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特別響非常近》影評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57K

目錄

《特別響非常近》影評觀後感
第一篇:《特別響非常近》影評觀後感第二篇:《你很特別》觀後感第三篇:影評《親愛》女性視角的特別呈現第四篇:《阿甘正傳》影評觀後感第五篇:十二生肖影評及觀後感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特別響非常近》影評觀後感

《特別響非常近》影評觀後感

回想美國“9.11”恐怖事件已過去了十多年,在世貿廣場的廢墟之上,新的世貿大廈又重新拔地而起。但是,“9.11”留下的陰影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流逝而從美國人民的心頭抹去,雙子座倒塌的塵埃至今仍厚厚地堆積在他們的身上,成了永遠抹不去的痛。

這塊美國人民不願觸及的瘡疤在2014年這個事件的10週年之際,被來自英國的導演史蒂芬·戴德利以電影的形式揭去結痂,再次裸出流血的骨肉。美國觀眾通過銀幕又一次邂逅他們曾遭受的身心創傷,重新回想起那慘痛的往事。

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喬納森·薩佛蘭·福爾的同名小説,這部小説在2014年出版之後,史蒂芬·戴德利率先得到版權,這位拍攝過《朗讀者》等影片的導演,從那些有如筆記的文字中捕捉到了電影所要呈現的影像和效果,經過幾年的沉澱和準備,他以鬆散的故事結構,迂迴的敍事手法,立體的人物刻畫,細膩的情感衝突還有數不勝數的意識象徵拍出了這部不好拍的影片。

一個十四歲的男孩,他叫奧斯卡,從小患有輕度的自閉症,偏執、懦弱,膽小的都不敢坐鞦韆。他最喜歡的遊戲,就是和爸爸在地圖裏尋找那個曾經存在卻又失去的區域座標:美國紐約的“第6區”,爸爸告訴他不要停止尋找,不要輕易放棄。可是爸爸卻在“9.11”中不幸喪生,奧斯卡聽到了爸爸離去時給他的電話,由於恐懼卻沒有敢接聽。這使他陷入深深的自責和後悔。這個“9.11”事件更加重了他自閉的病症,失眠、幻聽、怕黑甚至於自虐,他對周圍的一切都產生了敵意和恐懼。日子一天天過去,奧斯卡對爸爸的思念也一天天加深。爸爸的突然離去,成為他心中一個有如夢魘的謎。他認為這個未知的謎底,一定與爸爸的死有關。於是,他鼓起勇氣,走進了爸爸的衣帽間,撫摸爸爸的每一件物品,親吻爸爸遺留的襯衣,彷彿這樣爸爸就能夠再次回到自己的身邊。在他無意間打碎的花瓶中,他發現了一把鑰匙和寫着布萊克的紙條,他認為這是爸爸給他留下的線索,而這把鑰匙一定具有特別的意義。由此,心靈的尋找之旅就此展開。

他開始了尋找,拿着搖鈴,舊相機,戴着防衞罩,用了三年的時間,在每個週末走遍了紐約的五個城區,尋訪了472個名叫布萊克的人,最後,在一名婦女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屬於這把鑰匙的鎖,揭開了心中的謎底。這其間的過程是漫長的,也是痛苦的。在尋找的過程中,他接觸到許多陌生的人,發生了許多令他感動的事情,包括他知道了爺爺的身份和經歷。正是這些人和事使他的封閉的心靈逐漸擺脱陰影並得以矯正,最終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這部影片情節雖然簡單,但是導演在故事處理和人物刻畫上卻是十分細膩和真實。我尤為欣賞導演一系列意象的運用,他為影片小主人公奧斯卡設計了許多道具和物品,諸如鑰匙、地圖、搖鈴、防毒面具、舊相機、對講機、手電、字條、鞦韆等等,尤其是搖鈴和鑰匙的運用,使奧斯卡的形象和行為更為立體和真實。這些道具不僅突出了人物的個性,符合劇情的需要,也為故事的走向埋下了伏筆,增加了多方面的看點。這些道具就像是奧斯卡身上一個個附屬零件或是奧斯卡心理疾病的一劑劑藥方。這些道具是他與自己,與他人之間進行溝通的重要手段,是他與其他人之間相互交流的代言工具。這些道具在不同的環境,在和不同的人相處時一一呈現,其中隱含的意味發人深省。

