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3W

三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精品多篇】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一

想最後寫一篇文章,跟三毛的散文告別。讀三毛的文章,我並不是按三毛寫散文的時間順序讀的,因為知道《夢裏花落之多少》是三毛在荷西死後寫的,認為這本書一定很悲,悽悽慘慘慼戚的那種,所以一直不想去過早的涉獵,排在後期讀,但是在讀完之後想法完全改觀了,如果説《撒哈拉沙漠》是三毛的成名作,那《夢裏花落知多少》就是她的巔峯之作,她的情感在荷西死後,更加噴湧而出,她對人情世故的態度更加飽滿濃烈了,她的藝術創作達到了高峯,她的文風從原來的清新明快轉到了後期大多文章裏滲透的對荷西略帶傷感的懷念風格。

以前我讀文章一般都是為了新鮮感,很少去重讀幾遍。但是讀這本書的第一篇<背影>,我卻反反覆覆讀了好幾遍。三毛小時候是叛逆的、與世俗格格不入的,所以跟父母的關係也經常劍拔弩張,長大以後她選擇了國外留學、跟荷西浪跡天涯,所以跟父母的接觸也少了,但是冥冥之中,在她父母第一次去北非探望他們的時候,荷西卻在此時意外身亡了,在她人生最低谷悲痛、無以支撐的時期,恰好父母陪在她身旁,她憔悴不堪,開始無法顧及到父母亦是憔悴不堪的,他們還有異國的無依和語言不通。她看見和感受的一次又一次的背影,顯明瞭父母對女兒的深愛,以及激發出自己深深的愧疚之情。父母默默陪在她身旁,縱使自己再苦再累,也想為女兒分擔痛苦而不想給她增添一絲一毫的麻煩,這也是無數父母永遠心疼孩子、為孩子默默付出的縮影。也是這種父母的陪伴,讓她更意識到在這世上她不僅有和荷西刻骨的愛情,也有父母親人對她無私的愛,讓她能夠堅強的繼續活在世上,跟父母的情感得到了昇華。“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她最後選擇回到台灣,陪在父母的身旁。

精彩節選1是父母抵着烈日和長路一定要去給荷西上墳的背影:花被母親緊緊地握在手裏,父親彎着身好似又在掏手帕揩汗,耀眼的陽光下,哀傷,那麼明顯地壓垮了他們的兩肩,那麼沉重地拖住了他們的步伐。四周不斷地有人在我面前經過,可是我的眼睛只看見父母漸漸遠去的背影,那份肉體上實實在在的焦渴的感覺又使人暈眩起來。

精彩節選2是母親在不懂語言不懂路的情況下雙手提着重重的東西從超市出來在風裏水霧裏踽踽獨行的背影:這個憔悴而沉默婦人的身體,不必説一句話,便河也似的奔流出來了她自己的靈魂,在她的裏面,多麼深的悲傷,委屈,順命和眼淚像一本攤開的故事書,向人訴説了個明明白白。

所以,三毛的這篇背影更加深情,從此她要做一隻〈不死鳥〉,護住父母的幸福和年歲。

還有就是與書同名的點睛之作<夢裏花落知多少>,這篇文章寫了她跟荷西你儂我儂的一些小的生活細節、情深不壽的種種焦慮和預感以及荷西死後對他痛側心扉的懷念。“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她的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文章以盧冀野的詩結尾:記得當時年紀小我愛談天你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樹梢鳥兒在叫我們不知不覺困着了夢裏花兒落多少。

因為荷西去世五年撿骨後,她對異國他鄉就再無所留戀,決心回國陪伴父母,他們才是她永生的苦難和鄉愁,要走時心中充滿了離鄉的疼痛與回鄉的幸福,在她結婚生活的大西洋海岸的故鄉有好友和鄰居的情意深長,他們對三毛的愛猶如洪水,他們真誠的關心與幫助、挽留與不捨,以及瑞士拉赫一家如親人般的愛護深情,也使三毛和朋友鄰里之間的友情得到了昇華。

