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感想國小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W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感想國小多篇

許三觀賣血也繫着整個家,每當這個家到危亡之中,必須用錢時,許三觀就會義無反顧的去賣血賺錢,一樂打傷人,二樂辦酒菜都是用許三觀賣血得來的錢,可以説,賣血是許三觀的救命稻草。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1

初識餘華是因為那部“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的現實主義力作《活着》,作者借“福貴”這一充滿完美祝願的名字,以悖論的方式描述了他充滿坎坷的一生。讀它的時候,你在笑,笑過之後,淚水又不禁滑落下來。

讀罷《許三觀賣血記》,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故事裏的人,活得簡單而直接,事情有時會因為荒唐的思路進行下去。全書以許三觀賣血的經歷為主線,年輕時,許三觀出於好奇、同時證明自己有把好筋骨而第一次賣血,第一次拿到了三十五元錢(後用來娶媳婦),在勝利飯店吃了第一盤爆炒豬肝,喝了第一次温過的黃酒。

接下來,許三觀因為一樂打傷了方鐵匠的兒子,沒錢支付醫療費而賣血;又因為與林芬芳發生了關係,出於內疚而賣血,以便買些東西補償林芬芳;自然災害到來,許三觀為了全家人能去勝利飯店吃碗麪條而賣血;一樂、二樂下鄉插隊,許三觀賣血給一樂補身體、增開銷,不多時,又再次賣血為給二樂的生產隊隊長置辦酒菜。

最後一次,也是最漫長最艱辛的一次,一樂病重,為了湊錢治病,許三觀一路賣血賣到上海……在許三觀的意識裏,賣血就能夠解決災難,當他六十歲的時候,得知自己已經老到不能賣血的時候,他失望地哭了“我老了,我以後不能再賣血了,我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裏遇上災難怎樣辦……”

書中有的情節,令人在捧腹之餘又延伸出了些許思考。許三觀能娶到有名的“油條西施”許玉蘭,就是因為他對許父説,他和玉蘭都姓許,嫁給他,許家就有後了,跟倒插門一樣,許父聽後欣然答應婚事;方鐵匠帶着人來抄許家的時候,臨出門,許玉蘭要求他們喝了茶水再走,一行人先是回絕,後因許玉蘭的一句:“你們喝了再走,專門為你們燒的水。”

一行人又特地回來到廚房去喝水;許三觀與林芬芳發生關係之後,送去了黃豆、肉、綠豆和菊花,被林芬芳的丈夫發現,他揹着東西來到許家,然後張口大罵許三觀強姦了自己的妻子,嚷嚷過後,又把東西背了回去;自然災害時,全家沒有吃的,許三觀就以畫餅充飢的方法,用語言為家裏每個人炒了一盤菜,還強調專門為誰炒的菜,別人不能咽口水……

許三觀生活在城市裏,他有着自己的道德準則,許多事他表面上罵罵咧咧,實際上內心善良,最後還是會去做。樸實的人生裏,他並沒有抱怨,賣血對他而言,並不是痛苦和磨難,相反,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人生的每一步,都沁進了鮮血,那樣的日子,該是多麼充實而可貴啊。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2

讀完了這篇中篇小説我感覺滿足極了,餘華的作品《活着》和《許三觀賣血記》比較出名,而後者又是他的代表作。總的感覺是富有真情,餘華也説賣血的故事有很多,而這篇只不過是其中一篇而已,但這一篇絕對是相當不錯的。故事中我清晰記得的是許三觀賣了11次血,而後5次是因為兒子一樂病了急需用錢,一個月之內連續賣了5次,聽之令人害怕,但是這是這個淳樸的賣血人,通過賣血使家庭一次又一次地走出了艱難。

那麼我們從第一次賣血開始,那時的許三觀還是個毛頭小夥,20歲的樣子,跟着村裏的根龍和阿方去縣城賣血,一路上喝着水(喝很多水能使血變淡的謬論,結果一人喝了8大碗),還帶着給李血頭的好處,就這樣憋着尿賣了兩大碗血(400毫升),一人得35元,我感覺這35元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也就是這筆錢讓許三觀娶到了老婆。也許就是因為得了好處,使許三觀在很多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總想到以賣血來救急。還有一個特別有趣的地方就是每賣完一次血之後,去勝利飯店,敲着桌子喊一份炒豬肝、二兩黃酒、黃酒要温一温。

