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霍亂時期的愛情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5W

第一篇:霍亂時期的愛情觀後感

霍亂時期的愛情觀後感

霍亂時期的愛情觀後感

《霍亂時期的愛情》,毫無疑問,以愛情為主,並且是以烏爾比諾醫生、費爾明娜和弗洛倫蒂諾三個人的愛情為主線。

首先,烏爾比諾對費爾明娜的愛,初看有種高富帥一見鍾情於灰姑娘的感覺,他喜歡費爾明娜原始的野性、高傲。並且也不顧門第娶費爾明娜為妻。在最初追求費爾明娜時,照樣不脱俗套的會給女主角遞送情書,一次一次的不請自來,會因費爾明娜的孤傲,受窘,也會見到費爾明娜時內心慌亂。如此種種表現,馬爾克斯卻説,烏爾比諾與費爾明娜之間至始至終都不存在愛。那麼,不禁會反思,他的這些舉動,不是出於愛,那是出於什麼?

如果説是費爾明娜的桀驁不馴刺激了男性的征服欲,那麼做情人便可,為何會娶她為妻?烏爾比諾學識淵博,門第顯赫,又是眾女人心中最佳夫婿,以他如些完美的條件,為何不選擇一個自己愛的人結婚?烏爾比諾與費爾明娜從不談論愛情,但卻追求生活的穩固。不以愛情為基礎的生活何以穩固?

不禁想起《失戀33天》裏面,黃小仙問魏先生,那些硬件夠硬,軟件也不錯的優質男怎麼會選擇張口閉口普拉達的女人,魏先生給出的回答是:省事,即便愛情不存在了,關係還能靠其他東西來維繫。那麼,烏爾比諾與費爾明娜相伴的五十多年,依靠的是什麼來維繫?

弗洛倫蒂諾對費爾明娜的愛,初戀時的浪漫、不顧一切,書信裏面字字都含情脈脈,甚至連商業書信都寫得情意綿綿。這時的弗洛倫蒂諾讓人覺得是可愛的,多情的。自費爾明娜明確拒絕他之後,他開始了各種露水情緣,同時與多個情人保持着聯繫,一面繼續着糜亂的生活,一邊等待着費爾明娜,始終保持着靈與肉的分離。

烏爾比諾醫生去世後,他終於讓費爾明娜摒棄偏見,重新認識並接受他。但他對費爾明娜面不改色説出的謊話“我為你保持了童子之身”,直讓人犯惡心。很多書評説,老年的弗洛倫蒂諾和費爾明娜才是愛情,但個人覺得這種基於欺騙的情感,多少會玷污愛情這兩字。因此,初戀時的弗洛倫蒂諾對費爾明娜的愛是純粹簡單的,而隨着時間的推移,當他再次對女主角表露出愛時,此時的愛已經與最初的相去甚遠了。

最後看下費爾明娜對他倆的感情,對烏爾比諾,馬爾克斯表達得很清楚,她對他沒有愛。而對弗洛倫蒂諾,初戀時的她是愛得瘋狂的,但突然之間,對他的愛戛然而止了。有如頓悟般,她愛上的是對愛情的幻想。年老成為孤寡的她,再次對弗洛倫蒂諾萌生情意,有些人説這是年少時的愛情死灰復燃,但個人覺得,她在過去的53年中,很少想起弗洛倫蒂諾,並從來沒有帶着深情的回憶,更談不上追悔。她與弗洛倫蒂諾更像是一段尋常的黃昏戀,至少從她這個角度來説是如此。

第二篇:霍亂時期的愛情

馬爾克斯滿臉嚴肅地説:“世界上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情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第225頁)。

同時這也是我對本書中愛情的感悟~~~

正如作者的語言: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如此多的愛情都能表現的淋漓盡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對比一下我們身邊的愛情了~~~~~ 本書作者--馬爾克斯,小説界的一位“鬥牛士”,其大作《霍亂時期的愛情》贏得如潮的好評。他穿着哥倫比亞民族服裝領走了1982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聲譽達到頂峯;但他並沒有為聲名所累。

本書寫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愛的故事。他們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馬爾克斯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而透過這些愛情,小説表現的是哥倫比亞的歷史,是哥倫比亞人自己破壞哥倫比亞的歷史。