三毛還是一個對金錢淡泊的人,她加納利羣島的房子一定要出售給一個有緣喜歡相親相愛的家庭,儘管出售的價格很低。臨走時她把她的愛車送給了好友班琪,他們一家的確還需要一台車東奔西跑,但是他們卻買不起,所以送給他們;荷西心愛的摩托車送給了憨厚的木匠拉蒙,尼日利亞大木琴和達荷美的羊皮鼓送給了知性又藝術的克里斯多巴夫婦,所有的中文書籍送給了中國妹妹書痴南施……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也分別送給了其他朋友,在異國他鄉,是怎樣情義無價啊,做三毛的朋友是幸福的。

還喜歡看三毛的四篇〈鬧學記〉,講的是荷西死後,她去美國度假無意間在一個學校學習的經歷,她從痛苦憂傷又回到輕快明朗的日子,那裏有充滿愛心又幽默的美國女老師艾琳,有不會考試又輕鬆活潑的課堂,它是各種人種的融合、各種思想和文化的碰撞。她還喜歡給同學們修改小説結尾,即使是悲情的文學名著,她也能反轉出喜劇結局,她還會把古老的中國文明傳播給世界的朋友,在那裏她結交了深厚的國際友誼,甚至可愛的阿雅拉要生一個孩子給她抱去養,這是怎樣的深情。她是那麼的靈動,那麼的開朗,因着她的聰明活潑熱情使全班同學更團結、更有温度,感情更深厚。這就是三毛,即使內心深處潛藏着無限痛苦,卻也是要把陽光散滿大地的人。

“繁華與寂寞,生與死,快樂與悲傷,陽光和雨水,一切都是自然,那麼便將自己也交給它吧。”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二

書單裏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這本書的書名,我是容易被書名吸引了人,帶着興趣我去讀了這一本《夢裏花落知多少》。

我之前並不知道三毛這位作者,我看書會有習慣,看這本書前會去查作者的故事,再聯繫到他所寫的書,因為寫作是一個蠻神奇的東西,自己筆下的東西總是會跟自己有聯繫,因為寫作是自己記錄下來的感情,故事,經歷。

瞭解了三毛的生平,知道了這本書是記錄她丈夫死去之後的生活,從消極漸漸重新振作的一個過程,我個人還是蠻喜歡三毛,欣賞她的才學,喜歡她作品裏的那種淡淡悲情。這本書總是透露着她丈夫死後她的無奈,絕望,崩潰。她與荷西是摯愛的,荷西的死打碎了她所有的想法,她一直糾結於生死之間,關於她最後自殺事情眾人也輿論不一。

這本書是一個夢,一個不太美的夢,但又是一個很美的夢,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三毛追憶她的摯愛,也算是她的精神寄託吧。我是一個消極主義者,我曾經很想拋棄我自己的想法,因為有時候蠻辛苦,一個人失眠到天亮才睡着的感情其他人永遠不明白,就像我不可能知道三毛真正的想法也不能説自己讀的懂她,畢竟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但我自認為還是蠻幸運,因為我碰到一個人,是個特別樂觀的人,我曾經很害怕,把自己的那些病態想法告訴別人,害怕別人會遠離自己,但是無人傾訴很難受,但是他不一樣,我曾説我想拋棄消極的想法,他跟我説其實沒關係,想法這種東西是一個人本身就會有的東西,消極沒關係,因為還有一個樂觀的人在身邊。

我相信荷西對於三毛就是這樣,所以荷西死亡之後三毛才會崩潰,才會悲痛欲絕。曾經有一個懂自己想法的人多好,在荷西走之前,三毛還是一個普普通通幸福的妻子,對生活充滿了樂觀向上的態度,荷西走後,三毛一個人孤獨地活在世上,在我看來她已經把生死看得很透,我去了解過三毛在她的作品中也有提及過關於這一類的問題,其實仔細品讀三毛的作品,能很明顯的發現文風的改變,一件事情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蠻大的,三毛真是算是一個很有膽識的女人,就是那種不戴頭盔就敢去騎摩托車浪的類型。雖説後面的三毛慢慢開朗起來,從陰霾走出,變回曾經的那個三毛,但是丈夫的離開還是讓她看透了許多東西,她還是選擇了終結自己的生命,也許,自殺對於她來説,也是一個很美的決定,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只是每個人做法不同,也許她是想,在天堂依舊與荷西相守。

在那段時間的三毛是她作品的巔峯時期,畢竟看透了太多世間蒼涼,希望三毛在天堂能像我想象般幸福。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三

