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觀鐵人紀念館觀後感1000字作文多篇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7W

參觀鐵人紀念館觀後感1000字作文多篇

在新中國初期共和國的開採歷史上,有一大批普普通通的者,他們背井離鄉,懷揣着夢想,為了祖國和人民,為了榮譽和使命,不惜犧牲青春歲月,甚至整個生命。下面是本站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影片《鐵人》觀後感

電影《鐵人》分回憶和現代兩條線,回憶自然是以王進喜等自願參加大會戰的石油工人在大慶發生的事情,現代則是劉燁飾演的石油子弟劉思成在大慶沙漠工作,在思考自己的目標,父親的目標等事情上得到成長。

每個時代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也都需要一個英雄,一個楷模。王進喜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他不顧病痛,永久都奮戰在第一線,以身作則,堅守自己的崗位,安撫不安的同事們,為了讓徒弟們吃飽不辭辛苦的籌備糧食,他在工作上嚴肅,私下裏卻很可親,他對自己的徒弟嚴格,卻也真心疼愛他們,劉思成的父親劉文瑞最後熬不住站上的辛苦,偷偷坐上了回程的火車,王進喜在得知消息後,急得四處尋他,卻在望見他留下的眼淚,説出那一句熬不下去了之後,將那一句留下的話嚥了回去,把得之不易的糧食塞給他,告訴他要好好活。這一刻,王的怒其不爭,他的心疼表露無遺,王進喜的形象最後豐滿起來。

電影開頭,大片大片滿天的黃沙,黃渤一人此刻沙堆上大聲呼喊着劉燁,鏡頭一轉,之後便是劉燁沉默的身影,大紅色的工服套在身上,與身後的漫漫黃沙行成了鮮明的比較,畫面雖然是彩色的,卻總顯得暗淡。沒演幾分鐘,劇情就進入了回憶,回到1960年,一輛破舊的火車載着王進喜和整個大會戰的隊伍來到大慶,黑白的畫面處理帶來那個年代特有的歷史厚重感,那是怎樣的環境呢?荒蕪的土地不見人煙,低矮的茅草房,呼氣成白煙的寒冬,匱乏的物資,沒有先進的器械,沒有熟練的技術,井架甚至要靠人拉,繩子斷了,繼續靠蠻力推上去,我很佩服這些人,為了這樣或那樣的信念,甘願去往這樣的地方,為中國的石油行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而在現代,身為劉文瑞的兒子,劉思成一向以自己是鐵人一代的後代而自豪,父親告訴他自己是病退,父親的老寒腿就像士兵的傷疤一樣讓他驕傲,但是這一切在他得知父親逃跑的真相後破壞的支離破碎。他覺得無地自容,覺得憤怒,可這些又隨着父親的離世不見殆盡,只留下對父親的尊重。在這個故事裏,沒有英雄,又也許有英雄,劉思成為了尋找使用的趙一林和小米奮不顧身的進入滿天黃沙,趙一林對劉思成的維護安慰,亦或者每個奮鬥在石油行業的人都是英雄。

那是怎樣的年代呢?我對大慶的印象是中國最大的油田,在我的心中,大慶,就應是一片瑰麗大氣的土地,與黑白大熒幕上下着鵝毛大雪的荒地是那麼的不同,那些人身上髒的看不出色彩的棉衣,黝黑的臉龐又與如今身着大紅色工服被日頭曬的臉紅通通的石油工人又有着這樣那樣的區別。

在困難面前,像鐵人一樣,絕不言敗,絕不退縮,這大概就是真正的鐵人精神。

影片《鐵人》觀後感

茫茫沙漠,石油漢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飢寒交迫,報效祖國永不言苦……我看着看着銀幕上的《鐵人》,不知不覺地被吸引了,彷彿置身於冰天雪地的荒漠,飢餓和寒霜襲向我瘦弱的身軀。電影裏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場面,我都牢記在心、歷歷在目。這一切的一切,讓我銘記至深,感動至深,思索至深。

