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中學生春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9K

關於中學生春的讀後感

春天裏,最可愛的“精靈”當然是那綠油油的小草啦!《春》這一篇文章把小草活靈活現的寫了出來。你看,“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真像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可愛極了。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春》讀後感,請您閲讀。

《春》讀後感1

《春》寫了一個女孩如何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它無疑給了許多年輕人以叛逆的勇氣,巴金因此也成了許多想要叛離家庭的年輕人的“諮詢對象”,在眾多的諮詢者中,有一個女孩寄給他一張照片並約他見面談談。一見面,這個女孩就談起自己守舊的父親,並表示想脱離家庭。巴金誠懇地勸説女孩不要衝動,認為年輕人羽翼未豐前不宜輕易地踏入複雜的社會。此後,這個女孩遇到麻煩時,常常找他傾訴。她就是蕭珊,後來成為巴金的妻子。巴金曾説:“我所欲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的一幅圖畫,自然這裏只有生活的一部分,但已經可以看見那一股由愛與恨,歡樂與受苦所組織成的生活之激流是如何地在動盪了。”

巴金在《春》中所寫的是這樣一股生活的激流;一方面隨着封建總法制度的崩潰,垂死的封建統治力量瘋狂地吞噬着年輕的生命,另一方面深為革命潮流所吸引的青年一代開始了覺醒,掙扎與鬥爭的悲壯歷程。無論是前者的殘忍,還是後者的悲壯都引起了我對於主人公和巴老無限的悲憫和讚歎。他極其感情之全部來描述了曾經有這麼一代人,隱藏在深宅大院之中的她們的悲哀,無奈以及這大宅中的蒼涼。每每看見她們如此的懦弱的表現,就彷彿耳邊能聽到迴盪在這深宅中的慘白而又無力的呼喚。

《春》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激流三部曲不僅是巴金描述早年的自己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是他發自內心的表達對於封建制度的反抗,作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的年輕人的反抗。他曾經在《家》中這樣寫道:“我所憎恨的並不是個人,而是制度,”“我要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j’accuse(我控訴)!”這些令人震撼的話語無不道出了他對於封建社會的痛苦的會議和掙扎,同時也表達了頑強的反抗的決心。《春》實在是巴金對於《家》的延續,可以説是另一部對於與現實生活的吶喊!

《春》主要描寫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以及與之相對的惠的悲劇事件。《春》不是表現為對美好婚姻的追求以及這一追求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矛盾,而是表現為不合理的,醜陋的婚姻制度對於婦女的摧殘和對封建專制的婚姻制度的控訴和批評。淑英和惠一樣,要和從來沒有見過面的男人結婚,這之間更是沒有甚麼感情基礎和相互理解為基礎的。可以説這種婚姻就是一次安排,一種結合,並且是被動的,註定失敗的,帶給雙方都無限痛苦的結合。但是淑英最後對於這種婚姻制度進行了反抗,她逃出了那個家庭的束縛。然後,小説卻讓惠死去了。事實上,巴金之所以這樣將截然不同的命運賦予了她們,其實也是一種反襯,一種對比。更加鮮明地突出了惠,以及更多這樣的女子的悲慘命運的結局以及被封建制度所迫害的心靈。惠的死亡就是一聲再嘹亮不過的吶喊。然而,巴金仍然讓我看見了希望。那就是淑英。她的掙扎,她的重生,她的反抗,她的聲音無不展現了無限的戰鬥的信心。

看完《春》之後,我總是感慨很多,我覺得我們生活在當今這個時代,和這個崇尚自主婚姻,自主意志的社會中是相當幸運的。我們,可以在平等的氛圍中求學,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中汲取知識,大展宏圖。並且,也能夠在戀愛和婚姻中選擇自由,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承擔應當的責任。但是,讀完《春》之後,我才領悟的更深,這些許的快樂,可以説都埋葬了很多不幸的人生。那是許多淚水和血水所交融的日日夜夜。

雖然我不能更真切的感受到《春》中淑英的那種掙扎,也不能很深刻的體味這中間的辛酸,痛楚,無奈,甚至是悲哀。但是,我卻被她們的憤怒和麪對憤怒的姿態所觸動。

《春》讀後感2

巴金的《春》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家》延伸,讀了些《春》。讀完這本書,書中的很多情節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書中的人物更是深入我心。讀完這本《春》那些原來沒有表達出來的一種抑鬱的感覺又重新湧上了心頭,一種不平、一種壓抑、一種心痛。

