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哈利波特讀後感4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4W

哈利波特讀後感40篇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

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雲的下午,作為“哈迷”的我,此刻正津津有味地讀着《哈利·波特》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哈利從小喪失了父母,在姨夫姨媽家暫住。在此期間,他受到了姨夫、姨媽和達力的毆打,他受到了許多委屈。直到他11歲生日時,一個叫海格的巨人,告訴他,他是一個魔法師,並把他帶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從此他便開始與伏地魔展開了無人能及的較量,併成功拯救了世界的故事。

主人公哈利是一個勇敢、機智、堅強的人,在他得知自己是第七個魂器時,他沒有像他人一樣,逃之夭夭,苟且偷生,而是毅然向死神張開了懷抱,正因為如此,他的靈魂徹底完整了,他打敗了伏地魔,並且得勝。

讀完了這部書,我沉思了良久:最終殺死伏地魔的,並不是哈利的隱形衣和魔杖,而是他的勇氣與決心。

勇氣是什麼?勇氣就是當你知道自己以死才能換來大家的安全時,奮不顧身為大家赴死時,這就是勇氣。

決心是什麼?就是打敗伏地魔,拯救世界,這就是決心。

讀完了《哈利·波特》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什麼事都要有勇氣與決心。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套書——《哈利波特》。這套書是一個名為JK羅琳的英國女作家寫的,全書共七本,分別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這套書主要講述了:一個生來就與眾不同的男孩,哈利,自生下來起父母就都雙雙去世,從此被姨父母收養,過上了悲慘的生活。當他認為自己的一生已經沒有樂趣時,“天使”降臨了——海格,霍格沃茨的門衞,他告訴哈利説他自己是一名巫師,哈利萬分驚喜。從此,哈利便開始了七年的魔法學習,因為他面對着一個可怕的大魔頭——伏地魔!

看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很多東西。

第一:迎難而上、永不放棄。我之所以很喜歡看這套書,是因為主人公哈利有着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剛練習騎飛天掃帚時經常摔跤,但是卻堅持下來了;練習“呼神護衞”咒語時嘗試了很多遍都無法成功,經過上百次的練習終於學會了;被伏地魔糾纏了7年卻仍不放棄,不向壞人低頭。哈利的這些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擁有這種品質,堅持不懈。

第二:善待朋友就是善待自己。看過這套書的同學都知道,裏面有一個“黃金三角”。沒錯,這就是哈利、羅恩和赫敏,為什麼叫他們“黃金三角”呢?是因為這三個人的友誼比天還高、比海還深。他們三人是打倒伏地魔的主要功臣,沒有他們,就沒有魔法世界的“國泰民安”。哈利曾多次幫助過它的朋友——幫納威找到丟失的青蛙;幫金妮脱險等。反之,被哈利幫助過的人也在最後的大決戰中賜予了哈利“力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如此,多交朋友、多幫助朋友,這樣你的人脈就會變得很大,也會有很多樂於幫助你的人。

儘管這套書是個科幻小説,不可信;但是裏面的角色的種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讀完此書應該去認真反省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虛心改正;找到自己的優點,揚長避短。總之,《哈利波特》讓我受益匪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

陳簫兒在好朋友李佳萱的影響下喜歡上了哈利.波特這種玄幻類的書籍,然後陪同她陸陸續續地買齊了一整套。這本書對於陳簫兒來説有點難度,跟她平常讀的《淘氣包馬小跳》或《笑貓日記》之類的明顯有了一個跳躍。為了鼓勵她能堅持閲讀,我和孩子開始了長期的睡前閲讀互動活動,主要方式就是:孩子自我讀幾分鐘,媽媽再之後讀上幾頁,媽媽讀的過程中會夾雜着倆人對故事情節或人物的一些討論。就這樣,不知不覺中這本書已經讀完了,再次感慨堅持就是勝利哪!

今日主要是想説説關於《哈利波特與密室》的讀後感。我個人覺得哈利.波特系列顯然是一套很值得孩子閲讀的書籍。

首先,作者設計的劇情跌宕起伏,新穎不落於俗套,並且邏輯縝密,前後有呼應,對於孩子的推理本事有必須的啟發作用。其次,作者的文學修養很高,書中優美的詞彙句子比比皆是,對人物外貌、心理等的描述也很獨特。印象異常深的一個情節就是:哈利和羅恩去禁林碰到了密密麻麻成羣結隊的大蜘蛛羣,哈利和羅恩異常害怕,作者在形容這種害怕時是這麼寫的,“哈利即使想叫也叫不出來,他似乎把他的聲音和汽車一齊留在了空地上了”,本質是要描述害怕地説不出話來,但作者這樣的描述把這種害怕更為加深,更為生動。還有,作者對於哈利波特的人物構造也很真實,雖然哈利是主角,但作者沒有把他塑造的十全十美,相反他也有不少缺點,例如:除了魁地奇好多課他也不愛上,因為好奇經常偷偷幹一些違反校規的事情,等等。對於孩子來説,這樣的形象更容易被他們理解。

跟孩子一齊閲讀後,不僅僅增加了親子互動時間,增加了和孩子的一些交流探討,並且還能夠讓自我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反思,讓孩子更願意接納自我。這些都是閲讀帶來的好處,真的是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會把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一向堅持下去的!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4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為他的神力所驚喜。

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他不僅僅屬於孩子的童話,儘管他擁有魔法,但他並沒有被“神化”,仍象我們每個人一樣,有優點、有不足,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一種奇幻又不脱離現實的感覺,彷彿哈里就在我們身邊。

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

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為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書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如此讓人意猶味盡,拍案稱絕,書中到處都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眾多細節中。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

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地迴盪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過,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

當鳳凰社的所有成員喝下了含有頭髮的複方湯劑的時候,不要以為他們集體變成哈利的模樣是什麼好玩的事情,因為現在哈利是伏地魔和他的那些擁眾的追殺目標,任何人在出門後都可能瞬間失去生命,他們替哈利承擔了本不屬於他們的危險,海德為此犧牲了生命,喬治丟掉了自己的左耳…

書中羅琳發明很多咒語,諸如:除你武器,統統石化,魂魄出竅甚至兇狠的阿瓦達索命。但她從來沒有提到過任何增加友情,哈利和他的朋友們做到了,他們的友情不需要咒語來維持,也沒有任何咒語可以擊破,友誼永遠是最強大的力量。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大家的智慧和勇氣才能戰勝邪惡。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5

在漆黑一片的夜晚,一座高聳入雲,帶着濃厚歐式風格的城堡顯得莊嚴肅穆,但在城堡內,一片片慘叫和咒語,一根根魔杖使出咒語,一個又一個人倒下,那伏地魔最終被哈利殺死,那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灑進城堡,一切,都結束了。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一切的迷團都將在此書中揭曉,為我們展開一場殊死大戰。

哈利的十七歲生日就結束了,但因伏地魔要殺死哈利,為了保護他,鳳凰社的社員將他進行轉移,儘管消息走露,但哈利還是成功逃脱。

哈利與羅恩、赫敏在探聽魂器的下落,無奈被食死徒盯上,不易出門,家養小精靈克利切弗他們銷燬了斯萊特林的掛墜金,但自己卻失去性命,隨後盧娜的父親為了女兒出賣哈利,哈利逃脱,之中二個死亡聖器都落入哈利手中,他們為赫奇帕奇的金盃潛入古靈閣,銷燬之後卻被妖精們發現,他們騎着火龍看守古靈閣的火龍衝出銀行,魂器被毀了5個,剩下的主冠在霍格沃茨內,但他們不能進去,校長是食死徒——斯內普,最終他們再三權衡,還是進入學校內,從而展開與伏地魔的較量。

哈利在書中是正義的代表,他勇敢着且善良着,赫敏有着過人的智慧,使哈利解決了許多事,而羅恩,雖然他有時會造成麻煩,但羅恩給了他們勇氣與信心。

在最後的決戰中,納威率領學生與食死徒戰鬥,場面十分激烈,而斯內普原來是諜中諜,是暗中派去的間諜。當哈利得知自己就是最後一個魂器時,他心中沒有懦弱,沒有恐懼,當他與伏地魔在森林中,他選擇了死,他為了更多的人活着,他是伏地魔最後的防線,這種精神與做為不是平常人所有的。

“勝利的一方總是屬於正義的一方”,這話是不錯的,哈利是善,而伏地魔是惡,善與惡,是兩個極端的存在,就如哈利所説“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支持哈利要走向死亡並消滅死亡的是愛,哈利他戰勝了死亡,心中永遠強大!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6

哈利波特系列小説共有七本,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寫的,這七本書分別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主要講了哈利與他的夥伴羅恩、赫敏對抗邪惡的伏地魔和與伏地魔手下切磋的種種故事,最後終於把一次次起死回生的伏地魔殺死了,演繹着光明與黑暗的次次較量;哈利大難不死的傳奇故事。

哈利波特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被伏地魔害死了,但強大的伏地魔對付剛生出來的哈利時,卻永久性地失去了魔力。哈利11歲進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各種各樣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亂糟糟的頭髮怎麼剪也剪不完;莫名其妙得到了一件隱形衣;令人發愁的飛天掃帚一起就會來個俯衝;前額上的閃電似的疤總是隱隱作痛。難道伏地魔復生了?書裏種種的撲朔迷離、千奇百怪的事情,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看着看着就深深融入到了其中,一看就是好長時間,對《哈利波特》,我簡直愛不釋手。

看完了哈利波特這套書,我真佩服哈利的勇敢、機智。在魁地奇(在魔法界一種特有的球類項目,隊員都騎着掃帚比賽)賽場上,哈利為了能追到金色飛賊,想盡了一切辦法。看見飛賊在北邊,於是他在對手面前故意往南飛,讓對手以為飛賊就在南邊,於是跟着哈利飛去,之後哈利轉身,去抓七實在北邊的飛賊,最後贏得了勝利。哈利還是個忠誠的人,他始終在校長鄧布利多一邊,鄧布利多的任何命令他都聽從,我們都應該學習哈利波特的這種精神。

哈利波特和他的夥伴,用他們的正義、光明消滅了邪惡的黑暗勢力,黑暗是永遠戰勝不了正義的。J.K.羅琳寫的這一本本哈利波特,無不宣揚着一種正義的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缺少的,如果我們人人都有這種正義的精神,還會發生各種的案件嗎?哈利波特系列是不得不看的好書。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7

一雙大大的眼睛熠熠生輝,如同天上最亮的星星;可惜他乖巧的鼻樑上卻架着一副與他實際年齡不符的眼鏡。他的嘴巴大大的,總是向上揚着,帶給大家無限的活力,讓許多人走出陰霾,走向樂觀。哦,別看他總是很乖巧,可他還會魔法呢!因為某些原因,他的額頭上有一道閃電形的傷疤,這同時也為他的故事增添了幾多神祕……