今天看三毛的書《夢裏花落知多少》,這書節裏,雖説荷西死了,因他的去世,三毛始終活在寂寞的回憶裏,但我認為在她和荷西六年相愛的日子裏,始終是幸福的。六年的張大與等待,六年的婚姻,在三毛的文字下,荷西就像活生生站在我面前。

三毛很勇敢,甚至是幸運的,在寫回憶荷西和她共同生活的日子裏,她的語言深遠而寬廣,有時預知的憂鬱,但絲毫不影響她對幸福的感受。偶爾,我覺得她不屬於這個時代,哪怕更久遠的年代,或者説不能用常理去理解這個人物,一英國愛慕者去探訪,她的提問方式“來散步嗎”?好象無意中的習慣,也好象隨意着不驚異,平淡的語氣卻又親切的不宜察覺,我能想象她清澈的眼底藏着怎樣的內容。

三毛始終在流浪,沒有再等待的人,哪個驛站都將不是終點,或者也只有流浪才能消磨記憶深處不能回來的愛情。荷西真的很幸福,三毛可以寫出荷西,我愛你。但你知道,我不能。

三毛的文字看得並不多,印象裏她是一位內斂憂鬱的女子,其實不然,一天的時間,郵局,銀行,補車胎等,似乎都在一個自我的世界又不覺與外界接軌,她有一種隱藏的光輝,樸素的從容。她的哀愁有時很安靜,安靜的令人失語,她的行李箱忘拿時,她説丟掉好了,一時間似乎把自己關在了門外。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四

“我定定地坐着,深深吸了一口氣。自知不能逃跑,便只能穩住自己,看着漫漫塵水如何來淹沒我。”

讀三毛的這本《夢裏花落知多少》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但在近期語文課上的一次朗誦分享中我毫不猶豫地,再一次選擇了打開這本書。

三毛,一位真性情的女子。

在我的眼裏,她的生活好幸福。她有時時刻刻為自已操心的親生父母,也有着細細關心着自己的公公婆婆。可以説她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一幫深深愛着自己的朋友,她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家。她還有一個深深愛着自己的男人,有一個自己深深愛着的男人。她跟着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家人們到處去冒險,去旅行玩耍她的生活過的是那樣的自在而又逍遙。她大方而有率真的性子是我所喜歡的,也許正是因為她的這種性情,使得她可以收穫這麼多。

我羨慕她。

可是她又是那麼可憐。

讀這書的時候,中間有一段,令我的鼻子一酸,眼睛一濕。她沒能與自己心愛的男人共白頭,度一生。她送走了他。她一度為此喪失了理智,幾近瘋狂,變的鬱鬱寡歡,甚至想過跟他一起離去。她身邊的人也傷心難過着,卻也深深擔憂着她怕她做出什麼傻事。她把他收進自己的心裏珍藏起來。她愛他,愛得那樣的深。

在我眼裏,她和他,就像兩條源頭不同的小溪,在世界的的某一處相遇,然後相伴彼此,流入大海。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三毛的生活——真實的生活,她的感情——真實的情,還有她的愛——真實的愛。這份愛不僅僅是對於荷西——那個她願意相伴一生的人,還有她的那些坦誠相待的、沒有任何隔閡距離的朋友,還有她的家人,和她生活中的每一點,每一滴。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我喜歡那種真實的感情,她愛誰她討厭誰,還有她喜歡如何又不喜歡如何。我喜歡這本書,因為這本書裏的每一處景物,似乎都是為了應呼她的感情而存在的:她去墓園看望荷西時“靜靜的墓園裏只有蟬鳴的聲音”,她在那兒可以一直“痴痴地坐到黃昏,坐到幽暗的夜慢慢地給四周帶來了死亡的陰影”;當她看到自己的故鄉時,感覺自己的故鄉“光芒萬丈地照亮了漆黑的夜空”。.。.。.一切都令我感覺是那樣的真實,一切都是那樣深刻地打動着我,以至於當我翻開這本書,我的內心就會跌入深深地沉靜之中,然後在那沉靜的深谷之中,我又會為這書中的每一個經歷、每一份情感掀起着海浪與暴風。

三毛是一個浪漫的人。

在我腦海中,一位有着黑色長髮的女子,穿着舒適的褐色長裙,脖子上搭着一條深土黃的圍巾,站在金黃的麥田中,轉着,笑着。她對這個世界有着自己的感受、感情。她欣喜,她也會埋怨。