影片在人物關係處理上也是匠心獨運的,導演賦予了奧斯卡與每個家人之間情感交流的不同方式。他與爸爸之間的聯繫是一張地圖,那張地圖是奧斯卡與爸爸探尋自然,探尋生命的主要內容。我們都知道,有輕微自閉症的患者往往都有偏執的傾向,以至於在某一方面的能力要異於常人,比如《雨人》中雷蒙·巴比特對數字的超常記憶。奧斯卡雖然有輕度的自閉症,但是,在他身上同樣也存在異於常人的超長智力,他能從錯綜複雜的地圖座標中準確地找出他們所要尋找的地方。奧斯卡的爸爸正是知道孩子有這方面的愛好和特長,所以他以地圖作為一把鑰匙,要打開奧斯卡封閉狹窄的心門。在這個地圖的意象裏,創作者又假設了一個紐約的“第6區”,這個曾經存在卻又消逝的“第6區”彷彿是人類與自然相互依賴的夢幻空間,是人類與同伴之間共謀生存的理想家園,具有一種寓言的啟示。

奧斯卡與奶奶的聯絡方式是用對講機和手電光。奧斯卡與爺爺的交流方式是用字條和手語。奶奶的家離奧斯卡的家一點也不遠,只有一樓之隔。可是,就在這咫尺之間,每當他孤獨害怕或是想奶奶的時候,他與奶奶卻是用對講機通話,很少面對面地交談。而奧斯卡的爺爺,由於戰爭的創傷使他患上了失語後遺症,每次與奧斯卡對話都是用字條或者是手語來進行。創作者這樣的處理並不單單是追求外在形式的新鮮刺激,而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意義。這些道具與行為的設定和影片中的主要引線鑰匙有遙相呼應的效果,和“第六區”的暗喻也有承接的作用,都是表明了諸如“9.11”這種恐怖事件會給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所造成的障礙,給心與心之間所造成的隔閡,這種障礙和隔閡會在我們周圍豎起一道道柵欄,形成一個個黑洞,使人們產生距離和分歧。其實大多數人,尤其是在經受過意外災難的人們都會產生心理疾患,或多或少都會尋求一個心靈的依託,一個保護自己的護身符。奧斯卡的護身符就是手中的搖鈴,每當他感到焦慮和恐懼時,就會不停地搖響手鈴,以緩解自

己的緊張情緒。

如果説,奧斯卡與以上三位親人的關係是借物體來呈現彼此有聲或無聲的愛,那麼,奧斯卡和他媽媽之間的愛恨卻是以情感和心靈的衝突與碰撞來表現的。由於爸爸遇難當天,奧斯卡獨自在家,媽媽因為上班沒有在他身邊,所以,奧斯卡把爸爸的死和自己的恐懼與悔恨全都發泄在媽媽身上,以至於會説出:“我寧願那天在那樓裏的是你”那樣怨憤的話,等到最後,隨着劇情的深入他知道了媽媽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媽媽也和爸爸一樣對他懷有濃濃的愛,只是媽媽不善於表達,而把愛深深地藏在心底。最後,當奧斯卡消除了對媽媽的誤解,與媽媽相互擁抱哭泣時,積壓在他心頭的陰霾也徹底地掃除乾淨。

我覺得導演這樣處理奧斯卡與媽媽之間的情感交流,更能打動人心。誠然,有心理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少年兒童,他人與之交流需要有一些技巧和激發他興趣的契機。但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比任何東西和手段都重要的。不論曾經有什麼誤解和芥蒂,最後都將在心的暖流之下冰消雪化,春暖花開。