小説以阿里薩和費爾米納之間持續了半個世紀的愛情作為主線,不失時機地將其他多種愛情磨練成珠,穿綴於這條主線上。而馬爾克斯恨不能將人世間的種種愛情“一網打盡”。不少的愛情在書中只是一筆帶過;不過,幾乎是出現在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被作者繫上了“愛情”的紅線。這裏有阿莫烏爾的隱蔽的愛情,但卻“不止一次體驗到了剎那間爆發的幸福”、有阿里薩許許多多的朝露之情、有烏爾比諾和林奇小姐之間羞澀而大膽的愛??變化豐富、形態各異,“真摯火熱”的情感內核卻都是一樣的。它不僅是一部經典的小説更是堪稱是一部充滿啼哭、歎息、渴望、挫折、不幸、歡樂和極度興奮的愛情教科書。

作家藉此認真思考了情愛心理、性愛心理以及老年人心理。小説不僅僅是讓我們看到愛情的多種可能性;真正讓人歎為觀止的還在於:涉言不多,而“愛情”的諸般特色輕易皆呈。這得益於作家透視愛情及人性的犀利眼光——由於這種眼光,作家三言兩語就切中了諸種愛情的“要害”。

小説對老年人心理的關注顯然與作家本人的年齡有關。當作家那回憶的幽靈天使一般在過往的時空裏飛翔時,我們便傾聽到一聲滄桑悠遠的歎息。歎息聲吸納了人物的私語聲,還隱藏了作家探求生命價值的慾望。同時,小説又湧動着滔滔激情。這是作家五十多歲時的作品,我們不得不對老馬爾克斯感到敬佩。這樣,一方面,我們聽見了深沉的歎息;另一方面我們又看見了一位老人滿臉熱烈的笑,那是熱愛生命、迴歸青春的笑。這一點在小説最後一章體現得最為鮮明。費爾米納與阿里薩在半個世紀後走到了一起。看起來兩人仍不太可能結合,但費爾米納早已枯萎的愛情又被激活,且漸漸灼熱起來。當“新忠誠號”在熱帶河流上昂然而行時,兩位老人如患上“霍亂”一般迷醉,他們的愛情似乎冒出了騰騰的蒸汽。這簡直就是愛情挑戰死亡、青春活力衝擊生命極限的神話。我們在不期然中聽到作家的宣告:愛情的最高境界正在於其形而上的永恆品格。舍此,人類所謂的“高尚”、“偉大”必將大打折扣。我們被這個“永恆”所眩惑,恰如被小説結尾阿里薩説出的那句話所震動一樣:船長迷惑地問他來來回回航行要到幾時才停,他用“在五十三年零十一個日日夜夜前就準備好的答案”來回答船長,這個答案便是——“永生永世!”

其實,小説中呈現的各種各樣的愛情,現實生活中都能見到,只是我們沒有認真的去發現。我個人也認為作者以小説的方式像“大雜燴”一樣帶給讀者豐富的愛情故事。不僅僅是要説明愛情是美好的,同時它也是一種霍亂,或許它是一種殺人的武器~~~~~

2.

最近借了朋友新買的書——《霍亂時期的愛情》來看,昨天剛剛看完,就想寫篇讀後感,不為別的,就是想把自己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時間長了便什麼都忘了。

讀着《霍亂時期的愛情》,儘管作者在其中以烏爾比諾、費爾米娜.達薩和阿里薩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給我們描述了很多種愛情,但是在我看來,這本書裏描述的不僅僅是愛情,還包括歷史和人在老年。

關於愛情,從總體來看,書中描述的愛情包括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如此種種,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類型,而且每一種都描寫得透徹,描寫得一針見血。但只有主人公費爾米娜、達薩、烏爾比諾的愛情故事是主線,就如同一條河流,貫穿於小説的始終,如河流一樣涓涓而流。其他的愛情,有阿里薩像捕獵似的獲得的各種類型的愛情,也包括烏爾比諾與林奇的短暫愛情,這些就像河流中偶爾突出的一塊塊石頭,即使在河流中也會形成小小的漩渦,但是卻不能阻止河流繼續向前流淌。就如同我們的婚姻生活,也許中間會出現一些影響其順利進行的因素,比如現在最常見的所謂第三者插足,但是隻要婚姻的雙方,愛依然存在,那麼我相信婚姻仍然可以像河流一樣一直流淌下去,那些小小的漩渦,終將會被河流丟在歷史中,而真愛永恆。就像阿里薩對費爾米娜一樣,愛一直在,也終究陪伴他們到生命的盡頭,一直到“永生永世”。

