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飄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5W

飄讀後感【精品多篇】

《飄》讀後感 篇一

《飄》,是我最喜愛的書。喜歡斯佳麗的勇敢堅強,喜歡瑞特的機智果斷,喜歡玫蘭妮的外柔內剛。

對於斯佳麗這個人物,我的感覺是矛盾的,是討厭卻又不得不敬佩她。她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物,她一生中愛了兩個男人,而她卻沒一個是瞭解的。如果她瞭解阿希禮,那她就不會愛他;如果她瞭解瑞特,那她就不會失去他。她一直以來是辜負瑞特的,她只是不停追尋着自己夢中的王子――阿希禮。她只是把自己愛的特點認為阿希禮有,她只是做了一件華麗的衣服,讓阿希禮穿上,而後愛上他。而事實是,她愛的只是那件衣服。

對於她,我是不得不佩服的,敬佩她的堅強,佩服她對土地的執着,佩服她能在那中環境下放下以前所受的教育下田幹活,佩服她能不顧社會上的言論而開創自己的事業。她生命有幾個靈魂,一個是她的母親。他的母親是一位非常能幹、温柔的典型貴夫人,是她最敬佩的人。可是,母親為了救人而被傳染傷寒,去世了。另一個,是她十幾年來最愛的人――阿希禮。她能在逆境中站起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阿希禮。她對阿希禮是異常執着的。還有一個,就是玫蘭妮。在一起奮鬥的十幾年裏,玫蘭妮已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飄》絕對是部值得再三品味的好書,文字優美,情節跌蕩起伏、扣人心絃,雖然其中由於作者的主觀因素,對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並不客觀和全面,但以文學角度來説,這絕對是一部絕世佳作,值得一看。

瑞特是個複雜的人,他有良好的家世,但卻仍和舊時代格格不入,他有鋭利的眼睛,可以在亂世找到自己的處身之道,他對國家有熱情,即使他明知必敗無疑,卻仍在最後關頭入了軍。他愛斯佳麗,但他更瞭解斯佳麗,所以8ttt8他從不説,只是通過行動表達,而斯佳麗卻從來不想去了解他。最後,他絕望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再也沒有勇氣再去嘗試,他累了。

《飄》讀後感 篇二

郝思嘉,任性如小孩,夢幻如女孩,堅韌如女人。她的存在,是偶然的湊巧、宿命的必然。

作為《飄》中當仁不讓的女主,她的身上不單有普遍女主有的閃閃發光的優點,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還拋棄了那些僅有虐死人不償命的女主光環,致力於“一生只做一件事”,使得郝思嘉性格更加矛盾多面,也使我漸漸對她轉恨為愛、轉惡為憐。

16歲以前的她,是一個出生於南方種植主家庭的所謂“富家女”,生活似乎從來沒有對不起過她,捧於眾人掌心中,萬眾矚目,於是傲嬌甚至任性。她認為漂亮的衣裙和清秀的面孔是征服命運的武器,而她擁有了這一切,便註定常駐於成功,直到得知自我的夢中情人衞希禮要與他的表妹媚蘭結婚的消息,她第一次嚐到受挫的滋味,在遭到他的拒絕、逃婚後,賭氣地嫁給了媚蘭的弟弟查理。然而,美國的南北戰爭間接導致了查理的死,但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大的傷悲,唯一遺憾的是她有了遺腹子並且有了寡婦的稱號,而之後又因貧窮勾引了妹妹的未婚夫並間接導致他的死,之後又嫁給了一向默默愛着她的白瑞德。

郝思嘉毫無疑問是一個與當時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人,她沒有理所應當地成為大家閨秀,甚至對南方上流社會的條條框框嗤之以鼻,她的一系列離經叛道的行為帶來了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而她卻並不對此十分在意。她是社會的反叛者,又是自我的犧牲品。她虛榮自私,為了自我的目的,在三段婚姻中,葬送了別人的幸福,卻不為此深感抱歉,戰亂後一切都面目全非時,卻能夠因為金錢使一些卑劣的狡詐伎倆,無情地間接害死了好幾個人。

然而,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全然的壞人,郝思嘉也並非沒有可敬之處。歷來為人稱道的是她在戰爭中體現出的堅韌。她一向信守着當初對衞希禮的承諾,冒死保護媚蘭母子,熱了回憶,卻不讓承諾變冷。回到塔拉後,發現精神支柱沒有了——媽媽去世,爸爸之後也瘋了,兩個妹妹大病初癒,家裏還有兩個聲稱只幹家務不幹農活的黑人,她還要撫養韋德、媚蘭母子,全家的重擔全壓在了郝思嘉肩上,然而她卻沒有棄大家於不顧,並努力保住父親口中唯一永恆的東西——土地。

