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周弘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6W

第一篇:周弘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周弘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周弘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前不久,我有幸拜讀了周弘老師的《賞識你的孩子》,它讓我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振憾。

周弘老師,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廠技術員,更是一個飽受磨難的父親。他的女兒周婷婷天生耳聾。就是這個雙耳全聾,被幼兒園老師稱為“啞巴白雪公主”的小女孩,在周弘老師的賞識鼓勵下,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六歲時,認識了兩千多個漢字,進入了普通國小,並連跳兩級;八歲時,背誦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一千位,打破了當時吉尼斯世界記錄;16歲成了中國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這位鍥而不捨的父親,在探索女兒教育方法的過程中,找到了“賞識教育法”這一個教育的瑰寶,並將這一教育理念加以推廣。他從一個普通的工廠技術員,成了一名特殊學校的校長,也成了一名着名的教育專家。

在這本書裏,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賞識教育的內涵。周老師用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賞識教育的重要性,把賞識教育歸結為“看得起”,並用“行”和“通”來概括精髓,也就是説要和孩子做到心靈相通,多鼓勵他們,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

書中,周弘老師特別強調:教育孩子同“教孩子學説話、學走路的原理是一個樣。在孩子學説話學走路時,家長是天生的教育家。教孩子學説話學走路時,家長本能的擁有兩個寶藏,即正確心態:孩子學説話時承認差異——導致差異縮小。孩子學走路時允許失敗——導致不怕失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保持像教孩子學説話、學走路時的心態,要相信孩子,時刻給孩子鼓勵,孩子才能豎立自信心,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我特別欣賞周弘老師在文中説的這段話:“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不埋怨莊稼,而是從自身尋找原因。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這段話告訴我們,孩子的命運決定於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賞識你的孩子》是一部家庭教育名着,更是老師教育學生的寶典。這本書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學會賞識其實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在我教三年級年級學生時,往往懷着教孩子説話、教孩子走路時一樣的心態。在這樣的心態下,我會用賞識的目光看每一個學生,使學生自身也就有了充足的動力,學起來格外賣力。而到了高年級,我的心態往往就轉變了,尤其是看待後進生,因此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後進生有的沒有了自信心。細細想來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也有他的缺點,我們要發揚他們的優點,幫助改善他們的不足。做教師的就應該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始終堅信自己的學生“行”。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還要善於發現學生的每一個進步,加以肯定、加以強化,讓他樹立起自信。有了自信,學生在改正缺點時,就有了主動性,就有了動力。在賞識教育的環境中,學生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而且成為一種定勢,就會成為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阻力的強大動力。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來越壞。”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賞識”將成為我教育學生的主旋律,我會用它來譜寫優美的樂章,讓教育的音符更加悦耳動聽;“賞識”將成為我教育學生的一汪清泉,我會用它來澆灌稚嫩的幼苗,讓祖國的未來之花更加絢麗多彩。

第二篇:賞識你的孩子——周弘

第一次覺醒 學會賞識 找回父愛 ——情感層面:愛

第二次覺醒 學會賞識 發現寶藏 ——方法層面:玩

第三次覺醒 學會賞識 改變態度 ——態度層面:行

第四次覺醒 學會賞識 導致成功 ——理論層面:懂

第五次覺醒 學會賞識 走向和諧 ——哲學層面:通

第六次覺醒 學會賞識 愛滿天下 ——實踐層面:誠

教育最忌諱不繫統不協調,沒有什麼比對孩子要求不一致更有害於教育的了.-----海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蔣敦傑

賞識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農民怎麼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收成;父母怎麼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不會開發每個孩子的巨大潛能,使教育工作者的失職和人類自身的遺憾.

這愛是那樣的純粹,不含一丁點兒雜質,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不管這種付出又沒有結果,愛是不變的,愛是不能中斷的,愛是不講條件的.

沒有什麼東西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一切都可以改變,而這些改變都源於”識”.(體驗)

沒有愛不行,僅有愛不行,必須要會愛.

