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62W

第一篇:《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守望教育》讀書筆記1000字(精選多篇)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發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一個“愛教育者”的真摯情懷。書中説“正是憑着我們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渴望和對人的完善的關照,我們才會對現實的教育、現實中的人的命運心懷依戀,對紛繁複雜的教育現象保持一顆平常之心,對細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種深切的人文幽思,對我們的點滴思考堅持一種温暖的人間情懷,同時也對現實中的各種教育問題給以理性的批判與必要的反思,”作者對教育熱情、思考深深地打動了我。

劉教授在《守望教育》這本書中用教育隨筆的形式傳播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信念。他從生活中從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發,洋洋灑灑,別開生面的微言大義展現在我們眼前,比如,他對馬加爵事件的解讀,對教師生命權的注重,對孩童世界的尋找…… 他用一種低調的言説姿態,從個人的切身經歷或感受入手,他始終都是以一種局內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説對象之外,“隔岸觀火”——的姿態來面對複雜的教育世界,面對我們的教育賴以生長的社會,把“自己也燒在這裏面”,真情實感油然而出。

劉鐵芳的《守望教育》一書,還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闡述了我們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讓每個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斷地追問,在不斷質疑、追問的過程中,催生教育實踐智慧,改善、提升每個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質量。

在《研究性教學: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一文中,劉教授指出:好的教學實際上只是為了把學生引入“問題”之中,引入他們屬己的“問題意識”之中,並且不斷擴展他們的問題意識。這樣,好的教學就不再是以其過程中的知識、技能的授——受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好的教學不再是一次性地解決問題,而只是通過暫時的解決問題來激勵、煥發學生更多的問題,煥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自覺地走上自己的問題思想之路。這也讓我們對於現階段正在研究的“問題意識”的課題有了更深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的處理教與學的關係。畢竟“教”是為了“不教”,我們的研究性教學也並不是為了把每個人都培養成學術研究的專家,而意在讓每個學生都能自我“想問題”,能獨立思考、判斷、評價、選擇、創造,視野開闊,並最終落實到對社會、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的關注之中。

作為一個普通的一線教師,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課堂。因為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還課堂以心靈的温度,還課堂以思想的靈動,還課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設計問題,指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解決問題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因此也是我們今後課堂教學研究的主要方向。堅守課堂,就是堅守教育之魂就是讓教育擁有生命活力。

第二篇:《守望教育》讀書筆記

《守望教育》的作者是劉鐵芳先生,與一般的高校教育學者相比,劉先生更加關注中國小教育,對中國小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以其流暢的文筆、獨到的視角將我們帶入一種美好而令人嚮往的境界之中,同時用那尖鋭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強烈地撞擊着我們的心靈。

劉鐵芳先生在“是語文課本,還是倫理讀本”這一章節中指出,我們應該選擇優美、活潑的、生氣盎然的,適合兒童閲讀的文章推薦給孩子;不應該將語文教學變成思想品德教育,不能過早地讓倫理取代童趣。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如果把課外閲讀目標定位很高,把課外閲讀處理得像課堂教學一樣,有要求,有目標,規定讀什麼書,讀完以後要麼背誦名段佳句,要麼寫心得筆記,要麼摘抄警言妙句,讓學生為完成任務而去讀書,這樣的讀書有何樂可談?假設某位老師硬性規定自己的學生一定讀多少本書,讀什麼書;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這種只求“量”不求“質”的做法,只會扼殺課外閲讀的興趣,摧殘閲讀的個性,課外閲讀將成了學生課外負擔。閲讀的數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數量不求質量,通過課外閲讀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也是難以實現的。課外閲讀是自由閲讀,應當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使學生心之所至,自我怡樂。

劉鐵芳先生特別在文章中提到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他強調,知識和故事是教育中兩個並行的要素,一個讓我們獲得對世界與自我的認識,另一個則憑藉真實可感的生命跌宕起伏來撫慰作為聽者的我們的生命。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着的。閲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薰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閲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閲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恆。所以,鼓勵學生讀一些著名的兒童作品,聽一些兒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於改善我們日漸貧瘠的道德生活,對於家庭的幸福,對於學校生活的充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劉教授所説的:“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 願我們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閲讀,留給他們閲讀時間和空間,讀他們自己的故事,讀一些美德故事。

第三篇:《愛的教育》1000字讀書筆記

最近,我看了一本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是一本為人子女者,為人父母者,為人師長者一生務必一讀的經典著作。《愛的教育》將化作“愛”的使者,把愛的種子播撒在整個中國、整個世界、整個地球,讓全世界的朋友們都可以感受到“愛”的氣息!

