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貧窮的本質》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59K

《貧窮的本質》讀後感多篇

《貧窮的本質》讀後感1

有很多自己無法理解,但是細想會發現非常真實的例子。

比如説,有的人會每天都喝“奢侈”的茶(相對必需品而言的“奢侈”),卻不願意把喝茶的錢存下來買化肥(可以讓自己種植的收益更高)。

又如羅伯特·延森和諾蘭·米勒的研究也表明,對於那些非常貧窮的城市家庭來説,當收入增加的時候,他們並不是優先選擇獲取更多的能量(以提高生產力),而是獲取味道更好的能量(以魚蝦代替主食)。

這就是所謂的窮人思想。當然,這都是環境的決定的。一般來説,不是因為他們有窮人思想所以變成了窮人,而是因為貧窮的環境讓他們擁有了窮人思想,進而陷在貧窮的陷阱裏,無法爬出來。

窮人思想,具體表現為三點。

1、“今天”的誘惑比“明天”致命。今天的1塊曲奇比明天的2塊曲奇更誘人。這對窮人和富人都是一樣的,人都容易屈服於今天的誘惑。區別在於,富人即便吃掉了今天的1塊曲奇,雖然得不到明天的2塊曲奇,但家裏還有很多曲奇。又或者富人可以今天先吃家裏的曲奇,然後等明天的2塊曲奇。而窮人吃掉了今天的1塊曲奇,就再也沒有曲奇了。這些愚蠢的事情富人也會做,只是做出來並不需要承擔高昂的代價。

2、對未來的預期決定了今天的選擇。

3、窮人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而由壓力產生的皮質醇會使他們做出衝動的決定。

想起了《東京女子圖鑑》。女主綾奮鬥了這麼多年,以為終於可以和港區出身的人平等相處,卻發現她依舊無法贏過出身好的女友人,也無法成為港區男的正妻候選。

階層不完全與金錢有關,還有理念、生活習慣等等。這一切都不是一代人可以輕易爭取到的。要不然也不會有所謂暴發户、土豪的叫法。當然,這樣的上層社會的思想,不要也罷。

《貧窮的本質》讀後感2

終於把《貧窮的本質》讀完了。

有兩點印象特別深刻,一是那個S型曲線。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於S型曲線,處在拐點之前的狀態的時候,人沒有錢,沒有文化,沒有知識,也看不到希望,所以一般來説大部分窮人和弱者處於一個惡性死循環。但是一旦跨越了那個S型拐點,就進入了良性循環,人就從此走出貧窮和逆境,進入光明和富有。但問題是人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是會墮落的,所以要在泥潭裏保持奮鬥和温暖需要強大的自制力和自信心。大部分人都失敗了。如果有一天我處於這種情景,我希望自己能夠毫無來由地相信光明,尋找愛。

S型曲線同樣是做生意的模式。大部分小生意是賺不到多少錢的,並且要把生意做大就必須加大經營規模,但是大部分小企業從事者都不明白這個道理或者沒有辦法擴大經營。所以大部分人死在了拐點之前的泥潭。

第二點是關於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我們都認為是“體制”導致了一切落後和苦難,並且不願意再從某個瑣碎而具體的問題上去思索解決方案。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要空談很多大道理,不能期盼一種“主義”或者“政治”來解決所有的小問題。像“由給選民看候選人的名字改為看候選人的照片”這種小改變就能起很大的作用。政治問題不都來源於“西方破壞”或者“民族劣根”,而有可能是某個實際操作中細節沒有考慮到。

我想到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比如現在的手機QQ,要聊天和發表説説必須要多一個選擇步驟,這個理由足以讓我拋棄QQ使用微信;就像網易雲閲讀每次載入都會出現一張圖片,這導致我打開這個App的次數大幅減少;就像加多寶的崑崙山礦泉水,用商業模式分析是沒用的,我不買純粹就是因為它瓶子和包裝太醜了。

《貧窮的本質》讀後感3

這裏講到了教育與貧窮的本質。

我之前早高三的時候,我們有陣子流行讀書無用論。在這裏有個數據就可以證明。

“在馬達加斯加。640所學校的學生家長們曾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即孩子們上完小學之後應怎樣謀生,上完中學之後又應怎樣謀生,70%的家長認為,一名中學畢業生會得到一份政府工作,而實際上只有33%的中學生得到了這種工作。”

作為發展中的國家的我,我很有感受。小時候讀書我父親就和我講讀書然後當官,之後你想什麼就有什麼。中國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就是現在都還是的,感覺中國就是個很奇怪的國家。

這裏的讀書已經不是需求了,而是一種傳統,只有讀書不管你有沒有工作但是你還是被大家羨慕的。因此很多人借讀書來逃避現實讀博讀研但是現實工作卻與科研工作沒有半點關係。已經超越了教育的原有理念為了讀書而讀書,然後去換取好工作。而不是自我修養提升。

看完了總體感覺,就像最後總結説的一樣,只是拋磚引玉。

貧窮的本質,擺脱不了資金——沒錢信息——沒有獲取信息的'渠道能力——不具備工作能力,聽説讀寫專業技能平台——和信息有關,但是有時候有信息確沒有渠道實現,比如人人謾罵但是內心羨慕的——內部安排。

《貧窮的本質》讀後感4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是因為今年諾貝爾獎影響,才來到這裏看這本書的。很粗略地讀了一遍,感覺這本書最佳可貴的地方可能就是其深入實地調查、真正地和很多貧困人羣交流、與扶貧人士探討。告別了以前大多數討論貧窮經濟上那種精英式的“懸絲診脈”,和自以為是地“隔空開方”。為什麼有些扶貧措施行得通?為什麼有些又不行?那些貧困人羣在面對貧窮時的所思所想:這邊本書裏都有記錄。所以,如果來貼標籤的話,那麼“真實”無疑很適合它。

分章來看,本書從人們長期認為與貧窮相關的地方開始着手研究:飢餓、健康、教育、家庭、貸款、儲蓄、創業和政府政策。先探究理論上這些因素和貧窮之間的關係,然後結合實際,或加以佐證、或提出質疑,最後梳理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在很多地方,如果不是書中有明確的調查,讀的時候我都不太相信;原來真實情況是如此,那些窮人原來是這麼想的。拒絕將懶惰和貧窮劃等的公式化思考,認真傾聽窮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邏輯,這是作者提供的發現貧窮原因和解決之道。很佩服本書的作者能夠長期堅持這項令人生畏的研究,這才是造福於人的真正學術精神。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是書中描述的窮人對於自身如何脱貧的看法。介紹到的很多例子表明,外在的助力都在那裏,但是自身可能因為之前的教育或信息不足,導致這些援助不能夠被好好利用於自身的財富創造。與其説存在着“貧窮陷阱”,不如説是存在着“貧窮心理陷阱”。如果不能擺脱貧窮的心態,給予再多地援助,都很難保證能夠脱離貧窮的現狀。這不止適用於最貧窮的那些人們,也適用於像我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