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多篇)

欄目: 學生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9.38K

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多篇)

【第1篇】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

通過和市委的老師聊天,我更加確定自己的專業知識的淺薄。一個學新聞的人連消息、通訊都掂不清;面對一個新聞事件,做不到“寫起來不假思索”,還算什麼學過新聞!你出去後,能力都沒,又何來競爭力!

現在覺得,新聞哪裏無學了!新聞大大的講究,在學校得好好訓練,能夠以後看到事情就有想法、提起筆來就能寫。如果有些專業是培養專才,那我們新聞肯定是培養既博聞強識、又對“新聞學”這一專業有深刻認識的人才——也就是傳説中的“丁字”型人才。

還記得喻老師那天帶我們去江西日報社辦理寒假實習手續,我看到平日裏形象那麼高大的老師給報社的主任點煙,心裏怪不是滋味的。我還真的天真地以為:只要喻老師一句話,咱想去哪實習就去哪!原來老師在背後給我們攻關,沒我想象的那麼輕鬆。老師,辛苦了!謝老師。

後來自己去報社實習的時候,才發現,很多學校新聞學生,都是大三、大四才出來實習,於是又開心了。還是我們老師好啊,未雨綢繆。哈哈。但同時也後悔,我大一干什麼去了?!

現在想想,我好像還寫不出像樣的新聞稿……只是,老師現在不教我們了,所以,今後我只能參考書本和主動請教班裏同學了。實習報告醖釀了一個星期,發現還是想不出個樣子來!就應了心得裏的那句“等等吧,等我準備好了就開始!”很後悔,老師教時,我沒好好學以及主動問。不過,還好,現在會努力的。

一塊實習時,楊x給了我挺大啟迪:平日裏一個小姑娘,但一拿起電話,立刻感覺到她那種繃緊了的專業精神。總是聽説,每一大事件的完成,總是由平日裏,那些看似無關聯又細微的末節促成的。2022年的寒假實習,對於我,很有可能就是如此的末節。

【第2篇】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

在大學裏我學的是新聞專業,説的明白點就是寫文章的專業,很多學生在畢業後就成為了記者,因為去別的工作崗位上不是很合適,專業也不對口。

為了以後的工作,我必須要出去實習,因為現在的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了社會難題。為了畢業後我至於畢業就失業,我必須要及早打算。在學校裏就把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提高到可以直接工作的水平。

我決定在暑假裏出去實習,地方我已經找好了,是一家不錯的報社。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xx晚報》熱線部,進行為期三週的專業實習。在這寶貴的三週時間裏,我不僅對專業知識有了更為深刻地瞭解,同時也學到課本外的實踐經驗。這些收穫對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到報社時,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該從哪裏下手。負責帶我的小彥老師給我介紹了部門的大體情況,採訪的具體流程以及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項。第一天,老師沒有帶我採訪,而是讓我在閲覽室閲讀報紙。説實話,以前看報紙往往只是看個熱鬧,根本沒有意識去觀察新聞的思路和寫法。

從第二天起,我就跟着老師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採訪。一旦接到新聞線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立刻奔赴現場。用老師的話講,記者就是一台不分晝夜時刻待命的機器。我所在熱線部的主要採訪任務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新聞。在這xx多天裏,我隨老師深入北京大街小巷,跑遍了大半個xx城。無論風吹日曬,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我們的腳印。我是一個比較嬌氣的女孩,平時出門打傘,下雨打車。但是在採訪期間,我明白記者是來不及顧及這些的。隨着我漸漸融入工作,這些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忽略了。我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上午在報社接熱線電話,下午出去採訪,晚上回家寫稿。任務多時,稿子往往不止一個,回家後常常要寫到深夜。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記者的生活並非像想象中那麼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羣體。

新聞容易忽略一些事實細節,而恰恰是這些細節比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必須要精確。剛開始採訪時,自己總不注意,人名地名沒有留心去反覆核實。在老師的囑咐下,我知道了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其實是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錯誤的人名甚至會影響整個新聞的真實性。另外,新聞中每一個字,每一個稱謂都要準確具體。比如,在一次城市雕塑的採訪稿中,負責管理城市雕塑的部門我用了城管部門這個稱謂。主任在審稿時指出這個稱謂過於籠統,讓我打電話再次確認。確認之後城管部門變成了_____街道辦事處城管指揮中心。主任告訴我,越是這種責任單位,名稱越要具體,絕不能出絲毫的差錯。

在和老師採訪的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無論走到哪裏,老師總能細心留意身邊的細節。記得在採訪盲人老人為簋街製作忙問地圖時,我觀察到的是兩位老人半小時完成一份、因此,我從老人效率高的角度採寫。然而,老師告訴我,她粗略掐表算了一下,一份盲文地圖上的地名只有40來字,半個小時意味着老人平均扎一個盲文需要將近一分鐘的時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讓我明白採訪時不僅要觀察,還要細心。

真實性是新聞的基本原則之一。前不久的紙陷包子和華南虎事件使大眾對新聞真實性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也給新聞工作者敲響了警鐘。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無論新聞線索來自何方,無論新聞事件大小,我們都必須深入現場採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做真實的新聞,為社會負責也為自己負責。老師告訴我,這種情況對於記者再普遍不過,雖然很多時候在做無謂的勞動,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必須親歷而為。

在報社,我發現很多記者並非新聞專業出身,理工科的記者作新聞也非常優秀。的確,記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相比之下社會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就必須有全面的知識結構。記者是綜合性人才,對每一領域雖然不能都像本專業那樣投入,但至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在我的採訪中,有一次是關於網上銀行密碼被盜的經濟犯罪新聞。噹噹事人拿着米多長的銀行對賬單給我們看時,我發現由於相關知識的缺乏,我很難理解。於是,我立刻上網蒐集相關資料,彌補這方面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弄清了網上銀行的具體流程和網絡黑客的基本情況。這件事也提醒我對不同的領域,如果一點兒不瞭解的話,在採訪中就可能受阻。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採訪前的準備工作應深入,提前瞭解所採訪的領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書,多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靈活變通是記者需要掌握的一個技巧。有些時候做新聞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很多新聞是在換了一種思路後得到的。比如,在跟老師採訪某盲人學校時,我們原定思路是採寫類似會議新聞。由於活動本身的形式化,因此很難挖掘出亮點。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坐在前排有一位拄着盲杖,手持錄音器的盲人記者。這似乎有點不同尋常。於是我們在活動結束後對這位盲人記者進行了採訪。沒想到,她身上有一段坎坷的經歷。和老師一合計,我們決定改變之前的選題。

實習期間,我翻閲了大量的報紙雜誌,瞭解了很多報業知識,。在採訪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羣,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東西人際交流。作為新聞記者,這個能力意味着你能否是採訪對象信任你,把積壓在心底的話向你透露,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特別是在人物專訪時,這往往也是一條新聞取勝的關鍵。除了不斷練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我的體會還有采訪前務必對你的採訪對象做一個全方位的背景瞭解。這樣做可以是使你的採訪對象感到自己不適合一個陌生人交談,不僅會很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像老朋友一樣聊天,也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通過這一次在報社裏的實習,我感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以前寫文章,就是沒有任何實際的空寫,沒有任何的可信力,現在我感覺自己寫東西就是“下筆如有神”,可以很快的將我要寫的東西表達出來,這都是實習的來的。

以後我還是會出去實習的,一次實習可是讓我提高這麼多,那多幾次實習那我不就可以提高的更多了,在畢業以後找工作的時候我可以和任何報社拍板,我寫文章很好,實習過幾次,工作找起來應該不難。

同時我也希望在校的大學生應該多出來走走,實習一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這樣畢業以後才不至於在人生路上迷失自己,迎接自己美好的未來!