在我看來,她的可貴之處還在於她的獨立,當時社會要求女孩做個“柔軟無助、依靠性強,有着小鹿般眼睛的可人兒”,但她卻自我經營鋸木廠,公然與這個“男人的世界”反抗。

書中還有兩條為人矚目的感情線——她與衞希禮、她與白瑞德的感情糾葛。她一向以為自我愛的是衞希禮,而正如瑞德所説“她愛他只是因為她得不到他而已”,而她的本性根本無法容忍一個男人愛上別的女人而不是她自我,她的這份愛,就像一個小孩子要東西吃,要馬騎,要一張柔軟的牀一樣,既簡單明瞭,又不可理喻,而她卻不瞭解他,否則不會愛他。同樣她也不瞭解白瑞德,不然就不會失去他。相比衞希禮,白瑞德不是那種公認的紳士,他嘲笑甚至欺辱郝思嘉,但這卻是因為他愛她,甚至瞭解她,他説他們是同一類人,郝思嘉是他所認識的女人中唯一一個用實用眼光看問題的機會主義者,然而,再永恆的愛也會有磨光的時候,最終他心灰意冷,選擇離開……

小説的最終一句“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引人遐思,“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於昨日,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是郝思嘉,教會了我們堅韌,更教會了我們要珍惜當下,希冀未來。

《飄》的讀後感_ 篇三

心中微微酸楚而頭腦震撼的感覺你可曾嘗試過?每每想起都激動不以,希望分享卻解釋不清的經歷你可曾有過?心情的起伏、震盪你可曾清楚感到過?我不曾相信只因一個故事可以深深感受,直到走進了《飄》的世界。

偶然的一翻《飄》讓我沉醉於思嘉的愛恨情仇,在紅土地上長大的她,有着與別人一樣的家庭、生活和少女的情懷,但不一樣的是她的身上散發着不一樣的氣質,她看起來複雜、放肆還有點狡滑,但她的內心卻是堅強、善良、自由與天真。也正因為這份天真,她追尋着自己相信的愛情,可到頭來傷痕累累。不過還好,瑞德一直在她身邊,小心謹慎的呵護她,瑞德的愛不顯而易見,但卻愛得深沉。瑞德説的對,思嘉與他很相似,他們都是在美國動盪的年代裏優秀的人才,瑞德曾諷刺南方人只有傲慢,思嘉曾使紅土地起死回生,他們都一樣能幹,可是在感情上卻實在算不上精明,思嘉傻傻的愛着不值得愛的衞希裏,瑞德傻傻的等着思嘉,終於思嘉幡然醒悟,瑞德卻離開了。但是,我相信思嘉一定能追回自己的愛情,因為她天使般的美貌,心靈的堅強和執着,更因為她那自信的話語:“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思嘉的形象並不完美,她有着人性的弱點,但也正是這些,讓我感覺她更美好,因為這樣她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雖不曾無數次的讀過這本書,卻無數次為思嘉的魅力所折服,無數次為瑞德的愛情所感慨。多麼敬佩瑪格麗特米切爾能寫出這樣一本絕世佳作,不愧是她一生的心血。

《飄》的讀後感 篇四

美國米切爾撰寫的小説《飄》看完後讓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戰火不息的年代,深情是一樁悲劇,出生貴族家庭無憂無慮的少女思嘉傾慕艾希禮久久不能忘懷,可當艾希禮選擇了自己喜愛的媚蘭共度餘生後,任性賭氣的思嘉遊戲人生使自己變成了寡婦。隨後發生的一系列情感,戰爭等自己想不到的事情後,無助的思嘉從一個小女人變成了堅強的女強人。精力飽滿,經得起世事刁難。期間白瑞德這個用盡心思愛着思嘉的男人,用笑聲把她從恐懼中解脱出來,給過她無數的安慰,在思嘉最需要錢的時候給予幫助。可是好的感情一定要談錢,否則女人的心都是被委屈撐大的。感情裏這一點最傷人,思嘉為了生活為了自己心裏一直裝着的那個人,對白瑞德的愛視為理所當然,思嘉的冷酷無情只有白瑞德懂得和包容,全身心的為她付出,可是愛一個人那麼難,失去卻如此簡單,當最後思嘉的舉動造就了白瑞德負氣離家出走,再也不對她笑了,也不會再來安慰她,兩個人開始無話可説。思嘉覺得是孤單的,除了媚蘭之外沒有一個人是她可以傾訴的對象,媚蘭也一直在鼓勵着,包容着她。媚蘭的去世也徹底讓思嘉清楚了自己最愛的人是誰。

