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83K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多篇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

當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問題。由美國投資家、作家、日裔美國羅伯特·T·清崎和美國企業家,註冊會計師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則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

該書中的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兩人對金錢、財務、職業、事業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終生為財務問題所困擾,而另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鉅額財產。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提出了“金錢是一種思想”的觀點,認為有關金錢的教育和智慧是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這無疑具有極大的啟示意義。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社會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社會經濟體制、經濟規律、市場規則都表現出日趨複雜多變的特徵,貨幣形態也從銷幣、紙幣發展到電子貨幣,而我們對於金錢的本質及其內涵的理解卻仍然囿於傳統的範疇,這也是技術和文化不能同步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中國還處於由計劃體制與市場體制的過渡之中,社會制度和法律制度還沒有從根本上與國際接軌,《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提出的許多投資理財方法,還不能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適用。但中國加入WTO在即,習慣了貧窮的中國人,正在匯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追求財富成為人們的最大的渴望。

羅伯特——兩個爸爸

市面上曾經流行過一種虛擬發財的遊戲,成年人也玩得很開心,在紙上開發房地產,買賣股票,辦廠,開店,辦公司。發財,破產,在遊戲中體驗一下幾百萬元錢進出的感覺。去年不有一個很流行的電腦遊戲“虛擬人生”,基本上是這麼個思路,不過更為複雜而已,而且遊戲的主人公不怎麼肯聽話,做生意失敗後只知道跳腳,不思進取,以致一敗塗地。但這個遊戲好玩也在這裏,因為什麼樣的可能性都有,而且不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準兒會勞碌一生一無所有。所以這本《富爸爸窮爸爸》其實也可以視為這一類遊戲的圖書版。

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向來公認的:“讀好書,學好本事,拿高薪,過穩定生活”的模式給挖苦了一頓,作者羅伯特·清崎認為這是缺乏財商的做法,因這個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會陷上“掙錢、買房、買車、爭取加薪、再買更多更好的消費品,再還更多的債……”這一怪圈。於是作者舉了一個羅伯特為例,他有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出身名牌大學,在知名企業工作,告訴孩子要為企業而工作;而另一個富爸爸則告訴他要有自己的企業,説是“努力學習,找到好工作”這一套已經過時了。富爸爸嘲笑的是美國中產階級為高薪和更高的税收工作,這財商對我們中國老百姓是否有用,那就看閣下您是屬於什麼收入的階層了。

我覺得書中對我震撼最大的一句話是:“富人可以不為錢工作。”也許這句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失偏駁,有許多富人是見利忘義之徒,把賺錢當作了樂趣,錢從來都不嫌多。但我還是嚮往這樣的人生:有足夠可以自由支配的錢,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去辦自己想辦的學校,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許多人,象《小男人》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樣養一羣孩子,在一個帶着大花園的房子裏生活着,直到老死……孩子會給你無限的快樂。

讀好書,學好本事,拿高薪,這樣的高薪只能供我自己衣食無憂,也可以供我買車買房,可這有什麼意思呢?工作不是我喜歡的,周圍的同事不可能是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有時我真想放棄這樣的工作,去做我喜歡的低薪的工作,可為了我的沒有退休金而又年老多病的父母,為了我的孩子,為了我的責任心,我只能努力地工作,我現在的工作是為了錢。其實往深處想想,有幾個人的工作不是為了錢?

不過我還年輕,但願我有機會象羅伯特·T·清崎那樣在中年時退休去做自己的事。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2

《窮爸爸,富爸爸》這邊書裏有談到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是思維模式不同,窮人總是認為自己不可能成為富人,要成為富人,首先得學會用富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

幾個月過去了,我終於看完了《窮爸爸富爸爸》,它深深的打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我的父親和那個“窮爸爸”差不多,從小到現在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學習,學習成績一定要好,要在班裏面考多少名次等等?所以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我學習的目標就是好好讀書,每次考試一定要考出好成績,考試成績説話,很少説拿時間去思考財富,後來進入大學後,對理財沒有任何概念,現在回首,發現從進入大學也就是現金開始由自己支配我就沒有好好合理安排過,總是到了期末就剩不多的銅板。學會理財,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還是十分必要的。

當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問題。由美國投資家、作家羅伯特·T·清崎和美國企業家、註冊會計師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則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

該書中的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兩人對金錢、財務、職業、事業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終生為財務問題所困擾,而另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鉅額財產。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向來公認的:“讀好書,學好本事,拿高薪,過穩定生活”的模式給挖苦了一頓,作者羅伯特認為這是缺乏財商的做法,因這個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會陷上“掙錢、買房、買車、爭取加薪、再買更多更好的消費品,再還更多的債?”這一怪圈。於是作者舉了一個羅伯特為例,他有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出身名牌大學,在知名企業工作,告訴孩子要為企業而工作;而另一個富爸爸則告訴他要有自己的企業,説是“努力學習,找到好工作”這一套已經過時了。

我想我覺得這本書對於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教育方式也是個巨大的衝擊。從現在看來,中國人還是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其看待問題,社會的從眾心理還是很盛行,每個人並沒有自己的觀點,傳統的應試教育把每個學生都教育成去尋找標準答案的學生,那麼到了社會上會演變成所有的人都會去尋找一種答案的現象,而且是用同種思維去尋找答案,這是可悲的現象。那麼在對待金錢和人生的道路選擇上,我們的父母總是教育後代要讀書考出好成績,進入大學或進入名牌大學,大學畢業以後找個好工作,就算是成功的人生。我覺得90%以上的中國父母中國家庭都是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基本上是這樣的想法。從個體上來説,人生沒有理論,更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在於個體對於自己的定位和思索,一條路是很容易走入死衚衕的,必須放開思維的翅膀,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這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説都是一個全新的思維體驗。我覺得人生沒有失敗,失敗只是因為自己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和方向。

所以這本書隱含了一個問題:如果是用以前的思維和教育觀點去看人生的成功,那很多人都不會成功,如果他還是想通過以前的思維去獲得成功,那麼他可能很難總出困惑,但是如果他換一種思維去積極思考,積極行動,那麼他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而且這裏還有一個成功的概念?什麼才叫成功?難道在現在的社會裏高學歷高薪就算成功?有一個在深圳打工的哥哥告訴我,在深圳,月薪2萬、3萬也不算成功,在香港,中產階級都不能算成功人士,因為他們買不起遊艇,在高級的馬會所和高爾夫會所他們交不起會員費,而這三樣東西是香港社會衡量成功人士的三個標準。現在成功的標準高了,更多的是看一個人的身價。所以,我們還是得重新思考什麼叫成功,之後我們才能調整自己的人生理念,死抱着一種舊觀念是走不出人生新天地的。

