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國糧倉》觀後感及感受【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2W

《大國糧倉》觀後感及感受【多篇】

《大國糧倉》觀後感個人心得 篇一

這位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創造了無限財富的`偉大院士袁隆平,有人評論説他的身價只有1000億元,但他的月收入,連工資補貼都只有幾千元。按照他的貢獻,他應該有更多的錢,但是面對幾千元的工資,他笑吟吟地説:“錢對於生活和生產很重要,但是錢的方式一定要對。錢是拿來用的,有錢不等於沒錢。但是有了錢,第一,不要鋪張浪費,第二,不要吝嗇,該用的用,不該用的不用。

所以,我穿衣簡潔大方是一個原則。你穿得這麼好乾什麼?很閃亮。穿的好,不一定地位高。”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錢觀,簡單、直白、深刻、發人深省。有人評價他:“袁隆平院士頭頂藍天,勇攀科技高峯;腳踏實地為全世界人民謀福利。他幾十年來一直努力學習,鍥而不捨;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服務人類社會;胸懷祖國,憂國憂民,利國利民……”袁隆平院士作為一名科學家,不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是一位具有可貴精神和高尚品德的人。他卓越的科技能力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現了完美結合和高度統一,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他的品格、精神和風格為我們的知識分子在教育戰線上樹立了一個好榜樣。

作為一個在環保戰線上戰鬥的知識分子,我由衷地讚美袁隆平院士,我認為我們都應該認真學習袁隆平院士的高尚情操,腳踏實地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為祖國、為自己的信仰造福人民。我們應該學習袁隆平院士那種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金錢觀。我們不僅要宣傳他的科研成果,增強中華民族和人民的雄心壯志,還要讓每個人都學習和發揚他的做人態度和奉獻精神。

《大國糧倉》觀後感及感受 篇二

一位老人讓所有中國人吃上了飽飯,不再捱餓,他就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們稱他為袁老。

袁隆平於20__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去了天國,袁老生前節約、刻苦,袁老的一個杯子用了十多年,依舊不肯換新的,每天坐的沙發、按摩椅也都用了十多年,按摩椅有些地方已經起了皮。袁老的'一生幾乎每天都在工作中度過,在稻田中游走,從不停歇,只為讓更多人吃飽,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一天他去超市看了看米價,臉上便掛着欣慰的笑容離開了超市,他的身邊沒有任何一個人,甚至進了超市都沒有人認識他,袁老他自己從不覺得他為中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為人低調,不擺架子,90多歲高齡的他,每天奔走於各種稻田之間,與同事研究水稻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不去為吃不飽飯而犯愁,他參加工作50年以來,50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只為中國的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好。

袁老生前最喜歡吃的便是豌豆,一天他的家人出去買豌豆,結果買回來了毛豆,袁老沒吃上自己喜歡的菜不但沒生氣,還跟小孩子一樣和那位買菜的説這到底是什麼豆子,要是我們早就鬧不愉快了,從此可以看出袁老是個大度的人。

袁隆平,這個偉大的人給我帶來了很多影響,讓我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袁老,我們將永遠銘記你,袁老,您未完成的夢想由我們來替您完成,請您放心!

《大國糧倉》觀後感 篇三

提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確實,作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雜交水稻之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謂是大功至偉。

然而,他對網民尊稱他為“人民科學家”,卻感到“誠惶誠恐、忐忑不安”,他謙虛地説:“‘人民科學家’談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説什麼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我想,僅從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們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謙遜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讓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越是沉穗的穀子,越是低下頭。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些人喜歡張揚、高調。比如,表現在學習上,喜歡吹噓自己的博學與能耐,看過幾本薄書,就自詡飽學之士、滿腹經綸;寫過幾則公開發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詩人、作家。表現在工作上,喜歡凡事必稱大,有的事還沒有做,就開始説大話,剛剛乾出一點成績,便“拉長、吹大、墊高”,熱衷於在媒體上“精心包裝,隆重推出”。這種喜歡張揚的人,雖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許能慷一時之慨,開一時之懷,求一時之名,取得一時之利,但這種人往往行之不遠,登之不高。而謙遜的人則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態度做人行事,這才是成就大業的基點,是走向成功的長梯。