渺無人煙的沙漠,無邊無際,大雪紛紛,狂風蕭蕭。大夥兒喝進的是冷風,吐出的是白煙,穿破衣,吃稀粥,躺地板。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只有一雙雙粗糙的手。40多噸的龐然大物,全靠一股股蠻勁。當鑽井將要垮下的千鈞一髮之際,王進喜奮不顧身地跳進冰冷刺骨的水中,當起了“人肉攪拌機”。他瑟瑟發抖,任冰般的霜水侵襲着他,為了鑽井的成功,為了祖國的發展,他熬住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熬住了!説他是鐵人,他沒有鐵的身軀,卻有鐵的靈魂,鐵的膽魄,鐵的堅韌!黑白轉成了彩色,昔日換成了現代,時空穿梭了數十年,但不變的,是鐵人堅如鐵的精神。劉思成,“小知識份子”劉文瑞的兒子,為了完成父親的重託,不知疲倦地工作。無論日日夜夜,無論春夏秋冬,幹完了自己的,便去幹別人的。無數人嘲諷他,他不屑一顧,堅持心中的信念,繼續向前、向前……

從牙牙學語起,一切都是鳥語花香,我在小溪裏安逸地暢遊,無憂無慮。沒有一望無垠的沙漠,沒有飢寒相迎的考驗,我的心早已淡化了。但,漫漫人生路,永不會風平浪靜,總會有困難,有挫折,有失敗。淡化的心就如驚弓之鳥,只能望而卻步,在岔路口徘徊、徘徊,等待着更大的失敗……優勝劣汰是永恆的,失敗者定被淘汰,成功者繼續拼搏。也許,自己的起跑線被拉遠了,只能看着別人展翅高飛。可,懶造就蟲,勤造就龍。培養出鐵的精神,在失敗面前永不放棄,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聽狂風怒吼,迎波濤洶湧。那麼,毫無疑問,你將是勝利者!走出去吧,走出家門,走出世界,走出宇宙,當你披荊斬棘,用鐵的精神戰勝一切困難,成功的彼岸便近在咫尺。

入睡了,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息。我彷彿也成了一個鐵人,我奮戰着,我不退縮,我不言敗,直到成功……

《鐵人》的觀後感

他們的努力和奮鬥,換來了收穫的光榮,他們的奉獻和犧牲,不應該被忘記!《鐵人》影片以宏闊的史詩場景,和工人們各自的鬥爭歷程,譜寫出幾十年來,兩代石油工人在東北大地上的生命壯歌,這其中既有王進喜式的英雄好漢,也有劉文瑞般的文弱書生,既有粗獷豪邁的戰鬥情懷,也有遲疑彷徨,懷疑和否定自己價值的時刻,所有這些,都表明了所謂的鐵人全是一羣普通人,但是他們以平凡的腳步,走出了偉大的歷程,深深的震撼着每一個觀眾。

可歌可泣王進喜——鐵人是這樣煉成的

王進喜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感召力不僅來自他高度的責任心,工作激情和經驗與魄力,也來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漢子,走到哪裏都能吸引人的注意,都能夠成為中心,並不需要靠領導者的身份,而是一種無所不在的非權力的影響力,他唱秦腔,可以驚天地而泣鬼神,具有一種格外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作大會發言,不讀稿子,不喊口號,但是大傢伙都信服,都樂意聽,獨具一種直達心靈的酣暢與痛快!他的藝術氣質是如此濃郁,他的革命情懷中顯而易見的浪漫氣息,那種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執著,也為這樣一個鐵人,增添了動人的味道。他其貌不揚,但是那種內在的精神力量,使人相信,無論做什麼,他都會成功,他都是鐵人!