【第3篇】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

三峽之行結束後,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願者,而是去中國教育報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為此,我錯過了8月1日陝西省境內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為此,我也沒有能和家人、朋友過多地相聚。

但是因為提早來了三天,我有了兩個發表文章的機會。禍福相依,孰能辨之。

歷數在教育報實習的一個月,除週末外早上七點半起牀,趕九點半到報社,下午四點半之後就可以離開。有兩天請假,一週休假,一天採訪,算來在報社的日子不過13天而已,真正實習的時間,就是15天。這十五天裏,我發表了文章,每都曾四易其稿;排了兩個版,有一個版由於粗心數錯了行,連累了高老師和排版工作者週六回報社改版;採訪兩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園採訪4位北京市民,一次在學校用英語採訪一位外國奧運志願者;撰寫一份策劃,關於高校學生媒體的情況。目前這篇大稿還在醖釀中。

一個月裏,我認識了徐老師、高老師、兩位張老師、石老師,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還結識了幾位實習生,他們現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個月裏,我接觸到正規的報社工作,看到了規範化的運作流程。關於報紙的收穫,雖然不多,但也相當受用。

1,定位

教育報的定位是面向全國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內容都是針對知識精英提供他們的所需。如此一來,中國教育報成為了教育行業的領跑者。專業化,是教育報做強做精的制勝法寶。也許中國教育報的發行量不如中國青年報大,知名度也沒有中國青年報高,但是它的廣告收入和記者待遇,確是遠遠好於前者。正是因為定位準,才容易出奇制勝。相反,如果和其他報紙一樣都做大綜合,競爭太過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實在不那麼容易。

橫向定位於教育行業,縱向還要定位於主流媒體。既然是主流媒體,那麼重大事件、主流聲音就絕不能缺少,否則就是將自己邊緣化。所以汶川地震、奧運會這些所有媒體都在報道的事件,教育報也出了若干個專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經緯座標精確定位之後,接下來便是細分工作。文化週刊一週四五六日出版,每個版面分別定位為“人文焦點”——關注教育周圍時代文化現象,“人文博藝”——培養知美愛美文化情懷;“人文文史”——為教育提供人文常識;“人文筆記”——記錄教育時代的心靈和生活。

我第一次對定位和口號的感覺如此清晰。人文焦點記錄文化新聞和學術事件,人文博藝是陽春白雪的琴棋書畫,人人文史介紹歷史故事和文化常識,人文筆記則刊登教師們的感悟和點滴。這些文章的起點都非常高,因為精品的層次都是在大眾文化之上的。

2,策劃

每一次出報,都涉及到精心策劃。這個選題不能陳舊,不能淺顯,更不能離羣索居。所以我若干次的策劃都被否了。有過豐富媒體經驗的人,總是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選題的時效性與實施難度。徐老師説,當記者最難過的坎,也就在與策劃選題。因為能做記者,筆頭功夫都一定不成問題,差異就在於能否找到好的選題。我在青年人大也有一年多的選題經驗,現在看來還是差幾個層次。

每一次選題策劃好準備實施時,教育報都會做出一個書面策劃。即便只是一個版,幾篇文章,也會有詳細的介紹:都有哪些文章,大概多少字,這些文章和整版主題是什麼關係。縱然精短,但也能夠幫助所有參與者明晰方向。

3,採訪

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新聞,只是有一些在青年人大的實踐經驗。所以採訪,也都是憑着感覺來。以前在青人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採訪,都是很簡單的確定主題設計採訪提綱,然後約學校的老師進行就可以了,甚至下課堵在老師門口隨便問兩個問題。而在教育報的兩次採訪,讓我深刻明白了什麼叫採訪。

首先,給你一個選題,告訴你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章,給你限定時間和字數,剩下的事情全權交給你。

三千多字的大稿,我和兩位實習生討論,分工,然後各承擔一方面的寫作。

我需要寫的是奧運對北京市民帶來的影響。從文明程度、生活習慣以及我所沒有想到的方面。我決定採訪幾位北京市民。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來,去紫竹院公園走訪早晨鍛鍊身體的人。鍛鍊身體的人很多,我需要尋找看起來不那麼忙,比較面善好説話的,並且有一定文化層次能説出個一二三的市民。選定採訪目標之後,在距離他們五米時就要開始微笑,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也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吧。果然她們看見我微笑着走近,也笑笑跟我打招呼。一開始我有點緊張,一上來就直奔主題,説,我是教育報的記者,現在在做什麼文章,想問她們幾個問題,還煞有介事地拿出手機錄音。結果我採訪的第一位大媽一下就緊張了,只是不停的重複北京變得多好多好,心裏有多高興,但是説不出具體的細節。在我的提示下也只是對文明程度進行了評價而不是描述。五分鐘,問不出什麼東西的我只好無奈地離開。採訪第二位市民時我吸取了教訓,現在旁邊觀察了她一會,然後走上去隨便聊了兩句,再開始進入正題,也沒有提錄音的事,我們聊了20分鐘,説到了很多我沒有想到的問題,除了公眾的素質,還有政府的作為。第三個人是劉阿姨,這次她在唱京劇,我坐在旁邊聽了一會,她唱完我立刻鼓掌,雖然基本上聽不懂。阿姨挺高興,我們就坐一塊開聊,整整聊了一個小時。我壓根沒有提我是來幹什麼的,只是在聊天中不經意地將話題朝這個方向引,結果的得到的信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寫新聞稿就是在講故事,所以細節是最重要的。而採訪就是在不斷地挖掘細節。

採訪外國志願者就沒這麼順利了。一方面我沒有充足的準備,因為我對選題的意圖沒有理解清楚,因而沒有設計出有價值的採訪提綱。再加上語言的表現實在令人太不滿意,很多問題問不出來或者表述不清,而且一些問題他回答了我也沒能聽懂。而且我在採訪上一個致命的弱點是沒有追問,他説什麼就是什麼,細節的東西就沒有拿到太多。這個教訓很深刻,我學英語的緊迫感一下子被激發起來。

4,寫稿

新聞稿,就是給讀者講故事。所以唯有細節和故事性,才能真正打動讀者,讓讀者在五秒鐘之內決定去看這篇文章。我之前寫的文章要麼是散文,要麼是評論、隨筆,就是在自説自話,而現在學着描述細節,學着講故事,學着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而不是堆砌一些自以為深刻的觀點或者自以為優美的語言。在報社看了無數報紙和無數投稿,語言再美、觀點再深,沒有打動人的故事性,我的目光絕不會在其上停留超過五秒鐘。那些或許很美的東西我不會去欣賞。轉而一想,我寫文章時也需要注意這個問題,那就從引人入勝的故事性開始做起吧。

5,態度

我以為自己對手頭的事情非常認真,我以為我會不遺餘力地將事情做好。實習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的責任意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上次自告奮勇去做版,連學帶看,總算畫好了一個版面,再到處找圖片,很是辛苦。結果校版之後我發現,自己校對的版面上,被高老師密密麻麻畫了很多圈圈點點,自己真是太不細心了。更離譜的是,自己為校對沒有問題,報紙版面排好之後,高老師第二週告訴我:我畫的版數錯三行,結果週六不得不把排版室的人叫回報社重新排版,總編親自簽字重發。聽到這個消息我那個懊惱呀……在教育報版面上有一個錯別字就要扣五塊錢,而且以兩個十五,三個三十這樣的方式懲罰。我不知道這次事故有沒有給別人帶來損失……高老師大概是希望我哪裏跌倒哪裏再爬起來,第二天又給了一個版讓我排。這一次小心翼翼地畫版、設計,排版之前就自己把圖片找好。這一次沒有再出錯。我很感激高老師,能給新人犯錯和改過的機會。但是另一方面,我的態度實在需要加強。……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得差不多完成任務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到極致,做到100%的完美。別人能想到的我要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我也要想到。精益求精,我對這個詞有了深刻的體會。

【第4篇】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

大學生暑期實踐報告:報社實習總結

三峽之行結束後,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願者,而是去中國教育報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為此,我錯過了8月1日陝西省境內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為此,我也沒有能和家人、朋友過多地相聚。

但是因為提早來了三天,我有了兩個發表文章的機會。禍福相依,孰能辨之。

歷數在教育報實習的一個月,除週末外早上七點半起牀,趕九點半到報社,下午四點半之後就可以離開。有兩天請假,一週休假,一天採訪,算來在報社的日子不過13天而已,真正實習的時間,就是15天。這十五天裏,我發表了文章,每都曾四易其稿;排了兩個版,有一個版由於粗心數錯了行,連累了高老師和排版工週六回報社改版;採訪兩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園採訪4位北京市民,一次在學校用英語採訪一位外國奧運志願者;撰寫一份策劃,關於高校學生媒體的情況。目前這篇大稿還在醖釀中。

