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心得感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9W

新版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心得感悟

道德模範潤物無聲,感染着周圍越來越多人見賢思齊。無數平凡的英雄,用數不盡的凡人善舉,讓人們感受到新時代的温度,從中獲取前行的力量。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1

道德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更是自我對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説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而作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重視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不管是對個人還是整個中華民族都是十分重要的。

意大利詩人但丁説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由此可知,行為品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

那麼什麼是道德呢?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道德有時是隻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説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道德無處不在,往往通過一些小事得以確實的體現。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有的同學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道德文明沒關係,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確,現代社會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這並不意味着,現代社會對人的道德文明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現代社會對人的道德文明要求更高了。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係,注意實際行為的鍛鍊,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此外,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還必須學會做一個文明之人。那就要學會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裏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對我們待人處世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應該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道德無處不在,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就時刻體現着我們的道德,那麼要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無需做作,我們只用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肯定自我價值。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衞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2

外貌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靈美;華麗的外衣並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純樸的美。

美在於心靈。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就如沒有了靈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從此而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了道德,關愛、温暖、快樂……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顆寶石,用道德鑲邊,人生就會更加燦爛奪目,光彩耀人。

美在於心靈。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關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隻船,道德便是船槳,只要擁有道德的人,船就會有前進動力,一步步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達人生的最巔峯;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道德,船也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最終回到原點,這個人的一生就沒有任何意義;但重新找到它卻很難,就如大海撈針。

小行為,大道德。的確,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品質、思想如何,他是怎樣一個人。講道德是一種美,最純樸的美,它會給我們的人生添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擁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從生活的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做起,你會快樂一生,終身受用。

看一個人並不是看他取得了什麼,而是看他品質如何、道德如何,這樣的人才會成功,如果再有文化與知識,沒有道德的支撐也是沒有用的。

我們要永遠記住:美在於心靈,道德才是最純樸的美。

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3

花兒,因為有綠葉的襯托,才顯得更加嬌豔;藍天,因為有白雲的點綴,才更加充滿詩情畫意;校園因為有道德的支持才更加美麗,更加和諧。

道德是什麼?

道德是自習課上遵守紀律的自覺;道德是課堂上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道德是集體活動中為班級爭光的熱情;道德是考場上以身作責,遵守紀律的表率……

校園裏到處都浸着道德的香氣,社會上不也是這樣嗎?為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一雙援助之手,給孤寡老人端上一杯熱茶……這不都是社會道德的體現嗎?

離開學校,我們終會步入社會,要為自己的事業打拼,要為自己的未來奮鬥,為自己的家付出汗水,所以,我們要想適應社會的發展,想要立足社會,就必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樣,我們的生命才得以在無形中得到昇華。

俗話説:“玉不琢,不成器”,人也一樣,“人不煉,不成器”。

我們要從憂患中學的智慧,從苦痛中煉出道德,更煉出美德。

我們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就好比香料,搞的越碎,磨得越細,想的越濃烈。現實生活中我們學生可能不曾經歷什麼大的磨鍊,那就讓我們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瞭解自己,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瞭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的思想是很狡猾的,會找出各種歪理來支持自己的私慾,比如説吧:在考試的時候,別人給你小抄,而老師恰好沒有看到,這時,你會為了道德,不去理會那些小抄嗎?也許這時,你的意志就不會那麼堅定了,道德心也隨之減少,或許你是一個很守原則的人……或許你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不去理會道德的原則,但不管怎麼説,有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慨:我以為我不會做這種不道德的事情啊,原來我沒有看透自己,是啊,如果我們都能看透自己,那麼就不會自欺欺人,不會袒護自己了,這樣才會認真修身,認真培養自己的美德。

道德的養成,不是靠別人監督的,它大部分程度上在於自己的努力和自覺,它是一盒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但我希望同學們都要持之以恆的做下去,除了要了解自己,我們還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小事中體現出自己的大道德,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真誠的道德會縮短距離,任何不幸和痛苦都將黯然失色,一個充滿道德的校園,處處是陽光,處處是温暖,處處是歡聲笑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鑄一個美德的花香校園,我們共同攜手,共同努力!