這本書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書之一。我覺得一本好書最關鍵的是給人以觀念上的啟迪,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分析力,讓讀者在視野上和思路上有很大的空間。誠然,這本書不是一本具體的投資指南,但是確起到了黑暗中燈塔的作用,為我們的生活指明瞭一盞明燈,闡明瞭一種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價值觀。路就在自己腳下,如何走還得看自己了!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3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覺得非常有道理。他通篇講述瞭如何對自己的財務負責並通過掌握金錢的運動規律來增加財富,事實上他還告訴我們這樣一句潛台詞:“思路決定着出路。”

富爸爸窮爸爸從表面上看兩者的差別僅僅是金錢方面的差距,然而事實上兩者最大的差別是思路上的差別。窮爸爸認為對孩子的最好建議是"去學校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而富爸爸則認為"去學校好好學習擁有自己的企業"兩個截然不同的目標產生了不同的想法,窮爸爸鼓勵孩子讓孩子成為聰明人,富爸爸鼓勵孩子讓孩子僱用聰明人。這種思路上的差別導致兩者在金錢的使用上差距越來越大。窮爸爸的孩子總是把錢花在改善生活質量和存入銀行上面,因此他的賬目上經常會出現赤字,拿今天的錢還超前消費的債,一天到晚為生計而奔波;而富爸爸總是把錢花在投資上,拿投資所得之錢還銀行的債,從而使自己的資產逐步增加,一天到晚為如何使金錢為自己服務而忙碌。可見不同的思路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有了好的思路就一定會有好的出路嗎?不見得因為如果老是空想而不去實踐則會一事無成。思路僅僅是指引你前進的一盞明燈。如何達到目的還得腳踏實地的做在不斷的摸索中前進才能使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做事踏踏實實萬丈高樓平地起在這一點上窮爸爸和富爸爸是一致的。君不見成千上萬的專利技術躺在專利局裏沒有成為很好的產品更有甚者連專利都沒有隻是一個好的想法隨着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成了過去。只有像浙江的商人那樣有了富爸爸的思路馬上行動通過"睡地鋪""投機倒把"最終成了真正的富爸爸。因此從窮爸爸到富爸爸的轉變首先要從思路上轉變唯有改變思路才會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其次要不斷的實踐實踐出真知。最後要不斷總結對過去的總結汲取失敗的教訓掌握規律。《富爸爸窮爸爸》他已經不但但是一本教授如何理財的書書中提倡的觀念轉變對於我們在大學學習的學生來説尤其重要。

這本書中還給我們介紹了一套理財方法:將自己的收入分為幾份,有債務的可以將自己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用於償還債務,百分之一十存入銀行,日常消費控制在百分之七十之內。沒債務地的可將更多的錢存入銀行。這個方法有這些好處,既不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也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償還了你的債務,同時又讓你有了自己的存款。或許你會有疑問:收入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滿足,哪還有錢來存呢?關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啊!我現在還是一個學生,屬於很普通的那一種,也就是靠爸媽給的生活費過日子的。我爸媽給我生活費通常是每個月給一次,如果我能不亂花錢,天長日久我所存的錢就會如積水成淵,積石成山一樣,變成一筆可觀的存款。

富爸爸告訴我,把錢存起來不是最明智的選擇。(當初的存錢是為了控制花費,真正的目的是讓你有錢搞投資。)只有讓錢為你工作,才能實現財務自由。投資,是一門比較有學問的課程。富爸爸特別強調:不要輕易地將你的錢投出去,儘可能的不要將你的錢投在你以前從未接觸的事物上。或許你們會覺得,現在我們還是學生,關於對錢的問題討論有些過早。但我覺得有些事情會有一種習慣,對錢支配就是屬於這些事情之一。如果你從小對錢就沒那個管理觀念,説什麼一參加工作就可以把錢管理的很好。我覺得有點不現實。而且富爸爸告訴我,投資永遠都不會早,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自己賺錢。許多人都説,金錢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也許這是真的。但是,金錢卻實實在在地影響着每件重要的事情——你的健康,你的教育,以及你的生活質量。金錢可以帶給你兩種情況之一:束縛或自由!把你束縛在你的工作上,債務上,有時甚至會束縛你和另一半的關係;而另一方面,金錢也能夠帶給你自由,讓你自由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心的希望大家能夠從國小會怎樣理財,怎樣投資,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理財知識,對於投資的理解這兩門學問如此淵博,現在活得累點,努力學習,為以後美好的生活而奮鬥!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4

之前沒看過類似這種致富的書,這算是第一本吧,是Skye在書店看到《富爸爸》這個系列的書,就推薦我説,先看看這系列中《窮爸爸富爸爸》,因此我才有機會去讀這本書。

整本書是作者通過親身經歷對比自己的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希望作者也和自己一樣,有一個好的學歷,找一份好工作;一個“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商人,擁有自己的公司,來展示他們之間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

看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有一個變化的過程,那就來講講這個變化吧!

2、剛拿到書看完緒論的時候,我在想會不會這本書教我們,不要像“窮爸爸”那樣循規蹈矩,整天為別人工作,為錢而工作,而要像“富爸爸”那樣去創業去建立自己的公司,讓錢為自己工作。當讀完前兩章的時候,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作者是希望我們敢於去創業,為他人工作只能是為錢工作。就自己來説,更多的是想要獨立,包括經濟獨立,人格獨立等等,而經濟獨立需要有份穩定的工作,存到錢了,然後才可能去想其他的。

接着往後面讀,發現作者並不是想要表達這個觀念,他教我們為什麼要學財務知識,教我們認識資產負債表等等,後面幾章更多的是在教授我們財務知識,管理自己的財務,以及富人是怎樣投資的,但對於文中所講的投資,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國家背景下,投資的方式方法都是不經相同的,而前面講的財務知識和管理自己的財務,才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

3、知乎上網友對這本書想表達的內容做了總結:

一、找好的工作;

二、存錢;

三、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節約開支存錢;

四、把存下來的錢買資產,絕不持幣;

五、資產就是可以給你帶來被動收入的東西;

六、當被動收入超過你的開支的時候,你可以把所有的時間拿來創業;