衡量任何事能不能幹好的關鍵,就是看它有沒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事就是再弱小,也會強大起來,變成滾滾洪流.而缺乏生命力的事必然會逐漸衰弱.-----日本鈴木鎮一教育思想家

感覺對了,才會跟着感覺走,生命在好感覺中提升,才會越走越順。

成功誘發努力。

人們通常認為,成功是從失敗走向勝利,其實從勝利走向勝利,也是一條成功之路,尤其對孩子更是如此。

我突然領悟到一顆童心對勝利的渴望,那正是孩子進取的強大動力啊! (思考:在語文教學中,究竟如何定位勝利,如何幫助孩子樹立勝利的信心和感覺。通過什麼方式呢?語言、成績、父母老師和同學的肯定還有什麼呢?)

因此,孩子面臨挫折時,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從消極的經歷中獲得積極的養分,提高經受挫折的能力。

關注孩子的心情,孩子才會把你當作真正的好朋友,願意和你分享歡樂,分擔憂愁。

孩子心裏壓力巨大,需要理解和寬容。 (而現在,家長和老師總是在營造一種更有壓力的氛圍,形成所謂督促孩子學習,這是一件多麼不瞭解情況的事情啊,這樣,難怪孩子由害怕而逃避,哪裏還有什麼興趣可言呢?)

調動情緒,開始學習。(課堂之前,使用什麼方法讓孩子從無心甚至是叛逆的狀態中調整過來,進入學習,保證學習質量呢?)

“太好了,除了不對的地方”

每個孩子的潛力都是巨大的;不是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範圍,而是正常的孩子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教育要走出異常,超越超常,迴歸正常。

大自然不因為花不如樹實用,草不如樹高大而冷落了花與草。大自然承認花、草、樹之間的差異。它知道花有花的豔麗,草有草的幽香,樹有樹的偉岸,它不要求草長得如樹般高大,也不要求樹如花般美麗,於是樹便是樹,花便是花,草便是草。

承認差異,就會有耐心,就會很寬容。

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了,大人的寬容對孩子來説,慢慢成了一種奢侈。尤其是面對分數的時候,父母開始懷疑孩子不行,導致孩子也在懷疑自己不行,於是父母開始遺失了自己的寶藏。

越是寬鬆的成長環境,孩子越不怕失敗;越是苛刻的成長環境,孩子越怕失敗。

大拇指,喚醒好孩子;食指,逼出壞孩子。

“比”法:長比長,短比短。女兒有長處,不必自卑;別的孩子也有長處,你也不要自負。別的孩子也有短處,你不要灰心;你自己也有短處,應當更加努力。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立人格,有自己的生命權,我們要懂得尊重;

每一個孩子,都有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發展潛力,我們要懂得信任;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與眾不同之處,我們要懂得理解;

每一個孩子,都有長處,都有優點,閃光點,我們要懂得熱情激勵

每一個孩子,都有短處,都有缺點,我們要懂得耐心寬容;

每一個孩子,都免不了會犯錯誤,我們要懂得友情提醒。

賞識就是無條件的尊重人格、信任潛力、理解個性。

賞識就是有策略地熱情激勵、耐心寬容、友情提醒。

一提到賞識,很多父母習慣地把它理解為表揚,實際上有很多表揚卻恰是不賞識。賞識教育既反對一味地指責、抱怨,也反對一味地表揚、誇張。

人人都説小孩小,

誰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還要小。——陶行知《小孩不小歌》

未來的優點優點不説不得了

不是好孩子被賞識,而是賞識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變得越來越糟。

賞識,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動作。

尋常的鑰匙打不開尋常的鎖。

“人的需要很少,需要尋找,也需要找到所尋;

人的需要很少,人生後的安寧;

人的需要很少,只要家裏有一個人——等我。“——泰戈爾

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你好,我不好(自卑——人下人)

活得太無聊:

我好,你不好(自負——人上人)

未來也不妙;

我不好,你也不好(自閉——人外人)

整個世界亂糟糟;

你好,我好,大家好(自信——人中人)

這個世界真美好!

