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精品影評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新版《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精品影評精品多篇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篇一

我記得周總理曾講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或許祖國的過去我們不曾參與,只能在紀實等各種資料中體會到往日的篳路藍縷,但如今我們卻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中國當下的日新月異,強盛壯大,也能在網上、在新聞中處處看到華夏兒女一脈相承的民族自豪感,千萬心聲匯聚成一句話“我們愛你,中國”。

對於我來説,兒時第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存在,是學習國歌的時候。當自己在一步一步的成長,知識一點一滴地在腦海裏定居,我從歷史中回顧中國的過去,在地圖上領略中國的幅員遼闊,還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在地圖上看來看去、指指點點,用小腦瓜認真地嘗試記住一些城市好聽的名字,我知道我的家鄉名作中國。

當然對於我們這一代很幸運的是,我們的成長過程也伴隨着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翻天覆地的變化。前幾天,我也不知為何突然想看《北京歡迎你》的MV,在手機上搜到這個視頻,邊看邊想象當時08年北京的盛況。“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四海五洲,齊聚於此,共同編織一支奧運狂想曲,多少個振奮人心的時刻、多少次感動不已的瞬間都已流淌進時間的大河,鐫刻在北京、在中國的記憶裏。從一次次申奧到成功舉行夏季奧運會,中國以開放的姿態向世界展開懷抱,我們國人也得以看到這個多元的世界。

不論是國中12年的倫敦奧運會,還是上高二時16年的里約奧運會,時刻關注着中國的比賽已成為一種定時習慣,和身邊的同學一起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為出征的奧運健兒加油。每每看比賽時,就會有一種大家在共同呼吸的感覺,當五星紅旗伴着國歌冉冉升起時,有時自己也會感動到眼泛淚花,而這份感動也是祖國給予我們的。

對於我來説,真實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已經超出我所認知的時候是在高中,高中階段算是個信息量的時期,每次提筆寫關於國家作文的時候,各種素材實例就會在腦子裏打轉,可見這些年中國各個領域的革新與發展。就拿傳統文化來説,這幾年中國文化類綜藝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國*藏》、《經典詠流傳》都在創新形式中弘揚歷史傳統文化,畢竟幾千年的文化底藴於此,可以説這也是我們自己的血和肉。

而祖國的脊樑或許便是我們實打實的國力,作為一名理工科學生,自己的理念第一次被影響是因為高中老師給我們放映的一個紀錄片,這個紀錄片素材為高鐵建造與運行,觀看之餘,我被片子中數據的精確度以及運營網絡的流通所震撼,或許從那時候第一次堅定了自己學習理工科的想法。中國的宏偉工程有很多,“天眼”、港珠澳大橋等都是中國為之驕傲的名片,而這些建設背後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們令人肅然起敬,我一直很敬佩這些大師,正是這些人的傑作構建起了中國堅硬的身軀,有了當下嶄新局面。

小時候,老師問我們的理想是什麼,有多少人脱口而出,我想做科學家。上了大學,我問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我説我想做科學家。今天看了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不言其中違背科學的情節,我被打動了,被親情的温暖所打動,被救援隊的無私所打動,被整個流浪地球計劃所打動,而這些種。種的背後我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雖説不真實,卻深深地吸引了我,只願做國家的一顆小螺絲釘,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自懵懂無知、不知愛國為何物開始,到青少年有些模糊又有些憤青的愛國之情,再走到今天,心裏知道方向在何處。中國已走過將近70年歲月,或許於祖國,我們只是十幾億分之一,但祖國於我們卻是。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篇二

聚焦“核心現場”背後的無名者,與預期截然不同

在《我和我的祖國》立項之初,我對它並不期待。畢竟在觀影經驗裏,主旋律獻禮片的規制、宏大事件的重現、多個故事組接的模式,讓人不禁會產生“枯燥”、“假大空”的預期。

直到看完後走出影廳,我才長吁一口氣。必須承認:這部電影和我的預期截然不同,是一部精緻、有趣且不乏動人之處的作品。

電影對建國70年曆程中的7大“核心現場”,進行了別緻的拆解。每段故事,都沒有選擇以宏大的角度去進行“硬輸出”,而是採取平民化的視角,聚焦每場事件背後默默無聞的平凡者。