一個月裏,我認識了徐老師、高老師、兩位張老師、石老師,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還結識了幾位實習生,他們現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個月裏,我接觸到正規的報社工作,看到了規範化的運作流程。關於報紙的收穫,雖然不多,但也相當受用。

1,定位

教育報的定位是面向全國的教育工,所以內容都是針對知識精英提供他們的所需。如此一來,中國教育報成為了教育行業的領跑者。專業化,是教育報做強做精的制勝法寶。也許中國教育報的發行量不如大,知名度也沒有高,但是它的廣告收入和待遇,確是遠遠好於前者。正是因為定位準,才容易出奇制勝。相反,如果和其他報紙一樣都做大綜合,競爭太過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實在不那麼容易。

橫向定位於教育行業,縱向還要定位於主流媒體。既然是主流媒體,那麼重大事件、主流聲音就絕不能缺少,否則就是將自己邊緣化。所以汶川地震、奧運會這些所有媒體都在報道的事件,教育報也出了若干個專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經緯座標精確定位之後,接下來便是細分工作。文化週刊一週四五六日出版,每個版面分別定位為“人文焦點”——關注教育周圍時代文化現象,“人文博藝”——培養知美愛美文化情懷;“人文文史”——為教育提供人文常識;“人文筆記”——記錄教育時代的心靈和生活。

我第一次對定位和口號的感覺如此清晰。人文焦點記錄文化新聞和學術事件,人文博藝是陽春白雪的琴棋書畫,人人文史介紹歷史故事和文化常識,人文筆記則刊登教師們的感悟和點滴。這些文章的起點都非常高,因為精品的層次都是在大眾文化之上的。

2,策劃

每一次出報,都涉及到精心策劃。這個選題不能陳舊,不能淺顯,更不能離羣索居。所以我若干次的策劃都被否了。有過豐富媒體經驗的人,總是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選題的時效性與實施難度。徐老師説,當最難過的坎,也就在與策劃選題。因為能做,筆頭功夫都一定不成問題,差異就在於能否找到好的選題。我在大也有一年多的選題經驗,現在看來還是差幾個層次(好總結)。

每一次選題策劃好準備實施時,教育報都會做出一個書面策劃。即便只是一個版,幾篇文章,也會有詳細的介紹:都有哪些文章,大概多少字,這些文章和整版主題是什麼關係。縱然精短,但也能夠幫助所有參與者明晰方向。

3,採訪

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新聞,只是有一些在大的實踐經驗。所以採訪,也都是憑着感覺來。以前在青人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採訪,都是很簡單的確定主題設計採訪提綱,然後約學校的老師進行就可以了,甚至下課堵在老師門口隨便問兩個問題。而在教育報的兩次採訪,讓我深刻明白了什麼叫採訪。

首先,給你一個選題,告訴你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章,給你限定時間和字數,剩下的事情全權交給你。

三千多字的大稿,我和兩位實習生討論,分工,然後各承擔一方面的寫作。

我需要寫的是奧運對北京市民帶來的影響。從文明程度、生活習慣以及我所沒有想到的方面。我決定採訪幾位北京市民。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來,去紫竹院公園走訪早晨鍛鍊身體的人。鍛鍊身體的人很多,我需要尋找看起來不那麼忙,比較面善好説話的,並且有一定文化層次能説出個一二三的市民。選定採訪目標之後,在距離他們五米時就要開始微笑,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也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吧。果然她們看見我微笑着走近,也笑笑跟我打招呼。一開始我有點緊張,一上來就直奔主題,説,我是教育報的,現在在做什麼文章,想問她們幾個問題,還煞有介事地拿出手機錄音。結果我採訪的第一位大媽一下就緊張了,只是不停的重複北京變得多好多好,心裏有多高興,但是説不出具體的細節。在我的提示下也只是對文明程度進行了評價而不是描述。五分鐘,問不出什麼東西的我只好無奈地離開。採訪第二位市民時我吸取了教訓,現在旁邊觀察了她一會,然後走上去隨便聊了兩句,再開始進入正題,也沒有提錄音的事,我們聊了20分鐘,説到了很多我沒有想到的問題,除了公眾的素質,還有政府的作為。第三個人是劉阿姨,這次她在唱京劇,我坐在旁邊聽了一會,她唱完我立刻鼓掌,雖然基本上聽不懂。阿姨挺高興,我們就坐一塊開聊,整整聊了一個小時。我壓根沒有提我是來幹什麼的,只是在聊天中不經意地將話題朝這個方向引,結果的得到的信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寫新聞稿就是在講故事,所以細節是最重要的。而採訪就是在不斷地挖掘細節。

採訪外國志願者就沒這麼順利了。一方面我沒有充足的準備,因為我對選題的意圖沒有理解清楚,因而沒有設計出有價值的採訪提綱。再加上語言的表現實在令人太不滿意,很多問題問不出來或者表述不清,而且一些問題他回答了我也沒能聽懂。而且我在採訪上一個致命的弱點是沒有追問,他説什麼就是什麼,細節的東西就沒有拿到太多。這個教訓很深刻,我學英語的緊迫感一下子被激發起來。

4,寫稿

新聞稿,就是給讀者講故事。所以唯有細節和故事性,才能真正打動讀者,讓讀者在五秒鐘之內決定去看這篇文章。我之前寫的文章要麼是散文,要麼是評論、隨筆,就是在自説自話,而現在學着描述細節,學着講故事,學着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而不是堆砌一些自以為深刻的觀點或者自以為優美的語言。在報社看了無數報紙和無數投稿,語言再美、觀點再深,沒有打動人的故事性,我的目光絕不會在其上停留超過五秒鐘。那些或許很美的東西我不會去欣賞。轉而一想,我寫文章時也需要注意這個問題,那就從引人入勝的故事性開始做起吧。

5,態度

我以為自己對手頭的事情非常認真,我以為我會不遺餘力地將事情做好。實習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的責任意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上次自告奮勇去做版,連學帶看,總算畫好了一個版面,再到處找圖片,很是辛苦。結果校版之後我發現,自己校對的版面上,被高老師密密麻麻畫了很多圈圈點點,自己真是太不細心了。更離譜的是,自己為校對沒有問題,報紙版面排好之後,高老師第二週告訴我:我畫的版數錯三行,結果週六不得不把排版室的人叫回報社重新排版,總編親自簽字重發。聽到這個消息我那個懊惱呀……在教育報版面上有一個錯別字就要扣五塊錢,而且以兩個十五,三個三十這樣的方式懲罰。我不知道這次事故有沒有給別人帶來損失……高老師大概是希望我哪裏跌倒哪裏再爬起來,第二天又給了一個版讓我排。這一次小心翼翼地畫版、設計,排版之前就自己把圖片找好。這一次沒有再出錯。我很感激高老師,能給新人犯錯和改過的機會。但是另一方面,我的態度實在需要加強。任何事情都不是做得差不多完成任務就可以了,而是要做到極致,做到100%的完美。別人能想到的我要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我也要想到。精益求精,我對這個詞有了深刻的體會。

當然,還有許多涉及辦公室文化的經驗我留在心底。社會媒體真的不同於學生組織,專業化的辦公和管理讓我對效率和管理方式有了初步的概念,並且對這個職業和媒體這個行業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箇中收穫,苦樂自知。

這是我的第一份實習,這也意味着一個新起點。還是老周的那句話:趁着年輕,給自己多撈點資本。是的,我不會再因為別人的活色生香而心生落差感,因為我知道,在沉寂中醖釀,才能有驚豔亮相。我在要等待着。

【第5篇】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

2022大學生報社實習總結篇一

從第一次走進報社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是屬於這裏的。

大學的第一個暑假,作為一名新聞專業的學生我很有幸的來到了報社《陽光晨刊》,在這裏開始了我難以忘記的暑期記憶,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簡單的開心,更重要的是使我體會到了一名記者的真正生存狀態。記者無限光榮的外表下,他們所為此做出的努力,以及往往所感覺到的無奈和遺憾。

其實陽光晨刊對於我來説並不陌生,學校的閲覽室裏總是會準時的擺放每一天晨刊的報紙。當初在看這一份本地的報紙時,總還會有一種不屑的感覺,覺得他們的新聞做的很平庸。只是很簡單的例行報道,新聞沒有深度,讓人讀起來索然無謂。當時就自大的認為假如自己可以去做這份報紙,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當時的我沒有想到,幾個月後我真的來到了這裏。

