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胡適傳》讀後感(共2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69K

第1篇:《胡適傳》讀後感

《胡適傳》讀後感(共2篇)

《胡適傳》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胡適傳》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胡適是一直有着“講學複議政”的計劃的,有人説他的談政治很可能因為學問做不下去了。這一點胡適自己也有所承認,他説他一生都會在專業人士面前感到不自信。做完《章實齋年譜》的胡適感到心累,只想開天闢地,讓後來的能者做細緻功夫,他自己並不想展開深入持久得研究,可見他沒有太多的耐心,不是一個匠人。

不是一個匠人,有錯嗎?沒錯,但問題是他想要做到博而精,他對自己有匠心的要求。

1915年,胡適在日記中説:“吾鶩外太甚,其失在於膚淺。今當以專一矯正之。吾生平大過,在於求博而不務精。”在其有意識的層面,他隨時都在注意自己博而不精的弊病;但在其無意識層面,實際上仍偏於往博大一面發展。

其實我個人認為,一個人能夠做到“博”,也是不容易的,況且像胡適這樣的'博還絕不膚淺,他其實大可以不用去做學問,專門作講演,寫講稿,索性做一個只開風氣不搞研究的人。但他放不下,不甘心,又貪心。他之所以在學問和從政兩方面徘徊,歸根結底還是從小的人設太高,導致了他的不願意讓任何一方的人失望,於是就委屈自己,壓抑自己,一會兒率性而為,體現他的本我;不一會兒又覺得欠妥,要收斂要謹慎,他的超我定得太高,時常壓得他內心緊張。這是自己跟自己較勁兒啊!我甚至懷疑他的所謂“率性”也是裝出來的,為了迎合某些人對他的這一塊的期待。

人設的壓力,來自小時候的一個外號----糜先生。他得了這個外號,就像是被捆綁了一樣,言行舉止都要維護這一公眾形象,説得粗糙一點,就是他必須要裝一裝,這一裝,就是一輩子。後來有一次,他在跟小夥伴們玩砸銅錢的遊戲,被一個大叔看見了,就笑他説:“哎呀呀,糜先生也玩這個呀?”小胡適當即把臉一紅,從此再也不同小朋友完了,因為他對於自己所要扮演的歷史角色早有自覺,這是極為重要的,而且他從這一刻起就開始準備了。

準備得那麼早,自覺得那麼早,還是一輩子徘徊,不知道要做什麼?

胡適和木心都是很有廣度的人,前者紛雜,後者精深,究其緣由,還是一躁一靜之故吧。木心偏重文學也可能出於無奈,只有文學是可以一個人簡簡單單完成的。他的音樂創作需要有人配合,需要錄製,這些都是複雜的流程。美術,需要的工具和材料更復雜。他的顛沛流離埋沒了他的一部分才華,但從來沒有約束或者影響到他的深度。對木心來説,萬丈深淵,下去,也是前程似錦。文學就文學吧,就單單寫文作詩,也能從中看到他的音樂美術。他並不是一個魚與熊掌都要兼得的人,相反,他是一個魚與熊掌都可以丟開的人。

胡適在留學期間最關心的是中西文化異同的問題,他雖然大罵諸多留學生數典忘祖,可自己西書讀多了,也避免不了被西人潛移默化地影響,他的思想在無意中已慢慢向西學投降了。

因此他要用西學來改變中國的局面,求變求新,然而他的自我約束和從國小習舊學的修養又使他疏離於他所在的時代,各方面都要周旋,各方面都不願十分地討好。既要成為社會活躍分子,又想隱居避世,這才是他最糾結的矛盾點吧!

胡適説自己最討厭平凡和中庸,説自己是一個富於感情和想象力的人,但他不屑於表示我的感情,又要使想象力略成系統。往往,在任何場合,他都把自己的人設定為“亦正亦邪”“亦收亦放”“亦開亦合”等等,總之就是兩全其美,好扎心!似乎專心做任何一件事,專心表現任何一種品質,對他整體而言都是一種浪費。

縱觀胡適的一生,似乎都沒有太出格的表現,完全符合“糜先生”這個身份,愛惜羽毛的他和表妹曹珮聲在一起的三個月,或許是他人生中最率性的一段時光了吧!他為此頗寫了幾句詩: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鬆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夢裏總相憶。人道應該忘了,我如何能忘!”

“多謝你能來,慰我山中寂寞,伴我看山看月,過神仙生活。”

讀罷全書,總有一種“可惜”。不是一種,是好幾種。

第2篇:

胡適大傳讀後感

(2015-04-28 12:50:05)

轉載▼ 標籤:

雜談

今天,看完了《胡適大傳》,全書共1350頁,花了我不少時間,掩卷(其實是合上ipad)琢磨了一下,發現近幾年看了不少關於胡適的書,有的是胡適寫的,有的是寫胡適的,印象當中有《中國哲學史大綱》,《胡適文存》,《胡適説禪》,《白話文學史》,《人權論集》,寫胡適的有餘英時的《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李敖的《胡適研究》,朱洪的《胡適大傳》,還有一些零零星星與胡適有關的文章,看了這麼多,覺得應該把一些感受寫一下。其實評價胡適的文字已夠多了,毀之譽之都有,我不打算再多廢話。而我的讀書感受可能離這些書的主題較遠,不過也是因為看了這一系列的書,瞭解到了民國時代的許多人物,才會有我下面的這個感受。那就是,留洋深造對個人的成長、成功真的很重要。