白紙黑點與黑紙白點

開啟思考,學會“賞識”

——初讀《賞識你的孩子》有感

讀罷周弘老師的《賞識你的孩子》,突然回想起以前接受過的“學習力”的培訓,讓每一個孩子都相信自己具有“超能力”,讓每一個孩子都相信自己是最棒的,讓每一個孩子都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賞識你的孩子》與培訓主題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越來越多的關注孩子的教育方法,一方面我們應該慶幸,在中國這個應試大國,終於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真心關注孩子的成長;終於可以期待孩子的明天將會越來越快樂;未來的諾貝爾獎或許會因為有了這些而有了新的期盼。而另外一方面也讓教育工作者和有志於成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現行教學狀況,尋找真正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初讀周弘老師的《賞識你的孩子》,被周弘老師那份執着與大愛而感動,也為書中那麼多家長和孩子的改變和幸福感到慶幸。書中很多話語,看似很簡單,卻是凝聚了深厚的生活感悟。比如:

“教育要走出異常,超越超常,迴歸正常。

大自然不因為花不如樹實用,草不如樹高大而冷落了花與草。大自然承認花、草、樹之間的差異。它知道花有花的豔麗,草有草的幽香,樹有樹的偉岸,它不要求草長得如樹般高大,也不要求樹如花般美麗,於是樹便是樹,花便是花,草便是草。

承認差異,就會有耐心,就會很寬容。

可是等到孩子長大了,大人的寬容對孩子來説,慢慢成了一種奢侈。尤其是面對分數的時候,父母開始懷疑孩子不行,導致孩子也在懷疑自己不行,於是父母開始遺失了自己的寶藏。

越是寬鬆的成長環境,孩子越不怕失敗;越是苛刻的成長環境,孩子越怕失敗。”

簡單的話語,深刻的感悟,細細讀來卻是深深的責任與隱隱的不安。

道理越是簡單,卻越是容易被人忽略,遺忘;感悟越是深刻,越難以在人們忙碌與浮躁的現實中沉澱與領悟。如何將這些簡單的道理和深刻的感悟傳達給我們的家長和教師呢,這是一份深深的責任。

責任必然帶來思考,而思考的結果卻是讓人容易感到不安。不安的是,我們或許沒有把握精髓;不安的是,我們目前的力量還小;不安的是,我們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究竟在哪?

從小處着手,作為一個語文學習者,一個新進的語文教育工作者,我首先反思的問題是如何“識”?“識”語文這個主題;“識”語文這個教學行為;“識”我們自身的特點;“識”我們的學生。一系列的問題讓我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是我們“賞”的前提。如果不“識”,我們就會盲目,就會迷失。那麼“賞”也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價值,甚至會違背原來的教育方向。

沉靜下來,湧入腦海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語文學科成為了“老師最難教,學生最難學”的學科。難教,是因為教學主題不明確,教學目標不突出,教學方法不合適,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呢?或許很多原因都有,但是我想首先我們應該確定的是:語文到底教什麼的問題。是簡單的教讀書認字?還是教習禮做人?這個問題,我想應該是涉及到層次問題。基礎教育固然不可缺,人文提升也必不可少。如何兩者很好的融合,是我們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問題。難學。是因為教學內容太雜,教學方法呆板,考試標準不好把握,還是?這個就是“識”的第二個問題了。我們好像都很明白,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語文學習效果不好,但是又有幾個人真的對這個問題的原因做過思考,分析呢?看來,在語文這個學科,要做到“賞識”還真的是一件巨大的工程,因為我們在起步階段就進行得有些舉步維艱。但是我們應該要有解決問題的勇氣和信心,不是嗎?

