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63K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

走進《紅樓夢》,頃刻間大觀園的大門為我們打開,使我們認識了温順世故的襲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氣吞聲的尤二姐,敢於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潑辣能幹的探春。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請您閲讀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1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題記

遍讀紅樓,我一直認為那如水的黛玉本不該入京都,進賈府,冰清如她,高傲如她,那金絲籠般的大觀園本不適她脾性,性情不順,又何來歡樂之言?

她不是湘雲,幸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他只是個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嬌弱女子。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聰敏如她,又怎能不知眾人對她的寵護尊崇大都是看了賈母顏面,又怎能不知自己吃穿用度雖與賈府眾位小姐並無差處,甚至高出甚多,但自己終究是客,寄人籬下,又怎能不知賈府終不是林宅,大方之家繁文縟節多之又多,稍有出入,便落人以口舌,授人以柄實。賈府中的人情冷暖涼了黛玉的心,淡了她的性,如一塊美玉獨卧冰雪,豈能不一觸即碎?

黛玉的悲哀在於她是一個有文化、有詩情、有個性,有追求卻生活在封建專制統治下的一位貴族小姐,封建統治對女子的束縛本就令人咂舌,男尊女卑、三從四德、三綱五常……太多的太多禁錮了那個時代女子的發展,而貴族更是如此,他們居於社會上層,有着較高的地位,對禮儀規矩也有着更多的要求與講究,站立坐卧,一顰一笑皆有其規,她不似寶釵,珠圓玉潤,人情練達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她亦不會如寶釵般因顧忌着女子無才便是德而雪藏自己的才華,反之,她還要將她那堪比潘江,恣肆的才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葬花吟》,《桃花行》……佳作名篇比比皆是。

她亦非妙玉,天生孤僻,她所以遺世獨立,只因她有文化,她看到了一些尋常人所看不到的,領會了一些尋常人所不能領會到的社會黑暗,然黛玉生性如蘭,高潔傲岸,她最最不屑的便是苟同於世俗,因而她寄情於景“願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因而她堅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她也不是惜春,看破紅塵,獨卧青燈古佛旁,朝夕相處間,不知不覺時便漸而芳心暗許於那個對於她呵護寵愛有加的表兄寶玉,郎情妾意雖未明見於紙面,二人卻也心知肚明,皆是縱有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之。

黛玉更不是迎春,隱忍退讓,生性懦弱,他與寶玉,一個閬苑仙葩,一個美玉無瑕,本是天作之合,只是到底天意弄人,心事終虛化,眾人圖着金玉良緣之説棒打鴛鴦,然情比石堅的黛玉卻不會委曲求全,於寶玉大婚之日焚稿斷痴情,淚盡人亡,含恨而終。一代佳人香消玉損,漸而被眾人所淡忘,漸至遺忘,惟有館外那片湘妃竹林伴風日夜吟哦,妄自嗟歎。可謂是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性格所致,或許黛玉的結局並非偶然而是必然,但我依舊認為黛玉她不該入京都,進賈府。她該是屬於那如水的江南的。她該是衣炔飄飄於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她該是於西湖水畔乘姑蘇夜涼,看陌上春柳,賞溪間飛花,對江楓漁火,聽燕語呢喃;該是於畫船聽雨看春來江水綠如藍;她所居的,該是那三分入畫七分羽化的江南美景;她所飲的,該是那一半凝魄一半散氲的江淮流水,伴她終老的,該是那白衣若雪風流倜儻共守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江南才子……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研。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2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説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着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束了整個的故事。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説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説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説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説,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着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説,她還是幸福的。

相比之下,應該説,寶釵是一個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禁錮的女孩,文中也沒有提及她究竟是不是喜歡寶玉,只是明示了賈府最高權威元春站在了寶釵的一邊。沒人會在意寶釵的意見,她和寶玉一樣。只是封建貴族制的犧牲品。

寶玉犯錯捱了打,寶釵義正言辭,勸道“你是要改過了罷。”於是她被學者定位封建統治的衞道士。等我們看到了紅樓的結局:黛玉的慘劇,寶玉的悲劇,寶釵的鬧劇。

品讀之後,就會發現能夠受傷也是一種福氣,即使是像黛玉那樣失戀了,一夜之間老了十歲也不介意,假如能大哭一場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樣抱着自己的抱負與才華和對寶玉的愛和恨走呢?