很是喜歡淑華,這個看得很開的三小姐,她沒有淑英的心裏焦慮,沒有淑貞的膽小怯懦。她很少為覺新的遭遇而感到痛心,很少去站在淑英、淑貞的立場切身體會她們的無奈。開朗活潑的淑華每天在這個壓抑的高家公館裏享受自己作為小姐的難得的一點快活,會把克定夫婦的爭吵當作熱鬧看。也許淑華是沒有琴那種改變時代的抱負,也許是淑華沒有淑英那不服命運的反抗,也許是淑華沒有淑貞對於爸媽不和的懼怕。在那個女子不能拋頭漏面的年代,淑華的優良的心理素質給她帶來的是相對滿足的生活。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被他的生活環境和人生經歷所決定的。當覺民要帶那羣小姐們出去見見世面的時候,淑英對於父親的懼怕、淑貞對於沒有和好父母的擔憂,只有淑華自己主動向覺民提出內心的渴望,我不要緊的,媽不會阻撓我的。淑華這句話説出來是挺讓淑英淑貞嫉妒甚至有點不顧他人的感受,但同時也是這句話道出了淑華和高公館裏公子小姐們的不同。淑華不是淑英,沒有那個把自己往火坑裏推的父親;淑華不是淑貞,要求裹足底母親,沒有整天吵架大鬧的爹孃。淑華有的是橫豎不會干預她很多但同時自己認命的周氏作為母親,有覺新這樣會承擔的作為哥哥,有覺民的逃婚作為借鑑,有覺慧的出逃作為榜樣。在高公館裏,除了覺民覺慧,淑華是這一代裏最敢於追求自我的,但同時由於缺少對於社會的深入認識和對周圍人的體貼感受,淑華對於這個家這個社會沒有那麼多的失望。淑華不是高公館最自由的也不是最有思考能力的一個,但她肯定是最幸福的。

覺新也許是大家最同情的一個吧。大哥到處敷衍,見人就敷衍,敷衍了一輩子,仍然落得這樣的結局。想要照着家庭給安排的路線走下去的覺新就這麼敷衍着,為了敷衍高老太爺,覺新放棄了深愛的梅娶了那個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鈺,當對生活逆來順受的覺新漸漸的和那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姑娘發展出感情,摩擦出愛情的火花並經營起自己温馨幸福的小家的時候,又是封建禮儀破滅了他的希望鈺和梅這兩個平生最愛的兩個女子的離去有把他扔進絕望的深淵;和乖巧的兒子海臣相依為命也許是覺新那僅有二十多歲生命的最終結局,但是上天不甘啊,他不甘願讓這麼一個悲劇的人就那麼平靜的度過下半生。腦膜炎,現在聽起來還有點讓人心有餘悸的字眼,就那麼突如其來的降臨到覺新那討人喜歡的小兒的身上。

看着唯一的寄託就那麼痛苦着,一向敷衍的覺新不再有那麼多的顧慮,親自去請了西醫,當我還在為覺新能夠不顧高公館最有威望的三爸反對去找那內箔的西醫而有些許欣慰的時候,隨着覺民的回家,這個不幸的消息泄漏了出來。海臣對琴、淑英姊妹們的親熱一幕幕浮現在眼前,海臣一直不同於覺人覺英的調皮,他會聽爸爸的話放棄再玩一會的渴望,快快睡去;他會立即離開會講故事的琴,當爸爸告訴他琴的離去的時候;他會在病痛中忍住哭聲,只是因為覺新的不讓。我不敢想象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夭折會變成什麼樣子,象父親一樣向家庭向社會妥協的懦夫?象覺英一樣的對打罵麻木的紈絝?很難想象他能夠同覺慧一樣激烈的對抗這個令人極度不滿的社會。上天對於覺新就是這麼的殘忍,覺新比誰都更懂事,他接受可以給家族幫助的政治婚姻,他接受妻子在外面艱苦的生孩子的迷信,他接受海臣被庸醫耽誤的死亡常常感傷的覺新總是被命運傷感。從前不曾擁有的事務在失去後總會使人感到悲傷,沒有人能夠做到就當從來沒有擁有過。

