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個人校本研修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欄目: 工作總結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2W

個人校本研修工作總結【精品多篇】

校本研修總結 篇一

為了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切實提高我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根據區教育局《2008年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意見》的具體要求,以“會備課、備好課”為目標,以提高教師新課程教學能力為重點,於2008年7月7日—11日,開展了虹橋國小2008年度校本培訓,暑期校本研修總結。此次培訓從自我學習、同伴互助、反思研討、專家引領入手,通過研讀一本書、研究一個問題、研備一節課、組織一場無生上課、開設一次專家講座等方式,兼顧教師備課的整個流程,追求實效性,將“聽、説、讀、寫、研”的五字要求落到實處,現總結如下:

一、自我學習研讀教材——用學習創生教育的智慧

莊子説:“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教育要枝頭春意常鬧,就得有源頭活水長流。我校將教師的自我學習作為“備好課上好課”校本研修的第一步,用學習創生教育的智慧。

學習規劃:

教育家朱永新曾説:“教育這個職業在本質上就是一個理想的事業,一個沒有理想的教師不可能走得多遠,一所沒有理想的學校也不可能走得多遠。”培訓伊始,我們便要求教師制定出自己的暑期研讀計劃,在11日的“六屆教工大會”上,王校長更是提出了“虹小教師三年成長規劃”的倡議。在一篇篇的研讀計劃中,我們欣喜的看到:李虹、孫紅梅等中年老師提出要改變自己“人到中年車到站”的想法,利用暑期多讀一些教育專著,提升專業素養;彭霞老師代表數學組提出要開設數學組的教學博客,在交流中學習,在資源共享中發展;尚昌萍等藝體組老師則把目光放到了學科的整和研究中,在整和中追求最大的教學效益。

博覽羣書:

從古之聖賢孔子宣揚的“學不可以已”,到劉向所説的“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再到今之學者倡導的終身學習,都把持續學習看作是演繹生命華章的美妙音符。我校將教師制定讀書計劃、撰寫讀書心得納入校本研修培訓計劃,《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優秀是教出來的》、《玫瑰與教育》等大量的優秀書籍出現在了教師們的計劃與心得中。周曉華老師在心得中寫道:“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小林先生如是説。要提供孩子發展需要的教育,教育與成長應是自由與天真的大合唱,《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明白了許多。”、王樹楓老師也深有感觸的説:“它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賦和可塑性,只要我們讓孩子們置身於充滿新鮮感的教育氛圍中,只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確實是被人需要、被人愛着的,只要讓他們成長並快樂着,那麼,即使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也會成長為舉止得體、品行高尚的好孩子。我真該早些讀讀這本《優秀是教出來的》”……

教師之間最大的差異説到底是其學習能力的差異,只要有教育的地方,教師就有責任與書同行。我們從不奢望將所有的教師都培養成教育家,但我們相信只要教師們堅持以博覽羣書、兼收幷蓄為基石,輔之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恆的精神,定能在“我教書、我快樂”中走向“我教育、我發展”。

二、集體備課同伴互助——促合作構建學習型團隊

在這次培訓中,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的教學團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這個團隊中,沒有專家,沒有權威,有的只是課標、教材、學生,有的只是對教學內容的思考、對教學方法的爭論和達成共識後的豁然開朗。通過這次培訓過程,我們欣喜地看到,幾乎所有的備課組都能圍繞着備課的問題展開深入細緻的討論,特別是數學組,老師們帶着問題參與討論,在共同討論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個體的認識和羣體的認識,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再提出更高層面上的問題……,真正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溝通的舞台上共同發展”的充滿活力的協作型成長團隊。

心靈體驗感受團隊精神

7月7日,在這豔陽高照的日子裏,我校邀請二級心理諮詢師樑秀梅老師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給自己一次心靈之旅”團體心理體驗活動,成為虹橋國小2008年度暑期校本研修培訓的又一抹亮色。

“今天見到你,心裏很高興,和你問聲好,你好!”四個簡單的手勢拉開了此次心靈之旅的序幕,我們一向視為最平常的問候竟可以如此的表達,如此的拉近你我間的距離。“信任之旅”:“盲人”教師在“枴棍”的攙扶下,通過重重障礙,用心的去探尋那條充滿未知的盲人之旅,親身感受着一個盲人對黑暗的恐懼和對“枴棍”的信賴。“八龍戲珠”:教師們將手中的氣球依次拋向空中,在彼此的幫助中感受着團隊全體奮進的精神。“當我蒙上眼睛後,一種恐懼感油然而起,但是當我的枴杖拉起我的手時,我很坦然,我以為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任’是至關重要的……”在遊戲結束後郭媛老師的一席話,代表的是全體老師的心聲。近三個小時的活動,充滿着歡聲和笑語,教師們在感悟中體驗着快樂和成長,同時也在共同的參與中加深了對信任、職責、團隊的理解。

