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9W

2020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貫徹落實了全國、全省汛期氣象服務動員大會會議精神, 按照內江市氣象局汛期氣象服務工作部署,確保了“思想認識、技術裝備、崗位責任、規章制度”四到位,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業務工作,為地方防災減災救災提供了準確及時有效的氣象服務。為隆昌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現將隆昌市2020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2020年汛期氣象服務工作總結

一、入汛以來我市主要降雨情況和高温乾旱情況

5月1日至9月30日降水總量為657.6毫米與歷年同期807.2毫米相比偏少19﹪,汛期主要有2次暴雨天氣過程“6.15” 、“9.8”暴雨(以隆昌本站資料為準),7次強降雨天氣過程。日最高氣温大於等於35度的天數有18天,今年日最高氣温為38.2度,出現在8月26日;8月4日至8月27日全市25個監測站,陸續達到氣象伏旱標準,持續到9月8日。

二、全面做好汛期氣象服務的組織工作

1.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項責任

切實做好汛期氣象服務各項準備工作,按照川氣便函〔2020〕64號《四川省氣象局關於開展2020年汛期氣象服務檢查工作的通知》要求,4月完成了汛期氣象服務準備情況自查整改,做到思想、技術、人員、裝備、制度“五到位”。3月25日葉曉鋒局長召開相關工作會,對汛期服務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3月25日全局職工參加了全國汛期氣象服務視頻動員會,3月29日省局汛期動員會。4月3日和4月8日分別又對對汛期氣象服務工作再動員再部署,強化認識,要求每一個氣象人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為確保今年汛期無氣象安全責任事故提供了堅強保障。

嚴格落實領導24小時在崗帶班和業務人員AB崗值守班制度,崗位職責明確,健全災害性天氣預報簽發制度和應對突發性天氣的監測、預報服務、應急值班工作制度,堅決杜絕各類責任性事故發生,確保服務工作萬無一失。遇重大過程,全局職工將全力以赴做好氣象服務工作。梳理規範了各類氣象信息的發佈方式、發佈範圍、發佈渠道,同時做好發佈氣象信息留痕書面留痕工作,使各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印製汛期值班日誌、各類氣象信息發佈本等)。   

對汛期所用的業務系統、預報方法、技術指標等進行了學習、演練,做到得心應手。熟練掌握縣級業務系統、專業氣象服務系統、氣象決策服務系統、Micaps系統操作、應用。通過集體學習和自學,強化提高了綜合人員對業務規範和汛期業務制度的掌握以及觀測員對自動化設備維護、故障處理和在應急情況下人工補測和發報的能力。我局每月開展相關氣象服務演練工作。

建立健全各項業務技術規範、標準和管理制度情況,重新修訂了2020年防汛手冊。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加強工作責任心教育,堅決杜絕責任性事故發生。同時對汛期工作內容及技術要求,做到了職責分明,認識清楚。

2.進一步深化部門協作,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機制

制訂完善汛期氣象服務制度和氣象服務方案,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加強部門協作聯動,同地方機構改革後的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應急管理局、農業農村局、防汛辦等部門走訪協調對接,確保了氣象防災減災服務無空擋,實現了信息共享,建立了突發事件協作防禦及處置機制。制定了農業氣象服務週年方案,與農業農村局聯合開展了“直通式”服務。3月25日同應急管理局召開協調會就氣象應急服務達成共識;4月26日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簽訂合作框架協議。8月28日、9月24日參加有應急管理局主持,水利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氣象局、農業農村局等參加的自然災害風險會商預報研判會,提供了氣象建議。

汛前完成全市25個自動區域站社會化維修、維護工作,與鐵塔公司達成業務承接,確保氣象要素準確無誤;租用了一條移動公司備份光纖,網絡切換有預案有保障。

健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佈流程和機制,建立氣象災害預警發佈“綠色通道”,通過手機短信、廣播、電視、電話、互聯網等多種手段和基層信息員隊伍及時發佈災害預警信息。4月10日完成接收氣象決策短信名單的收集整理工作,重新確定目前徵集了1890名責任人,覆蓋全市各行各業,針對上述人員,做好氣象決策短信信息服務工作,強化氣象信息暢通,共同做好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完善片區協作聯防。在去年的基礎上加強與相鄰市縣的聯動,做到更加精細化的協作聯防。

高度重視防災減災知識普及。“進學校”、“進村鎮”、“進社區”、“進機關”等方式,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推動氣象災害防禦的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提高公眾的氣象災害防禦能力。3月19日隆昌市大北街國小百餘名師生走進氣象局學習防災減災知識;3月21日到聖燈鎮大橋村開展氣象防災減災進鄉村; 7月12日到14日,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12名大學生志願者做好 “第十二屆氣象防災減災宣傳志願者中國行”大型科普活動,此次科普活動共發放科普資料約3000餘份,現場為羣眾解答防災減災相關問題,本地電視台進行了全程採訪,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4月26日與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舉辦“隆昌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與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培訓會”,5月24日在界市鎮聯合召開了“2020年界市鎮地質災害和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培訓會”,通過培訓, 使大家更加清晰明瞭氣象與地災的密切關係,提高了預防處理能力;9月28日召開隆昌市氣象局氣象信息員培訓會,提升部門影響力和全社會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