目前看來,它將成為今年國慶檔的最大贏家。

下面依次來聊聊自己對每段故事的印象:

《前夜》/管虎

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前夜。那一夜,全中國可能沒有人比林治遠(黃渤飾)還要更加“兵荒馬亂”。

在典禮前一天的檢查會上,所有團隊眾口一詞:“萬無一失”。只有他艱難地開口:“電動升旗,不敢確保萬無一失。”

林治遠是負責開國大典電動升旗的工程師,但當時的中國在科技上並不發達。一個電動裝置,也是足以令所有人緊張的技術難題——中國此前從來沒有電動升旗裝置,沒有經過反覆的實驗,誰能保證一定成功?

時間緊迫,只能臨陣磨槍,進行“土法試驗”。而接下去的一夜,還有着更突發的事件等着他,只有“過五關斬六將”、“鋌而走險”這樣的詞,才足以形容這一夜的驚險。

客觀而言,《前夜》是七個故事中,拍攝難度、導演技巧和演員表現上最佳的作品。如果要在其中評選“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非管虎和黃渤不可。但個人旨趣上,它在核心創意上稍顯保守,這是有些可惜的。

這段故事的題眼,是片中至關重要的阻斷器。雖然它只是一顆小小的金屬球,在整個規模空前的開國大典上並不起眼;但如果它出了問題,那麼五星紅旗就無法穩當地停住,有被頂飛的風險。這顆小球,其實就喻指開國大典背後,在各個環節裏付出努力的每個人。

導演管虎一直擅於描繪極端情境下被逼到絕境的人物,如何爆發出自己的潛能和毅力。《前夜》是他擅長的題材,再加上黃渤看似外露、實則飽滿穩當的表演。整個故事在完成度和情感表達上,是不出意料的高分。

《相遇》/張一白

沒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張一白導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張一白卻選擇將目光聚焦於一對被命運捉弄的戀人,可謂極為微觀的視角。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背誦這件事情的歷史意義,卻從沒想過這件事背後的個體印痕。

張譯飾演的高遠,是參與原子彈研發項目的科研人員。在一場實驗室意外中,他不幸因核輻射而身染重病,漸漸發展為不治之症,隨時都有去世的可能。10月16日當天,他偷溜出醫院,坐上一輛公交車,卻偶遇了自己三年來都未曾聯繫的女友。

他們是一對戀人,此時卻不能相認——不僅因為小夥子是參加原子彈研發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保密自己的身份;更因為自己時日不多,唯有隱瞞才是最好的選擇。一個口罩,遮住了一腔不能言説的委屈和遺憾。

雖然命題是“原子彈爆炸”,但這個故事卻巧妙地轉移了“主戰場”,塑造出了一場“身不在場的原子彈爆炸”。80%的情境,都在這輛不斷向前、熙熙攘攘的公交車上展開,而宏大事件則隔着車窗喧鬧着。

在一個長鏡頭中,全程只有任素汐飾演的女生開口訴説往事,從初見到情深的點點滴滴;而一旁的張譯只能用眼神演戲,卻演出了契闊之際的悲情。

《相遇》中有兩幕令人印象深刻:一幕在開頭,高遠被高壓水槍沖洗,血緩緩地從他的口罩中暈染而出;另一幕在結尾,兩人在洶湧的人潮中被衝散,高遠摘下口罩,對視的一笑成為了他們的最後一面。

這兩幕令人不禁思考:我們為什麼會對歷史上的宏大事件產生感動?