《愛的教育》的副標題是《一個意大利國小生一學年日記》,通過國小生安利柯三年級的學年日記,歌頌了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熱愛大自然等做人的優良品德,歌頌了為他人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對弱小和不幸者給予同情、不畏艱難困苦的偉大精神,書中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真切動人、淋漓盡致,有“勞動之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宣傳這樣一種人生哲學:最偉大的人,是生存於正義、勞動和理想中的人。它宣傳“親人之愛”的教育。“噢,恩里科,母子之愛是人類情感裏最神聖的親情,不要去踐踏它。”宣傳“祖國之愛”的教育。《愛的教育》倡導的愛國主義是具體實在、可感受、可實行的。是一種“做的哲學”。它拒絕了空泛和虛偽,寓情於人,寓情於事,寓情於行。倡導“自然之愛”的教育,在作者筆下,自然能給人類帶來有益的啟迪:大森林裏,樹木都重合生長着,密得連人都不能進去,可是卻仍能一一開花結實,絕不會像人類社會一樣有互相沖突殘殺的事。植物界共生共榮的規律,敍述得是如此親切自然。這些熱愛和尊重勞動的神聖情感,大至對國家、對社會、對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親子情、師生情、兄弟情、朋友情„„純真無邪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時時引人入勝,感人肺腑。

讓我們這些自詡為教育者的成人失措的是,儘管愛的表現有很多,真正能使其成為受教育者靈魂精髓的那部分卻不能強意授予,只有一種力量能有效,那就是——感染。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將“愛”感染每一個人,從心裏真真地感受到愛,併為之顫動,為之流淚,為之震撼。一旦疏忽了這點,愛便失去了成為品格的動力,而淪於虛假和下流。屆時,這不僅將成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悲哀,思之,警之,省之,教育之艱,任務之重,不言而喻。

作為教育者,拒絕冷漠,傳播愛心,不僅僅是我們對於自己的一份責任,更是我們對受教者、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就讓我們懷揣樸素的關愛,給在世間行走的孩子和我們自己,帶去安全和保障,更帶去靈魂的浸潤和生命的水源。所以在平凡的工作中要: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

(二)堅守崗位,默默耕耘、盡一己之力。

(三)不斷學習,系統思考以自我增進,多求取新經驗,改善心智模式,多向團隊學習。

(四)教師工作理念的實踐,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第四篇:《愛的教育》讀書筆記1000字

《愛的教育》讀書筆記

《愛的教育》是本日記體小説,記載了四年級國小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生活。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他們只是普通的孩子,但是他們在用愛感受着生命裏的點點滴滴。

整篇小説的主旨就是愛這個字,書裏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儘管裏面的愛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但卻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與其他小説不同的是,整部小説以一個國小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

作為一個老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這本簡單的小説讓我明白,我們要用愛,點燃孩子心中的燈,加強對孩子的愛心教育。一味地責罵和批評是沒有用的,對於孩子,要用該教育,用心感受孩子們的想法,才能真正點亮孩子的明天。讓管教在創意裏輕鬆化,只有真正對孩子們付出關心、愛心與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誠回報;也只有這樣才能啟發孩子,瞭解孩子。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對於學生們而言,一個單純的老師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老師不能僅僅上課,或者做思想教育,而要真正懂得學生們的心理,要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理解他們的喜好和行為。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起的是引導作用,而不是填鴨式灌輸。教師應該的重視學生存在,以情感去開啟學生的心智。我們應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把中國傳統美德傳授給學生。並且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讚美學生,培養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他們對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學生快樂成長。瞭解學生的感受,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學生的心得。同時,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育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用“愛”來感化學生,真誠地為學生提工服務,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朋友,而不能訓斥學生,不要過分地執着於“立竿見影”,注意學生的人格培養,身心健康。

