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二2021瓦爾登湖暑假讀後感8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4W

高二2021瓦爾登湖暑假讀後感800字

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高二2021瓦爾登湖暑假讀後感800字範文5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瓦爾登湖讀後感800字1

記得,歌德曾説過:“讀書,就像是和很多高尚的人在説話。”誠然,讀上一本好書比一座燈塔,指引人們在大海中安全飄過驚濤駭浪。

現在每日的繁忙生活讓我們忘記了思考的重要性,夜晚,在台燈下面,靜靜地讀《瓦爾登湖》這本靜靜的書,一切的喧囂都變成了過眼雲煙。心中只有美麗、純潔……

《瓦爾登湖》是美國19世紀超驗主義先驅梭羅的作品。梭羅於1817年生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就是因為茶葉事件爆發了美國獨立戰爭的那個小鎮,他亦是人類不抵抗運動的先驅,現代環保主義的鼻祖。梭羅認為人除了必需的物品,其他一無所有也能在大自然中愉快地生活。他在19世紀(1848年)幹了一件罕見的事情,就是拿了一把斧頭,到康科德郊外的林中自己搭建了一座小木屋,然後每年勞動6周,其餘時間用來閲讀和思考。他的一切所需均依靠自己動手獲取,這樣在湖畔生活了兩年,之後將湖畔生活寫成了被稱作超驗主義聖經的《瓦爾登湖》一書。

《瓦爾登湖》是19世紀美國作家梭羅的一部文學名作,在梭羅生前,它的名氣並非很大,但隨着時光的流逝,其聲譽與日俱增,被譽為美國環境運動的思想先驅。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書,它向世人揭示了作者在迴歸自然的生活實驗中所發現的人生真諦--如果一個人能滿足於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實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據説,詩人海子去山海關自殺時帶着4本書,其中有一本就是梭羅的《瓦爾登湖》,這和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到死不放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頗為相似。一本100多年前出版的書,讓許多人至死仍然極為痴迷。

在我還未接觸梭羅的《瓦爾登湖》之前,我從有關書刊上了解到這本書作為綠色經典文庫的範本,不管從思想上還是文字上都有着不可磨滅的價值。一個人到了生命的某個階段,習慣於把每個地點視為可能安家落户的處所,瓦爾登湖給了梭羅一個儘可能的去處。梭羅找到了瓦爾登湖,他在那裏生活、閲讀、傾聽,種豆、生火、做飯。梭羅在湖邊完成了他對自身深度的"衡量"。面對湖,生命是美好的,思想也會美好。梭羅面對着湖、眺望着湖,他更會思考、沉思。

現在,彷彿我就站在瓦爾登湖清澈的湖畔,看湖上微起的波紋,湖岸的釣者,四周搖曳的楓樹,思緒停滯了,沉醉於瓦爾登湖的意象中。我的目光開始明亮,目光的作用是相對於明亮而言的,是瓦爾登湖那幽藍的湖水把我的眼睛擦亮了,只要明亮了才能顯示出目光的力量,所謂的目擊,正是因為如此,才具有威懾力。而對於幽暗,目光的力量猶如利箭遇到了柔軟的藤盾,無聲息地被彈了回來,力量鋭減了不少,我對梭羅的看法也許正如此,所以我內心的愧疚和難為情漸次增多。在幽暗中閲讀這個世界,將失去許多能夠感人的東西,也不知會發生怎樣的曲解和變異。

瓦爾登湖讀後感800字2

“一個人物質生活的豐富並不能帶來心靈的純潔和淨化,只有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才能豐富人的內心。”“為生活做減法,為思想做加法。”讀罷美國著名的思想家、作家梭羅偉大的著作《瓦爾登湖》,作者這兩句精闢的言辭一直在我腦海中停留。

1845年春天,心傲孤遠、風華正茂的梭羅,借來一柄斧頭獨自一人走進瓦爾登湖畔的森林深處,幾乎不藉助任何現代文明的幫助,完全依靠着自力更生和原始交換生活了2年9個月。他雖畢業於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但沒有選擇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為明星,而是平靜地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閒適。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着非常簡樸、原始的生活。在這期間,他如飢似渴的閲讀,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努力的寫作,終於完成了《瓦爾登湖》。梭羅的文章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內容,在美國19世紀散文中獨樹一幟。他的思想對英國工黨、印度的甘地與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響。閲讀《瓦爾登湖》,我們時刻感受到作者對湖光山色景物的細緻描寫;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界和小動物的憐愛。由於他對東方哲學思想的深刻研究,作品中還不時閃爍着東方哲學的智慧,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德不孤,必有鄰”等。