《春》讀後感3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單純,主題明朗,語言優美,人們往往把它解讀為一篇“春的讚歌”。其實這是一種誤讀。《春》與朱自清眾多的寫景抒情散文一樣,看似晶瑩剔透,一目瞭然,但它卻像一杯醇酒一般,藴涵了綿長而清洌的韻味與芳香,要真正品嚐出它的滋味並非易事。在這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讚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嚮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着、營造着一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併成就他的治學。“荷塘月色”無疑是經過了悽苦的靈魂掙扎之後,找到的一方幽深靜謐的自然之境,曲折地體現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則使他的夢的世界走向了一個開闊、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領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後者自然是前者的延續、轉化、提升。但不管這兩個世界有多麼不同,它們都源於朱自清的一種理想追求甚至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春》確實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

細讀朱自清的《春》,我不由地有這樣一種感覺:這是一個大病初癒的文化人,面對春意盎然的原野,他又重新找回了一種自信和自尊,編織着自己的理想之夢。這是一個經歷了“心靈煉獄”的知識分子,在大自然温暖的懷抱中,他沉醉其間,詩情聯翩,感受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心靈衝動。他從時代的“十字街頭”撤退下來,又在這裏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我總覺得,朱自清筆下的“春景圖”,不是他故鄉江浙一帶的那種温暖潮濕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種壯闊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畫家筆下那種如實臨摹的寫生畫,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啟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靈釀造出來的一幅藝術圖畫。在這幅圖畫中,隱藏了他太多的心靈密碼。

朱自清研究專家吳周文先生説:“在很多散文中,朱自清慘淡經營詩的意境,將人格美的‘情’與自然美的‘景’兩者交融起來,創造了情與景會、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種境界的構思,整個地展現自我人格,以美妙的意象作為人格的外化手段,於是他的筆下,自然美成為自我人格的精神擬態,或象徵性的寫照;個人特定的情緒、思想,也因自然美的依附,得到了詩意的寫照,或者説得到了模糊性的象徵。怎樣創造這種意境,完成自然美與人格美二者的附麗與連結?對此,朱自清則是繼承弘揚以形傳神、重在神似的藝術精神這一整體性的審美把握,加上‘詩可以怨’的審美理想的制導,生成了風格的隱秀與清逸的色彩。”(吳周文《詩教理想與人格理想的互融》,《文學評論》1993年第3期)對朱自清散文的深層意藴,我以為這些話是深中肯綮的。朱自清屬於那種感情和感覺特別敏鋭、細膩、真摯的人,對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和山水花鳥等等,又有着特有的親和情懷和觀賞興致。他的寫景,往往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景“我”合一。他所以要調動起自己的一切感官以及思想和情感,反覆品味、字斟句酌、“用筆如舌”,正是要把自己的全部人生、人格投入到大自然的形神中去,讓自然的美與他人生的美渾然為一。他不像魯迅,在描寫自然中採取一種超然的、審視的態度,甚至不惜寫了自然的醜來;他也不像周作人,在刻畫自然中沉溺其間、忘卻自己,恨不得化為自然的一部分。朱自清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是投入的、虔誠的,但同時又是自覺的、清醒的。從這一點來説,他是最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真諦的。在《春》這篇簡短而明朗的散文中,同樣體現了他的人格操守和審美理想。

《春》讀後感4

帶着讀完《家》的亢奮和探索覺慧前路的心理又翻開了《春》,卻發現主鏡頭還是在高家大院裏,只是叛逃的人物有了變化。如果説《家》帶給我的是叛逃的大膽與刺激,是對舊社會的不滿與猛烈抨擊,是對舊社會女性的同情,那麼《春》則少了些反叛,多了些人性的軟弱。更讓人同情。

不知是少了覺慧這樣一個“反派”的調劑,還是因為又有幾條鮮活的生命在舊思想的迫害下消失,還是因為那本來就壓抑的高家大院,《春》的氛圍似乎比《家》還要沉重。或許是本就不喜歡悲觀的人、悲傷的事,對於淑英淑貞,除了同情,還有不滿,不滿於她們對命運的臣服,不過淑英最後的逃離還是讓人震驚,也讓人驚喜的,同時也慶幸又有一位青年逃離了那個烏煙瘴氣的地方,獲得了自己的未來。喜歡淑英的一句話:“春天是我們的。”是的,逃離了那個封建的大家庭,逃離了為別人操縱的命運,有了自己的人生,有了一片廣闊的藍天,而不是從大宅院裏看到的那一片狹小的天空。