集體備課中的“三備法”

於漪老師的“三備法”受到了廣大教師的好評與學習,為了更好的處理集體備課中資源共享與個人專業發展的關係,我校在此次校本培訓中實施了“集體備課三備法”,即:首先由教師自主鑽研教材獨立設計教案,然後備課組內共同查閲交流資料,研討各自教案中的亮點與不足,最後,根據各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最優化教案。7月10日上午,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以教研組為單位推選了6位教師進行“無生上課”,王麗老師雖然只是一位年輕的語文教師,但她於模擬課堂情景下展開的教學活動,在自問自答中將重難點穿插在課堂中,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新教師的飛速成長;汪建平老師的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其各方面技巧如板書、口才、組織才能、教學環節的設計等,有效地提高了無生課堂的氣氛;姚秀瓊老師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語文教師,無生當有生,她那精心的教學設計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她對語文的熱愛,更加感受到了她的那份大語文觀……

三、提煉問題反思成蝶——碰撞中尋求自己的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於事物的理解,從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標準的理解,但是通過學習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可以説教師同伴之間的對話更多的是達到“人人都是勝者”的目的,即合作研究教育問題,積累豐富的教育經驗,共同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水平,實現教育的共建。‘教研組交流’與‘虹小教師講壇’是我們在校本培訓中為教師提供的對話平台。

教研組交流

培訓中引導教師對平時的備課活動進行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去找尋在備課和上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導處收集並整理出了四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在教研組內開展問題診斷。語文組在“集體研討問題會診”中認為“有效備課首先要改變書寫的時間大於思考的時間、備課上課兩張皮的現象”、“備課的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教材的鑽研、思考,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達到好的效果”;數學組“有效備課探討”提出“鑽研教材是備好課的關鍵,我們要把教材讀懂、讀厚、讀透、為課堂而讀,為學生而讀。”;綜合組“有效教學研討”則更多的將目光落於學科間的整和與課堂組織教學上。在不斷的研討中,那些平常工作中司空見慣的、理所當然的事情逐步於視野中顯現出來,於頭腦中深刻起來,思考賦予了我們教師一種為人師表的大氣。

虹小教師講壇

文字方寸之間能吐納萬象,教師也需要膽識魄力。我們鼓勵教師敢於説出自己的教育想法、尋找自己的教育理論。“虹橋國小教師講壇”是我們為教師們提供的一個交流與展示的平台,因為教師需要紙上指點千秋,更需要的是拍案奮然而起。

經過教研組的問題反思,推選出“孫莉、彭靜、郭媛、劉佩琳”四位老師成為7月9日“第六期教師講壇——走近有效備課”的主講人。孫莉老師提出《有效備課從研讀課程標準開始》;彭靜老師在教學實例中暢談《有效備課與有效教學的結合》;郭媛老師《學科整和我之所見》中倡導音樂之見文學美、文字美;劉佩琳老師《讀好教材備好課》層層遞近的告訴我們教材要懂、讀厚、讀透、為學生而讀。受到了省教科所夏建華主任的好評。

“對教師而言,一旦對話展開,就像富有生命力的鳥兒展開了雙翅,定會有美麗、和諧、矯健的飛翔姿態掠過湛藍的天空”。因為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活動,而是一個與他所處的全部生活世界對話的過程。

四、專家引領感受學術——開眼界走向更高的追求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所謂理論改變視點,視點決定視野,視野決定人的成長質量。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要想往更高層次發展,就必須得有更開闊的胸襟和更高遠的追求。走進專家、感受學術,是我們此次校本培訓中的重要一課。因為這種專業引領帶來的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和方法的給予,更是一種學術的感化,這種感化能激發和喚醒教師,使教師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和探究的慾望,並使教師走上快速成長的康莊大道。

7月7日上午受我校邀請的六安路國小鄭家凱校長做了《面壁十年圖破壁教育人生競風流》的精彩報告,從優秀教師成長的幾個階段到優秀教師成長的要素,告訴老師們“如何規劃自己的三個五年計劃”,“如何在理想、愛心、執着中塑造教師的人格”、“如何在學習和反思中促進自身的成長”……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讓虹小的全體教師們在專家的引領中感受着前進的力量。