“9.11”之後的很長時間,我一直對美國的電影界有一些疑問。關於“9.11”的影片在這些年裏為什麼只有區區的兩三部,是這個事件沒有可以挖掘的素材,還是這個事件激發不出創作者的靈感,答案都是否定的。號稱世界第一的好萊塢可以在哈利波特、指環王那些虛幻的魔界展開想象,也可以從別國的恐怖事件裏擷取片段,拍出一部又一部影片,為什麼對自己國家真實的災難而採取迴避的態度呢。看過影片之後,我也尋找到了答案。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説明了美國這樣把自己定位於世界第一的國家,在遭受了這樣的恐怖事件後,也像奧斯卡一樣患上了自閉的後遺症,對自己的傷疤不願揭示,對外人的態度懷有戒心,以至於像這種影片上映後會在國內受到大多數人的牴觸。這個國家同樣需要一個又一個像史蒂芬·戴德利這樣的人,拿起手術刀為其刮骨療傷,這樣做不是殘忍,而是要所有人記住: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正視歷史,正視現實才能徹底治癒我們患有的病症,才能恢復健康的身心。

最後,讓我們回到影片當中,隨着奧斯卡,手拿一把被遺忘的鑰匙,去打開一扇扇幽暗封閉的房門,讓陽光和藍天都擠進來,照亮我們彼此的心靈,也讓我們走出狹窄的蝸居,在大自然中,在我們共有的“第6區”蕩起鞦韆,放飛希望,放飛自己。

第二篇:《你很特別》觀後感

《你很特別》觀後感

小説中的男女主人公往往因為自己的某種性格而成為茫茫人海中別具特色的景緻。生活中,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人公,有着作為主角所特有的性格特徵或外貌特色。有時會覺得在心裏的某個角落有個魔幻的聲音對着你説:come on, girl! you are special. 周圍對我很是熟悉的人往往會對我説:你實在是太可愛了!有時也會説:能不能安靜點,吵死人了!和我只是泛泛之交的人則會説:你是個緘默恬靜的女孩。有時也會説:你給人很温暖的感覺。不過有時也會聽到:有點高傲。對於這些標籤,我有時會很迷惑。不過也就那幾分鐘的時間會在思考為什麼在別人的眼中自己是這個樣子的,我算個有點喜歡選擇性記憶的人,過後也就讓這個問題隨風飄散。畢竟每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都不一樣,那麼對自己行為的看法也就不一樣了,這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真的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心裏也就不再那麼輕鬆了。當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是個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形象時,會懊惱,會難過,有時甚至產生了自卑感。常常會在心裏想自己哪裏做的不好了?於是每次看到那個給予自己標籤的人的時候就會有點不自然。步步驚心,步步為營。也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心理往往適得其反。到最後就像《你最特別》中的小主人公偷偷地躲在家裏舔舐自己的傷口。日子久了也就認為自己就是別人眼中那樣的人。嚴重地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最後抑鬱而終。

事實上,人無完人,每個人不可能永遠做到滴水不漏。總會有那

麼幾件事做到不如人意,導致了被人對自己不好的看法。何必去在乎那幾個人的看法呢。民主的社會裏提倡民主,少數還是服從多數比較好。不過這裏的少數和多數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層意思。就如故事裏很多人給予主人公的評價幾乎都是不好的,那麼此時也是少數服從多數嗎?很明顯不是的。所以這裏的少數代表的應該是真理的一方。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是很有主見,往往因為別人的言語或行為而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沒有通過自己去感受僅僅是因為別人説壞或好就果斷的去貼上自己對它的標籤。有些時候,會存在這樣的一羣人為了某種目的或利益而去煽動別人從而導致最後某人別賦予的標籤代表的不是多數人的看法,而只是那些煽動方的看法。那麼此時也就不能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來判斷一個人的好與壞。而是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好好觀察,然後在做評判。作為當事人也應該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片面的相信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而要堅信自己的一顆心。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放棄自己一直以來相信的原則和真理。當別人對你進行評價時不要片面的接受而放棄思考“自己到底是不是這樣的一個人”。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要求我們自己有自己的主見,不要隨隨便便就給別人貼上某個標籤。同時也不要過重的看重別人的看法。放寬心,淡然處之,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好。當你不是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時,別人對你惡意的中傷也就毫無壓力了。