初讀後,腦海裏的思緒還比較混亂,我想我還會在《賞識你的孩子》一書中看到更多閃觀點,也會看到更多的問題從而引發自己更多的思考。寥述幾言,實難以將此書的精髓表述清楚,此僅為初讀後的幾點感受。

謝娜2014/7/16

第三篇: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我想説這個假期是最美好的假期。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又特別的幸福已經成為了母親。當我在教學中、又初為人母特別困惑的時候,學校給我們青年教師提供了這樣的幾本書,我突然覺得當一名老師、作為一個母親感到責任重大,又使我豁然開朗,感到前途是一片光芒。

從前我就聽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可是有時侯我們總是走進誤區,恨鐵不成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用各種方法來教育孩子,在我看來教育是一個廣闊的天空,有待我們老師、家長去尋求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藴藏着無限的潛能,問題是你有沒有喚醒這種潛能。周弘老師説,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不埋怨莊稼,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學習不行時,老師家長都一味地指責孩子,卻很少想想自己做得怎樣。其實每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承認差異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絕不會責怪牡丹為什麼不香,梅花為什麼不如牡丹大,葡萄藤上為什麼不長西瓜,荷花為什麼不長在陸地上……而是讓它們各盡天性,發展他們的長處,於是才有了這萬紫千紅的世界。而我們對孩子,期望值過於單一,總希望每朵花都開成牡丹,自然覺得很多花不合格;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想讓每棵苗都快速地成為參天大樹。其實這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只能扼殺正常生長的生機,從而往往斷送可能達到的輝煌。

當我們用賞識的目光去凝視孩子時,就會多了許多耐心和愛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埋怨甚至暴怒。當孩子未做作業時,我們會耐心地傾聽;當孩子成績不好時,我們會不斷反思,進一步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怎樣讓學生學的輕鬆些,知識掌握的牢固些。用賞識的目光凝視孩子時,就會覺得每個孩子都有優點。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他們常常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展前途,以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學生,因而產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數教師判為"不可造就之才"以後,另一位教師從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辦事認真謹慎的性格特徵並予以讚賞,讓瓦拉赫學化學,終於使他成了"前程遠大的高才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就是"瓦拉赫效應",它啟示我們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中多發現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讚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度上加以肯定,這是"雪中送炭"。對於答錯的內容,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並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讚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

賞識孩子、善待孩子,發現、挖掘他們身上的優點、閃光點。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我們就會看到更多的希望之星。

在賞識的陽光、土壤中培養起來的參天大樹,向下紮根,盤根交錯,根深蒂固;向上結果,碩果累累,枝繁葉茂。旺盛的生命力在風

吹雨打中更顯出了欣欣向榮的景象。生命歷程中的悲歡苦樂,都是成長的養分,在賞識教育中長大的孩子不是經不起挫折,而是更能承受挫折。就像暴風雨裏高歌的海燕,享受苦難,經歷考驗,因為風雨過後,天空會出現一道絢麗的彩虹。

第四篇: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最近讀了周弘老師著的《賞識你的孩子》一書,心中波瀾起伏,不能自已。由於工作的壓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確實很少用賞識的目光凝視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對後進生,賞識教育是少之又少。對他們,我們缺少的是耐心和信心,總喜歡用挑剔的目光去審視,對他們“孩子氣”的行為動輒就批評,對他們的弱點、短處總是不自覺地小題大作,無限誇張,最終導致孩子自暴自棄,在“我”是壞孩子中沉倫。讀了這本書,我認識到,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藴藏着無限的潛能,問題是你有沒有喚醒這種潛能。周弘老師説,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不埋怨莊稼,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學習不行時,老師家長都一味地指責孩子,卻很少想想自己做得怎樣。其實每個個體都是有差異的,承認差異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絕不會責怪牡丹為什麼不香,梅花為什麼不如牡丹大,葡萄藤上為什麼不長西瓜,荷花為什麼不長在陸地上……而是讓它們各盡天性,發展他們的長處,於是才有了這萬紫千紅的世界。而我們對孩子,期望值過於單一,總希望每朵花都開成牡丹,自然覺得很多花不合格;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總想讓每棵苗都快速地成為參天大樹。其實這些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只能扼殺正常生長的生機,從而往往斷送可能達到的輝煌。