7月9日下午安徽省知名的教育專家夏建華主任就《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做了專題講座。“怎麼設計一堂好課”這個我們一直困繞和思考的問題,在夏主任精闢的十點闡述中豁然明朗,無論是其深入課堂後的實例講述,還是理論提煉後的學術言論,無不令教師們在困惑迷茫中走向清晰明朗。

在精心設計的“自我學習、同伴互助、提煉反思、專家引領”中結束了為期5天的校本培訓。在炎熱與忙碌中感受着充實與成長,將“備好課上好課”這一教育教學的根本,落到實處。我們堅信:明天,並不是遙遠的“夢幻”;明天,就孕育在今天歲月的“搖籃”裏。

校本研修個人研修總結 篇二

通過本次網絡研書包範文修學習,利用國培這個平台讓我能夠跟各位同仁互相學習和交流,我收穫很多。從事教育的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對人、對社會的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我們還應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不斷養成自我學習與自我反思的習慣,從自己的教學中尋找突破口,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再上一個新台階。現對自己本次研修學習做一個小結。

一、學習總結

1、學習了專家的視頻授課,通過理論結合案例的的具體指導,對自己以後的校本教研有了很有效的幫助。

2、本次網絡培訓內容豐富,時間合理。本次培訓的制度全面和人性化,蹦很有效的給保障我們的學習研修質量。

3、能和來自不同地域的老師同仁們相互學習,共同探討,及時汲取新鮮的理念,收穫頗豐。

4、本次研修我能能夠按時參與校本研修活動,並做好記錄,並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二、存在的問題

1、對於我校的校本研修還需要在以後的工作中發揮各位老師的特長,集思廣益,以理論指導,結合實際,落到實處。

2、在網絡研修中,自己的時間安排的還不夠合理,作業完成的不夠好。

3、在參與性活動中,自己發表的話題不夠鮮明,海需要更充分的理論學習和指導,擴充自己的視野。

三、奮鬥目標和具體措施

1、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認真開展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教學、有效作業設計和批改的研究,嚴格要求自己,在每週聽節課程之後,會大家共同討論分析,取長補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使我受益匪淺。

2、積極聽課、研討,總結優點,發現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給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參加多種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質

多看看同行們對於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和思考,並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評論,及時與各位博友溝通交流,增長自己的見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使自己能夠更及時的瞭解外面的世界。

4、自主學習模式。我學習教學理論、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後制定自培計劃,並實施計劃,以彌補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通過這次集中學習研討活動,不但更新了我的教學思想,開闊了我的視野;還改變了我以往陳舊的教學方法。我將以這次集中學習研討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教研教改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學習新課改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到新時期的教學工作中去,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增光添彩。

總之,在工作中,有收穫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惱。路漫漫兮我將上下求索,為這最光輝的事業奉獻着無悔的人生。

校本研修收穫與反思總結報告 篇三

研修即將結束,我利用課餘的時間查找資料,詢問同事,努力刻苦,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動的時間,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通過培訓學習,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受益匪淺。

一、思想方面

作為一名中年老師,有機會來參加這次培訓,有機會來充實和完善自己,我感到自豪和榮幸,網絡培訓實現了教育資源的整合。回首這次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效果明顯。培訓中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一線教師的專題講座,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各種討論學習,還有我回校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信息網絡教研猶如清風活水,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我們教師看到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契機,為我們教師的成長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我的英語教學,使我對今後的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於教師提出了什麼樣的素質要求。

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將把所學到的教學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蒐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知識。課後經常撰寫教學反思,對該堂課的得失有所記載,以便今後上課進一步提高。這次培訓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一次培訓,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一次培訓。

二、具體工作總結

1、在業務方面,我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在業餘時間多學習信息技術,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2、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悦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多向其他老師學習她們的先進教學方法和經驗。

3、培養學生課堂上會靜下心來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學的特點是比較浮躁,在問題面前不知從哪兒下手回答,甚至沒有讀清問題的要求,就開始回答。這學期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4、善於總結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

5、積極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積極閲讀對教育教學有幫助的刊物,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6、在課改中,多和同組的老師一起備課,一起商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在課堂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怎樣培養學生探究性的能力,最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7、勤於動筆,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校本研修個人研修總結 篇四

