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電影影評_精彩評論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電影影評_精彩評論多篇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要評價《我和我的祖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影片有7個故事,也有7位導演,創作風格和故事結構全然不同,所以如果想更好地解析這部電影,就需要一個個故事拆解來看。

有人會説這7位導演是用各自的方式寫了一篇命題作文,我覺得説是寫作文未免太無趣了,應該更像是一場華山論劍。只不過這場論劍爭的不是什麼天下第一,也不一定非要分出個高下,而是各展絕技為祖國獻禮,如果真要有排名,每個觀眾的喜好與標準不同,排名自然也不相同。

這7位導演稱得上是當下內地電影的幾位領軍者了,他們匯聚起來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每一個故事結合真實的歷史事件,都能釋放出一種動人心魄的力量,而《我和我的祖國》將這7個故事串聯在一起,真的就像一首娓娓道來的歌謠,將感人的故事緩緩訴説。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個個故事來看質量究竟如何:

《前夜》

這部的導演是管虎,也是全片第一個故事。《前夜》有一個優勢,是主角有真實的人物做依託。這位開國大典上毛主席升旗時,站在主席背後的人,叫做林治遠,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事蹟。近年來的主旋律影片經常提到大典前夜圍剿特務的故事,但講到關於升旗背後的曲折,這還是第一次。

可以看出來管虎希望將影片營造出一種虛實結合的感覺,這從開頭蘇聯記者偽紀錄片式的影像,和結尾將黃渤穿插到大典的真實影像中可見一斑。這是一種有趣的嘗試,可以看出管虎確實用了心思,再加上時間點的設計,更加強了影片的緊張感。

黃渤的表演是這個故事的核心,管虎選擇讓黃渤講方言,更還原了這個人物普通人的一面,也強化了大眾對這個人物的認知,畢竟黃渤用方言表演,可能更接地氣得心應手一些,雖然不是青島話,但也別有一番韻味。管虎和黃渤合作多年,化學反應能產生到最強。

《相遇》

這部的導演是張一白,也是7個故事中最小巧的一部,以一次意外的相遇作為故事的主要矛盾衝突。很像一則小品,也很考驗張譯和任素汐兩位主要演員的功力。張譯的人物幾乎沒有台詞,只能通過眼神來表達情感,難度很大,淚點主要承載在任素汐的台詞上。

這個故事場景比較集中,也是這個故事難拍的地方。畢竟像張譯這樣的無名英雄實在太多了,如何做到以小見大,是這個故事要權衡的重要環節。

還好張一白髮揮了一如既往的細膩和以情動人,尤其是結尾處兩個人身處人流之中,卻遺憾錯過。張譯放下了手,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能帶給任素汐幸福,所以他選擇放棄。若干年後當任素汐在電視上看到他永遠定格的年輕面龐,情緒終於爆發出來,也令觀眾們唏噓不已。

《奪冠》

這部的導演是徐崢,是7個故事中最接地氣的一部。其實比較好拍,一是從平民視角出發,二是有激動人心的體育比賽做加持,三是觀眾們對中國女排一直很有情結,所以只要結構工整,把握好節奏,令人喜歡並不難。

徐崢也延續了自己的喜劇優勢,令我有些意外的是,這竟然還是一個小小的“愛情故事”,有一段男孩對女孩初萌芽的愛慕。以男孩作為第一視角,來看身邊的世界,到最後撐起了天線,在人生中第一次做了英雄。

徐崢是上海人,所以把地點設置在了上海,更多地可能來自於自己童年時的記憶。這種親身經歷過的拍出來確實會更有煙火氣一些,所以應該有不少觀眾喜歡這個故事。

《迴歸》

這部的導演是薛曉路,也是在情感上最打動我的故事。將香港迴歸和時間這個概念聯繫到一起很巧妙,所以很自然地引進了手錶這一重要道具。尤其放在當下這個語境當中,這個故事可能格外會引起觀眾的共鳴。