七、奔向財務自由。

其中,最重要的是3,和5。絕大部分人做不好3,看不懂5。

書中將資產、被動收入分為了以下幾類:

1.不需我到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我擁有他們,但由別人經營和管理。如果我必須在那兒工作,那它就不是我的事業而是我的職業了;

2.股票;

3.債券;

4.共同基金;

5.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

6.票據(借據);

7.專利權如音樂、手稿、專利;

8.任何其他有價值、可產生收入或可能增值並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場的東西。

希望這些總結能給予啟發。

書中還有一個挺好的觀念,它的描述大致如下圖:這有點像漢語裏面所説的:失敗乃成功之母吧。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並非失敗了就無法成功,而是要像右圖中,在不斷的失敗中走向成功。真正失敗的人,是恐懼失敗而害怕去嘗試,喪失敢於去戰勝失敗的勇氣。害怕失敗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你如何去處理恐懼心理。

《窮爸爸富爸爸》是一本很好的財務知識啟蒙書,它並不在教讀者怎麼樣才能掙更多的錢。

4、畢竟每個人的成功不可複製,而是通過教授財務知識,讓讀者管理自己的財務,找到適合自己成功的道路。

創業,前幾年提出的“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口號,確實掀起了一波創業熱潮。但創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想以我現在的認知和理解,説説創業需要的某些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至少有一項職業技能,最好有幾年的工作經驗,這樣做是為了即使在自己創業失敗之後,仍然能靠着自己的職業技能立足於社會的,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所以我並不推薦剛從學校出來的學生,便急着去創業。

如果女生創業的話,我覺得還有另一個條件,就是有一個堅強的後盾,這個後盾可以是父母,男朋友或者丈夫,有他們給你以經濟和精神上支持以幫助,你也能一心一意的去創業,不會有太多的後顧之憂。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5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一本十分暢銷也十分“另類”的書,暢銷書作家羅伯特·清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可以説作者在此書中一語道破了“富人的祕密”。

作者的親生父親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學位,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然而,雖然他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面臨財務困境。而他朋友的父親中學就綴學了,卻因為有正確面對金錢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和商業才幹,成為了一個樂觀的億萬富翁。

現實生活中的比爾·蓋茨、富特、戴爾等成功人士均沒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是現實社會的成功者。這類現實案例向包括美國這樣不避諱金錢的國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戰。到底人們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同樣會面臨財務窘境?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富人們理財的祕密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説明了富人的祕密,他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印證了走向財務自由的首要觀念。在這一點上窮人和中產階級與富人有天壤之別: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闡明瞭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作者認為只有能不斷地為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凡是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這種定義儘管看上去很簡單,但實質上卻充滿了人生智慧。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面,作者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面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

羅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祕密的確讓人大吃一驚,既然“現金流”早已是現代社會“古老”的遊戲規則,那麼為什麼像美國人這樣的“現代人”仍然不能從容面對它呢?甚至許多人還對此羞澀、“難過”呢?其實,作者所説的財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只是許多人被一些傳統的金錢觀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維的牢籠”。另外,有些人雖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看了《富爸爸,窮爸爸》的人不禁要問自己:一個人可以花幾十年的功夫用於知識的學習,為什麼不能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學學理財呢?

還有很多人把財務的困惑或缺錢歸納為知識的不足,總是想辦法去多學知識,取個什麼學位或什麼證書之類的,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區,作者在他自如的敍述中輕鬆地打破了這種“財商的面紗”。

正因為用親身經歷為證據,作者打破了許多關於理財的錯誤觀念,伴隨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全球的暢銷,許多讀者面對金錢時的軟弱內心被摧毀,可以説在全球形成了近十年來人們理財觀念的最大沖擊波,清崎的`“富爸爸”系列產品在全世界已成燎原之勢。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貧窮或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本來能夠掙到的收入,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

我們看到如此之多渴望得到晉升和加薪的員工,那麼晉升和加薪能夠滿足他們實現心中夢想的願望嗎?一般不會。如果在企業滿足不了晉升和加薪的要求,或許有人會作出跳槽的舉動,但跳槽後情況會依然如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抱有此類心態的人員不會因為報酬的多少彼此之間產生什麼本質的區別。相反,那些用思考代替貪婪,區分職業和事業(為自己工作還是為別人工作),明辨資產和負債(能夠源源不斷帶來收入的叫資產,導致帳單發生的叫負債),果斷把握機會的人,才能夠實現為自己和社會創造財富的目標。

因此,職場的人員一定要放棄單純依賴晉升和加薪來改善生活質量的想法,而應該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6

用蘇格拉底提問式思考,通過不斷提問與解答,尋找導致身邊現象被忽視的原因。

週末的兩天和週一下班回家之後,抽時間看完了一直想看卻沒看的書——《富爸爸窮爸爸》,因為我是一個理財小白,在而立之年迫於生活的壓力與現實的窘境,想通過理財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財商。而這本書是眾所周知的小白入門的經典書籍之一。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而快速學習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向高手和經典致敬。

我依然沿用之前的寫作風格,用不斷提問與自我解答的方式來對學到的內容進行反思,拒絕從眾心理。

富爸爸教會羅伯特認識什麼是資產什麼是消費,他的原話是:從口袋裏出去的就是消費,進入口袋的就是資產。

1、問:你覺得富爸爸的説法正確嗎?為什麼?

答:對資產和消費的理解,我理解到羅伯特的核心是説能給自己帶來資金流入的是資產,資金流出的是消費。他認為孩子是消費,因為有了寶寶之後就需要投入資金在教育,養育,生活等方面支出。同時他認為房產也是消費,因為有了房子需要繳税,隨後需要購買傢俱,裝修等等支出。但是就目前發展中的中國,我不贊成作者的想法,我認為同樣一件物品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角色,例如房子,買下之後自己住,那就是消費,但是用來投資,那就是資產。所以是不是資產還需要有一個時間限定:在短期看,可能是消費,但是長期來看,卻是資產。

2、人的最大資產就是腦袋和時間?為什麼?

