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鐵皮鼓》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5W

《鐵皮鼓》讀後感【精彩多篇】

鐵皮鼓1900字讀後感 篇一

這本書寫什麼?寫一個傻子。《塵埃落定》也寫傻子,那是個傻子加先知;莎士比亞寫了若干傻子,統統是傻子加智者;《喧譁與騷動》也有個赫赫有名的傻子,傻到沒個性,讀者很難“角色代入”;《狂人日記》的傻子,則完全是作者的傳聲筒。《鐵皮鼓》的傻子怎麼樣呢?那是個非常合我心意的傻子,幾乎和《塵埃落定》的傻子一般鍾愛。奧斯卡,侏儒,鐵皮鼓手,是個傻子加撒旦。

君特·格拉斯長於大戰期間,同期湧現的文學大師非常多。奇怪的是,《鐵皮鼓》沒有歷史的“現場感”。最近也在讀埃利亞斯·卡內蒂的三卷本自傳,有所比較。這位用德語寫作的歐洲作家,同樣生於20世紀初。大戰開始時,卡內蒂還是孩子,有個強大的保護者——母親。他回憶中的戰爭,沒有戰火,沒有死亡。卡內蒂只關注自我,精妙而不厭其煩地將自己層層剝開(這才是真正的“剝洋葱”)。然而,這個緊緊圍繞“自我”的小世界,不斷吸附周圍事物,不斷擴大,使一切隨之旋轉。這種磁力和能力,給所有喋喋不休的私密敍述,賦予了宏大意義。有人説卡內蒂的自傳,虛構多多,那又如何,至少戰爭爆發時,他那廂勾勒幾位身邊的平常人,我這廂立即聞到了銷煙。《鐵皮鼓》的奧斯卡也經歷戰爭,君特·格拉斯替他枚舉數據史料,描述死人、傷人、在戰爭中失去孩子的人,甚至讓奧斯卡親歷波蘭郵局保衞戰。但作為讀者的我,仍沒有“現場感”。我——作為讀者,被禁錮在奧斯卡3歲的身體裏了。這不是敍述方式的問題,《塵埃落定》也傻子視角,但有歷史現場感;《大師與瑪格麗特》也誇張荒誕,也有歷史現場感——甚至有着作者布爾加科夫的血與肉。

相比之下,俄國人寫作像在掏心掏肺,想想陀斯妥耶夫斯基,想想帕爾捷斯納克。讀《日瓦戈醫生》時,我不僅看見戰爭,還在親歷戰爭。而德國人君特·格拉斯——擅於運用匠心的、知識分子寫作的君特·格拉斯,卻是那麼不動聲色。我看不到血,聽不到炮火,感知不到奧斯卡的身外在發生什麼,只有那個聲音——平靜、冷酷、乖戾的,是奧斯卡也是格拉斯的聲音,順着一條平緩的甬道上升。這種寫作風格,正是我想象的製造“納粹事件”的君特·格拉斯可能的風格。但在《鐵皮鼓》面前,“納粹事件”一點不重要。因為君特·格拉斯本人如何,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塑造了小奧斯卡!

這部作品中,戰爭不是主角,而是背景。真正的主題是人類靈魂的一次漫遊。像典型的歐洲知識分子寫作那樣,這部層次豐富的作品,離不開希臘和希伯來兩大傳統,有神話原型如弒父,也有上帝與撒旦。事實上,撒旦是奧斯卡的一部分,奧斯卡是撒旦的一部分。格拉斯幫助我們理解撒旦。在此意義上,這部作品比絕大多數戰爭寫實小説來得偉大,它接近了戰爭的本質——惡。

作家需要發現、探索、理解惡。他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惡。惡應該是文學的重要主題,但長久以來它不是。惡是有罪的,不該的。所以被忽略,摒棄。文學史出現薩德這號人物,完全是壓抑過久的大爆發。只有正視惡,才能更好地理解善。我想,這是《鐵皮鼓》的偉大。