任達華和惠英紅這兩位真是香港能演出普通人質感的不二人選。逃難來到香港的任達華,在迴歸的時刻熱淚盈眶,他是兩個時代的重要見證者,想起過去的種.種,情緒激動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羅大佑的《東方之珠》作為配樂太加分,音樂一響起,我很快就回到了童年的記憶當中,從這個故事起我開始有了真實的記憶,也算是親歷者之一,所以看這個故事的同時,也是在懷念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

《北京你好》

這部的導演是甯浩,也是7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甯浩展現出了很強的掌控力,將一個看上去有些“貧”的故事講的妙趣橫生,而且並沒有過分煽情。這和葛大爺傳神的演技有關,也和劇本的小人物大視野有關。

故事的起承轉合很工整,線索就是奧運會開幕式的門票,得票-炫票-丟票-找票-給票,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而且還有甯浩慣有的黑色幽默。葛大爺近年來出演了很多比較顛覆的人物,但轉了一圈可以發現,還是這種小人物最適合他,也只有他能僅憑一人之力撐起一個故事的場子。

奧運會是一件全民與有榮焉的大事,最後葛優雖然沒有去到現場看到開幕式,但收穫了心靈上的富足,把票給了更值得去現場的觀眾。這一段將2008年的另一件大事汶川地震也串聯了進來,並不突兀,反倒讓觀眾內心泛起一陣感動。

《白晝流星》

這部的導演是陳凱歌,也是7個故事中最特別的一個。其他幾位導演基本都是在限定的語境內進行發揮,但陳凱歌卻選擇將這個故事意象化,引入了“白晝流星”這個概念,觀眾需要隨着故事的推動,去尋找究竟什麼是真正的“白晝流星”。

一開始大家以為會是飛船的返回,但到最後才發現,原來在兄弟二人心中真正的“白晝流星”,是田壯壯對他們無私的愛和關懷,這又引出了精準扶貧的線索,兩兄弟也終於幡然悔悟,接受新生。

陳凱歌彷彿回到了最初起步的《黃土地》,用一種別樣的視角來完成這段故事,而且還真的請到了景海鵬、陳冬兩位真實的宇航員來出演,可以看出用了一些心思,也將這段中國驕傲以極具藝術化的形式呈現,所以會顯得這個故事有一些特別。

《護航》

這部的導演是文牧野,是7個導演中最年輕的一位,所以表達上也很有年輕感。故事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波瀾,更多的是角色的回憶與內心活動。看完電影后身邊的朋友都在説宋佳“好A”,確實她的表演給這個故事帶來了一些新的驚喜。

《護航》的本質其實是國家榮譽和個人榮譽的問題,參加閲兵表演是每一個飛行員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在集體利益面前,有時候還是要捨棄小我,顧全大家,這可能是中國人骨子裏的一種可貴品質。

對了,出演宋佳前男友的雷佳音,一出場就被宋佳潑了一杯水,説出的那句“艾瑪幹鼻子裏了”,實在太魔性了。

總的來説,《我和我的祖國》還是主旋律電影一次比較有意義的嘗試,與其將明星臉都堆砌在同一個故事中,出場幾秒打醬油,不如讓他們各司其職,用有寬度的角色來詮釋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相信總會有一個故事能打動觀眾。

影片中的7個故事都是從小人物視角切入,聚焦祖國高光時刻背後最平凡的人,講述普通老百姓幹自己的故事,這樣接地氣的獻禮片確實值得鼓勵。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二

七個導演,七個故事,七種風格。

避開大人物以及正面描寫,從背後小人物的視角側面講述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七個偉大歷史時刻。

平凡之中見證偉大,更接地氣,更具人情味,更能讓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我和我的祖國》,重點在於“我”。