影片以大量的性格與細節刻畫,為一個可歌可泣的鐵人形象的誕生奠定了豐滿的性格基石。他對於鑽井的痴情,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但是哪一種成功不是如此呢),最後他們以5天4個小時的時間,創造了記錄,成為鑽井先鋒和榜樣。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有了他前期對於每一個成員的動員,有了他的生動而鮮活的思想,有了他以身示範,有了他在關鍵時刻的果斷,所有這些所煥發出的戰鬥熱情是驚人的。這是怎樣的5天,他喊着號子,給大夥鼓勁,眼看着線磨斷了,但是,靠着身上的一股子勁兒,楞是讓大傢伙齊心協力把機器拉上去了,在很多時刻裏,眼看着不行了,彷彿就靠着他的一口氣,讓大家走到最後,撐到勝利的時候,人的魅力在哪裏,就在於在危機時刻所迸發出的力量!

當井噴發生的時候,他不顧被壓傷的雙腿,在得知應急措施無法預期達成,急需的材料不能及時運到之時,他當機立斷,變通方法,沒有攪拌水泥的機器,他作出驚人之舉,以血肉之軀充當攪拌機——鐵人就是這樣煉成的,正如他在發言的時候説的那樣,“寧可少活0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

可悲可感劉文瑞——一個普通的靈魂能夠走多遠

劉文瑞的形象,非常重要,也非常感人。他不僅是上一代和下一代石油工人的一個橋樑和過渡,也通過自己的平凡和普通襯托出了上下兩代石油人的不同尋常的鐵人精神和俠骨柔情。

劉文瑞可以説是一個悲劇。一個無法適應殘酷的時代和殘酷的生活的普通人的悲劇,他做不了英雄,卻被迫和英雄們一起戰天鬥地,他無法適應環境和生活,卻不得不堅持着一天又一天,他完成了他自己能夠完成的工作,直到再也支撐不了。他的失敗正反襯出在場的每一個石油工人的大不易,可以説每一個堅持下去的人都是英雄,王進喜只是這個英雄羣像中的一名。

劉文瑞努力過,戰鬥過,堅持過,但是他懦弱,所以當別人不給他至關重要的晶石之時,他沒有拿起菜刀和人拼命的勇氣;他身體孱弱,一到殘酷的冬天,他的老寒腿就犯病了;他還笨手笨腳,把師傅王進喜的雙腳給砸傷了。是的,他犯過大大小小的錯誤,但是王進喜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這個小知識分子的引導幫助和關心,這個小知識分子也一直掙扎着希望可以做得好些,但是他沒有堅持到最後,他實在撐不住了,選擇了逃走。王進喜一直追到火車站,抓住了他,還是放了他,最後一刻不忘把身上最寶貴的全都給把本文 了這個徒弟,悲愴的哭號着他的不爭氣。

劉文瑞不是個孬種,他用自己的專長,紮根鄉村教育,和老婆一起支撐起一所國小,直到生命的終結,在另一片天地中,完成了一個新的領域裏的鐵人的自我塑造。正如他的兒子所説,他沒有什麼可慚愧的,他完成了自己,雖然平凡普通,但是他沒有放棄奉獻和努力。他同時也完成了一個好的角色,把一種奮鬥的精神,一種執着與堅持,傳承給了他的兒子,從這一點來説,劉文瑞的一生是成功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可贊可歎劉思成——平凡的腳步也可走出偉大的歷程

思成是新一代的石油工人,一個年輕的標兵,但是他所面臨的困惑更多,新的價值理念不再具有王進喜時代的單純和樸素,而是很容易在迅速多元化的時代裏,迷失自己,許多身邊的同事都説他是傻子。他遲疑過,彷徨過,甚至失眠過。他變得很沉默,變得很孤僻,雖然他還在幹活,但是幹活的意義隨時被抽空,怎麼辦?這位年輕的鐵人為自己尋求自我調節的方法,就是面對現實,積極進行心理干預。

他一直有一種動力,這個動力起初來源於父輩的光榮和精神感召,他在自己的宿舍裏也裝飾着當年鐵人時代的榮譽徽章,他為自己營造了一種奮鬥的情懷,他要撇開眾人的干擾,獨自努力,他做到了,他一次次面對各方面的質疑,包括自己內心的動搖,又一次次在精神上超越自我。

