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醫學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W

第一篇:讀書筆記——《行為醫學》

醫學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行為醫學》

《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關於行為科學中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術,並把這些知識和技術應用於疾病的診斷、防治和康復的一門多學科領域。行為醫學作為一門與多個學科相關的交叉性學科,覆蓋面寬,應用範圍廣,目前,行為醫學的研究已涉及基礎醫學、臨牀醫學、預防醫學、社會學、人類學、流行病學、營養學、心理學、疾病防治、醫學教育、中西醫結合、醫學哲學以及健康教育等領域。

行為醫學發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學科體系與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健康行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適度運動等。包括這些行為的特徵、產生、發展、鞏固。

二是異常行為。包括飲食、吸煙、酗酒、致胖等不良習慣行為;包括這些行為的特徵、產生、發展、鞏固、轉變的原因和機制。

三是行為評價和診斷。研究發展一套測量評價各種行為的方法和技術,包括心理測驗、智力測驗、人格測驗、神經心理測驗、行為評定量表等。

四是行為干預與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行為矯治法、行為塑造法、經典分析療法、鬆心理諮詢等。

五是行為醫學知識和技術的具體應用。在應用研究方面,產生了行為流行病學、預防行為醫學、臨牀行為醫學、女性行為醫學、等以應用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分支學科。在基礎研究方面涉及到行為生理學、行為藥理學、行為解剖學、行為病理學、行為毒理學、,並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

研究表明,人類46.7%的疾病均與自身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密切相關。在我國,佔前三位死因順位的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病因中,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已超過生物因素、環境因素而成為第一位與死亡有關的重要因素。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及人們對健康的追,行為醫學將越來越被重視。因此,學習、研究行為醫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二篇:醫學的哲學思考的讀書筆記

《醫學的哲學思考》的讀書筆記

此書的中心思想:哲學指導醫學,又服務於醫學。醫學需要哲學的態度、理論、思維和方法來彌補、豐富、完善和處理醫學活動中理性的欠缺與不足,重構醫學中關於“人”的完整性認識範式,實現醫學在觀念與實踐雙重層面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深度融合的“人學”轉向。哲學具有整合性和基礎性,醫學具有實踐性和人文性。

此書的主要觀點摘抄:醫學從本質上講是人學,關注的是在病痛中掙扎的、最需要關懷和幫助的人。醫學技術的目的是解除病人的痛苦,在竭力為病人尋求治療和緩解病痛方案的同時,也注重對待病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通過對病人的同情、關心和安慰等,給予病人情感的關照。因此醫學被認為是最具人文傳統的學科,醫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職業。醫學作為一種人類探索生命的理性活動,其中藴涵的人文價值和哲學意義遠遠大於其技術意義。人文是舵,技術是槳,沒有人文的指引,技術就是瞎子。

對臨牀思維的主體和過程進行哲學分析是《黃帝內經》醫學哲學思想的一個亮點,《黃帝內經》的哲學指導思想是《易經》,《黃帝內經》的基本理論是陰陽五行學説,《黃帝內經》的科學性是陰陽兩氣源動力學説,《黃帝內經》以預防為主,《黃帝內經》認為疾病可知、可防、可治,這充分體現了唯物觀中“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能動性”的觀點。倡導醫務人員應“敬用五事”,即“容貌要恭敬,言語要有條理,視察要清楚,聽受要聰敏,思慮要通達”,應具備“三德”,即剛正不阿、以剛制勝、以柔制勝。在古希臘,哲學家和醫生有着共同的理論和實踐背景,他們之間的關係緊密而複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許多文章與之前或當時的哲學分享同一個普遍假設,使用相同的概念範疇和推理方式。希波克拉底是西方醫學之父,他認為醫學的藝術乃是一切藝術之中最為卓越的藝術,他強調醫學與藝術的結合,將藝術手段引入醫學等努力和嘗試正是這種認識的體現,他認為名副其實的醫生應具備:“醫學僕人”的思想和患者生命大於天的理念,高尚的醫學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修養、合理的知識結構和廣闊的知識視野、團結協作的精神、仁愛和同情之心、審美修養。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包括在身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完好狀態,醫學是人學,所以醫學的目的就是人的目的,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也具有超前性和差異性,科學的醫學目的應當是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一,是真善美的統一,它激勵人們對醫學科學真理的虔誠嚮往和孜孜追求,激發人們對醫學科學技術追求的奮進精神,引導醫學可持續健康發展,合理界定醫學實踐活動的領域和範圍,正確地利用各種資源,推動醫學向前發展。醫療危機是指當前醫療衞生服務所面臨的困難,是指當代醫學的現實和未來走向與社會公眾期望

