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博頌黨恩——基層文博工作者心得體會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9W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相繼在國際國內不同場合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深刻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多次就文物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對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視,為新時期文物事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博頌黨恩——基層文博工作者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基層文博工作者,慶幸自己趕上文物發展的好時光,因而我們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保持對黨忠誠,努力激發熱情和幹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從而做到勇於擔當作為,勇於創造奇蹟,勇於摘取解放思想的豐碩成果。

有一種載體,就是文物,它記述着五千年的文明,包容着五千年的歷史,更承載着五千年的興衰成敗。盛唐的彩陶,用中西合璧的文化符號,描繪了萬國來朝的大國氣象;清代的宮廷御品,用雍容華貴的身姿媚態,透射了驕奢淫逸的落寞晚景;更有一件件被列強擄掠的國寶,用淪落異鄉的辛酸歷程,訴説着國弱民窮的不幸遭遇。

國運興,則文博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文博事業繁榮起來了。從1處省保、4處縣保,到2處國保、3處省保、9處市保、7處縣保,衡南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變了;從散落鄉村僻野,到倍加呵護地收藏在文物庫房,館藏文物的身價變了;從任憑風吹雨打,到精心修繕對外免費開放,衡南的桐梓山工農游擊隊根據地舊址的命運變了……,一件件文物,悠悠歷史累積的光芒,映襯着閃亮的黨徽。

衡南始建於1952年7月,雖時間不長,然溯源稽古,歷史悠久,從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始建酃縣,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析衡陽縣東南境置清泉縣,立郡設州,析縣置府,分區建市,幾易其名,歷經滄桑2000餘載,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產。作為一名文博工作者,為一件件文物得到珍愛而自豪,更為我們偉大的黨感到自豪。也因此而更加敬佩中國共產黨。記得在桐梓山工農游擊隊根據地舊址裏,有一盞簡陋的油燈,每當我看到它時,我仍然感到一片敞亮,因為那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來照亮中國前程命運的指明燈,那燈光經久未熄。在我們文物庫房裏,還有一面發白的紅旗,那是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保留下來的軍旗。70多年過去了,雖然它的紅色容顏已經消褪,旗面不再完整。每當我觸摸它的時候,我仍然感受到它那熱血沸騰和錚錚的鐵骨。

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4年多的時間裏,我作為普查負責人,不顧寒風凜冽,烈日驕陽,帶領普查隊員跋山涉水,攻堅克難,深入田間地頭搞普查。有一次,我帶隊前往廖田鎮勤豐村高家山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複查。由於該遺址長滿了灌木和荊棘,難以發現有價值的信息,我決定上山去尋找,一路將山上的雜草和山柴用手扒開,往山上走去,手腳被劃破也沒有退縮。途中,我驚喜地發現一塊陶片,高興萬分,不料一腳踩空,掉進了2米深的一個坑裏。事後,我的腰足足疼了一個多月。在我的感召下,全體隊員齊心協力,圓滿地完成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而我也被評為“湖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先進個人”。

2012年,我國啟動了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我責無旁貸,再次挑起重任。投入到這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我底氣更足,信心倍增。先後在《中國文物報》發表普查文章兩篇,在國、省、市網站上發表“一普”工作通訊幾十篇。圓滿完成衡南縣的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2016年被省文物局評為湖南省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普查明星”。

夏天,我們往往頂着炎炎烈日或滂沱大雨;冬天,我們時常迎着刺骨嚴寒,甚至紛飛大雪,一次次往返於文物現場,日復一日地監管着祖國的寶藏,守護着民族精神的文化傳承。每每想到我們守護着的是祖先的精神血脈,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因此無論條件多麼艱苦,我們總能做到不怕坎坷、一路歡歌。看到無數充滿着故事的紅色文物時,我會感受到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無比偉大、無比光榮的黨。因為,在一件件紅色文物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嘔心瀝血、為民謀福的身影;因為,在與一件件紅色文物的對話中,我感受了中國共產黨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意志。作為文博工作者,我要義不容辭地身臨其中,呵護每一件紅色文物,讓紅色文化找到傳承的載體,發揚光大,生生不息。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就是一種精神,我要用它來告訴我們的後代: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創業的過程篳路藍縷,追求的腳步永不停頓。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指引下,我們文博事業的明天會更加美好!衡南的歷史一定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