他是誰?他就是英國著名小説家J·K·羅琳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哈利·波特。

翻開以暖色系為主色調的封面,你可以看到一些寄語和這本書的人物介紹。我不免感到有些哀傷。畢竟哈利·波特一直伴隨着我們的成長。從很小的時候我久盼望着會有一隻貓頭鷹來給我送信,可到了現在我已經十三歲了,卻始終沒有。我這才意識到:原來我是個普通人呀。許多人都會有些惋惜,因為,這是整個小説的終結篇,交代了所有重要人物的命運。

那麼,哈利在霍格沃茨的故事便要結束了。

在哈利生日過後,鳳凰社的成員精心策劃了祕密轉移哈利的計劃,以防哈利遭到伏地魔及食死徒的襲擊,然而可怕的意外還是發生了。於是哈利的朋友羅恩赫敏陪伴着他不得不逃亡在外隱形遁跡,完成鄧布利多的遺命。暗中尋找能致伏地魔於死地的三件聖器,而伏地魔也開始行動。更巧的是,兩人在林子裏相遇,最終哈利贏得勝利。

然後我知道了其實我們都是在被愛中成長的。羅恩認為世界不愛他,哈利也為之感到迷惘。實則不然。哈利很難相信死者是愛他的,因為他們不能再為自己的行為辯護,也再不能表達他們的愛。所以哈利在有一段時間裏也曾對故去的老院長產生質疑,在記者的流言蜚語和人們的口舌當中險些迷失方向。所以我們必須知道我們都是在被愛中成長的。主宰死亡,唯一的辦法就是永遠敬愛、信任那些死去的人。而哈利真確做到了。在愛的海洋中,我不禁合上書卷,為哈利喝彩!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8

以前總聽同學談《哈利.波特》,我也對她充滿了好奇,有一天,媽媽回來的時候手上拿着本書,它正是《哈利.波特》。媽媽告訴我:“這本書很有意思,你讀了肯定着迷。”果然,我一捧在手上,就放不下來了,也加入了個“哈迷”的行列。

哈利是個不平凡的巫師,被伏地魔視為死對頭,小説一共分為7部,每一部都講述了哈利在魔法學校的奇幻經歷,以及與伏地魔及食死徒的多次生死較量,每一章節都是驚心動魄,引人入勝。雖然,小説是虛構的,但卻又是那麼真實,裏面有各種奇幻的魔法課程,各種神奇生物,令人嚮往巫師的生活。

這部小説的人物刻畫真實細膩,個個人物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有些讓我恨得入骨,有些讓我喜歡的要命……比如哈利,羅恩,赫敏還有其他同學,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點,還有冷酷無情的伏地魔,尖酸刻薄的斯內普,普慈祥可愛的鄧布利多,調皮搗蛋的韋斯萊兄弟……

書裏的故事情節也一波三折,你很難預料下面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讓人讀完了一章還想往下讀,特別是描寫哈利跟伏地魔最後一次的生死決戰。一道閃亮的紅光和綠光分別從他們的魔杖射出來。只見伏地魔的臉上掛着邪惡的笑容,似乎他斷定自己能打敗哈利。哈利的臉上沒有笑容,但眼神堅定,噴射出怒火,也決心要把伏地魔幹掉。最終,光柱朝伏地魔那兒偏去,伏地魔臉上陰險的笑容消失了。在焦灼的對抗中,哈利想:我一定要戰勝他,即使他再強大,再可怕,他殺死了那麼多無辜的人,現在,他該死了。只見,巨大的光柱離伏地魔越來越近,伏地魔的手也越來越顫抖,最後,光柱挪到了伏地魔的魔杖上,啪!伏地魔的魔杖飛向了哈利的手中,緊接着,伏地魔變成了碎片,飄上了天空,化為了灰燼。

我時常在想:哈利為什麼能戰勝伏地魔?是因為他的法力比伏地魔強大麼?並不是這樣,答案恰恰是因為他有擁有愛。正如鄧布利多所説,“愛是一種力量,一種比死亡,人類智慧和自然力更加可怕的力量”。哈利愛着他的父母,愛着他的朋友,甚至他對敵人也是有着寬容和仁愛之心的,這與伏地魔的陰險,冷酷,殘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最終哈利戰勝了可怕的伏地魔。

我喜歡《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不僅是因為他的奇幻色彩,更是因為他讓我明白了許多。在生活中,我也要像哈利那樣學會愛,感激和寬容,同時面對強勢我也要學會不懦弱,不退縮,勇敢的面對挑戰!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9

愛看似簡單,卻藴含了無數的真理。愛的力量看似渺小,卻又大得能讓人征服死亡。愛,往往是人心中最脆弱的一部分。

——題記

戰爭還在持續着,正義與邪惡的對決還在持續着。不過,邪惡似乎佔了上風,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大魔法師鄧布利多卻被伏地魔設計殺害,根據鄧布利多的遺囑,哈利·波特踏上了對抗黑魔王伏地魔的征程。

在征途中,哈利和赫敏與同行的朋友羅恩發生內訌,一氣之下羅恩離開了哈利與赫敏。這次內訌,雖然讓局勢變得更加危險,卻讓他們仨對自己的友情與愛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愛是偉大的,但大多數人對他的認識與瞭解卻十分朦朧。正如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所説。在認識到愛、得到愛之前,往往都要先經歷風雨,才能見到彩虹。在後來,正是他們之間的堅固友誼與愛,才幫助他們闖過了重重難關。

最令我感動的,便是這樣一個場景:

伏地魔大聲吼道:“臭婆子,快閃開,別擋道!把孩子交出來!”他凶神惡煞,看上去十分可怕。

而哈利的母親莉莉搖了搖頭,把哈利抱得更緊了。她向伏地魔苦苦哀求道:“求……你了,不要……傷害他,只……要不……殺他,讓我做……什麼我……都願意。”

接下去,伏地魔不再猶豫,殺死了莉莉。當他將咒語射向哈利時,奇蹟發生了——咒語反彈了,伏地魔身受重傷,落荒而逃。正是這份愛,將命運從上帝手中奪了過來,令世間發生了奇蹟。

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哈利的母親莉莉為了哈利,不顧生命危險拼死擋在魔杖下的那一幕。是什麼驅使着她這樣做呢?那便是愛。我不禁想起了發生在汶川大地震期間的真實一幕:

當消防隊員們爭分奪秒地將壓在那隻手臂上的水泥板挪開時,卻發現廢墟下埋了一家人。爸爸拼盡全力扛着水泥板,早已被砸得遍體鱗傷,媽媽則趴着,護着膝下的小女兒,爸爸媽媽們都沒有了生命跡象,但小女孩卻在他們的保護下獲得了新生。這一幕,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一幕中的父親與母親,同莉莉是多麼的相似呀!水泥板再重,玻璃再鋒利,只要你心中有着那麼一絲信念,只要你擁有肯為愛奉獻一切的精神,再重的水泥板也敵不過你的身軀,再鋒利的玻璃也穿透不了你的肌膚。奇蹟,往往就是在愛的基礎上所創造的。

只有你心中有那麼一絲信念,愛,便可以創造奇蹟。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0

陰森的走廊裏陳列着年代久遠的盔甲,樓梯轉動時發出的咯吱咯吱聲,一個銀白色的幽靈從我身邊走過,油畫裏的人在大聲交談,我身旁的同學揮舞着他的魔杖,發出點點的亮光。禮堂裏響起了鐘聲。

“鐺!鐺!”

我睜眼,看到卧室裏雪白的天花板。

八年前,我流連的手指停在了一本古樸的書籍上,那個帶着黑框眼鏡的男孩對我伸出了他的手。他邀請我進入他的世界,魔法的世界。他徘徊在看不見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前,有些窘迫的看着我,眼神中帶着對前路的迷茫和無措。

然後他找到了,找到了通向魔法世界的道路,開始了他作為一個巫師的生活,他在神奇的城堡裏學習,他揮舞着奇妙的魔杖,他嘴裏咀嚼着晦澀卻有趣的咒語,他生活在我的夢裏。我的夢,帶有魔法的痕跡;我的夢,是作者筆下的天馬行空;我的夢,是一羣人真實的世界。

八年後,我已經長大,我不再是那個對魔法世界充滿無知的小姑娘,我對這本書的研究越來越多,我對魔法世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可他還站在那裏,帶着迷茫和無措,尋找着看不見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時間的流逝,帶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那個世界逐漸變得完整,變得清晰。我能準確地説出每一個人的全名,家室,經歷甚至社會地位,在整個劇情中的主要影響,我研究過魔法世界的金錢觀和男女平等,我也探索過為什麼同樣的經歷卻可以造就完全不同的哈利和伏地魔。

其實我也是明白的,無論我怎樣使那個世界變得清晰夢也不會變成現實,但是我只能這樣做,使他們每個人物變得鮮活,變得真實。因為那是我的夢,我唯一做了八年而持續熱衷的夢,那是我的童年,是我一切想象力的源頭。

雖然我已不是一個小姑娘,可我還做着瑰麗的夢。

我是在嚮往着的,嚮往着他們的生活,嚮往着他們的魔法,嚮往着他們揮舞着的魔杖,嚮往着他們所生活的城堡,羨慕着他們能將我的夢活成現實。

這本書在我小小的心裏種下了魔法的種子,無時無刻不在發芽生長着,而我也樂於定時定期的澆水施肥,開心的看着它長成一棵大樹,長成霍格沃茨的樣子。

霍格沃茨,是哈利夢開始的地方,卻是我從未到達的夢的彼岸。我站在岸邊,不停地眺望,那恢宏的城堡,杖尖上閃爍的點點亮光,漫天飛舞的貓頭鷹羣,那都是我的夢。

黑夜降臨,繁星佈滿天空,我擺好枕頭,蓋好被子,天花板從我的視野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陰森的走廊。古老的盔甲,神奇的油畫,杖尖的亮光,禮堂裏響起沉重的鐘聲。

“鐺!鐺!”