她很真實。她就是她自己。

我希望我也可以。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五

第一次接觸到三毛的作品是在國中的時候,一位轉學過來的同學課桌上赫然放着三毛的這本書,對天天在繁忙的學業中忙的頭昏腦漲的我來説,僅從這本書的書名就讓我瞬間喜歡上了這本書。

我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自己內心有些忐忑的向這位女同學借這本書來看,這位大方的女同學隨手將這本書遞到我手中時,自己激動地語無倫次的樣子。

掀開裝幀精美的扉頁,第一篇文章就把我帶入了和我當時所處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另一個世界,我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人還有這樣一種活法,那麼灑脱,那麼隨性,那麼浪漫,那麼感性。

雖然整本書瀰漫着一股淡淡的憂傷的感覺,在我看來卻是作家的真性情的流露,她的愛,她的傷,她的痛,她的快樂與憂愁,都那麼真實的呈現在我的面前,她對自己丈夫極度的思念與緬懷更是讓我淚水漣漣。

書中有好多精美的語句讓我不由自主地記在了腦海裏,直到現在依然在我的腦海中不停迴盪着,而每篇文章裏幾乎都盪漾着她對逝去的丈夫的深深依戀與緬懷,細細讀來更是讓我唏噓感動的久久不能平靜。

埋下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不忍留下你一個人在黑暗裏,我將用殘生的歲月陪伴你

記得當時年齡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在叫,我們不知怎麼睡着了,夢裏花落知多少

鎖上我的記憶,鎖上我的憂傷,不再想你,怎麼可能再想你,快樂是禁地,生死之後,找不到進去的鑰匙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對丈夫痛徹心扉的思念在滴血的文字中緩緩流淌着,讀來讓人對這個真性情的女子心疼至了極點。

我一直在想三毛的作品之所以長盛不衰,無疑是她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將世人麻木冷漠的心撕開了一個小口子,讓世人的那顆被現實生活折磨的早已毫無知覺的心因着三毛對自己丈夫泣血的思念終於恢復了知覺,終於意識到自己還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覺的真正的人,而不是一個被金錢奴役的活生生的奴隸!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六

一開始,我本不喜歡三毛的,應該確切的説是對她沒有太多的感覺。暑假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網上看到一本三毛的《夢裏花落知多少》,或許是一時心血來潮,就買了它。可是當時買回來也沒有去看,直到上了大學,無聊的時候偶爾翻出來看一看,結果出人意料,居然越看越有味道,現在我很迷三毛的作品,我有打算要收集三毛所有的作品集。

看完《夢裏花落知多少》,我心裏最大的感覺就是,三毛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對待親情孝順,對待友情真誠,對待愛情執着。我也不得不為一個如此至情至性的人而感動。