也許有人擔心,謙遜的人,久而久之,會被人遺忘,終究會吃虧。其實不然。這些人、這些事或許一時難以廣為人知,但當他們以踏踏實實的工作創造了業績,以默默無聞的品格作出了貢獻,名聲自在眾人心中。這正像袁隆平所説的,我是搞育種的。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揚科學精神。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個是基本前提。如果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沒有感情,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有了感情,才會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獻一份愛心,這樣你才會有欣慰感。

特別是談到物質享受時,袁隆平認為,精神上要豐富一點,物質生活上則要看得淡一點。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衞生為貴,穿方面只要樸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彎路,少留遺憾,身心才會健康,心情才會愉快,事業才會做得長遠。

由此可見,今天,我們正在全力建設和諧社會,最應大力弘揚的就是袁隆平這種謙遜美德,常懷一顆平常心,不論在什麼情況下,對個人的名利、進退、榮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越是成績突出,越是貢獻巨大,越是形勢大好,越要保持憂患意識,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做到“自豪而不自滿,昂揚而不張揚,務實而不浮躁”,始終以高昂的精神狀態和一流的工作標準謀事盡責,多做貢獻。如此,我們的工作才會大有起色,我們的事業才能更好地發展起來。

當思來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涼,吾輩接棒!”。

“袁爺爺,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當靈車緩緩駛出醫院時,在聞訊前來送行的市民悲慟高呼中,在車輛的嗚咽鳴笛中,在每個人的淚水中,在湖南長沙,在全國各地,在國內外,大家都在不約而同地表達一種哀思與緬懷。為啥袁隆平的離去會觸動億萬人心,關鍵就在於他始終心懷人民,心繫人民的温飽。面對上世紀60年代的糧食短缺,作為學農的袁隆平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提高糧食產量作為了他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理想要高雅一點,要向前看,不要專門向錢看。賺錢可以,但要賺對社會、對老百姓有益的錢。”心裏裝着人民、裝着社會,人民才把他高高舉在頭上。“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袁隆平始終腳踩大地,專務於偉大事業,才贏得了人民的熱愛與擁戴。

世間從此再無袁隆平,但在遙遠的太空,有一顆星星更加閃亮,那就是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我們在表達哀思的同時,延續他獻身祖國和人民事業的偉大精神,才是對他最好的紀念與追思。

大國糧倉觀後感 篇四

常言,民以食為天。生存,是亙古不變的主題,自人類誕生起就從未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又有俗話説,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足以體現糧食於人們而言的重要性。

這個暑假,我觀看了《國糧倉》這部電影,當我出電影院時,我熱沸騰,我的久久不能平靜。

上世紀,災禍來臨,饑荒嚴重,人們的生活遭遇嚴峻的考驗。懷着對國家人民的憂慮,對生存下去的迫切期綠色作文網盼,有一位博學多才的人,踏上了培育水稻新品種的漫漫研究路。他,就是偉大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黑且瘦,顴骨突出,青絲間染上了白雪的顏色。手掌寬大粗糙,衣着樸素,話並不多。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形象卻樸實得像個平凡的農民。他亦笑稱自己“再怎麼打扮都是個農民。”不同於別的院士坐在室內,享受國家的津貼,袁隆平是實實在在當了一輩子的農民,在田裏勞苦了一輩子。

袁隆平爺爺是位只為了實現的標堅持不懈、吃苦耐勞、不畏艱、意志堅強、奮終的。以前的稻產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爺爺的不懈努下,反覆地研究和實驗,終於使稻的產量增加了百分之七,解決了世界五分之的温飽問題。成為了“稻之”,為全世界做出了巨的貢獻。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覺得要讓袁隆平爺爺的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做到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在學習中,要為的夢想和標努奮、頑強拼搏,為命奏響動聽的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