魔法編織的夢,用現實書寫。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1

哈利波特在在女貞路的第一個暑假快要結束了,正當他收拾東西準備去學校時,一隻家養小精靈多比向他發出警告:如果哈利返回學校,災難就會臨頭。

但是哈利不想再在女貞路生活了,於是他義無反顧地回到了霍格沃茨。在學校裏,生活依舊五彩繽紛,學校裏的鬼魂們也要過它們的生日。魁地奇比賽依然很激烈。城堡還是像家一樣讓哈利感到親切。

然而,與這些事情相伴的是接連不斷的煩惱:好朋友羅恩的妹妹金妮對他投來的關切目光令他非常難堪;一年級新生科林經常纏着他不放;在女生盥洗室的幽靈“桃金娘”攪得他不得安寧;新上任的黑魔法防禦術教師吉羅德教授裝腔作勢,讓他做嘔;斯內普教授對哈利仍然是一種厭惡的態度。當然,死對頭馬爾福也不放過一切機會找他的麻煩。

然而,這些災難只不過是哈利在魔法學校所遭受的災難的序曲罷了。正跟多比預言的一樣,哈利遭受了重重磨難,經歷了從高空中摔下去的危險,難解之謎讓他和羅恩熬費苦心:霍格沃茨學校的學生接二連三地變成了石頭,金妮被怪獸帶進了密室,他的傷疤疼得越來越頻繁,他還時不時地聽到令人害怕和震驚的叫喊聲。他還發現了一本主人名叫湯姆·裏德爾的日記本,那本日記向他揭露了五十年前是海格打開了密室,放出了密室中的怪獸,造成了桃金娘的死亡。

可是密室已經封閉了,難道是有人在霍格沃茨製造天大的陰謀?哈利和羅恩找到了密室的入口,他們進入了密室,並最終打敗了伏地魔——一直以來是伏地魔操控着那頭怪獸——救出了金妮。

看完了這本書,我感到很感動。因為哈利在密室與伏地魔決鬥時,面對伏地魔——世界上最強大的巫師,但他害怕鄧布利——哈利仍然説鄧布利多——即霍格沃茨的校長——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巫師。在邪惡面前表現出勇敢,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2

大家讀過《哈利·波特》嗎?大家知道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嗎?《哈利·波特》是J·K羅琳寫的一系列魔法小説。

那是一場巫師之戰,那是一場百年來最重要一戰。紅光綠光上下飛舞,那是一次奇幻的冒險之旅,身處險境,多次逃脱,讓人回味無窮。

七本書,七學年,一年一次冒險之旅。講述了一個叫哈利·波特的男孩,他生長在一個麻瓜(不懂魔法的人)家庭。他生下來就與眾不同——他抵抗了伏地魔的阿瓦達索命咒,額頭有了一道閃電型的傷疤。他在地下室阻止神祕人拿到魔法石,在密室裏殺死蛇怪,救出金妮。去打人柳、尖叫棚尋找真相,救出兩個無辜的生命。去參加三強爭霸賽,目睹神祕人恢復肉身,探究真理,尋找魂器。每一次哈利都能化險為夷。他—–哈利憑着勇氣一次次的向黑勢力挑戰。

一次,在霍格沃茲的密室被打開,哈利的朋友被攻擊,哈利努力的尋找密室,去救朋友。哈利去禁林找到了蜘蛛阿拉戈克,到湯姆里爾德的記憶裏尋找線索,在女洗手間找到密室入口……哈利在密室裏發現了蛇怪,他沒有魔杖,沒有武器,但他沒有逃跑因為他有足夠的勇氣。他對鄧布利多的忠誠召喚出了一把鋒利的寶劍,使他能和蛇怪頑強的抗爭。最終,他殺死了蛇怪,除掉了裏德爾16歲的記憶,救出了朋友。

面對強大的敵人哈利沒有退縮,而是去勇敢挑戰它。哈利有足夠的勇氣讓他面對困難不退縮,一個12歲的孩子能為了保護巫師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這種勇氣是很令人敬佩的。

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勇氣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可以幫助你,讓你有勇氣面對困難。當你遇到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會不會退縮呢?哈利·波特是不會的,他只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面對他,解決他。

勇氣就如同在戰場上的一根寶劍,能讓你勇往直前;勇氣就如同是在寒冬中的炭火,能讓你戰勝嚴寒;勇氣如同荊棘中的鎧甲,能讓你把困難打倒。

在生活中,勇氣可以幫助你在困難中尋找出路。擁有勇氣,你就擁有了一件“萬能法寶”。就如赫敏·格蘭傑所説的:”我不過就死讀書,再靠一點小聰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勇氣。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3

一個雷電交加的夜,一聲悽慘的叫聲過後,一個嬰兒失去了他的父母,當行兇者將邪惡的魔杖指向他併發出一道想要奪取他生命的光束時,意外的事卻發生了,那個嬰兒沒有被殺死只是額頭上留下了一道疤而已,而那個行兇者卻被殺死了,這件事使整個魔法界為之震驚,他們視那個嬰兒為救星,從此他在魔法世界名聲大震,他就是哈利波特

十年後的一天,哈利接到了一封來自魔法世界的信,可是他的姨夫卻將那封信撕了,之後又來許許多多的信,結果相同,最後無奈之下,哈利的姨夫帶着他的一家和哈利躲到了海邊,他以為這一切該結束了,然而並沒有,7月31日的凌晨,一個高大的巨人突然闖入了他們的小屋,那個巨人就是霍格沃茲的看守海格,他將哈利帶入了魔法世界,從此,哈利脱離了他姨夫德思禮一家的虐待,開始了他真正的生活,在魔法學校裏,他認識了赫敏和羅恩,並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入學時,他們一同被分到代表着勇敢的格蘭芬多學院。

從此,他們的故事開始了,一年級時,他們在魁地奇比賽上共同粉碎了想要殺了哈利的魔咒,之後他們又共戰巨獸,並使多年前被哈利殺死卻依靠復生術暫時苟且活着的伏地魔的陰謀破碎。二年級時,他們共戰巨蛇,再一次使伏地魔的陰謀破碎,三年級時,一起去營救被冤枉的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萊克,四年級時,又一起為哈利贏得了三強爭霸賽的勝利,但是,此時的伏地魔卻通過這次比賽復活,這個消息又轟動了整個魔法界,人們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認為哈利在撒謊,但是赫敏和羅恩依舊相信着他,並和他並肩作戰,五年級時,哈利遭到人們的歧義,有的人認為他是騙子,有的人願意相信他,他也遭到了魔法部的為難,但還是在赫敏和羅恩的支持下順利度過去了,六年級時,他和校長鄧布利多去找可以殺死伏地魔的死亡聖器,但不信的是校長為了保護他而被殺死了,六年級時,他在眾人的幫助下戰勝了伏地魔。

整本小説通過對哈利與伏地魔的鬥爭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與惡。伏地魔是邪惡的象徵,但他也是因為童年的不幸才會變成惡人。鄧布利多校長,教給了哈利許多東西,在哈利照那面會反映自己慾望的鏡子時,他交給哈利戰勝自我,在哈利知道納威的家事祕密時,他交給哈利要尊重別人,

《哈利波特》只是一本小説,但它卻曾經風靡一時,不僅僅是因為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同時也是在故事中教給我們應有的品德與做人的道理。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4

《哈利波特與密室》有感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相信世界上有會魔法的人,魔法學校,魔杖,甚至飛天掃帚。但是讀完《哈利·波特與消失的密室》這本書後,我的觀點改變了。故事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新的一個學期開始了哈利·波特又回到了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繼續學習魔法,但是剛到學校不久,怪事就發生了,學校中的幾位學生被石化了,有一個學生被怪物擄走了,其中還有哈利和羅恩的好朋友赫敏。為了弄清這一切他們差一點喪了命,終於他們瞭解到了,原來在五百年前創辦霍格沃茲的人是四位法力高強的魔法師。其中三位魔法師關係處得很好,只有一位有着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學校在招收學生時應該招收純血統的學生(父母都是魔法師的學生),其他三位不同意,他就決定離開學校,但是他走之前在城堡裏留下了一間密室,傳説那裏面有一隻蛇怪,誰看見它的身體就會被石化,看見它的眼睛就會死。這位魔法師叫薩拉拉·斯萊哲霖。這密室之門只有它的繼承人才能打開,現在密室之門被打開了,也就是説薩拉拉·斯萊特里的繼承人回來了,所以只有戰勝蛇怪和他的繼承人,學校才能恢復平靜。哈利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密室的入口戰勝了蛇怪,打敗了繼承人——伏地魔。學校又恢復到了平靜,哈利又平安地度過了一個學年。

這個故事包含了大量的科幻色彩,也告誡了孩子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如:勇敢能戰勝一切,細心能發現線索,遇事要冷靜,不要慌張……不過給我啟示最大的還是勇敢能戰勝一切。一想起這句話我就會回憶起小時候在我身上發生的一件有趣的小事:那時我還小,第一次游泳,爸爸就讓我從跳台上跳下來,我膽子很小,不敢跳,但是爸爸承諾我一個神祕禮物。我這才慢慢走到跳台上,從上向下看,感覺暈暈的,真是不想跳,可後來想想禮物,才鼓起勇氣閉着眼睛跳了下去。等我睜開眼睛,已經被爸爸抱到了岸邊的椅子上。我伸出手向爸爸要禮物,爸爸卻説:“我贈給你一句話?在困難面前不要退縮,要拿出勇氣克服困難?。”我點點頭,又想了想這句話,開心地笑了。

直到現在,這件事我仍然記憶猶新,那次經歷真的驗證了那句話——勇氣可以戰勝一切。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5

勝利,取決於戰鬥者的意志,而非追隨者的數量。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夜,如此漫長,又如此黑暗,所有人都為之驚懼,但是不遠處,一道黎明的曙光刺破漫長的黑色,東方泛起了魚肚白,黎明終將到來。

哈利波特,有一個痛苦的身世∶父母在哈利波特出生的那一天被伏地魔所殺;他也有一個必然的歸宿∶打敗伏地魔,拯救世界。

可歎,伏地魔如此強大,哈利波特不過是十幾歲的孩子,又如何能夠打敗伏地魔,拯救世界。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曆臨險境,卻始終保持着那顆純潔的心,一連摧毀伏地魔的六個魂器,直至最後一戰。

深秋,一枚枚落葉飄過,卻掩不住當時的凝重。肅殺。哈利波特與伏地魔彼此充滿敵意與凝重的對望,他們的身後是正邪的雙方,他們之間的勝負決定着未來的局勢。伏地魔眼中厲色一閃,舉起老魔杖,用阿瓦達索命咒打倒了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死了?!“這事實像嚴霜一樣壓在他們的心頭,那冰冷的寒意越來越叫人無法忍受。”眾人的臉上浮現出絕決,準備生死一戰,勝,則天下寧;敗,則世不安。眾人在哈利波特的“遺體”邊酣戰,但哈利波特披上隱身衣,加入了戰團。“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是其信仰的質量,而不是信徒的數量。”伏地魔固然強大,但卻忽略了哈利波特的信念和信仰的存在。伏地魔總以為這個世界信仰強者,卻不知道這個世界真正尊崇的是正義與善良。

