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36K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精彩多篇】

一句頂一萬句讀後感 篇一

劉震雲的小説《一句頂一萬句》,分上下兩篇,寫了兩個有關係卻無聯繫的人和事,楊百順和牛愛國(楊百順是牛愛**親的繼父)。

他倆所處的年代不同,經歷不同,可性情相似,命運相同,都是自尊好強的人,都要活出自己的樣子、選擇自己的路,任勞任怨、固執倔強。可事與願違,楊百順差不多換了十個事做,連名字都改成了吳摩西,結果還是身心疲憊,一事無成;牛愛國從一個充滿理想的熱血青年到四處碰壁,最後面對家人的欺騙,尷尬無助。他們始終不明白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只看結果,他倆都是生活中的失敗者。從希望到失望,最後絕望。

這就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狀態,越是想好,越好不了。這就像在搓麻繩,反勁不能太大,要適可而止,否則,越用力、越費勁,直至繩子斷裂。繩子斷裂可以換一根,人要是遭受重創,那就是致命打擊,一蹶不振。人就是這樣,費盡心血竭力堅持的不一定有好結果,可更弦易轍重做選擇也是一件兩難的事。真的很難説,誰睿智、誰愚蠢的。

合上書,油然四個字在眼前,“命運弄人”。 好像看到,在蒼茫的大地上,兩人精疲力盡,目光茫然,人在奔走,在無奈中不知所措卻依然堅持着向前走,這就是芸芸眾生的真實寫照。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 篇二

現在覺得看書不寫讀後感是白讀了。

按理説讀完一部小説不需要兩個星期,但是看這本書時的確是常常拿起,讀了幾頁或幾十頁就放下了。

書中並不是只談一個故事的初始、經過、高潮和結局,而是兩個主人公本人和身邊的很多親情、友情、愛情的事。其中牽扯到非常多的人。然而把這麼多人的關係理清楚,不過讀起來不累,作者花了不少心思。

其中的故事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發生的生活之中瑣事。

你把別人但朋友,但別人卻把你當傻子。

夫妻常常會拌嘴,一件事情扯出許多的事情,沒完沒了。又或者無話可説,然後兩種結果都是婚外情。婚外情為的只是那個“説得着”。

有時候事情繞了一圈,發現事情發展下去,最初的目標卻顯得不重要了。

幾年後你懂得説別為了十塊錢傷感情,卻忘了幾年前自己因為十塊錢而破壞了一份友情。甚至小至為了一個饅頭,就把數年的深厚情誼毀滅,而那只是因為大家都沒有説清楚,沒有互相坦誠而導致了誤會。為什麼説不清楚呢?氣在頭上,説什麼也聽不進去,轉身一走了之,認為事情就是自己想的那樣。

有時候為了找一個“説得着”的人,為了當時的一句話,顛簸一生。

彷彿每個人都有許多的心事,卻不知與何人説。甚至翻越千里,為的只是和那個人説一説。

有時候會為了面子去做一些很虛偽的、無聊的事。為的只是要個説法。

下一代的人,卻無奈地重複着上一代人的軌跡。卻不懂得“日子是過以後,不是過以前”。

……還有很多吧,記不起了,看的時候還真應該邊看邊寫讀後感的説。看完回頭來寫,已經不是那種想法或丟失了某些記憶片斷啦。

説小説的主題,大概就是個“説”吧,婉轉地表現出中國人那種孤獨和痼疾。文章寫得很現實,就這樣。也許是我還不太懂吧。

有看第二遍的打算,也只是打算而已呵。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 篇三

最近,看了劉震雲的新作《一句頂一萬句》。

當然不是官場小説,也不是哪個人説話一言九鼎,一句話頂別人的一萬句話。而是寫普通的民眾,中國千百年普通民眾的一種生活狀態和人際交往狀態,以“談的來談不來”作為交友、戀愛結婚的標準,或者,把“找一個説得着”的作為人活着的目標。

我看過劉震雲的多部小説,他駕馭文字的能力很強,特別是對社會底層民眾的生活描寫在目前的中國作家裏無人能及(當然是個人看法)。現在經常在某個生活的環節上,我依然能體會到《一地雞毛》中主人公的感覺。幸好劉震雲的這部小説沒有像《手機》被拍成電影,否則,“一地雞毛”式的生活或許會成為網絡熱詞呢。

