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弘揚五四運動愛國精神演講稿四篇

欄目: 演講稿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21K

第一篇:弘揚五四運動愛國精神演講稿範文四篇

弘揚五四運動愛國精神演講稿四篇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其革命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所爆發的學生愛國主義運動,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着舉大的意義。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開展,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那麼在今天,正是五四運動發生的86週年之際,這場運動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很久遠了。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着重大的意義的。那場以大學生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他們怎樣來用青春的熱血和生命來實踐着自己對國家的愛。那麼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背景下。愛國好像對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留於一種形式,一個口號了,“愛國熱血青年”在今天已經被看作一個貶義詞了。那麼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有着巨大的社會意義的。

也許有人會説五四運動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那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這種認識是很不正確的,筆者認為五四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正是我們新的時代的所需,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是的,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自己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對於當代的大學生是有着巨大的意義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而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學校裏,你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現在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他們所唱響的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我們走向社會,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在我們的身邊,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去實踐各種有益的社會公益活動,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

其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去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還是有着各種各樣的形式。無須做一些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而將我們的身邊的小事切切實實地做好,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主義形式。在今天我們懷念五四運動,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着巨大的社會意義的,讓我們重新去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新去審視我們的意識形態。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幟,五四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新的時代它有新的內容。我們懷念五四精神,我們發揚五四精神。

---------------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總體精神氣質。它有着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一種超越階級、階層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與凝聚力。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歷史的。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積澱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條,激勵着人們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二是對正義價值的認可與執著追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要義之一。三是憂患意識。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直激勵着人們奮發有為、勤政為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感受憂患中超越憂患,並最終達到“不憂”、“不惑”、“不懼”的境界。四是歷史責任感。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秋瑾的“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無不表現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超越個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是一種主流意識。這些歷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種高尚精神彙集在一起,便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國魂意識,成為炎黃子孫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為民族的脊樑。

民族精神是發展的。民族精神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如果説《周易》中貫穿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主線,是古代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的話,那麼,近代以來一直孕育着現代革新的中華民族精神,“萬眾一心,發憤圖強,振興中華”就是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在中華民族危機最深重的年代,孫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成為倡導中華民族精神近代革新的第一人。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先驅們,不僅高舉起民主與科學的現代化旗幟,而且第一次舉起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倡導“少年中國精神”,實現了民族精神的創新。以毛澤東、瞿秋白、方誌敏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更是堅持把優秀傳統與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為呼喚民族精神譜寫下一曲曲“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麗詩篇。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長征精神、紅巖精神、延安精神又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內容。新中國成立後形成的“為國爭光,為民爭氣”的大慶精神;“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嚴防死守,戰天鬥地”的抗洪精神等等,都是隨着時代的進步,凝結起來的時代精華。江澤民同志把當代的民族精神歸結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經過共產黨人的大力倡導和身體力行,已經逐漸升華為最本質、最深刻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也是現實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民族精神的內涵也不相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內容,民族精神必須也應該體現出不同的回答和反映。這樣,民族精神才能在不同的歷史活動中表現出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才能具有對內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使之與時俱進、充滿生機和活力。在2014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面前,危難之中民族精神得到空前弘揚。多少白衣天使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曲悲壯的生命絕唱;多少青年志願者自發走上抗擊“非典”第一線,再次譜寫時代的青春之歌;在這場戰鬥中,人們變得更相愛,守望相助,構築起一道無形的堅固城牆。這是民族精神最生動、最現實的一次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着這個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弘揚者,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者、發展者。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條件,在當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愈來愈具有突出的地位。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增強綜合競爭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