伏地魔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屠殺“麻瓜”,擁護巫師純種血脈,但其實他一直是錯了。人與人本生而平等,本無所謂“優等人”和“劣等人”。本來伏地魔是一個極為優秀的級長,但因為一場誤會,伏地魔最終成為了如今的黑魔法師。但一切都知道的太遲了,哈利波特的魔咒擊中了伏地魔,伏地魔掙扎着睜大眼睛,不甘地閉上眼睛,倒在了血泊中。

伏地魔之死,不在其他,而在於他的心靈。他的心靈脆弱且黑暗,他想要吞併世界,屠殺麻瓜,他瘋狂的心將罪惡伸向四方。“只有愚蠢的人才會自負的隨便流露自己的情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沉溺在悲傷的記憶中,輕易的容許自己被人激怒。”伏地魔由脆弱變成了黑暗,他病態地瘋狂殺戮麻瓜,卻從不懺悔自己的罪惡。他的對手哈利波特儘管在實力上遜色伏地魔,但他的心靈卻無比美好。一個人真正的強大,並不是強大在外表,而是強大在美好的一顆心靈。

罪惡黑暗的夜終將散去,善良美好的黎明已然到來。此刻,東方破曉,邪不勝正!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6

很難想象有這樣一部書,沒有網絡,沒有電子遊戲,沒有有關“現代”跡象的任何東西,—個和你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真正的小巫師哈利·波特騎着真正的飛天掃帚,穿着真正的巫師長袍,養着活生生的貓頭鷹,在一所你以前從未聽説的巫師學校裏學習魔法,那裏有比足球更有趣的魁地奇比賽,有施了魔法,和外面天空一模一樣的天花板,還有不停變換的樓梯等等。不過,那裏有你現實生活中熟悉的同學、老師。品學兼優的赫敏·格蘭傑。正直的好朋友羅恩,總是出狀況的調皮鬼韋斯萊雙胞胎,酷似你們班刻板的大隊長同志的珀西,嚴厲又慈善的老師麥格教授,學校裏最受尊敬的鄧布利多校長,你最討厭的馬爾福,總喜歡你老讓你出醜的老師斯內普,當然也有你生活中的伏地魔。現在我希望把我從書裏得到的快樂和我得到的啟示分享。

一、厄里斯魔鏡的祕密

“這是一面非常氣派的鏡子,直達天花板,華麗的金色鏡框,底下是兩隻爪子形的腳支撐着,頂部刻着一行字:厄里斯斯特拉厄赫魯阿伊特烏比卡弗魯阿伊特昂沃赫斯。”書中這樣描寫。當然這面鏡子的神奇之處,並不僅僅是它那美麗的和氣派,而是它的魔力——它能使我們看到我們內心深處最迫切最強烈的渴望。然而這面鏡子既不能教給我們知識,也不能告訴我們實情,人們在它面前虛度時日,為他們所看見的東西而痴迷,因為他們不知道鏡子裏的一切是否真實,是否可能實現。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一面鏡子,你會不會也忍不住要去尋找它呢?不過麻瓜自然也有他們自己的魔鏡。比較愛錢的就喜歡玩大富翁,想要做英雄的就玩天龍八部,想要主宰宇宙就上網聯機打星際爭霸,有的甚至只是想玩過家家……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得到。這就是麻爪發明的東西,從效果上來看一點也不輸給厄里斯魔鏡,所以他們喜歡。鄧布利多教授總是告訴我們一些非常重要的話,比如這一句:“如果你哪天碰巧看見它,你要有心理準備。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

二、和狼人握手

盧平教授一開始就給我們一個與眾不同的印象:穿着一件極其破舊的巫師長袍,好幾個地方打着補丁。他面帶病容,而且疲憊不堪。他看起來還很年輕,但淡棕色的頭髮已經夾雜着白髮了。就是這麼—個又窮又病的人,用了一句咒語就趕走了令人發抖的攝魂怪。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7

有一天,我一做完作業,就直接回房間看電視。

媽媽問:“前幾天給你買了”哈利·波特“看過了嗎?”我搖搖頭。“給你買的書你為什麼不看?上次你想看到的”火把“我你買你轉身便隨手拋開了幾頁的結果,實在是我浪費錢。”

媽媽就是臉色鐵青,用銅鈴般的眼睛才會瞪着我。我知道,如果一個眼神我們可以通過殺人這樣的話,我已經被媽媽給“嘁哩喀喳”了。我趕忙戰戰兢兢地拿起自己媽媽他們身邊找到那本《哈利·波特》,一頭扎進了城市書房。呼,總算沒有逃過一劫。我鬆了口氣,打量了學生一眼《哈利·波特》,“這分明是男孩才愛看的科幻書,我可是這個女孩啊!”我一邊犯嘀咕,一邊漫不經老師心地工作看起來。

起初,我不明白這本書的內容,但是當我看到哈利·波特的父母被伏地魔,叔叔和嬸嬸住在家裏被殺,從欺凌他們的兒子達德利———痛苦的時候,我開始跟哈利同情波特,我希望有人救他。懷着希望,我讀了。當哈利·波特長大到11歲,是一個多的人———鄧布利多派海格收到的書面學校,遇到了一位好朋友羅恩在火車上學,在學校的好朋友赫敏見面。哈利·波特終於有了自己的好夥伴,我為他感到高興。後來,為了保護魔法石三他們沒有被伏地魔帶走,勇於突破陷阱魔布各位老師的領導下,在最後一關,只留下哈利·波特知道一個人。我在這本書中輸入的情況。

“都8點半了,你在幹嘛?”正當我讀得非常起勁時,媽媽的聲音把我從情節中拽了出來。我戀戀不捨地放下書,心卻依然可以沉浸在自己書中的精彩生活世界裏。

二年級的時候,我在我母親的牀邊,看到一本龍英台寫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想看看,但是看不懂。我不知道這封信是寫給誰的,也不知道andrea是誰。但是當我四年級拿起這本書的時候,我讀到了一些。我突然意識到,同一本書在不同的時代閲讀,不僅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心態下理解書中的內容,獲得不同的靈感和收穫。

書籍是知識的源泉,是人類與世界的橋樑。無論什麼類型的書,只要你想讀,它們都會成為你最真誠的伴侶。當你真的愛上了書,世界就愛上了你。你的生活也會因為閲讀而變得美麗而漫長。

有書真好!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8

哈利波特這本書寫得是在一個虛幻的魔法世界裏發生的一個親情和友情的故事。

書中介紹了在魔法界,發生在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男孩和他的朋友身上的故事,哈利再不滿一歲時就失去了父母,只好住在姨媽家裏,等到他上了魔法學校時,才得知有一個強大無比的人正在追殺他,對普通人來説,這個消息就如同九雷轟頂,但是哈利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在朋友的關心和幫助下,在老師和地下黨的暗中保護下,艱難的一次次同比他強大得多的黑巫師做致命鬥爭。最終取得了永久勝利。

一個12歲的孩子能夠做出如此大事,確實令人驚訝,如果哈里當時屈服於命運,與伏地魔合作,那世界將會毫無生氣,就此改變,死氣沉沉,永遠不平等,而哈里也會成為一個惡人,被世人鄙視。但是他沒有,而是拯救了世界,走上了一條和伏地魔截然不同的道路。從一個備受表哥欺負的男孩,成為魔法界為了平等關愛權利而戰的領袖,哈里走過了16年的艱難歲月。然而因為這16年的艱辛,他變得越來越堅強。

看罷此書,我深刻認識到,你當我們面對困難時,不要屈服於命運,要想哈利一樣,堅持自我,逆流而上。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19

儘管《哈利·波特》已經向我們揮手告別,但它在我們心中留下的痕跡將是永遠。

——題記

一年前,《哈利·波特》對我來説是陌生的,我從未接觸過它,無論是小説還是電影。直到我捧起《魔法石》時,我才發現《哈利·波特》註定要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註定會為我的生命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隨着故事的發展,我一步一步地向霍格沃茨靠近,一步一步地走進了魔法世界,走進了他們的生命,並跟隨他們走過一段又一段精彩紛呈的旅程。

在這段時光中,我伴隨着哈利一天天地長大,看着他長成一個勇敢、堅強、敢於擔當的男子漢,直到最後的最後。每當我閉上眼睛時,我都會想,哈利他們一路走來,他們的生命愈加完整、有意義,但最後一些人紛紛地死去,又剩下了什麼?

我們不曾像哈利一樣擁有悲慘的身世,不曾像哈利一樣是一個巫師並需要接受魔法教育,不曾像哈利一樣經歷那麼多生離死別……太多的不曾,也許就註定了我們和哈利會有天壤之別,但畢竟,我們和他們一起走過。

在羅琳女士的筆下,每一個人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最後,所有的人都變了——長大,老去,誕生,甚至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就如我最喜歡的角色斯內普,儘管他從一開始就欺負哈利,但到最後才發現他對哈利的感情複雜而真切,那一幕幕的感人場面觸動了我的心靈,淚水無聲地滑落了。説真的,倘若不是他的暗助,最後的贏家恐怕會是伏地魔,而哈利他們,就不會再有明天。對西弗勒斯·斯內普來説,也許這就是宿命吧,註定要面對死亡。

事實上,我從未想過自己會為一個欺負哈利的人流淚,更未想過跟他們永久告別之後會是如此的令人神傷、欲罷不能,內心湧動着無數的悲哀,比中了鑽心咒還難受。跟哈利一起經歷了這麼多,從尋找魔法石到密室探險到最後驅散黑暗迎來光明,我們伴隨着他長大,一起學會了接受離別與背叛,一起品嚐了成長的陣痛。而如今,我們卻不得不向他告別,可我們,該怎麼説出這句“來日方長”?也許,我們還沒有像哈利一樣真正長大,還不能更坦然地接受現實,面對離別。過去的不會再回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心裏,永遠。

《哈利·波特》在給予了我們一個美麗的夢的同時,也磨礪了我們的成長,我們與它融為一體,它已經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永遠也抹不掉。它所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段段奇妙的歷險,還是一種精神,一種團結友愛、勇於對抗黑暗的精神,也讓我們相信,友情和親情,永遠是值得我們堅守和珍惜的。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0

霍格沃茨的校長鄧布利多説過:“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着,儘管愛我們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

父親很英俊,母親楚楚動人。彷彿上一秒他們還在這裏。從哈利記事起,“父母”這個詞便從未顯出它應有的分量。母親悲憤的吶喊與啜泣聲結成閃電狀的疤痕烙在哈利額前。人總是有一種慣性,即把自己最初的想法當作指令來執行,這是我們的本能。當死亡扼住哈利時,他的母親只是單純地希望哈利能夠活下去,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也許就是這種原始的本能。它沒有修飾的陳詞,只因為他的血液裏流淌着你,流淌着信仰,流淌着最真摯的情感。遺落之愛,不會被時間風化成為乾枯的標本,而是會在某一個時間節點上被找回,還原成它最初的樣子,然後以一種更長久的方式存在,終其一生。

