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青山不老》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2W

《青山不老》讀後感【精彩多篇】

《青山不老》讀後感 篇一

敬愛的老爺爺,我想對您説:

看了您的事蹟,使我的心久久無法平靜。您是一位多麼讓人敬佩的老人啊!想當初晉西北是一個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乾旱、霜凍、沙塵暴、泥石流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的地方。縣誌曾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可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您竟然一呆就是十五年,在這十五年裏,您含辛茹苦、不屈不撓,用勤勞的雙手、堅韌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懷將荒山變成綠洲,創造了令人震撼的生命的奇蹟: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可您仍然在堅持着,您還要栽樹,直到自己爬不起來為止!

您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造出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無限的擴張,而且將隨着青山永垂不朽!您的這種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您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鬥爭的不屈的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

敬愛的老爺爺,您的靈魂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您的精神將永遠感召我們為保護環境、綠化家園而不懈奮鬥!放心吧老爺爺,我們新一代的少年兒童將沿着您的腳步一直向前,永不放棄,植樹造林、保護環境,與惡劣環境鬥爭到底!

《青山不老》讀後感 篇二

文章開頭便讓人感到了濃濃的綠意:“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捲過濤聲,葉間閃着粼粼的波光。”然而,文章所説的這個地方,竟是中國的晉西北,竟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竟是乾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惡獸盤踞之地!

讀到這裏,我不禁心中好生疑問:“這樣的地方,怎會有文章開頭的那一片綠色?”沒有錯,這綠洲的出現,是因為那個“手端一杆旱煙袋的瘦小老頭”。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65歲的他居然組織了7位老漢共同治理山溝。老伴過世,他顧不得悲傷,更加堅定了自己要“綠化環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兒要接他去城裏享清福,這不是81歲高齡的。老人應得的回報嗎?人老了,過平靜的生活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但是,他,不肯。他堅定不移的相信種樹便是命運的選擇,他執着地堅持着在旁人看來有些可笑、不現實的宿命,把屋後的青山認定為他最後的歸宿!老人已跨過了八十歲的門檻,卻還有宏偉設想:繼續栽樹。他這樣實現人生的價值;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原本,他(她)(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他(她)要通過追求,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老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他放棄了人生中一個常人最捨不得放棄的部分:逸。他從沒有萎靡不振過,他把畢生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命運的選擇”,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實的,還有快樂——因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而快樂。老人對青山深深地愛着:他創造了它,它也幫助了他——它給了他信仰:堅持自己的抉擇。

《青山不老》讀後感 篇三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老人在乾旱、霜凍、沙塵和風暴,與生命對抗,怪物盤踞的地方,組織着七位老漢開始治理這條溝,這時候已經有五位老漢離開了人世。

這條是中國晉西北西伯利亞大風常常肆虐的地方,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意思就是風大的時候。能把牛馬等大牲畜吹得向後倒退,有時候能把它們捲上七、八米高的高空,再是墜落下來。這位年過花甲的老漢用自己的所能去創造這塊綠洲,這位老漢卻是一位手端一杆旱煙袋的瘦小的老公公。

有一次,他去山上撿木頭回來時,發現與他風雨同舟一生老伴,已經靜悄悄的過世了,當時他已經81歲了,知道自己可能不久後就會離開人世,他唯一的女兒多次向他説去城裏住,他卻説栽樹是命,屋後就是我不久後生命的歸宿。

有一次,他幫助了村裏人的每個人買了一台電視機。後來還説:一定還要繼續栽樹,直到自己爬不起來為止。”樑衡和老漢去看了屋後死去的親人,老漢説:“這些樹下的淤泥有兩束厚都是好土啊,保住了這塊土地,我們才有綠樹,有了這一棵棵綠樹,我們才守住了這塊美麗的土地。

看完了這一棵棵綠油油的樹,他們就在村口道別老人。走進院子,有可能老人再也不會走出來了,他就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為另外一種東西。他就是正與山川共存,與明同輝。

