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鄉讀後感500字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故鄉讀後感500字精彩多篇

故鄉讀後感500字 篇一

在魯迅的《故鄉》中,魯迅先生寫道:“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母親説,那豆腐西施的楊二嫂,自從我家收拾行李以來,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裏,掏出十多個碗碟來,議論之後,便定説是閏土埋着的,他可以在運灰的時候,一齊搬回家裏去;楊二嫂發見了這件事,自己很以為功,便拿了那狗氣殺(這是我們這裏養雞的器具,木盤上面有着柵欄,內盛食料,雞可以伸進頸子去啄,狗卻不能,只能看着氣死),飛也似的跑了,虧伊裝着這麼高底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

這看似平凡又囉嗦的文字,其實正恰恰表現了中國人的那種愚昧,又恰恰體現了中國人的那種悲哀。如果我們生活在以前的時代裏,我們能否不免俗的對抗這個世界呢?

最後,魯迅先生説:“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貧窮愚昧無知,這都是當時黑暗社會的封建思想所導致。魯迅先生敢於剖露出現實世界,實在不容易。通過《故鄉》,我深刻體會到舊社會的黑暗與封建,同時也為生活在這個幸福的新時代感到慶幸!

故鄉讀後感500字 篇二

故鄉,在我腦海裏,故鄉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青山、碧水,還有被清晨的露水沾濕的泥路,故鄉載滿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讀完魯迅先生的《故鄉》,我心生感慨,在魯迅先生筆下的故鄉,也是青山、碧水、藍天。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敍述了自己回故鄉、在故鄉、離故鄉三個時的所見所聞,以及所經歷的事,他寫到了楊二嫂的犀利;再見到閏土時,回憶中的童年玩伴與自己隔了一層厚障壁,可想想,他們又何嘗不是被生活所迫,被世俗所感染?這篇文章讓人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當時社會的世俗與封建。

與魯迅先生的故鄉不同,我的故鄉是美麗的,美得就像古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裏所描述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雖然現在的變化很快,但依然存在着我孩提時的那股味道,平地上的那些追逐打鬧,樹上的攀爬,那些玩伴依然清晰,只是心境不再幼稚。

故鄉有着我無窮無盡的回憶,我對故鄉的那份情也是無法用言語去描述的,畢竟那片土地養育了我多年。每年的春節,我都會回鄉幾天,與母親、兄弟姐妹團聚一番,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幾口不用過濾卻帶着些清甜的水,把一年中工作的緊張心情和煩惱都拋到腦後,盡情享受故鄉這片土地帶給我的愉悦。

故鄉讀後感500字 篇三

《故鄉》是大作家魯迅先生寫的,當時是1921年,魯迅先生四十一歲。在《故鄉》中,魯迅先生巧妙地通過人物描寫,來反映當時的社會,閏土就是人物之一。小説中寫了兩種不同的閏土形象。少年時,閏土有着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天真、熱情、善良、純樸、活潑。但時隔30年,閏土卻變成這樣: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僅僅30年,閏土就從一個活潑勇敢的少年變成了木訥、瑟縮的農民,變化的原因,文中也有交待:“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通過閏土的人物描寫,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農民的悲慘生活狀態。

現在,我們國家取消了農業税,還給農民發放各種補貼,鼓勵農民多種田。農民種田也用上了各種現代化的機械:播種機、收割機,減輕了農民的體力勞動,以前要人幹好幾天的活兒現在半天就能幹完。農民的命運再也不會象閏土那樣了。但是,還有一些地方,一些貪官把政府補貼給農民的錢偷偷裝進自己的腰包,還有一些地方官向農民亂攤派,用各種理由增加農民的負擔。我希望國家政府部門管一管這些貪官污吏,再也不要出現魯迅筆下的閏土了。