關於歷史,在所有愛情的描述過程中,作者也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內河的容顏的改變與阿里薩愛情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關係。在他年輕的時候,為了忘卻被費爾米娜拒絕的痛苦,他踏上了內河航行,當時的河岸隨處可見的短嘴鱷、河牛、河裏豐茂的水草,茂密的熱帶雨林都噴發着勃勃生機,而那時的阿里薩卻是已經痛苦不堪,心灰意冷;隨着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革新,人類的貪婪,到阿拉薩老年以後,為了費爾米娜再次踏上內河航行時,河岸兩旁存留的只是光禿的樹樁、零星的僅存活於動物園的動物,轟鳴的飛機、冒煙的汽車,大批的捕獵者,污染的河水??可是這也沒有能讓他有任何心情不快,相反,由於能和費爾米娜一起旅行,阿里薩的心情很是高興,在因霍亂而不能上岸時,他仍然沒有感到沮喪,而是告訴船長一直航行下去。

關於老年,小説開頭就講了烏爾比諾好朋友的死亡,死亡原因是對老年的各種徵兆的恐懼和不安,無法面對老年的各種不堪,以至於用死亡來拒絕這種不堪,維持所謂的一生的尊嚴。再到後面,烏爾比諾在年齡已經很大的情況下還爬高捉鳥而不幸摔死;阿里薩其中一個情人説,我們都有一股禿鷲的味道,正如作者説描述的,那是人年老的時候所發出的一種酸腐的味道;還有阿里薩自己因不想承認自己老了的事實,而在醫病的時候拒絕相信醫生的話,而自欺欺人地説自己很快就好了,絕對要不了醫生所説的三個月等等,都展現出了人對老年在心理上的拒絕。但同時,我們又看到了老年人熱愛生命、迴歸青春的希望。在小説最後,費爾米納早已枯萎的愛情又被激活,且漸漸灼熱起來,費爾米納與阿里薩在半個世紀後終於走到了一起。在內河航行的日子裏,兩位老人如患上“霍亂”一般迷醉,他們的愛情似乎冒出了騰騰的蒸汽。這簡直就是愛情挑戰死亡、青春活力衝擊生命極限的神話。這讓我們感到老年並不可怕,只要仍然有所堅持,老年依然可以有愛情,而且這種感情沒有期限,如果非要給它一個期限的話,那就是阿里薩“在五十三年零十一個日日夜夜前就準備好的答案”——“永生永世!”

經典讀物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第三篇: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

“一生一世。”他説。

——題記

很難想象有這樣一位老人家,在近古稀之年時,在獲得了諾貝爾這樣的大獎後,還能潛心下來去寫一篇關於“愛情”的小説,撇棄名利的誘惑和享受,也不懼高齡,他就這樣靜靜坐下來,在他的書桌前,用了兩年的時間,在《百年孤獨》之後又給我們送來《霍亂時期的愛情》,不得不叫人心生欽佩和敬仰。他就是加西亞.馬爾克斯,史上“最無爭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馬爾克斯自己對這本書也曾高度評價過:“《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在這之前對馬爾克斯這個人我也只是從高中歷史書上有所認識,潛意識地把他劃為魯迅,泰戈爾這一類的民族作家,憤慨的筆下總是充滿着民族和國家的苦難。《百年孤獨》我買來了,可是還不敢看,尤其是在看了《霍亂》之後,我想讓《霍亂》裏面浪漫狂放的愛情在腦海裏多停留一會兒,想讓那些愛情的因子沉澱在心裏,不想這麼快就被《百年孤獨》所沖淡。

《霍亂》裏的愛情真的太美好了,我看了小説之後,猶有不足,又去找改編的電影來看,看過後真的是大快人心啊!不像一般的小説,老是悲劇收尾,硬生生地要把美好的事物撕毀給人看。而馬爾克斯不僅讓阿里薩和費爾米娜在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之後重新相遇,更膽大地是,還讓這兩個即將面臨死亡的老人重新在一起,和所有剛剛陷入愛河的年輕人那樣,他們從容不迫和健康正常地睡在一起,不去提及過去,一筆抹掉,重新開始。用欣賞的眼光去看那沒有年齡的皮膚,甚至還帶着第一次見面時的那般悸動的心跳。“他們悄然無聲,像是一對由於生活而變得謹小慎微的老夫老妻,已經超越了激情的圈套,已經超越了幻想的殘酷嘲笑和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超越了愛。直接到達了愛的真諦: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愛就是愛;愈接近死亡,愛就愈濃醇。”

小説的結尾,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煎熬的阿里薩深刻理解費爾明娜對回到故鄉的恐懼,他終於頓悟到“原來是生命,而非死亡,才是沒有止境的”。於是當船長問:“見鬼,那您認為我們這樣來來回回的究竟走到什麼時候?”