第三篇:影評《親愛》女性視角的特別呈現

百度影音cc影音 http:/// c6j編輯

影評《親愛》女性視角的特別呈現

一個好電影,除了精巧的結構和跌宕的情節之外,細膩的情感同樣也是一部電影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得不説《親愛》是一部撫慰國人內心的治癒系電影,給人温暖,沁人心肺,它平淡,不浮誇卻又讓人在觀看之後觸動人性靈魂,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裏,正當大家都在圍在母親身邊盡孝心的時候,這部電影的出現也算應景,無疑為眾人奉獻了一道豐盛的心靈雞湯。

《親愛》將親情隔絕於血緣之外,是一次挑戰也是視角的特別呈現,在電影戲劇中,最不可能發生的卻偏偏發生了,片中的雪妮曾自認為是日本人,然而不想在日本母親死後,才知道自己是日本母親抱養的,而今一個自稱是她母親的東北老太太闖入了她的家庭生活,故事也開始越發曲折離奇,到底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除了血緣之外還有別的可能嗎?電影的答案是肯定的。

雪妮是幸福的,有一位這樣愛她的養母,在家裏最困難的時候撐起這個家,電影除了探討零血緣的親情關係之外,還將人生的價值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家庭還是工作,雪妮的人生有太多無奈,她是上海日企的高級白領,前後經歷婚姻破碎、母親去世等等種種打擊,此外,孩子頂撞她,同事有意隔閡她,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和殘酷的職場壓力讓她身心俱疲勞,尤其是身份困惑更是困擾着她,即便身處優越的環境中,物質充裕,然而當她茫然四顧,依然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中國人覺得她是日本人,而日本人卻認為她是中國人。至此人生無依無靠。當東北老太太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從排斥到接受,中間卻是經歷大大小小的摩擦,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老太太和孩子的關係成為了這個家庭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

這是李欣蔓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説起李欣蔓,她曾在《赤壁》中擔任吳宇森導演的助理,儘管是第一次執導電影,卻毫無生疏之感,個人才華和對全局的掌控能力得到了認可,此外對於一部稍顯文藝的電影,對於導演的功力也格外考究,故事中要有文藝的血脈、跌宕的情感,更要講究戲劇效果,在片中不管是家庭矛盾還是職場鬥爭,都在導演的掌控之中,導演將所有的作料有機的交織起來,同時電影的主題也隨着呼之欲出。人間大愛超越了親情和血緣,並在交錯的時空中不斷的展延,此外電影還向我們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人生失意者大多受困於家庭、事業、親情,當我們遇到這些的時候,該如何面對,是該消極逃避還是積極面對,這便是導演給我們的選擇。同時電影也在告訴我們,無論遭遇怎樣的困境,人生應該不斷向前看。

影評人/雷公

繁體版 一個好電影,除瞭精巧的結構和跌宕的情節之外,細膩的情感同樣也是一部電影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得不説《親愛》是一部撫慰國人內心的治癒系電影,給人温暖,沁人心肺,它平淡,不浮誇卻又讓人在觀看之後觸動人性靈魂,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正當大傢都在圍在母親身邊盡孝心的時候,這部電影的出現也算應景,無疑為眾人奉獻瞭一道豐盛的心靈雞湯。

《親愛》將親情隔絕於血緣之外,是一次挑戰也是視角的特別呈現,在電影戲劇中,最不可能發生的卻偏偏發生瞭,片中的雪妮曾自認為是日本人,然而不想在日本母親死後,才知道自己是日本母親抱養的,而今一個自稱是她母親的東北老太太闖入瞭她的傢庭生活,故事也開始越發曲折離奇,到底維系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除瞭血緣之外還有別的可能嗎?電影的答案是肯定的。

