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活着餘華小説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8W

活着餘華小説的讀後感(精品多篇)

活着餘華作品讀書筆記 篇一

不知道該怎樣去描述對《活着》的感覺,這是一篇讓你讀完,只有當你闔上書本之後才會讓你感到隱隱作痛,讓你感到沉重的小説!《活着》通過一個一位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講述了一個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講述一生的故事,有點悽慘,人活着,究竟是為了什麼?中國人兩千年的封建傳統是為別人而活,父母為孩子而活,孩子為親人而活。當就剩下自己時,我們又為誰而活呢?

福貴,小説的主人公,一個很“舊社會”的名字,大福大貴,人們的願望總是那麼美好,而現實總是喜歡和我們開玩笑。從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土改,大躍進,wg到改革開放之初,主人公的一生就是濃縮的中國現代史。《活着》這部作品,通過展現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的波浪,宣揚了一種面對苦難生活、面對死亡的可能的態度。老人福貴在“我”面前展開講述他的一生,從抗日戰爭到現在,歷經了無數的滄桑,也看過許多人的死亡,而他仍活着,並且還可以回憶。他本身是一位地主少爺,在年少的時候,以一個浪蕩子的面目又嫖又賭,無所不為。抗戰後,他在賭桌上輸光了一百畝地的家產,淪落到社會的最低層。父親在痛罵兒子後,挺直腰板,變賣家產、還清賭債後隨之喪失了活下去的信心,大便時從糞缸上掉下來,死了。母親重病的時候福貴進城請醫生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兩年後,他回家時,母親早已病死。一個由妻子家珍苦撐的家,因為富貴活着回來變的似乎有了希望和生氣。熬過了三年大饑荒,醫生為了救縣長的女人,對被校長安排前去獻血的有慶抽血過多,兒子有慶死了。女兒鳳霞嫁給了在城裏做搬運工的二喜,出嫁時風光得全村人都為之大吃一驚,但仍然不久便死於難產。三個月後,妻子家珍死於困擾她多年的軟骨病。四年後,女婿二喜死於搬運時的一次意外事故。三年後,外孫苦根吃豆子時撐死。一場又一場的死亡讓人面對生存不禁感到異常艱難和失去信心,似乎每走一步都有無端的不測在等着你。生命在不斷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變得異常脆弱,生活在一個接一個的巨大痛苦中,變得讓人窒息。而且越敍述,生命之中冥冥不可臆測的成分就是越大。就更能體會到命運的可畏和生存的不易。

活着是艱難的,生存是充滿苦難的,當一系列的苦難,有時甚至是永無休止的苦難就象無窮無盡的風一樣襲向作為人的生存之旅時,人會怎麼樣?人能怎麼樣?人應該怎麼樣?這是人在面對活着、面對生命、面對生存時不得不思考,也無法躲避的一個根本命題。

福貴的一生經歷了從富貴到貧窮,從闊少到窮困潦倒,經歷了抓壯丁、土改、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也經歷了親人的相繼離去。如果説龍二的死,春生的死告訴他人生的無常,個人命運的不可把握,那麼當他親眼目睹他的親人:父母、兒女、妻子、女婿、外孫相繼離他而去時,他從悲傷到麻木,又從麻木到平靜,當他真正認識到活着的本身意義時,他就以平常心態面對苦難、面對生活。

小説的結尾寫了福貴從屠夫的屠刀下買來一隻老黃牛,這是一隻老的掉了牙的黃牛,鄉親們看到他買來的這隻老黃牛都笑福貴老糊塗了,説這牛最多活不過兩年,福貴和這隻老黃牛也都以為他們只能活兩三年,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十幾年過去了,福貴和那隻老黃牛誰也沒死去,他們相依為命,和平共處,悠然自得的生活着,享受着生命,享受着生活,也享受着活着本身的美好。作者在這裏告訴人們活着才是人生的最基本的狀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心態,成天生活在淚水中,過不了二年人就會走向死亡,走向毀滅。而一旦人們認識到活着的本身意義時,生命才有價值,生命才可延續。