君特·格拉斯是我迄今最喜愛的知識分子作家。我對那幫“新寓言”的知識分子,沒有太大感覺。法國人,喜歡玩精妙。可惜無論法國人的精妙,還是日本人的曖昧,我都感覺不強烈。我需要的是當頭一棒,讓我震撼與暈眩。力量感,是我個人評價作家的重要標準。俄國作家、美國作家,總體而言力量感強。前者的力量來源偏重於精神,後者偏重於現實。中國作家中,北方作家的力量感比南方的強(想想莫言和餘華的作品差別)。 回到“知識分子寫作”,幾年前,《玫瑰之名》讓我對這個詞倒盡胃口(依據上述,該作品力量感為零)。我一邊閲讀一邊疑惑:《玫瑰之名》作為一部文學作品,意義何在?不能帶給我任何感動、震撼和啟迪。如若一些捧臭腳的知道分子説的那樣,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偵探小説”,我真想把書中的大段理論以及更為大段的註釋剪下來,疊起來,戳到他們面前,讓他們摸着心口説説,這麼一堆聱牙詰屈的東西,是否真對“引人入勝”一詞沒有致命殺傷。如果知道分子們捧起另一隻臭腳,説該書闡釋了某種關於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因此它比只知奪人眼球的偵探小説深刻許多。那我倒想問:為何不直接讀論文,豈不更深刻清晰、節約時間?最終,我意識到了,《玫瑰之名》——以及其他可以想見的艾科製造——被寫出來的唯一意義,就在於展示作者風采:這位學者小説家擁有相當的知識,掌握相當的寫作技巧。至少,他比偵探小説作家深刻,比哲學論文作者會寫小説。這種窮兇極惡的知識炫耀,讓我想起北京話的一個詞:提人。指提及各路要人,並作熟稔狀。事實上,提人不能使提人者本身成為要人,就像炫耀知識的小説家,不能使作品本身具備知識或者成為好小説。我曾被迷惑過,但越來越認識到:知識不是用來炫耀,而是用來幫助認清世界的。

最後,扯一下另一位知識分子作家米蘭·昆德拉。我曾將他貶至一無是處。但這有感情色彩。就像初戀,開始期望得完美,結束未免失望得慘烈。米蘭·昆德拉,就是我的文學初戀。

生死疲勞讀後感 篇二

我讀《生死疲勞》雖然確實走馬觀花,一目十行,有追求故事情節之嫌,但是在讀此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也好像在30天的時間裏,親身經歷了一把那50年的變革,體驗了一把不同動物眼中的生活,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內心經歷無限的悲涼。那個時代,那個我曾經那麼陌生的時代,那個作為70後的我從不曾體會到的上世紀50到80年代的一些事情,我就像親眼所見,親身所為一樣經歷了。我甚至感到讀了它,我自己就像一個經歷世事滄桑的老人。眉頭的皺紋,內心的沉澱,處事的淡漠……短短一個月,經歷和回顧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尤其是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那些事情,既是作者濃墨重彩着力描繪的,又是自己慾望難平,急於瞭解的。打土豪,分田地,大鍊鋼鐵,人民公社,包產到户,自然災害,__革前後,改革開放之初……這些在歷史書中,在那些嚴謹的政治術語中,在那些生澀概念中,令人昏昏欲睡的事件和史實,第一次那麼深刻的通過驢折騰牛犟勁豬撒歡狗精神生動真實悲壯無奈的冷峻的展示和暴露。讓人在輕鬆之餘,又深切感受到歷史的厚重無比,悲壯無限。正如一位感言者所寫:雖然內容離奇、敍述荒誕,但主題卻是嚴肅的,那是一種歷經歷史滄桑的冷靜與成熟,始終在警示着龐雜喧鬧的世界,應該如何真正地面對短暫的人生。