總而言之,《愛的教育》雖然只是一本小説,但是其中我們所能感悟到的東西卻實在不少,而作為一個老師,我能感悟到的,是怎樣把每個孩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

第五篇:讀書筆記1000字

《堂吉訶德》讀書筆記

《堂吉訶德》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紳,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説入了迷,自己取名叫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識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小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作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傷的騎士,把酒囊當作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為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卧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讀《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讀,又覺得書中藴含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本質就是為自己的目標而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在現實的過程中,那位瘦(請收藏本站)骨嶙峋像高粱稈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的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太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塞萬提斯寫《堂吉訶德》,為的是打擊、諷刺胡編亂造、情節離奇的騎士小説及其造成的惡劣影響。本打算寫成幾個短篇故事,後來寫着寫着,他把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理想都寫進去了,思想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現實,直至描繪了西班牙社會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成為我們瞭解和研究當時西班牙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習俗的一部百科全書。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鍼砭時弊,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質,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意義。相隔四個世紀,仍感動着每一位讀者。

《堂吉訶德》中出現近700個人物,描寫的生活畫面十分廣闊,真實而全面地反映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的封建社會現實,揭露了正走向衰亡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無恥,對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我想:正是這個原因促使這部作品被世界54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名作家推選成為最優秀的經典文學名著。

《圍城》讀書筆記

《圍城》的直接時代背景是1937年及以後的若干年,正是中國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但要理解《圍城》,必須追溯到近代特別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在帝國主義列強大炮軍艦之下,被迫地、卻歷史性地開始了與世界的接觸,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與西方文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交鋒、碰撞、衝突以至交匯、融合。這種文化現象在一大批留學生——錢鍾書正是他們中的一員——的身上具體地、活生生地體現出來,因而具有值得解剖的典型意義。

作為一個學貫中西的大學者,錢鍾書幾乎必然地要從文化上來認識“圍城”的精神困境,從而產生深刻的孤獨感和荒誕感,在全書的結束部分,方鴻漸在經歷了教育、愛情、事業和家庭(婚姻)的失敗後,這樣感歎: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覺得傾軋還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條微生蟲,也沾沾自喜,希望有人擱它在顯微鏡下放大了看的。擁擠裏的孤寂,熱鬧裏的淒涼,使他像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彷彿一個無湊畔的孤島。(第324頁)。

這裏已經明顯地引入了存在主義哲學的人生感歎。但這種文化困境、精神困境,卻是發生在衰微積弱的老大中國與近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劇烈衝突中的,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幅令人深省的畫面:經過一家外國麪包店,廚窗裏電燈雪亮,照耀各式糕點。窗外站一個短衣襤褸的老頭子,目不轉睛地看窗裏的東西,臂上挽個籃,盛着粗拙的泥娃娃和蠟紙粘的風轉。(第353頁)

還有全書結尾處那隻著名的祖傳老鍾,方鴻漸的爸爸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兒子兒媳的寶貝鍾,每小時“只慢7分鐘”的“很準”的鐘,這會兒已經慢了5個鐘頭的鐘: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第359頁)

有些西方批評家説《圍城》寫了西方文化影響下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也有中國批評家説表現了西方現代文明在中國的失敗,從而證明了資本主義文明不救中國的主題。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錢鍾書似乎並不是採取非此即彼的立場,他更着力於嘲諷偽文化人的可笑、可憐和可恥,更多地是要寫出中西文化衝突中的尷尬、窘迫和困境。而從更廣闊的文化意義上來體認,《圍城》更主要的是寫“圍城”困境,其藝術概括和思想意藴超出了狹隘的個人經驗、民族的界限和時代的分野,體現了作者對整個現代文明、現代人生的深入思考,也凝結着作者對整個人類存在的基本狀況和人類的基本根性的歷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