這個觀點我完全同意。自然不用説,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思維邏輯層面,尤其是創造性解決問題方面。誰擁有思考問題的深度,誰就擁有創造更多財富的可能性,我相信一定會處於中產階級的上層(還需要機遇才能成為上層富人)。所以,我十分相信成長為最強大腦,迅速看到問題的本質是創造財富的基礎素養。

時間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財富,畢竟時間總是無情的向前奔跑,不管你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已經年邁的老人,用一句悲傷的話表達時間的殘酷: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在奔向死亡。但是,我們不需要這麼悲觀的去對待生活和生命,我們要知道這個是事實,是我們必須要接受的結果。那麼我們就需要在這個事實的前提下盡情的享受生活,讓生活有滋有味,多姿多彩。而時間是我們成長的載體,享受生命,做個長期主義,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做時間的朋友。

3、窮人和中產階級工作為了掙錢,掙錢為了獲取更多的慾望,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作者描述的狀態用他的專業詞語是:老鼠賽跑。他形容的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就像是在一個立着的球形籠子裏的老鼠,不停的奔跑,但實際仍然在原地。用老鼠賽跑形容大多數人為了吃的更好,穿的更好,拼命工作,然後升職加薪,升職加薪之後慾望進一步放大,要買大房子,買豪車,然後進一步拼命工作為了還房貸,還車貸。等到兒女到上學了又要搞軍備競賽,努力工作,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就這樣不斷循環着,拼命工作,為了錢工作,卻永遠都掙不夠,無法實現財務自由(只有少數的人,例如職業經理人,通過工作實現財務自由)。這種生活狀態實在太可憐了,還很年輕就看到了年老的生活,以後也就這樣活着了。這就是所謂的有些人活着,但已經死了。

我們必須要有正確的金錢觀,讓錢給自己工作,自己已經有的每一分錢都是資產,讓每一分錢都為自己工作,獲得更多的財富。永遠都要思考,如何錢生錢,如何用已有的換取更多,學會營銷,學會理財,學會投資。

4、需要停下來思考,怎麼用錢生錢?

這個觀點用咱們本土大神雷軍的話説就是: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快,掩蓋了戰略上的懶惰。當我們認可了錢生錢的道理之後,如何去實現錢生錢,如何實現錢生更多的錢?這就需要我們停下來思考,把錢投在哪裏?怎麼投?怎麼判斷投的那個地方可以獲取更大的回報?現在需要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思考,然後去行動,覆盤,再思考,再行動。這種螺旋上升的思考行為方式才是解鎖財富的正確方式。

希望每個人都能儘早看懂金錢的運行規律,社會的運行規律,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7

時下流行的圖書層出不窮,但在書店,引起我注意的卻是美國作家羅伯特?T?清崎和和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此書主要講的是有關投資理財面的一些新的思想和理念,對於我,原本是提不起任何興趣的,但它書名的別出心裁,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想,它的暢銷,與它的書名也一定有着重大的關係,如果把書名改成《投資新理念》一類的話,這本書多半會滯銷。

《富爸爸、窮爸爸》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對金錢看法的截然不同,使他對認識金錢產生了興趣,最終他接受了朋友的父親的建議,也就是書中所説的“富爸爸”的觀念,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並由此成為一名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資家。本書提出了“金錢是一種思想”的觀點,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對於羅伯特先生在書中的言論,我不敢妄加評論,因為,在財經方面,我實在是外行,但作者獨特的思維方式卻帶給了我一次不小的衝擊,給了我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所受的教育,重新定位自己的生活:我可以選擇不同的人生!所以本文就撇開金錢因素,純粹就作者的思想觀念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見解。

正如書中所言,上天賜予我們每個人兩樣偉大的禮物:思想和時間。但是,如何去合理運用這兩件禮物,卻是一個重大的難題。在同學間大部分人都意識到,僅僅有大專文憑或好分數是遠遠不夠的。在校園之外的現實世界裏,有許多比好分數更為重要的東西,我常常聽到人們將這些東西稱之為“毅力”、“氣勢”、“精明”、和“才華橫溢”等等。不管怎麼稱呼,這都是比學校分數更能從根本上決定人們未來的因素。

因此我們要學會思考在一個新的環境中,一種新的身份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重新為自己定位,是要評估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中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不要做那些無效的事情,找一些有效的事情去做,“尋找新的思想”,“學會支配時間”。只有充分運用好時間,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當好的時機來臨時能沉穩的應對。既然“初生牛犢都不怕虎”,在把握時機的同時,那我們又何必因為害怕失敗而缺乏勇氣去付諸實踐呢?書中提到的大多數窮人都具有這樣的思想:“我不能承擔風險”、“別犯錯誤”、“別冒險”等等,這實際上是缺乏信心的表現。要知道,在現實世界裏,人們往往是依靠勇氣而不是聰明去領先於其他人的!

羅伯特先生指出了學校教育中最失敗的一點,就是教導我們不要去失敗,之所以很多人不能做到他自己的極限,就是因為他害怕失敗。實際上,從失敗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經驗。當失敗的程度變小的時候,成功就會變得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性。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因為每次失敗,就會變得更加聰明。作者認為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們缺少自知,而更多地讓金錢的力量控制他們。他們每天為錢去工作,卻不問自己這樣做的意義。可通常是,人們不相信他們自己內在的智慧,而只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們做一些事是因為其他人這麼做,他們總是服從而不去提問。可喜的是,現在的教育制度在漸漸改變孩。的這種思維,它提倡、鼓勵孩。去發現,去探索和發展自己的個性,讓自己掌握生活,而不是讓自己成為生活的奴隸。

我很欣賞富爸爸的一條經驗:“生活推着你轉”。生活之所以推着你轉,不是因為驅使你的人很厲害,而是因為你個人缺乏自我控制和紀律性。那些缺乏內在堅毅的人往往會成為那些自律性很強的人的犧牲品。而捫心自問,誰會甘心成為別人成功路上的踏腳石?因此,對於我們正也吸收知道的學生來説想要學習新知識,那就要先告訴別人你的看法,然後,新的思想和好的靈感就會如同山洪爆發,噴湧而出。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8

富人之所以越來越富,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中產階級之所以總在債務的泥潭當中掙扎,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金錢的認識,不是來自於學校,而是來自於家庭。

一、如何學會不為錢工作

一個人的觀念,對他的一生影響巨大。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一方面對薪資不滿意、失望,一方面錢不夠花又不敢辭職,就這樣拿着可憐的自己看不上的薪水,抱怨着。

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教會他“學會用自己的頭腦,知道錢運作的規律,讓錢為自己工作。”當能夠看到賺錢的機會,就註定你的一生中都會不斷的發現機會。