初次來到報社,就給我有一種怪怪的感覺,諾大的一間辦公室裏已近10點了,竟只還有寥寥數人。我們的到來似乎並沒有引起他們太大的興致,辦公室裏的電話此起彼伏。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才知道,雖然報社的工作時間寫的是早晨幾時至幾時,下午幾時至幾時,但除了個別值班的和打字交稿的記者會在辦公室裏,多數時間他們都是不會在報社裏的,有的記者我甚至一個星期都不能見他們一面。這使我深刻體會到了老師上課時曾經説過的一句話了,“新聞不是可以做在辦公室裏憑空捏造出來的,必須出去跑,只有到處跑,才能發現新聞”。我經常會在中午12點左右的時間和晚上已經7、8點的時間裏看到仍然還有很多記者在工作,他們甚至會把飯菜拿到報社裏來吃。這些都深深的觸痛了我,後來隨着記者師傅前去很遠的地方去採訪,我在車裏受不住路程的顛簸吐了,身為女子的師傅也是很難受,但採訪還是要必須進行,此時我真的體會到了記者的敬業和辛苦。

除了辛苦之外,記者給我的另一個極其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的責任心和社會責任感。記者向來被稱之為無冕,但在這個稱謂的背後他們擔負的是更多的責任。在我的實習過程中做過很多次的採訪,每一次的經歷我都是很珍惜,但對王先生鄰里糾紛一事的採訪印象極為深刻。王先生因回家的通道被鄰居堵死一事,從協調到告上法庭三年未果。期間他4次藉助媒體,可起到的只是簡單的推動而不是根本解決的作用,但他還是依然相信媒體並且找到了我們,看到王先生信任與期待的眼神,我真正理解到了作為一名記者的光榮。期間我們為此事跑了很多地方,有一次還受到了一點挫折,但想到王先生對我們的信任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事情終於解決了,王先生開心,我們也為此喜悦。

此時是真的感覺到了作為一名記者存在的意義。在其他的採訪過程中,還有幾個類似的經歷,其中村民修路一事也給我很深的印象。我現在還可以清晰的記得當我第一次來到這裏,近十位村民圍在我身旁的情景,最後因為路程的原因我不能回去,村民們特意準備了一間最涼爽的房間給我,那時我是真的感動。我知道他們如此對待我是因為我是一名記者,是記者的身份讓我得到如此待遇;我也還知道我必須在今後的採訪中對得起記者這個身份也才可以對得起這裏的村民。

所有的採訪過程中,一次關於盜版問題的採訪使我感觸最深。因為那一次的採訪我受到了表揚,也因為那一次的採訪使我感到深深的內疚。受到表揚的原因是因為我的“細心”,點抓的好;內疚的原因是因為我太鹵莽,事實判斷可能出現錯誤的前提下就貿然發稿。事實證明表揚我是錯的,我是太鹵莽的。關鍵在於那一個條形碼的問題,因為我堅持不同的書有不同的條形碼,否則的話便是盜版。因為“自以為已經查過了很多的資料”,可事實證明可能出現錯誤。其實我在做這個報道之前是有這個責任把事情弄的更清楚,讓部門出來説話的,而不單單只是自己查了資料,這是完全由自己的粗心造成的。現在把它寫出來,引以為戒!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很快便要過去,現在的我拿起一份《陽光晨刊》,似乎能感覺到每的報道中記者們為此所留下的汗水,突然發現晨刊上的新聞是那樣的可貴。也許晨刊還不成熟,但它畢竟還不到兩歲。晨刊有一個傳統,每個星期都有兩次的集中學習交流的時間,晨刊的一個編輯曾説道:“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我想,這應該作為這次暑期實習的終結語。

2022大學生報社實習總結篇二

20xx年的9月對於我來説,的確是一段難忘的回憶。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因此心情很忐忑但也很開心。我明白自己要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還要與報社的老師溝通好,與其他的實習生協調好人際關係,去面對種種未知的困難和挑戰……

我被安排到了採訪中心部門。負責帶我的陳老師告訴我,法治快報就是作一些貼近百姓民生的調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反映百姓心聲。他負責的是民生維權那一板塊。本以為老師會慢慢教我,誰知一來就得自己上手,一切自己做。實習第一天就被分配了一個新任務——售水機街頭擺放存衞生隱患,自己獨立找選題、聯繫採訪、寫稿。我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蒐集售水機在南寧的分佈及其工作程序,我的計劃是熟悉這種供水方式的管理要求,其日常維護管理和水質衞生安全。我花了半小時,在網站上搜尋了許多活淨水站信息。我開始瞭解無人服務自營業的售水機的一系列知識,瞭解它的構成,瞭解它的國內與國外市場行情等。第二階段,我需要做一份市場調查和分析。我在不同地點售水機附近採訪了各年齡層和職業的市民以及他們的態度。接下來是生產廠家負責人和衞生部門調查瞭解,我尋找了自治區衞生食品監督所有關人員,請他們談談如何加強現制現售水衞生監督等,這些實質性的內容是以往學校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相當寶貴。在發給老師看後,還得到了他的讚賞。

近年來,一些小區居民的維權行為由於缺乏組織化的渠道,自己的權益無法得到組織性力量的有效支持和保護,越來越多地演變成羣體性的衝突事件。在我實習的兩個月間,老師和我相繼報道了“兇吉號碼”、“治理狗患還應以人為本”、“我區全面貫徹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學雜費政策”“住宅小區廣告收益”“民辦高校為搶生源亂髮錄取通知書”“售水機衞生隱患”“巨大保姆市場處於監管“真空”等等與市民利益密切相關的變化或問題:房屋拆遷、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以及教育、醫療、食品等。有新聞性,也有一定深度,在廣大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通過操作多篇調查性報道,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新聞業務水平和獨立操作深度報道的能力;瞭解了稿件的製作流程,學會了進行電話連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在這樣優秀的欄目實習的經歷,有幸和幾位老師合作,向她們學習。在實習中與老師相處得很融洽,老師給了我許多鍛鍊的機會和經驗指導,對此十分感激。沒有采訪任務的時候,我就看放在那裏的舊報紙,那也是一種學習。

在報社實習的2個月裏,我總共發表了20多篇新聞作品,這段實習經歷使我受益匪淺。雖然一開始不適應,因為大家的工作進度都很快,效率都很高,凡事都要儘快做完,緊接着又是另一個任務。在兩個星期後,我才慢慢適應,也慢慢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相信這對我將來的發展一定是有好處的。另外我感到所學的知識相當不足,以我現在的水平在社會上沒有競爭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參加工作後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想象和現實確實有差距,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現在的我真的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工作的忙碌、心態的調整、與人交往、溝通技巧等等。再者,我認識到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要達到各個集團之間的利益平衡和良性互動,不但需要一個民主、法治的政府;也需要廣泛的社會自治與合作網絡。這將有利於有效地組織起公民社會的分散性管理力量,保障公民的正當權益,以及化解無可避免的社會矛盾。“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擺在記者面前的維權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不能有絲毫懈怠。最後,讓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和感觸,我深深的體會到記者這個職業的光榮與使命,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積極主動的適應社會,去面對競爭。

2022大學生報社實習總結篇三

今年暑假蠻長的,為了不浪費光陰,我和xx一起從7月4號起在報社實習了兩週的時間。我曾在實習之前幻想過可能發生的一切事情:起得很早坐一個小時公交車到達報社,或是在辦公室電話採訪或是跟着美女記者姐姐們奔赴一線採訪,然後下班的時候再擠着公交車回到住處。兩週的時間過得很快,它們用實踐經驗告訴我一個作為一個記者首先需要知道的原則:身體力行方出真知。

問題不是等來的

實習期間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其實很簡單,第一天下午,張xx主任看我和xx只知道坐在那裏看報紙,就把一個整合稿件的任務交給了我們。稿件內容比較平淡,就是一個關於東北打擊樂比賽的簡單消息,老實説這對於已經在記者團歷練了一個學期的人來説並不難,所以我和xx在整理完那篇稿件之後就得到了主任的同意離開了報社,結束了第一天的實習。