《活着》是一本相冊,裏面充滿了福貴老人人生鮮活的回憶。人生的興衰榮辱,酸甜苦辣他都嚐盡。有時覺着他多少有點阿Q的影子,但他比阿Q強,比他多了一份對現實生活執着的肯定。在任何經歷面前,他都不諱地擺着一個態度:“我要活着!”.“我要活着”這句話,貫穿全文的始終。福貴被拉壯丁時認識的老全説過“老子死也要活着;只要想着不死,就死不了。”又有幾個人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死呢?在那個喝水都擔心噎死的年代,快樂地活着就意味着你能統治生活的一切!在槍斃龍二時,福貴心裏對自己説“這下可要好好地活着。”從死亡線上掙扎出來的人,更能深刻地領悟生命的意義,會倍加珍惜“大難不死”的生命,因為生命已經被他賦予另一層意義;家珍得了軟骨病之後,卧在牀前對福貴説:“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不在乎什麼福分;只求能每年為你做一雙新鞋。”原來,有時侯活着之後的願望可以如此的簡單。簡簡單單的生活沒有更多的奢求,沒有更多的慾望。

常常聽人們調侃“好死不如賴活着”,對此只是一笑而過,並不知道活着的艱辛。長期以來,把生命看的很神聖而在心裏藐視只為活着而活着的人生觀,認為人活着就應活得有價值,活得光彩,活得鮮亮,如果生命中沒有了依託,生活中沒有了追求,如同行屍走肉般的生活,人活着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長期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人要有所追求,人不能沒有理想,卻忽視了人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好好的活着,不管處境如何,也不管生存的環境如何,人最不能放棄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最應該珍惜的也是自己的生命,沒有什麼比生命本身更有價值,也沒有什麼比活着更能表現出生命的意義。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他又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活着”這個詞語,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來自於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相互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當然,〈活着〉也講述了時間的漫長和時間的短暫,表達了時間的動盪和時間的寧靜。

通過閲讀《活着》這部小説,可以讓我們知道了活着才是人一生都要面對的,它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只有堅強的信念,只有真正懂得活着的意義時,生命之花才會絢爛,只有經歷了苦難,才會感到活着的不易,也才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善待自己,善待生命,讓我們為活着本身不懈努力吧。

活着餘華作品讀書筆記 篇二

最近剛讀過餘華《活着》這本書,和書中主人翁福貴一起,感受着他的巨大痛苦,分享着他的些許幸福。

年輕時福貴是一個有錢人家的敗家子,吃喝嫖賭,無所不為。由於自己的死輸浪賭輸掉了祖宗留下的全部家產,由有錢人家的闊少爺淪為不名一文的窮小子。書中揭示出福貴一波三折的悲慘命運:從經歷戰爭、大躍進,到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遠去:父母相繼離世,兒子有慶因輸血死亡,女兒鳳霞難產死亡、妻子家珍病亡、女婿二喜也被水泥板夾死,唯一的外孫苦根也因吃豆子撐死了。面對親人的一個個離去,福貴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選擇勇敢的活了下來,最後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共度餘生。通篇讀完,內心的各種情緒錯綜複雜:從開始對福貴的厭惡到後來的同情,從為福貴命運的唏噓哀歎到為福貴坦然堅強活着的敬佩……

主人翁福貴無疑是不幸的。福貴生活在那個不幸的時代。家庭的悲劇和社會的悲劇緊密交織在一起。福貴的家庭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福貴的命運也是那個時代的宿影。福貴的故事也反應了在特殊的年代裏,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小人物的悲苦命運。

在福貴的自述中,我也感受到福貴的一點點小幸福,即使經歷種種痛苦,他還能堅強的活着,而且還有一頭名叫福貴的老牛相伴。在怨恨作者的過於殘忍和冷酷的安排的同時,也為文章最後的一點點暖色調感動,對福貴來説,原來活着是如此的愜意和美好!

通篇讀過,也為作者獨特的視角、平實樸素的語言深深感染,通篇通過福貴講故事的口吻娓娓道來,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粉飾的語句,猶如涓涓細流融入讀者的心田,緊緊扣動着讀者們的心絃。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反映了社會的現實,揭露了時代的病根,引發讀者的強烈共鳴!我想這可能是這本書暢銷的真正原因了!

在作者的筆下,“人是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三千繁華,過眼剎那!每一個風雨兼程的過往都如鏡花水月,忘卻所有的傷與痛。為了活着,人總是在自己的生活軌跡上默默行走與堅持。就拿我本人來説吧,退休幾個月來,總是忙忙碌碌,為了學習和工作(短時間的一份兼職)經常熬夜,內心也不斷的扣問自己:這樣辛苦是為什麼?為什麼把自己搞得這麼累?通過讀完《活着》這本書,福貴對苦難的巨大承受力及對人生的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深深感染着我,觸動着我!原來我所做的這一切也只為好好的活着!

福貴對生命的堅持和敬畏的精神也告訴人們: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好好享受生命的整個過程。在巨大的苦難和挫折面前要挺住,要勇敢堅強的面對!要珍惜已有的幸福!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寫到這不禁又想起倉央嘉措的這句話:“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