我們的感動,並不來自於集體的光輝成就,那是一種矯揉造作;而是來自於“另一種版本”的歷史現場——就如同這個故事一般,是無名者的默默隱忍,是所要經受的“身不由己”的痛苦,是不得不錯過的遺憾。

《奪冠》/徐崢

客觀而言,《奪冠》在各個層面的指標上,並不是七段故事中最好的,但它卻是個人最喜歡的。

鼕鼕,一個上海石庫門街坊里正過着暑假的小男孩。他是這條街裏電工的兒子,上得了屋頂,修得了天線。那年的8月8日,整個街坊都指望靠他來看女排決賽的實況轉播——電視信號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為了接收信號,鼕鼕只能一直換着角度待在陽台上。

可實際上,情竇初開的他此刻還為另一件“人生大事”焦躁着。自己暗戀已久的女孩小美,今天就要移居國外,很可能再也不回來了。眼看着她就要被帶去機場,鼕鼕陷入了兩難的“夏日大作戰”。

徐崢用一場小孩之間的“怦然心動”來切入“女排奪冠”這一歷史事件,是非常可愛且浪漫的。讓人不由自主地覺得,東東就帶着他小時候的影子。

某種意義上,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和張一白的《相遇》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選擇把鏡頭放在距離事件現場非常遙遠的“不在場位置”,細微地切入其中。只不過《相遇》是悲劇,而《奪冠》則是喜劇。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不僅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還原得很到位,而且在風格上也很大程度地致敬了上世紀的滬語喜劇,諸如謝晉的《大李小李和老李》。

《迴歸》/薛曉璐

《迴歸》相對而言是較為保守、不夠出彩的一段故事,因為整個主線情節都必須圍繞香港迴歸當晚的慶典做文章,沒辦法“出奇制勝”。不過,它的核心概念還是抓得挺好的,那就是“時間”。

“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儀式總指揮與儀仗隊升旗手(杜江飾)的這條線,聚焦的是“國家的時間”。

意外來到香港的小鐘表鋪老闆(任達華飾),被執勤隊隊長(惠英紅飾)所救治,並組建家庭。這條線索,指向的是對故土的思戀、對人的感恩、對工作的負責,是“情感的時間”。

幾條線索,指向的都是同一個瞬間的“必須準時”,那就是1997年7月1日的零點零分零秒。薛曉璐導演重點抓出了這個細節,然後再進行擴散,讓敍事線索間產生關係。

此外,惠英紅與任達華在非常有限的戲份空間裏,演出了人物的前史和真實的煙火氣,算是其中最大的亮點。

《北京你好》/甯浩

甯浩拍《北京你好》這般充滿京味的喜劇,的確再合適不過。

北京的出租車司機(葛優飾),離婚後與家人形同陌路。在抽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門票之後,他想借此機會與兒子緩和關係。

但是,在這份大禮未送出之前,他仍舊時時刻刻不忘暴露本性,換着法地到處顯擺。每個他見到的人,都要被他的炫耀洗禮一番。不料,意外發生,這張票開啟了它的“奇遇”。

《北京你好》在喜劇背後,又有着甯浩一貫悲歡交融的底色——我們要記住2008年的奧運會,卻也不能忘記同一年的汶川地震所帶來的傷痛。

在滿地雞毛的現實世界裏,這個失落卻又常常打了雞血的北京中年男人,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温情角落。

《白晝流星》/陳凱歌

《白晝流星》的攝影與調度維持在水準線上,但敍事邏輯有些問題,有點可惜。

以“草原傳説”作為基點的這則故事,包含着寓言感:傳説中,若能在白晝看到流星,貧瘠的大地就會變成綠洲;而航天技術的發展,對於貧困的草原牧民而言,就是一串帶來希望的“白晝流星”。

不可否認,它的立意出色。將“新農村扶貧”和“航天航空事業”兩件大事糅在一起,構成了互為牽引力的關係——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航天科技發展與扶貧,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也存在着關係。

《護航》/文牧野

最後一段故事《護航》,由文牧野執導,算是收了個不錯的尾。

《護航》聚焦閲兵式上的“後備飛行員”的故事。她不能正式上台的理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只有最優秀、最全能的飛行員,才能做到最完美的替補,成為飛行表演的最大保障。身為隊長的她,只能成為後備的人選。

每一個幕後不能上場的平凡者,她們的人生故事都值得被挖掘、被書寫。文牧野顯著的強項在於,他對人物的塑造與情感處理是細膩的。

《護航》通過飛行時不斷偶發的主體回憶,來打撈、回溯這位女飛行員的心路歷程——從孩童到少年時光,再到成長過程中所經受的各類挫折。她要打敗性別觀念的禁錮,要在無法兼顧愛情與事業這件事上做出抉擇。這些回憶連同“護航飛行”的主線,塑造起了鮮活的形象。