之間的矛盾,其核心是醫學的現狀滿足不了人民的健康需求。具體表現在:醫療費用昂貴,衞生資源分配不公,高技術濫用和浪費,醫療服務商業化傾向,醫學誠信缺失,醫務人員職業道德不盡如人意,誤診率居高不下,醫療事故頻發,醫源性與藥源性疾病增多,忽視預防保健和基層衞生服務,對病人冷漠,醫患關係“物化”和緊張等。要解決全球性的醫療危機,必須對醫學目的作一根本性調整:第一,把醫學發展的戰略優先從“以治癒疾病為目的的高新技術追求”轉向“預防疾病和損傷,維持和促進健康”;第二,只有以“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為首要目的的醫學才是供得起、可持續的醫學,才有可能是公平、公正和健康的醫學。醫學哲學化的觀念始終堅持醫學的善良總原則和醫學倫理準則,對醫學發展觀起着矯正作用,醫學哲學化的辯證法認為,過度醫療的根源有兩個方面:1、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和價格機制的不合理性沒有得到完全、徹底解決,2、醫療服務的創收機制:“以藥養醫”的機制誘導誘導醫院和醫生開貴重藥、開大處方、做高檔檢查和治療,“以醫養院”的機制誘導醫生推崇醫療技術主義。

此書得到的收穫:醫學作為科學的一部分,為哲學提供了思考的素材,並推動哲學開闢新的研究領域;同時哲學也為科學、醫學提供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論武器,如古代的自然哲學,構建了中醫學和古代希波克拉底的西醫學;古代唯物主義是生物醫學的前導,併為其提供了理論基礎;20世紀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和系統論催生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哲學是構建醫學體系的靈魂。恩格斯説過:“不管自然科學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醫學需要慧根、醫學需要哲眼。醫學是一門歷史非常悠久的科學,又是一門不完整的科學,許多疾病的發病原因還不瞭解,人類戰勝疾病的許多道理還不清楚,以致有的疾病到現在還被稱為“不治之症”,有的疾病雖然治好了,但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醫學的作用是有限的,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

此書得到的啟示:醫學不僅是科學而且是人學和仁學,一個優秀的醫生必是博學、儒雅、謙卑之人,一個優秀的醫生必須有理科的思維、工科的技術、文科的思想,必須懂得哲學與人文、經濟學與政治學、法學與社會學,中西方皆如此。要增強職業精神與社會責任,倡導儒家仁愛精神,學習醫學家的光輝思想及人文精神,為醫療模式的轉變做出自己的努力。

第三篇:《人體空間醫學講談》讀書筆記

《人體空間醫學講談》讀書筆記

1.空間醫學病因學是一個“水”字。

所有疾病不外就三種情況:水多、水少、水的分佈不均勻。

所以治療上,以調整水為原則:“清除污染,疏通河道,能量搬家”。

2.空間本草不講歸經,講運動本草。

也就是這一味藥在人體內部它能起到什麼樣的雙重作用,它作用的起點和止點。 如石菖蒲,它使頭部的能量更新、減少減輕胸部的壓力、能夠補腎,這與傳統本草不大同了。為什麼呢?因為石菖蒲它能夠使頭部的能量回流到膻中,然後從膻中經過右心房的迴流,經過公轉的運動,又達到命門部,使命門的細胞加強了運動,所以它是補腎的作用。這是雙重作用。

所以空間醫學應用的藥味少,是應用了藥味的雙重性。

再如瓜簍仁,傳統醫學講瓜簍仁清肺通便,在空間醫學上它不僅是清肺通便了,它也起到清肺通便的作用,為什麼能夠清肺通便?是肺部的淤氣,淤的能量越肩而過,下行命門,使命門部的細胞增加運動,所以它又是補腎的作用,而且到命門部它疏散於下焦的腸繫膜周圍,所以它有潤便的作用。所以空間醫學在講本草的過程中,它是講本草的運動,從開始到結局它有什麼功能作用,它不講歸經。