記得當孩子剛學説話時,我們是何等的寬容,為了讓孩子喊一聲爸爸,我們可以教十幾遍或幾十遍,當孩子嘴裏含混不清地發出“爸

爸”的字音時,我們還會興奮不已,告訴周圍所有的人,孩子會喊“爸爸”了。當孩子剛學走路時,哪怕他摔十次跤,一百次跤,我們都會鼓勵孩子站起來,我們都堅信孩子將來肯定能穩穩地走路。此時我們所有的人都能用賞識的目光對待孩子的一切,甚至包括他的失敗,孩子就是在這充分信任的目光中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從失敗走向成功。周弘老師説得對,預約失敗,接受失敗,孩子就不會被失敗絆倒,就能透過失敗看到成功。

當我們用賞識的目光去凝視孩子時,就會多了許多耐心和愛心,自然也就少了很多埋怨甚至暴怒。當孩子未做作業時,我們會耐心地傾聽;當孩子成績不好時,我們會不斷反思,進一步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怎樣讓學生學的輕鬆些,知識掌握的牢固些。用賞識的目光凝視孩子時,就會覺得每個孩子都有優點。

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賞識,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更不例外。他們常常把教師的賞識看成是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得到賞識時,就覺得自己有進步,能學好,有發展前途,以為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好學生,因而產生自身增值感,增強學習的內部動力。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數教師判為"不可造就之才"以後,另一位教師從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辦事認真謹慎的性格特徵並予以讚賞,讓瓦拉赫學化學,終於使他成了"前程遠大的高才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就是"瓦拉赫效應",它啟示我們要在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中多發現可以肯定的東西,對學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確的加以讚賞,這是"錦上添花";錯誤的可以從思維方式、答題方式或態度上加以肯定,這

是"雪中送炭"。對於答錯的內容,可以用多種手段讓其自己認識並糾正,只要糾正對了就要讚賞,讓他看到自己的成績。

賞識孩子、善待孩子,發現、挖掘他們身上的優點、閃光點。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那我們就會看到更多的希望之星。

第五篇: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賞識你的孩子》讀後感

四乙班黃淑軻家長王小波

無意中拜讀了周弘老師的《賞識你的孩子》一書,讀後心田彷彿被注入一泓清泉,滿懷舒暢。

在這本書裏,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賞識教育的內涵。周老師用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賞識教育的重要性,把賞識教育歸結為“看得起”,並用“行”和“通”來概括精髓,也就是説要和孩子做到心靈相通,多鼓勵他們,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他們。 書中,周弘老師特別強調:教育孩子同“教孩子學説話、學走路的原理是一個樣。在孩子學説話學走路時,家長是天生的教育家。教孩子學説話學走路時,家長本能的擁有兩個寶藏,即正確心態:孩子學説話時承認差異——導致差異縮小。孩子學走路時允許失敗——導致不怕失敗。”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也應該保持像教孩子學説話、學走路時的心態,要相信孩子,時刻給孩子鼓勵,孩子才能豎立自信心,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我特別欣賞周弘老師在文中説的這段話:“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莊稼長勢不好時,農民從不埋怨莊稼,而是從自身尋找原因。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 1

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這段話告訴我們,孩子的命運決定於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身為一個十歲孩子的家長,在學習生活中,我感到了很多困惑。孩子不再像嬰幼期,完全按照你的指示去做,一個四年級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有了自己的歡喜、憂愁,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了自己的語言,家長的説教、訓斥不再是聖旨,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面對和自己身高几乎一樣,仰着小臉理直氣壯的和自己爭辯的孩子,我只會説“你怎麼這麼不聽話?!”看了這本書,我除了內疚、汗顏,還能説什麼呢?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導致失敗。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來越壞。”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賞識”將成為我教育學生的主旋律,我會用它來譜寫優美的樂章,讓教育的音符更加悦耳動聽;“賞識”將成為我教育學生的一汪清泉,我會用它來澆灌稚嫩的幼苗,讓祖國的未來之花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