其實我很佩服三毛,她真的做的很成功,她有極好的人脈,他對待朋友永遠都是那麼真誠,朋友之間沒有什麼課隱瞞的,她在朋友面前,就像一個透明的玻璃杯一樣,她把所有的一切,自己所思所想都如實地對朋友説,與朋友分享自己的快樂,讓朋友分擔自己的痛苦。我喜歡她,喜歡她的坦白。她是一個很好的人,她所交的朋友都很講義氣,而且她結交朋友不論別人身份如何,只看重一點,就是這個人值得交就與他叫朋友了。她的朋友圈很廣泛,有木匠拉蒙,有落魄的文藝青年克里斯,也有愛收集舊貨的希伯爾。三毛曾説過“可進可出,若即若離,可愛可怨,可聚而不會散,才是最天長地久的一種好朋友。 ”是的,她的朋友都很講義氣,在她最需要的時候,朋友總能在她的身邊給她安慰和鼓勵。三毛還説:“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的捷徑。 ”或許這就是三毛的交友之道,我們是否應該好好學學呢?説真的,我很羨慕三毛,在她傷心難過的時候有一大堆朋友時刻關心着她,呵護着她,照顧着她。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喜歡三毛,不僅是因為她對友情的真誠坦白,更始因為她對愛情的執着,至死不渝。真的,她和荷西的浪漫的愛情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她對荷西的至死不渝的愛讓人忍不住流淚。三毛説:“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裏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或許她和荷西的愛情就是如此,不然又怎會如此的刻骨銘心?荷西死後,三毛的生活好像進入了煉獄,所有對荷西的思念一寸一寸地侵蝕着三毛的身體,不管時間如何變化,三毛對荷西的思念卻只增不減,日益加深。荷西死後一年,三毛仍然穿着黑色衣服,對她來説,穿黑衣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她對荷西切切實實的紀念。她説:“不是時間的問題,把悲傷變成形式,就是不誠實,荷西跟我不是這樣的人。”是呀,就算時間流逝,斗轉星移,也衝不淡失去荷西給她帶來的痛苦與悲傷。日月改變,年華不再,也無法改變她對荷西的思念。她在《似曾相識燕歸來》中寫道:“神啊!請你看我,給我勇氣,給我信心,給我期盼和愛,給我喜樂,給我堅強忍耐的心----你拿去了荷西,我的生命已再沒有了意義----自殺是不可以的,那麼我要跟你講價,求你放荷西常常回來,讓我們在生死的夾縫裏相聚----我的神,荷西是我永生的丈夫,我最懂他,忍耐對他必是太苦,求你用別的方法安慰他,補償他在人世未盡的愛情----相思有多苦,忍耐有多難,你雖然是神,但也請你不要輕看我們的煎熬,我不向你再要解釋,只求你給我忍耐的心,靜心忍下去,直到我也被你收去的一日----”這是她在教堂裏的祈禱詞,如此文字足以説明她對荷西的深深愛,她對荷西的愛至死不渝,她是如此執着,她一直堅守着自己的愛情,她一直在守護着她和荷西的愛情。或許真的是心有靈犀吧,她早就預料到會有事情發生,只是她沒想到事情會發生在荷西身上。“荷西,我永生的丈夫,我守着自己的諾言千山萬水的回來了,不要為我悲傷,你看我,不是穿着你生前最愛看的那件錦繡綵衣來見你了嗎?”“我趴在地上哭着開始挖土,讓我再將十指挖出鮮血,將你挖出來,再抱你一次,抱到我們一起爛成白骨吧!”讀到這裏,我已經忍不住眼中的淚水了,我只能為三毛感動默默地悲傷,我不能為她做點什麼。我只是在叩問上天為何不讓有情人走到永遠?

荷西死後,三毛沒有再嫁,她一直守護着她和荷西的愛情,她的心裏已經裝滿了荷西,再沒有空間去裝另外一個人。沒有荷西的日子,三毛是痛苦的,思念無時無刻不在無情地侵蝕她的身體,她的腦裏心裏夢裏全都是荷西,知道她死去的那一刻。

或許就是三毛這種對愛情的堅貞不移,執着守護感動了我吧,才讓我如此喜歡三毛,是呀,一個如此至情至性的人能不讓人感動嗎?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七

這本書主要是寫三毛回憶她與她愛人——荷西六年的點點滴滴,上面這句就是他的愛情觀,發自內心的。

他們愛的很深很深以至於,如果他們有一個女兒,三毛將會把她打死,如果有個兒子,荷西將會把他吊死。這是什麼愛,一般人簡直不可理喻,好像他們的愛是那麼超級的自私,只有電視劇裏面才有的愛情故事,但現實生活中的三毛和荷西卻真的上演了。這就是什麼事情都有發生的可能,只有試過才知道。也只有真愛過才能體會到三毛那種悲痛中的堅強。

荷西死了,她非常的悲痛,她獨自一個人在西班牙的海邊生活,她沒有再愛上另一個人,就西沙也不例外。但她一直表現得很堅強,什麼都自己親自做,表現的很能幹,同時也有很多朋友,他們對她也很好,不是非常的好,但她最後還是選擇了自殺……我很悲痛,我好想她能勇敢的永遠生活下去,如是生病而逝世,這樣心裏還好點。因為她還有爸爸媽媽她卻就這樣離開他們,並且,她的爸爸對還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死了,我不會原諒的,那你將永遠成為我的仇人”這是愛的語言。媽媽哭着説“寶貝,試試看……”她最後還是離開了他們,因為她太痛苦了。其實他堅持了這麼久,還是夠厲害的了。如果是三毛先死的話,我想荷西也許還沒有三毛那樣堅強,因為荷西的愛幾乎只來自三毛,而三毛還有爸爸媽媽的愛。不管他們是哪一個先走,最終都很痛苦。

其實,她的書一直教人堅強,現實生活中也是,但他最終沒有實現她的願望,因為太愛……。她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很多人的缺點:對於幸福,沒有勇氣一試。對於一件當仁不讓,一垂手可得的幸福,如果不敢放手一試,往往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並不欣賞;我倒欣賞那種反放開一切,是這最求一些什麼的人。即使不成功,也不至於空白!”是的,她試過了,在她的人生沒有留下空白,但我還是想她該永遠的活下去。這樣不更完美嗎?也對啊!她不欣賞“完美主義者”嘛!