思嘉失掉了自己真正的愛情,痛苦萬分,但她相信白瑞德會重新回到她身邊,依然對明天充滿信心。這種樂觀向上、永不言敗的精神讓她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不管怎樣,過去的都將成為過去,明天依然美好。

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媚蘭的大度,白瑞德的寵愛,思嘉的痛苦,都那樣鮮活的呈現出來,愛的人不珍惜等失去了是何等的痛苦,不值得愛的人又會影響你的一生的幸福。本該珍惜的時候不珍惜,該把握的時候鬆開手,消逝殆盡的愛,早已回不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一直不變的,善良同樣需要條件。這是人性。一個真正的紳士,來自於內心並不只是外表。只可惜思嘉知道這些的時候已經物是人非了。

告誡自己,不要做思嘉,不要丟了真愛自己的人。

《飄》讀後感 篇五

時隔八年,再讀了一遍《飄》,仍然是這麼多年裏我最喜歡的書。

我八年級的時候第一次讀這本書,現在已經快要大學畢業了。我有些奇怪甚至是驚訝,我依然能夠清晰地想起來某段文字和大致的故事情節,或許青春期看過的書總是忘不了吧。從前我喜歡思嘉和媚蘭,現在我還是熱烈地喜愛着這兩個姑娘,或許是我沒有長進,這時隔八年的閲讀體驗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我是一個膚淺的人,小時候不喜歡看戰爭背景,長大了仍然不喜歡讀有關南北戰爭的敍述,直接略讀,也不想去糾結到底南和北誰才是正義的一方,這世上可沒有絕對的對錯。一些細小的變化是,以前我把它當作一個完完全全的愛情故事,但那時候我一丁點也不懂愛情,就是一些小女生的幻想,這八年裏,我似乎也沒有懂愛情,卻變得不太相信愛情,也沒有經歷過什麼糟糕的情感,就這樣慢慢地自然而然地不願意與異性接觸,再大一點來説,不喜歡與人接觸。所以這次看的時候,並沒有把情感戲當成多麼重要的地方,倒是格外關注思嘉身上所顯示出的自私虛榮的人性的小毛病,也正因為這小毛病,才讓我愛她。

我以前沒有發現思嘉是那麼有魅力,她的主見甚至她的自我,都叫人深深着迷,但是説實話,比起思嘉,我當然更喜歡媚蘭這樣的朋友,在現實中的思嘉,或許真的會愛不來。她對別人沒有同情心,更沒有同理心,她的眼中只有她自己,甚至希禮,瑞德也只是她內心自我的一個投射罷了。在最後,她才發現自己愛的不是希禮,而是瑞德。但是對瑞德的愛難道真的是發自靈魂的愛嗎,也許在很久以後,忽然的某一天,思嘉又會發現,她似乎也不是那麼喜歡瑞德。

思嘉註定是一個人,她有着傲氣與卑劣混雜的靈魂,而這個靈魂只有她自己可以吞嚥。塔拉那個有着充滿靈動與狡黠的綠眼睛的少女,十二橡樹那晚風光無限卻內心愁苦的舞會美人,害羞靦腆的查理的寡婦(我倒挺喜歡查理這樣的男孩子),在戰亂中帶着媚蘭逃回塔拉的英勇戰士,搶了妹妹的老公只為了拯救塔拉的卑劣女人(肯尼迪對思嘉確實也很好了),精明能幹的木材廠女主人,最後成為了瑞德的妻子。

每一個階段的思嘉,都和下一個階段的思嘉沒有任何共通點,修養極好的貴族小姐不會想到有一天她要在塔拉的土地裏幹農活,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掉進錢眼裏爬不出來。她勇敢果斷,有着叛逆的內心和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但她確實也存在着許多的毛病。與有婚之夫曖昧不清,這是一種沒有原則的愛和勇敢,自私冷酷,僱傭囚犯壓榨勞動力,愛錢不是問題,人們都希望自己可以過的好些,再者她經歷過饑荒以後極度缺乏安全感,從錢中去尋求安全也能夠理解,只是一種財富的積累不應該是在對另一種財富的壓榨之上的。