-----------------------------------

一個國家和民族在發展的道路上,總會發生一些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鐫刻在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中,反映出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走勢,預示着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五月四日是“五四”青年節。86年前爆發的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羣眾運動——五四運動,就是中華民族光輝史冊裏動人的一卷。一批批有志青年從此走上了波瀾壯闊的奮鬥征程,歷經磨難而不屈,飽嘗艱辛而不衰,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譜寫出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學習先進,勇於創新,這鮮明地寫在五四精神的旗幟上。中國革命的先驅李大釗曾疾呼: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愛國主義,始終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旗幟。有了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青年運動就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當代中國青年,一定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沿着黨指引的道路繼續奮勇前進。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是一代代青年人的青春和使命,也應該是當下青年人的追求和風采。

我們正面對着世界經濟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也面對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國際競爭。這是一場全球範圍的大競爭,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在這場競爭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歷史責任重大。每一個青年人都要努力從我國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學習和掌握必需的技能和本領,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

形勢逼人,只有學習,才能走上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廣大青年朋友要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大膽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注意瞄準知識創新的趨勢和潮流,努力在科技文化發展的最前沿佔有一席之地。要按照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找準學習成才的立足點和切入口,不斷提高成才的層次,努力成為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人才。這是廣大青年朋友們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必須肩負起來的歷史責任。

創造是青春的本色。經濟全球化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廣大青年朋友具有強烈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激情。在實踐中,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闢新境界,只有這樣,新發明、新發現、新創意、新開拓才會在各種領域不斷湧現。

奉獻是一種別樣的青春。許許多多的青年朋友默默無聞地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錦繡河山增光添彩。在奉獻中確定人生的座標,在奮鬥中建功立業,這是一切有志有為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道路。

---------------------------

86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從而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五四運動也是現代中國青年運動的發端,正是在五四運動中,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台。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青年運動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一代又一代先進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進行了不懈奮鬥,建立了卓越功勛。

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始終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中國青年運動又豐富和發展了五四精神。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奮鬥實踐,使五四精神不斷昇華到新的境界。五四運動86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四先驅們追求的理想和目標正在變成現實。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五四精神,就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譜寫青年運動的嶄新篇章。

勇於承擔歷史責任,是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我們今天要進一步發揚這一光榮傳統,肩負起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使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和當代青年運動的主題。青年一代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牢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以昂揚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為實現黨的十六大確定的各項任務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勤於學習。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更加需要發揚五四先驅們倡導的科學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科學文化的武裝。要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領,都需要下苦功夫學習。青年一代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為此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學習再學習。青年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時光,發憤學習,刻苦鑽研,打牢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善於創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在這一偉大實踐中,有大量新情況需要去認識,有大量新課題需要去解決,有大量新任務需要去完成。只有不斷創造,不斷開拓,事業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青年時期是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青年是最具有創造熱情和創造潛力的羣體。青年一代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潛能,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在不斷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勇於創造,善於創造,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甘於奉獻。同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是總結中國青年運動的必然結論,也是當代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奉獻是崇高的精神境界,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業的前提。青年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做出奉獻時,青春才更加亮麗,自身價值才能更好地實現。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覺服務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社會,艱苦奮鬥,不懈進取,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永恆的青春。

五四以來的中國青年運動史,是中國社會偉大變革的歷史篇章中一部絢麗的青春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交響樂中一部雄渾的青春樂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青年運動必將譜寫更加光輝燦爛的篇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跟黨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中,唱響新時期的青春之歌!