百度影音cc影音 http:/// c6j編輯

雪妮是幸福的,有一位這樣愛她的養母,在傢裡最困難的時候撐起這個傢,電影除瞭探討零血緣的親情關系之外,還將人生的價值屬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傢庭還是工作,雪妮的人生有太多無奈,她是上海日企的高級白領,前後經歷婚姻破碎、母親去世等等種種打擊,此外,孩子頂撞她,同事有意隔閡她,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和殘酷的職場壓力讓她身心俱疲勞,尤其是身份困惑更是困擾著她,即便身處優越的環境中,物質充裕,然而當她茫然四顧,依然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是,中國人覺得她是日本人,而日本人卻認為她是中國人。至此人生無依無靠。當東北老太太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從排斥到接受,中間卻是經歷大大小小的摩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太太和孩子的關系成為瞭這個傢庭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

這是李欣蔓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説起李欣蔓,她曾在《赤壁》中擔任吳宇森導演的助理,盡管是第一次執導電影,卻毫無生疏之感,個人才華和對全局的掌控能力得到瞭認可,此外對於一部稍顯文藝的電影,對於導演的功力也格外考究,故事中要有文藝的血脈、跌宕的情感,更要講究戲劇效果,在片中不管是傢庭矛盾還是職場鬥爭,都在導演的掌控之中,導演將所有的作料有機的交織起來,同時電影的主題也隨著呼之欲出。人間大愛超越瞭親情和血緣,並在交錯的時空中不斷的展延,此外電影還向我們傳達瞭這樣一個信息:人生失意者大多受困於傢庭、事業、親情,當我們遇到這些的時候,該如何面對,是該消極逃避還是積極面對,這便是導演給我們的選擇。同時電影也在告訴我們,無論遭遇怎樣的困境,人生應該不斷向前看。

影評人/雷公

第四篇:《阿甘正傳》影評觀後感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瞭: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着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奇蹟。

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我想,這,其實正是影片在暗示,在暗示我們: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註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它會令起點不高的人比天生優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中的真實。幼年的阿甘曾經腿有殘疾,於是,阿甘的母親就不得不為她心愛的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以輔助其行走。於是,每每放學後,同伴們就會在路上譏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趕着阿甘扔石頭。往往這時,那位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後,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着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便不在束縛着他,最後他奔跑如飛了。同伴們追不上他,只能眼睜睜的巴望着而束手無策。這,應該説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憑着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看到這裏,觀眾大概都會發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麼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戰功顯赫而受到總統接見。這,是導演為我們精心準備的一幕喜劇。但我,卻依然不會為此而覺得誇張又或是可笑。也許,曾經,有的人常常會感覺到生活的負擔過重,舊因為面前的困難重重,而整天垂頭喪氣、鬱鬱寡歡。阿甘呢,信念是這樣的單純,目標又是這樣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窮山惡水,可愛的阿甘也絕對能夠以一顆絕對平常的心視之,並最終一一跨過。這,絕不是僅僅用“愚人之福”就可以解釋的。所以,我寧願相信,只有保持阿甘這種生活態度和堅強意志的人,信念才是能夠減輕自己許多關於生命的又或是別的之類的重負,從而達到生命之巔、獲得自己最終的輝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種愛支撐人生,那就是母愛;阿甘一生只愛一個女孩珍妮,除此他永遠心如止水;他可以為了紀念死去的戰友布巴,而幹起自己並不熟悉的捕蝦業(僅僅是由於布巴的一句話)……

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在指引着他,他也只為此而踏實地、不懈地、堅定地奮鬥,直到這一目標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標的出現。沒有單純的抉擇就不會沒有心靈的雜念;而沒有心靈雜念的人,大概才能夠在人生中舉重苦輕。

阿甘的一生的確出現了許多奇蹟,但,這些奇蹟沒有、也絕不可能會引導我去羨慕他。大概,我會的,只有去欣賞與阿甘在一起的那些歲月、生命和歷史,體味其中的苦與甜,甚至,期待者“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第五篇:十二生肖影評及觀後感

