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1W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多篇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一

為了紀念唐山大地震,馮小剛推出又一個轟動全球的力作,既《唐山大地震》,影片剛上映,引起很大反響,觀眾都説故事真實,情節感人,是一部好片子。

我屬於情感豐富之人,對於這種悲劇片一般不想看,但聽到朋友説這部片子確實值得一看,也就進了電影院,剛買票,工作人員就遞給一包餐巾紙,我以為是搞贈品活動,隨手就把餐巾紙放入包裏,沒想到看完影片,紙也用完了。

入了場,剛坐在座位上,電影就開演了,隨着鏡頭的變換,把我們帶到了一九七六年那個**的年代,有這麼一家四口人,夫妻二人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十歲以下的孩子,生活其樂融融。

那年夏天,天氣十分炎熱,突然天空飛來蝗蟲,鋪天蓋地向人們襲來,給炎熱的夏季帶來了煩惱,其實是大震來臨前的徵兆。這一家四口人,父親剛給他們買了個電扇,全家在享受着電扇帶來的快樂,誰也沒有想到大難已經來臨到這個幸福的四口之家,地震的當天夜裏,夫妻二人還在工地幹活,姐弟倆都睡在屋裏,突然一聲巨響,大地震發生了,房屋瞬間倒塌,到處是人們的慘叫聲,夫妻想到孩子還在家裏,沒人去救,父親不顧一切衝進廢 墟中,瞬間就被埋進倒塌的建築物中,父親喊着孩子的名字死去了。這時姐弟倆也被房屋的一個大梁壓在兩頭,正痛苦地呻吟着,當媽媽到處尋找這兩個孩子時,救援隊發現了他們,可悲的是,因為兩個孩子剛好被壓在一個房樑的兩端,撬房樑的這一頭,就能救活弟弟,那房樑的另一頭就會壓死姐姐,當救援隊問母親,你是救哪一個呀?母親哭着喊着:“我兩個都救,求求你們了,給你們跪下了。”可救援隊只能無奈地説:“你快點決定,要不我們就去救其他快死的人了。”媽媽看看姐姐,問問弟弟,只好哭着説救弟弟吧,姐姐聽到媽媽的話,徹底絕望了,一個昨天還活蹦亂跳為弟弟打抱不平的姐姐,一句話就決定了生命的取捨。姐姐流着淚閉上了眼睛,等待死亡的到來。當救援隊救弟弟時,弟弟的胳膊又被一塊大石頭壓着,看到弟弟已經奄奄一息,只好鋸掉胳膊保全生命,當媽媽看着救出截肢的孩子,媽媽昏倒了,看到這樣的場面,電影院裏唏噓一片,觀眾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中,實際上這四口之家只是大地震大難中所有遇難市民的一個縮影,幾十秒死了二十四萬唐山人啊,多麼可怕的數字啊,這中間有多少悲慘悽切的故事發生,又有多少孩子從此變成了孤兒,看到後來建起的為紀念唐山人民的紀念碑,那上面刻着震死的二十四萬人的名字,感到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和無奈啊。大自然給人類造成了多大的災難啊!從紀念碑的這頭騎車子到那頭最少也得十幾分鍾,那都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看了這個電影,使我悟出生命之真諦:人啊,要善待生命,要珍惜生命,要快樂生活每一天。生命是如此脆弱,當你為生活中的事情苦惱時,何不想想,活着就好,不必煩惱,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熱愛生命吧,朋友,讓我們享受人生吧!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二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帶着我去看了馮小剛夫婦共同導演的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由於唐山的各類設施都很落後,所以唐山幾乎被移為了平地,所以單單是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24。2萬人,二十四萬兩千人啊,是幾十萬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這短短几十秒時間內就化為烏有了,無情的大地,讓成千上萬個家庭支離破碎,讓成千上萬個人變為孤兒,無依無靠,浪跡天涯……

在地震的時候,一位父親不願讓母親犧牲,隻身跑進倒塌的樓房去救孩子,卻被一塊掉下來的大石板砸死了,就這樣,元妮失去了丈夫。

元妮在石頭上絕望的哭,一、是為離去的丈夫;二、是為生死未卜的兒女。

元妮對着天大喊:“老天爺,你這個******!”這幾個字的背後,都是元妮滿腔的憤怒。

後來元妮得知姐弟倆還活着,但是都被壓在一塊石板的兩端,不管是撬哪一端,總有人會被作為支點,而被壓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許多。救援人員問元妮:“到底要救誰?只能選一個。”俗話説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對着痛苦的抉擇,元妮哪一個都不願放棄,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們了,都要救!”這句話表明了元妮是非常愛他的兒女。但最終只能就一個,選擇一個便意味着放棄另一個,萬般無奈之下,元妮艱難的從牙縫裏擠出三個字:“救——弟弟”説完嗚嗚地哭了起來,是呀,元妮是覺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誰會願意放棄自己的親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聽到了這句話,眼淚,慢慢的從她的臉頰上淌了下來。