但是,有一天,當他得知是一個逃兵的時刻,他的痛苦格外深沉,因為榜樣沒有了。賴以自豪的傳統和父輩的榮光一下子成了籠罩在頭上的陰影,如何戰勝自己呢!他迴避過,別人卻偏偏一次次提起,他試圖忘記過,但是瑜伽和拳擊也無法抹殺這樣的事實,在最痛苦的時刻裏,他甚至控制不住和最好的朋友扭打起來,影片再一次表現出英雄和標兵的普通,也正是在這種普通裏,我們看到了超越自我的可貴和動人。

思成終於願意接受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同時用自己捨身救人的壯舉,實現了對父輩的超越,對自我的超越,同時再次向世人證明了平凡的腳步也可以走出偉大的歷程。

影片沒有塑造一個個鋼鐵意志的偉人,卻勾畫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普通石油工人,勾畫出他們在艱難困苦的時刻裏的堅持、執著、掙扎和犧牲,他們的業績和貢獻是了不起的,但是他們的為人和做事又是樸實無華的,他們是平凡的英雄,是有缺點的好人,這樣的生命壯歌才更有味道,影片的魅力也就在這裏。

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今天早上很早就醒了,大概四點都不到就醒了,而且還是自然醒!也許是要去大慶興奮吧,不管還是什麼,心情都挺好的!

七點的時候我們就準時到科廈南門等候着上車,等候着去大慶,等候着去鐵人紀念館,等候着一次精神教育,等候着一次優秀時代精神的教育。

去的時候是非常開心的,在車上同學們快樂着自信的唱着自己的歌,雖然唱的是別人的歌,走的是自己調。但那份喜悦是不可以在不在調上所能衡量的。老師還表演了手語的小虎隊的《愛》,雖然是看不懂,但衝老師表演的那份激情,我的快樂之感不免也多了幾分啊!

回來的時候大家可都累了,我就是從大慶上高速睡到哈爾濱下高速,總之大家都累了。

世間之事大抵如此,鐵人王進喜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的偉大貢獻不也是如此嗎?也許教育就是般的,有苦有樂,更何況這優秀時代精神的教育呢。

回來的路上便與同學商討起了,這個觀後感怎麼寫,他説着有什麼好學習得啊,不就是蠻幹嗎,不就是為祖國建設蠻幹嗎,不就是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蠻幹嗎?這有啥好些的啊?我想了想貌似是這麼回事,不過仔細想想這怎麼可能呢,整個大慶市就建一個那麼宏偉的鐵人紀念館來宣傳與倡導蠻幹精神,這分明是一個連三歲小孩都能想得到問題,更何況是一個集中了全國精英的政府人才們呢?

結果果不其然,大慶精神絕對不是蠻幹,或者退而求其次不單單是蠻幹而已,而且蠻幹只是呈現給人們的表象,僅此而已。大慶精神是有其豐富內涵的,只是我們學習的人太膚淺了罷了,值得我們很好研究研究學習學習發揚發揚!

大慶精神高度概括就只有四個字:“愛國、創業、求實、奉獻”。但這八個字是那個時代非常非常重要與可貴的精神,在那個時候,整個國家急需發展經濟,發展經濟工業是火車頭,而工業的血液就是石油了,而那個時候中國還戴着一個大國貧油大國的帽子。在黨中央的號召,在鐵人王進喜的領導與躬行下,不負眾望的摘掉了貧油大國的帽子。

還清晰的記得,在快到紀念館的時候,看到一建築物上掛着一個關於“三老四嚴”的條幅,於是拿出手機百度一下“三老四嚴”,結果“三老”即對待革命事業要當老實人、説老實話、做老實事。“四嚴”即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心想這“三老”正是當下所缺乏的,現在的社會不僅僅是政府,,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是鱗次櫛比,結果只是勞民又傷財,即便要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你也要讓人們覺得是這麼回事,有點宣傳效果。近日,深圳市萬名政府公務員上街給人擦皮鞋,這不僅僅搶了擦鞋匠的飯碗,這不必説,畢竟你們不是常常幹這個,但多少有點衝擊吧!你們公務員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應該比我們清楚!我想這終會給人民大眾留下茶餘飯後的笑談,這也許也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的踐行吧!