就拿胡適來説,1910年他考取第二期庚款留美官費生,和他同期的有語言學大家趙元任,還有任叔永,陳衡哲,竺可楨,吳憲等人,哪個回國後不是響噹噹的人物。然後再看其他幾期庚款留學生,如前幾期的梅貽琦,金嶽霖,葉企孫,湯用彤,吳宓,再到後幾期的錢學森,楊振寧等等,看看這些名字,都是一代宗師啊!看了這些庚款留學生名單後,我乾脆對近代以來一些名人、大師、泰斗、領袖做一下梳理,發現在近代史上那些牛逼哄哄的人,基本都有出國留學的經歷。先是清代的啟蒙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他雖然沒有出國留學,但已認識到向西方學習的必要性,而同是啟蒙思想家的嚴復更不用説了,他是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翻譯了很多西方重要理論著作。然後有了洋務運動時的公派留學,如唐紹儀,詹天佑,以及甲午海戰中的中堅力量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雖未正式留洋深造,但去英國接船時收穫良多)等。到了戊戌變法一派的康有為,雖沒有留學國外,但他1879年去了一次香港,眼界大開,於是注重西學,漸漸形成了維新變法的思想體系。他的學生梁啟超則是在維新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後又遊學歐洲,到處求學、講學,有了這些留洋經歷,才使梁任公在退出政治舞台後在學術上成績卓著。再説鬧革命的孫中山,他13歲就到檀香山,在國外接受了較系統的西方近代教育,有了自由、博愛的普世價值,想在中國實現,於是鬧起了革命,成了國父,再看他的信徒們,吳稚暉,汪精衞,蔣介石等也都是留過洋的。接下來看我黨這邊,締造者如陳獨秀,曾在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李大釗在東京早稻田大學讀書,董必武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都是留過洋,喝過洋墨水的(毛沒留過洋,看他闖了多大的窮禍)。以上從洋務運動到維新變法,再從國民黨到我黨,主導這些運動領袖人物的基本都是留過洋的。

接下來,就我能想到的一些牛人,經過百度搜索後證實,他們都是留過洋的(假如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他們的畢業院校,百度百科上都有)。他們的名單如下:蔡元培,錢玄同,傅斯年,蔣夢麟,魯迅,陳寅恪,徐志摩,王國維,錢鍾書,林語堂,辜鴻銘(出生南洋,通曉七國語言),顧維鈞(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和胡適還是校友),梁實秋,劉文典,馮友蘭,郭沫若,錢偉長,錢三強,李四光,鄧稼先,茅以升等等等等,實在太多沒法一一列舉了。這些名字可算是如雷貫耳了吧,這麼多牛人都出國留過學,難道還不能説明一些問題嗎?

其實我覺得道理真的很簡單,之所以要出國留學就是因為外國比中國強,我們要去學習,所以去學習過的人回國後就比沒去過的強。清朝、民國的時候是這樣,其實現在還是這樣,我們現在只認gdp,以為自己是老二了,牛得不得了,其實不論是人文學科還是自然科學領域,學術的中心還是在西方,在美國,其實西風東漸四個字仍能很確切的反映當今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只有老毛這樣的狂人才會説東風壓倒西風這樣的大話。所謂西風東漸,就是指,我們中國還是在走山寨主義,或者拿來主義,最簡單的來説,我們偉大的共產主義就是舶來品,那是德國人馬克思的理論,我們現在可以説是罷黜百家,獨尊馬術了,只是山寨了一下,加個中國特色。再比如説我們現在不可一世的互聯網三巨頭,百度李彥宏是紐約州立大學的碩士,後在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做過資深工程師,有了這些先進的行業經驗,所以他才能先國人一步瞭解到做中文搜索引擎的巨大市場前景,到中國來搞他的度娘。再來看騰訊公司,雖然馬化騰沒有出國留學,但他的騰訊公司最早做的即時通訊軟件也是模仿國外的icq,一開始叫oicq,就是後來點qq,是山寨主義的成功案例。今年上市的阿里巴巴,我們知道馬雲在搞阿里巴巴前經營過一個翻譯社,1995年一次替客户到美國去討債的經歷使其無意中接觸到了互聯網,感覺到了互聯網的無限神奇,回國後就辭職,開始互聯網創業,而他玩的電子商務也是美國人先玩的,像cisco,dell等美國公司90年代已經在互聯網上銷售產品了。

當然我自己沒有出國留學過,其實沒有資格説國外教育有多麼好,但就自己以及身邊同代人的親身感受來説,在中國的當代教育體制下,真的學不到什麼東西,九年義務教育是打基礎,其實相當於掃盲,高中以後的任務主要是為了大學聯考,耗費三年大好光陰滿腦子記那些用於考試的內容,結果進了大學沒兩年忘得一乾二淨,進了大學以後基本上認為這輩子讀書的使命已完成,混個三四年畢業走人,純粹是為了有張文憑好找工作,你説這樣的環境和風氣能出什麼人才?

説了這麼多,好像和《胡適大傳》沒什麼關係,不過這還真是我的讀後感之一。我只是覺得我們這代既然已感到深受其害了,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重蹈覆轍,能早做打算,給女兒創造一個出國留學的機會,不求光宗耀祖,也不是望女成鳳,只是讓她有個好的學習環境,能真的學到些東西。正如洋務派張之洞説的:“出洋一年勝於讀西書五年,此趙營平百聞不如一見之説也,入外國學堂一年勝於中國三年,此孟子置之莊嶽之説也。”(這裏面有兩個典故,一個是趙充國(也就是趙營平)的百聞不如一見,這個容易理解。孟子的置之莊嶽,其實大意是指一個楚國人學習齊國話,在楚國怎麼學都沒效果,到了齊國,一學就會,置之莊嶽就是把他扔在齊國熱鬧的街市,這是我自己的譯文,可能不很準確,不過大意不會錯。)

Tags:讀後感 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