“國培計劃”(20xx)——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總結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改革實施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教師(20xx)10號文件精神,9月21-25日,“國培計劃”(20xx)——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來自貴州省麻江縣、甘肅省金塔縣、吉林省通化縣等百餘名教師研修團隊和骨幹領導參加了此次培訓。

“國培計劃”——示範性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以鄉村教師省級培訓團隊打造、創新完善鄉村教師培訓模式為重點,大力推行混合培訓,着力推進跨年度遞進式培訓,加強優質資源開發建設,示範帶動高等學校、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和中國小幼兒園協同體系建設,積極探索教師常態化培訓機制,為“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以及各地教師培訓工作的開展,培養“種子”、打造“模子”、探索“路子”。

此次培訓的內容將涉及到:教育部關於改革實施中國小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的方向與要點;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課程標準、測評標準;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項目設計思路、培訓模式、研修要點及實施規劃;培訓課程設計與研修指導的建議;信息技術在教學和校本研修中的應用;基於網絡的校級研修團隊打造和研修活動組織;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工作坊研修活動設計思路及研修組織策略;網絡研修平台介紹與研修路徑演示,上機操作等相關內容。

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郭紹春解讀《教育部改革實施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的方向與要點》。郭教授從;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嗎;信息技術改變了世界;知識爆炸時代的來臨;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變化;信息化時代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同時為在家進行了《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課程標準研製説明》的解讀,在説明中就:

教師在什麼樣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中教學?教師在教育信息化怎樣利用資源?教師教學信息技術的轉變等方面的問題與大家作深入的研討。特別對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整合的目標是推進混合培訓模式。在培訓中充分利用網絡研修資源,如:MOOCS、真實情境、專家資源、微課程等,做好網絡研修團隊建設,實行培訓屬地化管理,充分發揮縣區組織管理功能,加強校長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華中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劉清堂解讀了《網絡研修與校本培訓實施方案》,劉教授從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項目研修解讀;研修方案實施策略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講解。在項目研修方案解讀中,研修的目標是:

“修”師德;“明理念”;“學”技術;“會”應用;“能”發展,做到“師德為為先,學用一體”。

培訓的模式是:一體兩翼,應用是核心;測評是關鍵;標準是前提;重點是實訓。網絡研修重“學練”,校本研修重“應用”,區域研修重“分享”。

劉教授了進行研修方案實施策略研討中,提到三個深刻的問題:

1、校本研修與網絡研修如何做好“磨課”?

2、如何進行微課程設計與製作?

3、如何有效應用,促進課堂教學模式變革?

徐州市電教館館長周巖主講了《教育信息化:迴歸與再造》,周館長主要從:教育信息化迴歸教育的本質;教育信息化迴歸教育規律;教育信息化迴歸個性化學習三個方面教育信息化對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周館長在講座中引用到了20xx年5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的致辭》中提到“推進教育信息化,信息技術是手段,發展教育是目的,關鍵是融合創新,促進傳統教育與信息化教育的優勢互補。再先進的技術、再高級的軟件,也無法替代教師的言傳身教;再多彩的視頻、再精美的畫面,也無法替代面對面、手牽手的温暖鼓勵。我們應創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加強信息教學研究開發,提供多樣學習選擇,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促進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江蘇省常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戴曉娥主講了《移動互聯時代的學習與教研》,戴副院長主要針對:微信;網絡團隊教研兩個主題來向大家生動闡述了信息技術對教育的作用與影響。為參訓學員進行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鑑。

戴副院長在進行網絡團隊教研特點進行闡述:

網絡團隊教研要實現資源共享,包括:視頻互動、論壇交流、博客分享、平台共享;網絡團隊教研的形式可採用:教案研討、遠程培訓、微課教學、主題教研;網絡團隊教研的管理重組可為:以校為本、區域合作;要素重組、流程再造。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張思主講《區域學科教師研修工作坊設計與實施策略》,張博士從:區域學科教師研修工作坊的現實需求;區域學科教師研修工作坊的特徵;區域學科教師研修工作坊的設計;區域學科教師研修工作坊實施策略進行了深入的講解。並輔導參訓學員進行了認識平台的實際上機操作,做到了講練結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的重要標誌,是當今教育的制高點。教育信息化對基礎教育有着重要的影響。作為教師我們要認真學習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上的致辭》講話精神。認真學習教育信息化理論知識,把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有機整合,大膽嘗試,勇於實踐把教育信息化技術知識,運用到教育教學、教育科研工作中。