第二篇:弘揚五四運動愛國精神演講稿範文四篇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其革命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所爆發的學生愛國主義運動,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着舉大的意義。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開展,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那麼在今天,正是五四運動發生的86週年之際,這場運動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很久遠了。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着重大的意義的。那場以大學生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他們怎樣來用青春的熱血和生命來實踐着自己對國家的愛。那麼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背景下。愛國好像對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留於一種形式,一個口號了,“愛國熱血青年”在今天已經被看作一個貶義詞了。那麼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有着巨大的社會意義的。也許有人會説五四運動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那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這種認識是很不正確的,筆者認為五四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正是我們新的時代的所需,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是的,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自己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對於當代的大學生是有着巨大的意義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而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學校裏,你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現在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他們所唱響的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我們走向社會,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在我們的身邊,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去實踐各種有益的社會公益活動,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其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去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還是有着各種各樣的形式。無須做一些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而將我們的身邊的小事切切實實地做好,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主義形式。在今天我們懷念五四運動,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着巨大的社會意義的,讓我們重新去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新去審視我們的意識形態。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幟,五四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新的時代它有新的內容。我們懷念五四精神,我們發揚五四精神。 ---------------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總體精神氣質。它有着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一種超越階級、階層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與凝聚力。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歷史的。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積澱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條,激勵着人們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二是對正義價值的認可與執著追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要義之一。三是憂患意識。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直激勵着人們奮發有為、勤政為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感受憂患中超越憂患,並最終達到“不憂”、“不惑”、“不懼”的境界。四是歷史責任感。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秋瑾的“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無不表現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超越個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是一種主流意識。這些歷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種高尚精神彙集在一起,便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國魂意識,成為炎黃子孫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為民族的脊樑。

本站範文網【】

第三篇:弘揚五四運動精神演講稿範文

即將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一九九九年,我們迎來了“五四”運動八十週年紀念日。偉大的五四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革命青年強烈的愛國熱情,今天同樣也激勵着我們為建設偉大祖國而奮鬥。

“五四”運動所取得的輝煌勝利和愛國精神永不磨滅。弘揚偉大的五四精神,我們就要做出實際行動。我國目前還處於社會主初級階段。為了整個民族的強盛,我們必須奮起直追。用知識財富來武裝自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黨和國家十分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和事業發展。他們説:“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黨中央的殷切關懷我們會銘記在心。將拳擊拳愛國心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做好本職工作,不斷努力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樑之材,是我們最大的願望,也將是對五四精神最好的弘揚。

前些日子,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使我駐南使館人員慘遭傷亡。北約的野蠻暴行激起了我國人民強烈的譴責和抗議。中央領導發表了義正辭嚴的講話,全國各地青年學生遊行抗議,大家無比憤恨。面對如此義憤填鷹的事情,我們不能只沉浸在不滿和悲痛之中。而應將滿腔憤怒化作強大的愛國動力,繼續弘揚偉大的五四精神。以積極大的熱情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我是幼教戰線上的一名普通的工作者。

有人説:幼教事業是托起紅太陽的事業,是一項系民族未來與希望的事業。作為一名電力幼教工作者,我更加感到身上的責任種大。有了這種責任感,工作上就有了動力。我愛自己的工作,因為我愛祖國的未來。每當我想起這些,就感到工作意義的深遠。

引導幼兒學知識要有耐心、講究方法。要讓他們在遊戲中學習,既獲得知識、又感到愉快,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當我用汗水和熱情教會孩子們一首歌、一個舞蹈、一個生活小常識時;當我們盡心盡力排演的幼兒節目博得家長們陣陣掌聲時;當我輕輕地為小女孩們梳好髮辮,她們微笑着説“謝謝老師”時;當我語重心長的給一個調皮的孩子講清道理,使他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時,心中總會漾起絲絲欣慰、點點開心。每天,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健康活潑的身影,快樂和喜悦便從心底油然而生。孩子們是參天大樹的幼芽,是高樓大廈的基礎沙石。我們把愛心給了他們,也就是把一顆赤誠的心獻給了親愛的祖國。

毛主席對青年人説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你們的。他還説: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人是朝氣蓬勃的正如初升的太陽。讓我們學習多方面的知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職盡責,才能不辱時代所賦予的使命。

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在黨的領導下,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勤奮工作,努力進取,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富強,讓我們在跨世紀的宏偉藍圖上描繪出生動的一筆!