七個故事、七種鮮明的風格,卻沒有造成“互不兼容”的情況。原因在於,它們都是書寫歷史橫截面背後的小人物。

這也是《我和我的祖國》讓人感到欣慰的地方。每個故事,都選擇將重心放在“我”和“我的”,放在默默無聞卻又舉足輕重的無名者身上,放在大事件幕布背後的那些細微角落,然後再是“祖國”。

真正的歷史,蟄伏於平民的日常之中。“祖國”這個觀念在此時顯得既抽象、又具體,在平民化的敍事邏輯裏,最終漸漸生髮為實際的關切。

從這一層面而言,我們不難發現《我和我的祖國》的優點——它並非是傳統印象中,那類老套、刻板的“假大空”式的表達;而是一部充滿細節、能夠引發觀眾共鳴的作品。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篇三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是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甯浩、文牧野七位聯合執導,又有豪華的演員陣容,此片有一個很大的亮點。選取共和國成立至今七個重要時刻,以鋼筆轉場。

前夜、相遇、奪冠、迴歸、北京你好、護航、白晝流星對應的正好是中華民族最重要或者最輝煌莊嚴的時刻。

七個故事七個不同的時代下的國人心,無論是催淚、紀實、還是喜劇,有淚水也有歡笑,有玩梗也有思考。無論你喜歡哪種風格里面全都有,而且有不少都是我親歷過歷史事件,因為共嗚,所以感動,油然而生的身而為中國人的喜悦。

在觀看過程中,內心充滿感動和激動,為建國以來那些默默無聞為國家做出各種犧牲和貢獻的英雄們所感動。深知現在生活來之不易,是每一位革命先烈、科研工作者以及堅守在每一個崗位上的人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感慨良多,看到祖國日漸強大,穩穩地屹立在世界之林,感到無比的自豪與光榮。此片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喚醒全球華人的共同回憶,希望我們能不辱使命,把這種愛國奉獻精神傳承下去。

有國就有家,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祖國我為你自豪,在新中國成立七十三週年到來之際,祝福祖**親生日快樂,祝願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

《我和我的祖國》觀看體會 篇四

國慶檔幾部電影票房一路飆升,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20億。在這部影片的背後有很多觀眾不知道的故事,7位知名導演和52個演員加盟,成為影片最大的亮點。

《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是由7個單元,7個故事組成的。有7個故事自然也有7個導演。這7位導演能湊到一起,離不開總製片黃建新的撮合。恰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他跟陳凱歌合計,找來了管虎、徐崢、甯浩、張一白、薛曉路、文牧野。由陳凱歌當總導演與其他6位導演各執導一個故事。

導演班子搭建起來了,他們面前又出現一個大難題,拍什麼,怎麼拍。是拍成紀錄片形式的,還是7個導演拍一部電影,成為拍攝難題。直到最後,他們找到了12個字的方針“歷史瞬間,全面記憶,迎頭相撞。”

管虎執導的《前夜》是整部電影開拍的第一個故事,分量十足。而陳凱歌執導的是《白晝流星》;張一白執導的是《相遇》;薛曉路執導的是《迴歸》;徐崢執導的是《奪冠》甯浩執導的是《北京你好》;文牧野執導的是《護航》。7個導演共同執導一部電影,在華語影壇十分罕見。

除了導演陣容強大之外,劇中演員陣容更是強大到讓觀眾難以想象。這部電影的觀影過程,就是數星星的過程,每一個單元裏都有觀眾熟悉的身影。像葛優、黃渤、吳京、張譯、惠英紅、馬伊琍、劉昊然、劉濤、王洛勇等主演;還有一些只有一句台詞的明星,像彭昱暢、韓東君等。

這部影片有52個演員加盟,不可能每個人都是主角。雖然戲份不多,但每個演員都是全心全意投入,而且是零片酬出演。從導演到演員,再到劇組上上下下所以工作人員,所以到人凝聚在一起,匯浪成海,為我們呈現新中國70年裏重大歷史瞬間,讓人感動。