新作宣傳的“噱頭”是:中國人的千年孤獨。看到這幾個字,心裏很不以為然。很多人看過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和代表作。曾經在經歷過一段很痛苦的無以言説的經歷後,寫下:我也要下得牀來,給自己織一匹裹屍布。那個時候應該説我準確的理解了百年孤獨裏的烏蘇拉。

及至看完了《一句頂一萬句》,心裏的“不以為然”變為“然”。千百年來,中國人真的是孤獨的,茫然四顧,找不到一個説話的人。“不敢説,不好説,説了也不明白”成為人與人順暢交流的桎梏。被現實的利益羈絆着,成為不敢説的理由;被禮儀道德約束着,成為不好説的理由;認識水平有高下,成了不想説的理由。所以,從古老的寓言故事就教育不要做咕呱亂叫的青蛙,孔老夫子也諄諄教導“謹於言,敏於行。”做事要“三緘其口”。但現實的世界裏,中國人又是如此喜歡扎堆的民族,喝酒喜歡熱鬧,辦事喜歡隆重,及至行走在馬路上也是三五成羣。在辦事找關係的時候,往往聽誰説:“嗨,那是我朋友,找他沒問題。”其實這朋友可能也就是個面熟,可能也就在一起喝過一場酒。中國古話“朋友多了好辦事。”這也是中國千百年來顛簸不破的真理,所以得交各種各樣的朋友。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朋友私下交流的大都是政壇新聞,街頭趣聞,單位傳聞,與別人有關的多,涉及個人的少,涉及心靈的更少。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心底的寂寞和孤獨無以排解的時候,就更會尋找熱鬧的所在,來暫時擺脱和忘掉精神的失落。不像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跟上帝説,跟安拉説,他們無所不知,無所不在,能理解你的苦痛與煩憂。也正因為如此,一個能懂你,能説的上,説的着的朋友在中國那就是精神上的太陽啊,碰到了這樣的朋友,那就是一生之幸,就是跨過千山萬水也得找到埃

想起《讀你》這首歌的歌詞裏有“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雖説是愛情歌曲,但假使有朋友能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孤單寂寞吧!

不知,我認為的然,震雲同志認可否?。

一句頂一萬句優秀讀後感 篇四

讀劉震雲的長篇小説茅獎獲獎作品《一句頂一萬句》,捨不得放,讀來讀去,一直在讀中不停咀嚼着什麼,在這其中,生活的滋味乃至活着的滋味][,便足足充斥並漫延到整個人生的磁場中了。

全書會讓讀者明顯感到,主人公楊百順和牛愛國,從出延津和入延津的過程中,讓讀者的情感陷在一個總是要找人“説説話”的氛圍中,為了找一個能説得上話的人,楊百順總是在不停地奔走,不停地變換着賴以活着的“工作”,在不停地尋找着“能説得上話”的人的過程中,除了人性深處的難以描摹的孤獨盡顯之外,一種不懈地追逐着的堅強,也由一個又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即生動又感人。全書沒有打着官位厚祿的人物,沒有富甲一方的人物,沒有神通廣大的人物,有的皆是彈棉花的,趕大車的,賣豆腐的,蒸饅頭的,打鐵的、剃頭的,殺豬的,喊喪的等等生活勞作在與土地距離最近的中國大地上的、最普通的一羣人。

生活的薄紗之下,一些看似表面的現象經作者的大筆輕輕勾勒,一些實質性的東西便光怪陸離地呈現出來。開篇時,不能自理了的老楊自以為是因為自己對兒子説了實話,才吃上了烙餅,而給兒子送上十分虔誠的“討好”的笑容。而兒子的家裏,原本就是打算好了要吃烙餅的,這和説不説實話有什麼關係呢?這和説不説實話到底有沒有關係呢?當作者給了讀者一個能行走到人心靈深處的密碼時,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隨着作者的筆墨,一路行走。缺耳垂被説成傳成缺耳朵的秦曼卿,因為恨老楊而多給買家三兩豆腐的楊百業,就在現實的泥漿中,和楊百業借來的那一身新郎衣服一樣,和成了一個極不合身的婚姻。當改了姓的要入贅的“吳摩西”因為沒了自己的原姓內心極為不快,卻因另有人言及或認定他的敢作敢為,有了眾多想不到的“尊貴客人”頻頻登門慶賀的場景,作者將一種“失了自我”和“增了臉面和熱鬧”的映襯和對比,非常巧妙地奉端到了讀者的心靈深處,以供讀得品咂。因為饅頭被搶奪受了氣,吳香香沒一點好氣地罵着丈夫吳摩西,要其去找人家算帳,罵他軟氣,難道只是為了頂住門户不再受人的氣嗎?一個被妻子逼着拿刀走出門的人,在慶幸所要殺的“仇家”不在家、殺了“仇家”的狗,提了人家的東西,渾身血淋淋一臉英雄氣地穿過街巷,趕到家時,妻子竟高興地喊着他“我的親人”時,令楊百順感到這叫聲裏是真的“不親”,一種酸楚與無奈在親與不親之間,令讀者在文章與現實中,愁腸百轉,思潮起伏。文中的巧玲,親孃不喜不要,卻得後爹吳摩西喜愛,和他最合得來,而吳摩西竟也因和一個親孃不親的孩子能用心地説説話,而覺得日子過得有牽有掛,過得高興。當孩子在被拐走之後,那種尋找孩子時內心世界的苦累,更是讓人覺得他在尋找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實在是應該認真找的是一種缺了絕不可以的存在。全書中,不管是楊百順、楊百利為了活着做工,還是為了“噴空”換工作,到牛愛國遇到情感上的是是非非,等等都是作者在有意構建一種現實存在孤獨場,構建一種不會停止運行的精神場。看似筆調柔細婉轉,實則氣勢磅礴地交相呼應了表象與實質的區別,“一句頂一萬句”也在眾溪歸海的寫作手法的烘托下,在情感洪流中的挾持中,實至名歸。