二、掌握財務知識的重要性

如果你想發財,你就要學習財務知識。最基礎的要明白資產跟負債的區別,最主要的是資產負債表及收益表。

收益表就是幫你解釋你的現金是怎麼流動的表格,收益表上面是收入,下面是支出。

資產負債表,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説明資產負債情況。資產就是把錢放到你口袋裏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兜裏掏走的東西。所以如果要致富,需要把錢源源不斷的放到口袋裏,也就會資產多。

財富就是一個人資產的總和,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久的資源,是你財務的生存能力,也就是當你不工作的時候,能讓你活多久。

三、學會關注自己的事業

區分事業與職業:事業是你的資產,你可以不用去現場就能為你運作產生錢(資產會帶來收入);職業是你的收入項,你每天必須去現場,必須依賴某個工作才能有收入。

資產的種類:(1)我們不去現場就可以正常運作的業務,(2)股票,(3)債券,(4)能夠產生收入的房地產,(5)票據,(6)版税(音樂、手稿、專利等),(7)其他有價值的、可以產生收入的、或有增值潛力的、賣的比較好的東西。

除了關注自己的事業,還需要了解公司的力量,有時候要像開公司的資本家一樣保護自己的財產。

對個人而言,錢經歷的過程是“收入、繳税、支出”。

而對公司的人而言,錢經歷的過程是“收入,支出、繳税”。

總結一下,財商的組成:

第一:懂會計,評估一項生意的優勢和劣勢。

第二:學會投資,錢生錢的策略。

第三:瞭解市場,懂供給需求的科學,懂市場條件。

第四:瞭解法律,可以找到合理的減税優惠,以及怎樣在訴訟中獲得保護。

四、富人是如何投資的

提高財商,就是學會讓自己能夠抓住投資的機會,避免走大多數人的老路“努力地工作,賺錢,儲蓄然後借貸”。

我們真正缺乏的是自信和勇氣,其實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又因為懷疑自己,恐懼,不再前進路。當遇到問題,即使已經知道正確的方法了,可是隻會站在原地害怕、恐懼、懷疑,就不不去行動。

正是因為小心翼翼,所以沒有勇氣去很多事情。把部分會選擇最保守的守錢方式存銀行,但是存銀行的利潤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

富爸爸説:“金錢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東西而已,我們唯一的資產,也就是最重要的資產,就是頭腦,如果受到良好的訓練,就能瞬間創造大量的財富。”

所以花點時間來提高自己的財商,增加自己的動腦能力,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可以用一筆錢,賺得一大筆錢,從而增加資產。投資其實很簡單,當一個資產被低估的時候,你就把它買進去,等它漲上去,再把它賣出去,這樣就賺錢了。

但是具體做法不是固定的,原理都是運用理財的智慧,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你看的到資產一直守在貶值,一直在降價的時候,有多少人又敢去買。

所以擁有財務知識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財務知識包括四塊:會計、投資、瞭解市場、學習法律知識。

總之一句話,學習財務知識,接受財商訓練,學會找到機會,同時培養自信及勇氣。

五、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障礙

其實在生活中去實踐的時候,發現即使知道了,往往會在做的時候有很多問題,到最後發現不會有任何改變。所以必須要有學習的能力及時行動。

學習能力是指,學習各種各樣的東西,讓自己不只有一個技能。比如銷售營銷,就是對人的理解、自己的情商、説話方面的技巧。

其次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克服恐懼、憤世嫉俗、懶惰、自負和一些壞習慣。可以多想想“我如何才能做到?”,而不是太難了放棄。

最後就是開始行動,行動了就一定會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9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一本十分暢銷也十分“另類”的書,暢銷書作家羅伯特·清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而這些看似常識的關於金錢的觀念和知識卻是窮人和中產階級家庭所沒有的。可以説作者在此書中一語道破了“富人的祕密”。 作者的親生父親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學位,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然而,雖然他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面臨財務困境。

而他朋友的父親中學就綴學了,卻因為有正確面對金錢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和商業才幹,成為了一個樂觀的億萬富翁。 現實生活中的比爾·蓋茨、富特、戴爾等成功人士均沒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是現實社會的成功者。這類現實的確向包括美國這樣不避諱金錢的國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戰。到底人們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同樣會面臨財務窘境﹖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富人們理財的祕密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説明了富人的祕密,他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印證了走向財務自由的首要觀念,在這一點上窮人和中產階級與富人有天壤之別: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闡明瞭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作者認為只有能不斷地為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凡是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這種定義儘管看上去很簡單,但實質上卻充滿了人生智慧。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面,作者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面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

羅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祕密的確讓人大吃一驚,既然“現金流”早已是現代社會“古老”的遊戲規則,那麼為什麼像美國人這樣的“現代人”仍然不能從容面對它呢﹖甚至許多人還對此羞澀、“難過”呢﹖其實,作者所説的財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只是許多人被一些傳統的金錢觀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維的牢籠”。另外,更多的人雖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看了《富爸爸,窮爸爸》的人不禁要問自己:一個人可以花幾十年的功夫用於知識的學習,為什麼不能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學學理財呢﹖ 還有很多人把財務的困惑或缺錢歸納為知識的不足,總是想辦法去多學知識,取個什麼學位或什麼證書之類的,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區,作者在他自如的敍述中輕鬆地打破了這種“財商的面紗”。 正因為用親身經歷為證據,作者打破了許多關於理財的錯誤觀念,伴隨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全球的暢銷,許多讀者面對金錢時的軟弱內心被摧毀可以説在全球形成了近十年來人們理財觀念的最大沖擊波,清崎的“富爸爸”系列產品在全世界已成燎原之勢。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貧窮或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本來能夠掙到的收入,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我們看到如此之多渴望得到晉升和加薪的員工,那麼晉升和加薪能夠滿足他們實現心中夢想的願望嗎?