這讓我想起了《自然傳奇》的一個片段: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對羚羊母子不小心進入了一隻獵豹的領地,母羚羊為了保護小羚羊,不惜自己引開獵豹,讓小羚羊逃生。最後,母羚羊成功地引開了獵豹,可自己卻喪生在獵豹的利爪下。母羚羊完全可以放棄與那隻小羚羊的一切自行離開,可是,她卻義無反顧地擋在了小羚羊的面前,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也從此空缺了小羚羊的成長,值得嗎?值得。愛的印跡從不會被磨滅,感情,是超越物質的,它是文明的最高產物,是光明,是命運。

因為有了愛,赫敏才會消除她父母腦海中所有關於她的記憶,和哈利一起四處逃亡,尋找魂器,這,就是朋友之間的愛——友誼;因為有了愛,金妮才會進入霍格沃茨的校長室,幫助哈利竊取格蘭芬多的寶劍,這,就是戀人之間的愛——愛情……

青春期的我們很叛逆,把這些愛視為理所當然,讓那些温存,在自己的日子裏默默過期。在某一時刻,我們總是將自己與這種愛隔離開來,倔強地樹立起自我的屏障,天真地以為長大了,自以為執拗得很文藝,但愛總是在原地守候,就像滿身鐵鏽的單車,赤裸地站在風中。我們可能會在回眸之瞬讀懂,也可能要用上一輩子。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1

在這個漫長而充滿歡樂的寒假裏,我讀了一套書——《哈利.波特》。

他是一個棕色頭髮,帶着一副圓框眼鏡的男孩。他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擁有一把神奇的飛天掃帚。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哈利.波特。

我非常佩服哈利。波特和他的兩個好朋友——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他們堅信只要齊心協力,便可以戰勝邪惡、戰勝一切。有了這個信念,他們總會勝利。因為他們堅信邪不勝正。我也為哈利。波特和他的兩個好朋友的友誼而感動,當他的兩個朋友聽説哈利要外出逃亡,並按照教授的要求尋找魂器時,雖然吉凶未卜,但他們仍決定和哈利.波特一起去尋找魂器,為了朋友,他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我被他們深深地感動了。

讀《哈利。波特》這一系列的書讓我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裏,我領悟到了友情的真諦、親情的可貴,我學會了勇敢與堅強。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2

《哈利·波特》,短短的書名就這樣刻在我記憶裏。我一度沉浸在裏面了。事實上,一直都是。我想着是否會有一個男孩,在某一天突然得知自己擁有魔力,在霍格沃茨漸漸成長,漸漸成熟,從懵懂無知到戰勝伏地魔,從最初的魯莽到勇敢且不畏懼死亡。他從樓梯下的碗櫥走來。我想着是否會有一個女孩,從麻瓜界撩開魔法世界的面紗,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冷靜不停解決着兩個莽撞男孩闖下的禍。

從對魔法界的好奇無知,到立足於此並擁有自己的家庭;從一個自尊心強的女孩,到一位充滿智慧的女性。她從麻瓜牙醫家走來。我想着是否會有一位女性,她一直都只是一個反派配角,但在最後關頭為了確認兒子的安全,用生命下賭注,義無反顧地背叛了黑魔王,讓哈利擁有打敗他的機會。她從永遠純粹的布萊克家走來。我想着是否有一個古老的城堡,裏面有着四個不同的學院。如獅鷲般勇猛而不顧一切,那是如火的格蘭芬多;如狗獾般忠誠而不畏艱辛,那是如土的赫奇帕奇;如青鷹般公正而睿智博學,那是如風的拉文克勞;如銀蛇般聰明而擁有野心,那是如水的斯萊特林。

……

我可以説上一整天。也許有人説我太過狂熱了。是,也不是。我渴望於原版原著、各種周邊,也曾相信,或者説是安慰自己,11歲那年找我的貓頭鷹一定是迷了路。但很快,我學會冷靜,學會去尋找書中更深層的含義。有很多人説我幼稚,依舊抱着一本童話書不放。可你知道什麼是童話麼?那都是顯而易見的東西:艱辛的過程,美好的結局。也許第一部是,但越到後面,便只能稱之為科幻與魔幻結合的小説。實際上,它無法擁有準確的分類。《哈利·波特》不僅充斥着人性的交雜,還滲入了哲學的東西。隨着哈利的成長,一部比一部現實,讓我們在迷霧裏看清了很多東西。這不是我們心底能有的童話,這是另一個世界。我承認,羅琳所給予的結局太過童話。鐵三角籠罩在主角光環之下,幾乎每個結局都是他們的勝利。略微牽強的同枚芯魔杖,讓哈利用“除你武器”就能對抗“阿瓦達索命”咒。他從戰爭中走來,最終所獲得的勝利,是以許許多多人的犧牲為代價。

但我一直以為,讓他和伏地魔同歸於盡是最好的結局。我也認為,羅琳所給予的描寫太過偏心。格蘭芬多是所謂的正義的代表,而斯萊特林就代表邪惡。我想既然這樣,斯萊特林這個學院就不會存在千年了。斯萊特林不等於食死徒,他們有他們存在的理由,有得以存在的實力。也許由於一羣活力無限的莽撞學生,格蘭芬多並沒有顯出比其他學院強的跡象。這不是洗白,也不是抹黑。他們都有存在的理由和驕傲。不過,也許這是羅琳的經歷所致吧。但這種種,都不能成為我不熱愛的理由——這太渺小了。它帶給我更多的是她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來的東西。學校教給我們的是課本上的知識,推薦的是文學的經典;而哈利·波特給我的,是成長。是她真正以文字的形式告訴我什麼是愛、親情、友情,什麼是朋友、信任、信念,什麼是戰爭,什麼是人所恐懼的死亡。是她帶領我從虛幻中讀出現實的味道,她告訴我不僅有黑色與白色,還有更多的是世間紛紛擾擾的灰色。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3

讀過這樣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驚險經歷後,我深深的被一個英雄頑強拼搏和不屈的靈魂震撼着。

哈利·波特在11歲生日那天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後,便註定了永遠不可能平平常常——即使拿魔法界的標準來衡量。黑魔法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種種暗藏殺機的神祕事件將哈利進一步的推想了伏地魔的魔爪。經過三年的學習和磨練,哈利逐漸成為一個出色的巫師。就在這一新學期中,哈利又依次驚險的從伏地魔手中死裏逃生。

雖然我是可女孩,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軟弱與無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很難遇到挫折,像温室裏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沒愛過生活的磨礪。因而,我們在困難中不能喪失勇氣,勇氣和毅力是最可貴的,沒有它,你就永遠擺脱不了困境!

《哈利波特》——講述着魔法師(巫師)的故事。看了這套書後,我着迷於哈利,着迷於魔法,但也忘不了這套書給我的教育。

讀了此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這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深感自豪。這套書講述了哈利和他的朋友與伏地魔鬥爭,最終,哈利保護了整個魔法界的的故事。我更加服哈利了。

霍沃茨魔法學校是那麼神奇,我希望我也是一名巫師,像哈利或哈利的朋友赫敏那樣。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世界上沒有魔法學校。然而,魔法就在我的心中。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能説是他們會魔法,是魔法幫助了他們?不,不是。而是他們心中懷揣着夢想,努力去實現。

我道了,真正的魔法,不是魔杖一揮,默唸“阿瓦達索命”“倒掛金鐘”或是“呼神護衞”這些魔咒。真正的魔法指的是要心中懷揣夢想,然後努力去實現,還少不了勇敢。像羅琳(J.K.),《哈利波特》的作者。她曾作為單身母親,生活極度艱辛。但《哈利波特》給她帶來了巨大的榮譽和財富。如今,她已是一個成功又幸福的女人了。

我愛哈利,有多種原因。有一段時間,不論幹什麼,我張口閉口都是哈利波特。甚至有幾天,我竟拿一根黑色的筷子當做魔杖,嘴裏還振振有詞。現在,我明白了,也清醒了。我只知道,哈利——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4

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哈利波特的,而他最經典的形象就是非常的瘦弱,而且還帶着一個大大的眼鏡,手裏面拿着一個破舊的魔法棒。

相信很多人都覺得哈利波特能個打敗敵人就是擁有魔法,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我覺得他如果沒有魔法的話也是能夠打敗敵人的,他對朋友的真情,對老師的尊敬,對惡邪惡勢力的勇敢,這些都能夠成為他打敗敵人的一種力量。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擁有哈利波特的那種魔法,但是知道這種魔法並不是我們人類能夠實現的,起碼目前並不是,也許將來經過科學的變化,人類會通過一些機器來實現。

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能夠擁有哈利波特身上的那種精神,那麼我們在任何困難的時候也是會打敗的。比如説在困難的面前不害怕,不放棄,勇敢的戰勝它。比如説在對待自己朋友的時候,用自己的真心等等。

在文章中哈利波特可以為了自己的朋友付出所有,付出一切代價。這種友誼真的太讓我們感動了,但是這種友誼也是很多人缺乏的。所以朋友並不是説在我們高興的時候可以陪伴我們的人,而是在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幫助我們一起共度難忘的人。朋友應該是共患難,共甘苦,這樣的人才能夠算得上真正的朋友。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5

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哈利波特》。

講的是:一歲的哈利波特失去父母后,神祕地出現在姨父姨媽的門前。哈利在姨父家飽受欺凌,度過十年極其痛苦的日子。姨父和姨媽好似凶神惡煞,他們那混世魔王兒子達力——一個肥胖、嬌慣、欺負人的大塊頭,更是經常對哈利拳腳相加。哈利的房間是位於樓梯口的一個又暗又小的碗櫥。十年來,從來沒有人為他過過生日。

但是在他十一歲生日那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信使貓頭鷹帶來了一封神祕的信:邀請哈利去一個他——以及所有讀到哈利故事的人——會覺得永遠難忘的,不可思議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

在魔法學校,哈利不僅找着了朋友,學會了空中飛行,騎着一把型號為光輪2000的飛天掃帚打魁地奇球,還得到了一件隱形衣。他發現那裏的一切——從上課到吃飯到睡覺都充滿了魔力,但是一塊魔力出現了,它與哈利的命運息息相關。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6