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種人生歸宿可以選擇,那麼,死於傷心,比活在心如枯槁不發芽的灰暗生活裏,更合我意。

林黛玉那種“碧雲天,黃花地”的哀愁,並不是空泛無由的,好的感情總是最接近人類美的本質。女子對此的追求要更偏執些,註定也要受更多的苦。

寶黛二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感情是一種如此稀缺的資源,除了珍惜,我們別無它法。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3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説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説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書中人物的悲劇,一部作者的悲劇。曹雪芹不僅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生活,而且讚美了封建禮教下純真的愛情。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書中的人物多達900多個,而其中我有一個最喜歡——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泣,千里東風一望遙。”“[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在那樣一個千順從,萬順從的時候,只有她敢於去抗爭,敢於去維護自己的尊嚴。一個敢於同命運、同邪惡鬥爭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而她“分骨肉”的無奈或許就是這個時代的悲劇了。

在《紅樓夢》中的一段情節——黛玉葬花,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情節,也是黛玉的個性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説“不讀《紅樓夢》就不是中國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詞》“開談不説《紅樓夢》,讀盡詩書亦枉然”,可見《紅樓夢》對中國影響之大。

我所看的《紅樓夢》,不僅僅是120回的通行本,還有周汝昌校匯本、甲戌本、戚序本,一共四個版本。我沒有看高鶚的續書,因為我總認為,曹雪芹的《紅樓夢》不是那樣子的,我可以通過自己的發現,去還原一個我認為真實的情節而不受高鶚的影響。

《紅樓夢》博大精深,次次讀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4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藴含人間悲歡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淚。

曾經,我一直認為那富麗堂皇的大觀園是温柔的女兒鄉,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地方。而現在重讀紅樓夢的我知道自己錯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紅燈綠酒生活下,竟掩蓋了世界如此骯髒的一面。小説的內容很多,但令我最動容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愛情悲劇。

或許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雞腸,是有些嬌柔做作。但我們仍從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與多才。我也並不否認薛寶釵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書的亮點。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會的塑造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從長輩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賈寶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卻給我另一番體會。

“花飛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許有人會説花謝是自然規律,又那樣假惺惺的葬花呢?你們不懂,黛玉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歎自己會不會這些花一樣,等到花期一過,也會像花兒一樣孤零零的落下,沒人問?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經暗示了最後她悲慘的結局。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與親人團聚時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獨自一人傷心。沒人會懂她,自從她踏進賈府的那一刻,她必須小心謹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説錯了什麼或做錯了什麼,就會惹來人的嘲笑。寄人籬下久了,使她變成了在一些人看來小肚雞腸的樣子。

當賈府一片喜氣洋洋時,所有人都在為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事做準備的時候。瀟湘竹院卻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蒼白的黛玉等着賈寶玉的到來,沒想到等待的卻是心上人要成親的消息。哭,恨已經無濟於事了,黛玉帶着無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認為這本書無非只是寫了一個三角戀愛的糾葛,但《紅樓夢》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不知反抗的觀念。·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殺。都證明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我們要有反抗精神。如果當時薛寶釵不答應嫁給賈寶玉,那故事的結局就不會這樣了。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紅樓夢讀後感九年級5

我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還是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在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説中並不多見。

我很感謝續者高鶚,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讓她別了寶玉,我覺得很好。

不是説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不過不是有句話説:賽翁失馬,焉之非福嗎?對於黛玉來説,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的悲劇結局,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睡時,看着寶石仍在凡是尋找出路,不得不説,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是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説,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也是不贊成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着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着深深地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顎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地指天憤恨,氣極至亡。

儘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到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麼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甚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着回憶離開他,是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痴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説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説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麼説,寂寞地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的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問題。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為黛玉二離開賈府的,否者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鬥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鬥爭,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着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説閒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黛玉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如既往地愛着寶玉嗎?

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像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卻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