一般不會。如果在企業滿足不了晉升和加薪的要求,或許有人會作出跳槽的舉動,但跳槽後情況會依然如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抱有此類心態的人員不會因為報酬的多少彼此之間產生什麼本質的區別,相反,那些用思考代替貪婪,區分職業和事業(為自己工作還是為別人工作),明辨資產和負債(能夠源源不斷帶來收入的叫資產,導致帳單發生的叫負債),果斷把握機會的人,才能夠實現為自己和社會創造財富的目標。因此,職場的人員一定要放棄單純依賴晉升和加薪來改善生活質量的想法,而應該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各類投資,如證券、房地產、知識和技能)。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0

我記得國中的英文老師讓我們講下自己的夢想,結果幾乎他請起來的每一位同學在自己的夢想中都會有這樣一段插曲:“……然後我就可以有很多很多的錢,然後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意識到,錢對生活是何等的重要,錢可以給人帶來多少他夢寐以求的東西。當然,我也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個。我們這一代雖然生活在物質相對比較充裕的環境下,卻比其他年代的人把金錢都放在更高的地位上。如果在得知這一現象後,你想要抨擊我們這一代的價值觀,那麼我想説,按照你的思路,年輕人對於錢的追求應該並不完全是件壞事,因為在所有提到要擁有很多很多錢的同學口中,説出的都是要先很努力努力的工作,或者説是很努力努力的學習,沒有任何一個人説要天天買*票直到中大獎,然後可以擁有很多很多的錢,做自己想幹的事,諸如此類的旁門左道。可是這其中存在着兩個問題,其一,很努力努力的工作或是很努力努力的學習就能夠賺到很多很多的錢嗎?

其二,賺到很多很多的錢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嗎?這兩個問題會禁錮我們這一代對錢的追求。我們雖然懂得賺錢很重要,知道錢對自身、對社會、對國家能有多麼大的幫助,但我們並不清楚如何才能賺到錢,不清楚賺到之後如何守住錢,不清楚如何拿守住的錢去換更多的錢。《窮爸爸富爸爸》中兩位爸爸截然不同的觀點正代表着現在我們所面臨的觀點。窮爸爸——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學位,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面臨財務困境。

事實上,我們正被培育成像窮爸爸這樣的人。而當我們懷揣了根深蒂固的窮爸爸的思想——應該努力學習拿到更多更好的學位,應該努力工作得到公司裏的進升,我們會如此把這一種思維模式傳授給我們的下一代。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不停地為公司老闆工作,通過繳税為政府工作,通過付住房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為銀行工作,但等待我們的只是越來越多的債務和催款單,於是我們再加倍努力工作,再更多地獲取債務,陷於財務緊張的怪圈不能自拔。所以,光知道專業知識、基礎知識、業務知識,但不懂理財,我們的結局和那些不好好學習、不好好工作的人是一樣的,只是我們的表面看起來更光鮮一點。在我看來,理財是人生的首要課。既然在我們這一代的思維中,很多人都認為讀書是為掙錢,那這一事實就必須被接受,義務教育期間就應該教會我們如何掙到錢、守住錢。在我們的上一輩或上上一輩皺着眉頭批評所謂的“月光族”,為何就不曾想過,之所以會“月光”並不能完全説是因為這些年輕人生活奢侈,更多的應該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理財。他們的思維並沒有錯,他們還是照着“努力讀書——努力工作——掙到很多錢——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一套路在走,為什麼在國中的時候老師家長沒有覺得不對甚至還加以鼓勵,當實踐之時,老師家長的態度就截然相反了呢?

所以,我非常認同書中的觀點(雖然中美國情有所差別,但這一點都還是一致):在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數理化等課程被過分強調了。很多學生在強大的學習壓力下都會或多或少地發出過這樣的感歎:“為什麼我必須拼命學這些將來根本用不上的東西?”我們學這些“沒有用的”東西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用的”東西可學,事實上,我認為我們在幼年就應該進行系統的理財教育,“理財要從娃娃抓起”。中國人傳統的保守思想不會讓我們像美國人那樣透支生活,再讓一場金融危機像火一樣把我們的資產、生活燃為灰燼,但是一味的存儲對於國家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需要懂得如何消費如何理財。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們在用自己的價值觀影響他人的同時也在被他人的價值觀所影響,所以理財課也顯得越發重要。

我真心的希望,我們的教育體系能將理財這一實用現實的知識納入到我們的教學大綱中去,雖然我知道這是條漫長而又艱難的道路。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1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一本十分暢銷也十分“另類”的書,暢銷書作家羅伯特·清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而這些看似常識的關於金錢的觀念和知識卻是窮人和中產階級家庭所沒有的。可以説作者在此書中一語道破了“富人的祕密”。

作者的親生父親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學位,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然而,雖然他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面臨財務困境。而他朋友的父親中學就綴學了,卻因為有正確面對金錢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和商業才幹,成為了一個樂觀的億萬富翁。

現實生活中的比爾·蓋茨、富特、戴爾等成功人士均沒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是現實社會的成功者。這類現實的確向包括美國這樣不避諱金錢的國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戰。到底人們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同樣會面臨財務窘境﹖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富人們理財的祕密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説明了富人的祕密,他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印證了走向財務自由的首要觀念,在這一點上窮人和中產階級與富人有天壤之別: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闡明瞭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作者認為只有能不斷地為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凡是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這種定義儘管看上去很簡單,但實質上卻充滿了人生智慧。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面,作者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面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

羅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祕密的確讓人大吃一驚,既然“現金流”早已是現代社會 “古老”的遊戲規則,那麼為什麼像美國人這樣的“現代人”仍然不能從容面對它呢﹖甚至許多人還對此羞澀、“難過”呢﹖其實,作者所説的財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只是許多人被一些傳統的金錢觀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維的牢籠”。另外,的人雖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看了《富爸爸,窮爸爸》的人不禁要問自己:一個人可以花幾十年的功夫用於知識的學習,為什麼不能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學學理財呢﹖

還有很多人把財務的困惑或缺錢歸納為知識的不足,總是想辦法去多學知識,取個什麼學位或什麼證書之類的,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區,作者在他自如的敍述中輕鬆地打破了這種“財商的面紗”。

正因為用親身經歷為證據,作者打破了許多關於理財的錯誤觀念,伴隨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全球的暢銷,許多讀者面對金錢時的軟弱內心被摧毀可以説在全球形成了近十年來人們理財觀念的最大沖擊波,清崎的“富爸爸”系列產品在全世界已成燎原之勢。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貧窮或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本來能夠掙到的收入,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

我們看到如此之多渴望得到晉升和加薪的員工,那麼晉升和加薪能夠滿足他們實現心中夢想的願望嗎?一般不會。如果在企業滿足不了晉升和加薪的要求,或許有人會作出跳槽的舉動,但跳槽後情況會依然如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抱有此類心態的人員不會因為報酬的多少彼此之間產生什麼本質的區別,相反,那些用思考代替貪婪,區分職業和事業(為自己工作還是為別人工作),明辨資產和負債(能夠源源不斷帶來收入的叫資產,導致帳單發生的叫負債),果斷把握機會的人,才能夠實現為自己和社會創造財富的目標。

因此,職場的人員一定要放棄單純依賴晉升和加薪來改善生活質量的想法,而應該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2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工作。

對錢的無知導致了恐懼和貪婪。

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

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

大多數人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遭遇財務困境,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現金流。

日本人注重 3種力量:劍、寶石和鏡子。劍象徵着武器的力量。美國人在武器上已經花了上千億美元,是世界上的超級軍事大國 。寶石象徵着金錢的力量。有句格言很有道理:“記住黃金規則:有黃金的人制定規則。”鏡子象徵着自知的力量。從日本的傳奇故事中我們得知,自知是 3種力量中最寶貴的。

關於富爸爸的財務狀況的分析説明了為什麼富人會越來越富。資產項產生的收入足以彌補支出,還可以用剩餘的收入對資產項進行再投資。資產項不斷增長,相應的收入也會越來越多。其結果是:富人越來越富 !