當然,他給予我們最大的震撼是書中對生命、對理想、對自由的嚮往和推崇,啟發我們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義。“當你最富有之時,卻是你最貧窮之日。喜歡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也能找到錯誤。你縱然是貧窮,也要喜歡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濟貧院裏,你依然擁有喜悦、開心、榮幸的時光。黃昏的霞光照耀在濟貧院的窗台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窗户一樣耀眼奪目。”這樣的語句閃爍着人性的光芒,讓你對財富觀有更深的理解。曾經有一個私企的老闆問我,“曾經我以為擁有了足夠的金錢就能夠幸福了,可如今我已經擁有很大一筆財富,可為什麼我一點都沒感覺出來幸福呢?”其實,金錢和幸福不是相等的,因為幸福是一種從心底發出的滿足感,金錢雖然能滿足你的需要但它不是支撐我們幸福的原因。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一項研究發現,快樂不是銀行中的鉅額存款、高速跑車和品牌服裝,而是家庭、朋友和大自然的美麗。當被問及最重要的快樂是什麼時,2000名受訪者中有22%的人選擇了歡笑,緊隨其後的是與知心朋友共進美食(佔總人數的21%),擁抱以19%的比例名列第三。其他名列前10位的快樂還有:太陽照在臉上的感覺、讀一本好書、沿海難漫步和蓋乾淨的牀單入睡,以及看日落、翻閲老照片追憶往昔和聞到剛修剪過的青草的氣息。是的,温暖的陽光與自由的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説是共有的、平等的,也許是最大的財富。就像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描述的那樣:“門前那早春的積雪同在消融。我親眼目睹,一個心靜知足的人,在那裏生活得宛若在皇宮裏一樣,生活得如此開心又如此心滿意足。”

“語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我衷腸”,譯者徐遲先生這樣評價《瓦爾登湖》。朋友,如果你還在為找不到生活的真諦還在追求幸福,不妨在夜深人靜時捧着它,像梭羅那樣尋找簡單的快樂,你的人生會因為簡單而快樂!

瓦爾登湖讀後感800字3

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書香”這個詞的時候,就揣着它踉蹌着跑向母親,一把抱住她的脖子直把她贅得發疼,我嚷嚷:“媽媽,什麼是書香?”母親一時愣住,爾後笑着説:“你説呢?”“你説你説,你一定要説,”我固執地扳住她不放,“到底什麼是書香?”

後來,我終於知道了,書香就是醉人的花香。

書,本來是不會散發出迷人香味的。有人説書香指的是墨香,我卻説:書香就是花香。

我很小的時候讀過四言詩經,它有一種古樸誠懇的美——像極了我見過的一種花,粉簌簌的流蘇。我記得張曉風女士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要我給那棵花樹取一個名字,我就要叫它詩經,它有一樹美麗的四言。”這棵花樹就是流蘇。流蘇與詩經,詩經與流蘇,如果要我給詩經起一個名字,我就叫它流蘇,它有滿腔纖細的花香。那時候,父親帶讀,我翹首嚷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初生蘆葦青又青呀,白水露水凝結為霜,所謂伊人,就在水的那一邊啊。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採蒿的小姑娘吶,一天不見,猶似三季長!青青子衿,攸攸我心。我懷戀着倩影,我心傷悲啊。後來我一直在想這是一件多麼奇妙的事情——我不曾目睹過那千年煙雨中的人和事,我卻能從這美妙的四言中走近他們柔軟的內心,默唸他們思無邪的誓言,親吻那纖細柔和的流蘇香。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書香就是花香。當你戀上某本書的時候,你就該嗅到屬於它的獨特芳香。讀《梁祝》,讀《白蛇傳》,讀《西廂記》,我能在這裏,嗅到一片馥郁芬芳,或濃烈或淡雅或清幽。一樹唐朝的花,一座宋朝的樓,一口明朝的鐘,一把清朝的椅子,一罈酒都可以在這醉人花香中獲得比時間還久遠的存在,彌留在後人心中。