文章濃墨重彩敍述的是許三觀與許一樂的父子情節,由於一樂長得越來越像許三觀老婆許玉蘭未出嫁時的相好何小勇,加上鄰居們的風言風語,許三觀也開始認為自己不是這孩子的親爹,在困難時期許三觀賣了一次血,讓自己的另外兩個兒子二樂和三樂,自己和老婆去飯店吃了麪條,唯獨讓一樂拿了5毛錢買了紅薯,這下一樂不幹了,獨自一人走遠了,結果家裏人擔心了半天,許三觀也急了,那天晚上一樂最終還是回來了。第二天一樂説要去任何小勇當親爹,結果被拎到了巷口上,許三觀見者一樂被欺負,於是把一樂拉回,還帶他去飯店吃麪條,説就是他的親爹。當然在給何小勇喊魂的一幕中,一樂又給許三觀賺了很多面子。

小説的矛盾就是許三觀與一樂可能非親生關係的父子關係,而怪就怪在這一樂長得越來越像何小勇,而許玉蘭確實與何小勇有過一段風流史。矛盾之下,突出的是主人公許三觀那作為父親的奉獻精神,這正是廣大農民和工人所擁有的本質,是人心為善的見證。平民文學能夠見真情,而這正是能打動人心的,以前總是認為辭藻華麗的才是很棒的,現在發現其實是那些最本質的東西才有意義,傾注內心的情感才最重要。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3

《許三觀賣血記》講述的同樣是一個普通人“活着”的故事,相對於《活着》而言,這篇小説留下了更大的敍述空間,它着重表現人物的人性內涵,而不僅僅僅是命運對人物的壓迫。

《許三觀賣血記》從某種好處上説仍然承續了《活着》的基本主題--生命的受難本質。所不同的是,《活着》裏的福貴應對一次次無情的死亡打擊仍然要頑強地活下來;而《許三觀賣血記》裏的許三觀應對一次次生活的難關用鮮血開始了漫長的救贖。

對許三觀來説,他對付世界的唯一方式就是“賣血”,但每一次賣血在餘華筆下卻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內涵。血在中國人的生存觀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血與生命幾乎處於等同地位,本質上,血是“生命之源”,但許三觀恰恰以對“生命”的出賣完成了對於生命的拯救和尊重。

許三觀共有十二次賣血經歷,除了開始和結尾的兩次外,在剩餘的十次賣血過程中,有七次是為了一樂,一次是為了二樂,一次是為了私情,一次是為了全家,其賣血的結果,也都基本上到達了許三觀的預期效果。他的血越賣越淡,但他的生命力卻越來越強盛,他的血是為家庭、為子女、為妻子而賣的,他的生命自然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延續。小説的關鍵在於,許三觀先後用七次賣血來拯救一樂,但一樂並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妻子與別人的私生子。在中

國這個十分傳統的國家裏,妻子的背叛使丈夫喪失了男人做人的尊嚴,在道德觀念的驅使下,許三觀決心用自己的鮮血供養“別人的兒子”,顯然需要經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考驗,承受內心的巨大煎熬。

許三觀的賣血行為不僅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商業行為,他的血也不只是一種單純的“商品的血”,賣血與施愛的過程超越了父與子的倫理範疇。在這種倫理衝突中,許三觀仍選取了為一樂賣血,足以體現了倫理温情的力量。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4

有了《活着》的夯實基礎,讀《許三觀賣血記》時心總在嗓子眼兒,“別死啊,求你挺住!”