十二生肖影評及觀後感

100個看成龍電影的觀眾,最起碼有101個是衝着他表演的動作而去,否則成龍也不至於在突破傳統的《奇蹟》、《玻璃樽》和《辛亥革命》裏都不厭其煩的加上一段肉搏。但《十二生肖》和許多成龍佳作一樣,遠非只有打鬥可看。如今的影迷越來越專業,時常把節奏二字掛在嘴邊,懂得把控大片節奏的華語電影人卻越來越稀缺,大浪淘沙後,成龍算得上碩果僅存之一。

《十二生肖》是個緊湊的故事,幾大段動作序列鋪排有致,海陸空全面覆蓋,追打逃形態各異,張弛有度且分寸感極佳,保證總在最恰當的時機挑起興奮。間中穿插的文戲,主要用來補充尋寶線索,要不就攪拌一下人物間的化學反應,剩餘的插科打諢裏,時不時冒幾個冷笑話調節氣氛,或推動一下患難友情,彌合一下親情和愛情,只要不拿來和二十年前比,應該少有冷場。必須讚揚俠盜集團的惜字如金,常常一個眼神便心領神會,不少時候必須全神貫注才跟得上,沒有許多大片動不動就“你要幹什麼”,“你怎麼看”的無趣對白。你可能會嫌某些台詞太矯情、太幼稚或者胡鬧過了頭,但找不出多餘。如果説有遺憾,大概是巴黎宅邸中關於英法聯軍的爭辯一節,雖然為了樹立價值觀必不可少,但實在缺點戲劇衝突,而且有太多不必要的多語翻譯的慪氣鬥嘴,也許這是國際化的策略之一,想想多次出現的新聞畫面國別和語言之多,想想海盜集團的翻譯人才濟濟。

許多影迷哀歎老港片不再,很大程度上是惋惜當年那種讓人一刻不停歇,每秒有驚喜的劇作,文戲和武戲是互為綠葉的,沒有打一會説一會的刻板。許多港片有精彩的打鬥,但文戲相對乏味,多年後重看只能跳着找回憶,成龍的優秀作品卻是能從頭到尾反覆欣賞的,《a計劃》《警察故事》、《紅番區》、《我是誰》都是渾然天成的整體,文戲也妙趣橫生,順着故事一路走下去,激烈的對抗才能抓住人心。時過境遷,《十二生肖》自然不可能重拾舊港片模式,但劇本仍是標準的流水線精品,打磨的精緻玲瓏,摸不出突兀的稜角。許多大片導演看不起流水線工藝,非要另起爐灶彰顯個人風格,結果成品裏充斥了太多自以為是、磨磨唧唧和故弄玄虛,那都是一點點滋養觀眾瞌睡蟲的飼料。成龍的古裝片、戰爭片也有這種傾向,所以並不賣座,但他一回到最拿手的動作冒險輕喜劇,便將幾十年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十二生肖》片尾第一個ng令人痛心,成龍年近花甲的身體令搏命越發艱難,但即使哪天他不

再上陣台前,依然能憑劇本編排和場面調度的經驗,當一個出色的動作導演。

賀歲片是香港獨有的銀幕文化,成龍在90年代也拍賀歲片,但和黃百鳴等的羣星薈萃不同,走的是單槍匹馬英雄冒險的路線,迎合觀眾“過年看一場大戲”的心態。如今成龍年邁,獨木日益難支,和湯姆?克魯斯的《碟中諜》越來越注重團隊合作一樣,也找來後輩演起了羣戲,在氛圍上反而靠近了黃金時期的港產賀歲片——一羣有着共同目標和各自麻煩的人命運交織,經過不懈努力,大小問題全在最後一刻同時解決,寶物歸國,惡人得報,情侶和好,家庭復原,十分和諧美滿,如果眾人在醫院裏排成一行抱拳道聲“恭喜發財”,我也不會覺得意外。