五十三年七個月零十一天以來的日日夜夜,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一直都準備好了答案。 “一生一世。”他説。

真的很抱歉,我這個急性子,這麼快就把結局給透露了。然而這真的是美好到令人心疼。我沒辦法壓抑住自己對這句話的喜愛。多年之後,我再次想起《霍亂》這本書,那時浮現在我腦海裏的還會是這四個字:“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就是生生世世,在我餘下的所有的歲月裏,我都與你同在。多麼美好的愛情宣言啊!我更愛它是因為這是從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所説的。《霍亂》給我們呈現的正是“天涯海角,矢志不渝”這般悽美的愛情。然而,真的有愛情存在嗎?在我的身邊,有很多人都不相信愛情。她們當中有時值妙齡的少女,也有結婚生子的主婦,更有已經相守多年的妻子,當我問她們是否相信這世上有愛情時,大部分都是抱着悲觀的態度。有些人甚至否定這世上有愛情的存在。那愛情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愛情都不存在,又談什麼“一生一世”呢?

先讓我們看看馬爾克斯筆下的愛情吧,看看大師是如何展開對霍亂時期這段愛情的講述吧!

未看此書時,我曾以為這將講述一對戀人如何在霍亂這樣悲慘的環境中如何生死相依的這類的故事。現在看完了,才明白與其把“霍亂”當作“愛情”的定語,倒不如把它當作是“愛情”的同位語更好,即霍亂=愛情。在書中,阿里薩的那位教父不也證實了相思病具有和霍亂相同的症狀嗎?“他開始寡言少語,茶飯不思,輾轉反側,夜夜難眠。但是他等待姑娘的第一封信時,焦慮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了。他腹瀉,吐綠水,暈頭轉向,還常常突然昏厥。”阿里薩的這種病是從一見到費爾明娜.達薩的那一瞬間開始的,這場由文字幻想營造的愛情也正是從這時開始的,並且從未沒有被治癒。因而阿里薩固執地等待了五十一年九個月零四天。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當他把鋪蓋卷扔進大海下定決心回到故鄉時,回到那個瀰漫着費爾明娜.達薩的特有的氣息的城市,他看到的是懷有六個月身孕、對自己的“妻子”這個新角色駕馭得八面玲瓏的費爾明娜.達薩,於是他便下了狠心,要贏得名譽和財富以配得上她,甚至都沒去考慮她已是有夫之婦這個障礙,固執的阿里薩就這樣歇斯底里地認定費爾明娜還是她的,或者説最終都會是他的,因此他也認定了胡韋納爾.烏爾比諾醫生的死也是一件勢不可擋的事。並且是會比他先死。看到這裏,不免唏噓不已。阿里薩這種對愛情近乎狂熱變態的追求不禁讓人感到炫目,像是耀眼的日光,不敢直視,給人的感覺總是不真實的。阿里薩和費爾明娜的愛情本身也就為傳統常規所不容,阿里薩這位執着的柏拉圖的“狂熱份子”他越軌了,像是攀附在本來不屬於他的急速行駛的火車上,這種超出常軌的速度和激情,對這位老人來説都是和死亡一樣極具危險的事物。但是他卻緊抓着不放,就在急速衝刺的一瞬間,一切又瞬間柳暗花明,我們彷彿也跟着他到達了另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這

個世界依然有霍亂,還有和霍亂病症相同的愛情。在這個全新的世界,霍亂和愛情不再是異己力量了,它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和空氣一樣的存在,不再為人們所牴觸,人們也不會再認為霍亂和愛情其中一樣會傷害到他們。就像阿里薩在信中所説的:“應該教會她把愛情看做是一種可笑、迷人的狀態,而不是任何目的的工具。愛情本身就有它自身的起點和終點”。