三、氣象服務情況及效果

1.決策服務情況

一是強化對災害性天氣的精細化預報和動態監測。注重暴雨開始期、落區、強度和過程發展情況的會商,有效的提高了預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形成應急聯動機制的本地釋用。重大過程政府響應,發揮主導作用,將發令槍交到了政府領導手中,提升了氣象服務價值,從組織層面健全了應急聯動機制。重大過程政府靠前指揮、部門積極響應,沒有因氣象災害造成的重大損失。汛期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命中率為100﹪,時間提前量共計為2249分鐘。

二是建立健全了氣象服務工作機制,產品製作、加工、審核、簽發和發佈各環節的可操作性和適用性不斷強化,點對點服務更細更準,重點部門實現叫應,服務全程留痕,整個服務流程有章可循、可操作。今年汛期5月1日到10月10日,共發出重要天氣消息2期、重大氣象信息專報3期,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34期,氣象信息快報82期(包括雨情通報),專題天氣預報16期,重大氣象災情報告4期。通過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平台發佈預警預報,做好短臨、雨情等氣象信息服務,各種氣象服務材料及時通過黨政網向全市所有單位(155家)發送,共編髮手機決策短信條數669條,服務面450701人次。

三是加強監測和趨勢研判,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充分發揮氣象在防汛抗旱決策中的保障和支撐作用。在地方政府部署的防汛趨勢會商會、大春生產工作現場會、抗旱工作會等會議上,做了重點發言,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安排部署工作提供了氣候背景、天氣預測及工作建議。先後圓滿完成2020年大學聯考、會考、重要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節假日服務和強降雨天氣過程等氣象服務工作,氣象服務效果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的好評,突顯基層氣象服務效益。

2. 公眾服務情況

進一步強化重大氣象信息的發佈與傳播。加強重大氣象信息,特別是全市範圍暴雨、轉折性天氣的信息製作和發佈。通過廣播、電視、電話、互聯網、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等多種手段和基層信息員隊伍等渠道,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快速、準確傳遞到更多的公眾手中,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失,得到廣大羣眾的認可。積極配合本地媒體,接受電視台2次新聞採訪,在本地新聞中播出後,市民反應極好,拓展氣象服務空間。氣象信息通過“隆昌氣象”、新浪官方微博、騰訊官方微博等,把氣象服務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升氣象信息服務覆蓋率,充分發揮“微氣象”在氣象信息傳播及氣象防災減災中的積極作用。目前在新媒體“抖音”、“微信公眾號”拓展性開展氣象服務工作。

3.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情況

加強了氣象為農服務和鄉村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升級完善了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發佈平台,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直接發送到鄉村、街道、社區、學校、企業等防汛責任人,與農業局聯合開展面向本地特色農業、專合組織、種養殖大户的“直通式”氣象服務,通過他們將氣象為農服務信息輻射到廣大農户,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強了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複查工作。做好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關鍵農事季節的專題服務和主要生產環節的農用天氣預報服務工作,完成農業氣象旬(月)報19期、農用天氣預報20期、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產品 20期等各類農業氣象專題服務材料。

4. 重大氣象災害及相關突發事件應急服務情況

進入汛期後,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做到每次過程不放過。“6.15” 、“9.8”暴雨(以隆昌本站資料為準),7次強降雨天氣過程、高温天氣等天氣過程預報準確,服務主動,點對點氣象服務針對性強,為領導決策起到了積極參謀作用。同時與應急管理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防汛辦等部門的協作和聯動,做好水庫安全度汛、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和防洪工程安全等相關防範工作,使全市無重大氣象災害產生,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轄區內河流、水庫等安然無恙,氣象服務工作得到市委、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級高度讚揚。市委書記尹忠、市長畢勝在相關預報產品、氣象服務報告上做了重要簽署批示。

四、後期工作安排

1.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優化工作制度。經過汛期的實踐和改進,氣象服務工作手冊還需要精簡和簡化,便於業務人員查閲。

2.加強區域站保障工作。區域站是縣局基本氣象要求監測的有效手段,但是故障頻發常常會影響正常發揮作用。強化社會化維修管理,將區域站保障工作做好。

3.落實點對點服務要求。對照中國氣象局《基層氣象台站突發氣象災害臨近預警服務業務基本要求》和貴州省氣象局“三個叫應”細化點對點服務工作。

4.加強氣象服務人員業務培訓,強化應急演練,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知識更新。加強新媒體知識學習,拓展氣象服務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