後來,姐姐大難不死,在拉屍體的車上醒了過來。被一對好心的警察夫婦收養了。

轉眼間,大地震已經過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長大成人,在這32年裏,對於女兒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燒紙錢,搬到了新家以後就天天一邊燒紙錢,一邊唸叨説住哪兒了,在哪條街,哪條巷子,怎麼走,怎麼走……

元妮天天自責愧對於女兒。

而姐姐因為憎恨母親當年不救她,32年終不願回唐山認親。

後來,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一干成一番事業並且帶着員工的弟弟不約而同地參加了抗震救災活動,無意中聽到弟弟和別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後,姐弟相認,一同回家看望年邁的老母親。元妮看到女兒回來了,高興得不知所措,淚流滿面。姐姐卻沉着臉像個木頭人,也許還在憎恨母親。

元妮端着一個盆子,裏面放着幾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説:“看,媽媽沒騙你吧,是媽媽對不起你。”姐姐沒想到母親在她小時候許下的諾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親每次買的國小課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終於淚如湧泉。

這部電影觸動着每一個人的心絃,或許現在我們還理解的不夠深,但如果真正要我們放棄一個親人,才能體會到什麼事痛苦的抉擇。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任何一位親人。無論他(她)對你是好或是不好。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三

《唐山大地震》是在和同事聊天的時候聊出來的,在她的描述中就很動容,用一句話表述就是很有feel。下班後就決定好好的惡補一下。看完之後,眼淚還沒有幹,一部戲好與否,不是畫面是否宏偉酷炫,也不是演員陣容豪華大氣,是情節能否打動人心,是在故事中能否找到有關自己的那個點。無疑,《唐山大地震》是做到了。

從專業的角度評價這部電影,我覺得我是班門弄斧,我下面就談一下我自己看完以後的感受。

父愛、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也是在危難和生死麪前能夠不顧一切向你奔跑的人,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還是人間煉獄,只因那裏有你。在地震時,他們父親英勇赴死的瞬間,讓我感動了,誰都知道進去了不一定救得出孩子,但是還是義無反顧的去了。大愛無言!

糾結的愛,終究要做出取捨,一頭兒子,一頭女兒,那是怎樣的痛啊!無法形容,即使我現在假設性的在自己內心選擇,也是淚奔的!然而那個決定的一瞬,卻是悔恨內疚的一生,一句“如果我活得花紅柳綠,如何對得起你和你爸”,死去的人,已矣,活着的人,竟是一片荒涼,捎帶自虐式的救贖。可是孰知天災下的生死,活,已是萬幸了。

對於子女,時代背景下,決定了形式上的偏愛,可是內心天平的勢均力敵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時候,撕心裂肺的痛是一樣的。

愛的守護與恨得執念,所幸在有生之年能夠得到化解。汶川地震,同樣的場景再現,同樣的悲痛,面對生死,似乎一切都淡了,活着,成為當下唯一的標準。當一位母親執意切去孩子的腿又在之後的懊惱、內疚、痛徹心扉。或許剎那間明白了母愛的矛盾與糾結,或許在失去雙腿,最痛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位母親。

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一家團圓,可是母親的那一跪,究竟是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呢?説不清,道不明!是悔恨,是愛憐,是慶幸,是自責,或許也有一些是如釋重負了吧!畢竟活着。

可是錯失的那些流年裏,彼此又是懷着怎樣的心情過活呢?

一個守着內心的廢墟,救贖似的等;一個是懷着執念,憤恨似得無處宣泄。

但是32年的等待總算沒有荒廢,命運又讓他們重聚,讓所有的誤會和不理解在愛裏消融。

結局是好的,但也是沉重的。

不過劇情裏我們要提的還有就是養父養母,尤其是養父的那一份寬容與愛。當看到戰友邀請父親去過年時,電話裏的那一番説辭,讓我們幾乎也要淚崩。

“我也一大家子人呢,走不開”,言語中的驕傲和滿足,更加襯托出父親的那份孤獨。

整個劇作的基調是深沉的,但是愛卻是厚重的。

願所有的愛在最好 的年華陪伴最親的人,願愛永恆!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四

《唐山大地震》是馮小剛導演的一部影片,是一部他獻給唐山人民的一部影片。人常説,災難無情,人間有情。這部《唐山大地震》就充分驗證了這句話。看了這部影片,許多人都淚流滿面N次,那主要有哪些感人點呢?