可如果這樣説的話,那肯定會有人跳出來反駁了:“愛情是存在的,可是它並不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如果愛情存在於第三個世界,那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我想這個問題就只能夠由天才的馬爾克斯來回答了。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説到“我寫的不是愛情的幻夢,而是克服幻夢的真實的愛情。”在小説中,對於生活在一個被條條框框束縛得緊緊的家庭裏的費爾明娜來説,在那樣一個傳統的時代中,愛情離她們的深閨是如此遙遠,只能是一個不可觸及的幻想,由幻而生憐既生懼。費爾明娜最初對阿里薩就是一種不明所以的建立在文字之上的一種虛幻的愛情。她愛上的不過是愛情本身,而不是那一個活生生的戀人。“正是這種愛的變態,愛的偶像化才使得真實的、獨特的、本應成為情侶的人成了“愛情”之夢的破壞者”。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她兩年多後見到阿里薩時説的第一句話竟然會是“不,請您忘了吧。”在那時,她已感到他們之間的愛情不過幻想而已。但直到老年來臨之際,她才確切地發現阻礙自己愛他的下意識的原因:“他好像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個影子。”

回到現實中來,我們會覺得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加可親可感。走在校園裏,身邊總會不時出現成雙成對的情侶。然而這畢竟是少數,更多是在他們背後唏噓不已的單身的人。如今的傳媒無處不在,而無處又不和“愛情”這樣的主題有關,甚至每一個節日都會變得和愛情有關。那試問:“除了愛,我們還剩什麼呢?”剩下的或許就是空虛和寂寞了。現在不再像上個世紀,愛情不再被束縛在條條框框的傳統規矩當中,如今的人兒可以大大方方地談情説愛,甚至也可以公開地選擇自己的同性伴侶,二十一世紀似乎已經成為了愛情的世界,愛情暢通無阻,甚至橫衝直撞,撞開了一個愛情的萬花筒。只是這樣一個絢麗的自由的愛情世界中,我們試問,我們愛了嗎?我們有沒有真正地愛過某個人?還是我們只是一直在選擇戀愛,或者被愛,而不曾去愛?還是我們只是把愛當成時下一件流行的廉價品爭相搶購?當愛情真的如此般氾濫不堪時,你是否能夠想起霍亂氾濫時的場景呢?

至始至終我都相信愛情是存在的,並且是真真實實地存在於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上。

第四篇: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愛情故事:一對年輕人瘋狂陷入熱戀,卻因為太年輕而不能結婚,等他們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滄桑,卻又因為八十歲太老而不能結婚。男主人公阿里薩在歷經了53年7個月又零11天之後,終於和自己心愛的女人在一起了。此時的他們,一個76歲,一個72歲。

小説的一開始用一塊香皂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婚姻家庭的生活點滴。女主人公費爾米娜擁有他人稱讚的丈夫和婚姻。但婚姻始終不是愛情,費爾米娜的丈夫烏爾切諾醫生説,婚姻重要的是穩定,其次才是幸福。他們的婚姻美中不足,中年的烏爾切諾一生有過一次短暫的外遇,但這並不影響他在鎮上的光輝偉岸的形象。相比之下,一生沒有結婚的阿里薩在心理始終念念不忘費爾米娜的同時不間斷的找了622名情人來撫慰他寂寞而痛苦的心靈(有點不能理解),所以當他聽到烏爾比諾醫生的死訊時懷裏還摟着14歲的小情人。儘管如此,他始終不能忘記費爾米娜,對她的愛和思念使他一直等到醫生的去世時都還保留着年少時的激情和感覺,就算費爾米娜已經是個有黴味的老婆子了。

確切的説,這是一本關於死亡和愛情的書。書中阿里薩的老爸曾説,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為愛情而死。書中這一思想貫穿始終,而且小説中提到的有關死亡都跟愛情有關,除了醫生烏爾切諾——為了抓一隻討厭的鸚鵡,這也許是醫生的可悲之處吧。對於阿里薩和費爾米娜,正如書的最後就提到“因為長期的共同的經歷使他們明白,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愛情就是愛情,離死亡越近,愛的就越深”。