故鄉讀後感500字 篇四

魯迅寫的《故鄉》,講述了他與閏土小時候的一些事情。讀了《故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魯迅與閏土深深的友情。雖然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但友誼已經十分的深厚了!閏土會捕鳥、看瓜!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魯迅往常的朋友所不明白的。他們都和魯迅一樣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在和閏土的交往中,魯迅學到了不少新鮮的知識,得到了不少的樂趣,所以魯迅在那段時間很快樂,可正月過了,閏土務必回家。一開始,他們還相互送了幾次禮物,但之後再也沒有見面。我明白了: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只有好好珍惜時間,快樂才是永遠的。

可過去不懂事的我,卻不懂好好珍惜時間,常常浪費時間。有一次,晚上有一個十分好看的電視,我想:機不可失。就看了起來,從7點鐘看到9點,看完了才想到作業沒做完,只好匆匆忙忙做起了作業,那晚拖到好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要奶奶叫了好久才能起牀,結果那天上學遲到了。從此,我一向把作業最早做完,然後再做其他就應做的事。

魯迅先生以前説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瞧,這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諺語大家就應不陌生吧。也告訴我們應當珍惜時間,珍惜眼前幸福的生活。

故鄉讀後感500字 篇五

看了魯迅的《故鄉》這篇小説,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閏土了。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無非就是他那少年與中年兩個年齡階段的巨大差異和變化了。

首先,魯迅先生在回憶少年閏土的時候,描繪了一個鄉村孩子活潑可愛能幹的形象,閏土明白鄉下很多趣事,也使魯迅先生對鄉下產生了嚮往。在少年時代,魯迅和閏土的'意識中根本沒有少爺和僕人之分,都是哥弟稱呼。

而魯迅在這次回鄉途中所見到的二十年後的中年閏土,卻沒有一點兒時的活潑了,甚至從他身上看不到一絲少年閏土的影子。在魯迅先生對閏土的外貌描述中能夠看出中年的閏土十分貧窮,貧窮使他不像一箇中年人,而更象一位老年人,生活的重擔壓得他抬不起頭來。

魯迅先生是這樣描述中年閏土的:“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淒涼的神情,動着嘴脣,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最後恭敬起來了,分明地叫道‘老爺……’”從這幾句話中,我看出他長大之後為自己的貧窮而十分自悲,他從心裏自然地感受到自己與魯迅的距離,完全沒有了兒時與魯迅先生的兄弟情誼,成年閏土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

從閏土身上,我看出舊社會的黑暗和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看出了中年閏土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了。魯迅以閏土的變化,從而向罪惡的社會發出血淚的控訴。我為我生活在一個新中國、一個新社會而感到幸福。

故鄉讀後感400字 篇六

今天,我拿起了去重慶前買的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吶喊》,看到了一篇我們家喻户曉的文章——《故鄉》。我感覺這篇文章十分的好。

魯迅冒着嚴寒,回到了闊別二十餘年的故鄉,他覺得這時的故鄉和他記憶裏的故鄉完全不同。回去後,魯迅他們要把房子賣了。他們提到搬家的事情的時候,母親提起了閏土,説閏土要來。魯迅的腦海裏浮現出了閏土以前和他玩耍的那些事情,那時的閏土活潑可愛,也很開朗。

後來,斜對門的楊二嫂來找他拿東西,這時的楊二嫂是一個尖酸刻薄、貪財的人,經過母親的提醒,魯迅才想起來,那時的楊二嫂和現在的楊二嫂好像完全不是一個人了。

閏土終於來了。成年的閏土給魯迅一種愚昧麻木的感覺,魯迅為閏土感到悲哀。閏土被“多子、饑荒、苛税、兵、匪、官、紳”壓迫着,不僅是閏土,那個年代的農民都被那些條件所壓迫。

魯迅最後説了一句名言“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雖然是在寫故鄉,但是其中包含着對當時農民的深厚同情,憎恨那時的黑暗的社會對農民的壓迫。魯迅對以前故鄉的懷念和對今後故鄉的憧憬。

是啊,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值得我們去深思、去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