管虎 —— 《前夜》

“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

半夜上屋頂求助,羣眾紛紛前來援助,在黑暗中點亮了前行的光明。

恐高但依舊向上攀爬,因為這是新中國的第一面紅旗,絕不能出錯。

立國大事,治遠必鞠躬盡瘁。

大家萬眾一心確保萬無一失。

倒計時方式,與時間賽跑,開國大典前夜營造出的緊迫氛圍相當好。

黃渤的表演一如既往地出色,極具感染力。

張一白 —— 《相遇》

你失蹤了三年,我便坐這路車三年,只為再次等到你。

你不與我相認,我便講述青春之歌,只為你那一眼神。

靠着台詞,慢慢走近觀眾內心,潤物細無聲。

任素汐和張譯的表現着實強大,賺足了觀眾眼淚。

既是相遇,又是永別。

張一白導演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致敬了那些背後默默無聞、隱姓埋名為國家奉獻的人,不禁讓人唏噓動容。

徐崢 —— 《奪冠》

我不懂女排,但看到你們的熱情,我選擇化身“超人”一直護住天線。

女排奪冠了,心愛的女孩卻走了,我哭着説“我們家的天線太爛了”。

濃濃的市井生活氣息,就像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

女排與喜歡的女孩子,鼕鼕真的太難了。

個人與集體,私心與公心。小孩的心動,奪冠的喜悦。

真沒想到,徐崢會以這種巧妙方式來表達奪冠這一主題。怦然心動,妙趣橫生。

同時也側面表現出了中國女排的偉大。

薛曉路 —— 《迴歸》

零分零秒升國旗是我們的底線,因為我們經歷了漫長的等待與期盼。

一次又一次反覆訓練,因為這一晚是重要的日子,一秒都不可以錯。

“聽見國歌就升旗,一秒都不能晚。”

五星紅旗一秒不差地升起,歸屬感油然而生。

當《東方之珠》響起的那一刻,熱淚盈眶。

香港,我們永遠在一起!

甯浩 —— 《北京你好》

有了奧運開幕式門票,擱在哪比較好呢,當然是送給兒子作禮物最好。

去鳥巢看開幕式,是因為電視看不到欄杆,想去摸一摸父親裝的欄杆。

在電視鏡頭面前,謝謝那位穿紅鞋子司機,此時穿着黑鞋子的我樂了。

葛大爺還是你大爺,牛掰格拉斯。

全民奧運,十分接地氣。融入汶川,温暖感動。

一波三折之後,搞笑中又流露着普通人的酸甜苦辣。

熟悉的甯浩式幽默,喜劇的內核是悲劇,笑着笑着就哭了。

陳凱歌 —— 《白晝流星》

我們偷了錢,你説那錢是送給我們的。

你帶着我們,讓我們看到了白晝流星。

扶貧就好比扶小羊,終究還是得靠自己才可以站起來。

流星象徵着希望,而李叔就是那個給了我們希望的人。

貧富的差距,扶貧與脱貧,救贖與成長,少年強則國強。

白晝流星,我們都是回鄉的人。

如散文詩一般,在這個故事中充滿了陳凱歌的飄逸與浪漫。

文牧野 —— 《護航》

“為什麼是我備飛,因為你是最優秀的。”

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這就是護航的精神。

“給我整個8”,她全力以赴,用實力換來了男飛行員們的敬禮。

七個單元中唯一的女性視角,最年輕的文牧野導演壓軸登場,為我們展現了軍人的英姿颯爽。

中國空軍花木蘭,閃耀祖國天際線。

一個字,燃。

另附上個人喜好排名:

《前夜》>《北京你好》>《奪冠》>《相遇》>《迴歸》>《護航》>《白晝流星》

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託。

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背後付出的每一個“我”,

而每一個“我”同樣也離不開祖國強大的保護。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裏,都留下一首讚歌~

祝我最親愛的祖國,生日快樂!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三

國慶檔一共三部大片——

《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

説實話,三部裏最期待的,還是導、演陣容最強大的《我和我的祖國》。

昨天剛有點映場就第一時間去看了,今天就來聊聊。

主旋律電影以前常有,但基本上都拍的很程式化,比較偉光正的那種,比如“建”字開頭的兩部。

但這次不一樣,玩的比較有創意,找了7個導演,每人拍一部短片。

分別記錄新中國成立以來,7個有紀念意義的時刻:

開國大典、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中國女排三連冠、香港迴歸、北京奧運會、神舟十一號飛船着陸、抗戰70週年閲兵式。

另外跟之前主旋律電影相比,本片還有一點不同——

以前講的都是大人物,這次是小人物。

就像總導演陳凱歌説的,這次主題是“吾國吾民”。不但有“吾國”,還有“吾民”。

為了強調“吾民”這一點,片名也從原來的《我的祖國》,最後改成了《我和我的祖國》。

的確,歷史是屬於大人物的,歷史也更是屬於小人物的。

沒有勤勉奮進一心團結的人民,我們創造不了這麼多中國奇蹟。

7部短片基本是按照時間順序拍的。

下面咱們就逐一介紹一下,聊聊故事背景和觀感。

《前夜》

導演:管虎

1949年9月30號,距離開國大典,還有不到24小時。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各個籌備小組忙成了一鍋粥,負責人要求各部門必須保證萬無一失。

這時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站了出來,支支吾吾説了一句:

“電動升旗,不敢保證萬無一失”。

説這句話的人,就是當時天安門廣場整修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負責人林治遠。

他説的確是是事實。

國旗和國歌3天前才最終確定下來,而電動升旗則是屬於國內首次。

要想萬無一失地升起新中國第一面國旗,要考慮到風速、時間、線路傳輸,以及國旗升上去能不能停的穩等一系列問題……

上面規定,凌晨6點就要驗收所有工程。

升旗方面,上面決定優先選擇電動,但如果驗收時出現任何故障,立即換成人工組。

此時距離6點只有幾個小時,而天安門廣場也已經完全封鎖,根本不能進去檢修……

事關國家尊嚴的關鍵時刻,林治遠到底是怎麼解決故障的?

下面就不多劇透了。

不過可以劇透的是,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確實用電升起來了。

而且在大典當天,林治遠就站在毛主席的身後,親自輔助毛主席按動升旗按鈕。

《前夜》是一個以小見大的故事。

升旗這個事,對於整個開國大典來説足夠不起眼,但對於某個個人,則事關他的信念和一生的榮耀。

大到建立一個國家,小到升起一面紅旗,所有的偉大都是來自於平凡。

所有的大歷史,也都是由小人物堆積而來的。

《相遇》

導演:張一白

《相遇》記錄的歷史時刻,是1964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50年代中後期,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核威脅,聲稱要發射原子彈,炸掉我們幾個大的戰略城市。

在這種屈辱之下,當時一窮二白的中國決定白手起家,祕密建造自己的原子彈。

由於原子彈工程屬於最高絕密,當時所有參與人員都必須隱姓埋名,連家人愛人都不能告訴。

也正是這一點,鍛造了無數悽美又心酸的愛情故事。

本片講的,就是其中之一。

1964年10月,距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還有最後幾天。

一名叫高遠的基地科研人員,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受到了嚴重的核輻射,被緊急送到內地診療。

幾天後,生命垂危的高遠逃出了醫院。

在一輛公交車上,一個女人認出了他。

這個女人不是別人,就是高遠三年前的女朋友(未婚妻)。

三年前,高遠沒打招呼,“憑空消失”去了大西北,未婚妻也整整找了他三年。

如今兩人再次相遇,高遠知道自己時日無多,而且保密工作也遠遠沒有結束,於是忍痛拒絕了相認。

而就這時,街上突然湧來了歡慶遊行的人流。

這一天正好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相遇》的故事框架非常好,人物的設定也非常有戲劇張力。

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這樣的歷史時刻,和一個科研人員與愛人的相遇,放在了同一天。

歷史的榮耀和代價不言而喻。

但大框架雖然非常好,但很多小細節還是有瑕疵。

比如任素汐在車上遇到病危的張譯,正常的反應應該是先關心為什麼愛人會病的這麼嚴重?畢竟生命要緊,而不是站在一旁説“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這就是一種很概念化的拍法,有點想當然了,感覺不是很符合真實情境。

