的東西來”,現在偶爾也用鍵盤寫,但鍵盤上展現的和筆尖下流淌的東西還是不完全一樣:當用筆書寫的時候,筆尖和大腦有一根無形的神經緊緊連在一起,形成互動,甚至在瞬間碰出火花、產生靈感,這樣產生的文章,不是生硬的文字組合,而是有血有肉的思想和藝術。當然,這僅是個人感受而已。

當下,“手寫行為”日漸退化的同時,現實中文章的“電腦病”正蔓延開來。電腦在給我們寫作提供海量信息和便捷方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如有的有電腦依賴症,選題確定後,不是進入“自我創作”狀態,而是“打開電腦”,輸入關鍵詞,四處搜尋,而後剪剪貼貼,一篇文章很快便“寫”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電腦往往“主導了人腦”,甚或“取代了人腦”,使你在不知不覺中“讓渡了思考的權利”。那些成文的東西,好像是你的,實際上又不完全是你的。這也許就是信息時代有的人“幾天可以寫一部書,卻往往寫不出一篇好文章”的重要原因。一些人在改變書寫習慣的同時也改變了思考的習慣,甚或在鍵盤進化、紙筆退化中消解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千古名篇出自手,如果“天下文章電腦抄”,殃及的則是中國傳統寫作文化的傳承,而我們對此恰恰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和警醒。就像有些人在漢字聽寫現場才發現自己原來不得不“舉白旗”一樣,假如中央電視台舉辦一檔《中國漢文寫作比賽》,又有多少人能在現場,用筆即興“寫”出好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