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老師讀書分享2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6.89K

《探索,成長的力量》讀書分享

老師讀書分享2則

各位老師,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在這裏與大家分享寒假讀到的這本書——《探索,成長的力量》。寒假期間,學習中心組洪老師要求大家開展線上讀書會,大家要共讀一本書。因為這是一本課程故事的合輯,讀起來比較輕鬆好上手,不像一些專業書籍一樣,可能讓人看不下去。並且因為它講課程故事,跟我們當前課改中所做的事情息息相關,於是就選擇了這本書。

首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它是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於2019年9月的,由張斌、虞永平教授主編。全書以故事的形式敍述幼兒園課程建設過程中的立場、經驗、反思以及幼兒和教師的成功、喜悦、收穫、苦惱、失落、決心和意志,真實地反映了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國幼兒園教育發展的真實畫面。書中的內容都來自幼兒園課程實踐的點滴,教師以講述故事的形式回憶和梳理自己的課程經歷。

正式介紹書的內容之前,我想就這幾個概念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養故事、觀察記錄、學習故事和課程故事。可能有的老師還分不清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異同。

教養故事,就是在教育和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些教育事件,比如説有個孩子剛來幼兒園因為入園焦慮總是哭,後來老師通過交流、陪伴、和家人溝通等等方式,幫助這個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又或者某個孩子總是打人、咬人,很有攻擊性,針對這些現象,我們如何做的。這樣的過程和反思記錄下來的,可能就是教養故事。

觀察記錄我們寫得非常多,就是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遊戲等情況進行一個片段式的觀察,再採取白描的方式記錄下來,一般有觀察時間、觀察地點、被觀察者、事件描述、反思評價等。這個觀察的內容可以是孩子正向的積極的表現,也可以是不那麼好的表現。

學習故事是發源於新西蘭的一種比較新型的過程性評價方式。它更關注與孩子比較出彩的行為表現,也叫“哇時刻”,而且它的行文結構比較固定,一般分為注意、識別與迴應三大板塊。

最後,課程故事。在書的序言中,有這樣的對於課程故事的表述——幼兒園課程故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實踐敍事,就是講述那些以小見大發人深省、關乎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發展的故事。它是幼兒教師對課程實踐過程中真實事件的敍述,其目的在於通過故事去體悟並閘述教育工作所藴含的規律、原理,促進敍述主體和聽眾(讀者)對教育現象一一特別是課程問題——的深度理解與思考;是一種將客觀事實呈現、主觀感受體驗和理性觀點闡釋融為一體的教育經驗發現過程。

序言中用回顧、反思、研究、分享、成長這五個詞對課程故事的意義和價值進行了闡述,在這裏我們就不具體展開了。

接下來我從這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這本書,第一,書的主要內容;第二,我將就書中的一個故事展開比較詳細的介紹;第三,讀完此書我的一些感悟。

我將書中的故事整理成了一張圖表,可以看到,全書一共14個故事,故事來自於山東、江蘇、浙江、四川、福建、北京六個省的11所幼兒園。其中江蘇省所在的幼兒園故事的篇數最高,有7篇,佔了一半。看的時候我就在想是不是因為虞永平教授是江蘇南京的,所以在選送篇目上有一些傾斜,哈哈,開個玩笑!然後從課程持續時間上來看,最短的課程是進行了1個月,最長的則開展了9個月,接近一年的時間了。課程的年齡段集中在中大班,可能也是因為小班孩子年齡比較小,開展這種有一定深度的系統的課程難度比較大。從課程的時間來看,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課程基本是2018年開展的,猜測出版社團隊18年開始收集故事,然後集結、刪選、修訂、出版,於是這本書2019年9月正式出版問世了。不過,最早的一個課程卻發生在2015年11月到2016年6月,江蘇省南京市太平巷幼兒園的《咿咿呀呀唱大戲》。我就聯想,15年的時候,我們還沒有開始課程改革,還連課程故事是什麼都不知道。再次感慨一下,專家引領的力量,哈哈!