《我和我的祖國》影評 篇五

這很陳凱歌

看的是28號的點映。看完第一印象中覺得最好的是上海弄堂和北京大爺這倆段。想了一會,最痛心的是陳凱歌。被問最不喜歡那一段,發現最煩張一白。

剛出電影院,就想狂罵《白晝流星》,於是和同行小哥哥痛心疾首狀分析一大摞,話説多了竟然緩解了點一開始的厭惡。然後被問你最不喜歡哪段時,忽然發現自己忘了這段。才明白,本質上最爛的《相遇》原來已經被忘了。就是俗。非常時期的不俗全給毀了。

《相遇》俗套到了浪費題材、浪費演技的程度。頗有趣味的是,貫穿其中的線索竟然是《青春之歌》。《青春之歌》作為十七年裏最強暢銷書,張一白這段“國家大義”與“兒女私情”的衝突戲碼,顯然和《青春之歌》的暢銷邏輯相背離——張一白想要的衝突是家國大義下兒女私情的“犧牲”(俗不俗氣?!老不老套?!黑得高不高級?!)——《青春之歌》能流行,就是因為“革命”加“愛情”步調一致的雙重爽感,大愛與私情融合一體:人家流行的原因根本是因為大義私情“不衝突”(昨天看到r&m製片人掛了,心裏想,能符合這種事業愛情還高科技cp要求的,不如搞個相遇平行時空rick和前妻搞出原子彈炸了全世界的故事,也許更貼合。瞎扯了)用“青春之歌”這種年代符號,顯然是想貼死“愛情”標籤,然而在新中國的共名時代,張一白臆想了過多的浪漫,給張一曼過量的台詞且沒做好品控,語尾“呀”字過量,導致舞台感時不時浮出水面。那些俗到電視劇都快不用的場景:病牀上看着窗外綠葉,公交車上細節回憶,發現對方萌點然後訴説,人潮洶湧中逆行錯過……好吧,我偏激,我煩。

但有趣的地方倒是銜接。張一白特別貼心的在片子後面給了女排的鏡頭,留了點引子(一種沒必要的貼心)但真正的引子倒是“情”,接下來的徐崢段落,延續了“情”,從絕症犧牲到離別懊惱的大小轉化,還挺好的。

正如革命年代裏的“愛情”被表現為托起國家大義的浪花,徐崢的《奪冠》説的也是個類似愛情的小故事——小男孩跟小女孩之間特別懵懂的友情喜愛,面臨離別。《真愛至上》裏小男孩的暗戀情緒在全世界大概都可以找到共鳴。仔細説它好在哪,其實特ky。首先80年代普遍的語境是反政治,或者説以文化的方式反政治。無論是體育、藝術,各種開放豐富的文化景象,都在試圖證明一種比前一時代激進的政治理想更值得追求的文化理想。但未必成功。很多反思八十年代的人會發現“反政治的政治”同樣構成了一種二元對立。因為反對的東西太明確了,讓反對本身成為不自由的快感,而非快樂。

但在這之外,八十年代特別好的一點,是俗世生命力的復甦,再往後又是市場消費種。種威脅,留下這差不多十年的寶貴。八十年代的文化有生氣,生氣來源之處是世俗生活,是市井快樂,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復甦—人們開始有“私情話意”,有可以與“革命”無關的庸俗生活了,或者説可以換一種腔調描述“革命”了。

徐崢的片子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去弄的。而且弄得很乾淨——片子裏逼仄巷弄,一刀子剖西瓜的涼氣,沒廢話的小孩,看不懂小孩的大人們,方言,方言,我愛方言。汪曾祺的《受戒》無法影視化,那種世外幽情的強度太難表現。而徐崢全方位還原了一個誇張的場景,很卡通的表達了這種乾淨——人跟人之間關係的復甦,在世俗的時代中,感情是可以“微妙”的,犧牲是滿腹“懊悔”的,小孩是有情的,時代的風雲,他們的奪冠,只是“我”童年第一次“失戀”後模模糊糊的一個背景音。

