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感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3W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感悟

電影《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導演近年來一部史詩級的戰爭鉅作,這部影片,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被寄予厚望。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1

熱播的金陵十三釵博得了影迷們的不少熱情,在觀看之後,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感受,整理一些金陵十三釵觀後感,以供參考: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1、故事類似於回憶錄,是由書娟回憶作為旁白,我以為當貝爾飾演的“神父”開車將女學生們送走後,會描述一段這些秦淮河女生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劇情,很遺憾,電影在貝爾驅車護送女學生們離開後便結束了,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部電影和國產的其他影片不一樣在於貝爾,正因他的出現使這部影片多了些國際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連渡邊篤郎飾演的日本軍官也都是用英語交談。能夠這麼説吧,我之因此去看這部影片也是由於貝爾,他詮釋的蝙蝠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國拍戲,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現,真的沒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萊塢一線巨星,他能夠瞬間變成一個放蕩不羈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能夠瞬間變成莊重的神父,義正言辭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釵,聽到這名字肯定是講女生的。十三個“女生”(電影其實是十四個),只有看過電影的才知道內涵。但是一部戲只能有一個女主角,故焦點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轉身走路的妖嬈姿勢,這絕對是這個主角的招牌動作。每個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繹的入木三分,我都懷疑她平時就是這個樣貌。

雖説是青樓女子,這些女生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許就是影片的亮點。豆蔻為了給浦生談好聽的琵琶曲,回到滿目瘡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殘忍的刺死了;香蘭僅僅為了漂亮的玉耳環回到妓院無疑説明這個女生貪財愛慕虛榮的,而在她只剩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幫忙豆蔻逃脱時,她的善良倔強令人生敬。這些女生們替學生們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環的最大亮筆。

在這一座破舊的教堂裏,真正的神父死了,當女學生們把貝爾作為唯一的依靠時,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義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謊言去安撫孩子們受傷的心靈,手無寸鐵他做得已經夠多了。貝爾驅車送女學生們離開時的熱淚盈眶令人回味,那時的腦海裏他想的是什麼。是玉墨的安危,是戰爭殘酷的無奈,還是自己身臨其境的淒涼?這部電影總體氣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為領導的軍隊和鬼子負隅反抗的時候確實是情緒的最低點,但是沒有淚眼朦朧。反正看了這部戲更加痛恨日本人了,這些狗日的上輩子必須沒見過女生。

個人感覺這部電影是導演心血的結晶,比三槍拍案好幾千倍甚至幾萬倍,能夠當做導演最有代表的作品,衝奧的機率那就看專業人士的評定了。

其實一部好的電影作品不必須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馳的電影作品在當年不必須就是票房冠軍吧,但是時隔多年你在電視或是網上再看到它的時候,還是願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厭;而有的電影你花錢看過一遍,等有機會免費看的時候卻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夠經得住時刻的推敲。

俗語説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純屬個人觀點,牢騷這麼多主要是為了對得起偶的60元大鈔。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2

70多年前,我們輸了,輸給了千年前還是我們學生的的倭國,但為什麼呢?!

先來報道一下觀影現場的體驗。

離我好幾排的最後一排坐着一對中年人,帶着個5、6歲的小P孩,P孩不停地在電影關鍵場景時刻大聲地問些弱智問題,或時不時地哭鬧,爸媽則要麼旁若無人地、愚蠢無比地試圖給P孩講解10歲小孩都明白不了的複雜的劇情,要麼只是像在自己家裏似的嘻嘻哈哈地由着P孩哭鬧,引得眾人側目,但都默然而無人制止。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看玩具總動員嗎!你難道不知道帶着P孩看這種電影,就算您自己不怕觀影受影響,但會影響別人觀影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坐在我後排的是一幫男女,一男的在開始放映後,仍不斷洋洋自得地、像在課堂演講一樣地説自己以前在南京上過幾年學、聽着南京話多親切之類,碰到殘忍電影場景,竟也眉飛色舞地拿殘酷開玩笑,以刻意顯擺自己對南京的熟知和自己的超現實的“幽默”,一幫狗男女也迎合嬉笑。我擦,您不知道這是有關國恥的片子,以為這是在參加歡樂PARTY嗎是在相親獻媚嗎!您難道不知道在觀眾應對國之傷痛而抹眼淚時,您竟旁若無人地插科打諢,這不是幽默而是無恥嗎?!這是怎樣的素質!----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

突然地起了魯迅的文章,記起中國人像被拎着脖子的鴨子似地歡呼踴躍在中國土地觀賞處決日俄戰爭中被俘的中國同胞!!!!……那是怎樣的素質,那是怎樣的悲哀,那是怎樣的絕望!