第四篇:紀念五四運動,弘揚愛國精神

紀念五四運動,弘揚愛國精神

——在深圳市皇御苑學校國旗下的講話

鄔德發

2014年5月10日

今年的5月4日是五四運動91週年。91年前的5月4日,當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來,北京的青年學生憤怒了,他們勇敢地走上街頭,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還我山東”、“還我青島”等口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的主旋律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秀精神,是中華民族高度一致的價值取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凡是愛國的英烈,無不受到人們的崇敬而流芳百世;凡是漢奸、賣國賊,無不受到人們的唾罵而遺臭萬年。拿端午節來説吧,這是一個人給予一個民族的節日,也是一個民族給予一個人的節日,這個人就是屈原。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麼要給予屈原這麼一個節日呢?因為屈原太愛他的祖國和人民了,他一生憂國憂民,“恐皇輿之敗績,哀民生之多艱”,當他聽説楚國的都城已被秦軍攻陷的時候,他的心碎了,於是懷石投江而死。楚國人民的心也都碎了,因為人民也太愛他了,人們拼命地划龍舟救他,將粽子撒遍江河湖海,不讓水族們殘害他的軀體。一個民族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就這麼發源了,它發源於屈原,發源於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再拿岳飛來説吧,自他遇害之後就一直活在人民的心裏,真可謂家喻户曉、孺婦皆知,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把岳母所刺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心裏,凝聚在奮勇殺敵的刀光劍影之中,也凝聚在對老百姓“秋毫無犯”的大愛裏。與此相反,秦檜因為賣國求榮、陷害忠良,人們給他鑄了一尊跪像,永遠跪在了岳飛墓左前方的一個角落裏。大賣國賊汪精衞死後,他的家人把他葬於用鋼筋水泥建成的墳墓之中,然而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國民政府將他的墳墓炸得粉碎,真是大快人心。我相信,在我們中華民族,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國人是要做愛國者而不願當賣國賊的。請允許我現在來做一個調查:凡是要做愛國者而不願當賣國賊的,請舉手!好,非常好,大家都舉手了,請把手放下。

同學們,舉舉手,表示要做一個愛國者,這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想真正做一個愛國者,做一個名副其實的愛國者就不那麼容易了。知道五四運動之後,我國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是怎樣弘揚五四運動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嗎?讓我簡單地説一説“一二九”運動的故事吧,1935年華北事變發生後,華北面臨着成為第二個偽滿洲國的危險,華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了,也就在這一年的12月9日,北平的青年學生憤然走上街頭,高呼“反對華北五省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等口號,反動軍警用高壓水龍頭向他們噴水,水噴到身上,很快就結成了冰,然而這些青年學生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他們的心中燃燒着愛國主義的熊熊烈火。

那麼,在當今,我們怎樣做一個愛國者,怎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呢?是不是一定要高呼愛國主義的口號、一定要“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一定要“捨身炸碉堡”、一定要做出驚天動地的愛國主義壯舉呢?回答是否定的,今天的時代不同了,在今天和平的環境下,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應該時刻想着“不久之後,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麼?”而現在應該做的就是:踏踏實實地學習,學一些可以報效祖國的本領。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第五篇:弘揚五四運動精神的材料四篇

弘揚五四運動精神的材料四篇

[日期:2014-02-26] 來源:作者: [字體:大 中 小]

-

-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那場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其革命浪潮迅速席捲全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這次運動是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所爆發的學生愛國主義運動,在中國的革命史上有着舉大的意義。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極大地推動了科學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奠定了基礎。它又是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偉大斗爭,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直接促進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的開展,五四偉大的愛國精神直接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本文由中國論文聯盟收集整理。

那麼在今天,正是五四運動發生的86週年之際,這場運動已經離我們這一代人很久遠了。重提五四愛國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有着重大的意義的。那場以大學生為主的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他們怎樣來用青春的熱血和生命來實踐着自己對國家的愛。那麼時值今天,當代的大學生遠離了國家和民族苦難的日子,遠離了社會動盪不安的局面,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生活背景下。愛國好像對於今天的我們已經留於一種形式,一個口號了,“愛國熱血青年”在今天已經被看作一個貶義詞了。那麼我們今天來重新懷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用自己的切實行動來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有着巨大的社會意義的。

