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一書記》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6W

最近在學習強國上看了一部主旋律電影《第一書記》。同樣作為選派幹部,沈浩同志的事蹟和精神深深打動和激勵了我。通過查閲資料,記感於下。

《第一書記》觀後感

沈浩同志,自2002年2月起,由安徽省財政廳選派到農村任職,任鳳陽縣小溪河鎮黨委副書記,小崗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任職三年。

而沈浩同志任職的小崗村,是中國改革第一村,因率先實行大包乾而名揚海內外。1978年,18户村民按下紅手印,簽訂大包乾“生死狀”,開啟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時代大幕,具有標誌性意義。但世紀之初的小崗,徘徊在改革發展的十字路口。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體存款為零。缺少一個團結的、有戰鬥力的領導班子,家底很薄,發展滯後,人際關係錯綜複雜。面對這種情況,到村伊始,沈浩同志就起早貪黑、挨家逐户地與村民促膝談心、瞭解情況,與村“兩委”成員和“大包乾”帶頭人深入交心,談小崗怎麼發展、要實現什麼目標。30多個日日夜夜,將全村100多户人家走訪了2遍,最終為小崗村歸納了“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設施建設、發展旅遊業,跳出小崗求發展、着力辦好工業園”的三步走發展路徑,為小崗村的突破性發展指明瞭方向。他帶領村民擴大優質葡萄種植面積,興建大包乾紀念館,引進工業企業,修路、打井、推塘、築壩,大力改善鄉村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條件。到了2008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縣農民純收入高出2000多元;小崗村被國家旅遊局授予4A級景區,19位村民辦起了家庭賓館和農家樂餐飲服務,成功打造了小崗紅色旅遊業;打通了南連省城101、北至省道307的小崗快捷通道,國內最繁忙的南北大動脈——京滬鐵路為小崗村停下了40分鐘,為小崗村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建成了村民文化廣場、農貿市場、檔案館和辦公樓,112户村民搬進了新樓房,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大為改善。他一心為民,為小崗的發展鞠躬盡瘁,用實幹感動了同學、用真誠感動了小崗村村民、用業績贏得了領導的讚譽,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塑造了第一書記的光輝形象,他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有幾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鍍金。沈浩同志剛到小崗村時,村民對他的到來並沒有抱太大希望,有的人甚至投來懷疑的目光,認為他是來“鍍金”。可是,當別人把到農村掛職鍛鍊當作鍍金的跳板時,他把小崗村作為自己人生的平台,實現自己抱負和理想的舞台,放棄了相對優越的城市生活,紮根小崗3年又3年,一干就是6年,忘我工作,把愛和希望留在了小崗村,把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也奉獻給了小崗村,將“鍍金”煉成了“真金”。可以説,是沈浩改造了小崗村,也是小崗村造就了沈浩。

第二個是紅手印。2006年底,沈浩同志在小崗村任職三年屆滿,村民強烈要求把沈浩留下來,起草了一份言辭誠懇的挽留信,用按下98顆紅手印的方式,感動了組織,也感動了沈浩。沈浩同志曾説:“我當時決定留在小崗村再幹一屆,主要有2個原因:一是感動,三年的工作讓我對小崗有着很深的感情,小崗人用按手印的方式留我讓我非常感動,不留下來,對不起小崗的父老鄉親;二是責任,從小崗人的執意挽留中,我掂量出了一種沉甸甸的責任,義不容辭。”作為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乾點事業不難,難在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把這個事業幹好,這需要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付出全部的心血,舍小家為大家,只有這樣才能取信於民,才能贏得羣眾的擁護和愛戴。2008年12月,沈浩同志在小崗村第二個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為了小崗村的發展,小崗村村民再次按下186顆紅手印留他再幹3年。直到2009年11月,小崗村村民第三次按下了紅手印,將為小崗村積勞成疾、突發心臟病去世的沈浩同志的骨灰永遠留在了小崗村,留在了由他自己設計規劃的小崗村公墓裏。小崗村對沈浩同志連續多次按手印的挽留,就是對他的最大肯定。

第三個是年夜飯。2007年農曆三十的早晨,兩個春節沒回家了,今天沈浩同志準備趁早趕回合肥與家人團聚,一開門,發現邱世蘭老大娘坐在門口,以為她有什麼難處,忙問什麼事?老大娘一片真情,要請他吃年夜飯。飯桌上,村民們輪流用手機給沈浩的妻子和女兒拜年。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一定為擁有這樣一位丈夫而感到驕傲,也多了分理解,女兒也一定為擁有這樣一位爸爸而感到自豪。這一點,可以從片尾沈浩同志的女兒在演奏鋼琴前的那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中感受到。沈浩同志在日記中寫到:我用我最黃金的歲月為小崗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發生的一切,讓我感到交困難耐,但我仍願擔當!也許我的舉動,能換來小崗村真正的發展和繁榮,我無怨無悔!這種共產黨員的奉獻和犧牲精神讓人感動,值得我用一生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評價他:沈浩同志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湧現出來的生動典型,他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我們所有黨員幹部都應該和他對照,想一想應該怎麼對待羣眾?怎樣對待組織?怎樣對待責任?怎樣對待人生?

中國人物組委會評價他: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並肩。他走的匆忙,放不下村裏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起家中嬌妻、幼女和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

沈浩同志是人民的好公僕。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生閃耀共產黨員的魂,堅定的信念成就輝煌的小崗村。他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一件又一件不平凡的事,做到了普通人無法做到的堅守和奉獻。正如鳳陽縣的古城牆上刻着的“萬世根本”所言,正像電影主題曲《做人》所唱:“清清白白,勤勤懇懇,不求光環,不求繽紛,只願做根禾苗深深紮根……”在這個充滿變數和人心浮躁的時代,很多人嚮往的是一種以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為目標的人生,而沈浩同志展現了另外一種簡單的、純粹的人生,以及這種人生可以到達的高度和境界。沈浩同志的感人事蹟凝結成一座豐碑,不僅立在小崗村,立在廣袤農村,更立在廣大幹部羣眾的心中。他的生命是有限的,留給我們的啟示卻是無盡的。

沈浩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優秀代表。學習沈浩同志,就要像他一樣,不計名利,不謀私利,深入羣眾,埋頭苦幹,全心全意踐行黨的宗旨,盡心盡力為羣眾謀福利,紮紮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情,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百姓,更不辜負組織對自己的期望,在廣闊天地中鍛鍊成長,在艱苦磨練中增長才幹,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忠誠、乾淨、擔當,實現自我人生價值。

説回電影,電影以沈浩同志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告白結尾,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裏,真實、客觀地記錄沈浩同志在小崗村近6年的工作、生活經歷。情節緊湊,真實可信,沒有口號,沒有説教,沒有刻意煽情卻人情味十足,平淡中讓人感受到震撼,是一部耐人尋味、引人深思的好片子。

推薦閲讀:《沈浩日記》、《小崗村的脊樑:追記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