國家的競爭是國力的競爭,更是人的素質的競爭。

70年前,日本已經實現工業化,全民普及教育,中國仍是落後農業國,文盲遍地,素質之別,戰事未開,勝負已定!

70年後,當你看到日本孩子都能羣眾自覺將個人垃圾從公共場所帶走,都能自覺地將盤中餐吃盡,而中國孩子,凡是玩過的地方都是垃圾一片,都不當回事地把自助餐中吃不完的美食倒掉時,……。。更當你突然意識到這一切發生在日本人均收入遠高於中國的背景下時,你不禁得汗毛倒豎----我知道,我們輸了,我們又輸了,我們必然會輸了,正因我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很想扇那對中年人,很想給那個以在南京上過學而自居的SB一記響亮的耳光!真想把他們都送回到37年的南京遭倭寇蹂躪----呵呵,倭寇呀,拜託了,把他們殺了吧,他們本來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中國人!那一刻,我知道了中國為何輸!這一刻,我不想輸!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3、看了這麼多遍電影最後明白了這部電影的中心——人性最完美的東西犧牲。

第一次去看這部電影是模模糊糊看完的,更多的感覺是震撼和憤慨是不忍心。而看第二遍時眼睛變得清晰了,我看到了李教官看到玉墨看到約翰看到書娟看到所有學生和秦淮河女生。他們是被描述得如此清晰,一個個人物彷彿就在我面前他們是那麼的生動那麼的真實!

當我第三次走進電影院時可能沒意識到我能認識到犧牲這個人性最完美的東西!

約翰從開始的‘二流子'為什麼突然變成了保護孩子們的神父。玉墨一個風塵女子秦淮河的頭牌一個在人性醜惡中生活的女生,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用自己去代替學生應對殘酷的姐姐!李教官一個帶着同生共死的兄弟即將逃出那好像永遠不會消散的迷霧時,卻會做出可能讓自己和兄弟們永眠於此的決定。喬治一個貌似跟顧廚師一樣身份的人卻做出一個讓大家笑着哭的決定。書娟的父親一個漢奸身份的人,從一個自私的父親轉變成為一個捨生去為孩子們鋪路的人。豆蔻一個為了讓弟弟聽到秦淮曲冒死去拿琴絃的風塵女子,香蘭一箇中彈後抱着日軍大腿不放,只是為了讓自己姐妹能跑遠一點的秦淮河女生。和片中所有讓大家感動的主角一樣,他們身上都擁有最完美的東西——犧牲。在生命最無助的時候在環境最苛刻的時候,是犧牲帶來了生機是犧牲帶來了期望!

不管他們之前是什麼樣的人但那一刻他們都很偉大!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3

國破家亡,商女當真只懂儂語唱後庭?——題記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淪為一座死城。滿眼望去,皆是死屍,生者像那無頭蒼蠅般亂竄,只求找到一棲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無幾的中國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風塵女子在這個嚴肅甚至危險的時刻,卻還是如往常那般輕慢嬉戲。這不禁讓人唏噓,她們真的是在向喬治求助嗎?

電影伊始,無論是喬治還是女學生,沒有人喜歡她們,更別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熱情的男主角,也只是衝着美色而去。她們粗俗、淫靡,與矜持、高貴的女學生簡直是雲泥之別,因此也不配踏入這片還殘留這着的淨土。

當僅存的潔淨被污染,暫時的寧靜被打破,誰又曾想到正是這些低賤的風塵女子散發出的人性之光保護了孩子們的純潔。她們清楚日本軍隊的邀請沒有想象的單純,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也許當七年級句“姐姐們替你們去”只是為挽救孩子們別做傻事所找的藉口。可是回到地窖,誰也沒有多少片刻的輕鬆。玉墨的提議有人猶豫,有人反駁,但最終這些女人的善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在臨走的前一天,她們高興地讓約翰為自己化粧,因自己從未試過的裝扮而像個小女孩般雀躍不停。如此模樣其實正是她們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濃粧豔抹實屬被迫無奈之舉。最後送給妹妹們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或許被送上敵車回首的那一剎那,正是她們人生中最美的時刻。

最後電影的結局只講述了約翰含淚開着載有學生的卡車逃出了南京,卻並未交待女人們的下場。但誰都明白包括她們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們的是死也不能輕易解決的可怖。

魯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他為紀念並稱頌劉和珍所寫的。雖然這些風塵女子手無縛雞之力,但在我看來“勇士”二字,她們當之無愧。或許這十二人在百年之後只化作一抔悽慘的黃土,永遠無法擺脱那令人唾棄的卑賤身份。可我想她們並不會在意那所謂的身份與可笑的名譽,她們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讓我們真正看到污穢外表下,原來藏着的是一顆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4