一九__年的某天,海子安靜地躺在車軌上,連同一本書,它是《瓦爾登湖》。年長一些的時候,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名着就是《瓦爾登湖》。梭羅先生從春季開始寫起,接着寫夏、秋、冬,剛好是一個生命的輪迴,在那裏,他過了兩年真正意義上的隱居生活。“在我所見過的特異物中,或許瓦爾登湖最為奇崛,它一直堅持着自身的純潔。”當我重複默唸着這句話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陶潛的一句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一次,我閉目把臉貼近《瓦爾登湖》,忽然我驚得幾乎跳了起來——腦海中,那樣清新空靈的湖畔,那樣盎然生趣的水草,那樣質樸原始的木屋,這一切都這麼寧靜致遠可親。在一片奼紫嫣紅中,它如秋菊般安靜地綻放,飄香,清淡示人,遠離了喧囂與紛爭,它,就是一塊溢滿菊花香的淨土。我像是個一無所知的女孩,沿着清晨的露水,滿心地尋找彌天的菊花香到底藴藏有多少個深秋的寧靜。在這一片淡淡的香味中,我相信,我們能重歸心靈的平靜。

人生的棧道上,我是個趕路人,卻總忍不住貪戀這些書香,生命中有這麼值得佇足的事,我又怎能錯過呢?

我渴望在書中與其香味兒的種種遇合,我總想着某本好書有一句話,等我去談,去拍案,它在那裏散發醉人的芬芳,等我與其相遇的那一剎,就是最美的時刻了。

瓦爾登湖讀後感800字4

輕叩一本名着,細細地與梭羅促膝談心;翻開一卷墨香,輕輕地聆聽瓦爾登湖彈奏的梵歌。

迴歸自然的純潔,迴歸淡泊的境界。我,作為一名浮躁的都市人,有幸拜讀這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瓦爾登湖》,為我除去那躁動的灰塵,披上那自然的清新。

白居易曾説:“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能心虛即我師。”這恰似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羅就是在這裏進行了兩年兩個月又兩天的獨居生活。他記錄從春到冬的這一輪的風景,他的超驗主義實踐建立了一種與現代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對立的簡樸方式,還原生活的原始狀態。

真的很難想象,梭羅是如何生活下去,他將自己放在一個杳無人煙的地方,他擁有的只有一個簡陋的小木屋,一張小小的牀,一張普通的書桌和一些零落的稿紙,僅僅只有簡單的陳設,僅僅只是他執着的信念,僅僅憑藉着人對自然的慾望和熱愛,他,完成了這偉大的實踐,完成了這對自然的追求,完成了這本傑作,這不得不讓後人稱他為“自然隨筆的”。

淡泊是人生的一種至高的境界。當時正處於工業時代,物質的優越並沒有讓梭羅迷失,隨波逐流,他曾在《經濟》中寫到:“……人最美好的部分,不久也會被梨入土壤,化作糞肥……”

將所謂的經濟與自然對立,當人們奢侈地享受生活時,卻忘記這浮華世界背後的陷阱,難道就不怕醒來之後會是一場噩夢?似乎從原始時代開始,那些可以被稱得上是“智慧”的東西早已被這社會的發展所拋棄,人們對於自然只剩下貪婪,總是渴望獲得什麼,有時像是一個無底深淵,永無止境。

梭羅總愛引用,記憶中影響最深的就是羅利的英譯對句:“既然人人樂道肉身本具頑石性,慈善心腸何能不將煩惱痛苦忍。”

帶着諷刺去批判着人類的盲目,帶着幽默去痛斥人類的無為。對於人,他的信仰除了所謂的上帝就是那些所謂的統治階級,這對生活在基層的人民而言,生來位卑,他們活着就像一部機器,為了不讓自己在勞動市場上貶值,拋棄了氣概,拋棄了自尊。是的,他們的勞動力升值了,可悲哀的是他們的智慧卻在貶值,難道這就是“安逸者”?這正如梭羅所言:“你剛走出了失望之城,又走進絕望之鄉。”

上帝沒有賦予任何人任何權力,自然自有它的公道。你,生來未帶一草一木,死後又不帶走一縷一線。奴隸的生涯終究是由失望壘成的城堡,有的甚至是由絕望築成的荒墓,與其這樣,為何不摒棄這些浮躁,還靈魂一份通透,迴歸自然的寧靜呢?設想一下,當你面對這博大的自然,它給予你的是新鮮的空氣,甜美的果實,突然間,你是否感覺自己成為了天真浪漫的孩童,不知疲憊地奔逐在它的懷抱裏。

這些如水晶般的思想,梭羅還記錄了很多很多,終點就是起點,四季的輪迴正是生命的甦醒沉睡,這些文字就像是一杯温水,讓人沉浸,心靈正被一點一點洗滌,靈魂正被一點一點安靜。

淡泊是智者的動力,像是一把摺扇,送來徐徐清風,拂去一片焦慮;又像是一面鏡子,照清嬌容的面貌,看清人性的本質;還像是一首詩詞,念時如痴如醉,回味時百感交集。

月下共飲,湖邊共賞。邀君在這片湖水前共冥,邀君在這份淡泊中共尋那份靜謐!