把房子當資產的想法和那種認為錢越多就能買更大的房子或更多東西的理財哲學就是今天這個債台高築的社會的基礎。

淨資產通常包括那些非現金資產,例如:你買回後堆在車庫裏的原材料。財富則衡量着你的錢能夠掙多少錢,以及你的財務的生存能力。

請記住下面這些話: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中產階級購買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當人們找不到工作時,開公司倒是個解決的辦法,但失敗的機率是這樣的:新公司中 10 成有 9 成會在 5年內倒閉,存活下來的公司在下一個 5年內又會有 9/1 0 最終倒閉 。所以只有當你真的想擁有自己的公司時,我才建議你這麼做。否則,你還是繼續上班並關注自己的事業吧。

一旦把 1美元投入了資產項,就不要讓它出來。你應該這麼想,這 1美元進了你的資產項,它就成了你的僱員。關於錢 ,最妙的就是讓它可以一天 2 4小時不間斷工作,還能為你的子孫後代服務。你要照常去工作,做個努力的僱員,但要不斷構築你的資產項。

税收的初衷是懲罰有錢人,而現實卻是它懲罰了對它投贊同票的中產階級和窮人。

富人是怎樣勝過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的呢? “劫富 ”的税法被通過後,錢便開始流入政府。起初人們很高興,但政府卻把錢分配給了僱員和富人。收上來的税金通過工資和退休金的形式發放給了政府僱員,又通過政府採購的形式付給了富人。政府成了一個巨大的錢庫 ,但這裏還有財政管理的問題,這不是一個自動循環的系統。換句話説,政府的政策是,如果你是一個政府官員,就不應該握有過多的錢;如果你沒有用完預算的資金,下次你所得到的錢就可能減少,你不會因為有節餘而被認為是有效率 。而商人恰恰相反 。隨着政府支出不斷擴大,對錢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於是税收的範圍開始擴大,延伸到當初給它投票的窮人和中產階級。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是依靠勇氣而不是智慧去取得領先的位置的。

財商是會計 、投資 、市場和法律等各方面知識和能力的綜合。

在我把僅有的錢先支付給自己後 ,要支付税款和其他債主的壓力就會變得非常大 ,迫使我去尋求其他形式的收入,支付的壓力就會成為我的動力。我會幹額外的工作 ,開其他的公司,投資股票市場以及去做任何可以使那些人不再向我叫嚷的事 。壓力迫使我努力工作,迫使我去思考,最重要的是迫使我在錢的問題上更精明 、更積極主動。如果我像你爸爸一樣最後支付給自己,我雖然不會感到任何壓力,但一定會因此破產。

不要背上數額過大的債務包袱。要保持低支出。首先增加自己的資產,然後,再用資產項產生的現金流來買大房子或好車子。

當你資金短缺時,讓壓力去發揮作用,而不要動用你的儲蓄或資本。利用這種壓力來激發你的理財天賦,想出新辦法掙到更多的錢,然後再支付賬單。這樣做 ,不但能讓你賺到錢,還能提高你的財商。

我還經常使用 “免責條款 ”來做報價。例如在房地產交易協議上 ,我會加上一條 “須得到我的商業夥伴的同意 ”。我從不指明我的商業夥伴到底是誰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的商業夥伴其實就是我的小貓。如果他們接受我的報價,而我又想反悔的話,我就給家裏的小貓打電話。我講這個荒唐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説明 ,買賣遊戲簡單得簡直讓人難以置信。所以,我覺得許多人太過嚴肅了,反而把事情弄得太複雜。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3

這是我讀完的第九本書,是一本財商教育著作,讀了13個小時,記了百餘條筆記,反覆閲讀,感觸很深。

首先讀完這本書提高了我的認知,改變了我對金錢的看法,並且講述瞭如何創造財富,實現財富自由的方法。使我從一個財商小白,變得對財商略有了解。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這本書的題目很有趣,富爸爸窮爸爸,怎麼會有兩個爸爸呢?窮爸爸是作者的親生父親,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思想保守。有着穩定的工作,不能説窮,但一生都在為錢工作,忙碌着,而不能實現真正的財富自由。富爸爸是作者朋友邁克的爸爸,邁克的爸爸雖然學歷不高,但他非常重視知識和教育,他認為頭腦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努力學習並投資頭腦,才是最重要的投資。作者受着兩個爸爸的影響。並且兩個爸爸都認為教育是最重要的,但學習的內容不同。窮爸爸的想法就是努力學習,找一個穩定的工作,不提倡變化。而富爸爸更注重財商教育,自己創造財富,讓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領着穩定的工資。

作者還是9歲孩子的時候,通過自己的思考選着了富爸爸的思想,並跟着富爸爸在實踐中學習。富爸爸教會了作者如何讓金錢為自己工作,而不是自己為了錢工作,作者一點點的學會了富爸爸的思想,並在長大後實現了財富自由。並用自己的實踐總結出了這本書。

我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富爸爸教給作者小時候的課程。

第一課,富人不為錢工作。起初並不理解,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為錢在工作的,但他們都得到了多少錢?有留下了多少錢呢?看了這本書就能明白,為什麼富人不為錢工作。因為當你為錢工作時,總是關注錢的多少,而忽略了工作學習的過程。當不為錢工作,就會心生一個崇高的理由,更加關注工作的過程,看見更多的機遇,收穫的往往更多。對於學生來説,不為分而學習和它是相通的。更加註重學習的過程,比看重分數,會有更好的結果。