老實説,阿里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流氓,但也算是個優秀的流氓吧。從代筆先生門洞成就一對年輕的戀人,到小心呵護身體,始終念念不忘費爾米娜,就算她早已不值得並且不敢讓人碰的老太太了。阿里薩的堅持,小心,詩人氣質是阿里薩的財富,也是最後能讓費爾米娜感動的原因吧。“新忠誠”號見證了兩個老人的“年輕”的愛情,霍亂使他們有機會再出發,出發去“黃金港”,出發去“永生永世”。

僅以這些片斷感受紀念剛過世不久的偉大的馬爾克斯。死亡總會成為他小説的主題,因為那是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的。願每個人可以擁有愛情,願每個人能擁抱死亡。

第五篇: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

讀着《霍亂時期的愛情》,儘管作者在其中以烏爾比諾、費爾米娜.達薩和阿里薩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給我們描述了很多種愛情,但是在我看來,這本書裏描述的不僅僅是愛情,還包括歷史和人在老年。

關於愛情,從總體來看,書中描述的愛情包括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如此種種,幾乎囊括了所有的類型,而且每一種都描寫得透徹,描寫得一針見血。但只有主人公費爾米娜、達薩、烏爾比諾的愛情(推薦打開本站:)故事是主線,就如同一條河流,貫穿於小説的始終,如河流一樣涓涓而流。其他的愛情,有阿里薩像捕獵似的獲得的各種類型的愛情,也包括烏爾比諾與林奇的短暫愛情,這些就像河流中偶爾突出的一塊塊石頭,即使在河流中也會形成小小的漩渦,但是卻不能阻止河流繼續向前流淌。就如同我們的婚姻生活,也許中間會出現一些影響其順利進行的因素,比如現在最常見的所謂第三者插足,但是隻要婚姻的雙方,愛依然存在,那麼我相信婚姻仍然可以像河流一樣一直流淌下去,那些小小的漩渦,終將會被河流丟在歷史中,而真愛永恆。就像阿里薩對費爾米娜一樣,愛一直在,也終究陪伴他們到生命的盡頭,一直到“永生永世”。關於歷史,在所有愛情的描述過程中,作者也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內河的容顏的改變與阿里薩愛情心理的變化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關係。在他年輕的時候,為了忘卻被費爾米娜拒絕的痛苦,他踏上了內河航行,當時的河岸隨處可見的短嘴鱷、河牛、河裏豐茂的水草,茂密的熱帶雨林都噴發着勃勃生機,而那時的阿里薩卻是已經痛苦不堪,心灰意冷;隨着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革新,人類的貪婪,到阿拉薩老年以後,為了費爾米娜再次踏上內河航行時,河岸兩旁存留的只是光禿的樹樁、零星的僅存活於動物園的動物,轟鳴的飛機、冒煙的汽車,大批的捕獵者,污染的河水??可是這也沒有能讓他有任何心情不快,相反,由於能和費爾米娜一起旅行,阿里薩的心情很是高興,在因霍亂而不能上岸時,他仍然沒有感到沮喪,而是告訴船長一直航行下去。

關於老年,小説開頭就講了烏爾比諾好朋友的死亡,死亡原因是對老年的各種徵兆的恐懼和不安,無法面對老年的各種不堪,以至於用死亡來拒絕這種不堪,維持所謂的一生的尊嚴。再到後面,烏爾比諾在年齡已經很大的情況下還爬高捉鳥而不幸摔死;阿里薩其中一個情人説,我們都有一股禿鷲的味道,正如作者説描述的,那是人年老的時候所發出的一種酸腐的味道;還有阿里薩自己因不想承認自己老了的事實,而在醫病的時候拒絕相信醫生的話,而自欺欺人地説自己很

快就好了,絕對要不了醫生所説的三個月等等,都展現出了人對老年在心理上的拒絕。但同時,我們又看到了老年人熱愛生命、迴歸青春的希望。在小説最後,費爾米納早已枯萎的愛情又被激活,且漸漸灼熱起來,費爾米納與阿里薩在半個世紀後終於走到了一起。在內河航行的日子裏,兩位老人如患上“霍亂”一般迷醉,他們的愛情似乎冒出了騰騰的蒸汽。這簡直就是愛情挑戰死亡、青春活力衝擊生命極限的神話。這讓我們感到老年並不可怕,只要仍然有所堅持,老年依然可以有愛情,而且這種感情沒有期限,如果非要給它一個期限的話,那就是阿里薩“在五十三年零十一個日日夜夜前就準備好的答案”——“永生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