《奪冠》

導演:徐崢

《奪冠》講的是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拿下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

要明白女排這次三連冠的意義,先要從中國當時的現狀講起。

中國是在1979年才恢復了奧運會的合法席位和權利,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算是我們正式第一次大規模參加奧運會。

當時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國內一切百廢待興,在國際上也缺乏自信,人民極度需要一件事來證明咱們中國人的能力,也提升整個社會的士氣。

正是在這個節點上,中國女排站出來了。

在1981年的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上,中國女排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東洋魔女”日本隊,首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

之後1982年的女排世錦賽,中國女排再次奪得冠軍。

然後就是1984年,中國人第一次大規模參加奧運會,女排也豪奪世界大賽三連冠。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女排精神”帶給全社會的精神鼓舞,已經遠遠超過了體育範疇,極大振奮中國人民的精氣神。

另外更值得一説的是,其實女排當時拿的不只是三連冠,而是五連冠。

在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後,在1985年的世界盃和1986年的世錦賽上,女排再次問鼎世界冠軍。

另外就在今天(9月29日),中國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盃以11連勝的戰績再次衞冕奪冠!

這也是女排在三大賽上的第十次登頂(奧運會3次、世錦賽2次、世界盃5次)!

採訪中郎平有一句説的特別硬氣——

“只要穿上了中國隊的衣服,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回到電影,徐崢這一部拍的比較輕鬆,主角是個叫東東的小男孩。

因為東東家裏有整條街道唯一一台電視機,女排奪冠這天,街坊四鄰都聚一塊兒看奧運直播。

查了一下,徐崢是72年生人,女排三連冠這年正好12歲,所以片中的小男孩估計就是徐崢自己了。

《奪冠》的前面部分都非常好,節奏把握的遊刃有餘,笑點很多,7部短片中放在第三個出場,也很好地調節了氣氛。

唯一遺憾的是最後的電視訪談部分有點出戲了,接的稍微有點硬。

《迴歸》

導演:薛曉璐

《迴歸》講的是1997年7月1日香港迴歸的故事。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英國從清朝手中割讓了香港。

154年後,新中國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正式恢復香港主權。

香港的迴歸對祖國統一事業意義非常重大。

但片中聚焦的點非常的小,升旗時間。

談判中英國人堅持7月1日0時0分0秒降旗,讓我們晚點升旗;中國則堅持7月1日0點0分0秒就升旗,一秒也不能等。

談判桌上,中方負責人是這麼説的:

“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154年了,我們不能再多等一秒了”。

的確,154年的屈辱,斷斷續續十幾年的談判。

香港能回到祖國懷抱,我們能升起那面五星紅旗,都實在太不容易了。

一想到前面時間香港學生們損毀國旗國徽,就簡直讓人痛心!