鏡頭一:母子不捨,兩人淚抱

地震平息後,方達的奶奶為了把方達接回濟南,再三勸説元妮同意,元妮作為方達之母,怎麼捨得?但是,天下那個父母不願自己的兒女過上好生活呢?為了不讓方達受苦,她只好忍痛答應了。第二天清早,元妮揹着方達,和他奶奶跟大姑來到車前,囑咐方達要聽奶奶的話,不要淘氣。上車後,方達直喊媽媽,元妮心裏痛苦不已,但為了方達,她忍住不哭,還一邊哄方達不要哭。車開後,方達更是大哭大鬧要媽媽,而元妮也在後面抱頭痛哭。最後,方達的奶奶和大姑不忍心見方達傷心,也不忍心看元妮痛苦,把車停下,讓方達下了車。方達下車後,直往元妮那兒跑。母子擁抱在一起,雙雙淚流滿面。骨肉之情,血濃於水。母子之間怎麼可能捨得分開呢?

鏡頭二:女兒截腿,母親淚流

2008年汶川地震,一個女孩的下半身被壓在石板下,石板上還有一塊水泥板,支撐水泥板的只有一根豎着的鋼筋,一旦將水泥板吊走,鋼筋便會倒下。如果倒下,戰士和孩子都會被壓到。母親考慮到戰士們一吊鋼筋,他們和自己的孩子都會有危險,毅然選擇了截肢……截肢後,母親望着躺在擔架上已經昏迷的孩子她那蒼白的臉,又望了望她那血跡斑斑的腿,不禁仰天長哭。又立即衝到廢墟前,希望將自己女兒的腿找出來。可是這十分危險,戰士們馬上拉住了她。她苦苦地呻吟着,掙扎着,希望戰士放了她……女兒的是母親身體的一部分,現在女兒的腿沒了,作為媽媽的怎麼可能不心疼,不痛苦呢?

鏡頭三:母女相認,三人團聚

命運就是那麼巧,方登和方達在救援汶川地震時,偶然相認。方登回家後,看見盆子裏有四個西紅柿,不禁想起了1976年地震那晚母親對她的承諾。突然,元妮説:“西紅柿都給你洗乾淨了,媽沒騙你。”方登的心靈受到了震撼,這麼多年了,她老人家竟然還記着她對我的諾言!兩人痛哭流涕,心裏十分激動,又有種説不出來的感受,既開心又悲傷。雖然那年母親選擇了救方達,但心中任惦記着方登。手心手背都是肉,難捨難分。為人之母,怎麼可能捨得忘記自己的兒女呢?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災難片。更確切的説,這是一部大於形式的災難片。在表現地震帶來的毀滅性視覺震撼時,我們更感受到了地震親歷者內心的創傷。這種創傷是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和在後的恢復重建就可以輕易癒合的。地震只有23秒,而影片的主人公內心深處的餘震卻持續了32年。災難的颶風掃過之後,留給人們的就只剩親情了。這既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勇氣,也是讓我們淚流不止的原因。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五

夥伴們,去天堂的路雖然很短,但是很黑。希望你當心,別摔跤。我會在另一個世界為你默默祈禱。

——題記

地震“青睞”汶川,5月12日14時28分,它便來到汶川“一遊”。它就像一片巨大的烏雲,一瞬間籠罩了所有的快樂與幸福。它就像一個張着血盆大口的怪物,剎那間吞噬了所有的希望和生機……

來到汶川,這個原本生機勃勃,山清水秀的小鎮,現在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倒塌的房屋隨處可見,淒厲的哭喊聲時不時地傳入耳中。雖然我們沒有親臨現場,可那觸目驚醒的畫面浮現在眼前時,我慶幸了。不是因為我避過了成百上千次的餘震,而是怕自己看到這一切會泣不成聲。

一瞬間,使汶川面目全非;一瞬間,使汶川的孩子被掩埋在廢墟之下。他們是不幸的,可他們卻又是幸運的。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隨即組織從各地趕來的解放軍們投入了救人工作。挖去一剷剷土,搬開一塊塊鋼筋水泥板,解放軍們日以繼夜地工作着。廢墟下的曾經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未開放,他們的生命卻受到了威脅。每一分,每一秒,都還有不熄的生命之火,還有幸運兒被救出……隨着解放軍的歡呼聲,人們心裏都頓生了一些寬慰。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雖然這驚心動魄的大地震沒有“光顧”上海。可自從地震發生後的每一個夜晚,大家都難以入眠。各區的慈善基金會收到的何止是一份份善款,更是大家對四川汶川人民的一份心意,對四川汶川遇難者和至今掩埋在廢墟下人的同情與哀痛!馬路上隨處可見的獻血車上更是愛意濃濃。看見針扎入自己的皮膚,大家沒有一絲痛楚,心痛的是災區人民,心酸的是從廢墟下挖出的一具具屍體。

如果有一種力量可以讓四川的人們不言放棄——那就是堅持,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人在天災中存活下來——那就是信念,

如果有一種感情可以讓催人淚下——那就是博愛!