我想每一個和我們一樣擁有新聞理想的人都知道,機會和問題都不是等來的。正如同張xx主任經常跟我們説的,一定要自己去找題。如果我們只是一直坐在桌子前看報紙,可能寫出的永遠都只會是400字的小消息,鍛鍊不出什麼能力。所以在第二天的定版會上,我也算是主動接了一個任務。

按照慣例文教部應該是每週五開例會,討論下週選題、總結問題等,但那天是週二,因為報社給文教部來了好幾個版面的任務,主任算是臨時組織大家到場開會。我和xx還有另外一個非記者團成員的實習生也參加了。第一次參加新聞一線記者們的例會,雖然報題環節和在記者團的時候一樣,他們的專業卻讓我們佩服。感觸最深的是每一個記者的新聞敏感度,比方説三伏天來了很多xx市民喜歡去xxx浴場游泳,那麼下海需要注意什麼?身上塗抹的護膚品或者是飲食方面?下海的時間等等。這類話題是我們這些新聞菜鳥所想不出的。所以那天定版時我們也只是接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務——去採訪xx的特色書吧。當例會上討論到“夜文化”這個專題時,主任説起了回聲書吧,我聽到了熟悉的名字,説大學生們對這些書吧都很熟悉,於是這個採訪幾家書吧的任務就交到了我們三個實習生的頭上。

總共採訪的六家書吧,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叫做“xx街60號”的特色書吧。當時店主比較忙,我們在裏面耗了很久,只能等着客人沒有需要的間歇和店主聊聊。可能因為太忙,店主本身透露的並不多。看着筆記本上尷尬的字樣,我還是決定在他給顧客調製飲品的時候再去多問問。這一問便問出了書吧每個月會舉行書友會以及書吧會定期向xx的貧困學校捐衣捐物的信息。回去之後和小夥伴們總結、成稿,最終見報於我和xx結束實習後的一週。這算是這次暑期實習給我上好的第一堂課:永遠不要坐以待斃。

想法新一些角度刁一些

張xx主任絕對是讓人點讚的好老師,不僅不會讓我們幹太多的雜活、不拒絕每一個實習的學生,還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們講新聞。除了在例會上我們可以體會到新聞一線的運作方式,其他的就是從這些前輩的口中得知做好新聞人之一二了。記得那是週五的例會,結束之後主任坐下來專門給我們幾個實習生講經驗。“只有寫得和別人不一樣的新聞才是好新聞”,主任説。她説道自己曾經採寫過的新聞,大致是關於商家為修築大連某道路投標的。其餘記者可能只會機械式地寫這樣一個事件,但是張xx主任卻以拍賣會的方式寫出了這一事實,再加上她老師當年為她修改了題目,當年那篇新聞獲了獎(請原諒我沒有記住那個獎具體是什麼)。

從她這裏學到的這一課也被我直接運用到了後來實習期間我自己發過的稿子上。那是小芳姐安排的任務,去海事大學和理工大學採訪科學營。由於兩個學校當天都有活動,所以我需要跟完一邊立馬去跟另一邊。科學營匯聚了來自全國很多省份的優秀高中生,當時我想起了張xx主任的話,就去分別採訪了來自香港以及來自xx本地的高中生,以凸顯此次海事和理工分營的權威性和精彩程度。

寫新聞要“對症下藥”

非常感謝的一個人是秦xx姐姐,帶我出去採訪的路上就已經給我講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她告訴我她所負責的文化線其實和記者團平時所接觸到的新聞不一樣,所以寫法自然會“軟”一些。那天秦xx姐帶我去參加了愛一夏音樂節的新聞發佈會,後來由我組織成稿。然後去聽了笑掌室的相聲,有幸見到了陳xx和王x老師,也算是我在實習期間見過牌的“婉兒”。相聲的稿子雖然不是我來寫,但是我有幸坐在第一排正中間拍照,這期間秦xx姐姐也指導了我很多:這種照片一定要露出演員的臉,哪怕被話筒擋了一點也不行;要拍出故事,不要僅僅拍他們站在那裏表演,而是要抓精彩瞬間……

秦xx姐教給我的,可以説是我出了記者團,走在新聞一線的收穫之一。兩週時間,從剛開始只能呆坐在辦公室看報紙到後來也可以單獨接任務出去採訪、寫稿直到最後發稿,時間很短,收穫很大。眾所周知記者是一個需要奔波的行業,所以其實平時在辦公室除了開例會很難看到大家都在的時候,多數時間是我們實習生、主任以及於老師在辦公室。想感謝xx日報文教新聞部的每一位老師,把多年所學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得傳授給我們。因為我和xx是記者團的成員,所以在這期間尤其承蒙照顧,小芳姐、麗霞姐和秦xx姐給我們安排了很多任務,反而倒是我們自己報的題因為自己錯過了時效性而沒有最終見報。未來,當我走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我可以驕傲地説:我在xx日報學習過。

也祝願依舊在報社實習的同胞們可以抓住機會,努力進步。

2022大學生報社實習總結篇四

按照學院裏的安排部署,我們新聞系大三的學生要在這學期進行實習鍛鍊。經過一番周折,我被安排到河南商報社,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實習。

説實話,相比於院裏在其他報社實習的同學,我們的實習道路更為艱辛,除了需要更多財力支持外,還有幸得到了特殊'照顧'——長久等待的心理煎熬。

在我看來,這段等待要比高價實習費對我的刺激來的更猛烈些。的確如此,報社長久的杳無音信,真是吊足了我的胃口,儘管之前曾經在一家黨報社短暫臨職,不過想起都市報記者的那種獨行俠形象,我還是禁不住有些小激動。

在中青大廈一樓入口處有條商報標語:我們還只是第二。從這些言語標識中,我知道這是一家自信的報社,外加一撥兒自信的記者。

報社總編助理關老師,體型高大,是我們的大師哥,經典動作是習慣性地晃動着與自己身體不太對稱的小腦袋,在埋頭讀報一段時間後,會猛地抬頭,兩眼圓睜,以作深思狀,他在説每句話前,必會先積攢足夠多説話所需的氣息。剛進報社,他就把我們6個實習生糾集到一起,開了個小會。

'我知道報社在大家實習這條路上設了不少門檻兒,不過這也許正應了那句古話:好事多磨。我現在可以向你們保證,商報會是眾多報社中讓你們收穫最多的。'

是的,好事多磨,既然如此,那就磨吧。

一、牛刀小試

毫無徵兆地,我被安排到了經濟新聞部。關老師的隨手一揮,着實讓我心裏有些忐忑不安。因為在我想來,經濟新聞屬於比較專業的領域,諸如地產、財經等門類,對於我這個文科出身的人來説,顯得有些陌生,這一點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當我懷着略有不安的心情説着帶有推脱意味的話向老師請教時,老師卻安慰我説,慢慢來。

報到的第一天,總是那麼地讓人刻骨銘心。

徐主任原是給我安排了兩位老師,一位姓陳,另一位也姓陳。兩位老師很有特點,陳清利老師體型肥胖,笑起來頗給人一種彌勒佛的感覺;陳薇老師雖然本是女兒身,可是你看她走起來路來的派頭,兩隻胳膊甩得老高,頗有一股男兒氣概,別人笑稱她為'企鵝'。

每天上午我和另外一名實習生需要輪流接創富熱線。商報每週二至週五會有一個創富版,主要是針對一些有創意的特色項目進行推廣,為創業者之間進行合作提供一個平台。負責創富版面的是鄭雪老師和紀宇老師。

鄭雪老師年輕漂亮、活潑開朗,給人一種親切感,初到報社,我甚至以為她也是實習生,想來真是被她的美貌'欺騙'了;紀宇老師外看穿着打扮時尚前衞,內含豐富的採訪寫作經驗,是位*湖的資深新聞從業者。

臨近下班的時候,負責創富版的鄭雪老師來到我們兩個實習生身邊,問我們哪個週六下午沒事,我一想定是有采訪,於是自告奮勇滿口應允。

後來瞭解到,每週六下午,商報會有一個互助公社活動。活動主要針對創業的中小企業者,每週會選擇不同的主題內容,然後邀請一些營銷方面的專家或者成功的創業老闆,與到場的中小企業者一同交流,或傳授生意經,或分享經驗。而這個活動的負責人正是鄭雪老師,我週六要參加的也正是這個活動。