也許有人會説五四運動離我們已經太久遠了,那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已經過時了,對於我們也沒有很大的現實意義了。這種認識是很不正確的,筆者認為五四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正是我們新的時代的所需,我們很有必要重新認識我們的意識形態,有必要在新的形式下重新認識愛國主義精神。是的,如何認識愛國主義怎樣用我們自己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對於當代的大學生是有着巨大的意義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而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學校裏,你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就像現在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他們所唱響的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動。我們走向社會,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的公民,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 在我們的身邊,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地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去實踐各種有益的社會公益活動,也是一種愛國主義行動。

其實,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去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還是有着各種各樣的形式。無須做一些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情,而將我們的身邊的小事切切實實地做好,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主義形式。在今天我們懷念五四運動,重提五四精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還是有着巨大的社會意義的,讓我們重新去認識愛國主義精神,重新去審視我們的意識形態。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

五四精神是一面旗幟,五四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在新的時代它有新的內容。我們懷念五四精神,我們發揚五四精神。

---------------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總體精神氣質。它有着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是一種超越階級、階層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與凝聚力。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靠的就是威力無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歷史的。一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積澱史。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易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條,激勵着人們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二是對正義價值的認可與執著追求。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殺生成仁,捨生取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要義之一。三是憂患意識。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直激勵着人們奮發有為、勤政為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感受憂患中超越憂患,並最終達到“不憂”、“不惑”、“不懼”的境界。四是歷史責任感。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秋瑾的“他年成敗利鈍不計較,但持鐵血報祖國”,無不表現出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中,超越個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是一種主流意識。這些歷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種高尚精神彙集在一起,便成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世代相傳的國魂意識,成為炎黃子孫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為民族的脊樑。

民族精神是發展的。民族精神隨着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如果説《周易》中貫穿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主線,是古代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的話,那麼,近代以來一直孕育着現代革新的中華民族精神,“萬眾一心,發憤圖強,振興中華”就是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在中華民族危機最深重的年代,孫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成為倡導中華民族精神近代革新的第一人。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新文化運動先驅們,不僅高舉起民主與科學的現代化旗幟,而且第一次舉起馬克思主義的旗幟,倡導“少年中國精神”,實現了民族精神的創新。以毛澤東、瞿秋白、方誌敏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更是堅持把優秀傳統與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為呼喚民族精神譜寫下一曲曲“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麗詩篇。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長征精神、紅巖精神、延安精神又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內容。新中國成立後形成的“為國爭光,為民爭氣”的大慶精神;“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嚴防死守,戰天鬥地”的抗洪精神等等,都是隨着時代的進步,凝結起來的時代精華。江澤民同志把當代的民族精神歸結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緊跟時代、勇於創新的精神”;“知難而進、一往無前的精神”;“艱苦奮鬥、務求實效的精神”;“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經過共產黨人的大力倡導和身體力行,已經逐漸升華為最本質、最深刻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也是現實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其民

族精神的內涵也不相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內容,民族精神必須也應該體現出不同的回答和反映。這樣,民族精神才能在不同的歷史活動中表現出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才能具有對內動員民族力量、對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使之與時俱進、充滿生機和活(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力。在2014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面前,危難之中民族精神得到空前弘揚。多少白衣天使以自己的生命之軀迎擊肆虐的“非典”,給世間留下一曲曲悲壯的生命絕唱;多少青年志願者自發走上抗擊“非典”第一線,再次譜寫時代的青春之歌;在這場戰鬥中,人們變得更相愛,守望相助,構築起一道無形的堅固城牆。這是民族精神最生動、最現實的一次體現。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不斷結合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豐富着這個民族精神。”中國共產黨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弘揚者,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實踐者、發展者。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條件,在當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愈來愈具有突出的地位。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增強綜合競爭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需要。