可人總是有缺點的,她的那些缺點使她更加的生動,她能讓人忘掉原則地去喜歡她。媚蘭是聖人,她嬌弱的同時卻又勇敢,只是我不能理解她對孩子那樣極端的渴望,明明已經有了博了,非得再要一個孩子嗎,以至於送了自己的性命。瑞德對邦尼的寵愛也有些過頭了,如果是把對思嘉的愛加註在孩子身上,那還是難以理解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愛一個人的時候難道不該只是愛他,而不要夾雜其他人的影子嗎?我想興許是我還沒結婚,對待孩子問題上,我實在是無法找到共鳴,再過十年再讀這本書,也許,也許會有新的想法吧。

瑞德和思嘉本可以不要這麼互相傷害的,但是對愛的猜疑和顧忌迫使他們這樣去做,我愛你但我也希望你愛我,可是我又不能夠確定你愛我,所以我要惡言相向保住自己的面子同時不讓你看出來我愛你,然後自己一個人內心承受着極大的痛苦,啊,這樣還蠻沒意思的。

希禮,一個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對他我沒有太多喜歡也不討厭。至於亞特蘭大其他的居民,不生活在那樣的政治背景下,我真的不知道體面的貴族和北方佬的區別在哪裏啊,這兩種稱謂之間真的隔了那麼遠的距離嗎?思嘉一系列的行為在如今看來也並沒有很逾矩啊。我還很喜歡白蝶小姐,誰不想做一個到老都被大家保護被大家疼愛的人呢。

愛是虛榮,愛是佔有,這世上沒有誰陪你到最後,只有自己對自己説,明天會更好。

《飄》的讀後感 篇六

思嘉與別的女子好像一樣卻又是那麼不一樣。

她會像一般少女一樣害羞,會跳許許多多華麗優雅的舞蹈,有愛慕的男子,滿眼都是他的身影。她還有別的女子不曾有的果敢,她大膽又自信,不顧別人不理解的目光,也抵住了充滿惡意的流言蜚語。

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有明媚有堅毅,她有一張將一顰一笑都有極致風韻的臉,她也有男人們都驚歎賞識的勇氣。

我佩服與那個與亂世中臨危不亂的佳人,我佩服她説做就做的決然和魄力,佩服她追逐愛情的熱烈大膽。

南北戰爭時,她所在的城市淪陷了,到處都是炮火聲,穩健高大的高樓此刻顯得那麼脆弱,搖搖欲墜。

思嘉好像聽到了樓下無數人逃跑的喊叫和密如雨的槍聲,現在這裏只有她和一個大着肚子的孕婦和一個黑奴。其實她可以隨着人流逃跑但是當媚蘭説“你答應過他,要照顧我的。”時,思嘉沒有猶豫的説“是的。”她沒有選擇逃跑而是留下來,與這個她一直以來當做情敵或者朋友的女人面對無知的未來。

這是她的擔當和堅持,面對的可能是生命的抉擇但是她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留了下來。也許是她內心的善良讓她無法拋棄一個身懷有孕行動不便的人,也許是因為她答應過艾希禮。

她是一個矛盾體,她自私,傲慢,卻又善良,勇敢。她會用手段搶走姐姐的未婚夫卻也會在危難時刻陪伴媚蘭渡過危險。她愛而不得所以心猿意馬,她深愛艾希禮卻也深知他們之間的不可能。她不喜媚蘭的温順軟弱,卻在媚蘭要生產找不到接生的人時,憑着聰明冷靜的頭腦讓媚蘭順利生產。

她像一朵美麗散發着異香的花兒,美麗不可接近,危險卻讓人着迷。

無數人曾拜倒在她裙下,無數人曾愛她的青春,美麗,又無數人恨她的堅定,清醒。她是世間的獨行者,可能沒能完美的成為一個最好的女主角,卻活出了她的顏色,不隨波逐流不聞流言蜚語。

飄讀後感 篇七

一位作家,一生也許會有許多部作品,也許在當時他生活那個時期會引起極大的轟動。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隨着時代的變遷,那些以作品數量取勝的作家終將淹沒於歷史的洪流中。與此相對的是另外一種作家,他們也許沒有許多作品流傳於世,但是,也許那僅有的幾部鉅著會在璀璨的文學星河中散發着永不褪去的光芒。

瑪格麗特·米切爾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女作家。她的一生太過短暫,並未留下許多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而《飄》也成為20世紀文學的經典作品,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影響。