3.小方治病。

小方究竟小到什麼程度呢?小方治病就是少則3味藥,多則5味藥組成一個小方。在用量上,多則7克,少則1克。也就是組成這麼一個藥方,一般來講就是7克、5克、1克。

用的最多的是公英、香附、桂枝、獨活、佩蘭,當歸等6味藥,加減上,石菖蒲、赤勺、杜仲、瓜簍仁等等,是常用的藥物。全部加起來不過幾十味藥。在辨證上,也與傳統的醫學不大相同,非常簡單,就是在調整人體的疾病過程中,應用公轉的方法,代替了汗吐下温清補和消的八法。據舌用藥4.公轉。

什麼是公轉?公轉是郭老師起的名字。公轉就是任脈與督脈形成一條通路,也就是任脈和督脈成為一體,這就叫公轉。

郭老師説,傳統醫學講人體的任脈是通人體的諸陰經,人體的督脈是通人體的諸陽經,如果我們把任督給連在一起,我們人體內部的所有經脈不是都解決了嗎?那麼究竟怎麼連在一起,這是個竅門。我們知道即便是傳統醫學講任脈講督脈,它中間就有個分界嶺,肯定不是連在一起的,如果我們現在要叫它連在一起,中間必然有新的方法。我們在醫學上去看,任脈與督脈的連接,都是一個空間,什麼空間呢?任脈到督脈中間是一個空間,嘴、口是一個空,督脈到任脈連接,中間又是一個空間,叫會陰,這一段又是個空。那麼怎麼形成,任督形成一個運行路線?我們必須上部是加強任脈的壓力,減少督脈的壓力,而且這樣呢任脈的能量運行很順利的達到督脈。那麼督脈要到任脈,必須得把下部尾閭的壓力增大,把會陰的壓力減少,這樣尾閭很順利的達到會陰,而且形成了公轉,公轉的運行路線。所以在內經講的很清楚,陰陽,萬物的綱紀,變化的父母,生殺的本始。所以我們在治病的過程中,必須把陰陽,任督調整好,人體的其它的經脈、臟腑的經脈、經絡的經脈才能夠貫通。所以,我講任督貫通,是治療一切疾病的方法。任督貫通,它可以調整盈缺,多的地方可以運行到少的地方,它可以作為個調整,任督貫通,它可以調整人體的五臟六腑的能量運動。

那麼作為一個醫學,傳統醫學講氣,沒有講能量,那麼傳統醫學,講營行脈中,衞行脈外,那麼為什麼我現在講能量呢,營行脈中,衞行脈外,按現在的思路、現在的科學去講也不過是一個胞內胞外,細胞內部為營,細胞外部為衞。所

以,我們在空間醫學上講胞內胞外,胞內為營,胞外為衞,胞內為營是物質,實體性的物質,胞外為衞,是胞內的實體性的物質經過消化運動輻射在胞外,那麼胞外稱為精華的物質,這個精華的物質在傳統醫學講,衞氣。那麼空間醫學為了適應現在的科學,衞氣實質上是一個能量精華的物質,人體內部的空,它不是真空,它是有物質基礎的。那麼現在的科學講細胞的功能叫吞吐,那麼吞什麼呢?吐什麼呢?吞就是細胞周圍的能量物質進入細胞內部就叫做吞。吐就是細胞內部的物質通過細胞的輻射就叫做吐。傳統醫學沒有這樣的理論,叫做消、化、吸、收。那麼什麼是消、化、吸、收呢?就是細胞內的東西經過摩擦、經過運動,然後在轉化到外部,這是消、化;外部的東西再經過運動再經過壓力再改變,然後進入細胞,叫做吸、收。所以在名詞上講,吞吐與傳統醫學上的消、化、吸、收它是吻合的。而且細胞的內外與傳統醫學的營行脈中,衞行脈外,它又是吻合的。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醫學的過程中,儘可能的要轉化為古為今用,把古老的名詞用現在科學的名詞來給它概括,這樣,我們現在的人們更容易去理解去消化。

