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流浪地球》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K

《流浪地球》讀後感【精品多篇】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一

昨天去影院看了《流浪地球》,首映那天沒剩好位置就多等了一天。

大劉的原著是很久之前看了的,看完電影后又回來看了一遍小説。

電影中整體世界觀背景和原著相比幾乎沒有太大改動,人物和故事情節則基本可以説是再創造了,可以嘗試這麼理解:電影展現的是在逃逸時代Ⅰ中發生的事件——有一次過近日點時,地木距離過近引發災難,所以有了電影中的故事。

在看電影前,我的期待並不高(之前沒看任何預告片)畢竟載體不同,表現方式必然不同,表現出來的效果也自然不同,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所以走出影院後反倒挺驚喜的。

相比之下電影的視角更温情些,突出的不是科幻色彩,而是在科幻色彩下,不同身份和性格的人物,在危機下的不同表現和選擇。

其實這點説到底和大劉是一致的。大劉科幻作品中的世界構建確實是完整宏大,但不管是《三體》、《帶上她的眼睛》還是《贍養人類》,故事包裹的內核仍然是人性和人的處境。只是電影表現的稍微有點過度,以至於科幻有點成了背景板的意思。另外電影和小説的情感基調不同也是顯而易見了。

總的來説,光特效和場景就值回票價,節奏不拖拉,內容充實,沒有尿點,演技過關,略顯煽情,能提前猜到大致情節走向(比如誰要領便當)。總體觀影體驗良好。

不敢期待什麼科幻元年,只希望這次《流浪地球》票房表現好一些,能帶動以後這個領域的投資。畢竟上一個有姓名的國產科幻片可能還是1988年的《霹靂貝貝》。.。.。.

期待大劉的其他作品搬上熒幕吧!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二

這周,我讀完了劉慈欣的一本科幻小説——《流浪地球》。

早在三週前,我便在鮑仙的幾次推薦下,去到電影院看完了同名電影《流浪地球》,其中的一句話“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令我印象頗為深刻,也提醒了廣大司機們要規範行車才能安全回家過年。

小説的背景,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電影中的結尾,是劉培強中校引爆空間站點燃木星,犧牲自己成功利用木星引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向4。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進發。而小説中的結尾則是截然不同,地球人分成了兩派,“地球派”與“飛船派”,“地球派”主張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而“飛船派”則主張放棄地球,利用飛船將人類移居到別的星球。兩派打得不可開交,但最後“飛船派”卻是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地球派”,關閉了所有的行星發動機,就在處死最後的5000名“地球派”的時候,太陽終於發生了氦閃,這時,已經晚了……

“看來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的確是一種奢求”這是影片中人工智能莫斯的最後一句話,也體現了人類是一種理性與不理性並存的矛盾體。這也側面寫出了這時的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能獨立思考的地步了。

記得我是在一本科學類的報刊上第一次看到了《流浪地球》的文章,當時就引燃了我對科學幻想的興趣,而報刊上只有短短的幾篇,而剛好從下一期開始我就沒有訂了,我恨不得將作者劉慈欣給“抓”到我的面前,給我當面講後續的故事。慢慢的,我都忘記了這一本書,直到今年,同名電影《流浪地球》一上映,我便想去看看,當拿出鮑仙發的那條推薦的消息,父母才答應。

這本書的作者劉慈欣簡直把科幻描寫得神乎其神,他把我們的現實生活和宇宙緊緊相接在了一起,表面上看起來不足為奇,可慢慢的品嚐,才能嚐出真正的味道。

讀完這本書的時候,就感覺到科幻原來由許多不同形式。如——塑造寫地球上不可出現的人或生命體,如通過寫我們的生活聯繫到不可思議的事……它讓我認識到了真正的科幻,也讓我對科幻又一次燃起了濃厚的興趣!

《流浪地球》讀後感 篇三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它主要是講了天文學家發現太陽正在急速老化,一百年後將吞沒地球。為了保持地球文明的持續,世界各國體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共同修建了共一萬兩千台發動機,制定了?流浪地球?計畫,用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在太空中?流浪?,尋找合適的星系。為了在地球?流浪?期間保護人類,每個發動機下都有一座地下城。

七十年後,地球經過木星,上面的發動機卻突然統統出現故障,地球逐漸被木星所吸引。雖然經過努力,大部分發動機都被修好,但仍然阻止不了地球被木星吸引。就在這時,一羣英雄挺身而出,用?火柴?——位於赤道的巨大發動機,把木星點燃,通過產生的衝擊波,把地球?彈?出太陽系,使它的?流浪?得以繼續……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深深地領悟到地球在宇宙中是如此的渺小,彷彿一顆塵埃,一粒火星就能把它徹底毀滅。同時,我也感受到全球人類合作會產生多大的力量。

在電影接近結尾時,為了推動發動機的引針,主角們向世界各地正在撤離的救援隊伍請求支援。最初,他們都認為毫無希望而不前去支援,但後來,他們選擇了希望,個個返回?火柴?發動機,推動引針,再次證明了團結是多麼的強大。有時,團結是一種需要,就像一根小火柴,能讓世界死灰復燃,能產生希望,將絕望驅除。有了希望,一切會開始變得順利,一切都會平靜下來。希望,像金剛石一樣堅不可摧,有了希望,團結就會增強,製造更多希望……

雖然,二戰結束後,世界維持了一定的和平,但現在,戰亂的火焰已從中亞地區擴散,幾十年後,世界還會像現在一樣和平嗎?我真希望將來會有一天,和平的光明在全球照耀,全世界的人團結在一起,和平鴿快樂地在天空飛翔,即使太陽真的迅速老化,也不會發生戰亂……可是,真的會有那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