甯浩的《北京您好》也很好。跟徐崢的喜劇相比,各有各的野心。甯浩這段里人物的完成度是這七部裏面最好的,也是最複雜的。故事很完整,甚至有起承轉合的波動,把自己善用“調包”和“追逃”橋段的風格標籤夾在裏面,處理小人物境遇的剋制,在於放心地把表演交給了演員,這部裏演員的表演是最自然的。喜歡最後一雙北京黑布鞋的反戲劇處理。等等。

作為獻禮片,也許需要盡其所能粉飾。但作為喜劇,沒有悲劇底子,就不能夠支撐其邏輯。徐崢故事的背景,除了女排奪冠,還有八九十年代的出國移民潮。上海文學在上世紀末特別矚目,海外華文寫作下的新一代移民也好,上海女兒們筆下為了出國而走的角色也好,開始讓時代故事中有了新的離別。這是改革開放開始後必然的出走,並一直影響到今天——用腳投票,選擇可生活的地方,而無法離開者的喜樂,分離兩地的成長,都會在之後的幾十年裏一一印證。

而北京的段落裏,喜劇的來源恰是各種宏觀、微觀的破碎。汶川地震是這個故事推進的發生的原因之一,農民工身份的顯影,以及相當普遍化的家庭問題和父子關係矛盾。在修飾創造之餘,對時代事件選擇之餘,總是會看見被修飾,被選擇的剩下部分模糊的背影,提醒着觀看者喜劇永遠是悲劇尾聲上的一個修飾音。

《白晝流星》這名字藝不藝術,文不文藝,繞不繞,對,在一堆奪冠迴歸護航的名字裏面,這個名字就很陳凱歌。陳凱歌讓我痛心的方式就是他太陳凱歌了。傳説陳導選題材時謙讓,最想要的被張一白挑走了,最後剩了個扶貧主題的故事。

題材上這無疑是最難的。任何故事到了貧窮的地方,都會發現貧窮成為一切邏輯的主宰——藝術幾乎是沒有空間的,要解決、修飾貧窮背後的野蠻、絕望,藝術太脆弱渺小了。不存在什麼意識形態感動人,聽到d的召喚就洗心革面,如果有,這就是激進年代騙人的嘴。所以陳凱歌把“神”請出來了。

首先演員上——他請了田壯壯。要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呢……劉昊然是個莽青,陳飛宇是個呆弟,然後他們遇見耶穌,然後耶穌掛了,他們看見了神蹟。

所以神上——他請除了兩位真人宇航員!兩位小青年去抬起宇航員的瞬間——真的是一副相當宗教化的場景啊……他們被感化了,他們被召喚了,他們決定留下。

真的難以形容這種撕裂感。這是不可能完成的故事,扶貧這件事情不是一件完成時,更不是一個可以被藝術化的紀念片段,而兩位青年最後所説的,要留在家鄉,“讓家鄉更好的”攝魂迷語,顯然就是與現實最為割裂之處。貧困的鄉村和現代化必然出現的人口遷徙,誰在阻止誰的現代化,誰是誰的救世主。藝術化的理想是美好的,農村草原上的人民安居,建設家園,但在現實中,這正是矛盾的開始。更可怕的地方是,田壯壯在其中的身份是老知青——陳凱歌本人的知青回憶錄確實寫得好,但這個身份帶來的複雜性,只會讓故事變得更復雜,知青是什麼?“信徒”?或是“棄子”?歷史還未能達成和解的東西,被疊加進這個故事裏——我不知道陳凱歌是想適當反骨,還是努力讓這種氛圍更玄乎——作為粉絲,我會寬容地説陳老師您可以的,前提是,有長篇的長度,有足夠的人物。但只有二十多分鐘。太陳凱歌了,就不行了。

還有一句,就是“太空之神降臨”跟“脱貧致富”兩者間,誰先誰後,孰輕孰重間的矛盾,也不比雞蛋誰先有的矛盾小啊——陳老師迴避這一矛盾的方法,顯然不是用共和國的邏輯,而是用了另一套邏輯——這種暗中換套路的方式,emm,細想還有點可愛。

所以我想了一陣後,也沒那麼恨了。至少這很陳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