第四篇:讀書筆記之《我們為什麼生病 達爾文醫學的新科學》

讀書筆記之《我們為什麼生病 達爾文醫學的新科學》

在此之前,似乎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人為什麼會生病。在我頭腦中,一直有個想當然的念頭,就像機器不能永遠正常運轉一樣,人的身體難免會出故障。但是現在想想,這種“想當然”實在算不上一種解答,不足以説服任何人,甚至讓我長期以來忽視了人類為什麼生病這樣一個有着重要意義。

一、 閲讀筆記

按照達爾文的理論,自然選擇會導致物種適應性的增加。但是很顯然,人類在漫長的自然選擇過程中並沒有明顯地擺脱疾病的困擾。毫無疑問,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但並不能從適應性增加的角度來簡單地理解,本書填補了自然選擇與疾病之間的邏輯空白,依據進化生物學的觀點來理解人類疾病的起因,比較全面的介紹了達爾文醫學的思想,作為一個新的研究人類疾病的視角,對現代醫學做了有益的補充。

疾病有兩類原因:近因和進化史原因。近因闡明的是機體構造和機制的問題。進化史原因則闡明起源與功能的問題。作者認為,近因和進化史原因對於理解和認識疾病都是必要的。然而現代醫學大都是在尋找近因,缺乏對進化史原因的研究,導致人們對很多疾病產生錯誤的解釋,甚至採取不恰當的治療方法。

在依據達爾文醫學的思路,揭示疾病的進化史原因之前,有必要對自然選擇產生的進化做一些説明。首先,自然選擇沒有任何計劃、目的、方向。其次,生存本身並不具有重要意義,自然選擇只保留能夠增加生命期中繁殖力的基因。再次,只有放在某個特定環境中的某個實際存在的物種之中去比較,“適者”的概念才有具體意義,“適應”因環境而異,沒有絕對的“適應”。自然選擇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是無目的、無方向的,並不會對每一種有價值的適應都加以選擇和創造,也不會使物種更加幸福。進化過程中經常需要採用折衷方案,這種折衷方案並非隨意的,而是精確地被選擇定在淨獲益的最大值上。只有總的説來對適應能力有好處的基因才被保留,即便這個基因也使得個體在某些疾病中更易受到傷害。

在對自然選擇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之後,我們來看看作者提出的疾病的進化史解釋的六個範疇:

1、防禦——敵我的分辨

防禦並非對疾病原因的解釋,但是防禦反應常常與疾病的其它症狀混淆(例如肺炎引起的咳嗽)。作者例舉了發熱、鐵的管制等來加以説明,病原體和宿主之間是一場戰鬥,每一種感染的體徵和症狀都可以理解為這一方或那一方的戰術。作為宿主,我們具有保持衞生、皮膚、疼痛不適反應、身體“開口”處的驅逐(如打噴嚏、嘔吐、腹瀉)等等防禦機制。此外,我們還具有免疫系統作為專門防禦的化學武器系統,然而免疫系統有兩種典型的失誤:沒有充分的反應,或者錯誤地攻擊了不應當攻擊的對象,造成自身免疫病(如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我們應把這些防禦機制從感染的表現中仔細區別出來,慎重地避免踐踏、破壞這些機制。

2、感染——自然選擇的競技場

我們不是自然選擇保存下來的唯一具有產生適應性的物種。一些致病的細菌和病毒是以我們為食物的,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演變出對付它們的防禦手段,它們也在進化過程中演變出克服防禦的手段,甚至利用我們的防禦手段進行攻擊。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具備上述各種防禦機制,人類仍然受到傳染病之害。所謂不進則

退,人類和這些病原之間,在自然選擇的平台上,進行着無休止的軍備競賽。

3、新環境

人類的身體經過幾百萬年的自然選擇才設計定型。隨着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自然選擇沒有充分的時間使人體適應變化了的生存環境。由於這些設計定型與環境變化之間的不匹配、不適應,引起了許多大都可以避免的現代文明病。例如石器時代演變過來的味覺在食物豐富的今天,會引起營養過剩;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兒童發育問題。