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了,世界都需要有這樣的老人,還會有青山不老的老人。生活中這樣的事有很多,比如清潔工,他們為城市添加了色彩。比如……

《青山不老》讀後感 篇四

這篇課文講了在大西北,一位山野老農用植樹來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用了自己20xx年的光陰來植樹造林。

“青山是不會老的”這是課文中的一句話,也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這位山野老農的生命價值就通過植樹造林來體現,儘管已經年過花甲,但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是不分年輕與否的。或許,這位山野老農這十五年來都是幸福、快樂的;或許,他站在高處,眺望着那一望無際的森林,望着這一大片由自己和另外幾位老人一棵一棵親手栽種出來的樹,靠着自己的一雙手種出來的這一大片樹林,會覺得自己活了一輩子,都值得了;或許,有些人,不理解老農的所作所為,就在他們問老農時,老農會欣慰的大聲笑着説:“青山是不會老的!”沒錯,青山是不會老的,他原本只是一位山野老農,但是,他和幾位老人憑自己的雙手,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中了3700畝林網,在他人看來,是多麼不可能的事情,但這位山野老農卻做到了,老農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我認為,一個人生命價值的體現,在於他一生的意義,如果沒有價值的生命,是毫無意義的,像老農這樣的植樹造林精神,才算的上真正實現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青山是不老的。老農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

《青山不老》讀後感 篇五

讀了《青山不老》這篇文章,我為文中的老人而感動。

老人留下了青山,綠化了環境,最重要的是保護了環境,造福了人類。20xx年竟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啊!院子外面綠意濃濃的山林景觀,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園的喜人畫卷,喻示老人綠化山林、改造山溝所取得的成績;接着作者從兩方面補充介紹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狀況:通過山溝的大環境的惡劣險峻,來襯托改造山林的艱難困苦20xx年竟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啊!

是啊,青山不不會老的,老人的宏偉設想,是多麼的偉大,他為了要栽樹,他的女兒三番五次想把他接到城裏享清福。可是,他每一次都沒有去,是因為他把樹木當作成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他不願意離開這裏,不願意離開樹木。他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地神話和奇蹟,他雖然是一個老人,但是,他仍然很堅強,他想自己爬不起來的時候,才放棄栽樹。他對樹有着多麼深厚得感情。青山上得樹木都是他用辛勤得奮鬥而換來的,他什麼也不後悔,因為他有樹木來陪伴他,他不會覺得孤單。

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我們的植樹英雄:馬永順。國家需要木材,馬永順伐樹36500棵。他為了補回這些樹,每年都種百分之三十。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我們也要保護地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才能造福自己的子孫後代。這樣人類可以繼續住在這個星球上。

《青山不老》讀後感 篇六

今天,我看了《青山不老》這篇課文,我看完之後我的感受很深。

中國的晉西北是一個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縣誌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可見這裏的風有多大,多麼危險,可在這裏一個瘦小的老人和他組織的七個人一起植樹,在這期間五人已相繼離世,一天他植樹回來,發現自己的老伴已經在炕上過世了。現在只剩下81歲老人一個人了。在他種樹的十五年間,他創造了一個奇蹟:十五年,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多畝林網。這些數字令我震撼,這是任何一個普通的老人都無法做到的。他的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裏回來,接他享清福,可是老人一次次地拒絕了,他覺得種樹是他命運的選擇,青山是他最好的歸宿。他還那麼無私,他還用林業收入給村裏每一户居民買一台電視機。他已經把生命轉化成另一種東西,他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馬永順,他曾靠彎把子鋸一個冬天採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他為了補回這些樹,每年春季都植樹。1982年馬永順還有8000棵樹沒栽上。有人勸他:“你種那麼多樹要享清福了。”但馬永順堅決不要。他堅持義務植樹40年,栽了五萬多棵樹。他是一個植樹英雄。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多植樹,保護好我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