你有慾望,欲壑難平;我有憤怒,無法消除;你有深情,款款述説,他有貪念,欲罷不能。可笑可歎,可慨的是:那麼多人不能看的破,看得開。你方唱罷我登常不知道冥冥之中,我們不管如何折騰都逃不脱生死疲勞的下常

生死疲勞,對於這樣一個奇怪名字的小説,我還是對他有距離感的。看完後,才發現,其實,芸芸眾生,你,我,他在人世間的一些事情,其實終歸是生也疲勞,死也疲勞,生也勞心,死也勞心的輪迴折磨,真正能在這種輪迴中獲得心靈的寧靜和超脱的人,一定是那種超然若世,忘記生死,悠然度日,無慾無貪之人。既然我們終究逃不脱生死輪迴之苦,何方快快樂樂,閒雲野鶴,讓自己的靈魂神遊於宇宙間,做一個超然物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世外高人呢?

生死疲勞讀後感 篇三

零零碎碎一個月的午休晚休前的閒暇時間,終於看完了一本莫言的《生死疲勞》電子本。

作為對莫言的敬意,總想寫點什麼。先是劃了幾句,覺得極不稱心,沒有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或者説我無能為力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於是上網,查看別人的讀後感,受到一定的啟發,因所言和自己的感受有想通之處,反倒受其影響,更加想不出更好的表達。只得儘可能用自己的幾句話湊數。

這本小説的主要情節是:高密東北鄉西門屯地主西門鬧在解放後被槍斃,自覺委屈冤枉,先後轉生為驢,牛,豬,狗,猴,最後成為一個患有血友病世紀嬰兒,而全小説就是大頭嬰兒藍千歲回憶敍述,借這些動物,以及被地主西門鬧救了的一個長工藍臉的兒子藍解放,還有故事中起補充,增加立體的描述的“莫言”來敍述完成的。小説的敍述時段從1950年到20__年,跨度長達50年,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係,並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看莫言的《生死疲勞》第一個感覺是:抓人心。小説從一開始“我”西門鬧在閻王爺那兒叫屈喊冤的荒誕不經的描述,牛頭馬面兩個既是民間神鬼故事的原型,又經過作者加工的新鮮形象送“我”投生。那鮮明的出神入化的語言特點,一下子吸引着你,激發着你繼續讀下去的慾望。以往看電子書,總是一次性的在幾部圖書間不停的遊走,切換。可是自從開始看《生死疲勞》就沒有動過去看其它電子書的慾望。而且,抓心撓癢,心猿意馬,總想多一會時間可以多看一些。看莫言小説的缺點是:嚴重干擾了自己的工作,這也側面説明莫言小説的魅力。讀完此書,真真正正體會到莫言作為20__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真是名至實歸。

正如諾貝爾委員會給莫言的頒獎詞所講: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説實話,之前我看過幾次這句話,感覺又彆扭又拗口,還難以理解,莫名其妙。現在窺一斑而知全豹,通過莫言鬼斧神工出神入化的描繪,真正領略了莫言語言的風采。他的每一句話,看似不經意間,侃侃而談,娓娓道來,而又琅琅上口,妙語連珠甚至有些地方如詩如詞一般,押仄押韻,即使沒有出聲的朗讀,目光掃過,也覺得起伏有致,韻味十足,一氣呵成,體現了作者深厚的紮實的語言功底。莫言 用四十三天的極短時間完成這樣的一部上下五十年,縱橫陰陽事的鴻篇巨着,真實令人佩服之至。六道輪迴,不論寫驢,寫牛,還是寫豬,寫狗,都把這些動物的特徵活靈活現表現出來,用這些動物的眼睛窺視人類的生活,視角獨特,新穎有趣,而且,用筆簡練生動,老到,人物刻畫形象入目。自從讀了莫言的這本書,常常感到身邊的萬事萬物諸如貓啦,鳥啦,魚啦等等都是靈異的,都可能是某個冤魂的投胎轉世,因此對她們尊重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