《北京你好》

導演:甯浩

甯浩+葛大爺,7部中最好看的就是這部了。

片中連接了兩個大事件,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汶川地震。

2008年確實是我們悲喜交加的一年,5.12汶川地震、8.8北京奧運、冬季南方雪災。

還記得那一年媒體上經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天佑中華,多難興邦”。

回到電影來説,《北京你好》應該是全場最佳表現。

甯浩的節奏把控得無可挑剔。

葛大爺演的也好,那種我家辦大事請全世界來做客的民族自豪感全擺在臉上了。

好看就完事兒了。

《白晝流星》

導演:陳凱歌

本片講的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着陸的故事。

神舟十一號是中國第六艘載人航天飛船,這也是執行時間最長的一次飛行任務,航天員景海鵬、陳冬一共在太空遨遊了33天。

陳凱歌給這部短片定的主題是“歸鄉的人”。

因為是航天任務,陳凱歌導演把“歸鄉”的概念也拉的空前宏大。

茫茫宇宙,只有地球,才是吾鄉。

壯闊地球,只有祖國,才是吾鄉。

宏偉中國,親人在等,正是吾鄉。

當然,除了神舟落地這樣的歷史時刻,片中的主線是一個發生在地面上的故事。

一個在內蒙古扶貧了一輩子的老知青,用愛感化兩個叛逆少年。

從知青年代,到神舟十一號飛船落地,片子雖然很短,但是非常有歷史縱深感。

《白晝流星》是一部很有氣勢也很浪漫的短片,深藏着那一代老導演才有的氣魄和理想主義精神。

但不足之處是有些台詞確實有些硬,特別是兩個小夥子偷錢被警察發現那一段,看的稍微有些尷尬。

另外兩個小夥子的戲份太多了,如果能轉移一點戲份到飛船部分就太好了。

《護航》

導演:文牧野

《護航》講的是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閲兵式的故事。

宋佳演的角色從小就有一個飛天夢。

但終於等到夢寐以求的閲兵式,她卻因為技術太好,被選為了備份飛行員。

因為她技術好,其他飛行員有問題可以迅速補上。

《護航》是一個關於“成全”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除了有人盡皆知的英雄,還有更多選擇自我犧牲的無名英雄。

是他們託舉出了興盛的中國。

7個故事大概就是這樣,下面來聊聊整體觀感。

總的來説,瑕疵肯定是有的,但全片淚目的地方更多。

其實咱們祖國風雨70年來,值得銘記的時刻遠遠不止這7個,我們遇到過的坎坷和創造過的奇蹟都實在太多了。

中國這70年的歷史進程,本身就是一部恢弘的史詩大片。

我們當初造原子彈那會兒,被美國核訛詐,整個國家一窮二白,甚至連飯都吃不飽,但是在短短几年時間,我們造出了原子彈。

自此以後,全世界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隨便欺負我們。

七八十年代,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國內百廢待興,我們更缺乏自信,但就在一片迷茫之際,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在國際賽場上奇蹟般的拿了五連冠,整個國家為之振奮。

2008年,汶川地震、南方雪災時,我們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70年光陰似箭,祖國也早已經翻天覆地。

我們今天説話的底氣,我們臉上的自信,都是先輩們前赴後繼篳路藍縷創出來的。

風霜雨雪70年,我們遇到坎坷太多,但我們創造的奇蹟更不少。

今天的我們,有足夠的權利,更有充足的理由,為我和我的祖國驕傲。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四

我來説説我對《白晝流星》的理解,不喜勿噴,歡迎交流。

故事開頭説: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在白晝裏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而片尾兄弟又説:爺爺就是他們心裏的白晝流星。這和片頭相互呼應。兄弟倆一開始的不懂事,叛逆,可以理解為,他們的內心是一片窮土,而故事裏爺爺最後感化了兄弟倆,成為兄弟倆心裏的“白晝流星”,讓兄弟倆內心的窮土得到了改變。

最後爺爺帶兄弟倆去看航空艙返回地面,也讓兄弟倆看到了“白晝流星”,不管兄弟倆相不相信這個美麗的故事,他們心裏的窮土已經改變,也就一定能改變現實生活中的窮土。他們的思想已改變,改變的根源,正是爺爺,我想陳凱歌想表達的是,從外到內,再從內到外,外是現實,而內是內心。現實中,看到白晝流星不一定能改變窮土,但是心裏的,一定能。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們心裏有改變的信念、勇氣和決心。爺爺所做的,也是為了讓兄弟倆內心得到改變,而現實帶他們去看“白晝流星”,也是為了讓他們明白這些道理。

最後説説歸鄉,宇航員的歸鄉是為了中國的更好的發展和進步,而兄弟倆的歸鄉是為了家鄉的改變,改變這片窮土。同樣是歸鄉,同樣為了改變,為了更好的明天而奮鬥而努力,爺爺這顆“白晝流星”也會永遠激勵兄弟倆、永遠存在於兄弟倆的心中。