回來後自然上網查資料時必不可少的了,其豐富內涵中還包括了“四個公開”:思想公開、缺點公開、工作公開、生活公開。我認為這也是現在政府做的不夠好的,政府的灰色收入太多,這也是中央自己説的。最近有則新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面對德國記者提問:“在德國,德國公民能瞭解德國總-理的子女及其財產狀況,在中國能嗎?”姜瑜面對惡意刁難,不慌不忙,沉着冷靜,機智地回答:“當然能,()中國公民也能瞭解德國總-理的子女財產情況。”

大慶精神豐富內涵其中的精華自然是不少的,但我認為也是有其糟粕的,過分的強調勤勞,沒有注意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真理。在“愛國、創業、求實、奉獻”這八個字中就沒有提到創新。而這創新正是現在中國所匱乏的重要精神。還有就是沒有注意到落實科學發展觀,應該正確的説是沒有那個思想,畢竟那時還沒有提出科學發展觀,總之沒有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過這一切都是受到了時代的侷限與生產力的侷限!

在弘揚中華優秀精神上,也是要注意的,譬如__在重慶唱紅歌就唱了幾千個億掉了,前不多日,有則新聞新聞提到在連任之後的第二天就到他父親的墳頭獻上了鮮花。宣傳倡導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躬行了。

概而論之我們學習踐行弘揚大慶精神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新時代的優秀時代精神相結合做到與時俱進,方才是正道!

參觀鐵人紀念館觀後感

12月8日,公司黨委組織機關各部門以及基層單位部分領導參觀了新落成不久的鐵人紀念館。

8點15分,我們到達鐵人紀念館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醒目的“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八個鎦金大字。抬眼望去,鐵人紀念館沐浴着朝陽的霞光,巍然屹立在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門前是高高四十七級台階,它代表着鐵人四十七年艱辛的人生歷程;整個紀念館雄偉壯觀,氣勢逼人,猶如一座巨大的豐碑在向人們昭示着無私無畏的鐵人精神。

隨着解説員聲情並茂的解説,我們踏着鐵人的足跡開始了意義深刻的參觀。進入紀念館的正門,鐵人隊伍向我們迎面走來,這是一組鐵人帶領的石油工人隊伍所組成的雕塑,他們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勢,組成了技壓羣雄的鐵人隊伍,他們是祖國石油戰線上的一堵銅牆鐵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紅旗!

深入展館,我們看到了鐵人王進喜同志艱辛的童年生活。王進喜同志的父親雙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擔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擔,六歲趕車百里送羊毛,十歲給地主放牛……如此的艱辛,讓王進喜同志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而奮鬥的壯麗人生,不畏艱險、排除萬難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輝。

六十年代初,鐵人從甘肅玉門千里迢迢來到這個不毛之地,支援祖國石油建設。許下了“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肝膽誓言,在當時惡劣的條件下,“天當房,地當牀”,用人拉肩扛的手段,搬運鑽井設備;用盆端桶提的方法取得油井開鑽所需要要的水資源;寒冬臘月為了壓制井噴而毫不猶豫得跳進水泥漿中充當攪拌機。他就是用這種鐵一樣的身體和意志,讓中國把貧油的帽子丟進了太平洋;他帶領一羣鐵一樣的隊伍建成了年產5000萬噸的大油田,他書寫了中國石油工業的輝煌篇章!

參觀過程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鐵人那種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因為小的時候家裏窮,沒有過上學唸書的經歷,他就利用工作閒暇時間學習認字,他用自己的語言寫日記,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在日記本中這樣寫道:“我學會一個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嶺去見毛主席!”多麼樸實的語言,表達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這種執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也要上”的創業精神;正是這種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的勇氣。

鐵人紀念館以翔實的史料生動地再現了大慶油田波瀾壯闊的創業歷程,突出反映了大慶油田會戰的優良傳統和以“鐵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的感人事蹟。是新時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對於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切實肩負起維護國家石油戰略安全的神聖使命,全力以赴創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創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