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4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小時候就背三字經、弟子規、千文字。論語、道德經的片段也不時的出現在教科書上。為讓我們從小接觸古老深邃的中國傳統文化,以語言故事形式傳達這些道德思想,讓我們心中有個度,以及時修正我們時刻想越界的心。 道德經第二章第一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為什麼呢,人在感性方面特別敏感,善、美可以影響,可以帶動,更可以改變周圍。典型的“破窗效應”更可以反證此話。如果窗户上的玻璃破了,沒有住也沒有人去修補,這個房子上其它窗户的玻璃也會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有人亂塗鴉,長時間不清洗,其他人也會在牆上亂七八糟畫東西;一個乾淨的地方,一般人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某個角落有垃圾又沒被人及時清理,其他人就會繼續往那裏丟,更不會覺得不好意思。這個現象我觀察過也深慮過其中的原由。同理一個好的大環境可以影響人向好的一面發展、可以防止惡的現象出現。公司也一樣,大多數人都道德高尚,那麼一些原本不高尚的人肯定會受影響,如果真出了一些違背道德的事情及時制止住,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反過來,後果非常可怕。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專業技能方面提高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德”,德才兼具才算是人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就是中國的文化説話辦事都很有講究。你看曾子第一個講的就是“忠”,“忠”字比較大,一般講的是對“他人”盡沒盡心;然後才講“信”,守沒守信,這個事你答應了做了沒有;最後才講“知識”,傳授的知識温習了沒有、講的道理反思了沒有。這是我們為人最基本的修養。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多精闢,這不就是這好幾本書上都提到的,做人要務實、要努力才能長遠的道理嗎。

有一天國中班主任叫我去辦公室説着説着突然來一句,通過我平時對你的觀察,送你一句話希望你能記住。“勿以善小為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當時我還納悶,又那裏犯錯了。現在常常想起,才知老師話語意義長遠啊。

共同努力越來越好。

2021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觀後感5

規則,是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孟子曾經説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同樣的,道德修養也是我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因為劉向也有過一句話:“財不如義重,勢不如德尊。”可人有的認為守規則與道德修養無關,道德修養與規則無關。可我認為規則與道德修養是相鋪而成的。

現實生活中,有過這麼一則新聞,一位男子闖紅燈給救護車讓路而被罰款。網上人們知道紛紛議論,認為男子做的對,不應該受到處罰,可有的人卻認為男子應該收到處罰,覺得這就是規則,不遵守規則就應該受到處罰。最後在人們的爭議下,決定取消對男子的懲罰。

所以,規則與道德修養是相互並存的,如果規則不按客觀情況制定,就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畢竟規定是為了讓人們更好生活。

在我的個人的經歷當中,也曾看過類似的一幕,讓我久久難忘。那天我乘坐公共汽車回家,剛好也是下班的高峯期,車上的人很多,擠的似乎沒有一點兒縫隙,忽然前方傳來一陣爭吵聲,我往裏一看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位年輕的姑娘,只見那老奶奶手叉着腰,臉上兇狠狠的指着位置上臉色蒼白,手摸着肚子的年輕的姑娘説了些不好聽的話。聽了一陣才知道,原來是小姑娘坐了應該給老人的位置,老奶奶認為小姑娘沒有道德修養沒有做到尊老愛幼便開始與小姑娘爭吵起來了。車上的乘客看不下去,便出來為小姑娘説幾句,坐在小姑娘後面年輕的小夥子站起來想把座位讓給老奶奶,可老奶奶堅持要小姑娘讓座,不願坐下。周圍不滿的聲音更大了,為小姑娘説話的人更多了。在乘客的語言攻擊下,老奶奶承受不住紅着臉下車了。乘客鬆了口氣,小姑娘感激的微笑。要是乘客們堅持要小姑娘讓座而不是幫小姑娘説話,後果就會不一樣。由此可見我們在遵守規則的同時我們應該也要有道德修養。遵守規則而沒有道德修養是不合理的。

參天的大樹挺拔聳立,靠的是深扎大地的根部默默支撐;生活的美好靠的則是規則與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