《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五

電影很長,非常考驗導演功力和觀眾的膀胱,友情提醒不要帶大杯飲料,帶了也不要多喝。

和小夥伴討論後增加了一點新的想法:

第1part 前夜:演員沒有什麼瑕疵,但故事感覺非常平淡,無法調動起情緒。不知道是敍事節奏的問題還是我觀影前期望值太高,沒有感受到那種爭分奪秒的緊迫和使命感。特別是借鉻、鎳那裏我好無語,這個可能想設置為一個困難點和煽情的部分,但是真的沒必要,一是人民羣眾很熱情、二是人民羣眾真的是很熱情,就沒辦法替黃渤感到緊張。

關於羣眾送東西這部分,可能還是因為自己不是處在那個年代沒有代入感的原因。也有很多人覺得很好很動人。

第2part 相遇:張譯很好,任素汐有點突兀(但這不怪演員,情節的設置太倉促)。我很喜歡最後漫天飛舞捷報的人潮中兩人的對視,配樂也特別上道。公交車上的相遇和台詞設計反而讓我覺得宂長,我更喜歡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3part奪冠:小演員可愛不錯,故事情節活潑有笑點,很歡快輕鬆的一part,劉濤好美,就是最後的重逢就真的沒必要了吧。

然後不太喜歡讓小孩一個人孤軍奮戰的樣子,就覺得這些大人好沒用。

第4part迴歸:就我自己的記憶來説,迴歸是新中國成立後我經歷的第一個大事件,國小還參加了文藝匯演,細節已不記得了,但是當時那種激動和歡樂的氛圍卻還存在腦海裏,誰不會唱“當海風吹拂了五千年”?再加上今年香港的特殊情況,所以觀影前就對這一部分比較上心。之前在網上有看到大V帶節奏説國旗的疊法問題,不説那大V的觀點本身就很無稽之談,但因為有印象所以這次觀影特別注意了一下國旗,疊法很還原,大小星星都有,看花絮還是朱濤老師親手疊的。怎麼説呢,就是心情很複雜吧,香港迴歸真的不容易,希望以後也都能越來越好。回到電影本身,紅姐很美,杜江和朱一龍很還原,升旗那裏真的有觸動到,港警和中國軍人的風範都好戳,反而華叔的部分情節設置有點點宂餘,但整體很好。

第5part北京你好:我最喜歡的一個part,葛優這個出租車司機的角色太生動了,這個時長能塑造出這樣飽滿的人物演員和導演都很厲害。很鮮活立體,寥寥幾筆就刻畫出了主角與兒子妻子和同事的關係,感覺就是你身邊的街坊鄰居。最喜歡葛大爺向自己的乘客炫耀門票的表演,太欠揍太有意思了。

第6part白晝流星:和小夥伴一致覺得最假的一part了,她覺最不喜歡這一部分,我反而覺得不錯。象徵意義大於現實意義,讓兩個小夥子衝進宇航員着陸的地方真的很假很假,描述得卻好爛漫,喜歡他們騎馬馳騁在荒野的鏡頭,少年的成長和蜕變。不過扶貧可能多看看中央2台來得更現實一點。然後意外的是我竟然在髒兮兮的扮相里get到了陳飛宇的顏值,和劉昊然兩個挺有意思的。

第7part護航:其實最後一個part很不佔便宜,因為到這裏觀眾會有一定疲勞了,但是這部分還是是合格的。宋佳塑造了一個非常堅毅的女飛行員的形象,和其他演員一起展示了飛行員們的風采,雷佳音也貢獻了本part的笑點,這就夠了,不過對於喜歡看高潮迭起的轉折的朋友們可能會覺得一般。

護航我知道為什麼我覺得有些彆扭了,因為女性角色刻畫得有些刻意、單薄,台詞設計得太過男性本位。

總體對我來説,我和我的祖國還是值得一看的,排名的話就 北京你好>迴歸>……>…… >……(在我這裏白晝不是最差的,其他的也不是,所以索性不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