那天是3月13號,針對即將到來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那期的主題定為'商家維權'。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開始。邀請來的律師在聽取了現場商户遭遇的種種侵權案例後,對症下藥,告訴他們如何運用法律知識進行維權。當天,我按照鄭雪老師的囑咐,針對商家提出的各種問題和律師的解答,在採訪本上寫了密密麻麻幾大頁,也正是在那天,我大腦裏裝了不少商家維權方面的知識。

活動結束後,老師讓我回去自己嘗試着寫下。晚上回到寢室,我先在網上搜索了原先互助活動的稿子,比着葫蘆畫瓢,洋洋灑灑寫了1000多,然後傳給了老師。

週一下午,老師在指出幾點不足外,告訴我説稿子基本還可以,就是數有些少,因為互助公社每週的版面幾乎是一整版,每週二刊發。

就這樣,我後來便長久的跟着鄭雪老師,共同負責每週的互助公社活動以及創富稿。

週一便是3。15了,按照徐主任的安排,我上午留在了學校,走訪學校設置的一個投訴點。轉悠了一上午,問東問西,生怕丟掉每一個細小處。不幸的是,真的是好事多磨,第二天竟讓我腳上先磨了個雞眼。無奈之下,只好買來雞眼膏,只是走起路來還是一顛一顛的。為了怕老師知道自己腿腳不便而影響採訪,我只有忍着腳的疼痛,沒有告訴老師。

等到花兒快謝了,自己的勞動成果終於在週二見報了。看到自己通過鍵盤敲打成的漢變成鉛印刷體的時候,便是自己最為幸福的時刻。

二、展露鋒芒

過後幾天,生活略有沉寂,我進入到了實習生必經的讀報時代。每天早上拿來四家都市報,挨個兒看個究竟,進行分析比較。無可否認,這段靜下心來讀報的經歷對自己確有幫助,對於剛進門的我們,完全可以倡導'拿來主義',只不過在'拿來'的同時還可以進行自我創造。

不久,實習的腳步便加快了。每天上午我便老早來到報社,接聽創富熱線。在別人眼中,接熱線可能是個單調乏味、純屬機械運動的活兒,説實話,剛開始我也是這麼認為,可是結果並非如此。

商報的創富熱線主要是接聽一些創富口信,或者是對於我們之前推廣項目的反饋,尋求項目人聯繫方式的一種途徑。從這個角度看,熱線的繁多與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之前稿件的質量高低。

其他時間,我主要跟着鄭雪老師出去採訪,發現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項目寫成稿子進行推廣,由於創富版是免費幫創業者進行項目推廣的,加上推廣的都是一些特色、創意項目,因而受到了很多商家的喜愛。很多時候,創富熱線會響個不停,最頻繁的時候甚至達到每3秒一個熱線,經常會聽到商家懷着感激的心情在電話的一端説道:'你們的這個欄目辦得很不錯,是真正為我們商家着想,希望你們越辦越好。'

每次聽到這些話,我便為自己作為一個商報人而自豪不已。

實習生活開始進入正軌後,我便開始忙得不亦樂乎。除了工作日外,為了讓自己的實習生活更加充實,我每週六也繼續工作。上午跟着陳薇老師參加商報的藏金鑑寶活動,學到了很多關於玉器、瓷器以及畫收藏等方面的知識,下午跟着鄭雪老師組織每週的互助公社。兩個月下來,經濟新聞部的記者我幾乎跟了個遍兒,學到了不同經濟新聞題材的寫法,收穫頗豐。

三、自我反思

這段實習生活讓我受益匪淺,包括讓我發現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記得有一次,鄭雪老師讓我走訪一些大型超市,瞭解當時市場上奶粉的價格情況,以及漲價原因。因為之前大多是跑創富這條線兒,對於市場調查這方面確實經驗不足。終於,當我大搖大擺走進超市,來到貨架前向銷售員亮明身份以及目的後,銷售員的態度立馬由晴轉陰,他們像見了瘟神一樣開始躲避我的問答,無論我説什麼,他們只是冷淡的記住了那條單一的回答:不知道,不瞭解。

不知道,不瞭解。這幾句空洞的回答讓我有些無奈。我只好拿起採訪本對價格進行記錄,沒想到銷售員看到後,竟然趕忙上前阻止,並且告誡我:再不走的話,便叫保安把你轟走。

這時候,我的走投無路讓自己感到有些惱怒,可是此時的自己就像被關進太上老君煉丹爐的孫猴子,任憑你使盡渾身解數,卻依然於事無補。最後,在碰了一鼻子灰後,還是無功而返。

回到報社,沒有完成任務的我有些羞愧。幸好的是,最終老師還是通過其他途徑瞭解到了奶粉的一些情況。

晚上回到寢室,看到鄭雪老師給自己發了一封郵件。在這封郵件裏,她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告訴了我,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瞭解到記者工作的不易,也知道了進行市場調查有學會運用技巧,包括'坑蒙拐騙'。而對於我這個毛頭小子,僅僅兩個月的實習確實還顯得不夠。

結語

如今,兩個多月的實習已經結束,但自己親身採訪的情景還猶然在目。

離開報社後的最初幾天,還真有些不習慣。本來已經融入報社的我突然意識到,今後,在向別人做介紹時,那句開頭語'您好,我是商報記者'已經不能再掛在嘴邊。

最後,感謝這段時間給我幫助的商報老師,感謝學院,感謝國家。老師,謝謝你們,希望今後的自己也可以像你們那樣,做個理想中的獨行俠。

2022大學生報社實習總結篇五

剛進去的時候,機動組剛剛成立。我們組的的三個記者都還沒有從原來的工作中轉型過來,工作任務相對來説比較輕鬆,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幫老師打開電腦,看當天的新聞,打掃一下衞生。有時候也很鬱悶,但是始終牢記着從學校出來時老師叮嚀的話:一定要做個勤快的人。儘管無聊我依然堅持下來了。後來,我這段時間的表現為以後三個記者樂意帶我出去打下了基礎。報社是講效率和成果的地方,一個採訪有沒有實習生記者照樣可以完成,與其這樣,又有誰願意多一個累贅呢?那就只能看你的表現能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了。勤勞,幾乎可以説是讓帶你的老師認可的第一任法寶。

相對於整個報社來説,機動組是最靈活的一塊,它不像別的部門記者那樣專跑一個口,它幾乎可以涉及報紙的各個版面。對於記者來説,需要很強的專業能力,以及應對各種事件和稿件的能力。對我來説,卻是一次求之不得的機遇,這樣以來,我所接觸的行業領域就寬闊了很多,對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稿件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視野放的更寬闊一些。

來報社之前,聽實習過的同學講報社關係很難處,弄不好就身陷囹圄。對於我這個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來説,實在是頭痛了不少。因此,一開始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是小心翼翼的。記得剛開始時,我寫稿特別慢,而且主題總是選不好,亮點也突現不出,稿子交上之後又被老師改的面目全非,這着實讓我痛苦了好長時間。後來有一次和老師一起吃飯的時候,我無意中説出了自己的煩惱。沒想到老師很快幫我分析了原因,然後又給我細細講解了對於不同稿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提煉主題。還教會我怎樣讀報紙。對我以後的實習特別適用。其實,記者同樣也是人,只要你誠懇的對待別人,別人一定可以和你真誠的交往。

在某某報實習期間,經歷和收穫一樣多。不僅在專業上,對我以後在社會的生存都是很適用的。在縱多的事情當中,我想通過三件事來説説我的感受和心得。也希望對以後即將踏入報社實習的朋友有或多或少的幫助。

第一件事情是:我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剛去不久,老師忙不過來時就會交給我獨立的採訪任務。採訪大多是事先約好,我拿着她的名片,打着老師的“旗號”去和採訪對象溝通交流。時間長了,我就覺得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後來有一次,電視台的一個朋友邀我和她一起去採訪,我像往常一樣帶了老師的名片,出於禮貌問題我發信息給她説了一聲。沒想到她給我的回覆卻是:“不可以,你要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讓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後來我就試着去積累自己的人脈資源了。我主動的和採訪對象、採訪同伴交流,互留聯繫方式、向別人索求名片等。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原本陌生城市不再陌生,記者的工作也不再是艱澀難做。現在想來,作為一名記者,最重要的不是寫稿子,而是如何經營好自己的人脈關係,沒有很好的人脈資源做記者實在是寸步難行。我非常感謝我老師發給我的那條短信。