歷史上的大部分傳染病流行正是出現了新的環境條件(如艾滋病、麻疹、天花等等)。還有一些傳染病直接與現代技術有關(如軍團病與空調系統有關,流感與國際空運有關等)。此外,一些疾病還可能因為生活條件改善,推遲發病年齡,造成更嚴重的病情(如腸道病毒造成灰白質炎)。

4、基因

某些基因在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接近自然時是無害的,但在上述新環境中可能引起疾病(例如:近視眼、肥胖等)。一些引起疾病的基因之所以被自然選擇保留下來,是因為它們的攜帶者會從中得到某些好處(例如引起鐮狀細胞貧血的基因的雜合子可以抵抗瘧疾的感染)。還有一些不到生命的晚期並不表現出妨礙適應性的問題,自然選擇無法清除它們。有些雖然使攜帶者不利,但能自我增加其基因頻率。

5、設計上的折衷方案

身體設計定型上存在的種種缺陷,並非都是失誤,不過是折衷方案的產物。自然選擇總是保持總體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設計上顯而易見的缺陷背後往往隱藏着某些益處(例如人類直立體位的便利必須付出腰背痛的代價)。

6、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

進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革命,沒有躍進,重大的改變是難以完成的。如果生物設計可以從新開始,或者有可能進行重大的修改,是有可能找到防止疾病的辦法,然而每一代人都只能用父母賦予的身體生活下去。

基於上述六個範疇,作者們詳細分析了包括傳染病、創傷、毒素、衰老、變態反應、癌症、性和生殖相關疾病、精神病等疾病的發生機制,引入達爾文醫學的視角,展示了這些疾病不為人知的一面

第五篇:讀書筆記

安豐初級中學教師讀書心得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

安豐國中 趙 嵩

自從上學期學校安排了教師讀書活動,我從圖書室借閲了幾本自認為適合自己閲讀的圖書,有《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等。起初,也只是隨手翻翻,可真正在閒暇時打開閲讀,卻又不一樣的感受。對《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我特別喜歡,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學生的生源質量,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如何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這都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從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將教師與醫生放在一起聯想。醫生看病的原則首先是“望、聞、問、切”,即要實事求是,再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刨根問底,進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出藥方治病救人。

王老師的這本書實際上就是這樣在引導我們的教師應該更加專業一些,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或是僅憑經驗來處理問題。誠然經驗對教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經驗引來的思維定勢,逐漸懶惰的思維方法有時卻有致命的危險,或者説對於教師個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人們都説“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夠對每一個人都能洞察心機,再加上可能出現的代溝,國中生當中的一些想法簡直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看似簡單幼稚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卻顯得至關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麼?是考試?是成績?是升學?這些教育手段漸漸成了目的,凌駕於教育之上,而教師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教育過程甚至成為一種追名逐利的捷徑,試問有多少老師能夠真心去教每一個學生?在這種“目的”的引導下,問題生就真成問題了,很多本不該劃為問題生的也變成問題生了,也許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上不去。這應該是每個教育者都不願看到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我們的學生呢?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多問幾個為什麼以外,就是要我們關心學生的需求。現在有太多的學生被家長當做白板從而複製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學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僅僅是家長看來的白板,實際上經過學校及社會的影響,學生這塊板上並不是隨意能刻畫的來的。比如書中分析學生去網吧的原因時就很透徹,説到底就是學生把自己在家在學校以及和同學朋友間未能發泄的東西 1

安豐初級中學教師讀書心得

在虛擬世界裏尋找天堂的過程。 而且處於青春期的學生,越是直接跟他説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樣,因為這種教導與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產生的矛盾更成為了一種催化劑。不問青紅皂白,只問是非對錯,到頭來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對孰錯了。

對於老師來講,這本書堪稱工具書,特別適合任課老師閲讀,它比較全面地羅列出了學生在青春期所出現的一系列典型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對應方法,現在很多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沒有從更深層次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因此時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本書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時應該首先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清楚後再進行處理,而不是想當然地馬上批評教育,孩子的心靈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傷害,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出現更多的問題。老師僅靠學校裏學到的心理學知識是很難對付現在的學生的。

如果你還在為問題生而煩惱,建議你讀一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相信你您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