我是這一學期才看《哈利波特》的,我看這個系列的書的順序是哈3,哈6,哈5,1,2(哈2未看完,哈4還沒有看)。當初看哈時的理由很簡單,一是看到同班同學中有人很喜歡,於是想看看,二是看到羅琳因為《哈》而出名的,我也想看看這部暢銷書,三是當時在電視上看過《哈3》的一部分,看完《哈3》,覺得她的文章寫的挺有意思的,就看了《哈6》,句的寫的很像真的似的。但是《哈6》中,小天狼星死了(書的開頭介紹的是哈利在拿小天狼星的遺產)。而且斯內普居然殺死了鄧不利多。雖然哈利説是斯內普害死小天狼星的。但是我並不相信小天狼星死了(因為鄧不利多死時,哈利説小天狼星死時連屍骨都找不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既然找不到屍骨那就不能説小天狼星死了)第二,我不相信斯內普是壞人。(電影《哈1》中,哈利他們就錯怪了斯內普,以為他是偷魔法石的人。斯內普説了一句:“在不合適宜的時間和地點,到處閒逛。很難不讓人懷疑的。”後來,發現洛奇才是偷魔法石的人。之後,我就覺得斯內普不是壞人。)於是我又趕緊看了《哈5》,一看斯內普在鳳凰社,就覺得沒什麼問題了。而射中小天狼星的是一束紅光,而非綠光,也就是阿瓦達咒語。所以在《哈7》中,斯內普是一定充當好人的角色(站在哈利這邊的),小天狼星一定會在出現的(因為他沒死),可能還會用到移形換影(因為是才學的)。

《哈1》的特點是結構完整,有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但是內容不夠充實,語言有些生澀(也許是翻譯有問題吧)。前面的幾段有些多餘,直接從哈利倍受姨媽姨夫的欺負,結果總有奇蹟發生開始是最好的了。

《哈2》未看完,就不做評論了。

《哈3》中,塑造的人物“小天狼星”就非常的成功。

《哈4》中,(我只看了幾頁)發現不同的人物在説不同話語。哈利想到自己傷疤痛時,羅恩和赫敏説的話(雖然更多的是一些人性的真實,包括一些小動作,我都是深有同感的。

《哈6》中,作者的語言比起《哈1》已經稱得上是爐火純青了。但是故事的誓言和鄧不利多的死亡去掉,就不能是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充其量算是《哈7》的前傳。但是我想這也預示着《哈7》會更好。而且我認為她對伏地魔的把握也如小天狼星的到位。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7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套書——《哈利波特》。這套書是一個名為JK羅琳的英國女作家寫的,全書共七本,分別為《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這套書主要講述了:一個生來就與眾不同的男孩,哈利,自生下來起父母就都雙雙去世,從此被姨父母收養,過上了悲慘的生活。當他認為自己的一生已經沒有樂趣時,“天使”降臨了——海格,霍格沃茨的門衞,他告訴哈利説他自己是一名巫師,哈利萬分驚喜。從此,哈利便開始了七年的魔法學習,因為他面對着一個可怕的大魔頭——伏地魔!

看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很多東西。

第一:迎難而上、永不放棄。我之所以很喜歡看這套書,是因為主人公哈利有着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剛練習騎飛天掃帚時經常摔跤,但是卻堅持下來了;練習“呼神護衞”咒語時嘗試了很多遍都無法成功,經過上百次的練習終於學會了;被伏地魔糾纏了7年卻仍不放棄,不向壞人低頭。哈利的這些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擁有這種品質,堅持不懈。

第二:善待朋友就是善待自己。看過這套書的同學都知道,裏面有一個“黃金三角”。沒錯,這就是哈利、羅恩和赫敏,為什麼叫他們“黃金三角”呢?是因為這三個人的友誼比天還高、比海還深。他們三人是打倒伏地魔的主要功臣,沒有他們,就沒有魔法世界的“國泰民安”。哈利曾多次幫助過它的朋友——幫納威找到丟失的青蛙;幫金妮脱險等。反之,被哈利幫助過的人也在最後的大決戰中賜予了哈利“力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如此,多交朋友、多幫助朋友,這樣你的人脈就會變得很大,也會有很多樂於幫助你的人。

儘管這套書是個科幻小説,不可信;但是裏面的角色的種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讀完此書應該去認真反省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虛心改正;找到自己的優點,揚長避短。總之,《哈利波特》讓我受益匪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8

一個不平凡的小孩,一出生便擁有了一道閃電行的傷疤。那是一道不可饒恕咒的餘痕......

這就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説,它被翻譯成近七十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三億五千萬多冊。《哈利波特》系列共有七本,其中前六本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為主要舞台,描寫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六年的學習生活冒險故事。第七本描寫的是哈利波特在野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哈利波特》系列風靡全球,被評為最暢銷的四部兒童小説之一,成為繼米老鼠、史努比、加菲貓等卡通形象以來最成功的兒童偶像。

讀完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就像福樓拜曾經説過:對不幸的命運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痛苦,越是想逃避,越是想逃避,越是覺得恐懼,不如去面對它、戰勝它、克服它,使一切痛苦低頭稱臣,使燦爛的花朵盛開在艱苦耕耘過的土地上。哈利波特正是這樣,他面對困難不低頭,反而抬起頭,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對,征服它!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只能用以個詞來形容——神奇。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裏,有一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閲讀時,也隨之掉入了一個魔法的時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29

看完了《哈利波特》電影全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深深地沉浸在那個魔法世界中,不能忘懷。11歲那年,哈利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格蘭芬多學院。在那裏,哈利結識了赫敏、羅恩等朋友。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生活。

伏地魔是個想統治世界的黑魔頭,他經常濫殺無辜。人們都非常懼怕他,不敢直呼他的名字,只敢叫他“神祕人”。他視哈利為仇敵,因為伏地魔在殺害哈利父母的時候,媽媽為了保護哈利,給了他一種特別的力量,伏地魔懼怕這種力量。

哈利一直在與伏地魔做鬥爭,他聰明、善良、勇敢。為了營救被伏地魔吸取了靈魂的金妮和被蛇怪石化的人,哈利和赫敏、羅恩一起努力尋找密室。但是很快,赫敏在圖書館被石化,校長鄧布利多決定讓學生們先回家,直到把伏地魔剷除才能開學。哈利和羅恩悄悄地來到密室,哈利把羅恩留在外面,自己一個人與伏地魔和蛇怪拼死一搏。哈利的忠誠和勇敢感動了校長的鳳凰,鳳凰帶着“魔法帽”來了。伏地魔驅使蛇怪扭動着巨大的身軀,張着血盆大口向哈利撲去,哈利抽出“魔法帽”給他的劍和蛇怪搏鬥起來。千鈞一髮之際,鳳凰用金喙啄瞎了蛇怪的眼睛,蛇怪被消滅了,伏地魔也消失了,那些被石化了的人也得救了……

我喜歡《哈利·波特》電影,推薦你也去看一看。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0

在讀完整套《哈利·波特》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的蘋果。

《哈里·波特》向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哈利波特的男孩,在他一歲時,他的父母離奇死亡,而在哈利的額頭上,留下了一塊閃電形傷疤。接着,哈利莫名其妙的到了她姨媽家,長年受表哥欺凌,在哈利十一歲時,他意外發現自己是一名巫師,他來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學習魔法。在這兒他有了朋友,有了快樂,有了勇氣,也知道閃電形傷疤的含義,哈里經過了各種磨練,最終他親手殺了殺害自己父母的伏地魔。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受盡欺侮,在姨媽口中聽見自己的父母被車撞死時,他非常傷心,偷偷哭了很多次,哈利當時十分怯懦,當他來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時,他結識了許多朋友,擁有了快樂,漸漸他又變得勇敢,可是他要知道了自己的'父母是被伏地魔殺的,當他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強大的伏地魔,那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時,哈利十分害怕。但是,他將壓力化為了動力,更加努力的學習魔法。可是命運弄人,他的教父又被伏地魔殘忍地殺害了,哈利傷心欲絕,但是,哈利卻沒有灰心,反而變得更加勇敢。又是一次,當霍格沃茨被魔法部侵佔時,哈利挺身而出,帶領同學阻止魔法部這樣昏庸的表現……

我想對那些因為生活上的一點困難,一個坎就放棄的人説,你們應該向哈利波特學習,他知道自己就像一個被上帝咬過的蘋果,他知道當上帝特別喜歡哪個人時,會咬得特別深,他也知道一個人不會十全十美的,哈利從小父母雙亡,他沒有一個温暖的家,但是他並沒有去埋怨命運的不公平,反倒是更加勇敢地去戰勝困難。

也許你就是那個上帝咬過的蘋果,但是,每個人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裏的!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1

“沉湎於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題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J·K·羅琳,她讓我走進了奇妙而又驚險的魔法世界,讓我感受到了魔法力量。這書裏的一個個故事都充滿了奇妙的魔法,然而這書講的又不僅僅是魔法,更是友誼的力量支撐他們勇敢地與黑魔法決戰到底,就像書裏赫敏所説“更重要的東西就是友誼和勇氣”。

這本書的主人公“哈利波特”,是個孤兒,因為“伏地魔”殺死了他的父母。他的命運是悲慘的,因為沒有父母,他只好住進了姨媽家裏,而姨媽一家人都不喜歡他。他的房間是一個窄小的儲物間,就在樓梯下面,而且十一年來他從未有過生日派對,還成了家裏的“僕人”。不過,有一天貓頭鷹信使送來了一封神祕的信件,信裏附着一張來自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入學通知書。從此他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哈利在魔法學校認識了兩位好朋友——羅恩。韋斯萊和赫敏。格蘭傑,他倆幫助哈利完成了抵抗伏地魔偷走魔法石,他們三人同舟共濟,抵抗重重難關,打敗了伏地魔,這裏就有友誼的力量。

書裏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哈利波特”,他並沒有為自己在嬰兒時就能反抗伏地魔而驕傲自滿,而是友好地對待同學與老師,同時如願以償地被分配到格蘭芬多學院。第一節飛行課上納威。隆巴頓在飛天掃帚上掉下來,記憶球也滾落下來。當老師説誰都不許騎飛天掃帚,並陪納威去了醫務室。可這時,德拉科。馬爾福(斯萊特林學院的一名學生,斯萊特林是伏地魔當時的學院)把納威。隆巴頓的記憶球撿來,並騎上飛天掃帚把記憶球緊緊地握在手中。看到這一幕,哈利不顧老師的告誡,騎上他的飛天掃帚,雖然他從沒騎過飛天掃帚,但他騎得非常好。當馬爾福把記憶球扔下來時,哈利巧妙地接住了,並安然回到地面。這一幕正好被麥格教授看到(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副校長,擔任格蘭芬多學院的導師),於是把哈利叫到她的辦公室。馬爾福很開心,以為哈利要受到懲罰。然而哈利因禍得福,成為了魁地奇球賽的找球手,也是一個世紀以來年齡最小的找球手,還得到他在對角巷看到的最新款飛天掃帚光輪2000。在後來的故事中,哈利為格蘭芬多隊贏得了比賽。