“十一”期間,我突然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讓我替她參加報社的一個會議。去到後才知道,是報社一年一度的首席記者、統籌、主管競聘大會。各個部門,各駐地記者都一到場。看着他們,我就在想,每天成千上萬人手裏拿的報紙就是他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心裏不免為見到他們而竊喜。想要競選的依次上去演講,下面很多人都在聊天、翻報紙雜誌。而我不同,我覺得台上每一個人的演講都很精彩。他們都有和新聞同生共死的經歷,以及對新聞執着追求和夢想。這次以外的會議讓讓我的心靈很震撼,對新聞的喜歡也與日俱增。期間我尤為注意的是競聘娛樂版首席記者的一個女孩,年輕有活力,語言魅力特強。後來從以為老師口中得知她特擅長寫娛樂新聞,經常飛廣東、北京、上海等地去採訪,敬佩自然流露。老師還意味深長的告訴我:社會上有360行,會一行就可以,報社也一樣,懂一行就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精良之處。想來真是終生受益。這是第三件讓我感觸很深的事情。

【第6篇】2023年大學生寒假實習總結:報社實習

*引子

從就讀新聞專業以來,我一直嚮往每天在外面跑新聞的生活,可以見識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用自己的文字讓生活更加美好,那一定是坐班的上班族無法體驗的快樂。

暑假的專業實習,我來到了北京青年報的本市熱線版,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做一名記者的辛苦和快樂,同時讓我對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也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初來乍到之熱線篇

第一天到報社報道,看着北京青年報20層的大樓我真緊張了一陣,電梯上下的人們互相搭着話,聊得也都是報紙上的今天的好新聞,頭版的圖片如何如何。我感覺北青的氛圍一點一點正感染着我,也想要儘快融入到這種緊張有序的生活中。到了本市熱線版,熱線組的老師都很親切,老師告訴我:記者都是下午上班,而且一般不來報社,有活兒就直接從家去然後寫完稿晚上八點前發給編輯,工作就完成了。聽到這個我長出一口氣,暫時放鬆了,原來記者的生活似乎也挺安逸的啊。但當我體驗過記者生活,才瞭解其中滋味。

編輯安排我的第一個工作是接熱線。專門負責接熱線老師告訴我,接熱線基本是所有實習生的第一課。接聽電話,把事件重點記下來,最重要留下聯繫方式,以備日後記者和線人聯繫。但老師也告訴我説,記者一般會比較關注車禍爆炸等突發事件,但所有來電都要耐心的聽,然後做好記錄。在接熱線的過程中,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無能為力,雖然是關注身邊的急事難事怪事趣事,但熱線組是無法切實為市民排憂解難的,只能讓問題得到關注,但當市民需要切實的幫助打來的時候,我感覺真的很複雜,也十分無奈。這中間也確實接到一些有意思的電話,很多熱心市民關注北青報,關注身邊的生活。接熱線同時也提高我了與人溝通,篩選信息的能力。

下面列舉些我接到的熱線之最:

最艱難的父親———為了救治白血病的孩子已經傾盡所有,現在家裏只能喝粥,急需醫藥費,求助紅十字無果。

最差勁的veva手機——最多一天接到4通電話都是反應veva手機質量太差,與電視購物上承諾嚴重不符,並且沒有售後服務。

最可憐的愛情失敗者——名三十歲男子來電説,比自己小7歲的老婆和網友跑了,捲走了他所有的現金和存款,留下他和僅兩歲的兒子,他們甚至沒領結婚證。

最無厘頭的登廣告要求——名男子要把自己的左腳腳底板給商家作為廣告展板,問為什麼要用腳底板,他解釋人們越是看不到越是好奇,從而達到宣傳商品的效果……

最有責任感的市民——體育大學已退休教師,曾經向有關部門反應多達30多次體育大學大門外有影響市容的殘破小房,一直無人管理,嚴重影響北京城市形象,願意帶着記者親自走訪。

最現實的線人——因為提供線索被採納後會有線索費,所以也就產生了一些專業線人,在熱線組最出名的要數馬先生了,他每次都會先問你有興趣做這條兒嗎?有的話我再告訴你……

最巧合的來電——有一位女士來電指名找我,説我和老師做的那條新聞就發生在她家附近,那天正好我負責接熱線,她説感謝你們對這問題的關注,當時我真是感覺好奇妙。

在接熱線的半個月裏,我確實感到,我觀察生活的能力和新聞的敏感性還不夠,有時普通市民有着更細微的觀察力,他們發現社會中存在的的問題,苦於找不到解決的渠道,求助於媒體,説明他們是很信任並且依賴媒體的,我也感到隱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又覺得自己的能力其實很有限,除了安慰的話語,也只能幫他們記錄下來,而後編輯看了熱線記錄又會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而放棄,很多的最後都是以不能做,不好做而告終。間接的幫助也是無法給予,這些信任遭到不得已的冷遇多了以後,是否還能堅定的存在?我希望市民能夠多些理解,相關部門能夠重視,然後媒體人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

*實習記者之跑新聞篇

第一課——找準位置,直擊現場

每次接到任務,最重要的就是儘快到現場,這也是我每次都會遇到也必須儘快解決的問題,我真正體會到為什麼叫“跑新聞”了。要儘快完成採訪和稿件,當然要節約往返於路上及尋找地點的時間。我平時就是過的太省心,坐公車出門,從來不記路,方向感也差,在跑新聞的日子裏,雖然也熟悉了些道路,但很多地方還是很陌生,所以我今後的目標就是:分清東西南北,瞭解北京主要幹道,公交地鐵路線,在腦海中再現北京地圖概況。

一開始編輯安排我比較簡單的活兒,只要找到就基本能完成任務。第一次是去找日壇公園飛來的一隻孔雀,公園也不小,問過了工作人員和遊人,還好能指明孔雀大概所在的方向,來到了公園的東北角盡頭,還是不見它的蹤影,畢竟是動物啊,不可能總在一個地方的,快絕望的時候,路人突然指着草地説在那兒呢!我趕緊拿出相機狂拍起來,回家寫了400字發給了老師,但這活兒最後還是黃了,當時特期待看見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所以黃了還是很失望,我老師安慰我説經常有千字文都黃了,不要失望,繼續努力!

p.s不知道孔雀現在過的怎麼樣,希望它能一直在公園愜意的生活~

我尋找現場最難的一次,也是第一次跑有模有樣的活兒,開始的興奮隨着轉了好多圈走了好多路以後漸漸消沉。在板井路口附近,居民反應在一片廢棄的空地上有些人在晚上挖坑然後填埋垃圾,造成周圍環境很髒很亂。居民是在自家樓上看到的,大坑周圍都是衚衕,而且小路都很複雜,不能提供我準確地點,我只能在那附近轉悠碰運氣,那位提供線索的居民聽説我一個人來的,還勸我説小女孩別來了,這邊人員複雜太危險,我在感動之餘也更堅定信心要找到這個地方,那天我記得特別的熱,路也不好打聽,只能在小路上七拐八拐,經過一段漫長的搜尋,終於還是找到了,看到那個垃圾大坑的瞬間我真是長出一口氣,總算完成了任務,聯繫了老師,決定明天鎖定位置直接來一探究竟。第二天和老師一起來到了現場,經過詢問附近的住户,瞭解到原來這裏在挖蓄水池,但是屬於無證施工。就這樣我第上報的文章便誕生了:《下雨積水沒膝居民自挖水池》。當時看到報紙上我的名字心情着實激動了一陣。

第二課——採訪到位,觀察入微

作為記者,採訪的功力一定要到位,好的採訪是出好稿子的基礎。很多時候沒問到,沒問清楚造成文章沒有説服力,還要補採甚至重採。新聞最重要是真實性,用事實説話,要對讀者負責,對自己寫出來的稿子負責。

