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草房子》讀後感心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86K

新版《草房子》讀後感心得

《草房子》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江南水鄉一個動人動情的童年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拼搏的悲愴與優雅,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草房子》讀後感心得,歡迎閲讀!

最新《草房子》讀後感心得1

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繁星》

近日,讀完曹文軒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草房子》。一向不喜歡這種題材的小説,我更喜歡語文華美,題材夢想化的小説。如果是帶着些許鄉土、兒童氣息的文字,也要有能感動我的“亮點”—而《草房子》這樣平實的文字,我則不怎樣感興趣了。但這本書能吸引我的原因還不少,主要有三方面。

故事——純

《草房子》記述的故事約為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農村孩子的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可是城市的繁弦急管掩藏不了我們兒時的童真。相比而言,我們五六歲在做的事,《草房子》中的孩子到三四年級才去做,可是他們仍給我以深深的共鳴。桑桑的純真,禿鶴的質樸,杜小康的蜕變,紙月的細膩都給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一個個純真的故事。

語言——美

“純美小説”,這本書的封面這樣寫。可是,在初讀後,它根本沒有給我“純美”的感覺,而是在仔細品味後感覺到的。它向我詮釋了一種新的寫作手法,叫白描。我一向認為在這種書中採用白描,效果是不好的。沒有華麗的詞藻,嚴整的結構,只是普通平凡的描述,卻把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勾畫得有聲有色,讓我感歎的同時的愈發驚詫。我想,這種質樸的語言也是最難駕馭的。

情感——真

質樸的語言背後,定是隨筆傾瀉而直的真情。曹文軒先生生於1954年,那個時代正是他的童年。“草房子”這個虛虛實實的意象貫穿全文始終,也正是寄託着自我絢麗的童年,情感真實感人,給讀者以心靈的寄託。書的遍佈上題着一句話:“也許,我們誰也無法走出自我的童年……”雖然不瞭解曹文軒先生,可是我相信,這必須融入了他的情感,是他童年的真實寫照。

合上《草房子》,我受到了故事與文筆的薰陶,感受到了作者豐富的情感。我想,這必須是一部經久不衰的書,它的時代性,質樸性都是純真的,不經矯揉造作而又精雕細琢的。

最新《草房子》讀後感心得2

小時候後我對什麼書都不喜歡,但爸爸媽媽希望我愛上讀書,所以總是不厭其煩的告訴我,這本是《西遊記》,那本是《水滸傳》......其實我除了記住這些書裏的人物名字外,其他的並不喜歡。但是,有一本書除外,那就是《草房子》了。

這本書進述了一個叫桑桑的小孩國小六年的經歷。桑桑在這六年裏認識了許多朋友,有好有壞,有大有小,但其中讓我最記憶深刻的人物是秦大奶奶。

秦大奶奶原先是一個自私又可恨的壞奶奶,她不但不讓出她的土地,而且經常在學校搞破壞。但自從她擔任學校的管理員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經常做一些見義勇為的事。

之前,秦大奶奶為了守護房子,被人們抬到校外的一個新房子裏,但她沒有哭泣,仍跑回自己家門前的艾地裏。以後的日子裏,秦大奶奶就在“被人發現在艾地裏、被人抬走,又被人發現在艾地裏、又被人抬走。”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中一日一日地度過。這難道不足以體現出秦大奶奶的各種辛酸、孤獨與無奈嗎?之後,秦大奶奶徹底的變了,變得十分有責任了。大家對她的態度也變了。

作者筆下的秦大奶奶是個小人物,她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也有和藹可親的一面。她的骨子裏有着不畏強權,堅持不懈地精神,她認準的事情就不撞南牆不回頭,誰也改變不了她的決心,正因為她的這種堅持,人們才對她多了一份敬佩之情。秦大奶奶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我們瞭解一個人或一件事物時,不能只瞭解片面,而要看到它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要全面瞭解。而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只看到壞的一面,卻沒有看到好的一面,這正如“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通過《草房子》這本書,我慢慢愛上了閲讀。閲讀讓我收穫了許多有用的知識,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最新《草房子》讀後感心得3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於曹伯伯的純美小説《草房子》。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國小生活。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着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故事中最撼動人心的莫過於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國小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花費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在當地人的眼中,她是個可惡的老婆子,總在學校裏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後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枴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枴杖關她夠不着的窗户……最後,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感動之餘,我不禁想;是什麼使她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麼使她為了一個區區南瓜不顧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麼使她在垂暮之年發出人性光彩?是愛!是油麻地人的淳樸,是油麻地人對她純真的愛。也是她那顆感恩的心。關愛、純樸、感恩書寫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後一筆。