在這本書中還有許多令人驚奇和羨慕的奇幻魔法故事。在困難面前,哈利總能巧妙應對。這本書告訴我們友誼的珍貴,讓我明白了勇氣背後最大的力量就是友誼。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2

最近在看小説哈利波特,第六部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快要看完了,越到最後越感觸頗深,尤其是關於勇氣,反抗,鬥爭精神,做心中的自己。這再也不是兒童讀物了,而是涉及成年人的世界。

這些天沒有寫小説《長女三十》,也沒有寫《飲食男女》,而是看書以後發現自己在浩瀚書海里九牛一毛,自己特別渺小特別渺小,連裏面的一滴水一粒沙都不夠,所以恨不得趕緊看完那些書,優秀的書籍,但是讀書又不能囫圇吞棗,看完一定要理解,想象出字裏行間的畫面,意境,中心思想,表達主旨,包括優美的句子,需要各種滲透,消化,吸收,化為自己的精神食糧,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

所以,時間越久越知道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很多很多,需要掌握的也是數不勝數。這時才深刻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本來我也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人,需要勤奮,繼續勤奮,才有機會做成,而且到最後也不知道會不會達到自己期望的自己。

也許,我太熱愛寫作了吧,才會這樣選擇。朋友多次問我對未來的打算規劃,我回答她説我實在離不開寫作讀書這兩樣,離開一樣,我都渾身不得勁,特別特別難受。我不知道吸毒是什麼感受,但我想應該就是我這樣吧,離開就覺得生無可戀。我一點也不誇張,目前就是這樣的感受。這兩樣讓我覺得活着有意思。否則,活着太沒勁兒了,生不生,死不死的,半死不活。我討厭自己這樣活着,所以我想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我,我想孕育出不一樣的我,這可能是這輩子我最想完成並實現的願望。

最後,加上一句,加油,一如既往的加油,做好自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內外兼修,也許某天有幸自己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是啊,人應該愛自己,好好愛自己,自己成全自己,但不是要自私自利,也不是一味成全別人犧牲自己,該成全自己時還是要成全自己,要不然,像我這樣的人,注重生活自我感受的人,一定會後悔,遺憾,心想為什麼年輕時不做真正的自己。

如果沒這種想法最好,就怕在某一個瞬間清醒覺悟,就怕自己忽然意識到自己活成自己不喜歡的自己。

時光不能倒流,人也不能再青春。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3

第一次知道《哈利波特》系列,還是高中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推薦的。

當時正在晚自習,語文老師突然走進了教室。將當時才出到四卷的《哈利波特》往講台上一放,然後開始介紹了這本書怎麼怎麼好。具體説了啥不記得了,不過隱約記得她説到:“國內的兒童文學家在見識到了這套書後,都應該為自己想象力的匱乏而感到羞愧。”有幾位讀過《哈》的同學都非常興奮,紛紛應和。

不過我在中學時候,多少有點逆反心的,凡是老師推薦的東西,第一反應總是要反對幾下。“有這麼神?能比鄭淵潔寫的好?”

於是帶着不屑的表情,翻了翻同學的書。沒仔細看,就記得有什麼巫師,魔法棒,巨怪,三頭犬之類的。然後就更加不屑了,這也就一般麼,不就魔戒和希臘神話的東西麼,這就為想象力羞愧啦?果然老師遊戲玩的太少了。

然後,書一直沒讀。居然熬到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電影上映了,轟動一時,我也看了,買的碟。覺得也還行,雖然比《魔戒》要“幼稚”。但仍然裝出了一副忠粉的樣子,主要是跟班上女生能有更多共同話題,又能順便學習英語。

畢竟高中,學習壓力大。而且一年一部,都不記得追。《哈》的234都沒看,真正圈粉是第六部《半血王子》,當時看的覺都沒心思睡了。好希望自己也能拿到一本大神註釋過的魔藥教材,(最後知道半血王子是斯內普的時候好失望)。於是一連前追後追的,把電影看完了。

七年過去了,在圖書館偶然看到這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感覺不讀是不是錯過了些什麼啊?於是就借了回來。

才讀完第一本,我就發現,高中老師誠不我欺。是我自己在愛做夢的年紀錯過了一場夢。

説“童心來複夢中身”是矯情了點,不過回頭補補,還是很有意思的。

劇情和人物

雖然不是沒有硬傷,但是整本書的劇情嚴謹,小陰謀隱藏者大陰謀,小麻煩引出大故事。人物,道具和情節層層推進一環扣一環,寫的非常的引人入勝。

故事核心很簡單,一夥好奇的孩子,為了調查某些陰謀,不停的違反校規在學校裏冒險,最後各顯神通通過重重困難,並在我方boss的幫助下挫敗了小boss復活大boss的計劃。但由於氛圍渲染的好,大小懸念不斷,讓故事非常具有可讀性。即使看過了電影,仍然想不停的往後翻。

第一冊定位清晰,是“少年文學”。在這個的框架下討論,人物可以説塑造的非常成功。

首先是敵我分明,好人特別可愛,壞人特別討厭。矛盾衝突明確,大的對立有:正邪對立:鄧布利多和哈利對伏地魔;中等的對立:格蘭芬多對萊斯特林;小的對立:哈利對馬芬。當然,還有白給的:哈利對達力。

除主角外,好人有4個,金牌小弟羅恩,女神學霸郝敏,主角成長的終極目標鄧布利多,扮演豬八戒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海格。

不過書裏最關鍵的人物,還是壞人,也有4個,分別各自壞出了自己的風格,壞出了自己的水平。分別是:

大魔頭伏地魔,這個沒辦法,這書裏就是要他最壞,他就壞的最徹底。不需要什麼立體感。

然後,無數學生心中都有的這麼一個討厭的老師,斯內普,那就不喜歡你,就是要找你茬。也是壞的毫不掩飾,至少第一部看下來,不論是書還是電影,沒人會喜歡他。起碼要到第六部才有可能有改觀把。

在之後是馬芬,大概本來想欺負羅恩和哈利,發現他兩不好對付,(其實主要是郝敏不好對付)就開始欺負那威。不過效果是一樣的,就是負責欺負讀者,然後再被哈利他們教訓,讓讀者出氣的存在。

最後一個,還是白給的,達力。

另外,奇洛戲份太少,就算了,算在伏地魔裏把。不算達力,這三個對頭,各自打自己的算盤,羅琳利用他們,織出大中小三張網,構成了嚴密而豐滿的故事。

缺陷和吐槽

這本書,最大的邏輯缺陷,大概就是霍格沃茲那個無比詭異的學院計分規則了吧,簡直就是草菅人命。説是規則,其實根本就沒規則,每個教授隨緣打分。愛打多少就打多少,愛扣多少就扣多少。更可怕的是,每個教授本身還是學院的成員,是要為自己爭榮譽的,既是裁判又是教練。不要臉的話,隨便扣你分,這還比個鬼啊,就看那個教授臉皮厚唄?

麥格作為我方人員,當然公正無私,一視同仁,抓到了該怎麼扣怎麼扣,搞得像箇中立裁判一樣。而遇到斯內普這種公報私仇的,見哈利一次就扣一次,見一次扣一次的,怎麼玩?誰能贏得了蛇院?

不過最無恥的還是鄧布利多,人家蛇院都開始慶祝勝利了。你張口就來,一人給五十分。雖説是大功一件,但也太隨意了。假如這時候斯內普跳出來説,“不行,雖然立了功,但是還是在晚上跑出去玩,一人還得扣50”你怎麼辦?校長説了算唄?

所以這個規則,本質上就是鄧布利多説誰贏,誰就贏。鄧布利多不説話,就是斯內普説誰贏,誰就贏。

不吐槽了,不過説實話,這個規則,雖然邏輯上不合理,不過對作者編故事來説,真是太方便了。想怎麼壓抑就怎麼壓抑,想怎麼轉折就怎麼轉折。你要改了它,很多地方還真的全改了。

另外,還要吐槽一點,讀的是人民文學2008年的版本,到第十六章,他們要過斯內普的謎題,那個找解藥的邏輯推理題。怎麼也做不出來,始終在想,這題不對啊,是不是少了什麼條件?只能往後讀,然後想,郝敏果然聰明,這都能解得出來。難道羅琳為了凸顯郝敏和斯內普的聰明,故意隱藏條件的?

後來查了一下才發現,這應該算是編輯的問題。這題要配合插圖的,這個版本就沒插圖,相當於少個條件,當然解不出來啦。劇情裏,哈利和郝敏也是看的到瓶子大小的。圖和題一結合,很快就很推到出來結果,還有啥難的?看來這題的目的,果然是為了説明那句:“許多最偉大的巫師都沒有絲毫邏輯推理的本領”。算是完善世界觀的把,巫師也不是什麼都比麻瓜強麼。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4

在我的書架上,有我的許多藏書,四大名著、在人間、特種兵學校、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在我讀過的書中,哈利·波特令我久久忘不掉。

《哈利·波特》分為七本——《魔法石》、《密室》、《阿茲卡班囚徒》、《火焰杯》、《鳳凰社》、《混血王子》、《死亡聖器》,作者是英國女作家J.K.羅琳,

該小説深受讀者的喜愛,屢創銷量紀錄,其今為止哈利波特系列銷量為500000000冊。被翻譯成80種語言,並被改編成八部好萊塢大片J.k.羅琳還為慈善組織撰寫了部《哈利·波特》系列衍生作品,分別是《神奇的魁地奇球》、《神奇動物在哪裏》以及《詩翁彼得故事集》j·k.羅琳曾獲多種獎項和榮譽,如表彰她為兒童文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大英帝國勛章。法國榮譽軍團勛獎以及安徒生文學獎。

哈利波特主要講了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花了七年時間,經過多次搏鬥打敗了伏地魔,哈利不能讓朋友老師受傷,同時也很激動,衝動是哈利最大的弱點,如果沒有羅恩和赫敏的勸告,哈利不知死了幾回了,可見哈利夥伴的重要性,書中馬爾福一家也很重要。

不然會顯得哈利平淡無奇,德拉科·馬爾福其實本質不壞,不然為何殺不了鄧布利多,最讓人心痛的是斯內普,不被人理解,做碟中諜,最後慘死於伏地魔手下。

哈利波特中的一句話使我難忘——“沉湎與虛幻的夢想,而忘記現實的生活,這是毫無益處的,千萬記住。”——阿不思·鄧布利多。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5