第二課,為什麼要教授財務知識。錢是一種力量,但更有力量的是財商教育。錢來了又會去,但如果瞭解了錢是如何運動的,就獲得了駕馭它的力量,就能開始積累財富了。要想致富,不能心急,也不要妄想打15cm的地基就蓋成高樓大廈。一定要學習紮實的財務知識為以後做準備。

第三課,關注自己的事業。不僅要有穩定的職業,更要發展自己的事業,只有自己的事業,才能實現不為錢工作,才能產生正的現金流。這就要明白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多引進賺錢的資產來負擔支出的負債。平衡好收入和支出,靠自己的事業實現財富自由。第四課,税收的歷史和公司的力量。由於國家的差異性,美國的税收和中國有所不同,所以做法有所不同,但思想都是相似的,就是怎樣利用公司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第五課,富人的投資。怎樣投資,需要注意什麼,這需要有財商的基礎,並抓住機遇,眼界開闊,才能投資。有投資就會有風險。要學會駕馭風險,而不是迴避風險。運用知識和智慧降低風險。

但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沒人喜歡失敗,但不要害怕失敗。失敗總是和成功相伴相隨。沒有不虧錢的富人。富爸爸知道失敗只會使他更強大,更精明。他知道該怎樣面對損失,並接受損失,然後將它變成盈利,這就是成功的原因,想贏,但不怕輸!

第六課,學會不為錢工作。還是不為錢工作,作者用兩課來寫,可見不為錢工作的重要性。第一個是指在思想上的不在意。而這個是行動上的不為錢工作,積累資產,讓資產產生的現金流支付賬單,讓錢為自己工作,實現財富自由。

另外作者還強調了行動的重要性,不要憑空想象,廣泛的學習,投資自己的大腦,就是最好的投資。並且對自己自律,控制好自己,不放縱,重實踐,才是成功緻富的關鍵。

還有一個在生活中也通用的道理。就是先予後取——給予的力量。當你感到手頭“有點緊”或是想得到什麼時,首先要想到給予,只有先“予”才能取得回報。無論金錢,微笑,愛情,還是友誼都是如此。慷慨一些,反過來,別人也會慷慨地對你。

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了財富知識,更學到了許多生活與做人的道理,也正是應該先學會做人,才能發展經濟,二者結合,缺一不可,才能成功。總之,我的表達有限,還是建議大家仔細閲讀本書,更好的瞭解作者的思想,瞭解財富的祕密。最後歡迎書友們的評論,讓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14

最近工作比較忙,公眾號分享的頻率明顯下降很多,今天終於完成了任務中最艱鉅的部分,可以鬆一口氣了。雖然工作忙,利用零散的時間碎片,我依然堅持使用微信讀書。

自從讀過《30歲後,我靠投資生活》,並發現此書拼湊摘抄不説,還邏輯思維混亂,意識到讀書一定要讀經典,經典的書一定是常讀常新的。《窮爸爸富爸爸》就是一本經典的書,值得一看。

全書九百多頁,目前讀到了三百多頁,佔比三分之一左右吧。內容信息太多,很多內容是隨看隨忘,為了防止讀完全部忘光,利用這個空隙先寫一下現在讀後感。

主要體驗有三點:

1、設立財富目標

2、重新認識創業

3、金錢不等於財富

設立財富目標:

《窮爸爸富爸爸》裏面把理財第一步定義為:設立財富目標。且看一下摘抄,富爸爸是教我們如何定製財富計劃表的。

在設定財富計劃表時,有必要先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1、我現在處於怎樣的起點?

2、我將來要達到什麼樣的制高點?

3、我所擁有的資源能否使我到達理想目標?

4、我是否有獲取新資源的途徑的能力?

只有弄清以上幾個問題後,才能定出明確的目標並設法達到。

富爸爸的理念顛覆了我對理財第一步的理解,而我以前一直標榜理財第一步是記賬,富爸爸的眼界明顯比我更高。在理財前,設定一個明確的可執行的目標,對理財效果的確是有更大的誘惑力和推動力。這個目標的定製務必要有可行性和明確性。目標不在大小,可以把一個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逐個攻破,會有越來越強烈的成就感。作為理財起點第一步,的確是先拋出了一個蘋果。

重新認識創業:

創業的話題太長,書中從開篇到現在,富爸爸的理念一直是支持創業,反對那種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小富即安等白領想法。這種理念,從開篇第一章到現在看到的第八章,無時無刻不在書中的字裏行間嚮往傳遞着。

身處在互聯網行業,深知創業的艱辛,尤其是互聯網新興行業的資本輪動,讓創業的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加速中心化,機會也被縮的越來越小。每一輪融資的成功,每一個上市的鐘聲,裏面加載着無數人的青春汗水和無奈,所以我內心牴觸創業。對富爸爸推崇的創業,因為我內心有對創業的牴觸,所以開始是冷眼旁觀的態度,最後富爸爸贏了,他改變了我對創業的看法。

以前我對創業的理解停留在一種打工心態,作為打工族,每個月能有穩定的工資是最基礎的保障,打工仔的眼界是看不到老闆的視野。沒有一個打工仔可以擴容經營,收購更多資源的。擁有更多的資源,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在胡潤排行榜中,沒有一個是因為打工而上榜的。正因為如此,創業與財富的關聯是密不可分的,牴觸創業就是拒絕財富!

金錢不等於財富:

有一句話叫:貧窮限制了我的思維。很多時候是在網上看到一個800的刷鍋鋼絲球或是一個LV的馬桶,我們會用這句話自嘲自己,其實,內心是對這種物品是嗤之以鼻的,整體感覺有點吃不到葡萄説葡萄酸的味道。

看過了富爸爸之後,我對[貧窮限制了我的思維]這句話有了新的認識,富人的世界窮人不要妄猜。富爸爸説,只有窮人才把錢當做財富,錢在富人眼中只是一堆紙幣,真正的財富是資源,比如:房地產、港口、工廠等等,這也是富爸爸一直在提倡創業的緣由。

根據二八原則,這個世界大概有20%的富人和 80%的窮人。如果你不是李嘉誠也不是何鴻燊,不是暴發户也不是富二代,自動的把自己歸類到80%的人當中吧。窮人眼裏的財富是金錢,富人眼裏的財富是資源。資源有一種守恆定律,不在這裏就在那裏,發現財富的機會要有一雙對資源敏鋭的眼睛。胡潤排行榜中顯示的數字是身價估值,而不是真實的持有金錢的數量。那些財富的獲取都有其各自的時代背景和經濟週期,雖然我們不能複製,但全是鮮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