書中最讓我佩服的是書中的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長在高大闊氣的紅門裏。一夜之間,他家裏變得一貧如洗,學習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輟學在家,和父親放鴨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但一直生活在蜜罐裏的他,在苦難面前表現得分外勇敢和堅強,他沒有放棄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讓每個人都看到了他堅韌之後的美麗與優雅。杜小康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告訴我們:苦難來臨時,我們不能逃避,而要滿懷希望,微笑面對。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盪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讚歎這極致的美。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最新《草房子》讀後感心得4

已經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將書本重新拿起,但不管是哪一次,總會讓我覺得記憶猶新。人們常説,把一本書反覆看一百遍,就會有一百個不同的版本。我覺得,每一個版本的《草房子》中都不會變的,就是油麻地的孩子們那出診的心靈和純潔的感情。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桑桑跟隨父親來到油麻地接管油麻地國小期間,令他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國小六年生活。在這裏,他經歷了許多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也明白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哲理。親眼目睹甚至是親生經歷了一連串感人肺腑、撼動人心的故事:他和紙月之間毫無瑕疵、乾淨透明的感情;不幸少年杜小康與厄運作鬥爭的悲涼與勇敢;殘疾男孩細馬的善良內心和他對尊嚴的執着堅持;秦大奶奶在生命的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性光輝。在死亡的體驗中,桑桑對生命深切而唯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剪不斷、理還亂擔憂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桑桑幼小而簡單純真的心靈裏印下了深刻的烙印。

這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德爾,並非是某一個人物,也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每一個油麻地孩子的純潔心靈和正直性格。他們可以開懷的笑,同樣也可以縱情的哭,他們可以了無牽掛的瘋玩,可以什麼都不在乎,在他們的心中永遠都裝滿了甜蜜美好的事物。他們就像是純潔的天使,在油麻地這片寧靜的天空盡情飛翔。

坦白説,我很嚮往自己能夠像他們一樣,生活的那麼輕鬆,那麼無憂無慮。但在現在這充滿競爭、充滿壓力的社會,我們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靠雙手爭取來的,又怎會輕易放棄呢?我們整天都活在壓力中,整天為生計苦惱,為事業煩心,根本沒有時間放鬆,更別説拋棄一切了。

也許震中方法不適合我們,也不明智,但我想,大家至少可以在心裏保留一座草房子,一座簡簡單單、乾乾淨淨、並且只屬於自己的草房子。累的時候就在裏面小憩,讓他成為你温暖的港灣,讓你緊張的心得到釋緩。

如果有這樣一天,我希望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樣,不管將來改變什麼,心中的純真透明都不會變,永遠都在心裏保留着那一座最簡單的草房子。

最新《草房子》讀後感心得5

金色的稻草房頂,在陽光下閃閃放光,有一些小孩子在放下面玩耍,到了上課時間,他們紛紛跑進了教室準備上課,在這羣人中有聰明淘氣的校長家的孩子桑桑,有長了一個光溜溜的腦袋的禿鶴,有文靜的紙月,精打細算的細馬……

《草房子》主要講了油麻地國小的校長兒子桑桑的六年的國小生活,桑桑在這六年時間裏所經歷的事情。在那裏發生的.事情中間有許多感人的部分,也有許多有趣的部分,一件件事都是那麼的高雅,有美感。

在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任務是桑桑,因為他是一個很淘氣,但是很正直,勇敢,有想象力的一個孩子。桑桑喜歡幻想,他為了改善他養的鴿子的住處,就趁爸爸媽媽沒在家,把家裏的碗櫃改造成了他想象中的高級鴿籠,並在傍晚掛在原來鴿舍的位置。結果他晚上捱了頓結結實實的打。可是他還不長心,僅僅過了十幾天,他又被好奇心所驅動了。他看到漁人在河裏打魚,就決心要自己做一個漁網,他把他媽媽的蚊帳剪成一張網,去河裏打魚,中午媽媽發現有兩三斤魚蝦,就問桑桑哪來的,結果桑桑的妹妹柳柳,給桑桑的媽媽説桑桑用蚊帳打的,媽媽在背地了罵了桑桑一頓,並把桑桑的蚊帳拿去,晚上桑桑被蚊帳叮的滿是包。桑桑還很勇敢,紙月是桑桑的同學,最近紙月經常遲到,桑桑決心要去看看,他親自去了三裏之外的板倉的紙月家,正走到村口就看見紙月了,在紙月前方有三個三個男孩,他們都是板倉學校的壞學生,一定是那三個學生欺負紙月,才使紙月天天遲到。桑桑這次保護紙月把三個男孩中的一個叫劉一水的推入冰冷的河中,讓劉一水得了重感冒,劉一水的媽媽找到桑喬,也就是桑桑的父親,桑桑説明了原由,最好結果,如果在欺負紙月,學校和當地政府會對劉一水等採取嚴厲的處理。桑桑在1962年的八月離開了油麻地到了別的地方。

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桑桑和他的同伴的無憂無慮,看到了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