小説是在南北戰爭這一背景下展開的,以斯嘉麗·奧哈拉為主線,反映了南北戰爭前後美國南方社會的風貌,在描述戰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着重描寫了斯嘉麗對艾希禮自欺欺人的愛情及白瑞德對斯嘉麗的憐愛。

這部小説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我覺得有如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作者在南北戰爭的背景下,用曲折的故事情節表現出豐滿的人物形象。作品刻畫最成功的是斯嘉麗。斯嘉麗缺乏許多女性的美德——事實上,可以説是幾乎缺乏所有的美德,除了擁有足夠的勇氣之外。斯嘉麗生命力旺盛、全身每一寸細胞都活蹦亂跳、自私自利、沒有原則、無情無義、貪婪成性、頤指氣使,骨子裏卻是靈活輕巧、彈性良好的鋼鐵。她父親是愛爾蘭移民,以性格和個人魅力打入南方莊園的有錢階級,還娶了名門閨秀。斯嘉麗務實一如愛爾蘭人,幾乎沒有母親的婉約氣質,是個不折不扣的叛逆分子,完全無視社會的標準及禁忌。米切爾對斯嘉麗傾注了大量的感情,從小説最後,斯嘉麗在面對所有人的離去之後,她還能説出“家,我要回家。我要想辦法讓他回來,不管怎樣,明天又會是全新的一天。”就可以看出來,小説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在經歷了戰爭、愛情的打擊後,最終成為集純真與野性、自由與自私、痴情與無情、浪漫與現實於一身的“亂世佳人”。此外,小説的另一個主人公白瑞德幾乎和斯嘉麗一樣充滿生命力。他是查爾斯頓一個家族中的不成材兒子,憤世嫉俗而實際,他一開始就看出南方的勢不可為,大膽偷越封鎖線,發了筆戰爭財。米切爾刻畫他最成功之處,在於她取材通俗劇及羅曼史的刻板人物,甚至連兩撇黑色小鬍子、鋭利眼神和讓女人無法抗拒的魅力等都借來用,卻能讓他生動有説服力。

其次,小説的故事情節生動曲折,語言真摯感人,故事的進展幾乎完全按照時間順序展開,隨着斯嘉麗的生活而發展,但是,對心理活動的細膩描寫以及情節、人物的衝突非但不會讓人覺得宂長反而體現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能力。除此之外,在人物關係的設計上,四個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但又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設計。斯嘉麗與艾希禮看似朋友,實際上卻是一對沒有結果的“情人”;斯嘉麗與梅蘭妮表面上是和諧的姑嫂關係,實際上斯嘉麗卻視梅蘭妮為情敵;斯嘉麗與白瑞德表面上互相利用,內在的卻是白瑞德深愛着斯嘉麗,而斯嘉麗卻又為艾希禮不顧一切。這樣矛盾的人物關係相互作用,讓四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對比更加鮮明:斯嘉麗的叛逆自私和梅蘭妮的寬容温和,白瑞德的勇敢直率與艾希禮的膽怯虛偽形成強烈的對比,讓小説不顯平淡,反倒撲朔迷離,更吸引人閲讀。

最後,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就在於它能激起讀者的共鳴。愛情是個永恆的話題,無論是誰,都會有説不完的話。而這部曠世之作對愛情的描繪更是細膩。愛總是在無意中到來,16歲的斯嘉麗始終不明白,自幼與她朝夕相處的艾希禮,為什麼在兩年前才開始令自己百般牽掛?那時的艾希禮剛剛從歐洲歸國,前來她的家裏探望;當時斯嘉麗正站在屋外的走廊上,看見他騎在高高的馬上,由長長的林蔭道那邊迎面向自己走來。陽光下,他那一頭金髮和抖擻的裝束、燦爛的笑容,讓她一下子就愛上了他,彷彿沒有任何理由。從此,她便再也不僅僅屬於她自己了。雖然艾希禮從未對她流露過任何愛慕之情,她也並不真正瞭解他的內心。生就好勝的個性,使斯嘉麗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傾向於把自己的意志當成別人的意志。她的愛因而常常顯得過分自私,這樣的愛永遠不會鼓勵她首先去設想對方的感受,而總是先顧及自己的迫切需要。所以,當得知艾希禮要和媚蘭結婚的消息時,她便不得不把自己的愛變成一場戰鬥了。無論如何,她要將艾希禮從媚蘭身邊奪回來。為了愛,她不怕讓任何人受到傷害。她的愛情邏輯很簡單,因為愛他,所以就應該得到他。在艾希禮家舉行的那次聚會上,斯嘉麗幾乎征服了所有想在情場上大顯身手的男子,唯獨艾希禮一直無動於衷。惱火的斯嘉麗連少女的矜持也不要了,索性當面告訴了他自己愛他。她以為這樣會給對方一些勇氣,讓對方承認對她的愛。可惜事情並沒有如她所願。她得到的只是艾希禮不能愛她的理由。在愛情面前,斯嘉麗表現得比艾希禮富有勇氣。不過這勇氣裏攙雜着更多的虛榮和自私。因此,在自己的愛遭到拒絕時,她的自尊比愛慾承受更大的傷害。她給艾希禮的那記響亮的耳光,保護的就是她最為看重的自尊。