《哈利波特》是英國女作家羅琳的著作。書中講述了以哈利波特為首的學生組織與伏地魔抗衡,最終拯救了巫師界的故事。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套書,回味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我不禁對“揹負”二字有了理解和思考。揹負,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是別人給予你的信任和希望。波特不凡的身世就註定了他會成為那個揹負着希望的人,有無數人在拯救他、指引他,也有無數人為了他而死去。而波特也義無反顧地負起了這沉甸甸的使命,帶着他人寄予的希望孤身去面對強大的敵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波特。

我們每個人自降生起,就負起了不同的責任。母親十月懷胎生下我們,家人費盡心血撫養我們,我們只有好好活着,才能不負他們的養育;老師嘔心瀝血教育我們,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才能不負老師的教導;祖國為了給我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斷地建設發展,我們只有勤學苦練、奮勇向前,才能不負祖國寄予的厚望……20xx年疫情橫掃全球時,醫護人員挺身而出,與病毒展開殊死搏鬥,有的得以倖存,有的喪生前線。在抗疫戰線上,他們在為了全人類而奮鬥,在鬥爭中英勇地負起了人類的生命。家人們、老師們,他們在我們身上寄託了希望;那些為我們而喪生的人們,給我們寄託了他們的生命。我們揹負着他們所給予的希望與生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因為波特明白夥伴們給他的希望,他才能拼命地逃脱宿敵的追殺,咬着牙忍着痛,去探求打敗伏地魔的祕密;我們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也要咬緊牙關,想想自己所揹負的,繼續拼命地前行。

我們正揹負着生命與希望,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前行。面對路上的風雨,我們只有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方能築起自己的豐碑。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6

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一對父母被伏地魔擊中殞命,在母親臨死前的庇護下,小嬰兒只在額頭上留下一道閃電型的傷疤。那是1981年10月31日,那個嬰兒就是——哈利·波特!

倖存的哈利,歷經千難萬險破壞了伏地魔的數次陰謀。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他與伏地魔最終那場史詩級的大戰:那是一場殊死決鬥,一邊是僅僅十七歲的孩子,另一邊是曾殺遍巫師界的伏地魔。哈利明知道自己無法和他抗衡,但是為了他的好朋友,為了還在和伏地魔手下戰鬥的同學,為了整個魔法世界的生存,他勇敢地走進禁林,沒有絲毫猶豫!就在哈利見到伏地魔的瞬間,一條蛇緊緊纏繞住他的身體,隨即,一道綠光閃過(死咒)……

在場所有人都以為哈利死了,他們心碎地放下武器,看着那道逐漸消失的綠光。我想:他們一定憶起了哈利的善良、寬容、勇敢;他們一定是在深深悔恨自己當初對哈利的嘲笑和排擠,否則,為何他們的眼角會滑下一滴滴淚珠?而哈利也以為自己死了,靈魂出竅來到國王十字列車站,但他卻意外得知伏地魔銷燬的,只是當初殘留在自己身體內的靈魂,而他真正的靈魂仍舊完好無損。“重生”的哈利沒有選擇逃跑和裝死,他依然回到禁林,靜靜等待時機。

終於,哈利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他趁伏地魔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偷偷爬起來,披上隱形衣接近伏地魔,與伏地魔對峙。在伏地魔念出:“阿瓦達索命(死咒的咒語)!”時,哈利快速的唸了聲:“除你武器!”頓時,伏地魔被自己的咒語反彈到了。由於沒有魂器,伏地魔死了,再也無法復活了!一陣風吹過,面前的軀殼緩緩倒地,天空掠過父母的身影,哈利會心地笑了。

窗外,陽光正好。我從書中抬頭,思緒萬千:雖然我的生活不似哈利坎坷、精彩,我也成不了拯救地球的英雄,可是在友情與親情的懷抱中,在愛與書香的滋養中成長的我,擁抱勇敢,不畏艱難,生命之花必定會愈開愈絢爛!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7

輕輕合上這一本《哈利·波特》我思緒萬千,心早已飄到充滿魔法的霍格沃茨的學院中。這本書使我變得勇敢起來,也教會我許多道理。

這本書講了從小失去父母的哈利。波特生活在姨媽家,可他們對哈利波特一點也不好,最終有一天,哈利。波特得知自己父母是被伏地魔殺害的,就隨着海格去往魔法學院為自己的父母報仇。最終,經過重重考驗和磨難後,完成了心願,拯救了世界的故事。

這個故事中,我最喜歡哈利。波特,我要學習他勇敢,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本《哈利。波特》讓我讀得驚心動魄,十分有趣,主人公個個智勇雙全,值得每個人學習和讚揚,我們對待事情要一絲不苟。書中的精神食糧,讓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起哈利。波特,現實生活中的我卻並非如此地勇敢。比如説以前,我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我在一旁久久不敢上車,好不容易把腳放上還沒坐穩就摔倒了,腿上摔出了傷痕,正想放棄時。突然,想到了哈利。波特,對比起來我這點小傷算什麼?我鼓起勇氣,又一次嘗試,經過不懈努力,我終於學會了騎自行車,雖然腿受了傷,但一想,學會了自行車,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勇氣是一種鬥爭精神,它使我們產生力量使我們產生信心,使我們堅毅不屈。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8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這句話成為了我的座右銘。我愛書,特別是好書。每一部出自不同作者的書,用它獨特的風格,讓我體會雜陳,或深沉,或輕快,或悲傷,或歡愉。

就比如《哈利波特》這本書,一歲的哈利被魔法史上最黑暗、強大的黑魔頭--伏地魔殘忍肆虐對待後竟然大難不死:伏地魔為了證明自己的強大,殘忍地用鑽心咒瞬間殺死哈利的父母,轉身就用更高一級的索命咒打向哈利,“咔嚓……”只見一道綠光射向正在熟睡中的哈利,直直的擊在他的額頭上,可奇怪的是,強大的索命咒似乎失了效,在小哈利的額頭除了留下一個閃電形的傷疤外,剩下的能量全部反彈回來,直射到伏地魔的身上,黑魔頭倉皇而逃,暫時長眠於土地。

讀到這裏,我的眼前似乎出現了這樣一幕:風高月黑的夜晚,披着黑色長袍的大魔頭,正伸着邪惡的手指,地板上躺着兩個人,那是哈利的父母,已經沒了生氣。小小的哈利躺在襁褓中,睜着大大的眼睛,緊盯着伏地魔,周圍佈滿了綠色的閃電……

是書給了我豐富的想象,給了我愉悦的閲讀時光。一本本書,讓我認識這個世界,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教給了我無數的知識。書,是我的至愛。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39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著名小説——《哈利波特》,我讀完它後發現對我有很大的啟發,現在就讓我來和你們一起分享我的啟發吧!

這本書主要講了哈利波特的父母都是強大的魔法師,但是在哈里波特小時候卻都被一個邪惡的魔法師伏地魔給殺害了,於是哈利波特立下決心要親手殺害伏地魔。從小哈利波特就住在姑父那,可姑父姑媽和他們的兒子都常常欺負弱小的哈利波特,但他的意志力卻還是非常堅強。哈利波特雖然生活的很苦,不能讀書,也不能同夥伴們一起玩,只能在姑父家當一個僕人,但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願望殺掉了伏地魔。

從整本書來看,作者是以這個小魔法師的神奇經歷為線索,從而表現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摯感情,還有的便是學生們面對困難時堅持不退縮,機智鬥惡,用他們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過難關。而這本書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記述了哈利波特,還有他的朋友,在這個神祕的魔法學校中的點點滴滴。

一切是那麼神奇,在這個神祕的國度裏,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成為他們的信差,信刊可以自己開口朗讀,飛天掃帚是交通工具,多的如天上的鳥一樣。西洋棋會思考,主人叫它怎麼走,便聽從命令,命令一下,自動移入其位。畫像的人是活的,會微笑,會眨眼,有空還會互相串串門。還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怪不得哈利波特可以成為風靡全球的小魔法師。我真有點佩服這本書的作者,竟有那麼豐富的想象力!而在這5本書中,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為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只能用一個詞來形——“神奇”。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裏,有一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閲讀時,也隨之掉入了一個魔法的時空。

哈利波特讀後感 篇40

《哈利·波特》系列由英國作家J·K·羅琳所著,屬科幻類小説。全套書籍從《魔法石》到《死亡聖器》共有7本,從哈利·波特的11歲到17歲,一本《哈利·波特》代表一個年紀,展示了哈利的成長。這些小説還被拍為電影,在全世界擁有許多哈迷。七個魔法故事中,我要向你推薦《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七個有魔法的故事,一段偉大的冒險之旅。”《魔法石》是這套叢書中的第一本,是哈利上霍格沃茨學校的第一學年所發生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哈利,小時候,他的父母被伏地魔——一個連名字都不能提的人殺死,哈利在姨媽家生活十年,經常被表哥欺負,受了很多苦。在貓頭鷹的頻繁送信下,姨媽一家再三躲避,還是讓海格將哈利送往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他路上結識了羅恩·韋斯萊,並在一次矛盾後認識赫繁·格蘭傑,三位好朋友團結一心,解開了魔法石的祕密將其救回,並同伏地魔展開第一次搏鬥。

《魔法石》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勇敢堅強的哈利·波特,心狠手辣的德思禮一家,詭計多端的伏地魔,熱愛兇猛野獸的魯伯·海格,聰明伶俐的赫敏,幽默的羅恩以及性格多樣的教師和四個學院的學生……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個性。

這個故事情節有趣,充滿冒險,富有戲劇性,讀了令人難以忘懷。霍格沃茨有七個年級,四個學院和許多新鮮的科目,那頂神奇的分院帽將哈利分進格蘭芬多,那個令伏地魔着迷的魔法石,四個學院幽靈、雙面人奇洛……這些魔法科幻的事物使得整個故事格外奇幻。

《魔法石》這本書構思精巧。書中處處顯出魔藥教師斯內普的陰險、醜惡。黑魔法防禦術教師奇洛,表面的温柔善良、熱情可親,原本為斯內普強逼奇洛從而感到氣憤,但當看到哈利與奇洛相遇而大為震驚,就似汽車轉彎一樣,思想也來了個急轉彎,聽了奇洛的坦白,更覺奇洛的深藏不露、陰險狡詐。

飛天掃帚,魁地奇球賽,私養火龍和禁林遇馬人,奇妙的情節耐人尋味,激發閲讀興趣,引人入勝。往往一拿起書,就會又哭又笑,緊張之際會覺得虛驚一場,就彷彿我就是格蘭芬多學院中一名普通巫師,見證了哈利與朋友的冒險。放下書本,往往已是深夜。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用驚險的故事向我們傳遞勇敢的力量,自信與團結的重要性。我相信每位讀過此書的人都會和我一樣,心中都會住着哈利·波特與霍格沃茨魔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