讓愛永恆!

夥伴們,你們快走到天堂了吧?那裏沒有做不完作業,沒有父母的嗔怪。你看到人間裏有你的夥伴被埋在廢墟下嗎?讓我們一起為他祈禱,祝他平安!

——後記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六

擁有過億票房的《唐山大地震》在我的精心安排下慢慢扎進我的心裏,心口很疼很疼,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無法想像一個母親可以如此的偉大,我無法接受惡劣事件對小孩造成的陰影,我一直都不明白原來“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毀滅了所有人的夢,毀滅了所有人的希望。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一雙雙佈滿血漬的雙手,一灘灘暗紅暗紅的血水和一座座名實存亡的廢墟,每個畫面都深深的刺痛着我的眼球,扎得我無法呼吸。

也許是電視劇看多的緣故,總以為所有的故事都會像肥皂劇那樣長、枯燥而無聊。因此總感到《唐山大地震》的畫面轉換得有點快,故事敍述的太含蓄。當然,你可以認為它所表達的主題不是在故事情節,但我的潛意識裏電影向人所展現的東西都是通過某一故事情節所表達出來的,有時甚至只是一個鏡頭或者故事主人公的某一個不經意間的表情。這部劇中省略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有些東西的加入或許可以讓它更完美,更有吸引力。馮導的這部電影是根據張翎的《餘震》而改編的,有些東西自己修改了,有了自己的風格卻沒了原著的韻味。張翎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海外作家,寫過很多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出版。在寫《餘震》的時候她正準備飛往國外,途中看到有關《唐山大地震》的報導,被擊中了,她感覺到了“痛”。“痛”往往是她寫作的動力和靈感的源泉。

痛!我確實是感覺到了痛。很多人告訴我,她是怎樣痛徹心扉,是怎樣的淚流滿面,而我的痛卻是這樣的零散。每當我想深深投入一種情感時,畫面總是剪輯的太快,還來不及投入就已遠離。有人跟我説她是哭着看完整部電影的,我覺得有點誇張,我只是間歇性的流過幾次淚,間歇性的被感動過幾次。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方登終於放下仇恨回家與元妮相見的那一幕,我徹底的被擊中了,徹底被感染了,心不由自主的抽搐。徐帆大概是演員中的極品吧,不然怎可將一個母親詮釋的如此完美?把一個母親的緊張與不安,迫切和興奮,自責和罪惡感,一句“登,你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啊?”,一個下跪的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感到元妮就活在我們身邊,活在我們心裏。整個電影中最鮮明的就是元妮這個人物形象了,它如一把鋒利的小刀,深深的在我們的心裏劃了一道,無法癒合。終於體會到一個好的演員是不需要很多表面花俏的,她的一顰一足都無不在無時無刻的表演的真諦了!我聽説,影片在拍攝時,是沒有後面的背景的,演員們都是在空白的背景下表現地震來臨時的恐慌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的,這就非常考驗演員們的實力了。然,他們都出色的完成了。雖然採用3D拍出來的效果有點假,但與整部戲比較起來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畢竟我們沒有真正經歷過七六年唐山大地震。

方登的“登”同“燈”的音相同,大概就是為回家的路上照上的一盞明燈吧!用我們的愛心,為那些受難的同胞們點亮回家的燈,生生世世,不離不棄!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七

前一段時間,我跟姥爺,小姨,姐姐一起去看電影《唐山大地震》。

這個電影主要講的是23秒、32年的一個故事,裏面的主人公方達、方登是姐弟,1976年的唐山地震,使姐姐方登終生忘不了的陰影。1976年7月8日,凌晨3時49分56秒,一場大災難撲向唐山,地震後,方登和方達的爸爸死去了,而姐弟倆卻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只能救一個,他們的媽媽元妮説兩個都得救,但是,但最終選擇了弟弟,“救弟弟!”這句話,永遠記在了姐姐的心裏,可幸運的是,兩個都救出來了,方登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地下,天下着大雨,她一個人孤零零走着,被一位叔叔抱走了,又過了一些日子,方登被一對叔叔阿姨領養了,而同時,方凳的媽媽和方達以為方登死了,方達的一隻胳膊沒有了,就這樣,姐弟倆都長大了,又幸運的是,在2008年四川地震的時候,姐弟倆都去救援了,結果,姐姐吃東西的時候,聽見了弟弟與別人的談話,姐弟倆相認了,這樣一個家庭,從4口~2口又~3口,從此又幸福美滿。