開始,這一部從書名開始悲劇的書並沒有被我報以太大希望,“死吧,死吧,死吧……餘華的老調調又要來了……”。然而,在最後的書頁裏,只有大罵的娘,沒良心的孩子還有那被斥責的爹。從青澀到成熟,從怯懦到無畏,一波三折而後歸於平淡,許三觀是一位父親,一個眾生相。

其實小説的劇情早已深入人心,僅“許三觀賣血記”六個字足矣。而最惹人眼的,正是他賣血時的心。初識醫院正值情竇初開,為自己賣血娶妻,而這也是許三觀唯一為自己卸的血。之後,補貼家用,救兒扶妻,熟練的讓人心疼……恍惚間,挺拔的男人駝起了背,成了賣不出血的老頭兒,身邊也只有曾經的“油條西施”伴着自己,再吃吃豬肝,再品品温熱的黃酒……

我想,這部小説的主題必是各執己見,一人一個樣,而最刺我眼的,還是關於許三觀這一個男人的成長。不難發現,每個男人都有“幼稚”的一面,就像許三觀在最後死皮賴臉地想再賣一次血,但沒有人再願意收。現實永遠制約着這個所謂的“一家之主”,上有老下有小,大的要養老,小的要學校……在中國這“重男輕女”的思想下,這一切全都順理成章地落在了男人的肩上。從小開始被給予厚望,以窮養為基本點,輔以大量吃苦套餐助力成長。終於,他不得不成熟,不得不嚴肅,變得難以觸碰,難以交心……直到徹底從彩虹般燦爛的寶藏男孩化作撞沉泰坦尼克的冰山,也就是那個人見人厭的老父親。

記得老師總提,“社會會教會你的”,它就像是催熟劑,好似多麼青澀的芳華在裏頭都會糜爛成一灘爛泥,慘不忍睹。在現代如此,追溯過往,在那個朝九晚五的農耕時代,一個男人就是全家的命根。想來若是連飯都鋤不出來,其他的更是免談。“重男輕女”一定是活化石級別的文化糟粕,這並不代表男性會得到好處,相反的,這僅僅是兩敗俱傷罷了。其實,傲慢與偏見帶到現實就永遠多害少利,事實也永遠不會停留在表面。重男輕女真的使不得啊!

當然,這不是一錘子買賣,還是有很多人付出不懈努力成功“返老還童”,他們拋下了油膩,選擇了陽光,放棄了老氣橫秋,收穫了青春瀟灑……所以請各位好好留心或是回憶自己的青春,千萬不要忘記自己“幼稚”的樣子!

許三觀賣血記讀書心得5

從《活着》認識了餘華,於是,便慢慢地開始接觸他的作品。他習慣從社會最低層的人物寫起,透過樸實通俗的語言,映射出當時社會的現狀。對這個故事的結局在之前就有了必須的猜測,突然有一種蒼涼的感覺從心底生起,很不期望往這個方向發展。一開始就已經沒有勇氣再看下去了。

主人公許三觀是一個用心樂觀的人。他讀過多少書,在一種簡單的氛圍裏,他平穩的生活了幾十年。

賣血,給了他很多改變。第一次賣血,他最後結了婚。娶上了稱心如意的老婆。雖然,他明白自己的老婆有一段歷史,而且他也認為一樂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他用他的樂觀精神,度過了之後的十年平穩生活。

然而,隨着賣血的次數的增多。賣血的理由也越來越多。第二次賣血,他為了贖回別人拿走的東西。第三次,第四次。當賣血解決了許三觀一次次的現實問題後,他發現這是一個十分有用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雖然他明明白,賣身也不能賣血。

賣血就是賣命。開始的時候,還是有必須的節制,到了最後,當賣血成為唯一的選取,當賣血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時,許三觀已經將一切都拋至腦後了。在他的心目中,為了家庭、為了妻子、為了兒子,明明白賣血就像吸毒一樣的行為,但是不這樣,他還有別的選取嗎?

還有兩個人,一個是根龍,一個是阿方。根龍最後賣血死掉了。許三觀每次見到它們都是在賣血站。阿方的身體不好,再見面的的時候已經顯得很老了。他解釋是:“鄉下人顯老,要是城裏人,四十五歲看上去就像三十多歲。”再見根龍時,阿方已經賣血把身體“敗掉”了,根龍看着也很老了,而且樣貌全變了。根龍説:“我們鄉下人辛苦,所以人顯的老。”在別人看來,許三觀的樣貌也變了很多,但是許三觀自己和家人卻沒有發現。

結局出乎我的意料,能夠説是一個完美的結局。這多少讓我有些驚歎。但是我認為只有像讀者猜測的結局那樣,才會讓人受震撼。這個完美的結局多少衝淡了前面給我帶來的震撼。或許是為了迎合些什麼,又或許真的時代就是這樣的反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