活着的薄紗之下,即便是最卑微的人羣,也要有説得上話的人,坐在一起説説話才是一天,才能驅趕生活中的孤獨和勞累。吳香香跟銀匠鋪的老高跑了,本來一個和自己沒了感情的人的跑,在改名叫做吳摩西的楊百順看來,並不是迫切地要尋的。到後來尋吳香香,也不是他的本意,是因有人説,只有砸了老高的銀匠鋪,要找回吳香香,才能解口氣,才能讓人覺得自己不是個窩囊廢。彷彿世上的事情本該就是這樣的,有來就有回,是不知什麼時候劃好的軌道嗎?找吳香香的過程中,丟了相依為命的巧玲。等找到了吳香香,看到她正和老高高興地共享一食物時,他打消了念頭,根本就沒有露面。牛愛國、龐麗娜的愛情糾葛會讓讀者在生活中找到一大把的生活原型,而牛愛國做為男人內心世界裏對變了心的妻子的心理的細緻描寫,在這本書中讀到了,感受到了。遇了生活中的難題,牛愛國走幾百裏甚至於上千裏地,只是為找人討教一個問題,尋回一個主意,而這主意又是那麼不確定地好或是不好,與現實符或是不符,僅是因為曾經的信任,因了靈魂深處那份久久得來的平靜與踏實,一切的一切的出現,就不在乎跋山涉水了。牛愛國和章楚紅,一對因為孤獨相到過過一段偷偷摸摸日子的人,在這個故事的結尾,在章楚紅憤憤不平的叫罵聲裏,將現實重新進行了勾勒,進行了直白的還原。曹青娥一度翻山越嶺,也只為了看看曾經相戀卻不值得愛的人,現在在做什麼?心裏還有她嗎?更是讓世界原還了本來面目,這種尋找,與人和人之間的實際距離無關,與物質欲求無關,與時間無關,遠遠地看,是一種源於人類自身、類似於先天的存在。

讀到心裏了,想得多了。曹青娥(被丟掉的巧玲)臨死時説不出話時,還用力敲牀,為是竟是讓孩子們看看那封信,那封提起他的養父吳摩西的後人的信,那封提到她的信。這對曾經的並無血緣關係的父女,雖説失散多年,卻無一刻不在思念對方,一定是在思念苦難的日子裏,曾經對孤獨的補充和對孤獨獨特的詮釋。一個是五歲被母親扔給後爹的小女孩兒,一個是被妻子拋棄邊並要妻子的孩子也要養的吳摩西,從針及眼,絲絲絡絡,雖説書後半部分沒有多用筆墨提到巧玲和吳摩西,但在命運坎坷的曹青娥臨死時那一刻,不但全書串成了一部由孤獨構成的整體,而且將人類執着的生命中的孤獨,展示在了人性的高處。

讀完,似看到:無垠的蒼穹下,如流的人羣不停行走,永不歇步。無論苦難還是歡笑,無論現實還是希望,交織繪就的是一幅無比宏大有力的精神畫面,一半是為了活着,要活着。一伴是為了生活,要“有話説”的生活。一如在編者薦言中的讀到的那句:一句頂一萬句的身影,很像祖輩彎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組成的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