有一次就是因為採訪不到位,造成跑的活兒白費了。巴溝汽車樞紐站的座椅設在了綠地裏,造成綠地被破壞。到了現場,我看到了所謂座椅,要想坐的話只有踩踏綠地,我詢問了經過的路人,詢問了座椅前的賣報人,詢問了此路段的環衞工人,還在周圍拍了很多照,唯獨忘了採訪座椅所在公交單位的相關人員,還是老師在事後問我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結果最終無法解釋這到底是不是座椅,這個核心的問題沒有解決,自然黃了。為什麼自己當時想不到呢,看似簡答的事情為什麼做起來就是差那麼一點,心裏也在着急,想要快點進步。

我做的最心力交瘁的報道就是《奧運場館風景日戳免費加蓋不容易》,也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報道。後來這篇文章也被一些網站轉載有:新華網,千龍網,數字奧運村,藝術中國,博寶網,中國收藏藝術網等。

整整兩天我都在圍着這17個戳打轉,其實編輯剛給我這個任務的時候,我覺得挺簡單的,就是打電話到各個郵局點問問能不能蓋戳,但後來發現問題遠遠不只這些。首先查各個郵局的電話就是一大難點,網上搜郵局網點,有時候所在區域有兩三個郵局,有的電話甚至已經改了,還要重新查找,要確保17個奧運場館戳所在郵局電話都打到,一一確認能否加蓋,但是接電話的人不一定清楚蓋戳的具體情況,往往回答都是不清楚,有的郵局甚至無法聯繫,我只能把能聯繫到的郵局情況一一記錄下來,基本情況就是雖然5月22日已經啟用了這17個戳,但郵局目前仍不能加蓋,這無疑存在着問題,新聞點已經出現了。

緊接着就是聯繫北京郵票公司,以前報道過那裏可以為市民蓋齊全套,因為電話聯繫不上,我就直接到北京郵票公司的營業部,以市民的身份暗訪。到了那裏果然看到了17個日戳真的很興奮,經工作人員證實這裏確實可以蓋齊全套,我便想要蓋一個鳥巢的戳,緊接着第二個問題就出現了,工作人員説蓋一個五毛,但這和十一以前免費加蓋的規定不符,而且需要蓋戳的郵品過多的話不能當時取走。我覺得這可是個大發現啊,激動的衝回家開始寫稿,不一會,編輯來電話問我怎麼樣,結果編輯一仔細詢問,我就頓時無語了,為什麼規定免費這裏收費?向你收費的人是什麼身份?如果外地人想蓋怎麼辦?發現了問題但是隻看到問題表面這是不行的,編輯説我真是沒有經驗,到了現場了不問清楚,不看清楚回來怎麼能寫稿,不行你還得再去一次。當時心情真是超低落,自己採訪這麼不到位,觀察不仔細,自己卻沒有感覺,看來我需要磨練的時間還很長。眼看臨近5點郵局下班,沒時間失落,要快點彌補好,再次來到營業部要求蓋戳,並且説是要給外地同學,工作人員讓我留下地址和郵費表示可以蓋好再幫我寄給朋友,幫我蓋戳的工作人員胸牌上寫着值班經理,確認了身份,再次詢問收費的問題,值班經理解釋説就是郵票公司的規定。所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回家整理郵局蓋戳和郵票公司的情況,寫出了《奧運場館風景日戳免費加蓋不容易》的雛形,後來登報後文章的標題,副標題,小標題都是老師幫我加的,老師用更為簡練的語言把蓋戳存在的問題寫的很清楚,而且重點十分突出,這自然也引出我實習中上的第三課。

第三課——磨鍊筆鋒,強化現場

在實習過程中,深深覺得新聞寫作是多麼重要,做好採訪後,如果僅因為寫作水平有限而沒能做出好的報道,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就太可惜了。用看似簡單的語言怎麼能把事情敍述的更有條理更吸引人,那就在於提高寫作能力,掌握寫作技巧。

有時候着急交稿,感覺自己的寫作水平瞬時就下降了,感覺都寫不出完整的話了,像個國小生似的,語句通順都成了很大的問題。我想記者常會遇到這類問題,時間緊來不及深思熟慮,反覆推敲,要爭分奪秒的保證時效性,這也是人們最為看重的問題,也就是新聞的“新”,所以自然要求記者有着較高寫作水平,能夠臨場發揮,具備信手拈來的能力。我感覺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上新聞寫作課時並沒有重視老師説的勤寫多練,所以寫文章總感覺很吃力,語言的運用不太自如,手法比較單一,尤其北青報的風格是比較生動活潑的,有親近市民讀者的感覺,新聞報道自然也要清新自然,但往往我寫出來的文章都是乾巴巴的平鋪直敍,用老師的話説就是把看到聽到的直接寫出來,文章沒有現場感。老師告訴我要多觀察,但真的觀察起來,我往往還是置身事外,沒辦法直擊問題的核心,作為一個記者,我知道我不能像自己平時市民的身份去看事情了,不能只看表面,要看的更為深入。

市郊s2號線指示牌出現英德混譯的報道後,第二天老師讓我繼續跟進,那也是我第一次單獨完成攝影以及報道,也是第一次以記者身份去採訪別人,感覺是受寵若驚,城鐵公司的李部長耐心的回答着我提出的問題,表示他們工作中出現的失誤,願意及時更正,並表示現在更新的路牌仍需要改進。事件看似簡單,但我寫出來卻感覺表達不清,不知道具體該怎麼敍述,語言有些羅嗦。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追蹤南站鐵路圖標註錯誤的報道中,其中有三個錯誤標註,已經更正了兩個,還有一處錯誤,老師看了我寫的初稿後説我的問題一直都是導語寫的不到位,文章現場感不強。要想改變就要仔細觀察,不能像個普通路人那樣去看去聽,要用記者的眼,記者的耳,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比如詢問路人時候可以使用直接引語,不要總説記者通過詢問xx瞭解到,這類太過模式化的表達,這樣文章會沒什麼亮點,還有引語要寫的漂亮,不是簡單概括報道就足夠了,其實仔細回想這些,其實老師上課都講到過,但我在實踐中還是忽略了,説明學習還是不夠紮實,一到真刀真槍的時候,還是要靠實力,不是理論簡單的理解,可見動筆練習真的太重要了。我也體會到完成報道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的。

無疑自己的寫作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首先就是看報學習,以前看報紙就是簡單瀏覽,現在會注意看專業記者的報道是從哪兒入手寫的,用了什麼手法,如何突出要表達的內容,用什麼吸引讀者的,是標題副標,還是導語新聞圖片。説到新聞圖片,我也感覺新聞攝影也是很有意思的學問,雖然不是拍藝術照要講求光影,但是基本的美學構圖是很重要的,雖然出去採訪應該是和一個攝影記者一起,他會負責拍照,但是突發狀況下拍照就要自己完成,像我拍過遊人餵食孔雀,綠地中的座椅,錯誤標註的細節圖,工作人員更換路標等,我覺得看着簡單,但是拍出來往往都有不滿意的地方,靜物要講求構圖和角度,而動態的事物一定要善於捕捉,動靜結合要恰當,好照片會讓新聞更耀眼,它起到補充説明的作用,同時讓讀者更直觀的感受現場,所以是很重要的,這學期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新聞攝影,並且好好練習,提高自己攝影水平。

*實習生活之友情客串

(一)為了對比奧運觀賽撕副券和打孔兩種檢票方式,我當了一回手模特,捏着兩張票我胖胖的手啊,手也要減肥才行啊…

(二)奧運期間,北青報開通了零八熱線,向市民徵集奧運線索,並且設立了“奧運熱線之星”,每天都會有一位“星”誕生,並有3千元獎金,但不是所有“星”都願意上報露臉的,自然就有了托兒,而我也友情客串了一把“孫小姐”。恰好那天去報社沒好好梳頭,攝影大叔該提醒我的啊…

*尾聲

雖然實習兩個多月的時間並不長,但是確實鍛鍊了自己,無論是採訪還是寫作,還有對如何與人溝通也有了新的認識,讓我看到了自己和一名專業記者的差距,讓我有更多的動力去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遇到問題也不會太過慌張,更多是去考慮如何克服,我在實習中總結出:不要去預想困難,因為預想的都沒有現實中遇到的難,但是隻要認真努力,往往現實遇到的困難會比想象中的容易克服。所以我要不畏懼困難,一直努力下去!

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