-----------------------------------

一個國家和民族在發展的道路上,總會發生一些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鐫刻在這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中,反映出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走勢,預示着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五月四日是“五四”青年節。86年前爆發的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羣眾運動——五四運動,就是中華民族光輝史冊裏動人的一卷。一批批有志青年從此走上了波瀾壯闊的奮鬥征程,歷經磨難而不屈,飽嘗艱辛而不衰,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譜寫出了一支支可歌可泣的青春之歌。

學習先進,勇於創新,這鮮明地寫在五四精神的旗幟上。中國革命的先驅李大釗曾疾呼: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愛國主義,始終是中國青年運動的旗幟。有了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青年運動就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當代中國青年,一定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沿着黨指引的道路繼續奮勇前進。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是一代代青年人的青春和使命,也應該是當下青年人的追求和風采。

我們正面對着世界經濟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也面對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國際競爭。這是一場全球範圍的大競爭,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在這場競爭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未來,歷史責任重大。每一個青年人都要努力從我國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學習和掌握必需的技能和本領,與時代同步,與祖國同行。

形勢逼人,只有學習,才能走上成才之路、成功之路。廣大青年朋友要有一種只爭朝夕的緊

迫感,大膽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注意瞄準知識創新的趨勢和潮流,努力在科技文化發展的最前沿佔有一席之地。要按照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找準學習成才的立足點和切入口,不斷提高成才的層次,努力成為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人才。這是廣大青年朋友們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必須肩負起來的歷史責任。

創造是青春的本色。經濟全球化時代呼喚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廣大青年朋友具有強烈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激情。在實踐中,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形成新認識,開闢新境界,只有這樣,新發明、新發現、新創意、新開拓才會在各種領域不斷湧現。

奉獻是一種別樣的青春。許許多多的青年朋友默默無聞地奉獻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錦繡河山增光添彩。在奉獻中確定人生的座標,在奮鬥中建功立業,這是一切有志有為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正確道路。

---------------------------

86年前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 動。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從而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五四運動也是現代中國青年運動的發端,正是在五四運動中,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台。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青年運動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一代又一代先進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進行了不懈奮鬥,建立了卓越功勛。

五四運動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始終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中國青年運動又豐富和發展了五四精神。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奮鬥實踐,使五四精神不斷昇華到新的境界。五四運動86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四先驅們追求的理想和目標正在變成現實。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階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五四精神,就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譜寫青年運動的嶄新篇章。

勇於承擔歷史責任,是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我們今天要進一步發揚這一光榮傳統,肩負起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使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和當代青年運動的主題。青年一代要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牢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以昂揚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為實現黨的十六大確定的各項任務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勤於學習。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更加需要發揚五四先驅們倡導的科學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科學文化的武裝。要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和本領,都需要下苦功夫學習。青年一代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為此就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學習再學習。青年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時光,發憤學習,刻

苦鑽研,打牢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善於創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在這一偉大實踐中,有大量新情況需要去認識,有大量新課題需要去解決,有大量新任務需要去完成。只有不斷創造,不斷開拓,事業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青年時期是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青年是最具有創造熱情和創造潛力的羣體。青年一代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潛能,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在不斷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勇於創造,善於創造,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就要甘於奉獻。同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是總結中國青年運動的必然結論,也是當代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奉獻是崇高的精神境界,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業的前提。青年只有在為祖國和人民做出奉獻時,青春才更加亮麗,自身價值才能更好地實現。要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自覺服務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社會,艱苦奮鬥,不懈進取,在火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無悔的青春、永恆的青春。

五四以來的中國青年運動史,是中國社會偉大變革的歷史篇章中一部絢麗的青春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交響樂中一部雄渾的青春樂章。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青年運動必將譜寫更加光輝燦爛的篇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堅定不移跟黨走,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中,唱響新時期的青春之歌!

中國論文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