好像很多作家都是書本教人勇敢堅強,而最終自己卻選擇死亡,不知道為什麼……難道他們都是不欣賞完美嗎?

也許是文人的思想觀念與其他人不一樣吧!

我不希望每個文人都是這樣的,那這的是實在太悲了!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八

加納利的月光清明如水,星星很淡很疏,寂靜有它自己的聲音,羣山如巨獸般守護着荷西;台北的夜空中,那些十彩流麗的霓虹燈,兀自照耀着一切有愛與無愛的人,而那些睡着了的,在夢裏,到底是哭着還是笑着呢?

每次看到這段文字,總有一種心被緊緊攥着的不得呼吸的悲涼之感,三毛的文字總能輕易地撩撥起我的淚腺,讓我輕易落淚

我喜歡三毛,因為她的辭藻優美;我喜歡三毛,因為她的生活就如那霓虹街市般多姿多彩;我喜歡三毛,因為她是那麼的自由、率真、灑脱與豁達。三毛,是那麼的温柔、細膩,一如這標題般詩情畫意。

《夢裏花落知多少》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三毛在丈夫荷西逝世之後的故事。

三毛的生活,像那雨後的台北那般素雅,卻又像霓虹燈下的城市那般熱情。她與朋友登荒山,她離開家鄉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她會感慨天感慨地,也會在別人提起荷西的時候一個人躲到廁所哭泣

三毛的生活充斥着浪漫與自由,她就像那走在命運河流裏的逆行者,無拘無束。雖然她曾多次告誡人們她的流浪是無奈之舉,流浪是孤獨至極的。但是在我心裏,愛笑的她,愛自由的她和她的許多朋友一樣,在用滿腔熱血去擁抱生活。

我喜歡《鬧學記》。這一篇寫三毛的校園生活,三毛的學校,是西雅圖一所社區學校,她在那裏遇見了同胞老鄉月鳳,遇見了像調色盤般的畫家阿雅拉,還有許多有趣的同學,雖然説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但是他們卻都其樂融融的待在一塊,有時候會因為語言不通就變成自説自話了,但不也挺有趣的嗎?

天暗了,原野上的星空亮成那個樣子,一顆一顆垂在車窗外,遼闊的荒夜和天空,又使我的心產生那熟悉的疼痛。

三毛去到了好朋友巴洛瑪的家,巴洛瑪過得並不好,丈夫夏依米失業,靠打零工掙錢,而巴洛瑪也因為丈夫的事而抑鬱,眼睛時而看不見,腿也失去了觸覺。

荷西的鬼來不來看你的?

來的,偶爾來。

悠悠生死已數年,有一個念念不忘的人牽掛着的荷西怎麼捨得不來看看三毛呢?雖然我覺得三毛並沒有走出,她依然活得很痛苦,正如她在不死鳥一篇中所寫的:畢竟,先走的是比較幸福的,留下來的,也並不是強者,可是,在這徹心的苦,切膚的疼痛裏,我仍是要説為了愛的緣故,這永別的苦杯,還是讓我來喝下吧!最後,三毛賣了荷西與她之前的房子,清空了房子內有關荷西的東西,只帶着一個行李箱回了台灣。三毛,在外面走了一生,也該回家了。因為還有疼她愛她的父母,她不得不堅強地活着。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在林梢鳥兒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睡着了,夢裏花落知多少。

我的三毛,我的三毛情懷,也散落在這花裏,散落在這夢裏。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九

三毛是我很喜歡的一名作家,很是喜歡,我總感覺她的文字很樸實卻總是能夠牽動我們的心。

還記得,幾年前我就已經看過很多三毛的作品,當時家裏有一個書櫃,櫃子裏有好多三毛的書,年少的我,只是無聊便去看了,那時的我對於文學還沒有很深的想法,只是單純地看,覺得同是書籍,為什麼三毛的書比其他作家的書都更加能夠讓我入目呢。以前看的都是三毛開心快樂的那段時光的著作,作品當中流露出來的是甜蜜和幸福,尤其是與丈夫荷西的生活,總是趣味當中夾雜着種種幸福。