雖然佩服淑英的勇氣,但是不喜歡一開始她那種自暴自棄、悲觀的生活態度。相比較而言,還是比較欣賞三小姐淑華。她沒有大家閨秀的嬌氣、柔弱,反而很直爽、很豪邁。她對於煩惱的事不會哭哭啼啼,而是很豪爽的説出來,不同於一般的女子,即使是受到新式教育的琴,恐怕也做不到那麼直爽,她似乎會是下一個覺慧,一個敢説敢做、勇於反抗封建禮教的人。或許她不應該生活在那個年代,在那個封建禮教橫行的年代,女子不如男子,女子就應該讓別人給她安排一切,女子都是薄命的,女子就是要三從四德,蕙、梅、瑞珏都因封建禮教、封建迷信而死故而引發了周氏的感歎:“我只求來生再不要做一個女子。”這樣一個豪爽大氣、不拘小節的女子,生活在那樣的年代,是福,也是禍。她坦率,惹人喜愛,起碼不會抑鬱成疾,鬱郁寡終,這是福。但她終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又是那樣的家庭,那樣的時代,她又不相信女子三從四德,如若不步覺慧淑英的後塵,或許也逃不過那樣的下場,這又是禍。但是,我覺得,既然淑英都能逃離,以她的個性,應該也會走出大宅門的束縛。

最同情的就是覺新了,《家》是,《春》也是。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很怯懦,曾經很有理想,卻因不敢反抗而被迫放棄,可是他的順從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家》裏他失去了心愛的人、失去了妻子,《春》裏他又失去了兩個兒子,看着自己的親人一個個離去,很悲慘,很可憐。看《家》的時候以為他會繼續懦弱下去,可是在《春》中,他似乎發生了改變,不再一味的順從,甚至在淑英的逃離方面也出了一份力。對他的同情,不僅是因為他命運悲慘,而且因為他和很多人都很像,一樣的軟弱,一樣的容易屈服,對於自己想要的不懂爭取,而是直接放棄。他是個很複雜的人物,但同時又是一個很單調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人的重影,但卻有一個灰色黯淡的人生,讓人乏味,卻又讓人同情。

春天是光明的,是充滿希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春天,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追求自由,只要有勇氣,有決心,不管前路如何,即使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起碼走過了一回。“春天是我們的。”青年人就是要有夢想,有追求,才能獲得向春天進發的動力。像淑英那樣曾經膽小懦弱的深閨小姐尚且能在一次次事件的打擊下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去尋找自己的春天,更何況當代青年人呢?

《春》讀後感5

簡潔、柔美,帶些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從字裏行間慢慢地滲出,裊裊四散。即便已是深秋,初春的微笑卻似乎就在指尖跳躍。

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宂長的情節,沒有複雜的感情,沒有抽象的內涵,只是一曲清新的讚歌,只是一頁婉約的寫意,枝端綻放的生機與陽光輕輕相擁,映開一圈又一圈的笑意,一直暖到天際。

從沒有駐步端詳過春,夏日的慵懶,秋日的惆悵,冬日的憂傷,總更讓我欣賞。只是合上書,那篇幾百字的散文,每個字都瞬間勾起曾經在春日撒下的記憶。

“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是啊,記得清楚,國小時中午和朋友們跑去小樹林玩,書包一扔,躺在柔軟如羽似絨的草地上,午後的陽光從天際雲隙中掉落,與嘴邊微笑輕輕碰撞,濺落進身邊探頭探腦的三葉草上,泛開小小的夢跡。

“都開滿了花趕趟兒”,不是麼?汾河的波光又在眼前閃現,一樹又一樹的燦爛在河畔肆意盛開,似乎信手一拈,指尖便也綻開一朵嫣紅一簇新葉。風軟軟信步而過,帶起些許繁華四散,是雪落,是霞光,河面漣漪反射出淡淡的光,在花雨中旋轉,似美到極致,又難以言説。

“密密地斜織着”,“全籠着一層輕煙”,確是!記得當初,在國小校園的丁香樹下小立,雨,便開始一層層飄灑。怎能説是下雨呢?那樣輕柔,那樣小心,似是正為繁花上粧,又如重逢故人無言凝望,只怕下大些,傷着春紅,下快些,驚着嫩葉。淡極,落在掌心,卻似有濃到化不開的眷戀;細緻,飄在肩頭,卻如有重到承不起的喜悦。

回憶的潮汐退去,窗前光禿的枝頭,不再是葉落盡的蕭瑟,卻是還未抽芽的期待。第一個季節,並不是春花美,並不是春雨輕,並不是春風柔,並不是春草盛,它只意味着不染塵埃的起點。

因為可以走下去,因為可以走出新的足跡,即便天寒地凍,即便雪飄葉落,也依然是生機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