對於金陵十三衩,我並不陌生,因為在它剛剛上映的時候,我就已經體驗了其中的徹骨心酸。今日坐在教室裏,再一次的回味震撼。

一個動盪的年代,人心惶惶,無從逃離的恐懼,該如何去面對,該如何去銘記。真正的,看着大屏幕,深一些,如果我處在其中,我想對那滿目的瘡痍,我只會感到無力了吧。人人都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對於這個年代的她們,近日網上的新詩應該更能道的真切些,商女熟知亡國恨,贖幼之身永貞真,山崩地摧志猶在,興我中華休忘魂。興我中華,休忘魂,魂,這是一個帶着尊嚴與信念的載體。

整部影片,陰沉抑鬱,灰暗的整體色調,看着就讓人揪心,想着那裏,人無安逸,恐懼扎心。小的時候,還記得在美術課上的水彩課,在多麼美麗絢爛的色彩上,只需一點黑色加入其中,他便蔓延開來,腐蝕着多彩。但是,在一片黑色之上,多少亮麗的色彩只是轉瞬即逝,剛剛延開的觸角一眨眼便淹沒在一片黑色之中,沉了下去,永遠不會再起來。她們,一羣擁着色彩的女子,被那一雙雙暗淡的眼睛透過美麗的窗子凝望着,有歡聲飛揚,有笑語迴盪。為了這羣孩子,她們失了色彩,掩埋了,在這煉獄般的世界。金陵十三衩裏包含着與以前電影一樣的情感,愛國,奉獻。中國人,很偉大,或者,人都是偉大的,在一個場景中,一段年代裏,一波,又一波的湧現。教堂,在那麼一個滿是流血的土地算是一方避難之地了吧。外出卻受死的她們,到底為了什麼,琵琶弦,亦或是耳環?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她們也願冒死而尋,處在世界的邊緣,在邊緣有如何呢,戰火還是燒到了她們。當她們喬裝學生,那懷中的剪刀,是她們赴生死之約的武器。一直記得在地窖裏,她們的光彩,那般奪目,她們的歌聲,雖然穿着樸素的學生棉衣,但那首透着蒼涼悽美的秦淮曲,直到現在,任在心中,每每想到在一方小小的地窖裏,卻飄浮着多少的俠義真膽與真情心語,眼濕了,心碎了。

現在幸福生活的我們,回望歷史的時候,對那慘絕人寰的場景最多隻有哀痛,難以置信,生活前進中,人也慢慢忘記了哀鳴的痛楚。只盼全世界能平安永世,此般地獄的世界只存在於過去,放眼未來,是拉起的友好之手。

金陵十三釵觀後心得5

紀伯倫的《先知》裏面有段話:“生活的確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識,一切知識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虛的,除非有了愛;當你們帶着愛工作時,你們就與自己、與他人、與上帝會為一體。”最近看了《金陵十三釵》,收穫很大,我也慢慢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

一部電影,一段時光,就是一段人生經歷,裏面有很多元素,戰爭,愛情,親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但這裏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愛。

先説電影裏面的父親,被女兒冤枉是漢奸,但是血緣關係的愛,就是這樣,即使犧牲自己,也要讓子女能活的更好,父愛,母愛,永遠是最無私的。

關於彈鋼琴的日本軍官,從他的眼神和音樂裏面可以看到他有多麼的厭倦戰爭,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鄉,找到童年的那種幸福快樂。但是自己卻又身不由己,因為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中都扮演了很多個角色,他是一個軍人,只能服從,即使是錯誤的,除非他能為了真理拋棄尊嚴甚至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們有多少人被生活綁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關於陳喬治,我認為他是演的最好的,從他身上,我們能學習到的最多,可以説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他沒有逃離教堂,他一直在保護女學生,他一直在盡忠職守,他一直很聽神父的話,他是為了信仰而活的。他用“you can!you can!”的期待,讓一個貪財貪酒貪色的人,變成一個閃爍着人性光輝、智慧光芒的新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對我們的親人,朋友,都是這樣的期待,這樣的無私,我想世界一定會變的更美好,我們的生活也會更精彩。

關於李教官,我覺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護自己的下屬,保護女學生,他選擇了後者,因為可能覺得後者更弱小,後者更有希望。戰爭的殘酷在他身上也體現出來了,死也要一起死。

關於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從小經歷波折,職業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這部分人在關鍵時候最能挺身而出,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而價值只有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大體現。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嫵媚、温柔、善良和勇敢。尊重你身邊的每個人,即使他的職業你感覺很卑微,但是也許有一天,是他用犧牲來換取了你的性命。

關於約翰,我想起了以前一個學哲學的領導説的,不是好人先裝好人,裝久了你就是好人了。不成功先裝成功,裝久了你就成功了。

其實還有很多有愛的人,這些人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更加努力的去愛這個世界,而我們應該抓緊現在,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從其中發現美,發現人性的優點,發現自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