言歸正傳,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課程的實施它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簡簡單單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做支持。做課程急不得,因為你想要把一個事情搞清楚、弄明白,要追隨孩子、觀察孩子,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所得,是需要時間的。你看,書中的課程,最短的也進行了1個月。

《一封信引發的“停車場”》讀書分享

接下來,我就《一封信引發的“停車場”》這個故事與大家進行簡要的分享。這是中班的課程,時間進行了9個月。可能我們老師一看到9個月就在想,什麼事兒啊,能做那麼久?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這個故事。

課程主要圍繞“停車場”的線索展開,每一個環節的產生都是因為孩子們發現了新的問題或者產生了新的興趣。(根據思維導圖進行介紹)

讀完這本書,我有什麼思考和感悟呢?

第一,關於課程的緣起。書中的課程全部是源自與兒童的,那麼是不是隻有源自孩子的課程才是好的課程呢?其實並非如此,對於課程,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將其定義為好的或者不好的,也不能一味地説來自兒童的就是好的。課程可以基於兒童的興趣與需要,基於兒童的生活與經驗,基於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基於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基於園內外的獨特資源。重點是,在課程行進中我們要追隨孩子的興趣,通過課程,要實現孩子經驗的提升。

其次,關於課程故事的撰寫。我們在寫課程故事的時候,往往受到了幼兒園考核與評比的影響,我們試圖撰寫一篇“完美的”的課程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師就像導演,孩子們像演員,老師看着孩子們按照自己預設的劇本一步一步往下走,然後獲得老師認為他們應該有的發展,這是不對的。我們在閲讀書中的故事時可以發現,這些故事是跌宕起伏的,是真實的,是對於老師和孩子們所做的事情的真實再現。他們會遇到問題,他們會偏離一開始設定好的軌道,但是他們的老師總是會及時停下來,和孩子們商量着一起做,這就是追隨孩子。如果我們寫的課程故事整個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那麼,這個課程故事就一定是經過修飾和導演的。

再次,關於在課程中教師的角色。我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做一個專業的有心人。要具備課程意識,建立正確的兒童觀與資源觀。第一,在做課程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學會耐心等待,讓孩子先行,不要拽着孩子跑,不要剝奪孩子學習和嘗試的機會,不要“我們覺得”而應該是“孩子怎麼想”,把問題還給孩子,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孩子們獲得經驗的機會,都是他們養成良好學習品質的機會。老師們要有膽量、有思考、敢作為,要相信自己孩子的行動力,不要擔心追隨孩子會讓事情失去控制。有時我們會覺得課程進行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問問孩子;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問問孩子;當遇到紛爭,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問問孩子。這一次一次的問問孩子,就是我們兒童觀的體現,就是對孩子的尊重與追隨。課程是在做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教師應當重視孩子們的探索,在不同階段引導與啟發幼兒產生不一樣的思考與探索,從而不斷推動活動的發展。總之,這是一個相互促進與推動的過程。第二,教師要學會專業思考,比如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有能力區尋找相關理論來解釋疑問或支持自我。建議教師組建了相對穩固的課程研究共同體,由幾位老師商討解決問題。

最後,關於課程中集體活動與生活活動、區域活動的結合。我認為,不是每一個主題的每一項內容都能夠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體現。源於生活的課程,比如洗手池故事,與孩子的一日生活密切相關,就很容易體現;但有一些節日的、主題下的課程,如何與生活活動、區域活動結合呢?我的建議是,相關的自然融合,無關的不要強行結合。例如三八婦女節課程下,老師們就會苦惱這個主題建構區能投放什麼材料呢?有的老師就會生拉硬扯,説要給媽媽造房子。那麼這就是老師強行解讀的,不是孩子自發形成的,就沒有太大必要。反之,像剛才的《一封信引發的“停車場”》這個課程,孩子們去建構區搭一搭停車場,就非常順理成章了。

Tags:讀書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