愛從來不會因為被拒絕而使一個人氣急敗壞,只會讓人傷心。當艾希禮從戰場回來後,斯嘉麗看到心上人一身襤褸,手持斧頭在果園裏幹着苦力,她的心都快碎了,她想要和他一走了之。而艾希禮也在她的逼迫下,説出了愛她,但在行動上卻沒有背叛自己的妻子,自己的愛。他明白他需要的是什麼,也明白她需要的是什麼。他們的需要根本就是兩碼事。可斯嘉麗卻始終不能明白這一點。但她也意識到,走進他心靈的努力又一次失敗了,這次她終於也感覺到了愛的倦意。不管怎樣,堅強的斯嘉麗還得負擔起生活的重擔,包括贍養艾希禮一家人。為了守住家園,她奪走了妹妹的未婚夫,儘管這個男人又老又醜,但斯嘉麗統統不在乎了。守住家園是她眼下的一切,因為那裏儲存着她與艾希禮共同美好的回憶。斯嘉麗藉助婚姻保住了家園。能夠讓艾希禮停留在她的視線裏,對於她就是一個莫大的安慰。她還讓他負責管理自己的木材加工廠,為的只是能時常見到他,哪怕他讓經濟虧損。

可命運的捉弄讓斯嘉麗再次做了寡婦,白瑞德趁虛而入。她沒有多想就答應了。他説的似乎沒錯,他們彼此不愛,但他們卻屬於同一類人,為了目的不擇手段。嫁給白瑞德,但她念念不忘的仍是艾希禮。她不時提醒自己,她是屬於艾希禮;她還試圖與丈夫分牀,以保持自己在身體上對他的忠實。可是梅蘭妮的死卻讓她從大夢中驟然醒來。她發現艾希禮因為妻子的死亡突然就垮掉了,原來妻子才是他的全部。斯嘉麗覺得一切都搞錯了,艾希禮根本就沒有愛過她。她同時也在頃刻間懷疑自己對他的愛。那一切不過是源於她14歲那年的一場幻覺而已:他騎在高高的駿馬上,在陽光下微笑着向自己走來……但實際上,她愛的僅僅是那一刻的美麗圖畫。這麼多年來,她一直在用自己無盡的浪漫想象豐富和美化着這幅畫,但卻對畫中的那個人一無所知。走進這幅畫,親近這個人這種無法實現的衝動,無時無刻不都在加深着她的愛情。原來,她愛上的只是自己的想象而已!多年的愛情轉瞬間就消逝了,這個結果對斯嘉麗來説,實在是過於殘酷。好在她也總算醒悟了:明白了艾希禮對自己的不愛,也明白了白瑞德給予自己的那份深邃的愛,以及她對他的那份遲到的愛。只是可惜,斯嘉麗醒悟的有點晚。當她想對白瑞德説明這一切時,他卻決定要離開她了。愛女的夭折,他對她的愛也消散了。當斯嘉麗終於明白了愛的時候,她卻同時失去了兩個男人:一個她曾經以為自己愛的人,一個她曾經以為自己不愛的男人。她那麼愛艾希禮,是因為她得不到他的愛;白瑞德口口聲聲説不愛她,是因為他知道她從不珍惜容易得到的愛。但是斯嘉麗並沒有就此變得一無所有,她還因為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愛而富有着,問題只是如何將這種富有變得更有價值了。如果説她當年是因為勇敢而愛的話,那麼此刻,她需要因為愛而勇敢了。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讀了《飄》這本書,的確令我醍醐灌頂、受益匪淺。全書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描寫,還是個性鮮活的人物塑造,都達到的登峯造極的地步。在品讀《飄》的日子裏,多少次我與之同喜、同鬧、同悲、同笑。幾許惆悵,幾許欣喜,幾許感慨,幾許驚歎。掩卷息,留下的是強烈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