然而,前不久看了三毛的《夢裏花落知多少》,我才發現,我對三毛的瞭解是那麼狹隘。也許是由於看到郭敬明的同名小説,我從一開始就感受得到這是一本充滿着悲傷的書。但是,我沒有想多,就是這麼一本書,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悲傷和絕望竟然如此強烈,那似乎是三毛用淚和血寫出來的一本書啊。我似乎可以想象得到曾經聽到的一句關於三毛的話,大概是説荷西死後,三毛眼睛裏流出來的不是眼淚而是血,那種不是尋常人能切身體會的絕望和痛苦,其實我也不能完全體會得到。

《夢裏花落知多少》是荷西死後三毛寫的一本書,這本書是淚與血的結晶,以至於看書的我總是忍不住觸動和流淚,心也忍忍地痛,甚至會有種對號入座的感覺,會去想,假如有一天,我要經歷三毛的境遇,我會怎樣,而我又該怎麼辦。

“我愛的人,不忍心留下你一個人再黑暗裏,再那個地方,又到了那兒去握住你的手安睡”這是三毛內心最深的痛楚啊,這是三毛湧自心底帶淚的心聲啊!

三毛:我總是在想荷西,總是又在心頭裏自言自語:“感謝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來忍受這一分有一分鐘的長夜,那我是萬萬不肯的。幸好這些都沒有輪到他,要是他像我這樣的活下去,那麼我拼了命也要跟上帝爭了回來換他” 這是三毛的痛苦也是她的矛盾,沒有了荷西的生活,是如此的痛苦,她的絕望似乎沒有盡頭,但是想到如果承受這一切的是荷西她又於心何忍呢,這種矛盾正是見證了三毛對荷西那血和淚凝聚的深深的愛。

我不知道,人世間還有沒有這樣一種愛,可以愛得如此深切,可以愛得如此無私,愛得如此震撼,我想,答案應該是沒有的。至少,我想我只能是佩服和無敵的崇拜卻做不到三毛的無私。她有自殺過,有痛過,哭過,但是她可以從中掙扎出來,偉大無私地堅強活下去,她的堅強也正體現了她的愛如此深切。看三毛的文字,我有想過自己,當以後面臨她的情況,我會怎樣,我還想起了自己曾經想過的一件事:以後要比自己的另一半先死,因為我承受不了失去的那種痛苦。看完三毛的書,我很明顯地感覺到了自己的渺小。而至今,我仍舊無法説服自己像三毛選擇堅強去愛得深沉!

“記得當時年紀小

你愛談天我愛笑

有一回我們並肩坐在桃樹下

風在林梢鳥兒在叫

我們不知怎樣睡着了

夢裏花落知多少

謹以這首非常有詩意的詩歌來結束我對夢裏花落知多少的感悟,願世間的愛情都能像三毛和荷西一樣深沉和永恆!

毛《夢裏花落知多少》讀後感 篇十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藍天,我愛笑。有一回,並肩坐在桃樹下風林。風林林梢鳥兒在叫,我們不知怎樣睡着了,夢裏花落知多少?

作為三毛的第三本散文集《夢裏花落知多少》相比之前的《撒哈拉遊記》更體現出她的寫作才華。三毛本名陳平,許多朋友更是叫她Echo。她13歲就獨自離家去小琉球玩。國中時經常逃學,去墳墓堆裏讀閒書。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兩顆極星。最快樂與最疼痛都夾雜其中。她以不按常理出牌,沒有數字觀念,不肯為金錢工作出名。她的流浪文學更是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她就是我們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通透瀟灑的永遠的三毛。

在《夢裏花落知多少》中,三毛最心愛的靈魂伴侶荷西,因事故而去世。書中充滿了對荷西的思念與深愛,也有對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三毛寫作風格,樸實、富有靈氣、優美而打動人心。她在各國各地四處遊走,每到一個地方就結識許多好友。她的才華與經歷令人惋歎。但是帶來了更多的卻是驚豔,她的經歷與作品無不洋溢着流浪文學特有的美感,時而生動有趣,時而悲靜婉轉。她是我們的三毛,我們心中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