從這部電影中,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別人説只能救一個,媽媽説兩個都得救,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她最終選擇了兒子,但幾十年來,媽媽心裏一直感到對不住女兒,這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做母親的偉大,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兒子方達拉扯大。姐姐一直誤會母親,為什選擇弟弟,但姐姐最終明白了,而母親覺得一直很對不起女兒,每當每年燒紙,母親總相信女兒還活着,每年都説,每年都説,這樣卻説了三十多年,可見母親對那麼愛女兒啊!

從這部電影中,我還感受到了姐弟倆知恩圖報的精神,他們經歷過地震,知道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所以在汶川地震的消息傳到他們耳朵裏時,他們毫不猶豫地趕往到了災區,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救援之中。這真的是“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這部電影講述了的這個真實的故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之中。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篇八

記得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看電影《焦裕祿》,看完之後要每個同學寫一份觀後感,我很痛苦的找來各種電影雜誌開始抄襲,這個被迫式的“觀後感”讓我為之記憶至今。沒想到近20年後的午夜12點,我卻為了曾經為之不願、不削的事情而趴在電腦上奮筆疾書,只想把心中之事一泄千里。如此濃墨重彩的鋪陳,其實只為了想告訴大家——“這次我是真的動了情”。

一部好電影往往是譭譽參半,世上之事有人喜歡,自然也就有人討厭。在我看來,其原因是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其情感心路歷程自然也就形形色色,無得有同了。而正是這形形色色,也就讓每個人感情的頻率和觸點有所差異,因此同一件事情有的人可以波瀾不驚,有的人卻波濤澎湃了。

《唐山大地震》——一看片名給人的感覺又是一部政治題材的激勵人們眾志成城,堅毅不拔對抗苦難的勵志電影,油然而生的叛逆牴觸情緒也讓我一開始就給電影評上了負分。不是説我對地震遇難同胞缺乏同情,也不是對抗震救災不屑一顧冷眼旁觀,而是認為用這種題材賺人眼淚博取資本,實為厭惡。電影的開場一如所想——震前毫無預計生活場景描寫,震時耗資巨大的特效情景,然而就在這時,我心中那平靜的湖水被一個“選擇”激起了浪花(各位看官聽好,我被激起的不是“漣漪”,而是“浪花”):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兒,兩個只能救一個,做為母親如何選擇?有着極強求生意志的姐姐,雖然被壓在石板下面,卻不停用石塊敲擊地面告訴別人她還活着,當聽到媽媽説:“救弟弟”這時候她的手開始無力了。不是死亡的恐懼,而是被放棄的痛苦。當我們還沒來得及去解讀這母親的選擇的時候,兩個人都已被帶出了廢墟,媽媽不是抱着被救出的兒子尋求救援,而是緊緊抱着被認為壓死的女兒哭喊着:“對不起”!

劇情開始向着與我初衷所想背道而馳的方向發展。女兒並沒有死,被好心人收養之後她開始了新的生活,而在她後來的30多年中,她沒有再提地震及之前的任何事情,然而生活的各種小事不經意間透露了這場地震對她整個心靈及人生觀的影響。亦如最後她所説的:“不是因為我忘記,而是因為我無法忘記。”

在5.12汶川地震的救援過程當中,她以第三者的角度體會了一位母親無奈痛苦的抉擇之後,她理解了母親,後來與母親相認,毫無意外的猜到了劇情會是母親向她跪地道歉,然而畫面展現在眼前之後,我並沒有因為對劇情的預估而使內心打上預防針,心潮的澎湃仍然像巨石沉湖般高漲起來。

整部電影讓我感受到的不是對生命的頑強抗爭,而是大仁不仁的痛苦放棄;讓我看到的不是罹難者的慘痛遭遇,而是對經歷者一生不可磨滅心裏烙印;讓我深深體會災難帶來的不僅僅無情的死亡,更是揹負感情所帶來的一輩子的痛苦。在此,我要向馮小剛及所有演員深深鞠一躬,因為我的心靈得到了震撼,也向在災難中死去和活着的人鞠一躬,希望我們都不要再經歷如斯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