成龍的動作片是乾淨的暴力,沒有窮兇極惡的壞人,有的只是一時得勢的卑鄙惡棍,可恨實則可憐,或是勇猛無腦、虛張聲勢的打手,總會被成龍用拳腳和道具痛打或戲弄,很多作品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反派。好萊塢把握不到這分寸感,《尖峯時刻》的壞人太主流陰暗,《鄰家特工》又卡通過了頭,(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觀眾喜聞樂見的成龍式善惡交鋒正如《十二生肖》所展示的,雖然勢不兩立,但極少訴諸暴力兇殺,雖然打得齜牙咧嘴,但絕沒有你死我活的殘忍,打到後來互施援手,化敵為友也不罕見。眼花繚亂的肢體對抗,是將成龍與盟友、對手放入一個精心設計的複雜環境,通過巧妙的動作編排和道具使用,炮製出毫無生理反感的雜耍式武鬥。從那個香港還沒有電檢制度的年代,到大片裸露血腥口味漸重的時下,也許只有成龍的招牌電影,才能讓父母深刻認同打打殺殺可以不等於暴力,並放心帶孩子前往。只是這次我們等得有點久,上一部符合此特徵的是《寶貝計劃》。

由於選取頗具技術含量的俠盜題材,《十二生肖》前無古人的展示了許多高科技,在華語片裏十分罕見,但我們看《碟中諜》時已經見識過了,所以成龍純然是清朝皇帝態度,僅把這些洋玩意當做讓人張嘴一兩秒的奇技淫巧,敏捷身手和不要命精神並沒未遭喧賓奪主。就像他在《成龍的特技》結尾所説:高科技很好,但我還是喜歡真功夫。當然,這把年紀已難再攀高峯,開場的輪滑驚豔后,降落傘逃亡和船塢打鬥都是温吞水,直到高科技色彩淡去的叢林奪寶,方才回到《飛鷹計劃》式的“多路人馬大混戰、三個女人齊搗亂”,成龍縱神通廣大也被攪得手忙腳亂、焦頭爛額,緊湊的喜感直逼當年。造假倉庫的以一敵眾是成龍能量的全面噴薄,他在鋼筋水泥間上竄下跳,龍套們灰頭土臉、四處跌落,落地窗和相機杆等精心原創亦不缺席,足以列入他職業生涯最佳打鬥之一。當然你若是鐵桿龍迷,還是能挑出不

滿,比如腳底抽箱的招數屬於炒冷飯,比如蓋子砸人不夠花哨,有幾處剪輯也有點混亂,可誰能要求五十八歲的成龍向三十八、二十八時看齊呢。

我們都能理解歲月壓榨後的力不從心,惟獨成龍自己絕不服老,繼續野心勃勃的挑戰年輕的自己。我們以為倉庫大戰已足夠熱血沸騰,成龍卻認為稱心如意遠遠不夠,非要讓人人都目瞪口呆方肯罷休,於是高潮一刻,他在晴空中倏的飛入銀幕,猶如一個從天而降的救世主,為了終極目標拼死一搏。當jc從幾百米高的山壁翻滾而下,脖子扭曲,雙腳脱臼,滿臉傷痕累累,雙目充血,眼神迷離,膝蓋微顫着不支倒地,卻仍執着的用盡殘力搜尋銅首的影子,這是在華語影壇越來越稀缺的搏命精神的超凡詮釋,也是成龍幾十年輝煌的最佳揭祕:他知道觀眾要什麼,而且他總會給他們更多。連對手也要忍不住讚一句:你真是純爺們。近幾年,成龍一再祭出“最後一部動作片”的噱頭,但每次態度都模稜兩可,我們咒罵時,他正在偷樂呢,這個狡猾的老硬漢,他知道無數人盼着他食言呢。

轉至豆瓣,本文章由百度影音在線播放 8樓影院整理

本網推薦訪問其他精彩文章:

善良的男人影評及觀後感

十二生肖影評及觀後感

《入殮師》觀後感影評

寒戰影評及觀後感

十二生肖影評及觀後感

Tags:觀後感 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