瓦爾登湖讀後感800字5

今年“雙十一”期間,恰逢“噹噹網”圖書搞活動,自己便一下子購買了六本書,拿到書之後,自己便從最感興趣的《瓦爾登湖》開始讀了起來。

《瓦爾登湖》是美國十九世紀作家亨利.戴維、梭羅的代表作,它主要記述了1845年至1847年的兩年半時間,在瓦爾登湖畔的一間自己親手搭建的小木屋裏,獨自居住兩年半時間的所觀所聽、所思所感,展示了梭羅在簡單生活中深入思考與重塑自我的心路歷程,文筆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截止到目前,這本書我只閲讀了二十五頁,無法從整體上對這本書的內容和寫法進行評價,只從自己讀過的部分文字中,記錄自己閲讀時頭腦中閃過的幾點火花。

在該書的第一部分《省儉有方》的開頭部分,梭羅這樣寫道:“學下面這些篇章,或者説寫這裏頭大部分篇章時,我正形單影隻地住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的瓦爾登湖畔樹林子裏我親手搭建的一間小木屋裏,離左鄰右舍一英里,僅憑一雙手養活自己,我在那裏住宿了兩年零兩個月。如今,我又是文明生活中的匆匆過客了。”在這本書的開頭,梭羅之所以寫下這樣的話,大約是讓即將讀這本書的讀者,不要一味地效仿自己過隱居的生活,當人們心情煩躁時,可以暫時離開塵世的喧囂,但不要離開的太久,我們暫時的離開,不是為了逃避,不是為了當“隱士”,而是讓自己的心靈暫時沉靜一段時間,重新審視自己生命所劃過的軌跡,規劃自己的未來究竟應該往哪裏走?

在這本書的第4頁,梭羅這樣寫道:“有時候,我暗自納悶,我們怎能如此輕率地——我幾乎要説——致力於推行那種萬惡不赦的行為,但從國外引進的所謂‘黑奴制’,有那麼多精明而詭祕的奴隸主在奴役南方和北方的奴隸。南方監工良心固然壞,北方監工良心更壞,但是話又説回來,良心最最壞的還是你成為你自己的奴隸監工”。體育比賽中,教練常常對運動員説:“要想在賽場上發揮出自己的全部水平,不是努力戰勝對手,而是要努力戰勝自己。戰勝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驚慌,戰勝自己內心過度的激動和興奮。”是啊!許多時候,不是別人打敗了自己,恰恰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和驚慌打敗了自己,使自己未戰先怯,正如梭羅所言:“自己成為自己的奴隸監工”。

在這本書的第5頁,梭羅這樣寫道:“今天人人附和或者予以默認的真理,明天卻有可能成為謬論,而這種謬論只不過是縹緲的煙霧,有人卻相信,那是雨雲,會把甘霖灑向他們的農田”。古代的一位哲學家曾經這樣説過:“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論”,真理和謬論都是相對的,在這種情況下是真理,在另一種情況下就是謬論,在他那裏是真理,到了你這裏就有可能成為謬論,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託在某一條所謂的真理上,不要以為這一條真理會讓自己無所不能,不要期望憑藉一條所謂的真理讓自己的人生走出低谷。

在這本書的第6頁,梭羅這樣寫道:“有些東西在某些人圈子裏,確實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換了一個圈子,卻僅僅成了奢侈品,要是再換一個圈子,則完全成了未知之物。”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人的眼裏,它們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關鍵看這個人是否需要這樣東西。比如所謂的婚姻,在普通的人看來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許多單身或者離異的青年男女來説,就成了奢侈品,而在許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來説,就成了未知之物。

對於讀書,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那些“快餐”性質的書,我們完全可以帶着消遣的心情去閲讀,可以快速地瀏覽,瞭解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即可,而對於那些經過數百年的歲月時光淘洗過的經典著作,則需要我們慢慢地品讀,特別是那些帶有哲學性質的書籍,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生活,對其中的某些重要句子進行慢慢品味,咀嚼其中的味道,讓書籍指導自己的生活,調整自己的心態,轉變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生命,時間可以是一個月、兩個月,也可以半年、一年,可以一次讀上幾頁、一頁,也可以是一段話、一句話,細細地讀,慢慢地品,讓自己的生命沐浴在經典的光輝中。

梭羅的《瓦爾登湖》大概就屬於後者,需要我在今後的日子裏慢慢地品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